《机械制图B》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47717cbaf45b307e971970f.png)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理论方面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国家标准对机械图样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2:能够进行二维图样与三维立体间的互相转化;熟练掌握三等关系、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掌握视图的基本表达方法教学目标3:掌握视图的基本表达方法;掌握零件图和装配图包含内容;准确识读常用件和标准件代号。
(二)技术技能方面教学目标1:具备简单形体、正等测画法、点、线、面的投影规律以及三视图的形成过程达到绘制中等复杂零件的能力。
教学目标2:标准件和常用件画法的规定、装配图的表达方法以及尺寸标准和技术要求达到识读中等复杂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三、课程学时分配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重难点及设计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6学时)【教学内容】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几何作图。
3.平面图形尺寸标注。
【教学要求】1.了解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
2.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几何作图。
3.正确地分析平面图形,掌握平面图形尺寸类型和正确的标注平面图形尺寸【重点难点】1.重点: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2.难点:“圆弧连接”、“斜度与锥度”的画法。
【教学方法】主要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教学。
第二章点、线面投影(10学时)【教学内容】1.绪论: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2.点的投影3.直线的投影4.平面的投影5.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6.投影变换【教学要求】1.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原理,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规律。
2.掌握各类直线及其投影特性,直线上的点,两直线的相对位置,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影;熟练掌握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规律。
3.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特别是投影面平行面和投影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4.掌握平面上的直线与点,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相交交点和交线的作图方法。
5.掌握换面法投影变换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正投影法,特殊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交的作图。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fa93d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4.png)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机械制图教学大纲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它是工程设计与制造的基础。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是指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规划和总结的文件。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技术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探讨机械制图教学大纲的设计。
一、教学内容机械制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图学、机械工程制图和CAD绘图三个方面。
工程图学是机械制图的基础,它包括了图形的几何学、投影法、剖视法、尺寸与公差等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工程图学,掌握绘制和解读工程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机械工程制图是机械设计的基础,它包括了零件图、装配图、工艺图等内容,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机械工程制图,了解机械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工艺要求。
CAD绘图是现代机械制图的主要工具,学生需要通过学习CAD绘图,掌握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绘图技巧。
二、教学目标机械制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技术实践能力。
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工程图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准确地绘制和解读工程图。
2. 熟悉机械工程制图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能够绘制各种类型的机械工程图。
3. 熟练掌握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绘图技巧,能够使用CAD软件进行机械制图。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用所学的机械制图知识。
三、教学方法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应以实践为主导,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具体来说,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机械制图的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实践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合作与个人独立相结合。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机械制图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进行个人独立思考和创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c89900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d.png)
《机械制图》教学⼤纲机械制图教学⼤纲教材:《机械制图》第六版总学时:180学时开课学期:第1—2学期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专业:机械类第⼀部分⼤纲说明⼀、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中,机械制图课程是⼀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也是机械⾏业从事专业技术⼯作的⼈员必须掌握的⼀项职业技能。
对中职学校的机械类专业来说,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具有⼀定的读图能⼒、空间想象和思维能⼒以及绘图技能,为提⾼学⽣全⾯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
⼆、课程教学⽬的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学会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法;能够执⾏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的⾏业标准;具有识读和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具有⼀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能够正确的使⽤常有的绘图⼯具,具有绘制草图的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认真负责的⼯作态度和⼀丝不苟的⼯作作风。
第⼆部分⼤纲内容绪论1、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机械图样在⽣产中的重要作⽤。
2、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及主要内容。
3、了解⼯程图学得发展简史。
4、了解我国机械制图标准化的沿⾰和现状。
第⼀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1、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图幅、⽐例、字体、和图线等制图基本规定,以及尺⼨标注的规定,并能初步建⽴标准化意识和技能领域中的法制观念。
2、能正确使⽤⼀般的绘图⼯具和仪器,掌握平⾯图形的尺⼨分析、线段分析和基本作图⽅法,为后续各章的教学奠定较好的基础。
3、培养学⽣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作作风。
第⼆章正投影作图基础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
2、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熟练掌握三视图与物体⽅位间的关系和投影规律。
3、能熟练地运⽤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绘制分析基本体的三视图。
4、理解点、直线和平⾯的正投影特性。
5、培养学⽣建⽴初步的空间想象能⼒。
第三章⽴体表⾯交线的投影作图1、进⼀步熟悉点的投影规律。
2、掌握⽴体表⾯上点的投影作图⽅法。
3、掌握常见表⾯交线(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投影作图⽅法。
《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1-3讲
![《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1-3讲](https://img.taocdn.com/s3/m/1930754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9.png)
《机械制图》教案(3学时)第一讲绪论课题: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2、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3、我国工程图学的发展概况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图样的概念及形成2、介绍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性质2、领会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图样的形成及与立体图的比较教具:长方体模型教学方法:本次课是介绍绪论部分,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培养起对这门课的兴趣,讲课时尽可能采用较为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教学形式,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和以往积累的教学经验,向学生介绍一些适时可行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题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是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
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看图、绘图和空间想象能力,达到教学大纲中对本课程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以适应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图样的概念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称为图样。
(对此定义作简要说明,并强调: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三个方面,缺一不可)2、机械制图的概念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建筑图样,在机械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
机械制图是以机械图样作为研究对象的,即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
3、图样的作用(1)图样是工厂组织生产、制造零件和装配机器的依据。
(2)图样是表达设计者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
(3)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被誉为“工程界技术语言”。
4、图样的形成(1)立体图表示物体的大致形状可以用立体图。
立体图是从一个方向、用一个图形来表达物体的形状。
如图所示,只能看见长方体的前面、上面和左面,后面、下面和右面无法看清;而且长方体是由六个矩形面构成的,但矩形都变形为平行四边形。
如果对此长方体作进一步加工,,则会发现:圆孔打得多深,方槽是否前后贯通,在立体图中表达不清楚,而圆形也变形为椭圆形。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200464f783e0912a2162a50.png)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用投影法表达空间形体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具备徒手画图和手工仪器图的初步能力,所绘图样投影正确、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符合制图标准;3.能图解一般的空间定位问题及度量问题;4.掌握机件视图的绘制和阅读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二、课程设置说明机械制图是机械系列课程中首先开出的一门机械基础课程,为机械原理中的机构运动分析、机械动力分析及常用的基本机构设计间接地提供空间逻辑思维和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基础。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才能进入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属工艺学以及工程材料和公差技术测量课的学习。
学生应对本门课程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课程性质(适用专业对象和课程类别)《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国家机械制图与初步了解互换性标准,掌握机械工程制图技能。
具有用图形表达设计思想,也可以通过看图了解设计思想,进行技术交流。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语言,对机械专业技术课有支撑作用。
识图、绘图能力是本专业学生在来岗位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
因此,本课程是培养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是《数控技术应用》三年制专科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的前期开设的课程。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参考学时72)(一)教学内容1、绪论: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
2、第1章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8学时)教学要点:1、国家标准有关制图方面的基本规定2、绘图工具与仪器的使用3、基本的作图方法教学目标:熟悉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熟练使用绘图工具,掌握正确的作图方法。
3、第2章正投影法基础(6学时)教学要点:1、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2、点、线、面的投影教学目标:掌握用正投影法表达平面图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第3章截切立体与相贯立体(6学时)教学要点:1、基本体的投影2、截交线与相贯线的求法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体的投影特性及其表面取点法。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664209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e.png)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引言: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绘制机械零件与装配图的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确保学生掌握与应用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特编制本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通过机械制图的学习与实践,希望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 掌握机械图样的绘制方法与技巧;3.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零件与装配图;4. 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机械制图。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a. 机械制图的定义与作用;b. 国家标准与图样规范;c. 常用绘图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d. 线条类型与比例尺的选择原则。
2. 机械图样的绘制方法a. 单视图绘制法;b. 正投影与轴测投影;c. 截面与轴测展开。
3. 机械零件图的绘制a. 基础线条的绘制与应用;b. 孔、螺纹、键槽等特征元素的绘制;c. 机械零件的标注与尺寸规定。
4. 机械装配图的绘制a. 机械装配视图的绘制;b. 零件之间的定位与配合关系表示;c. 装配图的标注与尺寸规定。
5.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a. AUTOCAD等软件的基本操作;b. 机械制图软件的应用与实践。
三、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解与实际绘制训练相结合,加强学生对机械制图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2. 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与兴趣,采用分层次教学,灵活组合教学内容与难度,确保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考核与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与实际绘图练习的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按时完成的课后作业的质量与准确度。
3. 期末考试:学生对于机械制图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绘图能力的考核。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与参考书:a. 《机械制图基础》 - 吴XX,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年版。
b. 《机械制图实习教程》- 李XX,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2. 实验室与设备:学校机械制图实验室配备相应的绘图设备与计算机,供学生进行实际绘制与软件操作使用。
工程制图B---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B---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62499bb81c758f5f71f6746.png)
《工程制图B》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0011008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Graphics D课程总学时:56 讲课:56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汽车学院部分专业、材料学院部分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13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工程制图B课程是汽车学院部分专业、材料学院部分专业必修的绘制工程图样的技术基础课。
其主要教学内容是正投影的基本理论,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的主要参数及其表达方法、零件图及装配图的绘制。
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之具备绘制零件图和阅读简单装配图的能力。
课程不包含AutoCAD绘图技能教学,若需要可以选择AutoCAD 实训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理解在投影法基础上的机件表达方法;2.具备利用尺寸约束图形和零件的能力,对基准有初步的认知;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的能力;4.了解典型机械零件的表达方法及装配图常用的特殊表达方法;5.具备尺规绘图的基本技能。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能正确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初步掌握绘图的技能。
3.能绘制轴套类和轮盘类零件图和绘制零件数量在10件以下的较为简单的装配图。
尺寸齐全、清晰,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4.能阅读一般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较简单的装配图。
(三)实施说明1.本课程是由制图基本知识及正投影法基础、基本立体和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等五部分组成。
共计56学时,教学在第一学期完成。
大图作业采用尺规绘图,若不做特别说明所绘制的图纸幅面均为A3。
2. 本课程课内外学时比为1:1.5。
“课后习题”是指完成教材配套的习题册上的“小作业”,“大作业”是尺规绘图。
“大作业”分课内和课外两部分。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无(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1.投影基础部分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其数量与难度应保证一般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教学大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学大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474f3c20bed5b9f3f90f1c70.png)
它的特点是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在培养学生具有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AutoCAD绘图环境设置和使用
###AutoCAD基本绘图功能
###AutoCAD中文字和尺寸标注初步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5学时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点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
平面的投影
直线与平面的投影
两平面的投影
第三章立体的投影5+2###学时
基本体素的投影
平面立体的投影
回转面的投影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体的投影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原理和方法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内容主要分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两部分。画法几何部分主要研究用正投影法图示空间形体的理论和方法。制图部分主要介绍制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定、用投影图表达物体内外形状和大小的绘图能力以及根据投影图想象出物体内外形状的读图能力,最终使学生建立起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
第七章标准件和常用件6学时
标准件和常用件概述
螺纹、齿轮的加工过程、零件结构工艺性和铸件结构工艺性(录象)
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齿轮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键及销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弹簧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第八章零件图6+3###学时
零件图的内容
零件图的视图表达及尺寸标注
表面粗糙度、镀涂和热处理的标注
(近机类)《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745766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7.png)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引言概述: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是机械设计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机械制图教学工作,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至关重要。
一、教学目标:1.1 匡助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图纸标注、尺寸标注、投影方法等。
1.2 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二、教学内容:2.1 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投影法、视图的选择和绘制等。
2.2 图纸标注和尺寸标注的规范要求,学生需要掌握标注的方法和标准。
2.3 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装配图的绘制,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掌握绘图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3.1 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3.3 鼓励学生参预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估:4.1 定期进行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检验学生对机械制图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4.2 鼓励学生参加机械设计大赛和实践项目,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4.3 定期组织教师评估和学生评估,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源:5.1 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和软件支持,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践操作。
5.2 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拓展知识面和提高自学能力。
5.3 配备专业的教师团队,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语:通过科学合理的机械制图教学计划,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翼学生能够认真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优秀的机械工程师。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f92fd3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9.png)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echanicalDrawing一、课程说明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机械相关专业必修课3 .课程目的本课程是职业院校机械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探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目的:能够执行《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中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理解正投影的基本理论,能按第一角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作图方法及其标注规定绘制常用件的零件图;能识读常用机械零件图,简单装配图,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为学习后续课程、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4 .学分与学时66学时,3.5学分5 .建议先修课程数学、立体几何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机械制图》崔艳主编,北京出版社,2014.5参考书目:(1)刘力.《机械制图》(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郑英华.《机械制图与识读一体化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1(3)孙焕利.《AutoCAD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7 .教学方法与手段针对本课程基础性和工程性的特点,将采用现代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针对本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与策划,注意授课方法的选用与改进、各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及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配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
(2)将启发式教学贯穿于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
注重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循序渐进,将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参与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工程意识。
8 .考核及成绩评定本课程规定的内容通过预习、课堂教学、做规定的作业和项目大作业来完成学习。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80课时)《机械制图》教学大纲(80课时)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80课时)《机械制图》教学大纲(80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a3ae57d83d049649a665826.png)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通用工种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内容包括:图样的初步知识、几何作图、投影作图、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标准件与常用件、装配图。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基础投影理论和有关的国家标准。
以识引绘、以画助读,着重培养识图能力。
要求图熟练地读懂中等复杂程序的零件图和一般装配图,并适当掌握绘图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绘制一般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较熟练地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各类零件图(如简单减速箱体),对较复杂的零件图(如床头箱),可以在对照半成品或毛坯的情况下读懂图样。
较顺利地读懂一般复杂程度的装配图(如简单的齿轮减速箱、车床尾、机用虎钳)。
对较复杂的装配图(如普通机床的变速箱、机械手、较复杂的夹具和模具等),会分清零件的图形轮廓、零件的相对位置、配合性质和连接形式等。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教学要求:1.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2.了解本课程主要内容、学习特点及学习方法。
3.了解我国工程图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1.机械制图及其重要性。
2.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3.我国工程发展简介。
教学建议:讲述机械制图的重要性时,围绕图样是工程界的语言这一中心,说明机械工人为什么必须懂得图示方法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
2.简要介绍各章内容时不宜过细的涉及正文内容。
应向学生强调图样的严肃性,介绍本单位因图样问题产生废品,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实例。
展示一些工厂和历届毕业生优秀的图样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提高学习兴趣。
讲述发展史时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理想教育。
第一章图样的初步知识教学要求:为满足学生在生产劳动中的急需,初步了解和认识图样,掌握图样的基本内容,为技能训练与下厂实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识读简单图样。
明确投影概念掌握投影原理,以投影规律引导学生以识图为主,以练促读。
《机械设计基础B》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机械设计基础B》课程教学大纲(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281004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d.png)
选择合适的传动机构和元件,如齿轮、 皮带等,以满足动力传递需求。
计算机械系统的动力需求,包括功率、 扭矩等。
05
现代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优化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数学优化方法
应用数学规划理论,如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等,对机械设计问题 进行优化求解,提高设计效率和 设计质量。
启发式优化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B》课程 教学大纲(本科)
目 录
• 课程概述与目标 •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 机械零件设计 • 机械系统总体设计 • 现代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 课程实践环节与实验安排 • 课程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
01
课程概述与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学科的核心内容,涉及机械产品的构思、设计、制造、运用等 全过程。
考虑机械系统的人机 工程学因素,如操作 便捷性、安全性等。
分析机械系统的功能 需求,明确设计目标。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设计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包 括运动形式、运动参数等。
分析运动方案的特点和适用范 围,选择最佳方案。
对运动方案进行仿真和验证, 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机械系统动力参数设计
确定机械系统的动力源类型和参数, 如电机、液压缸等。
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
机械零件常用材料
钢、铸铁、有色金属及合金、非金属 材料等。
材料选择原则
材料选择方法
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失效形式和性 能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和热处理方 法。同时考虑材料的工艺性能、资源 情况和经济性等因素。
满足使用性能要求,考虑工艺性能和 经济性。
Hale Waihona Puke 3机械零件设计连接零件设计
30%,简答题占25%。
机械制图课程大纲
![机械制图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a79b6e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f.png)
乳品设备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制定本大纲(适用三年制高职)一、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二、课程编号:22015三、课程性质、任务机械制图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机械行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必需掌握的一项职业技能。
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耐心细致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达到国家制图员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考试的要求。
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四、教学的基本要求:1.能正确、熟练使用绘图仪器及工具。
2.掌握国家有关《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的标准和规定。
3.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及三视图和轴测图的绘制。
4.掌握常用件及标准件的规定画法、标记和有关标准的选用。
5.掌握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及标注法,能用公差标准、手册等正确标注零件图和装配图。
6.了解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和装配图的测绘方法、步骤,能绘制、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所绘图样应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与配置恰当,尺寸标注完整,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符合国家制图标准。
7.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分析能力。
8.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教学有以下3个层次:1. 了解:要求对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有一般的了解。
2. 掌握:要求掌握所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能在掌握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3. 熟练掌握:对于今后实际工作中应用到的重要内容,要求熟练掌握。
这些内容,不仅要深入理解,还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六、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必修技术基础课。
学生必须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具备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并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继续提高。
为国家制图员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考试及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各种实训课乃至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09112机械制图
![09112机械制图](https://img.taocdn.com/s3/m/b65f1e5d312b3169a451a48e.png)
《机械制图》课程(09112)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字:机械制图课程代码:09112学分与学时:3学分,54学时课程性质:选修授课对象:生命科学与工程系生物工程专业学生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语言”,它是科技工作者借以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制图、读图的基本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学时安排理论:36学时,2学分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的教学目的:学习并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基本要求:掌握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方法,绘制仪器图和徒手绘图的技巧;遵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内容。
重点与难点:国家制图标准的一些基本规定,某些几何图形的作图方法;《技术制图》的基本规定涉及的国家制图标准。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主要内容:§ 1—1 《技术制图》的基本规定§ 1—2 尺规几何作图§ 1—3 徒手绘图§ 1—4 计算机绘图方法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的教学目的:学习用三视图表示空间的点、线、面。
基本要求:掌握点、线、面的投影原理,会用三视图表示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重点与难点: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第一角内的投影;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直线的投影和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平面的表示法和平面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结合板书画图详细讲解。
主要内容:§ 2—1 投影法及其分类§ 2—2 点的投影§ 2—3 直线的投影§ 2—4 平面的投影§ 2—5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第三章(体的投影)的教学目的:学习用三视图表示空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图B》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并修课程:计算机基础自修课程: Solidworks三维建模
总学时数: 72 学分: 4.5 讲课: 72 实验: 0 上机: 0 课外: 0
适合层次:本科适合专业:机类、近机类少学时专业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设计、绘制和阅读各种工程图样原理和方法的技术基础课,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徒手绘图、仪器绘图和运用计算机辅助绘图等手段来进行创造性形体设计、表达工程设计思想的能力。
也是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开展创新设计活动、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奠定必要的学科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 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 培养学生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3. 培养空间几何的图示、图解能力;
4. 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5. 培养学生三维形体的分析及构形能力。
要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寓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理论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掌握点、线、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原理;了解换面法的概念;掌握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方法,会读画组合体的三视图、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机件常用表达方法(包括:视图、剖视图、剖面图、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等);掌握螺纹的画法及标注;了解标准件、常用件的规定画法;掌握读、画零件图的方法步骤,零件图上技术要求标注方法;掌握读、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了解一种三建模软件(如SolidWorks软件)基本体建摸方法,以及简单组合体的构形方法。
理解投影法基本概念和轴测图概念、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表面连接关系、几何作图;平面与基本立体相交、基本曲面立体的相贯线的交线分析;零件图的内容、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以及装配图的内容、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装配结构合理性等。
了解标准件、常用件(螺纹及紧固件、齿轮等)的画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视图选择以及画图的方法和步骤等,
三、实践教学内容
1. 本课程除完成配套习题集中相关的习题外,还需安排6次大作业。
2.安排一周的机械制图大作业(选做)
四、学时分配
五、课程有关说明
1、本课程以立体、组合体的投影及零件图、装配图为重点。
2、在保证完成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允许任课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
时数的分配作适当的调整。
3、要尽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仪、多功能多媒体设备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及效率。
4、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六、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1] 朱辉等编著《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
[2] 朱辉等编著《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
[3] 杨裕根、诸世敏.现代工程图学(第3版).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年
[4] 杨裕根、诸世敏.现代工程图学习题集(第3版).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年
制订人:王永泉2012年07月
审核人:任柏林2012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