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九年级中考古诗词赏析 怀乡思人类 专项训练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三)专题考试卷.doc
江苏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题(提高)(含解析)
江苏省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题(提高)1. 阅读古代诗歌,完成问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①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柳宗元三十三岁被贬永州,十年后被召回长安,仅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更荒僻的柳州。
(1) 请对“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作简要赏析。
(2) 你对“宦情羁思共凄凄”中的“共”字如何理解?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题《云山图》二首沈周(一)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
我看云山亦忘我,闲来洗砚写云山。
(二)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
故人到此云相接,欲去还须云送君。
【注】①沈周,长洲(今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工诗善画。
(1) 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所表现的画面。
(2) 下面的诗句都写到了云,意境与这两首诗最接近的一项是______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白居易《白云泉》)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3) 诗人写云山,手法别致,富有情趣。
请以“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为例,作简要分析。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碛中作①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注】①碛(qì)中作:在大沙漠中作诗。
碛:沙石地,沙漠。
阅读以上诗歌,完成以下各题。
(1)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欲到天”的表达效果。
诗歌首句“______ ”一词,点明了行进方向,“欲到天”运用______ 的手法,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又展现了边塞的______ 气势,为全诗奠定了______ 的情感基调。
(2) 本诗的最后一句“平沙莽莽绝人烟”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抒情方式和表达的情感上有何异同?4. 阅读下面的古诗问题。
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模拟语文综合试题含答案
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模拟语文综合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画线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2)同样是写塞外风光,这首词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写的塞外风光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自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1)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_______。
(2)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无题①陈毅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
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②。
【注】①此诗为陈毅同志在梅山所作。
②三十六:指36年(即36岁),因为陈毅1901年生,1936年被围梅山,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1)联系全诗,解释“大地红”的意思。
(2)这首诗表现出陈毅同志怎样的革命精神?(3)这首诗与《梅岭三章》中哪首诗所表达的信念一致?是什么信念?4.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这首词结尾长叹“青衫湿”。
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请自选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5.阅读《己亥杂诗》,完成下列小题。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 古诗词赏析《怀乡思人类》
怀乡思人类古诗词赏析题【锁定考点】1.识记文学常识;2.理解诗歌的内容及主题思想;3.理解诗歌的感情色彩及蕴含的思想感情;4.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分析重要词句的作用;5.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新题演练】一、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 (时节)的一种的气氛。
2.古人在诗词中用来营造气氛、描写情境的鸟儿很多,李白为什么独选子规?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诗人运用了拟人、奇特的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
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①选准角度;②既要说明运用了哪种手法,还要将这种手法的作用说明白。
4.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哪两句与本诗末两句情感相似?请写出来。
二、李商隐《无题》赏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融情于景,两个“难”字概括了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比喻新颖,语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颈联“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设想,笔法曲折奇丽。
D.尾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很多。
2.有人评价此诗:“全以首句‘别’字为通篇主眼。
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阅读全诗,说说为什么“别”字是“通篇主眼”。
(应从古人相见不易、情人之间情感深厚的角度分析)3.本诗用字独特而巧妙。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用了谐音的方式,表达对自己爱慕的人的 ;“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是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这里指。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已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九年级语文中考考点复习《古诗词赏析》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语文中考考点复习《古诗词赏析》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的主旨是: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D.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解析】“水何”六句描写了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以及海岛上草木茂盛的景色,为后文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做了铺垫。
因此这一景物的描写目的不是突出自然环境的美好,而是渲染一种气氛,为抒情服务。
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思乡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语文检测试卷带解析1
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语文检测试卷带解析1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及所包含的寓意。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选文,回答问题浣溪沙①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②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
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
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杨柳枝词①(唐)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咏柳(唐)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②飞花③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释】①此诗约做于会昌三年至五年之间,世人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
②解把:解得,懂得。
③飞花:柳絮。
(1)《杨柳枝词》中描绘的柳枝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咏柳》中的“狂”则突出了柳枝________的特点。
(2)两首诗中,世人借“柳”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情感,请作具体分析。
4.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①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1)诗中“”这个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
(2)结合诗句,谈谈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戏题盘石王维可怜①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注】①可怜:可爱。
(1)请发挥想象,描绘一,二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模拟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1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模拟综合检测试卷含解析1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画线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2)同样是写塞外风光,这首词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写的塞外风光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找出诗中表现国家沦陷的诗句并解释其意思。
诗句:________意思:________(2)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4)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似,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妲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时在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作者举杯赏月,由月亮联想到月中仙女,向嫦娥劝酒提问,浪漫而有意趣。
C.下片中作者想乘风直上长空,俯瞰壮丽山河,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
D.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E.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2)词中有对“白发欺人”的感叹,有“俯瞰山河”“斫去桂树”的宏愿,请对其寓意作简要分析。
江苏省九年级中考古诗词赏析 抒怀言志类 专项训练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三)专题考试卷.doc
江苏省九年级中考古诗词赏析抒怀言志类专项训练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三)专题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怀旧空吟闻笛赋【小题2】在横线上填写所缺诗句。
【小题3】分析本诗领联写法上的特点及其作用【小题4】谈谈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
(这两句诗既有作者情感的表达,又蕴含哲理。
答题时应将两个方面都答出来。
)【答案】【小题1】(1)酬答,即以言语或诗文应答(2)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小题2】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小题3】诗的颔联用了两个典故。
第一个典故“闻笛赋”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情感,第二个典故“烂柯人”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小题4】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愤懑和惆怅,也表达出自己豁达的情怀,同时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考查的是诗歌标题与诗句中词语的含义,此题不属于炼字题。
把诗读懂并了解背景最为重要。
前问答案:酬答,即以言语或诗文应答;后问答案: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小题2】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小题3】试题分析:赏析“颔联”在写法上的特点及其作用,要从手法和内容上去理解和作答。
用了两个典故。
第一个典故“闻笛赋”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情感,第二个典故“烂柯人”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检测试题含答案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检测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画线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2)同样是写塞外风光,这首词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写的塞外风光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潭上作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无题①陈毅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
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②。
【注】①此诗为陈毅同志在梅山所作。
②三十六:指36年(即36岁),因为陈毅1901年生,1936年被围梅山,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1)联系全诗,解释“大地红”的意思。
(2)这首诗表现出陈毅同志怎样的革命精神?(3)这首诗与《梅岭三章》中哪首诗所表达的信念一致?是什么信念?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1)上片写景,写登台时所见________、楼台、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时节的郊外景色。
(2)结合整首词,请分析下片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初晴游沧浪亭①苏舜钦(宋)夜雨连明②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鸠相对鸣。
(注释)①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
②连明:直至天明。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的画面,合理想象,30字左右。
(2)三、四两句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分析其作用。
初三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模拟综合检测试题含解析1
初三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模拟综合检测试题含解析1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画线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2)同样是写塞外风光,这首词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写的塞外风光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怀古诗。
作者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这两句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英武了得。
D.“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发愤图强的呼声。
(2)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1)上片写景,写登台时所见________、楼台、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时节的郊外景色。
(2)结合整首词,请分析下片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初三上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语文检测试题附答案
初三上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语文检测试题附答案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这两首诗都写到野步所见景色,但其特点不同:第一首诗是春景,第二首诗是的秋景。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拟人手法来写景抒情,请作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南邻杜甫锦里①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②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注释】①锦里:成都地名。
②航:小船。
(1)此诗描写了两幅图景,前四句可谓“山庄访邻图”,后四句可谓“”。
(2)诗人笔下的“南邻”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全诗内容分析。
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同李十一醉忆元九①【唐】白居易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梁州梦【唐】元稹梦君②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所惊身在古梁州。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和《梁州梦》写于同一天。
联系两首诗歌内容,结合“梁州”一词,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
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名词解释:酬和诗,一般为通过答诗的形式,对酬和对象在诗中提到的话题进行相应的关切,或寄托劝勉鼓励之情,或仅是朋友间情趣的表达。
宋人洪迈说:“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
”代表诗作有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写作背景:嘉祐元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试,路过渑池,止于奉闲僧舍。
嘉祐六年苏轼赴凤翔签判任,再过渑池,苏辙作《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兄长,后苏轼作诗相和。
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辙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检测试卷附解析1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检测试卷附解析1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画线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2)同样是写塞外风光,这首词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写的塞外风光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找出诗中表现国家沦陷的诗句并解释其意思。
诗句:________意思:________(2)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4)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似,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展现的画面。
(2)赏析“北风吹断马嘶声”一句的表达效果。
(3)谈谈你对这首词末句“古今幽恨几时平”的理解。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1)上片写景,写登台时所见________、楼台、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时节的郊外景色。
(2)结合整首词,请分析下片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5.诗歌鉴赏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模拟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模拟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开头两句通过“缺月、疏桐、________”三个意象描绘出了寓居地的环境,营造出________的氛围。
(2)本词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为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作品,试分析两首词中作者的情感有何不同。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妲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时在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作者举杯赏月,由月亮联想到月中仙女,向嫦娥劝酒提问,浪漫而有意趣。
C.下片中作者想乘风直上长空,俯瞰壮丽山河,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
D.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E.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2)词中有对“白发欺人”的感叹,有“俯瞰山河”“斫去桂树”的宏愿,请对其寓意作简要分析。
(3)“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作者是如何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自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1)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_______。
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模拟语文检测试题带答案
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模拟语文检测试题带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题目是“秋思”,词中哪些景物点明了季节?(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寂寞卞之琳乡下小孩子怕寂寞,枕头边养一只蝈蝈;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夜明表。
小时候他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1)诗中的小孩子是一个什么形象?诗中“蝈蝈”“夜明表”等意象有何作用?(2)请谈谈你对诗歌中画线语句的理解。
3.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请简析这首小令的艺术表现手法。
(2)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换,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
请分析这首小令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了什么样的主旨的?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找出诗中表现国家沦陷的诗句并解释其意思。
诗句:________意思:________(2)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4)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似,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模拟语文检测试卷带答案
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模拟语文检测试卷带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长安听百舌①韦鼎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释】①百舌:鸟名。
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
②那:即“哪”。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请简要赏析“惊”字的妙处。
2.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南安军【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请简析这首小令的艺术表现手法。
(2)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换,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
请分析这首小令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了什么样的主旨的?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陈与义:宋代爱国词人。
这首词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流寓在湖南、湖北一带时所作。
(1)请赏析这首词的思路。
(2)试分析下阕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自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1)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_______。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1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1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长安听百舌①韦鼎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释】①百舌:鸟名。
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
②那:即“哪”。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请简要赏析“惊”字的妙处。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展现的画面。
(2)赏析“北风吹断马嘶声”一句的表达效果。
(3)谈谈你对这首词末句“古今幽恨几时平”的理解。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陈与义:宋代爱国词人。
这首词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流寓在湖南、湖北一带时所作。
(1)请赏析这首词的思路。
(2)试分析下阕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自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1)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_______。
(2)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无题①陈毅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
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②。
【注】①此诗为陈毅同志在梅山所作。
②三十六:指36年(即36岁),因为陈毅1901年生,1936年被围梅山,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1)联系全诗,解释“大地红”的意思。
(2)这首诗表现出陈毅同志怎样的革命精神?(3)这首诗与《梅岭三章》中哪首诗所表达的信念一致?是什么信念?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模拟检测试卷附答案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模拟检测试卷附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长安听百舌①韦鼎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释】①百舌:鸟名。
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
②那:即“哪”。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请简要赏析“惊”字的妙处。
2.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南安军【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请简析这首小令的艺术表现手法。
(2)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换,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
请分析这首小令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了什么样的主旨的?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妲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时在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作者举杯赏月,由月亮联想到月中仙女,向嫦娥劝酒提问,浪漫而有意趣。
C.下片中作者想乘风直上长空,俯瞰壮丽山河,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
D.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E.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模拟语文检测试卷附解析1
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模拟语文检测试卷附解析1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画线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2)同样是写塞外风光,这首词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写的塞外风光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找出诗中表现国家沦陷的诗句并解释其意思。
诗句:________意思:________(2)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4)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似,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潭上作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无题①陈毅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
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②。
【注】①此诗为陈毅同志在梅山所作。
②三十六:指36年(即36岁),因为陈毅1901年生,1936年被围梅山,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1)联系全诗,解释“大地红”的意思。
(2)这首诗表现出陈毅同志怎样的革命精神?(3)这首诗与《梅岭三章》中哪首诗所表达的信念一致?是什么信念?5.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初三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模拟检测试卷附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模拟检测试卷附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题目是“秋思”,词中哪些景物点明了季节?(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寂寞卞之琳乡下小孩子怕寂寞,枕头边养一只蝈蝈;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夜明表。
小时候他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1)诗中的小孩子是一个什么形象?诗中“蝈蝈”“夜明表”等意象有何作用?(2)请谈谈你对诗歌中画线语句的理解。
3.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南安军【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前人在评价这首曲子时,认为这首曲子极富艺术魅力,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2)这支曲子在语言上有何特色?(3)曲子通过白描式的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主题?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妲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时在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九年级中考古诗词赏析 怀乡思人类 专项训练语文考试卷(解析版)(初三)专题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题文】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这首小令前三句连用的九个意象中,既有给人悲凉之感的意象,又有给人温馨之感的意象。
把这些不同的意象穿插起来表现秋景,你觉得协调吗?为什么? (品析相关意象的特点,然后对比分析这些意象在表现秋景时所产生的效果。
)【小题2】下列句子中,能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 )A. 枯藤老树昏鸦B. 小桥流水人家C. 古道西风瘦马D. 断肠人在天涯【小题3】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小题1】【示例】协调。
第一、三句所用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都体现出一种萧瑟、凄凉之感,而第二句所用意象小桥、流水、人家,带给人一种温馨、亲切的感觉,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秋天的萧瑟、苍凉,生动地抒发了作者的凄楚、愁苦之情。
【小题2】D【小题3】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思和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为赏析诗歌中的意象,这首小令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都是深秋下的景物,表现一副衰败悲凉寂寥的景色,给人以悲凉之感,而,小桥、流水、人家则表现出的温馨静谧的氛围,看似矛盾,不协调,其实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秋天的萧瑟、苍凉,生动地抒发了作者的凄楚、愁苦之情点睛: 鉴赏“景物”,抓住诗句中每个字词所描写的景物,拓展其内容,发挥想象,多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多个方面来描述景物的画面,突出其特点,形容这一画面给人的视觉感受。
鉴赏“人物形象”,抓住描写人物的动态、情感、评价来鉴赏。
【小题2】试题分析: 本题要求概括这首小令的主题思想,通读小令,理解小令的中心思想后,结合选项,从选项入手,选项ABC 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都是描写景物的,并没有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本诗的主要思想就是表现漂泊天涯的游子对家乡对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
点睛:概括全篇主题思想、在通读和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使用排除法对选项进行逐一排除,根据诗歌的主旨和主题,逐一对选项进行排除,但是一点要注意题目的要点和要求。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中表现诗人思想情感,应该扣住诗歌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主旨句,通过主旨句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就是漂泊天涯的游子,则表现出了漂泊天涯的游子对家人对家乡的浓浓的思念之情。
点睛:理解古诗思想情感,首先要了解本诗属于哪种类型,如古诗的“送别诗”“边塞诗”“思乡怀友诗”“咏物诗”“咏古诗”“写景抒情诗”“赠诗”等,然后要结合作者的身世与写作背景(有时注释中明示),抓住诗句中有情感色彩的句子(如标题或最后一句)和其中的关键字词来体会。
【题文】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小题1】这首诗中的意象“杨花”“子规”有什么作用?(从意象本身的特点及其为全诗所营造的氛围的角度来解析。
)【小题2】这首诗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诗句中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及诗歌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小题1】“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
“子规”的啼声悲哀,象征离别的哀伤。
首句以“杨花”“子规”点明暮春的时令,同时以“杨花落尽”和“子规”啼叫的情境为全诗营造了凄楚的氛围。
【小题2】后两句中,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自己对友人王昌龄被贬谪的牵挂与担忧托付给明月,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与同情,又表达出对友人的关怀与宽慰。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 在这首诗中“扬花”的意象是指漂泊零落,扬花纷纷落尽,从树枝上离开,给人一种漂泊无依之感。
而“子规”是用了“杜鹃啼血”的典故表现了哀伤的离别愁绪。
用“杨花”“子规”可以点明暮春的时令,同时以“杨花落尽”和“子规”啼叫的情境为全诗营造了凄楚和离愁别绪的氛围。
点睛:鉴赏“景物意象”,抓住诗句中每个字词所描写的景物,拓展其内容,发挥想象,多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多个方面来描述景物的画面,突出其特点,形容这一画面给人的视觉感受。
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分析出景物在诗歌中的作用。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分析诗歌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要注意答题的要点和要求,结合相关诗句中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及诗歌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自己对友人王昌龄被贬谪的牵挂与担忧托付给明月,陪伴友人到夜郎的西边,表达出对友人的关怀与宽慰。
点睛:理解古诗思想情感,首先要了解本诗属于哪种类型,如古诗的“送别诗”“边塞诗”“思乡怀友诗”“咏物诗”“咏古诗”“写景抒情诗”“赠诗”等,然后要结合作者的身世与写作背景(有时注释中明示),抓住诗句中有情感色彩的句子(如标题或最后一句)和其中的关键字词来体会。
【题文】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1】这首词中哪些意象最能体现边塞之景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勾勒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画面描绘出来。
(结合词句的具体内容及阅读感受展开合理想象。
)【小题3】这首词下阕写戍边将士既思家又忧国的心情。
请结合本词内容具体分析。
(结合题干中给出的信息和本词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小题1】边声,因为边声多指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马啸等声音。
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小题2】勾勒出一幅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图景。
在人烟稀少的边塞,光秃秃的山峰层层叠叠,上空飘浮着一缕缕青烟,悲壮的号角和着杂乱的边声在四野回荡。
太阳还没有收起它金色的余晖,远远望去,山腰里一座孤零零的城早已把城门关闭。
【小题3】“浊酒一杯家万里”深切地写出了将士思念家乡的心情;因长期戍边破敌无功,从而产生了“归无计”的慨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写出了戍边将士深沉的忧国之情。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明确题目的要点和要求,找出诗中描写边塞之景的意象,并且对意象进行分析,最明显的就是边声和羌管声,边声多指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马啸等声音。
羌管,即羌笛,是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小题2】试题分析:赏析诗句,要从内容、写作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评析,要点析其中生动的字词,说明其精妙的作用。
先总说此句表现了什么景物,然后再点明一两个字词,说明它形象地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最后再点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完成此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先描绘出诗歌表现的画面,“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表现出一幅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图景。
再详细的把这个画面生动的描绘出来即可。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中诗人思想情感的分析,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要点,诗歌的下阕主要表现了戍边将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找到最能体现这一感情的诗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并对此作出分析和解读,深切地写出了将士思念家乡的心情;因长期戍边破敌无功,从而产生了“归无计”的慨叹,“表现了戍边将士深沉的忧国之情。
【题文】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1)律诗讲究押韵。
该诗押韵,韵脚有______等字。
(2)律诗一般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该诗中的对仗句是。
【小题2】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
A.本诗妙用形容词。
品析颔联中“平”“正”的妙处。
B.本诗巧用动词。
品析颈联中的“生”“入”。
【小题3】这首诗中哪一联诗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小题1】(1)an前、悬、年、边 (2)首联、颔联、颈联【小题2】【示例一】选A题。
“潮平两岸阔”中“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与岸齐平,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宏阔大、“风正一帆悬”中,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一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景十分传神。
【示例二】选B题。
诗人用“生”“入”,将作为新生美好事物象征的“日”与“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在描写景物、节令的同时,巧妙地蕴含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小题3】尾联。
诗人以“归雁”为直接抒情的对象,烦劳它们在飞过洛阳的时候,替自己问候一下家里人。
这一联紧承前三联,同时遥应首联,使得整首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律诗押韵和律诗结构的相关知识,首先要知道押韵的相关知识,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
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通读诗歌可以发现,押韵母an ,分别表现在前、悬、年、边。
在这首律诗中首联、颔联、颈联对仗。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中的字词用的妙处,属于考查语言中的“炼字”,分析字词在诗中用的妙处,好处,首先写出字的含意,再写出所在句子包含的意思,结合语境来分析,点出好处或情感。
明确题目要求,任选一题来赏析和分析。
(1)中“潮平两岸阔”中“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与岸齐平,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只有既是顺风,和风,帆才能够“悬”。
一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景十分传神。
(2)诗人用“生”“入”,将作为新生美好事物象征的“日”与“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在描写景物、节令的同时,巧妙地蕴含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中表现诗人思想情感的句子,最能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句子就是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点明诗人的思想之情,想要寄送一份家书,但苦于无人传送,诗人以“归雁”为直接抒情的对象,烦劳它们在飞过洛阳的时候,替自己问候一下家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