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袁了凡改名的背后意义究竟是什么
了凡老师简介
了凡老师个人简介了凡老师,河南安阳人,毕业后曾入职外企,后做过传统生意,受马云将成为中国首富的影响,看懂了互联网必将是未来的趋势,毅然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队伍中,现凭借出色的个人素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组建了自己的团队,通过努力致力于帮助很多积极的有梦想的伙伴实现人生价值。
了凡老师从小家境贫寒,经过自身努力在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外企工作,出入最繁华地段的高档写字楼,虽然表面看光鲜无比,但每天像机器一样一刻不停的快节奏工作、工作。
不甘如此生活的她,辞职下海经商,曾做过传统服装生意等很多项目,但传统生意投资大、开支大、压力大,经商几年收获最大的是身心的疲惫,更无法兼顾家庭;感觉这种生活也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做全职太太的话,经济上不独立会造成了思想上的困扰。
她始终相信:男人有事业是责任,女人有事业是价值。
平时只能借助大量的阅读,接触更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人士,不断的向有智慧的人学习。
之所以取“了凡”作为网商名字,也源于偶然翻阅《了凡四训》。
袁了凡先生提出并验证了人可以掌握自己的未来,改造自己的命运。
读后使人心目豁开,信心勇气倍增,也亟欲效法了凡先生,即以“了凡”为名,以时常提醒自己:自己的命运只能通过自己的自强不息来改造。
改造自身命运必须要与社会和时代发展相结合,才有可能获得我们想要的命运(梦想)。
了凡老师在接触到网商创业团队后,看懂并迅速抓住了这次趋势性创业机会,通过努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已经帮助了很多积极的有梦想的伙伴实现人生价值。
现在,了凡老师希望自己受益于整个网商团队的同时能帮助更多有梦想,决心改变的朋友们,一起改造自己命运。
佛说,普度众生。
佛又说,只渡有缘人。
了凡老师不是佛,但是她常说:如果你是有缘人,那么成就你就是她的责任!!!。
漫说袁黄——关于袁了凡研究的几个问题探讨
漫说袁黄——关于袁了凡研究的几个问题探讨袁黄是我国明代卓越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佛学家,同时他又精于水利、历法、经史、阴阳、音律、赋役、屯田、医农等各个方面的学问,是一位在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全才”、“通才”。
袁黄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出生于嘉善县魏塘镇东亭桥。
他初名表,更名黄,字坤仪,原号学海,后因明了立命的道理,不愿再落凡夫的窠臼而改号了凡。
他青少年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
隆庆四年(1570年)中举人。
万历五年(1577年)会试,初拟第一,因策论违逆主考官而落第。
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唐文献榜进士。
万历十六年(1588年)授河北宝坻知县(今属天津),任职五年,业绩辉煌。
万历二十年(1592年)被任命为兵部职方司主事。
同年兵部右侍郎宋应昌“经略备倭事室”,疏请袁黄“赞画军前兼督朝鲜兵政”。
“问关异域,功迹茂著”,“勋劳甚备”(见《了凡杂著·序》)。
但后被李如松弹劾诬告,遂罢职归乡嘉善。
后由嘉善县魏塘镇迁居吴江赵田村,建藏书楼,潜心研究,著书立说,凡十余年。
“居常善行益切,年七十四终”(见《袁了凡先生传》)。
天启元年(1621年),吏部尚书赵南星追叙袁黄东征功勋,追赠尚宝司少卿。
袁黄到底是哪里人呢?四百年来,嘉善县说他是“嘉善人”,吴江县说他是“吴江人”。
笔者个人看法:他既是嘉善人,又是吴江人,两者的说法都没有错。
因为袁黄祖辈、他本人及其后代,与嘉善、与吴江,都有着紧密关系。
袁黄,既是嘉善的荣耀,是浙江的荣耀,也是江苏的荣耀,大而言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荣耀!说一说袁黄的家史袁黄祖先自汝南陈州(今河南淮阳县)迁移江南,散居吴越间。
世祖袁珍(富一)由语八溪(今桐乡县西南)移居嘉兴净池(即今嘉善县陶庄镇),历近三百年。
袁黄的高祖袁顺(杞山)因“靖难之变”(即1402年燕王篡位),家财藉没,长子颙挈妻携子,远戍北平。
袁杞山寄妻王氏于舅家,自己四处逃命,行至吴江北门,作绝命词一首,自投于河,幸有吴贵三相救,匿其家三月。
袁了凡改变命运的故事读后感
袁了凡改变命运的故事读后感第一篇嗨,朋友们!最近我读了袁了凡改变命运的故事,真的是感触良多,忍不住要跟你们唠唠。
你说这袁了凡一开始,那命运就好像被人给定死了一样。
什么啥时候当官,啥时候领多少俸禄,啥时候寿终正寝,都被算得明明白白。
这要是搁咱身上,是不是觉得特憋屈,特无奈?反正我是觉得,这人生要是都被安排好了,那还有啥意思!可袁了凡这哥们牛啊!他不认命。
他开始反思,开始努力,一点点地去改变自己。
他积德行善,努力学习,对人友善,就这么一步步地,把那所谓的“定数”给打破了。
这让我想到咱们自己的生活。
有时候咱是不是也会觉得,哎呀,我这条件就这样,我这环境就这样,我能有啥出息?其实啊,咱们不能这么想。
就像袁了凡一样,只要咱有决心,肯努力,哪有什么改变不了的?再说了,做好事多让人开心呐!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心里也暖洋洋的。
说不定这一点一滴的善举,就真能给咱的生活带来大变化呢!所以啊,这个故事告诉咱们,命运这玩意儿,不是别人说了算,是咱自己说了算!咱们可得加油,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让它变得精彩无比!第二篇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跟你们分享一下我读袁了凡改变命运故事的感受,快来听听!你们能想象吗?袁了凡一开始被人告知自己的命运就那样了,没什么盼头。
这多让人沮丧啊!但是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选择了奋起反抗。
他不是盲目地去反抗,而是有方法有策略的。
他明白要从自己的言行举止开始改变,多做好事,多积累善缘。
这就好像是在给自己的人生账户里存钱一样,存得越多,回报越大。
我就在想,咱们平时是不是经常抱怨这不好那不好,却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去做出改变呢?袁了凡的故事给了我一个大大的耳光,让我清醒了不少。
还有啊,他的坚持也特别让我佩服。
改变命运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那得长期坚持。
他一直保持着善良的心,一直努力着,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啊!咱们在生活中遇到点困难,经常就打退堂鼓了。
跟袁了凡比起来,咱们是不是太软弱啦?这个故事真的给了我很多力量,让我相信只要我愿意努力,愿意坚持做好事,我的命运也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2023年了凡四训读后感_1
2023年了凡四训读后感2023年了凡四训读后感1了凡先生告诉儿子袁天启命是可以改的,但命要怎样改呢?所谓"断恶修善,灾消福来,趋吉避凶,避祸纳福"这是改造命运的原理。
既然懂得行善来改命,那为什么不是马上积极行善而是先要改过呢?了凡先生告诉我们其实行善的第一步就是改过。
改过的根本:由心改过。
只有从心改过,方能有效的行善。
改过是积善的先决条件,过不能及时的改正,虽然修善,善中夹杂着恶,善不纯,功难显,命难改。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可见改过的重要性,同时了凡先生提出了改过必要的三要素对我颇有触动,即第一要发耻心,知耻才能正在从心里正视改过的必要性;第二要发畏心,敬畏才真正地愿意付出实际行动去改过;第三要发勇心,改过需要勇气,我们常常不改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
另外了凡先生提出改过的方法分三个层次分别是:第一层从事上改,即把毛病找出来一一改正;第二层从理上改,即从理解道理的角度出发,道理明白了,自然会加以改正;第三层从心上改,即人有不好的思想所以才会发展成千万过错,一个人如果净化自己的心灵和思想,这样犯错的次数也会大大降低,从而改过之举就成了没必要的了。
了凡先生所提点的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90后,我常常误把缺点错误当作自我的个性,也时常呐喊"这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即使犯了错,也只是趋于表面的改过,而从未发过三心,未真正意识到改过对自我命运的重要性,佛说的因果报应也是一样的道理,今日犯下的错,种下的恶根,已经在悄然无息地修改着我们命运的轨迹,杂草不除,我们命运的那片庄家地又怎能迎来大丰收呢?2023年了凡四训读后感2《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先生在69岁时所著,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是如何多行善事,最终改造命运,心想事成。
袁了凡先生在年轻时,曾有以为大师帮其算命,只能活到53岁,做官做到现在的县长级别,而且膝下无子女。
鲁迅的彷徨选段阅读题及答案
鲁迅的彷徨选段阅读题及答案【题目】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老夫子鲁迅这一天,从早晨到午后,高干亭的工夫全费在照镜,看《中国历史教科书》和查《袁了凡纲鉴》里;真所谓“人生识字忧患始”,顿觉得对于世事很有些不平之意了。
首先就想到父母实在太不将儿女放在心里,他至今左边的眉棱上还带着一个永不消灭的尖劈形的瘢痕。
他现在虽然格外留长头发,可以勉强遮住了,但究竟还看见尖劈的尖,万一给女学生发见,大概是免不了要看不起的。
他放下镜子,怨愤地吁一口气。
其次,是《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纂者竟太不为教员设想。
他的书和《了凡纲鉴》大段很不相同,令人不知道讲起来应该怎样拉在一处。
但待到他瞥着那“从第八章《东晋之兴亡》起”的纸条,却又怨起中途辞职的历史教员来了。
如果那人不将三国的事情讲完,他的豫备①就决不至于这么困苦。
他最熟悉的就是三国,例如桃园三结义等。
到唐朝,则有秦琼卖马之类,便又较为擅长了,谁料偏偏是东晋。
他又怨愤地吁一口气。
一只手从他背后弯过来,一拨他的下巴。
但他并不动,因为他知道是暗暗躄进来的打牌的老朋友黄三。
他虽然是他的老朋友,一礼拜以前还一同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但自从他在《大中日报》上发表了《论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史之义务》这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接着又得了贤良女学校的聘书之后,就觉得这黄三一无所长,总有些下等相了。
所以他板着脸正正经经地道:“我正在豫备功课……。
”“老杆,你不是亲口对老钵说的么:你要谋一个教员做,去看看女学生?”“你不要相信老钵的狗屁!”黄三向桌面上一瞥,立刻发见了一个翻开着的大红纸的帖子:今敦请尔础高老夫子为本校历史教员每周授课四小时每小时敬送修金大洋三角正按时间计算此约贤良女学校校长何万淑贞敛衽谨订中华民国十三年夏历菊月吉旦立“‘尔础高老夫子’?谁呢?你么?你改了名字了么?”黄三一看完,就性急地问。
但高老夫子只是高傲地一笑;他的确改了名字了。
然而黄三既不知道有一个俄国大文豪高尔基,又怎么说得通这改名的深远的意义呢?所以他只是高傲地一笑,并不答复他。
袁了凡的算命的故事
袁了凡的算命的故事明朝时候有个姓袁的小孩儿,因为老爹早早去世了,他老娘就叫他放弃科举事业的康庄大道而改学医。
有一天,他碰见一位姓孔的高人,这位孔大师相了相他的面,说小伙子你本是个当官儿的主儿,明年就能考上中学,还是别学医了吧!他老娘一听是大师的金玉良言,马上就让他准备考试。
果不其然,连他考试的名次都跟大师预测的一模一样!小伙子拜谢孔大师,大师又给他算了算,什么哪年能考上大学,第几名,以后当什么官儿,拿老朱家多少工资等等。
大师算他命中无子,53岁归天,连报到的年月日时都给告诉他了。
大师到底是大师,以后他的人生轨迹就沿着大师指引的方向一分不差地行进着。
既然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里外就这么回事儿,小袁(也可能是中袁)也就无欲无求了。
跟本人的理想一样,他决定干脆来个徐霞客。
云游到了栖霞山,他看见一位禅师正在打坐,于是就做下来,跟禅师一起打坐了三天。
禅师哪儿见过定力这么好的凡夫俗子呀,就问您怎么有这么高的修行的呀?小袁说,嗨,孔大师都给我算过了,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所以我不起妄念。
禅师一听,嗨!我还以为您是位高人呢,感情也是俗人一个!小袁糊涂了,这么超脱的境界还是俗人?禅师说了,人都有心念,思想行为跳不出一贯的框框,所以被定数所缚,也就可以预测;但对极善的人和极恶的人来说却没有定数!人家算您20年分毫不差,您不是俗人是啥?小袁问,那么命运可以改变吗?禅师说,您没听六祖说吗?一切福田,不离方寸。
命运是自己创造滴!从现在起,你做3000件善事,你且看看你的命运怎样吧!小袁自此改名'了凡’,并花了十年时间干完这3000件好事。
渐渐地,孔大师的预言不准了,他做的官儿和拿的工资都比预测的高,而且还生了儿子,53岁那年也好好的活着。
后来他又做了10000件好事,才用了一年。
做好事也熟能生巧呀!六十九岁那年,老袁写了本自传体家训,这就是《了凡四训》。
一个人做到“立命、改过、积善、谦德”这四点,福气、运气自然会降临
一个人做到“立命、改过、积善、谦德”这四点,福气、运气自然会降临《了凡四训》,一部数百年来影响无数人的励志宝典,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
《了凡四训》揭示了改造命运的秘诀。
这是明朝袁了凡先生写给儿子的家训,以此来教戒儿子,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
并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儿子不要被“命”字束缚手脚,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
了凡先生简介袁了凡原名袁黄,易学大师孔先生算他只能活53岁,膝下无子,后来经过云谷禅师指点幡然醒悟,改名“了凡”,意思是从凡夫之中得到了脱,得大自在。
从此他断恶修善改变自己的命运,活到七十多岁。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先生,一生奉行“太上感应篇”的精华所得。
全文分四个部分,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袁了凡认为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改变自己的命运,求得福报。
立命之学一所谓“立命”,就是要创造命运,而不是被命运来束缚。
袁了凡早年遇到过一个算命先生,这个先生给他算了一卦,说他将来在县考中可以考到14名,府考能考到71名,提学能考到第9名。
结果第二年的考试中,果然如这位先生所料,考试的名次分毫不差。
后来,这位先生又接连给他卜了几卦,每次都算对了。
于是了凡请教此生的命运,算命先生说他只能活到五十三岁,做官只能做三年半,膝下无子,半生无福。
因为算命先生的话屡屡应验,所以袁了凡对此深信不疑。
自此之后,听天由命,不思进取。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云谷禅师点化后,了凡决定自己改变命运,最后在69岁时,给儿孙留下这段话: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袁了凡先生将自己所经历,所见到改造命运种种的考验,告诉他的儿子,不要被命运束缚住,并且应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也必须努力断恶,“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此,则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谓“断恶修善”,“灾消福来”,这是改造命运的原理。
改过之法二要改命运,先改自身:清除内心的一些妄念,改正过去的不足。
宝坻知县——袁黄
袁黄(1533-1606),初名 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又字坤 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 后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他是明 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是中国 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江南善 举运动的宣导者,官员记功过格 的第一位实践者和倡导者。袁黄 博学多才,勤于探究各种“天人 之学”,在多领域、多学科都做 出了贡献,他博学多才,涉足极 广,在佛学、农业、民生、水利、 医学、音乐,几何、数术、教育、 军事、历法等方面,颇有建树。
明万历宝坻知县张兆元 所撰《三岔口河堤记》 记述了丁应诏、袁黄、 张兆元三位明代知县与 上级官吏、蓟州人协调 处理蓟州水分泄宝坻的 事情经过。充分显现了 三位贤德的知县不畏强 权、解民疾苦、济世爱 人的高尚情怀。《三岔 口河堤记》共755字。
在三岔口蓄水闸与北三河管理处交界 小公园处。
袁黄得知当时宝坻连续五科没有人得中举人,心焦如焚。为 此,每月初一、十五,袁黄必到县里的明伦堂,亲自为学子讲学, 激励大家读书上进。后来,为倡导学风教化,袁黄又专门筹资在 宝坻古城(东城路与学街东交口处)修建了文昌阁。还在文昌阁 为宝坻士子们讲解经书义理,亲自检查生员作业,给予批点阅读, 并制定《会约》与生员共勉,倡导“知行合一”的学风,激发生 员立志进取,极大地调动了县内生员的读书热情,生员们纷纷效 仿前贤,读书举业。在先生的苦心教诲下,当科就有两人中举, 从此打破宝坻“五科无及第”的尴尬局面。
激励士子重学业, 文昌阁内出孝廉。
《了凡四训》教子女,修身治国律己严。 名标青史贤县令, 万古流芳美名传。
袁黄在宝坻担任知县期间, 重视农业生产,积极带领农民兴 修水利,于渠水(窝头河)两侧 开渠,扒沽放水灌田,发展农桑,
改旱田兴水田,于城北开源水门
外(今北城路北侧),百里河入 护城河口建一道滚水坝,壅水开 沟入田,民受其利,时称“袁公 坝”,并立碑记之。
揭秘袁了凡改名的背后意义究竟是什么
揭秘袁了凡改名的背后意义究竟是什么?袁了凡简介袁了凡于1533年(即嘉靖十二年)出生于嘉善县的魏塘镇,于1606年夏天逝世。
有些袁了凡简介资料称,他的故乡为江苏吴江,但根据袁了凡所留下的作品来看,他称来自嘉善县的书生为“同袍”,因此嘉善县才是他真正的故乡。
关于袁了凡简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他的官场生涯,二是他的文学成就。
他在万历十四年中了进士,做了宝坻知县。
那段时间里,他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每天提醒自己要为他人做好事,几十年来行善积德如一日,是宝坻建县以来最受人尊敬的县令。
万历二十年,袁了凡于兵部任职,在平壤大捷中为明军出谋划策,援助朝鲜取得最终的胜利,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袁了凡才华出众,不仅体现在他用兵用谋上,还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根据后人的不完全统计,袁了凡一生的著作大约有二十多部,每部都是值得人研究的好作品。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了凡四训》,这部作品原是他写给儿子的训子文,后来撰写成书,被广泛流传。
在这本书中他强调人定胜天的道理,告诫世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控命运。
袁了凡的文章寓意较深,思想先进,虽然受到了当时许多学术家的批评,却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对当时社会有深远的影响。
以上便是袁了凡简介,他的一生在很多方面做出了贡献。
他天资聪颖,又十分好学,因此博学多才,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成就。
袁了凡改名袁了凡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见解和看法,在当时独树一帜,因此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他写给儿子袁天启的家训《了凡四训》。
这本书告诫世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只有积善积德,才能改变命运。
同时,这本书中还提及了袁了凡改名的一段历史。
袁先生在他的作品《了凡四训》中写道,他一开始的名号叫做学海,偶然间有一位禅师跟他讲了一番道理,他便改名叫做“了凡”。
因为他从那一天开始知道了命运是能够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的,他不愿意再做凡夫俗子,要把凡夫俗子的思想、见解一扫而空,所以改名叫“了凡”。
袁先生年轻的时候曾有一个算命先生预言,说他活不过53岁,而且一生无子。
古代改变命运故事
古代改变命运故事
在古代,有许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以下是一些例子:
袁了凡:明朝有个人叫袁了凡,他曾经遇到一个算命很准的人,说他未来的事情全部验证。
当时袁了凡心里就有了一种“顺天应命”的人生态度,觉得人的一生全部都是注定的,所以随它去,自己也不去努力。
有一年,他去拜访一位名叫云谷的禅师。
云谷禅师对他说:“你知道吗,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修养内心,增加道德,就可以改变命运。
”袁了凡听从禅师的建议,开始改变自己,最终不仅儿孙满堂,而且功名满满,是历史上少有的“文理全才”。
张角:东汉末年的张角起初是农民,因为他得了一本书,勤加学习研究后,终于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遂以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年-172年)初传道。
俄狄浦斯:在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改变命运的故事。
俄狄浦斯之父底比斯王拉伊奥斯在德菲尔神庙中得到神谕称自己的儿子会弑父娶母,俄狄浦斯长大后同样在神谕中得知自己会弑父娶母,二人都做了努力以此避免自己不幸的结局。
然而,尽管二人都尽自己所能地对抗命运,但命运仍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家风故事
跑 ,因 为 他 们 太 兴 奋 了 ,不 仅 从 亚 的
曾-b建 文 帝麾 下 臣子 有 过 往 来 ,政 治 情 感 上 也倾 向于 建 文 遭 人 陷害 ,罢 职 回家 。
帝 ,结 果 遭 到 朱 棣 迫 害 ,许 多家 人 受 难 ,产 业 也 被 没 收 一
与先祖遭 到朱棣 迫害 ,却并 未放 弃行善之念 ,转而行
空 。杞 山先 生只 得 带着 母 亲远 遁 他 乡,隐 居 山中。
报 ;而 作 恶 多端 的 家族 ,子孙 后代 都 会遭 到 恶报 。
位 子 孙 共 同撰 写 的 ,那 都 是 他们 对 先 辈 训 诫 的 一 段 段 记
【家风故 事】 枳善余庆这个成语 来 自《周 易》,而且 出 忆 ,也 是袁 家 家风 的一 种 沉淀 。
现 的位 置 很 靠 前 ,在 六 十 四卦 中属 于 第 二 卦“坤 ”,可 见其
成立 了一 个慈善组织.义务帮助 乡里邻居,倡导仁善,在地 下 了奇功 ,在击 败 日军主 力的平壤 大捷 中发挥 了重要 作
方上 很 有 影响 力 。
用。有 日本方 面的史料称 他还 曾单独率军 ,击败一支人数
不料时局动荡 ,遇上 了朱棣起兵争夺皇位 。因为袁家 不少 的 目军 。 但 因 为种 种 原 因 ,他 不仅 未 得 到 封 赏 ,反 而
其 实按 照 袁 家 的态 度 ,袁 了凡是 应该在 民 间行 医
重要 的 程度 。
救 人 .而 不是 考取 功 名 为 官。 对于 他 为 何 一反 家 中传
在古代众 多家训著作 中,有一位 先贤将积善余庆作为 统 ,出仕 为 官 ,有 许 多神 化 了的说 法 ,比如有 人 算命 他
重点 内容 ,写到 了他所著 的书 中,用 以训诫子孙 多做善事 , 要 做 官 之 类 的 。 从 袁 了凡 为 官 之 后 ,以 手 中 权 力 尽 力
好的心理治愈只需一次:《了凡四训》的心理学解读
念咒:内心的拐杖
第四章为什么
改名可以改运
第五章所有荒
诞行为的背后,
都有一条心理
暗流
从一片落叶到一只鹰
“了凡”的治愈意义
改名字与打麻将换风
换一个词,换一种心境
掰起指头数心,清洗焦煳的人生
不脱内裤的良知:自我疗愈的起点
心存敬畏:戳破自大的泡沫
勇者的抉择:在“小死”中“大生”
牛人能看见原因背后的原因
吹牛:追求纸糊的优越感
尿床:在床单上刷存在感
所谓心理疾病,不过是人心苦涩的表述
洁癖,一种怪异的逃跑
选择性反应:我才是那个决定我自己是谁的人
心不受束缚,人生就不会设限
第六章行善—
—走出心理内
卷
第七章行善的
关键:真诚
来了,拐点终于来了
貔貅心理:人心的超级便秘
盘古的隐喻:劈开闭合的认知
心理内卷与古墓派
目录分析
第二章南方人
第三章一场惊心动
魄的对话,一次生
命的重建
墙上一道枯槁的影子
一切要从那次算命说起
算命与自证预言效应
认命,可怕的习得性无助
乌鸦嘴:不好的心理暗示
最后一片叶子:好的心理暗示
你现在拥有的,是你过去暗示的
那种被理解的感受,哪怕只有一次也好
袁学海被困在了洞中
好的心理治愈只需一次:《了
凡四训》的心理学解读
读书笔记模板
目录
01
思维导图
02
内容摘要
03
读书笔记
04
目录分析
05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心理
心理学
《了凡四训》观后感_1
《了凡四训》观后感《了凡四训》观后感1研读过《了凡四训》的朋友们都很清楚,它本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训诫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
据史料记载,袁了凡先生与佛教渊源甚深,且与当时著名高僧云谷禅师交情颇深。
他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前,只明白认命,任凭命运的安排,十分消极被动。
之后,在与云谷禅师的交往中,他逐渐意识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道理,并根据"立命之学"自强不息,改造命运,并教导后人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积善积德,实现人生的价值。
《了凡四训》共分为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虽然影片短小,但是寓理深刻,内涵丰富,兼融儒道佛三家思想,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与浑厚。
这部电影虽然不是佛经,但很多高僧大德却把它当作佛经一样尊重。
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能够被创造谦德之效"讲的是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本部电影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谦虚获益"的普遍性,这个道理类似于我们平时所提倡的"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透过了凡先生的经历,有两点我感触颇深:一、命运是能够改变的。
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自己努力,充满信心,完全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人若能待人厚道,处处为他人着想,此人必有后福;而一个人若对人刻薄,心胸狭窄,起心动念都为自己的利益,必将遭致灾祸,即使眼前有福报,福也会折损消亡。
即佛门讲究的因果报应。
佛教认为,宇宙的万事万物的生起,都是业力感召而成。
因此,人的善恶报应都是由自己的业力所感召。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因此,要培养善良之心,多行善事,这种光明正大的心念就会主导人的身心,邪恶的念头就无法乘虚而入了。
《了凡四训》读后感_2
《了凡四训》读后感《了凡四训》读后感1《了凡四训》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号了凡)所撰写的一部教育子女的家训,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内容,集中概括总结了我国封建时代的道德伦理思想的精华,由于清代及民国初年的高僧贤德们的推崇、印行,在民间广泛流传,对我国民众的人生和道德实践发生了重要影响。
“立命之学”中提到了改造命运的原理有两个方面,即,竭力行善和努力断恶。
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正是印证了这样的思想。
了凡先生由最初的宿命论转变为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命运,即在生活中不断的行善,而不作恶事,他的这种转变也正是信仰的转变,从信仰宿命论而改为信仰福善祸淫、命由我造的人生观。
正如其所说“余初号学海,是曰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
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
”“改过之法”顾名思义,就是不仅要积极为善,而且还要知非改过。
正如孟子所说“人恒过,然后能改。
”袁黄先生将改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从事上改、从理上改和从心上改,并且论述了各自的利弊得失。
第一种层次仅仅是从表面上改变,即把毛病找出来一样样地改。
第二种层次就是从理解道理的角度出发,道理明白了,过错自然就会消除,正如此所说“其馀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
此理既明,过将自止。
”第三是从心上改,即“过有千端,惟心所造,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意思是说因为人们有不正当的思想所以这些思想才会发展成千万种过错,一个人如果能净化自己的思想使之充满心间,那么其他不正当的思想就不会玷污自己的心灵,自然就不会犯错误。
这是袁黄先生论述改过的最高境界。
“积善之方”,即积善成德的方法,要改造命运不仅要改过,而且还要积善。
要积善就必须先明白事理,因为“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
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在区分善与恶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中峰禅师的话:“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恶。
有益於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
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
了凡四训简单解释
了凡四训简单解释
摘要:
一、了凡四训的概述
二、了凡四训的内容简介
三、了凡四训的核心思想
四、了凡四训的现实意义
正文:
了凡四训,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袁了凡所著的一部家训书籍,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
这部书以人生哲学、道德修养为核心,旨在教育子孙后代,传承良好的家风。
在“立命之学”中,袁了凡主张人们应该顺应天命,把握自己的命运。
他认为,一个人的命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改过之法”中,袁了凡提出人们应该勇于改正自己的过错,不断地自我反省,才能不断地进步。
在“积善之方”中,他强调了行善的重要性,认为积累善行是人生的一种责任。
最后,在“谦德之效”中,袁了凡阐述了谦虚是一种美德,一个谦虚的人能够更好地学习、进步。
了凡四训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人在命运面前的主观能动性,提倡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
同时,了凡四训还强调了道德修养、行善积德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应该不断地自我反省,修正自己的过错,积极行善,做一个有品德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了凡四训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它教育人们要有自信,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
同时,了凡四训提醒人们要重视道德修养,做一个有品德的人。
2023年《了凡四训》读后感_1
2023年《了凡四训》读后感2023年《了凡四训》读后感1到此刻为止,《了凡四训》大概读了有六次了,每次听都有新的认识。
最初决定去读,只是因为觉得好奇,此刻越来越感觉到:去听课是一个多么正确的选取。
首先,和谐友好的气氛让人感觉很舒服,没有人要求你付出什么去得到这些教诲,你只管去读就好了,并且那里的所有人都是友好的,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我相信这就是佛在心中的人的气质的自然流露吧,尤其是崔瑞同修,每次都忙着为听众们准备吃的喝的,在此感谢她。
再说说课堂,刘老师讲课比较风趣幽默,对其中道理的阐释也做得很详尽,同时,又不忘让同修们共同参与,除了最初的读PPT之外,还发动大家自己做PPT来讲,这是对大家的信任与培养,也让我们学习的动力更大了。
到目前为止,三个同修的分享和讲解各有所长,刘亚斌师兄讲课比较有激情,都是从自身找例子,生动形象,很勇于进行自我批评;韦泽睿师兄对理论的讲解很到位,也找了很多资料,美中不足的就是有点小紧张;于寒松师兄的讲解无论从理论到实例都很精彩,他谦虚好学的态度也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观众;他们的共同点是,对佛教怀着虔诚的信仰与极大的热情。
之后再说说我,听了几次课之后,我开始对《了凡四训》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对我来说好处重大,因为我本身是一个内心很脆弱的人,有时候找不到精神支柱,找不到一个做人做事的指导原则,无法处理一些坏情绪和心理问题,对过去的事情不能释怀,对将来的未知又感到恐惧,敏感,多想,容易受伤,爱抱怨,这一切,都让我的生活变得很糟,虽然表面看不出什么来,这些只有我自己明白,自从开始听课,尤其是每周二上课时与崔瑞和刘老师一齐谈话,每次都给我以很深的启迪,我的心渐渐变得平静下来,我开始明白“内心的平静”是应对一切最好的法宝,我也很赞同“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行”的道理,我相信我一向是一个善良的人,只但是由于自己欲望太多,自招烦恼而已,刘老师说,学佛教最基本的就是明白“因果报应”这个道理,此刻我也就处于“最基本”的阶段。
家训宝典之一百一十六:袁黄家训《训儿俗说》上
家训宝典之一百一十六:袁黄家训《训儿俗说》上袁黄,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所以后人常称其为“了凡先生”。
祖上是江苏吴江人,移居浙江嘉兴府嘉善县魏塘镇。
明世宗嘉靖十二年(1533),袁黄生于浙江嘉善魏塘,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中进士,万历十六年(1588)至万历二十年(1592)任直隶宝坻知县,后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
时值朝鲜“壬辰倭乱”,年届花甲的袁黄以“军前赞画”身份入朝抗倭。
因与都督李如松意见相左,不到一年即遭罢官,返乡后定居吴江赵田。
袁黄晚年主要从事著述、教子以及慈善活动,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去世。
天启元年(1621),吏部尚书赵南星“追叙征倭功”,追赠袁黄为“尚宝司少卿”。
崇祯十五年(1642),袁黄、袁俨父子同入吴江乡贤祠受享。
提及袁了凡,大多数人就会想到《了凡四训》。
由于长期以来,很多人将《了凡四训》视为袁黄所作家训,甚至冠以“了凡训子书”或“了凡先生家庭四训”之名,其实,这本书只是后人辑录并刊刻了袁黄的几篇文章,从而成为一篇人尽皆知的善书而流传于世,其实,袁黄真正意义上凡家训并非《了凡四训》,而是他为儿子袁天启(后改名袁俨)所写的《训儿俗说》。
袁黄家训《训儿俗说》上:立志第一汝今十四岁,明年十五,正是志学之期,须是立志求为大人。
大人之学,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此不但是孔门正脉,乃是从古学圣之规范。
只为儒者谬说,致使规程不显,正脉沉埋。
我在学问中,初受龙溪先生之教,始知端倪。
后参求七载,仅有所省,今为汝说破。
明德不是别物,只是虚灵不昧之心体。
此心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扩之不能大,拘之不能小,从有生以来,不曾生,不曾灭,不曾秽,不曾净,不曾开,不曾蔽,故曰明德,乃气禀不能拘,物欲不能蔽,万古所常明者。
汝今为童子,自谓与圣人相远,汝心中有知是知非处,便是汝之明德。
但不昧了此心,便是明明德。
针眼之空,与太虚之空,原无二样。
吾人一念之明,与圣人全体之明,亦无二体。
再探袁了凡(袁黄)的造命观
再探袁了凡(袁黄)的造命观一、袁了凡的出生日期袁了凡(袁黄,1533年-1606年,享年74岁)首先,我们由袁了凡编修《嘉善县志》,得知他的父亲袁仁所记载的《嘉禾记》和《新筑半村居记》,以及袁了凡好友冯梦祯所写的《寿了凡先生七十序》,可以确定袁了凡是生于嘉靖十二年农历十二月十一日(时辰却不详待考),转换成公历是1533年12月26日。
袁了凡在69岁之时,以他的算命故事和「造命」的体悟,训诫他的儿子应该「改过、谦德、积善」来改变命运,后来集成《诫子文》,又称为《了凡四训》。
袁了凡的大略事迹是:「先前受孔先生的指点人生迷津,印证命运之不假,在1569年(37岁)受云谷禅师的开示,终于领悟到「造命」的可行性,于是积极力行十年以上的积阴德之善行,1581年(49岁)得一子袁天启(俨),他平安度过53岁(1585年)的生命灾厄关卡(孔先生算定53岁寿终正寝)。
于1586年(54岁)中丙戌科进士,1588年(56岁)任职河北省宝坻县县长,1592年(60岁)升任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又为军前赞划参谋长一职,甚至于高升为拾遗(谏官)的职位,虽然在1593年(61岁)因被陷害而罢官返乡,但是也因此而协助重修《嘉善县志》,并于1596年(64岁)完成,其成就非同小可。
」由《数位八字》查得袁了凡的世代生辰日期干支(时辰待考),为:甲申世癸巳年甲子月己卯日(时辰待考)二、袁了凡十二个时辰的《命谱》由于我们还没有考证到袁了凡切确的出生时辰,就只好将他的十二个时辰之《生涯发展命谱》计量出来,再将类似谱线的时辰归为一类。
可以得到寅时是20岁到50岁最为得意之时期,一生的运势最符合孔先生所批算的,之后的运势就一泄千里,所以孔先生才断定寿数不过53岁,我们推测应该是袁了凡的妈妈提供给孔先生的时辰为「寅时」,孔先生就命论命也没有错。
另外的一类是子、丑、辰、午、未、申、酉、戌、亥时出生,这一类的《命谱》呈现50岁到90岁的长虹生涯,属于晚发型的命运趋势,衡诸袁了凡的事迹,殊属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袁了凡改名的背后意义究竟是什么?
袁了凡简介
袁了凡于1533年(即嘉靖十二年)出生于嘉善县的魏塘镇,于1606年夏天逝世。
有些袁了凡简介资料称,他的故乡为江苏吴江,但根据袁了凡所留下的作品来看,他称来自嘉善县的书生为“同袍”,因此嘉善县才是他真正的故乡。
关于袁了凡简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他的官场生涯,二是他的文学成就。
他在万历十四年中了进士,做了宝坻知县。
那段时间里,他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每天提醒自己要为他人做好事,几十年来行善积德如一日,是宝坻建县以来最受人尊敬的县令。
万历二十年,袁了凡于兵部任职,在平壤大捷中为明军出谋划策,援助朝鲜取得最终的胜利,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袁了凡才华出众,不仅体现在他用兵用谋上,还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根据后人的不完全统计,袁了凡一生的著作大约有二十多部,每部都是值得人研究的好作品。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了凡四训》,这部作品原是他写给儿子的训子文,后来撰写成书,被广泛流传。
在这本书中他强调人定胜天的道理,告诫世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控命运。
袁了凡的文章寓意较深,思想先进,虽然受到了当时许多学术家的批评,却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对当时社会有深远的影响。
以上便是袁了凡简介,他的一生在很多方面做出了贡献。
他天资聪颖,又十分好学,因此博学多才,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成就。
袁了凡改名
袁了凡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见解和看法,在当时独树一帜,因此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他写给儿子袁天启的家训《了凡四训》。
这本书告诫世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只有积善积德,才能改变命运。
同时,这本书中还提及了袁了凡改名的一段历史。
袁先生在他的作品《了凡四训》中写道,他一开始的名号叫做学海,偶然间有一位禅师跟他讲了一番道理,他便改名叫做“了凡”。
因为他从那一天开始知道了命运是能够靠自己
的力量改变的,他不愿意再做凡夫俗子,要把凡夫俗子的思想、见解一扫而空,所以改名叫“了凡”。
袁先生年轻的时候曾有一个算命先生预言,说他活不过53岁,而且一生无子。
自从袁了凡改名之后,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不仅后来有了儿子袁天启,而且在他53岁那年,无病无灾,身体康健,最后活到了74岁。
他不断提醒自己要做好事帮助他人,提醒自己要改过自新、行善积德。
袁了凡通过改名来激励自己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成了后人得以学习的榜样。
但是历史上还有一种关于袁了凡改名的说法,说是袁了凡先生在做官的时候受到别人的诬陷,官场失意的他辞官回家,潜心学术。
为了不再被凡间人事所困扰,袁了凡改名叫“了凡”,意味着了却凡间、不问凡事。
这个说法和《了凡四训》中的内容有出入,应以袁先生的文章为准。
袁了凡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朝重要的思想家袁了凡,是到现在为止众所周知的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家,他写的《了凡四训》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他的故事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那么,究竟袁了凡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袁了凡是一个十分博学多才的人。
他涉足佛学、民生、水利、音乐、几何等多个领域,在这些领域都颇有建树,他写的《历法新书》中讲述了46种历法,包含了一百五十多种求算的方法,对学问的了解十分深邃,因此他也是明朝史上著名的农学家、历法学家。
更重要的是,袁了凡是善举运动的推动者。
明朝末年的时候,社会变得十分动荡,人们变得不再遵守道德。
因此就有许多有学问的人将劝导人们行善惩恶的故事编撰成“善书”,以小说或者说唱的形式广泛流传于民间。
而袁了凡对善书的兴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编写的《了凡四训》被奉为经典,在这部书中一大半的内容都在劝导人们向善,详细叙述了什么是善,善恶之间是以怎样的标准衡量,怎么样行善等与善相关的问题,为人们行善指明了方向。
除此之外,他还以功过格来自律。
功过格是一种自律的工具,将每天做的事按照善恶增减来计数,他就是用这个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因此他的言行经历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便是袁了凡是个什么样的人问题的答案。
从上述内容可以知道袁了凡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博学多才、克于律己还积极行善。
在学界有着很高的声誉,他的思想至今仍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袁了凡四训
袁了凡是大明王朝一位重要的思想家,而《了凡四训》是他的著作。
袁先生一生有许多的著作,而其中这本《了凡四训》原是用来教育自己的儿子袁天启的,故起初名为《训子文》。
随着此书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他的思想。
为了启迪世人,袁了凡将其更名为《了凡四训》。
袁先生酷爱读书,博学多才,又极其聪颖,因此袁了凡四训中的内容不仅充实,思想更是深刻,故该书在当时社会上流行一时,影响较大,而袁先生当时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平民思想家”。
袁了凡四训中揭示了命运的真谛,他告诫世人,自己的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来改造的。
书中告诉世人不论是福是祸,都是由人来掌控的,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掌握自己的命运,通过自己的行动来避免飞来横祸,充分强调了自强自立的重要意义。
袁先生在此书中还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自己改造命运的故事来告诫世人要分辨对错、区分善恶。
只有行善积德,树立良好的品格,提高自己的修养,才能够避免祸殃。
他强调从治心入手,塑造自己的正面形象,提高自己的品格,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袁了凡四训短小精悍,全书一共才11600多字,但字里行间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直到今天《了凡四训》也是一本脍炙人口的杰作,他兼容儒家、释家、道家这三家的思想,为世人揭示命运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