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消化

合集下载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基础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基础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基础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系列器官的组合,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摄入的食物分解成可吸收的营养物质,供给身体所需。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基础涉及到消化道的结构、分泌和运动等方面。

一、消化道的结构消化道包含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分。

口腔是消化过程的起始点,其中含有牙齿和舌头等结构,能够进行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食管将食物从口腔传输至胃部。

胃是消化道中最大的脏器之一,具有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等酶类的功能。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它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能够分解和吸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

大肠主要用于水分的吸收和残余物质的排泄。

二、消化道分泌物的功能消化道内的分泌物起着重要的消化作用。

口腔中的唾液包含有淀粉酶、黏液和抗菌物质等,可以进行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

胃酸的分泌能够杀灭病原微生物和促进蛋白质的降解。

胃蛋白酶则能够分解蛋白质为较小的肽链和氨基酸。

胆汁和胰液是小肠内主要的消化液。

胆汁帮助脂肪的乳化,增加其表面积以便被酶类降解。

胰液含有多种酶,如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等,可分别消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三、消化道的运动消化道的运动可以分为节律性运动和推进运动。

胃部的节律性运动称为胃波,有利于混合和降解食物。

小肠的节律性运动称为肠波,有促进吸收的作用。

推进运动则由平滑肌的收缩产生,将食物推动到下一段消化道,这种运动称为蠕动。

四、消化道的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消化道的功能还受到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消化道的神经系统分为本地神经系统和迷走神经系统。

本地神经系统是由各消化器官内的神经元组成,能够调节局部的消化运动和分泌。

迷走神经系统受到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的控制,对消化道产生远程调节作用。

消化道还有许多内分泌细胞,能够合成和释放多种激素,如胃泌素、胰岛素和胆固醇酸等,影响消化道的分泌和吸收。

综上所述,消化系统的生理学基础包括消化道的结构、分泌和运动等方面。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消化过程,并对各种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有更深入的认识。

生理学第五章消化和吸收

生理学第五章消化和吸收
腹肌及膈肌收缩
如环境许可,大脑皮层即发出冲动使排便中枢兴奋 增强,产生排便反射,使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 门括约肌舒张。
残余物质排出
同时腹肌和膈肌收缩,腹压增加,促进粪便排出体 外。
06
消化和吸收的调节与控制
神经调节在消化和吸收中的作用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消化腺和消化道平滑肌的调节
交感神经兴奋时,抑制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平滑肌收缩;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促进消化 腺分泌和消化道平滑肌收缩。
生理学第五章消化和吸收

CONTENCT

• 消化系统概述 • 口腔消化 • 胃内消化 • 小肠内消化和吸收 • 大肠内消化和吸收 • 消化和吸收的调节与控制
01
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是食物消化和吸 收的主要场所。
消化腺
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分泌消化液,参与食物 的消化。
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碳水化合物在小肠内被分解为单糖,如葡萄糖和 果糖等,通过主动转运或易化扩散的方式被吸收 进入血液。
脂肪的吸收
脂肪在小肠内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通过淋巴 途径进入血液循环。
蛋白质的吸收
蛋白质在小肠内被分解为氨基酸和多肽,通过主 动转运或易化扩散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
水溶性维生素通过主动转运或易化扩散的方式被 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则与脂肪一起通过淋巴途径 进入血液循环。矿物质如钙、铁和锌等主要通过 主动转运的方式被吸收。
05
大肠内消化和吸收
大肠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
大肠包括盲肠、结肠、直肠和肛门四 部分,是消解质, 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

人体生理学 08消化(2)

人体生理学 08消化(2)


胰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胰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胰蛋白酶原可由肠致活酶及胰蛋白酶本身 激活,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原可由胰蛋白酶激活。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一同作用将蛋白质分 解成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 糜蛋白酶还有凝乳作用。



胰腺内还存在少量胰蛋白酶抑制物,对防 止小量胰蛋白酶在胰腺内被激活而发生自 身消化有一定作用。


在口腔和食管,其内表面覆盖复层扁平上 皮,当时的食物尚未被消化,且停留时间 很短,因此食物几乎不被吸收。 胃可以吸收水和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具有达200m2以上的 吸收面积和有利于吸收黏膜结构,食物在小肠内 已被消化为适宜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并在小肠内 可停留3~8h等,都是有利于吸收的条件。



刺激支配胰腺的内脏大神经,胰液的分泌 增加或减少。分泌增加效果可被阿托品阻 断,说明内脏大神经内含有胆碱能纤维; 抑制作用一般认为是肾上腺能纤维使胰腺 血管收缩的结果。
盐酸和食物的分解产物可刺激小肠黏膜释放多种 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调节胰腺的分泌。主要有: ①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S细胞分泌,主要作用于胰 腺导管细胞,使水分和碳酸氢盐大量分泌,但酶 含量很低。 ②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由小肠黏膜I细胞分泌, 主要作用是使胆囊收缩、促进各种胰酶的分泌, 但对水和碳酸氢盐的分泌仅有较弱作用。


大肠内有许多细菌,所含有的酶能分解食 物残渣和植物纤维。有的分解产物对人体 有害,经肠壁吸收后可在肝内解毒。有些 细菌能利用肠内简单物质合成维生素K和维 生素B复合物等,被吸收后成为人体的营养 物质。
第六节 吸收
一、吸收的部位

消化生理学名词解释

消化生理学名词解释

消化生理学名词解释消化生理学是研究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和排泄的过程的科学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

1. 消化系统: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

这些器官协同工作,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以便身体能够吸收和利用其中的营养物质。

2. 口腔:食物的消化过程从口腔开始。

口腔中包含舌头和牙齿,它们协同工作以将食物细嚼慢咽,使其更容易消化。

3. 食道:食道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

它通过蠕动运动将食物向下推送到胃中。

4. 胃:胃是一个位于腹部的扩张器官,负责将食物与胃液混合,形成称为胃酸的消化液。

胃酸的作用是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以便它们可以被身体吸收。

5.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部分,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小肠的内壁有许多细小的绒毛,这些绒毛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在小肠中,食物的消化继续进行,并吸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6. 大肠:大肠是消化系统中的最后一段,负责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转变成固体粪便。

7. 胰腺:胰腺是一个位于腹部的腺体,它分泌胰液,其中含有消化酶和碳酸氢盐等物质。

胰液的作用是中和胃酸,并帮助分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8. 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位于腹部上方。

肝脏在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角色,它产生胆汁并将其储存在胆囊中。

胆汁中的胆盐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9. 胆囊:胆囊是一个位于肝脏下方的小囊,负责储存胆汁。

当食物进入小肠时,胆囊收缩并释放胆汁,以帮助消化脂肪。

这些名词是消化生理学中常用的术语,了解它们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通过对消化过程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如何维持身体健康,合理安排饮食。

人体机能(生理学):消化和吸收

人体机能(生理学):消化和吸收
1、紧张性收缩 (1) 保持小肠一定的形状和位置 (2) 维持肠腔内一定的压力 (3) 小肠其他运动的基础
〖熟悉〗小肠的运动形式和作用
2、分节运动 (1) 定义:以环形肌的收缩和舒张为主的节律性 运动 (2) 作用①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②使食糜与肠粘膜紧密接触
3、蠕动 *特点:推进速度缓慢(0.5~2.0cm/min) 通常进行几厘米后消失 将食糜向消化道下端推送 *蠕动冲:速度很快、传播距离较远的蠕动
*稀的、流体的、颗粒小的食物排空快;反之则慢
(2) 胃排空的控制
1)胃内食物促进胃的排空
2)食物进入小肠后抑制胃排空
【掌握】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胰液性质:无色、无味、碱性 (pH为7.8~8.4),1~2L/日
主要成分有水、碳酸氢盐、胰 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 原和糜蛋白酶原等多种消化酶。
【掌握】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⑤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掌握】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2、胃蛋白酶
盐酸

胃蛋白酶原

蛋白质

酶 眎、胨、多肽、氨基酸
盐酸激活胃蛋白酶最适宜的PH值2-3.5,PH>5时无法激活胃蛋白酶。
【掌握】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3、黏液 生理作用: 1. 润滑作用,减少粗糙食物对胃黏膜的机械损伤 2. 与HCO3-结合:参与组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胃黏膜屏障),
〖熟悉〗唾液的成分和作用
【唾液成分】 水,占99% 无机物——Na+、K +、HCO3-、Cl- 有机物——唾液淀粉酶、溶菌酶
【唾液的作用】 (1)湿润,利于吞咽 (2)溶解食物,引起味觉 (3)清洁和保护口腔 (4)消化淀粉: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5)排泄功能
【掌握】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生理学理解消化与吸收过程

生理学理解消化与吸收过程

生理学理解消化与吸收过程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能的科学,而消化与吸收是人体生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通过阐述消化与吸收的基本原理、器官和过程,来深入理解这一生理过程。

一、消化与吸收的基本原理消化与吸收是人体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为细胞提供能量的过程。

消化与吸收的基本原理包括: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和吸收。

机械性消化主要发生在口腔和胃部。

口腔中的咀嚼和胃部的搅拌混合将食物分解为更小的颗粒,增加表面积,便于后续的化学性消化和吸收。

化学性消化主要发生在胃和肠道中。

胃中的胃液和肠道中的胰液、肠液等消化液中的酶能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糖分解为葡萄糖,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吸收是指营养物质从消化道进入血液或淋巴中,以供全身细胞利用。

吸收主要发生在肠道中,肠道壁上的绒毛和微绒毛大大增加了表面积,便于吸收。

二、消化与吸收的器官消化与吸收涉及的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胰、肝、胆等消化腺。

口腔是消化与吸收的起始位置,除了咀嚼食物外,唾液中的酶(如淀粉酶)也起到一定的化学性消化作用。

食管将食物从口腔顺利传输至胃。

胃是消化与吸收的重要器官之一。

胃液中含有胃酸和胃蛋白酶等消化酶,能够将蛋白质开始分解为较小的多肽和氨基酸。

小肠是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壁上的绒毛和微绒毛上密布有吸收表面,能将消化液分泌的酶分解后的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或淋巴。

大肠主要是对水分和电解质的再吸收,将未被吸收的残渣形成粪便,最终排出体外。

胰、肝、胆等消化腺则分泌消化液和胆汁,协助消化和吸收。

三、消化与吸收的过程消化与吸收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包括食物的咀嚼、胃部的消化、小肠的吸收等。

食物进入口腔后,经过咀嚼和混合唾液的作用,形成食物团,然后通过食管进入胃。

胃中的胃液和胃蛋白酶开始对蛋白质进行分解。

胃液的酸性环境还有助于杀灭细菌。

胃中的食物经过胃搅拌混合后,逐渐形成半流体的胃糜,然后通过幽门进入小肠。

小肠是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

消化与吸收生理学

消化与吸收生理学

消化与吸收生理学消化与吸收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理过程,它们在维持机体正常运转和提供能量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消化的过程、各器官参与消化的机制以及吸收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消化的过程消化的过程主要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两个阶段。

机械消化是指通过咀嚼、胃肠蠕动等力量的作用,将食物破碎成较小的颗粒。

化学消化是指在消化道内,通过消化液的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

二、消化器官参与的机制1. 口腔口腔是消化的起始位置,牙齿通过咀嚼食物,使食物颗粒变小并增加其表面积,有利于后续消化酶的作用。

同时,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酶类物质,如淀粉酶和溶菌酶等,能够开始对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

2. 胃胃是储存和消化食物的器官之一。

胃黏膜分泌胃酸和胃酶,通过胃酸的作用,将胃中食物颗粒酸性处理,抑制细菌生长,并促进胃蛋白酶的活性化。

3. 肠道肠道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在十二指肠中,胆汁和胰液的分泌起到重要作用。

胆汁中含有胆盐,可以促进脂肪的乳化,使之易于被消化酶分解。

胰液中含有消化酶,包括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它们对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进行降解,使其转化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4. 大肠大肠主要参与水分的吸收和残余物质的排泄。

在大肠中,水分和电解质被吸收,同时细菌对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进行发酵并生成维生素K等物质。

三、吸收的方式1. 蛋白质吸收蛋白质主要在十二指肠和回肠被吸收,并转运到血液循环中。

蛋白质被分解成小肽链和氨基酸,通过肠壁上的蛋白质载体转运至细胞内,再经过蛋白质转运体进入血液。

2. 碳水化合物吸收碳水化合物主要以单糖形式被吸收。

单糖经过肠壁上的载体转运蛋白进入肠细胞内,再通过葡萄糖转运体进入血液循环。

3. 脂质吸收脂质在十二指肠被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并与胆盐结合形成胆盐酯。

胆盐酯在肠壁上形成乳状微粒,再经过淋巴途径入血液。

4. 维生素和矿物质吸收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在肠道被吸收。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


•植物 •动物 •人
•太阳能
•(无机物:CO2、H2O及NH3等)
•光合作用 •(潜能)
•(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 蛋白质)
•潜能 •自 由 能 去 向
•化 学 能 •渗 透 能 •电 能 •热 能
•机 械 能
•人体能量的获得与去向

•能值的测定
此法测定的每g碳水化合物、脂 肪、蛋白质的能量系数分别为 :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体温是机体能量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
正常体温 人和高等动物机体都具有相对恒定的温度。 正常的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
动的必要条件。
1、*概念(体温)
• 寒冷环境
体核温度:机体深部组织的温度 。(肝温最高)
炎热环境
体表温度:机体表层组织的温度 。
•*体温 :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 碳水化合物 17.15kJ(4.1kcal)
• 脂肪
39.54kJ(9.45kcal)
• 蛋白质
23.64kJ(5.65kcal)

•CxHyOz+mO2→xC02+nH20+?ATP

第一节:能量代谢
• 1、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 2、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 3、*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4个(P213) • 4、*基础代谢(概念)
(1)口腔的消化
①消化液---唾液及其作用 唾液的性质和成分:低渗液,水分占99% 唾液的作用: 唾液分泌的调节:神经反射性调节
②口腔的运动(机械性消化) *口腔2种运动的概念
咀嚼:是由咀嚼肌群按一定顺序收缩完成的反射动 作,受大脑意识控制。
吞咽(包括食管的蠕动):是指食物由口腔经咽、食 管进入胃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反射 性动作。

生理学的名词解释消化

生理学的名词解释消化

生理学的名词解释消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化是一个让人略感陌生但又极为重要的过程。

消化是指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人体可以吸收和利用的形式。

那么,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消化的生理学意义和过程。

一、消化的生理学意义消化是人体获取能量和营养的关键过程,为维持身体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

首先,消化使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由人体可吸收的形式进行转换。

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物质需要通过消化酶的作用分解成单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物质,从而可以被肠道吸收。

其次,消化促进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吸收。

消化过程中,食物在肠道中被分解成微小的分子,这样它们便能够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为身体供应能量和维持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

最后,消化有助于排除体内废物和不需要的物质。

消化系统通过肠道的蠕动将未被吸收的物质和废弃物排出体外,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二、消化的过程消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器官和各种消化酶。

1. 口腔消化消化的第一步发生在口腔。

食物被咀嚼和混合唾液,而唾液中的酶(如唾液淀粉酶)开始分解碳水化合物。

2. 胃部消化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在胃中被胃液分解。

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开始分解蛋白质,胃酸则提供了酸性环境,促进消化酶的活性。

在胃中,部分食物的变得更加液体状,形成称为胃液的混合物。

3. 小肠消化胃液流入小肠,小肠的胰脏在其中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脂肪酶等,它们继续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同时,小肠上皮细胞也分泌肠液,其中含有肠蛋白酶和肠淀粉酶等。

4. 肠道吸收在小肠中,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肠道上皮细胞吸收。

这些细胞具有丰富的微绒毛,增加了表面积,从而提高了吸收效率。

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通过循环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

5. 结肠和大肠吸收经过小肠后,未被吸收的物质进入结肠和大肠。

这里主要发生水分吸收和电解质吸收,帮助稀疏的粪便形成。

三、常见的消化不良问题消化不良指的是消化系统功能异常,导致食物不能被充分分解和吸收的问题。

人体的消化吸收

人体的消化吸收

(四)胃的消化作用
胃是膨胀能力最强的器官,由三个部分组成:胃底、 胃体、贲门幽门。
胃细胞:每天分泌200ml分泌物 PH:1.5-2 胃分泌物的主要成分: 盐酸—水解少量的蛋白质,造成酸性环境,活化酶和
激素。 胃蛋白酶原—盐酸激活后水解蛋白质 胃凝乳酶—凝结乳中蛋白,延长消化时间(成人胃液
1、机械性消化又称物理性消化:是指人体通牙齿、 咀嚼、胃肠蠕动、磨碎、混合和转运食物的过程。
2、化学性消化:主要由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 脂肪酶、肠脂肪酶唾液、胰淀粉酶、蔗糖酶、麦 芽糖酶一系列的酶来完成。
3、微生物消化是指消化道内共生的微生物对食物 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分解的过程。微生物的消化主 要发生在大肠部位。
在胆囊中(300ml)排出量与食物成分有关。
胆汁的性质:深黄绿色液体 胆汁的成分:胆盐、胆色素、胆固醇、脂肪酸、卵磷脂 胆汁并不与脂类共同转移,有些物质被吸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
肝脏,并经过胆进入小肠,又被小肠吸收,然后再被肝分泌出 来。
胆汁的作用:能溶解和吸收膳食脂肪,并帮助排泄一些废物, 如胆固醇和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
从小肠内的容物进入盲肠、开结肠、横结肠、降结肠逐次将水分 和无机盐等吸收,就变成了固体的粪便。当粪便被蠕动进入直肠 时,通常相当于25-50毫升粪便积存时,就可引起便意。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是将大分子的物质变成低 分子的物质,其中多糖分解成单糖,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脂肪 分解成脂肪酸、单酰甘油酯等。维生素与无机盐则在消化过程中 从食物的细胞中释放出来,过小肠黏膜进入血循环。
于成年人食物通过胃的速度为4-6h.
肠与十二指肠处;胰脏所分 泌的消化液通过胰脏管直接进入小肠,1000-2000ml/d

生理学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生理学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第一节概述在人和高等动物,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主要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肝、胰和散在分布于消化道壁内的腺体。

消化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为机体的新陈代谢提供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以及水和电解质。

此外,消化器官还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

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如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以结构复杂的大分子形式存在,不能被人体直接利用,须在消化道内经消化而分解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和葡萄糖等,才能被机体吸收和利用。

而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则不需要分解就可直接被吸收利用。

消化(dkigestion)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有机械性消化(mechanical digestion)和化学性消化(chemical digestion)两种方式。

前者是指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搅拌、混合,并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道远端推送的过程;后者则为通过消化液中含有的各种消化酶的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主要是糖、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正常情况下,两种方式的作用是紧密配合、互相促进、同时进行的,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过程。

食物经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absorption)。

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和消化道脱落的上皮细胞等在进入大肠后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消化和吸收是两个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过程。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在消化道中,除口腔、咽、食管上端的肌肉和肛门外括约肌是骨骼肌外,其余部分都由平滑肌组成。

在平滑肌细胞之间存在缝隙连接。

平滑肌的舒缩活动与食物的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以及吸收过程是密切相关的,细胞间的缝隙连接可使电信号在细胞间传递。

人体与动物生理学 【第五章 消化系统】

人体与动物生理学 【第五章 消化系统】
性变化快。
• 3.主动转运 (1)概念
•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指细胞通过本 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 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 程。在细胞膜的主动转运中研究得最充分 的是Na+和K+的主动转运过程。
• (3)主要特点:①专一性;②运送速度可达 饱和;③方向性;④选择性抑制;⑤需能, 即与能量传递系统偶联。
思考题
1、胰液中含有的无机物中,含量最高的是 A Cl- B HCO3- C Na+ D K+
B
E Ca2+
2、胆汁中不含有
D
A 胆色素 B 胆盐
C 胆固醇 D 消化酶
E 卵磷脂
练习:下列哪一因素能够刺激胆囊收缩素释放?
A.盐酸
B.蛋白质分解产物
C.淀粉及其分解产物 D.以上都是 B
第七节 摄食的调节
• (二)胃的结构特点是: • 1肌层较厚。 • 2胃粘膜表面有许多小窝
• 3 胃粘膜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和三种腺体。 • (1)贲门腺 • (2)幽门腺 • (3)胃底腺: • 壁细胞(盐酸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 颈粘液细胞分泌粘液 • 未分化细胞。
3.1)胃酸的作用 ➢ 激活胃蛋白酶原,为酶活动提供最适pH环境 ➢ 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 ➢ 促促胰液素分泌-- 促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 ➢ 促Fe2+和Ca2+的吸收
1)中和HCl,保护肠黏膜 2)为各种胰酶的活动提供最适环境
2.胰酶
1)胰淀粉酶
淀粉
胰淀粉酶
麦芽糖、葡萄糖
2)胰脂肪酶 胰脂肪酶
甘油三酯——————甘油+甘油一酯+脂肪酸
3)蛋白酶原

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一、消化系统的一般结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二、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由大块→小块;由干→湿;通过咬切、磨碎、吞咽、胃肠蠕动运送下行→排出。

化学性消化:复杂的大分子物质(消化)→简单的小分子物质。

三、功能:消化食物、摄取营养、排除残渣及防御、内分泌。

1、舌(tongue)是位于口腔底的肌性器官2、舌的功能:搅拌、吞咽、发音、味觉。

舌尖舌体舌根牙的构造:釉质牙冠牙质牙颈牙根牙腔牙髓、牙根管牙更尖牙的功能:咬切、撕裂、研磨食物和协助发音等。

五、小肠small intestine 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成人的小肠全长约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第二节消化腺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属外分泌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胰、肝和肠腺等。

胃腺和肠腺存在于消化管的管壁内,属管内腺,而唾液腺、肝和胰则位于消化管之外,属管外腺,它们分泌的消化液均进入消化管。

第二部分消化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例如:蛋白质→氨基酸和多肽;糖类→葡萄糖或果糖;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一、概念及方式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加工、分解的过程。

吸收:消化后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机械消化: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将食物粉碎、搅拌和推进的过程。

(形变)化学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将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

(质变)消化系统的功能:消化系统除了消化和吸收两大功能外,还有内分泌和免疫功能。

二、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一)一般生理特性: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2、自律性3、紧张性4、富有伸展性5、对某些理化刺激较敏感三.消化腺及其分泌功能:1、改变pH 2、分解作用3、稀释食物4、分泌黏液、抗体和液体,保护作用分泌为耗能过程四、胃肠激素消化管也是身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

胃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它们的化学结构属于肽类。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胃 体:位于胃底与幽门部之间的部分 幽门部:为角切迹与幽门之间的部分 左侧管腔扩大,称幽门窦;右侧管
腔狭窄,称幽门管
胃壁的结构
粘膜层:在胃小弯处有 4~5 条纵行皱襞 在幽门处,粘膜覆盖幽 门括约肌形成环行皱襞,叫幽门瓣
由内向外分 4 层 粘膜下层: 肌层:为外纵、中环、内斜三层平滑肌 在幽门处,环层肌发达, 形成幽门括约肌 浆膜层:即脏腹膜
迷走-迷走反射
胃 机械扩张
壁内N丛局部反射

食 物
蛋白质 分解产物
胃窦 G.C
胃 泌 素
胃蠕动↑ 紧张性↑
胃内压 ∨
十二指
胃 排 空
肠内压
胃内压 胃
十二 高渗溶液 指肠 食糜 盐酸、脂肪
肠-胃反射 胃蠕动↓ 肠抑胃素 紧张性↓
∧ 十二指 肠内压
排 空 暂 停
胃内压 再
食糜在肠内吸收
抑制因素解除
胃蠕动↑ 紧张性↑
食物和促进胃排空;保持胃的正常形状 和位置,不出现胃下垂。
2.容受性舒张:进食时引起胃壁平滑肌的舒张。
作用:增加胃容纳和贮存食物,防食糜过早排入十二指肠。
3.蠕动:蠕动波起自胃体中部,逐步向幽门部推进。
迷走神经、胃泌素、胃动素使其频率和强度增加; 交感神经、胰泌素、抑胃肽作用则相反。
作用:使食糜与胃液充分混合和研磨。
(2)胆固醇:若胆固醇↑→胆石症。 (3)胆色素: 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
肝门与肝蒂
肝可分为左、右两半:左外叶、左内叶; 右前叶、右后叶、尾状叶
胆盐进入小 肠后,90%以上 被回肠吸收,通 过门V又回到肝 脏,再成为合成 胆汁的原料。这 一过程称为胆盐 的肠肝循环。
返回肝脏的胆 盐有刺激肝分泌 胆汁的作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 消化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 消化系统
口腔→ 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 肠、空肠和回肠) →大肠(盲肠、阑 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肛门
上消化道—口腔→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以下
•消化腺
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胰 小消化腺:消化管粘膜内的小腺体
二、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
排出食物残渣
三、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第二节 消 化 管
肝细胞生成胆汁 毛细胆管 小叶间胆管 左、右 肝管
肝总管
胆总管← →胆囊管← →胆囊 十二指肠乳头 (肝胰壶腹括约肌)
四、胰 pancreas
人体第二大的消化腺,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 腹腔内,胃的后方。前面被以腹膜。
长条状,柔软,色灰红。
胰头 钩突
胰体 胰尾
副胰管
十二指肠小乳头
胰管 胰体
胰尾
细 菌感 染:大肠杆菌、肠球菌、链球菌等
(二)结肠 Colon 围绕在小肠周围,始于盲肠,终于直肠
升结肠 (Ascending colon) 横结肠 (Transverse colon) 降结肠 (Descending colon) 乙状结肠 (Sigmoid colon)
(三)直肠和肛管
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属外分泌腺,主 要有唾液腺、胃腺、胰、肝和肠腺等。
胃腺和肠腺存在于消化管的管壁内,属管内腺, 而唾液腺、肝和胰则位于消化管之外,属管外腺, 它们分泌的消化液均进入消化管。
一、唾液腺
1.唾液腺(salivary glands)
腮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
功能:湿润、清洁口腔;混合 食物成为食团,利于吞咽;对 食物有初步消化的作用。
细,粉灰,血管少 集合
级数较多
肠系膜

生理学消化的名词解释

生理学消化的名词解释

生理学消化的名词解释一、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器官组成,负责将食物分解、吸收和排泄。

它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直肠等器官,以及与之相关的腺体,如唾液腺、胃腺和肝脏。

二、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点,食物经过口腔进入消化道。

口腔内有牙齿和舌头,分别起到咀嚼和帮助形成食物bolus的作用。

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含有消化酶,如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够帮助开始食物的消化过程。

三、食道食道是连接口腔与胃的一段管道。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从口腔顺利传输到胃中。

食道内部有平滑肌层,这些肌肉协调收缩,形成蠕动波,推动食物下行。

四、胃胃是消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

它位于腹腔中上部,具有扩张能力,能够容纳大量食物。

胃内有胃液,主要由胃酸、胃蛋白酶和黏液组成。

胃酸能够杀灭细菌,胃蛋白酶能够分解蛋白质,黏液则能够保护胃壁不受胃酸的侵蚀。

五、小肠小肠是最长的消化道段,主要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它是食物的主要吸收场所。

小肠内腔有许多细小的绒毛,叫做肠绒毛,能够增加表面积,方便充分吸收营养物质。

胰腺和肝脏是与小肠紧密关联的器官,它们分泌胰液和胆汁,帮助消化脂肪和糖类。

六、大肠大肠是连接小肠和直肠的部分,它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盐类物质,使废物变得浓缩。

大肠内生存着许多益生菌,它们帮助分解废物中的纤维素和部分未被吸收的物质。

七、胃酸胃酸是由胃腺分泌的一种酸性消化液,主要成分是盐酸。

胃酸对消化具有重要作用,能杀灭细菌、激活胃蛋白酶以及调节胃蠕动。

然而,胃酸过多或者逆流进入食管,可能导致胃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等。

八、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是胃液中的一种酶类物质,其主要功能是分解蛋白质。

胃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分解成较小的肽段,为之后在小肠中的酶类发挥作用提供前期消化产物。

九、肠道菌群肠道菌群是指存在于人类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

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它能够帮助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和酶,参与免疫调节,以及对抗有害细菌的侵袭。

消化的名词解释生理学

消化的名词解释生理学

消化的名词解释生理学消化是一个关于食物摄取、吸收和利用的过程,它是人体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

生理学中的消化是指通过人体内的机制实现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的过程。

消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大部分:摄取、消化和吸收。

摄取是指将食物从外部环境中搬运到人体内的过程,包括口腔、食道和胃的作用。

消化,又称为胃消化,是指将食物在胃内粉碎成小颗粒并有效混合的过程,这一步往往需要胃液、胆汁和胰汁的作用。

吸收,又称肠道吸收,是指小分子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的过程。

口腔是消化的第一步,摄取的食物在口腔内受到咀嚼、流入食道的作用,同时口腔腺体分泌的口腔液也会对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

咀嚼食物有助于减少食物颗粒的体积,使食物能够更容易流入食道;口腔液中的淀粉酶能够将淀粉类食物分解成单糖,如果食物内含有蛋白质,口腔液中的蛋白酶也会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口腔液还含有胆碱酶,能够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三酯,从而有助于脂肪的消化。

食道的作用是将口腔内的食物送入胃,食道的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构成,其中内膜含有大量的淋巴窦,可以将营养物质运送到血液中;中膜上有许多支原体,可以帮助食物运动;外膜含有神经和血管,可以调节食道的升降、收缩和展开等活动,从而实现食物的搬运。

胃是食物的消化的主要部位,它的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构成,内膜由粘膜、粘膜层和肌层组成,其中粘膜层的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胃酸可以将食物中的淀粉类食物分解成单糖,还可以抑制致病菌的生长;胆汁则可以调节胃液的pH 值,使胃液更加碱性,从而有助于消化。

胰汁则是在胃液和胆汁的作用下,食物粉碎后最终形成的液体,胰汁中的胰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胰酶把淀粉分解成单糖;胰汁还含有胰脂肪酶,可以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三酯;胰汁中的脂肪溶解酶可以将脂肪溶解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三酯,从而有助于脂肪的消化。

肠道的吸收是消化的最后一步,小分子的营养物质穿过肠壁后进入血液,然后被送往全身各个部位使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课程思政

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课程思政

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课程思政一、引言在当代社会,人们对于健康和健康知识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医学相关领域。

而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课程则是医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

这门课程也是思政课程的一部分,因为通过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相关知识,不仅可以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还可以引发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思考,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概述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是研究人体内各种生理和解剖结构的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食物在这些器官内的消化过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是如何实现对食物的摄取、分解和吸收的,从而为后续的临床实践和医学研究奠定基础。

三、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课程对思政的影响1. 引发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思考通过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课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和精密性,从而引发对人体生命的敬畏和思考。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人类生命的尊重和对医学道德的塑造,使其具备医德医风和仁爱之心。

2. 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课程不仅教授学生关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同时也是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培养。

通过对人体消化系统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人体的神秘和伟大,从而引领学生思考人体和人类生命的重要价值,培养医学生的全人教育。

3. 引领医学生对健康和生命的思考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体的构造和功能,并能够理解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也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引领医学生对健康和生命的思考,使他们具备对人类生命的敬畏和责任感。

四、对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课程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课程是医学生在医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这门课程不仅是传授医学知识,更是引领医学生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思考,是一门思政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极少数为非胆碱非肾上腺素能 神经,释放肽类物质
❖4)作用 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 起胃肠道运动增强,腺体分泌增加。
内在神经系统
1.分类 1)粘膜下神经丛 2)肌间神经丛
2.作用:调节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
壁内神经丛:
交感 神经
副交感 神经
肌 间 神 经 粘膜丛 下神 经丛
概(4) -3(I )
消化器官的反射性调节
2.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液不仅覆盖在胃粘 膜表面形成凝胶状的粘液层,阻止坚硬粗糙食 物对胃粘膜的机械性损伤,同时还可与胃粘膜 分泌的HCO3-一起,构成了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3.胃粘膜屏障 胃粘膜具有防止H+从胃腔侵入 粘膜内,又能防止Na+从粘膜内透出的作用, 称为胃粘膜屏障。
三.胰液及其作用
胃肠
B细胞
食 物
3. 营养作用:促消化管组织代谢及生长的作用 壁细胞增生
胃泌素 胆囊收缩素
胰腺外外分泌组织生长
(二)三大胃肠激素
三大激素 胃泌素
分泌 刺激物 G cells 迷走N(Ach)
蛋白质
促胰液素 S cells
盐酸 脂肪 蛋白质
胆囊收缩素 I cells (CCK)
盐酸 脂肪 蛋白质
功能 胃肠运动 腺体分泌消化液
胃幽门部化学刺激──→ 幽门部G细胞──→ 胃泌素↑
胃液特点:酶及酸含量均很高,占总量60%
3)肠期(主要为体液调节)
小肠
机制:蛋白质分解产物刺激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胃泌素、肠胃泌腺酸分泌素胃液
胃液特点:量少,占总量的1/10
胃(7)
循环系统 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2.射血分数3.心指数4.心力贮备5.有效不应期6.血压 7.血脑屏障8.微循环9.代偿间歇10.房室延搁11.期前收缩12.自 动节律性 问答 1.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其机制。 2.动脉血压是如何形成的?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3.微循环有哪些重要的血流通路?各有哪些生理学作用? 4.压力感受器是如何调节心血管功能的? 5.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有哪些?
消化液成分 1.H2O:占90%以上 2.无机盐:H+、Na、HCO3等 3.有机物:各种消化酶、粘蛋白
主要的消化液 唾液、胃液、小肠液、胰液、胆汁、大肠液
一、唾液及其作用
(一)唾液的性质及成分
唾液腺
分泌唾液
无色、无味、中性液
H2O: 占99%
无机物 有机物
溶菌酶 — 杀菌 唾液淀粉酶:淀粉—麦芽糖
3.Ca 2+ :VitD、脂肪、HCl促其吸收
(三)有机物的吸收
1.糖:单糖形式、继发性主动转运、经血液途径
2.蛋白质:AA形式、继发主动转运、经血液途径
3.脂肪:转运方式较复杂,长链脂肪酸、甘油一酯淋巴途径 短链脂肪酸经血液途径。
第四节、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副 交 感 神 经

食物机械刺激胃 迷走—迷走反射
胃运动加强
排 空


食物化学刺激胃 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3)12指肠内因素抑制胃排空
食物
肠—胃反射
12指肠壁感受器
胃运动减弱 胃


12指肠黏膜内 分泌细胞
促胰液素 抑胃肽
减 慢
(三)呕吐 将胃及肠内容物从口腔强力驱出的动作。
刺激
感受器
(舌根、咽部、 胃、大小肠、 总胆管、泌尿 生殖器官等)
抑制胃肠运动和胃液的分泌 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泌
胃肠运动 腺体分泌消化液 胆囊收缩
(二)其他体液调节
• 1.组胺 具有强烈的刺激胃酸分泌的作 用
• 2.盐酸 抑制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从 而使胃液分泌减少
消化期的胃液分泌 1)头期(神经调节)食物刺激头部感受器引起的胃液分泌。
是反射调节过程
作用机制:
作用:机械性消化食物并使食物与唾液混合。
口(3)2,3(m )
吞咽
(一)吞咽分期
1.口腔—咽:随意运动 2.咽—食管上段:反射 3.食管上段—胃:食管蠕动
(二)吞咽反射:中枢在延髓
三.胃的运动
(一)胃运动主要形式
1.胃的容受性舒张 1)定义:食物刺激口、咽部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胃平滑肌 舒张,胃容积增大
(二)小肠是食物吸收主要部位的原因
1.吸收面积大 2.食物停留时间长 3.毛细血管和淋巴管丰富 4.食物已被充分消化
(一)H2O的吸收:8-10L/日,被动吸收,以渗透方式进 行 (二)无机盐的吸收
1.Na+的吸收:
250-300mmol/日,主 动
2.铁的吸收:1mg/日,必须是2+,VitC、HCl促其吸收 Tf:转铁蛋白 TfR:转铁蛋白受体 Ft:铁蛋白
羧基肽酶、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等
5)胰蛋白酶抑制物 能和胰蛋白酶结合成无活性的化合物,防止小 量胰蛋白酶原在胰腺内激活而发生自身消化。
四.胆汁及其作用
(一)胆汁的分泌
金黄色,碱性
肝细胞
消化期 非消化期
(二)胆汁的成分 1.H2O 2.无机盐
十二指肠 胆囊
肝胆汁 胆囊胆汁 墨绿色,酸性
3.有机物 :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胆色素
Ph7 活性最强—Ph4.5 失 活
(二)唾液的作用
湿润食物利于消化、水解淀粉、杀菌、排泄
(三)唾液分泌的调节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口(2)
二、胃液及其作用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内分泌腺: G细胞— 促胃液素
贲门腺
外分泌腺 幽门腺 泌酸腺
粘液细胞:粘液 壁细胞:胃酸、内因子 主细胞:胃蛋白酶原
• 1.非条件反射性调节:主要是由化学或 机械刺激直接作用于消化道壁上的感受 器而引起的
• 2.条件反射性调节:由食物的形象、声 音、气味等条件刺激通过视、听、嗅觉 感觉器官,反射性引起消化道运动和消 化腺分泌的改变。
二、体液调节
(一)胃肠激素的作用
1. 调节消化腺分泌和胃肠运动 2. 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如:
Ⅰ.Ⅱ.Ⅷ
头部感受器兴奋
中枢
Ⅴ.Ⅶ.Ⅸ.Ⅹ
迷走神经 (Ach)
胃腺分泌
G细胞 胃液特点:酶及酸含量均很高,占总量30%
促胃液素
迷走神经
7(s )
头期
迷走神经
胃期
蛋白质分 解产物经
2)胃期(神经和体液调节)
作用机制:
X
X
胃底胃体机械刺激───→ 中枢─────
食 物 胃幽门部机械刺激──→ 壁内神经丛──→胃腺分泌胃液↑ 对
胃液:无色、无味、酸性(pH 0.9-1.5)
1、胃酸(HCl)
1)胃酸的排出量 盐酸排出量(mmol/L/H) 基础排酸量:空腹时(0-5) 最大排酸量:进食或有药物刺激(20-25)
2)胃酸的分泌机制
胃酸的分泌:主动分泌,餐后碱潮
3)胃酸的作用
➢ 激活胃蛋白酶原,为酶活动提供最适pH环境 ➢ 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 ➢ 促促胰液素分泌-- 促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 ➢ 促Fe2+和Ca2+的吸收 ➢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
(二).大肠的运动形式 1、袋状往返运动 2、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 3、蠕动
(三).排便反射
粪便刺激直肠壁感受器
传入神经
盆神经、腹下神经
排便中枢
大脑皮层、脊髓骶段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盆神经(+) 阴部神经(-)
结、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舒张 肛门外括约肌舒张
排便
第二节 消化液及其作用
第二节、消化液及其作用
(三)胆汁的作用(胆盐)
1.促脂肪消化:乳化脂肪, 增加胰脂酶作用面积
2.促脂肪吸收:与脂肪代 谢产物形成混合微胶粒 促其转运
3.促脂溶性VitA、D、E、K 的吸收
五.小肠液及其作用
1、弱碱性 pH7.6 等渗 1-3L/日 2、小肠腺分泌肠致活酶 3、随小肠上皮细胞脱落,多种寡糖酶和肽
酶进入小肠腔。
交 感 神 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支配
❖1)起源:T1-L2,3
❖2)支配:内在神经元、胃肠平滑 肌、消化腺、血管平滑肌
❖3)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4)作用 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 道运动,抑制腺体分泌。
副交感神经支配
❖1)分布:横结肠以上是称迷走N, 以下称盆N
❖2)节后纤维末梢释放Ach
作用:
1)中和HCl,保护胃黏膜
2)为各种胰酶的活动提供最适 环境
2.胰酶
1)胰淀粉酶
淀粉
胰淀粉酶
麦芽糖、葡萄糖
2)胰脂肪酶 胰脂肪酶
甘油三酯——————甘油+甘油一酯+脂肪酸
3)蛋白酶原
肠激酶 胰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 单独作用能将蛋白质分解为 共同作用时将蛋白质分解为
糜蛋白酶
4)其他消化酶
2、胃蛋白酶原
HCl和自身激活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蛋白质
标和胨 Ph2 活性最强 — Ph 5 失活
胃(4)-4,5(s)
3、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4、内因子 内因子与VitB12结合形成复合物,保护VitB12免被 消化酶破坏 促进VitB12在回肠吸收
胃粘膜的自身防御机制
1.胃粘膜血流十分丰富 为胃粘膜提供丰富的代 谢原料,同时又及时带走渗入粘膜的H+和有害 物质。
吸收
已消化物质进入血管或淋巴管的过程
第一节 消化道的运动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一般特性
1.自动节律性 2.伸展性大(F) 3.兴奋性较低 4.具紧张性收缩 5.对电刺激不敏感,对温度、牵拉等刺激敏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