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一等奖教案
《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设计
![《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e7aba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2.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对科学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中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 运用想象力创造自己的长生果。
二、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教学PPT、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跟读,对课文产生整体印象。
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写作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学习课文(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分组讨论,总结课文大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习生字词(5分钟)呈现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0分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师举例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和课文中的比喻、象征手法。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5分钟)请学生运用想象力,创造自己的长生果,下节课分享。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文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能力。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7《 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7《 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f8d14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4.png)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7《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我的“长生果”》,认识植物对人类的意义。
2.能够听懂、读懂课文,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掌握关键词语的意义。
3.教育学生珍惜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一些生僻字的意义。
2.在课文中找出并理解作者的感悟。
三、教学准备1.课文《我的“长生果”》课件。
2.背景音乐。
3.图片或实物作为教学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课前准备1.师生热情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周围的植物,与植物的关系。
2.放映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猜测即将学习的内容。
第三步:学习课文1.学生跟读课文内容,教师解释生字词语。
2.学生小组讨论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感悟。
3.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四步:语言点拨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理解并加以运用。
2.教师板书相关语言点,便于学生记忆。
第五步:延伸学习1.学生分组展开讨论,谈论自己对植物的认识与感悟。
2.学生通过小组互动练习表达能力,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第六步: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语言要点。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五、课后作业1.在家观察自己的植物,并描述其特点。
2.背诵课文中的重要句子。
六、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植物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学生在表达和讨论中积累了词汇和表达能力,课后的作业也能够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以上是《我的“长生果”》这节优质课教案的详细内容,请教学老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我的长生果》的优秀教案设计优秀7篇
![《我的长生果》的优秀教案设计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bd04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9.png)
《我的长生果》的优秀教案设计优秀7篇我的长生果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课时安排我的长生果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课时。
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
《西游记》中唐僧屡次被抓――唐僧肉――长生不老《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长生不老长生果——花生/问: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字词梳理三,作者简介四、整体感知,形成印象。
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深入理解班级交流(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
得出了一些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article/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2)反复读一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来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
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
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
/soft/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
将书誉为长生果,作者对书的钟爱可见一斑。
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少时与书的故事,使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
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我的长生果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36f9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8.png)
《我的“长生果”》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认识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美差、如饥似渴、千篇一律、磁石、酵母”等词语。
3.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了解作者读过哪些书,感受作者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美差、如饥似渴、千篇一律、磁石、酵母”等词语。
4.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了解作者读过哪些书,感受作者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长生果”是什么吗?(预设:《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的人参果,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嗯,看来,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中国的这个古典名著。
你们吃过长生果吗?超市里有卖的,其实呀,这就是一种普通的水果,甚至不如苹果好吃。
但是它被寄托了一种长生的愿望。
你知道书,也被成为长生果吗?这又是什么道理?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下吧。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圈出标注不理解的词。
(2)小组朗读互相纠正、交流词语的含义。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都读过哪些书。
(4)课文围绕读书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促成的词。
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朗读。
(2)朗读中,重点指导“美差、如饥似渴、千篇一律、磁石、酵母”等词语的读音。
(4)课文写了作者从最开始的小画片到阅读名著小说,给“我”带来了无尽乐趣,也悟出了很多道理。
(5)说说你最喜欢那部分内容,简介原因。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作者看的书有哪些?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标注。
1.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497db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6.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的长生果》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长生果的传说故事。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主人公历经千辛万苦寻找长生果的过程,以及最终获得长生果后对人生的思考,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努力追求真善美。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引人入胜,富有想象力,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僻词语和成语可能还不太理解,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此外,学生对传说故事的兴趣较浓,对于本文的主人公和情节,他们可能会有较强的共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了解长生果的传说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生命、追求真善美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重点句子: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成语,如“长生果”、“千辛万苦”等。
2.课文内容理解:学生对于传说故事情节的理解,以及主人公在寻找长生果过程中所展现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教学情境。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为学生提供课文的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生词卡片:制作生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PPT课件:制作PPT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生果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长生果的传说故事。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同时,老师讲解生词和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7.我的“长生果”》【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7.我的“长生果”》【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ac348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4.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7.我的“长生果”》【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正确理解文章中的故事情节,明白主人公的故事;2.能够表达自己对长生果的感受,并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体会;3.能够准确理解掌握课文中生词及其用法;4.能够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掌握关键生词用法,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难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启发学生的情感表达与感悟。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27.我的“长生果”》;2.多媒体课件,课堂展示所需图片和视频;3.学生课前准备材料:笔、笔记本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长生果的种类和形态,引出话题;2.提问学生对长生果的了解与认识,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步:学习课文1.听读课文《27.我的“长生果”》,学生跟读;2.教师讲解文章主要内容和生词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第三步:理解文章1.分组讨论,学生就文章中的主要内容、人物、事件进行讨论;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主旨,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四步:感悟与表达1.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长生果的情感和体会;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活感悟,鼓励学生发表见解。
第五步:拓展延伸1.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探讨长生果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2.学生分角色表演或创作小故事,展示对长生果的理解和想象。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对长生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多加观察,多加思考,发现身边的美好与感动。
六、课后作业1.思考并写一篇关于长生果的读后感,300字以上;2.进一步探究长生果的功效及营养成分,做一份相关报告。
以上是本课《27.我的“长生果”》的教学设计,希朽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成长,发现美好,感悟生活。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备课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34ac2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f.png)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备课教案一、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1. 教材分析《我的“长生果”》是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丰富,情节跌宕起伏,适合学生阅读。
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种树的过程、培养耐心和毅力等品质。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 - 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寓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寓意;•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观点。
2.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背后的寓意;•运用生字词进行适当的语境运用。
三、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引导学生谈谈种植植物的经验,例如在家里种过什么植物,植物的生长过程等,导入话题。
2. 学习教材让学生阅读教材《我的“长生果”》,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文章主旨,鼓励学生讲述故事中的细节和自己的感受。
3. 生字词学习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组织学生进行词语搭配、造句等练习,巩固词语的学习。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的主题和寓意,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写一篇关于植物成长和毅力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深度。
6. 总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作业布置布置写作练习的作业,要求学生按照课堂要求,写一篇关于植物成长和毅力的文章,字数不少于300字。
以上就是本节课《我的“长生果”》优秀备课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顺利进行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收获知识和乐趣。
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长生果”》优质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长生果”》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12094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a.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实例,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思考和表达的情感态度。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追求长生果——知识与智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如“长生果”的象征意义。
(2)学会作者通过实例表达观点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活力。
3. 实例分析法:以课文中的实例为依据,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我的“长生果”》,引导学生思考“长生果”的含义。
(2)简介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举例说明。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补充。
(2)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手法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长生果”的作文。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作者对于“长生果”的描绘和阐述,体会作者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27我的”长生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7我的”长生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8be39b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8.png)
27 我的”长生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本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与读书相关的文章,体会读书的乐趣,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语文要素包括: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二)课文内容与结构《我的“长生果"》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作者以亲身经历,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文章开篇点题,借助一连串的比喻,将书比作“长生果”,形象地表达出书籍对作者成长的重要意义。
接着,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包括读“香烟人"小画片、读连环画、读文艺书籍和读中外名著的不同阶段,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痴迷和热爱。
然后,作者重点讲述了两次写作的经历,一次是写《秋天来了》,因借鉴模仿而获得好评;另一次是写《一件不愉快的往事》,因真情实感而打动人心。
通过这两次经历,作者阐述了自己对写作的独特感悟。
文章结尾再次强调书是人类的“长生果”,与开头呼应,点明主旨。
二、教学目标认识“喻、瘾"等生字,会写“喻、差”等字,会写“流光溢彩、如醉如痴"等词语。
能梳理作者读书和写作的经历,体会作者从读书和写作中悟出的道理。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情感和阐述道理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梳理作者读书和写作的经历,理解“长生果”的含义。
体会作者从读书和写作中悟出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情感和阐述道理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读写结合法五、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我的“长生果"》。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是不是心中充满了疑惑?(板书课题)在探寻“长生果”的奥秘之前,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叶文玲。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6《我的“长生果”》获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6《我的“长生果”》获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77299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7.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6《我的“长生果”》获奖教学设
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能够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理解文章主旨;
2.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想象世界;
3.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会理解文章主旨;
2.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
2.教师准备板书、教案、课件等教学辅助材料;
3.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内容
1. 导入
通过观看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主题,激发学生热情。
2. 学习
通过教师的导读和学生的朗读,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主旨。
3. 拓展
针对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展开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展开想象。
4. 训练
设计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的理解,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式
1.导入采用情境导入法;
2.学习环节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
3.拓展环节采用小组讨论、展示等方式;
4.训练环节采用课堂练习、作业完成等形式。
六、教学评价
通过课后练习、测试和小组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文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八、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增加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b79d6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a.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相互提示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重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领会读书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要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明白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要领。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领会“长水果”的寓意。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语。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发言导入,板题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
(板书课题)2、板题:我的“长生果”。
二、出示自学目的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通过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重要内容,联系自己的读书领会,明白课文。
3、摘抄文中优美的文句。
三、出示自学引导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畅通,记一记不了解的生字。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1)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自学时间8分钟。
4、找出文中的优美词句,同桌讨论其中的含义。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
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
(1)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方法学习作者写读书笔记:记书中优美的词句,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运用。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长生果》 优质课 教案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长生果》 优质课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adb04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1e.png)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的长生果》是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对长生的渴望,以及对亲情、友情的思考,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真谛。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情节引人入胜,富有教育意义。
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课文的美,理解课文的主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但对于一些深刻的道理还需要引导。
学生对生命的思考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此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的美,提高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亲情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刻道理,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美。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课文中的道理。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为学生提供课文的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的美,引导学生欣赏。
3.讨论话题: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中的美,引导学生欣赏。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跟随音频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教师监督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长生果”》教案(优秀9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长生果”》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70bc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f.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长生果”》教案(优秀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本文是勤劳的编辑给家人们整编的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长生果”》教案【优秀9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我的长生果教案篇一学习目标①认识“扉、瘾”等生字。
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谈话导入①同学们都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
②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运用平时的学习方法自身读懂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②提醒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的“馈”声母是k,酵母的“酵”不读xiào。
③默读考虑:“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细读课文,感悟体会①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生果”。
)②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作者写了童年读“香烟人”小画片,读连环画,到小镇的文化站读图书、文艺书籍。
作文经常居全班之冠,作文《秋天来了》得了“甲优”,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老师夸我“嵌”字用得传神。
)a.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
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非常喜欢书)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
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11.14自然段。
理解:依样画葫芦、呕心沥血③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解。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显而易见。
《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设计
![《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932fb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e.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学会抒发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表达手法。
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 学会欣赏美,提高审美情趣。
3. 学会抒发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4.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表达手法。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3.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美景,培养审美情趣。
4.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学会抒发情感。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读后感,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定期检查学生的写作水平,了解学生对课文情感表达的掌握情况。
4.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6《我的“长生果”》获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6《我的“长生果”》获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3de6e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f.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6《我的“长生果”》获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的“长生果”》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关于“长生果”的故事,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神话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是,对于一些文言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文言文的解释和翻译,以及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文言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翻译。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原文和相关注释,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解释和翻译。
2.准备相关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以便进行比较和拓展。
3.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关于“长生果”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原文,让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课文的大意。
27《我的“长生果”》 一等奖创新教案
![27《我的“长生果”》 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169c6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0.png)
27《我的“长生果”》一等奖创新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我的“长生果”》教案素养目标1、会认“喻、瘾”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奔”。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梳理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重点:梳理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难点:梳理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新课导入1.出示: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皮罗果夫也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书又好比是源泉,好比是船只,好比是顾问……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地对话。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
2.板书课题:我的“长生果”3.齐读课题。
阅读鉴赏任务一: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作者回忆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1.读“香烟人”的小画片。
2.读连环画一类的小书。
3.到小镇的文化站读文艺书籍。
4.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
5.作文《秋天来了》得了“甲优”。
6.在学校图书馆读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
7.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得到了老师的夸奖,说“嵌”字用得传神。
任务二:再读课文,说说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分别概括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
作者看小画片时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如痴如醉、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读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时着迷。
任务三:同桌讨论: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说它是“长生果”?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书。
在作者的心中书就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
作者把书比作“长生果”,表达了书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对书籍的无比热爱。
任务四: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写作文开头时,作者心里为什么会“掠过不安分的一念”呢?因为作者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很多句子和素材,大大地丰富了她的想象力。
她不甘于千篇一律地描写秋天,所以才会有“不安分的一念”。
27《我的“长生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3
![27《我的“长生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3](https://img.taocdn.com/s3/m/256cfd4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6.png)
27《我的“长生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会认“喻、瘾”等15 个生字,会写“籍、刊"等18 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 学习一些读书和写作的方法。
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2. 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长生果吗?它并不是真的能让人长生不老,而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
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要学习的“长生果”则是另一种含义。
它指的是书,就像莎士比亚所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她的阅读世界,看看她是如何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从书中汲取营养,以及书对她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走进《我的“长生果"》这篇课文,去感受阅读的魅力吧!二、生字学习舅:jiù,舅舅、舅父我的舅舅是一名医生。
津:jīn,津贴、津津有味这个故事非常有趣,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
斩:zhǎn,斩首、斩断他用斧头斩断了那根木头。
限:xiàn,限制、无限这个公园无限期关闭,以进行维修工作。
凯:kǎi,凯旋、凯歌战士们唱着凯歌,胜利归来。
葛:gě,葛粉、葛布葛根粉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述:shù,叙述、述说他向我述说着他的烦恼。
贾:jiǎ,贾人、商贾古代的商贾经常往来于各地,进行贸易活动。
衰:shuāi,衰老、衰减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会逐渐衰老。
刊:kān,刊物、报刊这个刊物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读者喜爱。
琐:suǒ,琐碎、烦琐这些琐碎的事情让他感到很烦躁。
朴:pǔ,朴实、朴素她的穿着非常朴素,但却很有气质。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1039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b.png)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长生果(又称柿饼)是一种由柿子制成的特色糕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作为一项传统的点心制作技艺,长生果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都有流传和发展。
为了传承和弘扬长生果制作技艺,并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我设计了一节长生果制作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生果的制作历史和传统工艺。
2.熟悉制作长生果的基本步骤和材料。
3.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制作长生果的历史和传统工艺的介绍。
2.长生果的材料准备和步骤解析。
3.学生实际动手制作长生果。
4.品尝和分享制作的长生果。
三、教学活动安排1.前期准备(1)收集关于长生果的图片、历史资料和相关视频,做好课前准备。
(2)准备好制作长生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包括柿子、糖、白芝麻、料理纸等。
(3)准备好制作长生果的说明书和步骤手抄本。
2.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长生果的图片和介绍其历史,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讲解:简要介绍长生果的制作工艺和需要的材料。
(3)示范:老师对制作长生果的过程进行示范,同时注明每个步骤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4)指导:老师分组指导学生进行制作,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创新。
(5)实践: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和指导进行长生果的制作,注意安全和卫生。
(6)制作完成后,学生对自己的长生果进行品尝和评价,同时进行分享和展示。
3.教学评价以学生制作的长生果的味道和形状为考核标准,鼓励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和分享。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长生果制作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学习了传统点心制作的工艺和步骤,还培养了实践动手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也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柿子和长生果的知识了解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介绍。
同时,为了更好地展示长生果制作的过程和效果,可以制作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平台,供学生和家长们进行参观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长生果”》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扉、瘾”等12个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并积累起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释题
1.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地对话: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我的“长生果”
3.师:“长生果”指什么? (吃了长生不老的那种果子。
)
4.在课文中指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交流所知: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生果”。
)
2.默读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籍)
3.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齐答)比喻。
5.作者把书籍比作长生果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了书籍在作者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那么围绕我的“长生果”,课文写了我小时候读书的几次经历?
7.三次,第一次是我看“香烟人”,第二次是我看连环画;第三次是我到小镇图书馆看书。
9.作者描写的除了读书的故事,还写到了他的什么故事?(写作)
10.概括起来只有两个字:“读”和“写”。
1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我们一起来看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几件事。
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到小镇图书馆看书;
2.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
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作文《秋天来了》得了“甲优”。
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老师夸我“嵌”字用得传神。
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3.反复读一读这篇课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情真意切地写了自己少年时代读书和作文的几件事情。
你认为在这些事情的记叙中,哪些词句最能体现读书和作文的联系?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解。
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在旁边做批注。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
(我读了许多的书,使我的作文写得很好,书就像是我的营养品一样。
)★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
(看“班驳的墙”会呆半天,会构想神话传说;遇到残疾人会黯然神伤,会编织他悲惨的命运。
)
★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
(作者就是因为读了巴金的《家》这本书,并且里面的句子作者很喜欢,念念不忘,自己作文中不仅用了,而且用得非常恰当,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4.正是因为作者看了那么多的书,找到了自己的“长生果”才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
我们一起来欣赏: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
你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①这段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秋天写的非常美。
②这一系列动词用得十分生动:拂撒挡捧。
③作者还善于运用排比短句,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5.找找这篇文章的描写打动你的地方。
①象蜂蝶飞过花丛,象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这里运用比喻的
修辞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形象的表达了作者读书的那种愉悦之情。
②象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中。
这个比喻的妙,“嵌”字用的好!一个嵌字,将月亮与天空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恬美的感觉。
③后来,我看到几本真正的连环画。
一位爱好美术的小学教师,他有几套连环画,我看得如醉如痴:《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联翩,《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珠。
后来,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刘得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这段作者用了很多四个字的词语,使得句子非常生动。
如: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泪落如珠…..此外,本段采用了列举法,使得句子变得详实而生动。
四、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学生联系课文谈自己的理解。
2.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
(通过重点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的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的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的如醉如痴。
正是不断地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
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3.联系自己的亲身体验用几句话简单谈谈自己对书的情感。
五、感受全文,积累语言
1.认真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与同学交流体会。
2.课外积累和读书有关的格言警句。
板书:
读写
我看“香烟人”,作文“甲优”
我看连环画;“嵌”字传神。
图书馆看书。
悟出道理:别出心裁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