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环境

节能减灾

与s/cm ,它不仅反映了水中例子强度,还可以指示总

例子组成以及溶解态的无机物组成。2.1.3水中溶解氧

地下水水体中元素在三相中转化,同水中的氧化还原反映强度有很大关系,水中溶解氧的浓度直接反映生态环境的

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汇总表

4结论

项目改造前公司2009年2座混合式一段煤气发生炉耗煤53900t/a (热值7200kcal/kg 的高热值块煤,折标煤55441tce/a ),5座链排式燃煤喷雾干燥塔粉煤67231.8t/a (热值5780kcal/kg ,折标煤55514.3tce/a ),合计烧成热耗110955.3tce/a (相当于5000kcal/kg 的原煤155336t/a ),产品烧成单耗为4.5287kgce/m 2;水消耗量为88.7949万m 3/a ,电消耗量4988.81万kwh/a 。

煤气炉改造后烧成单耗下降为3.53985kgce/m 2,公司用5000kcal/kg 的原煤121419.865t/a ,煤气炉改造节煤折标煤

24226.825tce/a (相当于5000kcal/kg 的原煤33916.135t/a ),改造后用电4397.3156万kwh/a ,项目改造节电591.4944万kwh/a,项目改造节能折标煤26297tce/a 。

煤气发生炉气化后的炉渣基本不含可溶性的有害物,对环境不会造成危害,可以用于铺路、制砖。

由以上所述,本项目改造完成后,公司可年节约原煤折标煤24226.825tce/a ;建成后的环保效益显著,从源头上削减烟尘和SO 2等污染物,明显改善周边的环境。参考文献:

[1]高力明.陶瓷工业的燃烧技术进步与节能减排[J ].中国陶瓷

工业,2008,15(4)∶1-6.

[2]杨洪儒,苏桂军,曾明峰.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能耗现状及

节能潜力研究[J ].陶瓷,2005,11:9-20.

[3]骆晓玲,徐坤山.煤气发生炉工作原理的研究[J ].煤炭工程,

2009,8:98-100

[4]顾群音.煤气发生炉气化过程分析与提高煤气品质的技术

措施[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1:99-102.

资源环境

节能减灾

与D 和

D=7.87

d-d ,

d ,

d)和氧同位素(

18

O 值推算泉水的补给高程。据于津生(1980年)

对川西藏东、四川、贵州地区

18

O

值降低-0.31‰作为18

O 值一8.6‰对应

的高程1300m 为基准,推算出各泉水的补给高程。

2.2.4F-和氨氮分析

研究区地下水的氟主要来源于含氟量较高的矿物。主要赋存于地表低洼的包气带土壤,通过降水的溶滤和入渗作用,使得F-在地下水中有一定含量的富集。但由于水F -易于Ca 2+结合形成CaF 2,Ca 2+浓度平均和F -具有很好相关性。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 3)和铵离子(NH 4)形式存在的氮。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氨氮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排泄物,生活污水中平均含氮量每人每年可达2.5~4.5公斤。雨水径流以及农用化肥的流失也是氮的重要来源.氨氮分析是地下水水污染点源面污染的主要研究内容。3结论

对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研究利用先进的研究手段(同位素,微生物,溶解氧等)接合水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对地区地下水理化性质特征以及影响因子进行有效分析。对地下水空间-时间动态变化特征及水化学水文环境进行研究。对地下水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对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参考文献:

[1]沈照理,朱宛华.钟优某.水文地球化学基础[M ].北京地质出

版社,1993:41-46.

[2]王大纯.水文地质学基础[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42-55.[3]桂和荣,胡友彪.矿业城市浅层地下水资源研究[M ].煤炭工

业出版社,2000.

[4]王恒纯.同位素水文地质概论[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37-57.[5]岳梅.模糊集理论在淮南市区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应

用[J ].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97,17(4):7-10.

[6]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M ].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7]吴旭东.蚌埠市区浅层、中层地下水硬度、氯化物、硫酸盐、溶

解性总固体增高机理探讨[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5):30-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