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创建评审标准

合集下载

宁波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乡镇(街道)、村创建工作的通知-

宁波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乡镇(街道)、村创建工作的通知-

宁波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乡镇(街道)、村创建工作的通知正文:----------------------------------------------------------------------------------------------------------------------------------------------------关于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乡镇(街道)、村创建工作的通知各区县(市)农办、财政局,杭州湾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经发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浙江省《关于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意见》(浙委办〔2017〕68号)、《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三步走”实施方案》(浙村整建办〔2018〕5号)、《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通知》(甬政办发〔2018〕56号)精神,结合宁波实际,从2018年至2022年,组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乡镇(街道)、村创建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到2022年,全市80%以上乡镇(涉农街道)创建成为垃圾分类示范乡镇(街道),新增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50个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基本达10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行政村基本覆盖,生活垃圾明显减量,村容村貌全面改观。

每年创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乡镇(街道)15个以上,创建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30个以上。

二、创建标准2018-2019年,示范乡镇要求镇域内开展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覆盖率达90%以上,2020-2022年要求行政村分类全覆盖。

要求每个乡镇创建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村2个(含)以上。

年度省级垃圾分类试点村任务原则上向示范乡镇集中,垃圾分类示范乡镇(街道)创建以“六有”和“四分四定”为评价标准。

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制度

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制度

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制度1. 背景垃圾分类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学校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和提高工作效率,制定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制度是必要的。

2. 目的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制度的目的是:- 规范学校垃圾分类工作流程;- 促进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升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激励和奖励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

3. 考核内容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考核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情况;- 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的开展情况;- 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情况;- 垃圾分类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4. 考核方式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将采取定期考核和随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考核方式包括:- 定期组织垃圾分类工作的自评及专家评审;- 随机抽查垃圾分类的执行情况;- 定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测试。

5. 考核标准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定:- 垃圾分类设施是否齐全和正常运行;- 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的覆盖率和有效性;- 垃圾分类工作组织和管理的规范程度;- 垃圾分类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达标率。

6. 奖惩措施根据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考核结果,对院系、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奖励或惩罚。

具体措施包括:- 对垃圾分类工作优秀的院系、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对垃圾分类工作不达标的院系、个人进行批评教育或处罚。

7. 考核结果公示学校将定期公示垃圾分类工作考核结果,以营造良好的学校垃圾分类氛围,增强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参与意识。

8. 考核制度的完善与落实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制度将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以保持其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同时,学校将加强对该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并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制度。

9. 结论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制度的制定对于促进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制定和落实该制度,学校将能够更好地推动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提高垃圾分类的质量和效果,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中小学、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考核细则

中小学、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考核细则
5
7
制定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检查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5
制定出台工作制度2分,按制度要求组织实施3分。
持续开展
提供工作制度和检查工作记录

做好主题宣传
5
8
开展宣传教育,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以点带面推动垃圾分类的普及化、规范化、常态化。
5
制定活动计划,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主题宣传活动,否则不得分。
持续开展
查阅资料
2
每月(寒暑假除外)至少开展一次垃圾分类家校教育实践活动。
15
学校每月至少开展1次家校互动活动,否则不得分。
持续开展
查阅资料

垃圾分类处置工作
40
3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各中小学、幼儿园、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及作业规范》要求,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器,标识规范准确。
15
合格达到100%、90%、80%、70%分别给予15分、11分、7分、3分,低于70%不得分。
10月30日前形成示范典型单位,持续开展。
现场查验
持续开展
查阅资料

总结推广示范典型经验
20
9
学校率先形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典型单位。示范典型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设施设备齐全(分类收集容器、宣传栏、公示牌)、标识准确规范、管理规范、宣传氛围浓厚、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对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参与率达到100%,投放正确率达到80%以上。
20
未形成示范典型不得分,检查中发现有一项未达要求扣2分。
合格达到100%、90%、80%、70%分别给予5分、4分、3分、2分,低于70%不得分。
持续开展
查阅资料
6
每月25日前,完成生活垃圾分类月报工作,每季度至少报送一篇生活垃圾分类信息。

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标准(检查评分表)

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标准(检查评分表)
4
组织
动员
10
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5分)。
根据学校纳入基层党建工作情况酌情给分。
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实施垃圾分类,组织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工作(5分)。
根据党员干部带头实施垃圾分类和组织志愿者活动情况酌情给分。
5
教育
工作
15
将垃圾分类教育纳入健康教育课程,并在学生中经常性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5分)。
未纳入健康教育课程的不得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但开
展效果不好的酌情扣分。
开展学)。
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和学生、家长知晓率酌情给分。
建立校园垃圾分类检查考评制度并有效落实(5分)。
未建立检查考评制度的不得分。
6
宣传
工作
15
每月利用专栏、黑板报、LED屏等开展宣传活动(5分)。
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标准(检查评分表)
单位: 检查人员: 检查日期:
序号
评价内容
分值
评分项目
评分标准
自评得分
复评得分
1
体制
机制
建设
10
组织学习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文件精神(2分)。
根据组织学习、研究制定落实措施情况酌情给分。
制定学校工作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制度并有效执行(5分)。
未制定相关工作方案、未建立年度工作计划制度的不得分;根据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执行情况酌情给分。
依据生活垃圾混合投放数量多少扣分,直至此项分值扣完为止。
3
设施建设
10
校内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投放设施完备,标识清楚,分类提示清晰,分类垃圾桶及地面保持干净整洁(5分)。
根据学校设置分类垃圾桶实际效果酌情给分。

绿色学校评审方案

绿色学校评审方案

绿色学校评审方案背景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学校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积极践行绿色教育理念,推进绿色学校建设。

绿色学校旨在通过构建绿色环境、推广环保科技、培养环保意识等举措,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为了推进绿色学校建设,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评审方案,以确定学校是否符合绿色学校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三级评审的绿色学校评审方案。

评审标准为了使绿色学校评审更加客观、具体和科学,我们应该制定科学的评审标准。

我们建议绿色学校评审以以下9个方面为评审标准:1.绿色能源:学校应当尽可能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等非可再生能源,降低学校的碳排放量。

2.节水措施:学校应当推广节水措施、开展水利教育,提高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能力。

3.垃圾分类:学校应当推广垃圾分类制度,设置分类垃圾箱,创设环保角等,养成大家垃圾分类、减少垃圾的好习惯。

4.绿色交通: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和教职工采用环保交通方式,如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减少学校周边的交通拥堵和对环境的污染。

5.红十字活动:学校应当积极开展红十字志愿者服务、血液捐献活动等,促进爱心救助、互助自救和无偿献血等活动的开展。

6.环保教育:学校应当将环保教育纳入课程计划,设置课外环保活动等,增强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环保知识的应用能力。

7.绿色篮球馆:学校应当遵循绿色建筑规范,选用环保材料、设计通风采光良好的体育场馆,进行运动场地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8.食品安全:学校应当建立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健全食品安全抽查制度,保证学生及广大师生在校食品的安全、卫生、健康和合理。

9.绿色行动:学校应当积极开展绿色行动,如植树造林、环境义卖、垃圾清理等,加强师生参与意识和绿色意识的履行力,实现绿色学校的建设目标。

评审流程本文提出的绿色学校评审方案,根据考评的严格性和科学性,划分为三个等级,共设有零星认证、初步认证和终极认证三种等级,考核流程如下:零星认证:学校须完成三项绿色活动,如环保义卖、垃圾分类等。

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各中小学(含中职校)、幼儿园: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市教体局等七部门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促进本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经研究,决定在全区各中小学(含中职校)、幼儿园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习总书记对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指示。

按市、区总体部署,加快建立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建设全体参与、统筹管理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提高全体学生生活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意识,建立长效生态文明发展宣传机制。

切实把垃圾分类工作融入城市精细化管理、美丽家园、美丽乡村、美丽街区创建行动中,为建设品质卓越生态宜居现代化新城区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原则(一)育人为本,全面推进。

把生态育人作为核心,全面做好组织管理、宣传教育和校园建设等各项工作。

(二)完善机制,创新发展。

根据市、区、校三级管理职责,建立垃圾分类投放规范体制机制。

提倡学校创新思路、举措,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合理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三)注重效果,培育特色。

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品牌活动项目。

三、工作目标以创建“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展示闵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新动力、新时尚、新风貌和新成果。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2019 年,全区各学校、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 100%;到 2020 年,学校生活垃圾分类质量明显提升。

四、主要任务(一)规范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1.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标准。

浙江省创建绿色学校考核标准(修订)(共五则)

浙江省创建绿色学校考核标准(修订)(共五则)

浙江省创建绿色学校考核标准(修订)(共五则)第一篇:浙江省创建绿色学校考核标准(修订)浙江省创建绿色学校考核标准(修订)一、基本条件(一)自觉遵守国家有关环保、节能、卫生等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二)近三年来未出现重大污染事故,无环境方面的投诉;(三)学校开展绿色学校创建两年(含两年)以上。

二、具体指标(一)学校管理(35分)1.机构设置(5分)学校建立由最高管理者担任组长的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指定一名管理者分管绿色学校的创建、实施与运行,管理网络清晰,人员职责分明,创造能使全体师生充分参与创建绿色学校的内部环境。

2.创建计划(5分)绿色学校创建和环境教育内容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分年度创建计划,并有具体指标和实施方案。

3.能力建设(10分)加强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的环保基础知识、环境管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方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培训,有参加省、市、区或本校相关培训的证明或记录;重视各种培训的覆盖面及效果,提高全校师生对创建绿色学校理念的理解。

有环境教学设备和专门活动场地、以及一定的教育经费保障,能基本满足创建活动需要。

4.档案记录(10分)注重原始数据、台帐和文件材料的积累,档案资料齐全、管理完善,确保所有指标完成情况均有记录可查。

5.持续改进(5分)定期召开研究、检查、总结等绿色学校创建专题会议,组织自查自纠,不断提升学校环境建设水平和管理成效,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校园。

(二)教育活动(60分)1.学科教育(20分)加强各学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教育研究,组织编写环境教学学科渗透的教材教案;主渠道学科有渗透教育的计划、教案及有关的资料积累,实行资源共享;开设有关环境保护的选修课,有教案和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切实掌握各教材所规定的内容。

2.课外教育(10分)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爱鸟周”等主题纪念和活动日,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专题讲座和环保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课外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

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标准

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标准
(6)经常性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5分)
通过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倡议书、电子屏播放垃圾分类视频及宣传口号、举办宣传活动等方式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的,得5分。
(7)开展主题实践活动(5分)
通过垃圾分类倡议书、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短视频征集、垃圾分类知识进课堂等多种形式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得5分。
此项为“特色精品示范校”必达条件,“绿色生态示范校”加分项目
(8)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5分)
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如到农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活动,得5分。
5.组织教育培训(5分)
(7)开展垃圾分类制度、知识教育培训(5分)
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面向教职工、学生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得3分,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面向保洁人员的分类知识培训和作业操作规程培训,得2分。(师生和保洁人员培训会可一并开展)
三、投放收运(55分)
7.配置分类投放设施(25分)
(9)参照方案合理配置垃圾分类容器设施,包括楼梯间、楼栋、公共区域、办公区食堂、宿舍楼、合理区域等(10分)
分类桶不齐全的,每少1类扣2分,扣完为止。
(10)设置垃圾房或暂存点(10分)
设置垃圾分类分区存放功能,临时存放四类垃圾,得5分。
垃圾房配套通风、除臭、防溢流、污水处理等设施,得3分;一并设置绿化垃圾、大件垃圾存放点,得2分。
有害垃圾单独存放(暂存)的,得5分;交由有具备处理资质的企业收运,得45分。
(14)厨余垃圾收运要求(10分)
交由辖区相关企业统一收运或者安装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就地进行处理的,得10分。
四、台账管理(10分)
9.建立台账(10分)
(15)建立垃圾分类清运台账(10分)
建立垃圾分类清运台账,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台账齐全,得10分。

各产生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评分细则——居民区

各产生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评分细则——居民区

各产生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评分细则——居民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垃圾分类准确率,建立产生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评分细则对于居民区非常有必要。

下面是针对居民区的垃圾分类示范创建评分细则,供参考。

一、分级示范创建评分标准1.设施建设(20分)(1)是否有垃圾分类投放箱,投放箱的数量和布局是否合理。

(2)是否有分类指示牌,是否清晰明确。

(3)是否建立了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牌匾、标识牌、广告路牌等。

(4)是否配备了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栏、宣传展柜等。

2.居民参与度(30分)(1)是否建立了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并有人员指导。

(2)是否定期组织垃圾分类知识宣讲会,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3)是否有专门的垃圾分类培训计划,提供垃圾分类知识培训。

(4)是否有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奖励机制,如垃圾分类积分系统。

(5)是否建立了常态化的居民垃圾分类宣传,如居民区广播宣传、小区公告等。

3.监督管理(30分)(1)是否建立了垃圾分类监测系统,对垃圾投放情况进行监测。

(2)是否有垃圾分类巡查员,定期对垃圾分类投放箱进行巡查,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3)是否建立了垃圾分类投放箱和垃圾运输车辆罚款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4)是否建立了定期检查制度,对示范创建的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

4.示范成效(20分)(1)垃圾分类准确率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

(2)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对环境卫生的改善效果。

(3)垃圾分类示范创建是否取得了社会认可和口碑。

二、评分细则根据以上分级示范创建评分标准,对居民区的垃圾分类示范创建进行评分如下:1.设施建设:根据投放箱的数量和布局、分类指示牌的清晰度、宣传牌匾的布置情况、宣传栏和宣传展柜的存在情况,给予相应的评分。

2.居民参与度:根据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的建立情况、宣讲会的组织情况、培训计划的制定情况、奖励机制的设立情况、常态化宣传的落实情况,给予相应的评分。

3.监督管理:根据垃圾分类监测系统的建立情况、巡查员的存在情况、罚款机制的实行情况、定期检查的进行情况,给予相应的评分。

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创建评审标准

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创建评审标准
10分
学校公共场所存在生活垃圾混投现象,发现1次,扣0.5分;教职工办公室内存在生活垃圾混投现象,发现1次,扣0.5分;教室内学生存在生活垃圾混投现象,发现1次,扣0.5分。
现场检查
校园垃圾分类理念创新,有较大影响力。
5分
区级教育部门认定具有推广意义的,得3分;市级教育部门认定具有推广意义的,得5分。
现场检查
配齐一套适合学校分类的投放容器。
10分
未结合学校教学特色设置学校分类投放容器的,扣4分;学校公共场所分类投放容器无标识,发现1个点位,扣1分;教职工办公室分类投放容器无标识,发现1个点位,扣1分;教室内分类投放容器无标识,发现1个点位,扣1分。
现场检查
建立一支以学生为主的志愿者队伍。
10分
未建立志愿者队伍,本项不得分;未督促教师、职工、学生等人员在校园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扣5分;督促学生在家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无记录的,按比例扣分。
台账检查

宣传工作
(10分)
学校内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氛围浓厚、形式新颖、内容创新,集中投放点有投放引导宣传标识。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2次以上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活动。
10分
氛围不浓厚的,本项不得分;形式不新颖,扣2分;内容未创新,扣2分;集中投放点无投放引导标识的,1个点位,扣1分;开展活动少1次,扣2.5分。
台账检查
阅读一本关于垃圾分类的课外书籍。
5分
学校教职工、学生垃圾分类课外阅读率达到100%,阅读量不足的,按比例扣分。
问卷调查
设置一堂校园垃圾分类课程。
5分
未将生活垃圾分类课程测评结果纳入学生德行项目的,本项不得分。
台账检查

分类成效
(25分)
学校教师、职工、学生等人员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无生活垃圾混投现象。

县(市、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评估标准

县(市、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评估标准
2.禁止或限制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利用(1分)
3.减少或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1分)
4.倡导“光盘行动”,引导消费者适量消费(1分)
5.倡导“绿色办公”(1分)
1.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落实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有关规定的得1分;
2.采取有效措施,禁止或限制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利用的得0.5分,对发现违反有关规定行为及时制止或查处的得0.5分;
县(市、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评估标准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评分细则
得分
1
体制机制建设
(10分)
工作领导小组(2分)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建设情况(1分)
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
组长任命情况(1分)
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
联动机制(2分)
三级党组织常态化联动工作制度建设情况(1分)
资源化利用(7.5分)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到60%以上的得7.5分,每降低1%减少0.5分,扣完为止
主体责任(5分)
落实垃圾分类主体责任落实情况(5分)
党政机关、学校和医院等公共机构和宾馆饭店、购物中心、商用写字楼等相关企业强制开展垃圾分类,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的得5分,每降低1%减少1分,低于95%不得分
督导队伍(1分)
督导员设置情况
每300户不少于1名督导员得1分,数量不足不得分
志愿者队伍(1分)
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
建立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的得1分,未建立不得分
保洁队伍(1分)
保洁队伍建设情况
有稳定的保洁队伍得1分
3

学校垃圾分类评比制度

学校垃圾分类评比制度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推动学校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提高全体师生的环保意识,营造绿色、和谐、美丽的校园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员工,包括教职员工、学生及外来人员。

三、垃圾分类标准1. 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等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

2.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废油漆、废矿物油等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3. 不可回收垃圾:包括烟蒂、食品残渣、一次性餐具、卫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4. 湿垃圾:包括厨余垃圾、瓜皮果壳等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

四、评比制度1. 垃圾分类投放:各班级、办公室应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内。

2. 垃圾分类收集:学校设置专门的垃圾分类收集车,由专人负责收集各班级、办公室的垃圾分类垃圾。

3. 评比方式:(1)班级评比:每月对班级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评比,评选出垃圾分类先进班级。

(2)个人评比: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4. 评比标准:(1)垃圾分类准确率:各班级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95%以上为合格。

(2)垃圾分类投放规范:各班级、办公室垃圾投放规范,无混投现象。

(3)垃圾分类收集及时:各班级、办公室垃圾收集及时,无积存现象。

五、奖励与处罚1. 奖励:(1)每月对垃圾分类先进班级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2)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处罚:(1)对垃圾分类投放不规范、准确率不高的班级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2)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班级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六、实施与监督1. 各班级、办公室应严格执行本制度,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环保意识。

2. 学校设立垃圾分类监督员,负责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3. 学校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优化垃圾分类评比制度。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标准

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标准

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标准
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施配置和管理标准:示范片区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相关行业要
求,规范设置和管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确保配套齐全、设置合
理、标识规范、管理有序。

2.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全覆盖:示范片区应设置环境
友好的分类收集站点,垃圾箱房、垃圾桶站等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设置
科学合理,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并满足生活垃圾投放、收运的实际需要。

同时,应建立分类收集运输体系,防止“先分后混”,确保分类后的生活垃圾必须实行分类运输。

3.公示信息:在街镇、社区(小区)大门、公共区域等显著位置应设置《生
活垃圾分类公示牌》和《生活垃圾分类公示榜》,公示辖区分类设施设置
情况和居民分类信息。

4.监督和反馈机制:示范片区应建立监督和反馈机制,对垃圾分类情况进行
监督和检查,同时接受居民的反馈和建议,及时改进和完善垃圾分类工
作。

5.宣传和教育:示范片区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
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保意识。

6.持续改进:示范片区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持续改进和完善垃圾分类工作,
提高垃圾分类的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总之,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标准是为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垃圾分类的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学校垃圾分类评估制度

学校垃圾分类评估制度

一、指导思想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推动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提高全体师生的环保意识,特制定本评估制度。

二、评估目的1.全面了解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情况;2.评估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3.查找学校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4.为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三、评估范围1.学校垃圾分类宣传教育;2.学校垃圾分类设施设备;3.学校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4.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5.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组织领导。

四、评估方法1.查阅资料:收集学校垃圾分类相关文件、制度、记录等资料;2.实地考察:对学校垃圾分类设施设备、收集运输和处理情况进行实地查看;3.问卷调查:对师生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的问卷调查;4.访谈:与学校垃圾分类工作负责人、师生进行访谈。

五、评估内容1.学校垃圾分类宣传教育(1)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情况;(2)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3)垃圾分类宣传氛围营造情况。

2.学校垃圾分类设施设备(1)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备情况;(2)垃圾分类设施设备使用情况;(3)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情况。

3.学校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1)垃圾分类收集点设置情况;(2)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流程;(3)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效果。

4.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1)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情况;(2)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执行情况;(3)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执行效果。

5.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组织领导(1)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情况;(2)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明确情况;(3)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落实情况。

六、评估结果1.对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2.对学校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总结;3.提出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改进建议。

七、评估时间1.学校垃圾分类评估工作每年进行一次;2.评估结果在年度工作总结中进行通报。

八、评估结果运用1.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2.对评估结果进行公示,接受全校师生监督;3.对评估结果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学校标准(中小学)

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学校标准(中小学)
查阅资料4设施建设15分集中投放点8每个垃圾投放点改造为集中投放点统一设置有害垃圾电池灯管废弃玻璃废弃金属废弃塑料废弃纸类其他垃圾等收集容器并设置投放指引牌确因场地限制无法设置指引牌的应利用墙体宣传栏等张贴指引分类收集容器指引牌及投放点分类标志正确清晰
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学校标准(中小学)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查阅资料
志愿者行动
5
每年至少组织师生参与1次志愿者行动,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实践活动。
未开展活动扣5分,没有活动方案扣1分,没有活动记录扣3分。
查阅资料
4
设施建设
(15分)
集中投放点
8
每个垃圾投放点改造为集中投放点,统一设置有害垃圾(电池、灯管)、废弃玻璃、废弃金属、废弃塑料、废弃纸类、其他垃圾等收集容器,并设置投放指引牌,确因场地限制无法设置指引牌的应利用墙体、宣传栏等张贴指引,分类收集容器、指引牌及投放点分类标志正确、清晰。★
静态宣传
5
生活区、教学区、办公区的宣传栏应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有电子显示屏的应不定期播放宣传片或宣传标语。
根据佐证资料酌情扣分。
现场查看
人员培训
5
每学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培训,使教师、学生、后勤等人员掌握基本知识、方法和要求。培训记录应包括现场照片、签到表、培训材料等。
未开展培训扣5分,培训记录不完善酌情扣1~2分。
现场查看
低碳办公
5
纸张双面使用,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签字笔,优先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办公用品。
根据佐证资料酌情扣分。
现场查看
7
特色加分
(10分)
特色条件
10
长期开展垃圾分类为主题等相关环保活动,建立学校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平台运行6个月以上。

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医院评定标准(模板)

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医院评定标准(模板)
未开展活动扣8分;少组织一次扣2分;活动记录应包括现场照片、签到表、活动总结等,活动记录不完善扣1分。
资料核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志愿服务(12分)
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社区服务居民。(12分)
未开展活动扣12分,少组织一次扣3分;活动记录应包括现场照片、签到表、活动总结等,活动记录不完善扣1分。
资料核查
医院职工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100%以上;垃圾分类参与度达到70%以上。(6分)
根据医院职工对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率、参与率情况,分类投放准确率酌情打分。其中,知晓率低于50%,参与率低于40%,不得分。
现场评定
5.源头减量
(10分)
(1)绿色就餐(5分)
开展光盘行动,在医院食堂等地张贴光盘行动海报、图贴、标语等宣传物料;不使用一次性杯具和餐具。(5分)
无宣传资料扣10分;少于3处扣5分。
现场评定
(2)监督引导(5分)
保洁人员在日常巡视时如发现患者或患者家属出现垃圾分类错误的情况,应及时提醒,并帮助其正确分类。
每发现一次患者或患者家属垃圾分类错误且保洁人员未提醒扣1分。
现场评定
(3)宣教活动(8分)
每季度针对医院职工至少举办1次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培训等活动。(8分)
3.设施建设
(15分)
(1)垃圾分类收集容器(5分)
按“四分类”要求分别设置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垃圾桶,并设置投放指引牌。(5分)
单位未按四分类要求分别进行设置或设置不全扣5分;指引不正确或不清晰扣2分。
现场评定
(2)日常维护(5分)
分类垃圾桶干净整洁、功能完好。(5分)
桶身不规范的,扣分=5分*问题发生率。

校园生活垃圾分类优秀案例评选规则

校园生活垃圾分类优秀案例评选规则
教育、宣传与实践
25分
教育与实践11分
1.把生态文明、生活垃圾回收内容与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素质教育、思想教育结合,注重在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渗透垃圾分类内容。
2.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以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3.开展有关于节约资源、垃圾分类活动方案、教学设计、主题班会课DV或课堂实录等。
媒体报道
3分
在市(县、区)等新闻媒体上有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报道。
3.利用宣传媒介,报道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情况和典型经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4.有条件的学校设立生活垃圾分类文化广场、文化科室、科普室等。
文化活动
5分
1.学校内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内容。
2.定期开展有关节约资源的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节约资源等内容。
3.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文化活动。
4.开展环境科普活动。
实施
效果
25分
垃圾减量
9分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后,实现“三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校园环境
4分
校容校貌干净整洁。
科学研究
4分
1.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等工作获国家、省、市、区等有关奖项。
社交互动
5分
1.学生在家庭、社区中对居民宣传、指导开展节约资源垃圾分类活动。
2.学生在家庭、社区中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推进家庭垃圾分类的知晓率与参与度。
分类运输
设施8分
1.及时更新老旧设备,满足垃圾分类需求、密封性好、标志明显。
2.建立符合环保要求,与垃圾分类需求相匹配的有害垃圾收运系统。
分类储存处置设施7分
1.设置有专门的垃圾房、转运站或压缩站等,标识规范。
2.设置对应的垃圾处理设备,如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卷调查
台账检查
序号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
分数
评分标准
评审方式

“五个一”
体系建立
(40分)
建立一个校园垃收运体系未建立或分类垃圾收运不规范、存在混收现象,发现1次,本项不得分。
现场检查
配齐一套适合学校分类的投放容器。
10分
未结合学校教学特色设置学校分类投放容器的,扣4分;学校公共场所分类投放容器无标识,发现1个点位,扣1分;教职工办公室分类投放容器无标识,发现1个点位,扣1分;教室内分类投放容器无标识,发现1个点位,扣1分。
台账检查

信息报送
(5分)
积极报送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宣传信息。
5分
区级各学校信息报送被区级录用的1篇得1分,市级各学校信息报送被主管部门录用的1篇得1分,市级录用的1篇得2分,省级及以上录用的1篇得3分,最多得5分。
台账检查

宣传工作
(10分)
学校内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氛围浓厚、形式新颖、内容创新,集中投放点有投放引导宣传标识。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2次以上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活动。
现场检查
建立一支以学生为主的志愿者队伍。
10分
未建立志愿者队伍,本项不得分;未督促教师、职工、学生等人员在校园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扣5分;督促学生在家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无记录的,按比例扣分。
台账检查
阅读一本关于垃圾分类的课外书籍。
5分
学校教职工、学生垃圾分类课外阅读率达到100%,阅读量不足的,按比例扣分。
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创建评审标准
序号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
分数
评分标准
评审方式

工作机制
(10分)
工作机制健全,分管领导、责任处室和联络员明确。
5分
工作机制不健全,扣5分,未明确分管领导或责任处室,扣3分,无固定联络员,扣2分。
台账检查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台账、档案资料完整。
5分
未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台账、档案资料的,不得分;台账、档案资料记录不完整,1次扣2分。
问卷调查
设置一堂校园垃圾分类课程。
5分
未将生活垃圾分类课程测评结果纳入学生德行项目的,本项不得分。
台账检查

分类成效
(25分)
学校教师、职工、学生等人员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无生活垃圾混投现象。
10分
学校公共场所存在生活垃圾混投现象,发现1次,扣0.5分;教职工办公室内存在生活垃圾混投现象,发现1次,扣0.5分;教室内学生存在生活垃圾混投现象,发现1次,扣0.5分。
10分
氛围不浓厚的,本项不得分;形式不新颖,扣2分;内容未创新,扣2分;集中投放点无投放引导标识的,1个点位,扣1分;开展活动少1次,扣2.5分。
现场检查

培训工作
(10分)
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学校至少开展一年二次教师职工生活垃圾分类培训工作。
10分
未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不得分;培训工作次数不足的,缺少一次,扣5分。
现场检查
校园垃圾分类理念创新,有较大影响力。
5分
区级教育部门认定具有推广意义的,得3分;市级教育部门认定具有推广意义的,得5分。
台账检查
教师、职工、学生等人员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100%。
5分
未达到评审标准的,按比例扣分。
问卷调查
教师、职工、学生等人员对校园内垃圾分类工作满意度达到100%。
5分
未达到评审标准的,按比例扣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