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理安全隐患,制定防范对策,评估护理效果。方法:根据当前的精神科工作状况,对其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制定对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来达到降低精神科护理风险的目的。结果:通过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除,落实各项护理制度与内容,有效地降低了精神科护理工作人员以及患者的风险。结论:对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明确,并且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提高对患者的安全保障,改善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重视。
【关键词】精神科;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24-02
引言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所面临的压力增大,在加上多种环境因素的干扰,精神科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1]。这就使得精神科所面临的工作压力相
对增加。另外,当前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的质量要求相对提高,在疾病了解程度上却存在一定的缺失,这就很容易造成患者家属对护理与治疗工作的盲目干预,既妨碍了治疗效果,也影响着护患的和谐[2]。尤其是,在当前多数精神科治疗中,都采取的封闭式治疗,其需要患者自入院到出院保持独立,尽可能避免家属的陪同,患者在精神不稳定的状态下,很容易发生自残行为[3]。同时,护理人员作为在此阶段最亲近的人,很容易因患者疾病所导致的精神异常,而受到损伤。因此,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安全性。对此,必须要加强对该科室的护理工作研究,以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排除隐患。现报道如下。
1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解析
11患者因素
111药物干预通常来说,在精神科患者接受治疗时,其所使用的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镇静作用,而患者自身对于药物的敏感程度会存在个体差异,这就使得其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可能因药物的使用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预估的伤害。临床常见的有体位性低血压所致的晕厥摔倒、意外摔伤等[4]。
121症状影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从而导致一系列冲动行为产生。例如易怒、打人、自残、自杀等。且这类患者对自身缺乏明确的了解,在家属
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强制治疗时,会出现绝食或者吞食异物等行为来进行抗拒。
122心理状况疾病的存在会使得患者的某些功能丧失,精神疾病相对于生理疾病而言,可预估性较差,人们会下意识的抗拒该种疾病的患者。这就会使得患者意识到自身与其他人的差异,从而使得其在治疗的过程中,负面情绪较为严重,担心自己难以与社会融合,从而出现一系列消极行为[5]。
12护理因素
121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缺失由于当前很多护理人员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医院,其缺乏一定的过渡期。在面对精神状态异常的患者时,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且担心自身会受到损伤,从而对护理工作存在排斥,导致各种事故发生。
122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过大在我国当前多数的精神科之中,护理人员相对较少,而患者数量较多,自然其所面临的压力较大。在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状态下,护理人员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增加。
13家属因素在临床上,多数家属对于精神疾病的认知不全,或是盲目排斥和恐惧,或是轻视,从而过多的干预护理与治疗,使得某些方面存在空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14医院管理因素精神科收治的患者相对特殊,必须要以封闭式的管理方可最大程度地保证其他科室的治疗工作,这就使得必须要优化其医疗环境,而在我国当前来说,该种封
闭的程度以及内部环境相对较差,在设备上也存在一定的缺失。多数医院都没有重视精神科工作的风险性,缺乏这部分的约束制度。
2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方法措施
21加强医院的制度建设医院必须要正视精神科工作的
风险性,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其制度进行完善。其主要内容包含:(1)制定规范的护理工作流程。精神科护理工作包含对基础护理、对患者人数的清点、对患者入院的接诊与交班、24小时值班等内容。针对精神专科护理内容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工作流程,确保护理的有效性,降低事故发生率。(2)监督护理工作的落实。精神科患者在发病的过程中,多数不会听从护理人员的指示。且部分护理人员可能会因为多种因素,而缺乏落实,对此医院需要创建监督制度,确保护理工作的落实。(3)合理优化资源,改善工作环境。对于精神科的设施必须要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从而保证工作环境的良好性。
2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作为精神科专业的护理人员,其不仅要具备熟练的护理知识,掌握护理操作技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精神科专业知识。根据精神科工作的特性,培养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与观察能力、应变能力,使之在遵循对应的准则情况下,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护理质量。定期对相关知识进行更新,确保护理人员所掌握的护理技能与知识符合
社会的进度与患者的需求。
23注重患者家属的引导在当前,多数患者家属对于精神科疾病缺乏良好地认知。在整个护理与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干扰行为。对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其充分了解患者的状况,并且就治疗行为进行阐述,尽可能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
3讨论
精神科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风险性更强。患者与护理人员具有同等的风险,在以往发生事故率较高。对此,必须要就其科室的具体状况,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明确,并且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提高对患者的安全保障,改善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重视。
参考文献
[1]屈福平.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8):185+191
[2]陈薇,索绪枭.精神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27):60-62
[3]盛彩华.精神科护理安全论析[J].当代医学,2012,18(13):124-125
[4]孔燕.精神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2):1635-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