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网技术论文
毕业论文—小区FTTX+LAN宽带接入网设计
毕业论文—小区FTTX+LAN宽带接入网设计该小区FTTX+LAN宽带接入网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小区住户日常使用互联网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一、小区现状分析本小区共有12栋楼,每栋楼共有7层,每层楼共有5户住户。
现状下,小区内部没有专门的网络接入服务,只能通过各家自己安装的早期ADSL拨号上网。
因此,接入网设计的目标是为小区提供更加稳定和快速的网络服务。
二、FTTX网络接入服务FTTX是针对小区的远程接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信号传输技术,是将光纤覆盖到小区内,再建立绿色设施,通过终端设备进行接入。
因此,小区需要安装光缆,这样住户便可享受到高速、可靠的网络业务。
三、LAN宽带接入服务LAN是用于连接个人电脑和设备的局域网络,在小区中,住户家庭需要通过LAN 接入整个宽带接入系统,完成网络接入功能。
四、小区FTTX网络接入系统的设计小区FTTX网络接入系统设计分为光缆铺设、接入网组网和光纤选型。
1、光缆铺设首先,需要对小区光缆起点、虚拟接入点、倒装等有关方面进行评估,设计一套适合小区的光纤铺设方案。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经营成本和维护费用,同时要注意为小区内所有住户提供高速网络服务。
2、接入网组网接下来,需要组建小区FTTX网络接入系统。
组建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组网设计方案按计划进行。
这包括配置小区主控交换设备、光接头盒、光纤终端设备和用户光端机等,以使整个FTTX接入系统正常运行。
3、光纤选型在光纤型号设计方面,需要根据小区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光纤型号。
在FTTX网络设计中采用的光纤型号必须满足小区光缆铺设方案要求,以保证网络接入系统的高速度、质量和可靠性。
以上设计方案是针对该小区FTTX+LAN宽带接入网设计的初步计划,具体实施方案需要结合小区内部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实用网络技术论文(2)
实用网络技术论文(2)实用网络技术论文篇二浅谈校园EPON接入网络技术摘要:本课题首先从接入网的基本概念出发,对目前流行的几种宽带接入技术进行介绍,引出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接入技术,并对EPON技术的产生背景、网络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作进一步介绍。
关键词:接入网;EPON;IPTV业务;光网络1 EPON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由于国际标准的确立以及EPON芯片技术的发展,EPON产品已经相当成熟,国内外均有符合标准的成熟商用产品问世,部分网络公司在进行有线电视网络改造时已经把它作为改造的方案之一考虑,如杭州、北京、武汉等城市已经开始大量使用EPON系统。
另外,我国FTTX(Fiber-To-The-X)用户获得了快速发展。
而EPON和GPON(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吉比特无源光网络)是实现FTTX的两种主要技术。
与GPON相比,EPON具有产业链更完整、成本更低的优点,近年来国内运营开始采用EPON技术进行FTTX的测试和试点工作,在EPON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并采取了相应解决办法。
未来XPON将向10Gbit/s更高速发展,容量和分光比进一步提高,单位成本进一步降低,XPON将引发一场全球性技术革命。
2接入网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通信运营商需要提供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通信业务,使得用户实现端到端数字化多媒体通信,以满足快节奏、高效率经济发展需要,同时又开发了可视电话机、数字传真机、电子数据交换、电子信箱、会议电视、可视图文、数字点播电视以及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电视购物等新技术、新业务、新设备。
但是,以双绞线构成的电缆为物理载体的接入技术不能满足用户对数据、图像、视频等宽带业务的需求,以致成为时下通信网发展的瓶颈。
2.1整个通信网分为3部分:传输网、交换网、接入网,接入网(AN, Access Network)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 Service Node Interface)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所组成,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以经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无线接入技术论文(2)
无线接入技术论文(2)无线接入技术论文篇二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发展特点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层次化协作的混合型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该模型将被保护网络划分成若干个安全管理区,主要由探测代理、监视代理、策略执行代理三个部分组成。
整个模型在数据来源的分布化、分析检测的分布化、多区域检测的协作化三个层次上体现分布式入侵检测的特点。
关键词:分布式入侵检测;代理;协作在宽带网建设中,除了增加骨干网传输通路的带宽、网上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及路由器速度以外,主要是缓解用户接入网瓶颈。
目前,宽带用户接入技术主要有高速数字环路(xDSL)、光纤接入方式、双向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和宽带无线接入网(如MMDS和LMDS)等手段。
其中,宽带无线接入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接入手段。
本文将重点探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1.无线接入技术发展的特点1.1首先,话音通信和宽带数据通信逐渐无线化。
随着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发展,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用户数量急剧增长,在几年后,无线话音通信和窄带数据通信的用户数量将可能超过有线用户。
目前在中国的部分地区,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数量已超过有线电话用户的增长。
1.2无线通信须适应IP业务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等新业务的发展,数据通信业务量正以指数规律增长,其中使用IP 协议进行数据通信的业务量更是急剧增加。
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须适应IP通信业务发展的需求,并逐渐向高速、宽带通信网推进。
1.3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始终在互补支持发展。
与无线通信相比,有线通信具有容量大、速率高、宽频带和传输质量稳定的特点,能满足高速数据通信和宽带多媒体业务的通信需求。
在无线通信方面,第三代移动通信拟达到的目标是静止状态下为2Mbit/s,10GHz频段下的固定无线接入通信已可实现20Mbit/s左右或更高速率。
更高频段的无线接入亦在向更高速率迈进,无线通信正利用其实现个人通信的优势始终与有线通信在互补支持发展着。
接入网技术有线电视论文论文
接入网技术有线电视论文论文有线电视接入网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上几点,但是具体来讲,现阶段人们普遍关注的几个发展趋势如下。
1.1有线电视接入网技术走向融合与统一这是该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其涉及到的所有的技术都会逐渐的走向融合,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有线电视接入网技术走向融合与统一奠定了基础,以SDR为例,早期应用该技术时,将其融入其其他技术十分困难,几乎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融合与统一变得十分简单。
有线电视接入网技术实现融合与统一,对运营商来说,具有非常大优势,因为利于运营商扩大市场份额,降低运行风险,无论是设备成本,还是运维成本都会大幅度降低,不过现阶段我国现有的入网技术,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只有通过融合的架构才能完成,但是这一架构还只是处于设想阶段,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各种技术融入到一个平台之中即可构建出融合架构,确保平台中的相关设备以及核心芯片的技术参数相同或者相接近,即可实现融合与统一。
1.2最需要的架构一般而言,系统速率等级都比较固定,呈现出上大下小的趋势,对于有线电视接入网而言,局端设备速率总是要大于终端速率,各个等级的系统,其速率相加的容量却与之相反,变为上小下大,这种现象反映出来系统汇聚以及收敛的特点。
FCU不仅起到光—电转换作用,还起到10G—1G的转换作用。
FCU之下的不同支路可以频率复用,在现有网络条件下就可以完全解决EPoC频谱需求。
EPoC局端没有1G阶段,10GEPON迟迟不能规模部署的关键在于ONU光模块价格太高,10GEPoC会有类似问题,因此也许10G—1G转换是必要的。
1GEPoC可由若干(4~5个)64MHz(究竟多大带宽可以讨论)子信道组成,既可以采用FBC技术,也可以采用绑定技术实现;终端速率以子信道带宽为准。
1.3高度集中和高度分散现阶段网络异常发达,计算能力十分突出,此外,存储容量也越来越法大,而传输带宽的速度也明显的提高,无论是调度,还是其他平台业务,都可以在云端进行控制,而选择以及处理业务则可以在终端完成,因此中间环节越来越简单,使得层次与传统相比,减少很多,只需要利用透明管道即可,这正是有限电视接入网技术高度集中与分散的发展趋势。
接入网技术论文
接入网技术第一章接入网介绍接入网(AN Access Network)是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电信网的最低层是电信网向用户提供业务服务的窗口。
接入网是连接用户终端设备和某种业务网网络节点之间的网络设施。
接入网的概念来自电话业务网。
现代接入网的特点表现为综合业务的接入,特别是多媒体业务和IP业务的综合接入。
一般来讲,接入网是业务节点接口和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所组成,以及为传送信息业务提供所需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所以说接入网实际就是完成用户终端/网络与业务节点的连接。
早期的电信网只能为用户提供话音业务的服务这样每个用户到交换局必须要有一对金属线相连接,这时的用户接入网就是由许多连接到各不同服务区的金属电缆所组成。
这种接入网由主干电缆配线电缆和用户线组成在实际的配置中为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防止因电缆线对的损坏而影响通信通常在配置这三种电缆时应使主干电缆的线对数大于配线电缆的线对数配线电缆的线对数大于用户电缆的线对数用户电缆的线对数应大于实际的用户数。
但是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信息的交换不再仅仅停留在话音业务上而要求有图像数据高清晰度电视等的综合数字业务的交流目前电信运营部门已有提供这类综合数字业务服务的能力而作为连接交换网到用户的接入网却停留在对绞线铜缆的结构上这种对绞线铜缆的工作频带窄显然不能满足上述的综合数字业务接入的要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接入网造成通信发展的“瓶颈”效应的含义之一,另一个“瓶颈”效应的含义是由于近年来人们对话音业务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要求装电话的用户很多而电信运营部门装有大量的程控交换机即有足够多的电话号码但是由于对绞线铜缆敷设有困难跟不上这种发展使用户线(即接入网)的容量大大欠缺出现了有号无线的现象。
所以这就使得接入网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驱动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接入网技术。
第二章接入网技术2.1 接入网技术介绍接入网技术按照接入信息的类型来分可分为话音接入网技术窄带业务接入网技术宽带业务接入网技术按照接入方式来分大致可分为1. 基于对绞线铜缆的传统接入网技术2.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接入网技术3. 光纤/对绞线铜缆混合接入网技术(这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FTTC、FTTB、FTTO 等技术)4. 光纤接入网技术(FTTH)5. 无线接入网技术按照通信技术中传统的分类方法可分为有线接入网技术和无线接入网技术其中有线接入网技术包括基于对绞线铜缆的传统接入网技术光纤同轴电缆混(HFC)接入网技术光纤接入网技术。
《基于呼市接入网的演进及研究》范文
《基于呼市接入网的演进及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网络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入网在保障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呼市作为我国的重要城市之一,其接入网的演进历程及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就呼市接入网的演进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二、呼市接入网的演进历程呼市接入网的演进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
早期,由于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的限制,呼市接入网主要采用铜线接入技术,传输速率较低,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呼市接入网开始逐步向数字化、宽带化方向发展。
在数字化进程中,呼市接入网经历了从传统的铜线接入向光纤接入的转变。
光纤接入以其高速率、大容量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网络通信的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呼市接入网也开始向无线化方向发展,为移动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信服务。
三、呼市接入网的现状目前,呼市接入网已经形成了以光纤接入为主,无线接入为辅的格局。
在光纤接入方面,呼市已经实现了城市区域的光纤全覆盖,为用户提供了高速、稳定的网络通信服务。
同时,随着互联网业务的不断丰富,呼市接入网也在逐步实现业务融合和智能化发展。
在无线接入方面,呼市已建成了覆盖广泛的移动通信网络,为移动用户提供了快速、便捷的通信服务。
此外,随着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业务的兴起,呼市接入网也在逐步实现与这些新兴业务的融合发展。
四、呼市接入网的研究方向未来,呼市接入网的研究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提高网络传输速率和稳定性,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高清视频、大文件传输等需求;二是实现业务融合和智能化发展,提高网络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强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四是推动新兴业务与接入网的融合发展,如物联网、车联网等。
五、结论总之,呼市接入网的演进历程及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接入技术论文
互联网接入技术论文当今发展一大显著特色就是互联网技术的接入以及运用。
下面是由 ___的互联网接入技术,谢谢你的阅读。
互联网固定接入方式的发展变化及展望摘要:本文主要从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入手,简要的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互联网接入方式,并对其中的无线接入方式中的固定接入方式进行了重点的阐述。
互联网接入方式中的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多路多点分配技术以及本地多点分配技术两种,在重点对这两种技术进行说明的基础上,再对互联网固定接入方式今后的发展、变化做重点的描述。
关键词:互联网;固定接入;发展;展望:TN929.5当今科技发展一大显著特色就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运用。
互联网因为其自身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点渐渐渗透到了人们所处、所行的各个领域,已然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以部分。
而对于互联网而言,其接入方式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互联网的使用以及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 互联网常用接入方式在当今世界大放异彩的互联网的主要接入方式总的来讲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有线接入方式以及无线接入方式。
下面就对这两种方式进行简要的介绍。
1.1 有线接入系统。
在有线接入这个大方向下,依据接入互联网中的传输介质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铜线接入,光纤接入等类型。
铜线接入技术又包括了窄带拨号以及DSL宽带接入技术两种。
其中,窄带拨号主要是适用于互联网建设的初期。
互联网发展的初期主要传输的是字符、文本、数据等,需要的速率不高。
DSL宽带接入技术则是随着互联网的传输资料变为为各种可传递的声音、图像,对互联网的传输速度要求提高的现状而产生的。
DSL接入技术基于现有的电话线传输介质,充分扩展利用电话线的可用频带,实现了互联网传输速度的极大提高。
光纤接入网(OAN)技术的出现也是对于互联网的传输速度的要求的基础上实现的。
互联网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服务作用,如视频流媒体、VOIP语音视频等。
这些都要求互联网速度的进一步提升。
光纤技术接入网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应运而生的,光纤接入网的技术主要有两种:有源光网络(AON)和无源光网络(PON)。
接入网技术课程论文
接入网技术课程论文论文题目 PPP协议技术与应用姓名 xxxxx 学号 xxxx 指导老师 xxxxx目录1 PPP概念 (01)2 PPP简介 (01)3 PPP分层架构 (01)3.1 PPP架构 (01)3.2 PPP架构:链路控制协议层 (02)3.3 PPP架构:网络控制协议层 (03)4 PPP帧的结构 (03)5 建立PPP会话 (04)6 使用LCP建立链路 (05)6.1 LCP操作 (05)6.2 LCP分组 (06)6.3 PPP配置选项 (07)7 NCP详解 (08)8 PPP配置选项 (09)9 PPP协议的应用 (10)1 PPP概念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是为在同等单元之间传输数据包这样的简单链路设计的链路层协议。
这种链路提供全双工操作,并按照顺序传递数据包。
设计目的主要是用来通过拨号或专线方式建立点对点连接发送数据,使其成为各种主机、网桥和路由器之间简单连接的一种共通的解决方案。
)。
2 PPP简介PPP是什么PPP封装经过仔细设计,能够与最常用的支持硬件兼容。
PPP对数据帧进行封装以便通过物理链路进行传输。
PPP使用串行电缆、电话线、中继线、手机、专用无线链路或光纤链路建立直接连接。
PPP有很多优点,其中之一是它不是专用的。
另外,它包含HDLC没有的很多功能:链路质量管理功能监视链路的质量。
如果检测到过多的错误,PPP将关闭链路;PPP支持PAP和CHAP身份验证。
PPP包含3个主要组成部分:1)用于在点到点链路上封装数据报的HDLC协议;2)用于建立、配置和测试数据链路连接的链路控制协议(LCP)扩展版本;3)一系列用于建立和配置各种网络层协议的网络控制协议(NCP)。
PPP支持同时使用多种网络层协议。
较常见的NCP包括Internet协议控制协议、Appletalk控制协议、Novell IPX控制协议、Cisco Systems控制协议、SNA 控制协议和压缩控制协议。
光纤接入方式_光纤接入技术论文
光纤接入方式_光纤接入技术论文光纤接入技术论文篇一邹议光纤接入技术摘要:本文基于光纤通信技术的内涵特点与基本构成方式,展开了对光纤接入技术特征与环路结构等的探讨,对发展行业主流,完善光纤接入网络建设,构建真正的全光网时代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光纤通信网络接入技术在信息化社会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强劲的今天,随着光纤网络通信传输技术与交换技术的共同进步,各类核心网络已基本上实现了宽带化、光纤化与数字化。
而在强烈的需求攻势之下,原有的接入网络逐渐呈现出力不从心的服务状态,使得满足宽带需求、单位维护成本较为低廉的光纤接入网则越来越受到各大运营商的青睐。
1光纤接入技术定义所谓光纤接入网(OAN)就是采用光纤传输技术的接入网,泛指本地交换机或远端模块与用户之间采用光纤通信或部分采用光纤通信的系统。
通常,OAN指采用基带数字传输技术并以传输双向交互式业务为目的的接入传输系统,将来应能以数字或模拟技术升级传输宽带广播式和交互式业务。
根据接入网室外传输设施中是否含有源设备,OAN又可以划分为无源光网络(PON)和有源光网络(AON),前者采用光分路器分路,后者采用电复用器分路。
在宽带接入网进入了大发展的现阶段,各种光纤接入网技术均得到了长足发展。
2光纤接入网络的基本构成光纤接入网主要通过光线路的终端即OLT与服务业务的各个节点进行相通连接,并令各光网络单元(ONU)达成与用户的对接,从而高效实现接入网络的准确信息传输功能。
同时光纤接入网络中的设备还具有对本地系统进行维护及对远程网络集中监控的职能,可通过透明、开放的光传输组成一个具有维护功能的管理网络,在相应网络协议的规范下归结于网管中心进行统一管理。
一个完整的光纤接入网络应包括远程光网络单元设备及各局部端线路终端设备。
终端OLT及远端ONU在整体接入网络中实现由各业务节点接口到用户网络接口的相关信令协议高效转换,其中OLT的功能在于为光纤接入网络提供了与本地交换机接口进行连接的渠道,并通过光传输机理与用户端进行高效的光网单元连接通信,实现了交换机交换功能同用户接入端的完全隔绝断开,而光线路的终端则为其自身设备及用户使用端提供了维护与监控功能,可直接与本地交换机统一放置于交换局端,也可设置在远端位置。
网络通信接入技术论文智能化小区论文
网络通信接入技术论文智能化小区论文摘要:新的接入网技术还在不断涌现,要充分考虑到小区目前的功能需求,经济造价和未来发展的适应性。
而如何满足用户增多、细化的需求,如何既保护用户现有投资,又可以迅速提供新增业务,确保网络整体低成本和可持续发展,显然都是应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有限接入网技术有限接入网是目前应用和研究最多的接入网技术。
因其接入方式和组网技术不同,按传输线路分为DDN专线,基于电话网,CATV网,电力网,ATM接入技术。
(一)DDN专线接入。
采用DDN专线接入,用户要填表申请,并与网络服务商ISP连接。
用户端无需任务操作链路层的连接已预先设置。
可实现与电话拨号上网完全相同的功能,且省去拨号麻烦;上网速度快,可随业务量的增大灵活增加信道带宽或增加信的信道。
记费方式为包月记费,价格不菲。
适用于业务量大,适时性强的用户使用。
(二)基于电话网的接入技术。
电话网具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很高的普及率,是目前实现个人用户上网比较实际有效的方式。
个人用户上网最基本的是采用Modem方式,用户PC终端连接56Kbps Modem 经过PSTN到达ISP,或者经过小区专用电话网到达本区的网络应用平台,然后进入ISP。
用户可以获得的带宽为560Kbps,继而发展起来的ISDN和xDSL技术已经得到了广发应用。
(1)ISDN接入技术。
ISDN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承载多种电信业务,通过一组标准多用途的用户网络接口接入。
它的基本特征是在各住户之间实现以64kbps速率为基础的透明传输。
ISDN的速率和标准接口有两种:基本速率接口BRI和基群速率接口PRI。
用户可以获得128kbps的带宽。
ISDN线路质量稳定,数据传输误码率低。
由于ISDN技术对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只是在用户入网接口上实现,因而综合不完全。
其速率仍无法满足高清晰度、高音质的多媒体传输的要求。
同时,鉴于ISDN是以数字电话网为基础,限制了ISDN 技术的发展及其支持新技术和业务的能力。
无线接入网技术专业论文范文
无线接入网技术专业论文范文无线接入,根据其所采用的多址方式可分为FDMA,TDMA,CDMA以及混合多址等接入方式;下面是 ___的无线接入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发展特点【摘要】本文首先讨论了无线接入网结构原理,其次重点探讨了无线接入技术及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特点。
本文的讨论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能够为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无线;接入技术;发展;特点: F764.6 : A :一、前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信息行业的发展是迅速的,互联网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无线网络的实现,使网络随时随地,使人们的生活极大的便利。
相信未来无线网络的发展将会更加的迅速,将会进一步的定义互联网。
二、无线接入网结构原理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T)第13研究组的定义,接入网(AN)Aess Network)是指业务节点(如本地交换机,有线电视中心等)接口(SNI)Service Node Interface)到用户网络接口(UNI)User Net-work Interface)之间的一系列实施系统,可含复用,交叉连接和传输功能(通常不含有交换功能)。
无线接入网是指在接入网中用无线传输手段部分或全部取代传统用户线中的馈线段、配线段以及引入线的通信系统。
无线接入,根据其所采用的多址方式可分为FDMA,TDMA,CDMA以及混合多址等接入方式;根据所用的网络技术可分为蜂窝、无绳电话、微波、集群以及卫星等接入方式;根据用户的移动性又可分为固定无线接入(FWA)Fixed Wireless Aess)和支持用户低速移动的移动无线接入(MWA)Mo-bile Wireless Aess),其中固定无线接入又可分为地面接入(GWA)Ground Wireless Aess)和卫星接入(SWA)Sa ___ite Wireless Aess)等。
常说的无线接入主要是指固定无线接入。
接入技术论文(5篇)
接入技术论文(5篇)接入技术论文(5篇)接入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要想使上述构想成为现实,就必需打破常规的铁路通信网的接入方式,采纳先进的、现代化的有线和无线通信的传输和接入方式,实现铁路通信网的升级,适应信息社会的进展,发挥铁路通信网在国民经济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铁路接入网技术的现状由于铁路列车具有高速运动的特点,因而无线(移动通信)接入网在铁路通信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当然,固定位置的车站(场)、单位以及各种固定设施之间的通信方式,首选方案仍是采纳SDH光同步数字传输设备进行组建,同时应考虑采纳ATM交换以及网络IP通信等先进技术来构成通信主干网及光纤用户接入网。
比如采纳“双纤单向环”接入方式,其不仅具有高速、平安、传输质量高、价格合理等光纤通信特有的优点,而且还具有路由迂回、设备备用等特点,从而具备自愈合功能,并使系统的牢靠性大大提高。
另外,采纳远端用户单元(RSU)和数字环路载波(DLC)设备,组网更敏捷、便利。
组网的过程中要把投资与效益综合统筹来考虑,使系统不仅满意现在乃至几年内铁路通信的需求,而且还能够为出行的旅客及地面用户供应先进的电信业务,并且还需具备便于扩容的功能。
根据通信网被分为主干网,局域网和接入网等三部分的构思来看,铁路通信网也可以通过上述划分方法进行。
就铁路的通信网来看,接入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包括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两大部分。
铁路有线接入网的状况与电信的接入通信网相像,铁道部将在将来的1~2年内建成可掩盖全国大中城市的铁路互联网,它是由铁路部门依托于基础铁路电信网,组织建设的可以支持众多信息服务的、具有多媒体通信力量的全国范围的计算机网络,铁道部将有可能成为我国第六个面对大众的计算机信息互联网络单位,为铁路通信走向市场做预备。
关于有线接入这里不再叙述,下面主要争论铁路的无线接入网,为此首先回顾一下移动通信的进展过程。
1.移动通信的进展过程移动通信技术经受了由模拟到数字,由频分多址到频分+时分多址,再到码分多址(CDMA)的进展过程,并即将向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的方向进展。
通信信息工程传输与接入网技术探析论文
通信信息工程传输与接入网技术探析论文近年来,我国通信信息工程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通信信息工程技术的普及应用为不同的行业都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国家利用现代通信信息工程技术积极推进各个产业之间的结构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这不仅利于我国人力资源和技术成本的合理控制,也能进一步实现我国行业发展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传输技术和接入网技术能否充分运用技术优势将直接影响通信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效果,所以,对通信信息工程中的传输技术与接入网技术展开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接入网技术的含义接入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通信网络结构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优化,一般情况下,接入网技术通常被应用于电信网络之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智能产品的使用程度越来越高,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深化网络结果,将接入网技术应用到通信信息工程之中是十分必要的。
如今,我国通信行业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不仅实现了信息传输速度的提升,也实现了技术上的飞跃,越来越的先进技术开始被应用到现代通信工程之中,接入网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这对于促进我国通信信息工程建设是十分有利的。
通信信息工程接入网技术的种类LMDS接入网技术LMDS接入网技术曾被称之为“无线光纤”,这主要是因为LMDS接入网技术的网络构设速度较快,并且具有成本低的特点,当容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够利用其自身具有扩容迁移功能减少设备负担,这有效的推动了宽带网络的发展。
LMDS技术能突破传统本地环路瓶颈问题,充分满足用户对高速数据和图像通信的需求。
ADSL接入网技术ADSL接入网技术主要是通过一种高级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而实现的,但是,仅仅依靠于该项处理技术并不能够实现信息传递功能,在传输信息之前,一定要对信息进行压缩处理,在压缩数据的过程中要应用到新算法压缩数据,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减小传递过程中遇到的干扰,ADSL调制解调器能够减少其他信号对于信息传输通道的干扰,并且能够建立起相应独立的信息传输通道,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用户在进行通话的过程中也仍然可以使用网络。
论宽带接入技术范文.doc
论宽带接入技术范文[论文关键词]网络技术宽带接入无线接入[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说是当前业界最为热门的技术之一,我们可以把网络划分为两个局部:骨干网和接入网。
接入网即是终端用户和骨干网络之间的连接局部。
随着骨干网速度的快速提升,各种宽带接入技术开始涌现。
从开展来看,光纤接入,特别是宽带光接入辅以无线接入手段将占主导地位。
本文将常见的宽带接入技术加以、分析其优劣。
一、前言目前,对于骨干网来讲,各种宽带组网技术已经或正在迅速开展中日臻成熟和完善,建立全光骨干网络已被提到日程上来,可以说骨干网络已经为承载各种宽带业务作好了准备。
但是网与用户之间的接入网开展相对滞后,大局部用户还是通过基于电路交换的、窄带的、模拟化的接入网络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接入网技术已成为制约通信开展的瓶颈。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出现了多种宽带接入网技术。
但从开展来看,光纤接入,特别是宽带光接入辅以无线接入手段将占主导地位。
二、几种主要宽带接入技术目前,实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xDSL、Cable Modem、吉比特以太网、无线接入技术和光纤接入技术。
下面将逐一介绍。
1.XDSLxDSL是HDSL、ASDL、VDSL等技术的统称。
在xDSL的这几项技术中,由于HDSL主要支持2Mbit/s及以下的速率,VDSL提供的速率虽然很高(可达25Mbit/s以上),但线路长度较短(25 Mbit/s时约为1km),已局部技术尚未完全确定,故在实际使用中,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Line)相比最为普遍。
我们以ADSL为例介绍xDSL技术。
ADSL即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是一种在普通线上进行宽带通信的技术。
ADSL是利用现有的网络,以市话双绞铜线为传输介质的点到点的宽带传输技术,为用户提供上、下行非对称的传输速率,上行(从用户到网络)为低速的传输,可达1.5Mbit/s;下行(从网络到用户)为高速传输,可达8Mbit/s,非常符合普通用户联网的实际需要。
宽带技术发展论文:浅谈宽带接入技术及发展
宽带技术发展论文:浅谈宽带接入技术及发展【摘要】本文主要对宽带ADSL接入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同时对目前的ADSL技术及其发展做相关的描述。
【关键词】ADSL;ADSL2/ADSL2+;上行速率;下行速率1. 前言,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正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
当前,加快普及宽带、及时跟踪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趋势,让宽带走进各行各业和千百万家庭,对加快推进和实现社会信息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各种宽带接入技术中,ADSL占有重要的地位。
2. 概述如今世界正加速进入信息时代,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基于IP的业务都在广泛应用和发展,这其中基于互联网的业务发展又最为迅猛。
宽带业务必须将在不久的将来超过固定电话,成为各大通信运营商主要的利润来源,成为通信行业的支柱性产业。
2.1 什么是接入网。
接入网(Access Network):本地交换机与用户端设备之间的实施系统,其目的是综合考虑本地交换局、用户环路和终端设备,通过有限的标准化接口将各种用户的需求接入业务节点。
2.2 宽带的概念。
宽带的概念其实是很模糊的,究竟多快才算的上是宽带?现在网络接入的方法有电话拨号接入、ISDN、专线接入、ADSL专线接入(一线通)、光纤接入。
很多人都感觉到比电话线快的速度就算是宽带了,也有一些人认为大于128kbps的速度就算是宽带了。
也有人说是只要能在线播放动画或者音频文件的就算宽带。
宽带并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上网的方式而已。
不过,现在的个人宽带的速度都是按照接入的上行速度来说的。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系统就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双绞线铜缆宽带接入技术,这是一种采用离散多音频(DMT)线路码的数字用户线系统。
其下行单工信道速率可为2.048Mbit/s、4.096Mbit/s、6.144Mbit/s、8.192Mbit/s,可选双工信道速率为0Kbit/s、160Kbit/s、384Kbit/s、544Kbit/s、576Kbit/s、目前已能在0.5芯径双绞线上将6Mbit/s信号传送3.6km之远。
(完整版)接入网毕业论文
(完整版)接入网毕业论文<>摘要:接入网是由业务结点接口(SN)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所组成的为传送信息业务提供所需的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信市场,拥有先进的接入网,就拥有了通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但接入网的建设会对现有的业务体制、运行维护体制和维护手段带来问题,要保证接入网高效、可靠、安全的运行,建立一个统一的接入网网管系统势在必行。
本文就接入网及接入网网管的特点入手,分析接入网网管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接入网网管系统改进设计时的需求分析,对系统进行设计,并详细阐述开发系统软硬件开发环境。
关键词:接入网;接入网网管;TMN;第一章:概述接入网是由业务结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包括线路设施、传输设施等)所组成的为传送信息业务提供所需的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信市场,拥有先进的接入网,就拥有了通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但接入网的建设会对现有的业务体制、运行维护体制和维护手段带来问题,要保证接入网高效、可靠、安全的运行,建立一个统一的接入网网管系统势在必行。
基于上述考虑,本接入网网管系统将在遵从电总最新的《用户接入网管理功能与管理接口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先进、开放、标准、可靠的接入网管理系统,最终达到提高电信企业运行效益的目标。
一、接入网及接入网网管的特点(1)接入网技术复杂多样,要求接入网的管理系统功能全面。
接入网是迄今为止各种技术综合最多的一个网络,例如接入风系统有DLC、PON、FWA、ADSL、HFC,还有APON、VDSL、以太网LAN 接入等。
(2)接入网是一个变化的网络,要保证接入网的可持续性建设,对网管系统的适应性要求很高。
一方面接入网本身在发展,新技术和接入方式还在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接入网中容量系列的范围、接入带宽的范围、地理覆盖的范围、接入业务的种类、环境的要求都是动态变化的。
有线电视宽带的接入网技术论文(共5篇)
有线电视宽带的接入网技术论文(共5篇)第一篇:有线电视宽带的接入网技术论文1我国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的有线电视行业起步比其他国家晚,1958年进行试播的北京电视台是中国有线电视起步的重要标志,20世纪70年代初才真正实现了电视节目通过微波线路的传播,发展时间较短使我国在有线电视行业经验不足,主要通过模仿与借鉴的方式对发展过程中的缺陷进行弥补,尚未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完善体系,无论是在电视节目采集、编辑和播出以及有线电视信号传输、覆盖和接收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以传统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覆盖和接收为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使有线电视信号频率资源紧张,许多相对偏远的地区较难通过微波、卫星和光纤等途径接收到信号;且传统有线电视信号的接收情况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建筑物等的遮挡都容易对信号传输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由于我国地形情况复杂,山地、高原等复杂地形都给信号基站和天线的架设增加了难度,对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过程造成了极大影响。
2宽带接入网技术在有线电视行业的优势2.1运用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提高信号传输速度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将网络信号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以宽带网络作为途径进行信号传输工作,相关从业者通过用宽带技术取代原有的卫星和管线信号传输模式,保证信号传输速度,让有线电视用户在享受电视上网的同时,保证其对网络速度的需求。
通过宽带网络与有线电视的结合,有线电视用户不需要通过繁杂的身份验证对有线电视与网络进行连接,只需要对计算机进行宽带连接就可以保证电视信号传输,极大节约了用户的时间。
2.2运用宽带接入网技术降低用户费用在将宽带接入网技术与有线电视进行结合后,电视信号的传输不再需要传统的信号基站以及繁杂的天线和光缆的架设,仅仅通过有线电视端口与宽带网络之间的连接就可以实现有线电视信号接收,这种宽带网络作为信息传输载体的方式尽可能地为有线电视行业从业者节省了成本开支,自然降低了有线电视用户需要缴纳的费用,给用户带来了极大便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入网技术
第一章接入网介绍
接入网(AN Access Network)是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电信网的最低层是电信网向用户提供业务服务的窗口。
接入网是连接用户终端设备和某种业务网网络节点之间的网络设施。
接入网的概念来自电话业务网。
现代接入网的特点表现为综合业务的接入,特别是多媒体业务和IP业务的综合接入。
一般来讲,接入网是业务节点接口和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所组成,以及为传送信息业务提供所需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所以说接入网实际就是完成用户终端/网络与业务节点的连接。
早期的电信网只能为用户提供话音业务的服务这样每个用户到交换局必须要有一对金属线相连接,这时的用户接入网就是由许多连接到各不同服务区的金属电缆所组成。
这种接入网由主干电缆配线电缆和用户线组成在实际的配置中为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防止因电缆线对的损坏而影响通信通常在配置这三种电缆时应使主干电缆的线对数大于配线电缆的线对数配线电缆的线对数大于用户电缆的线对数用户电缆的线对数应大于实际的用户数。
但是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信息的交换不再仅仅停留在话音业务上而要求有图像数据高清晰度电视等的综合数字业务的交流目前电信运营部门已有提供这类综合数字业务服务的能力而作为连接交换网到用户的接入网却停留在对绞线铜缆的结构上这种对绞线铜缆的工作频带窄显然不能满足上述的综合数字业务接入的要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接入网造成通信发展的“瓶颈”效应的含义之一,另一个“瓶颈”效应的含义是由于近年来人们对话音业务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要求装电话的用户很多而电信
运营部门装有大量的程控交换机即有足够多的电话号码但是由于对绞线铜缆敷设有困难跟不上这种发展使用户线
(即接入网)的容量大大欠缺出现了有号无线的现象。
所以这就使得接入网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驱动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接入网技术。
第二章接入网技术
2.1 接入网技术介绍
接入网技术按照接入信息的类型来分可分为话音接入网技术窄带业务接入网技术宽带业务接入网技术按照接入方式来分大致可分为
1. 基于对绞线铜缆的传统接入网技术
2.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接入网技术
3. 光纤/对绞线铜缆混合接入网技术(这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FTTC、FTTB、FTTO 等技术)
4. 光纤接入网技术(FTTH)
5. 无线接入网技术
按照通信技术中传统的分类方法可分为有线接入网技术和无线接入网技术其中有线接入网技术包括基于对绞线铜缆的传统接入网技术光纤同轴
电缆混(HFC)接入网技术光纤接入网技术。
2.2 有线接入网技术
现有对绞线铜缆的用户线约占通信网投资的1/4 据估计全世界在这方面的投资约有1000 多亿美元是宝贵的资源如何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提供宽带接入以满足现阶段的宽带用户需求是网络运营者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2. HDSL 技术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L)采用2B1Q 或CAP 码利用两对0.4 0.6mm 芯径的用户线可全双工无中继传输2Mbit/s 信号约4km HDSL 实现了用户线的复用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的数字租用线或提供会议电视业务也可作为无线基站和移动交换机间的链路因此这比原来采用的PDH 系列的PCM基群每隔0.8 1.5km 就需要设一个再生中继器而且还要严格地挑选用户线对要优越得多。
3. ADSL 技术
ADSL 是在现有对绞线上传送高速非对称数字信号的一种新技术。
我们只需在对绞线侧各装一个ADSL 收发信机即可迅速提供新的高速数字通路在此系统中上行与下行方向传送的信号速率是不同的通常从端局向用户传送的(下行)信号为高速数字信号(可高
6.144Mbit/s 甚至更高) 而在上行方向(即用户局端局)传送的信号速率很低(仅576kbit/s 左右) 这样可以保证用户侧的串音比对称传输系统低得多从而确保传输距离。
ADSL 技术最主要的特性是不对称而这一特点恰恰与接入网的图像和数据业务量的固有不对称性相适应因为图像业务信息主要是从网络流向用户数据业务同样也是不对称的对Internet 业务量的统计分析表明不对称性至少10:1 以上所以ADSL 系统能很好适应这些业务的传送。
4. VDSL 技术
VDSL 称为甚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有人称之为宽带数字用户线(BDSL)系统该系统可以克服ADSL 技术在提供图像业务方面的带宽有限及经济上成本偏高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
简单地说,VDSL就是ADSL的快速版本。
使用VDSL,短距离内的最大下传速率可达55Mbps,上传速率可达19.2Mbps,甚至更高(不同厂家的芯片组,支持的速度不同。
同一厂家的芯片组,使用的频段不同,提供的速度也不同。
目前市场上用量比较多的是英飞凌的套片,支持512k~15M 带宽。
此外科胜讯公司的套片可以支持100M/50M带宽,一些台湾的芯片组也可以支持到100和65M 的带宽)。
不同厂家的vdsl不能实现互通,导致了vdsl不能大规模商业应用,新一代的vdsl2实现了互通,为vdsl大规模商业应用提供了条件。
3无线接入技术
无线接入以无线技术为传输手段为用户提供各种电信业务可以全部或部分替代有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可分为移动接入和固定接入两部分固定无线接入又称为无线本地环路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无线本地环路的宗旨是提供与有线接入网相同的业务种类和更广泛的服务范围无线用户环路由于具有应用灵活安装快速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接入网技术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受到各国尤其是急需普及电话业务的发展中国家电信部门的重视。
1多址接入方式
早期的无线电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射和接收共用一个频道一个频率采用同频单工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对用户来说使用不太方便当某一用户讲话时网内任一用户均能听到用户在发信时不能收信在收信时不能发信收/发转换要靠按键转换PTT 开关来实现这种工作方式目前已很少采用为了使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与有线通信系统的全双工的工作方式相匹配同时也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在多址接入方式上有以下几种即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和空分多址(SDMA)及其组合等接入技术。
2固定无线接入系统
在现有的用户接入网中所采用的无线接入方式大部属于固定无线接入方式固定无线接入(FWA)是指从交换局到用户终端之间部分或全部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
FWA 又称无线本地环路(WLL)或无线用户环路固定无线接入的终端没有移动性或仅含有限的移动性所谓有限的移动性是指终端可以在单基站范围内移动而不具有越区切换功能。
在固定无线接入中所采用的技术几乎是所有的无线技术其主要包括传统的微波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绳电话通信技术等。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覆盖面大因而适合于广域国际和洲际通信传统的卫星通信用同步卫星轨道(GSO)或静止卫星轨道(GEO) 可在地球赤道上空35786km处设置三颗卫星每颗卫星彼此相隔120o 可进行全球通信同步卫星绕地球旋转的速度与地球自转的速度相同因而相对于地球上任何参照点来说卫星是静止不动的这类同步轨道卫星在固定和移动通信中获得了成功的应
用。
地面移动通信系统
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和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两大类模拟蜂窝系统如TACS 系统采用900MH Z 频段信道间隔为25KH Z 按频分复用的方法其最大可容纳100 个无线信道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收发频率间隔为45MH Z 目前在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中模拟蜂窝系统日趋减少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 无线寻呼系统也叫无线呼叫系统
无线寻呼系统按用户类别可分为专用和公用两种前者是指各单位自行组建的系统它与本单位小交换机相相连或与市话网接口服务于本单位后者则与市话网相连发射机的发信功率也很大如100 300W 以保证足够的范围服务而且可能有多个发射台(称作多基地站工作方式)。
3 无绳通信系统
无绳通信系统也属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种它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不同无绳通信系统主要采用一种无线接入技术而不涉及网络最早应用的直到现在仍在发展的第一代无绳通信系统实际是家用无绳电话(又称为CT1) 其是模拟制式且单路工作覆盖为200m 左右由于CT1 频道少保密性差干扰大所以仅限于室内或院落应用。
以上就是我国现在重要的接入网技术的介绍。
总之,接入网是一种近年来才出现的高新技术因而新的接入方式将会不断涌现,这必然能更合理高质量地解决信息高速公路最后1 公里的技术瓶颈问题。
欢迎下载,谢谢观看!资料仅供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