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据的初步整理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数据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收集数据。
2.能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能够利用数据表和图形展示数据结果。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利用数据表和图形展示数据结果。
三、教学难点1.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如何有效地使用数据表和图形展示数据结果。
四、教学准备1.数据收集的实验材料。
2.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工具。
3.数据展示的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数据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收集数据的方式,引出数据收集整理的重要性。
2. 数据收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实验,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记录和整理收集到的数据。
3. 数据整理与分析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引导学生探讨数据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4. 数据展示教师示范使用数据表和图形展示数据结果,鼓励学生动手尝试使用数据展示工具。
5. 拓展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据收集整理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数据整理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数据实验和数据分析,以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数据收集整理》的教学内容,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综合训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综合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数据收集的重要性,学会如何用图表整理数据。
2.能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数据分析,解决简单问题。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综合训练题目。
二、教学重点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使用图表展示数据。
3.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介绍数据收集的方法,如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收集数据。
•学习如何整理数据,包括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数据。
2. 综合训练•综合训练题目,涉及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包括图表阅读、简单问题解决等内容。
四、教学过程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一步: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如统计班级同学喜欢的水果种类。
•第二步:教授学生如何用表格或图表整理所收集的数据。
•第三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展示自己整理的数据。
2. 综合训练•第一步:学生独立完成综合训练题目,包括阅读图表、解答问题等。
•第二步: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老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第三步:对学生答案进行集体讨论,强化学生对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认识。
五、教学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训练答案进行评讲,及时纠正错误,强化正确的做题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行收集数据,并用图表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整理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数据背后的规律,并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基本方法,对数据有更深入的认识,提高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为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综合训练》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2.掌握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整理方法;3.能够利用数据制作统计图表,分析数据特征;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技巧;2.数据整理和分析;3.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1. 数据的含义•数据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收集数据?•数据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数据的收集方式•主动收集与被动收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采访等方法。
3. 数据的整理方法•数据分类、归纳、整理等;•制表、图表的制作。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重要性(15分钟)。
2.数据的含义:讲解数据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数据(10分钟)。
3.数据的收集方式:介绍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数据收集的多样性(15分钟)。
第二课时1.数据的整理方法:讲解数据的分类和整理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数据(15分钟)。
2.制表、图表的制作:教授学生如何制作简单的统计表格和柱状图等(20分钟)。
第三课时1.数据分析:指导学生利用数据制作的图表进行数据分析,讨论数据的特点和规律(20分钟)。
2.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讨论数据收集整理的意义与方法,总结本单元知识点(10分钟)。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
3.图表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提高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六、教学资源1.课件:包括数据收集整理的例题和图片资料。
2.试卷和练习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2.练习表现:完成课后练习的情况;3.测验成绩:对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测验。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数据,培养他们的数据思维,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的初步整理+
17.04.2020
A
2
测量数据按其有否相等单位和有否绝对零, 又可细分为比率数据、等距数据和顺序数 据。
类型
顺序数据 等距数据 比率数据
相等 单位
无 有 有
绝对 零
无 无 有
举例
等级评定、喜爱程度 摄氏温度、各种能力分 数 长度、重量、反应时,开 氏温度
17.04.2020
A
3
(二)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5、记忆错误:按顺序记忆材料A和B ,之后回忆A内容, 但被试回忆出来的既不是A也不是B,称为记忆错误。
17.04.2020
A
10
(二)如何制作统计表?
统计表一般由序号、标题、标目、数字、表 注和线条等构成。
序号:要写在表的左上方,序号一般以在 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一般用阿拉 伯数字表示,如“2-1”或者“2.1”,其 中“-”或“.”之前的数字代表该统计表 所在的章节序号,之后的数字代表该统计 表在该章节中是第几个表格。
数数据和测量数据中的顺序变量大都是离散变量。
17.04.2020
A
4
数据类型与统计方法
数据类型与统计方法
计数数据 顺序数据 等距数据 等比数据
离散数据
连续数据
非参数方法参数方法ຫໍສະໝຸດ 17.04.2020A
5
(三)数据的整理
数据的整理是指对在研究中所获得的大量 的观测数据进行整理,使那些直接获得的 看起来纷乱无章的数据,显示出规律性和 各种有用信息 。
17.04.2020
A
14
表1 被试的校区分布情况
校区 起义路 桂花岗 广园
麓湖
龙洞 合计
人数 77
120 34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数据收集整理》-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数据收集整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是指对事物的一种描述或者表达,数据收集是指通过观察和测量,获得数据的过程。
2.能够用图形的形式整理数据,初步认识直方图和条形图的绘制方法。
3.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初步分析数据的特点,培养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数据收集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使用直方图和条形图整理数据。
3.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初步分析数据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初步使用直方图和条形图整理数据。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分析数据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好教学用具,包括直尺、铅笔、彩色笔等。
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等教学资料。
3.教学环境:保证教室内教学环境整洁、安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认识数据的概念,并介绍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意义。
2. 学习直方图的绘制方法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直方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绘制简单的直方图。
3. 学习条形图的绘制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条形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练习掌握条形图的绘制技巧。
4. 数据分析教师让学生观察绘制好的直方图和条形图,引导学生分析数据的特点,如数据的变化趋势、数据的数量分布等。
5. 练习与巩固教师布置相关练习作业,让学生独立练习直方图和条形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够分析数据。
六、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初步了解了直方图和条形图的绘制方法。
通过观察图形,我们能够更好地分析数据的特点,培养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目,按要求绘制直方图和条形图,并分析数据的特点。
八、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直方图的绘制方法•条形图的绘制方法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新知识、让学生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了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
然后通过练习和作业巩固了所学内容,但在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方面还需要加强。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正确收集和整理简单的数据。
3.能够使用简单的图表展示数据。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制作简单的图表。
2. 教学难点•数据的分类和整理。
•制作图表的正确形式和规范展示。
三、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内容为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知识: 1. 数据的概念和意义。
2. 数据的收集方法。
3. 数据的整理与分类。
4. 制作图表展示数据。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粉笔、实物或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可通过举例或图片展示数据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数据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1.用简单的语言介绍数据的概念,如“数据就是各种事物的特征或属性”。
2.讲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通过田野调查、实地观察等来收集数据。
3.教授数据的整理与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
第三步:练习让学生尝试收集一些简单的数据,如班级同学的喜好、体重等,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第四步:总结通过学生的练习,汇总数据,并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柱状图或饼图展示数据。
六、课堂作业1.同学们收集更多的数据,并制作图表展示。
2.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未来的教学需要逐步加深数据的运用与分析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的应用场景。
以上为本节课教案,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件(张厚粲版)ch2统计图表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女生 男生
图2-1 某高校教育系各年级男女生人数
资料来源:表2-6
表2-6 某高校教育系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女
人数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26
33
26
36
24
37
25
35
(二)统计图的种类
1.条形图(又称直条图) 条形图按图形中被比资料的组数不同,可 分为单式条形图和复式条形图;按条形 图的排列的方向不同,可分为纵条图和 横条图。
二、次数分布图
(一)直方图 (二)次数多边图 (三)累积次数分布图
㈠直方图
25 20 15 10 5 0
图2-7a 初二100名学生数学测验分数的次数直方图
㈡次数多边图
25 20 15 10 5 0 37 42 47 52 57 62 67 72 77 82 87 92 97
图2-7b 初二100名学生数学测验分数的次数多边图
复式横条图
优
良 女生 男生 中
差 0 5 10 15
图2-3b 某校初二.三班男女生学习成绩和人数
2.圆形图
优 良 中 差
图2-4 某校初二.三班学习成绩比较图
3.线形图
7 6 5 4 3 2 1 0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男生 女生
图2-5 我国城市7~18岁学生身高年增长情况
㈢累加次数分布图
120 100 80 60 40 20 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教育统计与测量_自考笔记_自考资料7
科目: 教育统计与测量名词解释题答案0.1.统计: 对事物某方面的特性的量的取值从总体上加以把握和认识就叫统计。
0.2. 教育统计: 就是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量的取值从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
0.3. 测量: 就是按一定规则给对象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
0.4. 教育测量: 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 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
0.5. 测验(标准化测验):在测量中, 如果测量工具、施测与评分程序、解释分数的参照系(或标准)都已科学地实现标准化, 像这样对代表性样本的宏观而标准化的测量, 就是标准化测验, 简称测验。
0.6.量表: 在标准化测验中,测量工具(考卷或心理测试项目的集合)和分数解释的常模(或标准), 都有物化的形态(如常模表),它们合在一起被称为量表。
0.7. 标准化考试:在标准化测验时, 如果所测的心理特质是学业成就, 这样的标准化测验又称为标准化考试。
1.1. 数据:用数量或数字表示的资料事实。
1.2.称名变量数据:只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名称、类别或属性上的不同,并不说明事物与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顺序的先后及质的优劣的数据。
简答题答案0.1. 教育统计学包括哪两部分内容, 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1)教育统计学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部分内容。
(2)含义分别是: ①描述统计就是把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和表述, 使数据隐含的信息明确地揭示出来。
②推断统计就是利用实际获得的样本数据资料,依据数理统计所提供的理论方法, 对总体作出推论判断。
0.2. 测量三要素分别是什么?(1)测量工具;(2)施测与评分程序;(3)结果解释参照系和参照物。
0.3. 教育测量的特点是什么?怎样理解它的间接性特点?(1)教育测量的特点是: ①间接性;②要抽样进行。
(2)所谓间接性特点,指的是测量的对象为受教育者的心理特质, 不能直接测量, 只有通过设置一定的情景, 施以特定刺激, 引发出代表性的行为样本, 再对之按一定规则, 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和整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和整理一、数据收集的意义和重要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据无处不在。
从天气预报到股票市场,从日常购物到科学研究,数据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数据收集和整理是理解和利用这些数据的基石。
通过数据收集,我们可以将现实世界的现象转化为可量化、可分析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预测未来,做出决策。
数据收集的意义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预测和决策:数据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趋势,如天气预报、市场预测等。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了解事物的规律和变化,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改进和优化: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销售数据,了解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
3.科学研究和探索:在科学研究领域,数据是探索未知的重要工具。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科学家们可以发现新的规律和现象,推动科学的进步。
二、数据的分类与整理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
分类是为了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整理则是为了使数据更加有序、易于分析和利用。
数据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数据的来源、性质、特征等进行分类。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数据的来源将数据分为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根据数据的性质将数据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根据数据的特征将数据分为描述性数据和预测性数据。
在整理数据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完整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不要遗漏任何重要的信息。
2.准确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对错误的数据进行修正或剔除。
3.有序性:将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方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4.易用性:确保数据的格式和组织方式易于理解和使用。
三、数据的表示方法数据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表格、图表和统计图等。
这些表示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目的。
1.表格:表格是一种简洁明了的数据表示方法,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结构和关系。
第一章数据初步整理
第二节 地理数据的初步整理 一、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数据来源的范围。 从一个集合中选取一部分元素,对这部分元素的 某些数量指标进行测量,根据测量获得的这些数据来 推断这集合中全部元素的这些指标的分布情况。称全 部元素组成的集合为总体(或母体),称组成总体的每 个元素为总体单元(或个体) 。
定义1. 总体(母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组成总体 的每个元素叫做总体单元(个体)。
177 161 214 98 163 131 183 116 173 192 215 214 95 97 176 189 97 254 181 231 197 125 158 129 102 91 119 239 188 163 97 175 83 143 194 142 181 160 211 159 123 219 137 179 145 140 149 172 197 158 159 118 80 174 173 154 187 179 175 159 245 192 138 159 75 152 131 151 122 177 119 176 151 165 130 163 215 198 151 147 119 175 187 136 149 123 111 124 171 194 131 95 126 108 150 205 186 179 166 227 149 136 196 101 161 149 118 135 175 141 152 199 134 141 155 155 150 184 143 169 167 116 206 148 111 131 155 168 190 124 104 165 137 168 158 209 197 169 213 159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数据的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数据的收集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数据的概念,能够说出数据的一般收集方法。
2.能够运用调查方法,有序地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
3.掌握用数据表达事物数量的方法,运用其表示实际事物或情况。
4.能够通过数据的比较分析,形成初步结论。
二、教学重点1.数据的概念及收集方法。
2.数据的整理与表达。
三、教学难点1.运用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制作简单的数据表格。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数据表格、调查问题。
2.学生准备:笔、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解释数据的概念,为学生打开思维。
2. 知识讲解1.数据的概念:数据是描述事物或情况的各种符号、数字或文字,并介绍数据的分类。
2.数据的收集方法:讨论数据的收集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获取数据。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调查:老师给出调查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收集数据。
2.数据整理与表达:学生们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并用表格形式表示出来。
4. 比较分析1.数据比较:学生们就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讨论数据的特点和联系。
2.得出结论:根据数据的比较分析,学生们形成初步结论,展示出数据的价值和意义。
5. 练习与检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老师全程指导和纠错。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技能和表达方法。
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七、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整理一组自己感兴趣的数据,并用数据表格表示出来。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这一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2)》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2)》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数据收集的方法,学会如何整理数据。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整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数据的概念、收集数据的方法。
•掌握整理数据的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数据整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观察数据的能力,并会用直方图表示数据。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备课,熟悉教材内容。
–准备直方图的示例图,以便向学生展示。
2.学生准备:–学生复习上节课知识,了解数据收集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思考。
2. 学习1.教师向学生介绍数据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收集和整理数据。
2.教师示范如何收集数据,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的方法。
3.引导学生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教授整理数据的步骤和方法。
4.教师以直方图的形式展示数据,让学生了解直方图的表达方式。
3.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并用直方图展示数据。
4. 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数据收集整理的理解。
五、作业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收集数据并整理,用直方图表示。
2.学生完成作业后,可以在下节课进行展示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直方图表示数据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数据收集整理展开,通过实践操作和展示,学生对数据的认识更加深入。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和方式解释数据整理的重要性,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适当拓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知识点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知识点心理统计学第一章概述描述统计定义:研究如何把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科学的科学的加以整理概括和表述作用:使杂乱无章的数字更好的显示出事物的某些特征,有助于说明问题的实质。
具体内容:1数据分组:采用图与表的形式。
2计算数据的特征值:集中量数(平均数中数)离散量数(方差)3计算量事物间的相关关系:积差相关(2列 3列多列)推断统计定义: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局部数据(样本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依据数理统计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推论总体情形。
作用:用样本推论总体。
具体内容:1如何对假设进行检验。
2如何对总体参数特征值进行估计。
3各种非参数的统计方法。
心理与教育统计基础概念数据类型一从数据来来划分 1计数数据:计算个数或次数而获得的数据。
(都是离散数据)2测量数据:借助一定测量工具或测量标准而获得的数据。
(连续数据)二根据数据所反映的测量水平 1称名数据(分类)定义:指用数字代表事物或数字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数据。
特点:数字只是事物的符号,而没有任何数量意义。
统计方法:百分数次数众数列联相关卡方检验等。
(非参检验)2顺序数据(分类排序)定义:指代事物类别,能够表明不同食物的大小等级或事物具有的某种特征的程度的数据。
(年级)特点:没有相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
不表示事物特征的真正数量。
统计方法: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肯德尔和谐系数以及常规的非参数检验方法。
3等距数据(分类排序加减(相等单位))(真正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定义:不仅能够指代物体的类别等级,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的数据。
(成绩温度)特点:真正的数量,能进行加减运算,没有绝对零点,不能进行乘除计算。
统计方法: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 Z检验 t检验 F检验等。
4比率数据(分类排序加减法乘除法(绝对零点))定义:表明量的大小,也具有相等单位,同时具有绝对零点。
(身高反应时)特点:真正的数字,有绝对零点,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在统计中处理的数据大多是顺序数据和等距数据。
教育统计学概述与数据的初步整理教案
参考资料
作业
课后反思
注:本页为每次课导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与设计过程
备注与后记
案例引入: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方法论的学科,是关于如何从不确定性中做出明智决定的一门技术。
一、教育统计学的任务
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从而结识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
五、统计表。
统计表是用来表达统计指标与被说明的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它可以将大量数据的分类结果清晰概括,一目了然的表达出来,明显的反应出事物的全貌及蕴含特征,省去冗长的文字叙述,便于分析,比较和计算。
统计表的结构及其编制的原则和要求。
统计表一般由标题标号,表号,线条,数字,表注等各项构成。
统计表的种类。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
频数分布表列法。简单频数分布表。累计频数和累计百分比分布表。
统计图。统计图由标题,图号标目,图形,图注等构成。
表示间断变量的统计图。
表示连续变量的统计图。线形图,频数分布图。
附导学案
设计的问题链:
1.你了解的统计学是什么?什么是教育统计学?
2.学习教育统计学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举例说明一些随机变量与随机现象.
专题性资料。通过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获得的资料。
2.数据的种类。统计数据按来源可分为点技术结合度量数据,按随机变量是指的情况可分为见间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
3.数据的统计分类是指按照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根据分析研究的目的,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时所用统计的方法的可能性,这样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组归类。分类标识按形式划分,可分为性质分类和数量类别。
自考-教育统计学
高纲1428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8063 教育统计学南京师范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Ⅰ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教育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整理、分析在包括教育实验、教育调查等教育研究中所获取的数字资料,并且根据样本观察推断未知总体状况,进而把握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一门学科。
教育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统计学,统计学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教育统计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段的必考科目之一。
学习《教育统计学》,首先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需要.作为科研型的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经常阅读国内外的教育研究报告和文献资料,而在这些报告或文献中,许多都是采用统计学方法来表述或解释其研究成果的。
此外,我们自己的调查、实验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也需要用统计学的方法来概括和说明。
不仅如此,其实一项好的教育调查、教育实验从研究设计开始,就离不开统计学方法的支持。
总之,缺乏教育统计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不仅妨碍我们的学术交流,也严重地影响教育研究科学水平的提高。
学习《教育统计学》,同时也是科学训练的需要.统计学所运用的由个别到一般、由局部到总体的推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因此通过教育统计学的学习,不仅可以掌握一些处理教育科学研究资料的技术手段,而且有助于我们科研意识的养成、科学思维的锻炼。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思想与内容【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应该了解三对六种思维方式,即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归纳主义与演绎主义的思维方式、从局部到整体与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式,以及教育统计学的思维方式;掌握总体、个体与样本,以及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等基本概念;掌握样本的容量、样本的选取、抽样的类型以及常用的抽样方法;了解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思想。
【学习内容】第一节教育统计学的思维方式一、思维方式及其基本类型二、教育统计学的思维方式第二节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术语与符号一、总体、样本与个体二、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三、抽样方法简介第三节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思想第四节教育统计学的基本内容【考核知识点】1.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2。
教育统计与测量_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教育统计与测量_自考笔记自考资料科目:教育统计与测量名词解释题目录0.1.统计0.2.教育统计0.3.测量0.4.教育测量0.5.测验(标准化测验)0.6.量表0.7.标准化考试1.1.数据1.2.称名变量数据1.3.人工编码数据1.4.次数分布1.5.次数直方图1.6.次数多边形1.7.散点图1.8.线形图1.9.条形图1.10.圆形图2.1.集中量数2.2.算术平均数2.3.加权和2.4.加权平均数2.5.中位数2.6.众数2.7.差异量数2.8.离中趋势2.9.平均差2.10.方差2.11.差异系数2.12.地位量数2.13.百分等级3.1.相关3.2.相关系数3.3.积差相关3.4.等级相关3.5.点双列相关4.1.分数4.2.原始分数4.3.导出分数4.4.相对评分分数4.5.绝对评分分数4.6.常模4.7.常模组4.8.发展常模4.9.组内常模4.10.比例智商4.11.标准分数4.12.标准分数常模4.13.线性变换后的标准分数4.14.离差智商5.1.测验项目难度5.2.项目难度指数5.3.项目区分度5.4.测验信度5.5.观察分数5.6.真分数5.7.稳定性系数5.8.等值性系数5.9.测量标准误5.10.测验效度5.11.内容效度5.12.表面效度5.13.效标关联效度5.14.效标关联效度验证5.15.效标污染5.16.结构效度6.1.学业成就测验6.2.安置性测验6.3.形成性测验6.4.诊断性测验6.5.终结性测验6.6.常模参照测验6.7.标准参照测验6.8.标准化成就测验6.9.命题双向细目表6.1O.心理测验6.11.智力测验6.12.能力倾向测验6.13.职业能力倾向测验6.14.学习能力倾向测验6.15.创造力6.16.自陈量表法6.17.投射测验法6.18.情景测验法6.19.评定量表法6.20.人格7.1.随机现象7.2.随机试验7.3.随机变量7.4.频率7.5.概率7.6.必然事件7.7.不可能事件7.8.小概率事件7.9.概率分布7.lO.总体7.11.样本7.12.参数7.13.统计量7.14.抽样分布8.1.小概率事件原理8.2.显著性水平8.3.虚无假设8.4.备择假设8.5.检验统计量8.6.临界值8.7.危机域8.8.I型错误8.9.Ⅱ型错误8.lO.单侧检验8.11.双侧检验8.12.检验灵敏度8.13.方差齐性检验名词解释题答案0.1.统计:对事物某方面的特性的量的取值从总体上加以把握和认识就叫统计。
数学教案之认识生活中的数据
优秀数学教案之认识生活中的数据第一章:数据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据的概念,掌握数据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定义及分类:数值数据、分类数据。
2. 数据的特点:大小、顺序、唯一性等。
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调查、实验、观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数据的定义、特点及收集整理方法。
难点:数据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预报、商品价格等,引导学生关注数据。
2. 讲解:介绍数据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3. 实践:让学生分组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数据,如身高、体重、年龄等。
4. 讨论:分组汇报收集整理的数据,分析数据的特点及规律。
5. 总结:概括数据的概念、特点及收集整理方法。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的不同表示方法,如表格、图表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展示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据表示方法:表格、图表等。
2. 数据展示方法: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数据表示方法及数据展示方法的选择。
难点: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例,如学校成绩排名,引导学生了解数据表示与展示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数据表示方法及数据展示方法。
3. 实践:让学生分组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数据,并选择合适的表示与展示方法。
4. 讨论:分组汇报收集整理的数据及表示展示方法,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数据的初步整理--统计图表的制定**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数据的统计分类,了解次数分布表和次数分布图的编制过程,掌握对数据分布的一些初步整理方法,提高对常见的次数分布图表的阅读能力及编制技能。
第一节数据的统计分类一、数据的统计分类二、数据统计分类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统计表一、统计表的作用二、统计表的种类第三节统计图一、统计图的功用二、统计图的种类第四节次数分布的概念及次数分布表的编制一、次数分布的概念及次数分布表的编制二、次数分布图练习题与思考题第一节数据的统计分类数据的统计分类又称统计分组。
对研究中所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组是对数据进行整理的第一步。
所谓统计分组,就是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征,将所得数据划分到各个类别中去。
对观测数据进行分类,在实验观测前、观测中,观测后都要进行。
例如人们在进行凋查时,从来都是按一定类别计数,如房间内桌子是多少,椅子是多少;对某项教育措施拥护的人多少,反对的人多少,不表态的人多少等等。
在整理数据时的分类工作,就是对观测中的分类再次核对、加工,使分类更趋合理、正确,这样才能使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建立在比较坚实的基础上。
一、数据分组前的准备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采用一定的观测手段,可得到大量的计数数据或测量数据。
但是这些数据在获得过程中,由于实验者所掌握的观测标准不同,观测仪器的灵敏度不同,以及观测者方面某些异常因素的影响,都可以使观测结果产生一些因过失而造成的误差。
因此,在对数据进行分组之前,要进一步核实,如果有充分的理由证明某个数据是受这些过失误差的影响,那就要将这些数据剔除出去,以免它们影响对结果的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切忌随心所欲地挑选那些能够符合自己主观假设的数据,因为如果那样做,不仅违背科学原则,还是缺乏科研道德的表现。
在实验观测中,尤其在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中常会收集到一些变异性较大的实验数据,在进行整理时,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明某数据是由实验中的过失所造成,那就不应轻易将其排除。
如果要剔除这些极少数的数据,也应遵循三个标准差法则(简称3σ法则,即该数据是落在平均数加减三个标准差之外,关于这——点的具体方法,在第三章介绍)。
二、统计分组应注意的问题(一)要分类正确。
必须查明被研究现象的本质,掌握被研究现象的本质是分类的基础。
因此,只有选择与被研究现象的本质有关的特性作为分类的依据,才能确保分类正确。
分类时如果误用了非本质的标志,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除了要了解被研究现象的本质外,对心理学及教育学方面专业知识的熟悉及其专业范围内分类的了解,也有助于分类的正确进行。
例如在实验心理学中对刺激判断的类别;“大于”、“等于”、“小于”有较清楚的了解时,在实验过程中对反应进行分类就易于进行。
(二)分类标志要明确,要能包括所有的数据。
在对数据进行分类时,所依据的特性称为分类的标志。
整理数据时,分类标志要前后一致,而且标志要明确,不能含糊不清。
这就是说,关于被研究现象本质特性的概念要明确,不能既是这个又是那个。
另外,在分类时所依据的标志必须将全部数据包含进去,不能遗漏数据。
例如,对一个班学生进行分类,依研究的需要,可以用性别为标志,将全班学生分为男生及女生两类。
如果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分类标志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类标志的数目及分类的详细程度,都要看被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任务而定。
三、性质类别与数量类别分类标志有各种各样。
如果将这些分类标志按形式划分一下,大致可分为性质类别与数量类别两种。
所有的数据也因而可分为性质类别与数量类别两大类。
(一)性质类别。
反映事物在组别、种类上的不同。
不说明事物之间的数量差异。
它只是按事物的性质不同,将被观测的事物加以划分的。
例如将一组被试分为男性与女性,按年龄将其分为老年、中年及青年等等,这些不同的类别之间不说明差别的数量。
如果分类标志是成绩优劣,并分为优、良、中、差等,也是不同的性质类别。
这里分类标志本身包含着好与坏,但不能直接比较其相差的多少。
性质类别可根据事物的性质及研究的需要分成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又可分为不同数量的细目。
在对观测数据按性质标志分组时,究竟分多少层次和细目,一定要看研究的需要,而不是分类的层次越多越好。
如果分类的数据要作进一步分析,这时还要看统计方法所提供的可能性。
如果层次分得很多,但现有的统计方法处理不了,也是没有意义的。
(二)数量类别。
这是以数据的取值大小为分类标志,将数据按数值大小排出一个顺序来。
第一种情况是直接按数值大小,由小到大排序。
第二种情况是等级排列。
将数据按等级大小排列成序。
第二节统计表一、统计表的作用统计表是表示数字资料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类以后,一般都用统计表的方式加以表达。
对数据进行分类以后,所得到的各种数量结果称为统计指标。
把统计指标和被说明的事物用表格的形式加以表示就构成统计表。
统计表可以给人以一目了然、简洁、清晰的印象,表中的数据易于比较分析,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报告和教育管理部门整理数据时普遍采用的方法。
二、统计表的构造和编制统计表的要求统计表的构造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项目。
现将各项目的名称及编制要求一并叙述如下:序号要写在表的左上方,序号一般以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名称又称标题,是一个表的名称,应写在表的上方。
标题的用语要简洁扼要,使人一望可知该表的内容。
如果用语过简,可在下面附加说明,但这种情况不宜多用。
标目即分类的项目。
标目的好坏决定统计表的质量,因而要认真酌定。
标目一般在表的上面一行和左侧一列。
如果分类的标志只有一个,写在表的左列或上行都可以。
如果分类的标目有两个,且二者没有隶属关系,则左列与上行各一个。
如果两个分类标志有隶属关系,则要都在一个方位(或上面或左侧)分两行分述(见表1—1)。
数字数字是统计表的语言,又称统计指标。
它占据统计表的大部分空间,书写一定要整齐划一,位数要上下对齐,小数点后缺位的要补零,缺数字的项要划“一”。
表注写于表的下面。
它不是统计表的必要组成部分。
如果需要可对标题补充说明。
数据来源、附记等都可作为表注的内容,文字可长可短。
另外,关于统计表的画法应注意以下几点:表的各纵行(或称纵列)之间要用线条隔开,表的两边纵线可以省去,上下两边须有横线,标目与数字间,数字与总计间,两个总标目之间都须用线条隔开。
表的上下二横线线条要粗些等等。
三、统计表的种类统计表可按形式及内容不同的分类标志,将其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统计表的具体功能不同。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统计表的类型。
简单表只列出调查名称、地点时序或统计指标名称的统计表。
分组表只有一个分类标志分组的统计表。
复合表统计分组的标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
若只有两个分组指标的称为两项表;若分组指标有三个的称为三项表,如此类推。
统计表按形式分可分为定性式、统计式、函数式。
第三节统计图一、统计图的功用所谓统计图就是依据数字资料,应用点、线、面、体、色彩等的描绘制成整齐而又规律,简明而又知其数量的图形。
统计图在数据整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图知万言,一张简单的图形,就可以把一大堆数据中的有用信息概括地表现出来。
图形比数字更为具体,能把事实或现象的全貌形象化地呈现出来,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因而便于理解和记忆。
统计图还有一定的艺术性,它可以表现得生动、有趣。
但它也有缺点,那就是图示的数量不易精确,如果制图不当,反而会掩蔽事实真相,因而在使用时应倍加注意。
统计图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横坐标用来表示事物的组别或自变量x,纵坐标常用来表示事物出现的次数或因变量Y,除直角坐标外还有角度坐标(如圆形图)地理坐标(如地形图)等。
二、统计图的结构与制图要点图号及图题统计图的名称为图题或标题。
图题的文字应简赅,只要求能扼要叙述统计图的内容,使人一见能知道该图所要显示的是何事、何物,发生于何时、何地。
如果图示资料比较复杂,用语简单不能明了,这时图题可用大标题与小标题。
图号是图的序号,图题与图号一般写在图的下方。
图题的字体是图中所用文字中最大的,但也不能过大,要与整个图形的大小相称。
一般与图形标目的顺序一致,自左至右书写。
图目是写在图形基线上的各种不同类别、名称,或时间、空间的统计数量,即横坐标上所用的各种单位名称。
在统计图的横坐标及纵坐标上都要用一定的距离表示各种单位,这些单位称为图尺,有算术单位,亦有对数单位,百分单位等等,这要根据资料的情况加以选用,图尺分点要清楚,整个图尺大小要包括所有的数据值,如果数据值大小相差悬殊,图尺可用断尺或回尺法,减少图幅。
图形是图的主要部分,图形曲线要清晰,一般除图形线外,避免书写文字。
要表示不同的结果,用不同的图形线以示区别,各种图形线的含义用图例标明,图例可选图中或图外一适当位置表示,这一切的总目的是为了使整个图和谐美观和均衡。
图注凡图形或其局部或某一点,需要借助文字或数字加以补充说明的,均称为图注。
图注部分的文字要少,印刷字型要小,它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图形所示资料,提高统计图的使用价值,又不破坏图的美观。
此外,一个图形要使用各种线条,这些线条因在图中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包括:图形基线(横坐标)、尺度线(纵坐标)、指导线、边框线等。
三、统计图的种类统计图可按形状、数字性质、图的用途等标志分为多种类别。
心理与教育统计中常用的统计图可按形状划分为直条图、直方图、曲线图、圆形图、散点图等。
下面分述各种图形的绘制方法、功用及特点。
条形图它主要用于表示离散型的数学资料,即计数资料。
它是以条形长短表示各事物间数量的大小与数量之间的差异情况。
条形图所用的条形形状各不相同,名称也有多种:如直条图(或者矩形条图),梯形条图,尖形条图等。
直条图应用最多。
圆形图用于间断性资料,主要目的为显示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在各部分之间的比较。
所要显示的资料多以相对数(如百分数)为主。
圆形图的图尺部分为圆周,分度是将圆周等分为100份,每百分之一相当于3.6°,它的基线是在圆的上方或下方的半径。
线形图用于连续性资料,凡欲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描述某种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或一种现象随另一种现象变化的情形,用线形图表示是较好的方法。
这是教育与心理学实验报告中最常用的图示结果的方法。
直方图是表示连续性资料的频数分配,它是以矩形的面积表示频数分配的一种条形图,是统计学中常用而又有特殊意义的一种统计图。
详见第四节。
散点图又称点图,它是以圆点的大小和同大小圆点的多少或疏密表示统计资料数量大小,以及变化趋势的图。
它是以圆点分布的形态表示两种现象间相关程度的(详见第四章)第四节次数分布的概念及次数分布表的编制一、次数分布表对于一组大小不同的数据划出等距的分组区间(称为组距),然后将数据按其数值大小列入各个相应的组别内,便可以出现一个有规律的表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