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络语言的看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现在速食文化的一种..很快崛起..估计也会很快衰落...生命并不具有持久性..网络语言要区别看待..有些词完全是误导青少年..譬如灰机,灰常等等...语言本来就要有一定的规范性..不可以乱来..但是很多东西又是约定俗称的..例如很多词语原意并非现在这样...但随着说的人多了..也就成正解了..以前的意思反而不对了...那证明语言还是在发展的...很多词语现在的意思和以前的意思就相差相当大..以前还用古文的..那时候又如何看待我们现在用的现在文呢..所以说..如果网络语言有其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的话..倒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语言的一种发展过程...例如囧字,你能找出一个比他更好的形容词反应当时的心情吗?

所以如果网络语言有他的课持续的生命力的话...可以为大众所接受的话..倒不如随他去..反正语言本来就是用来表示一个意思...试想很多年前,我们现在用的次也没有...但某些严重糟蹋文化的..利用错别字的,应该拒绝..

什么是网络语言呢?一些语言学者认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在网上交际所用语言,也就是所谓“网民”们说的话语。本文论述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后者。网络语言是借助于电脑来进行交际的语言,因此,网络是语言的一个新的载体,这一载体快捷、自由和方便。

载体的变化造成了语言风格或者语体的变化,网络催生了网络语言这种新语体。我国在1990年大力发展网络研究和应用后,由活动在网络虚拟空间,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和创新特点的网民群落逐渐创造和形成中国的网络语言——在网络这种特殊环境中(如BBS、OICQ、E—MAIL、HOMEPAGE等)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载体、社会语言的变体——网络语言语体。

网络语言除了传统的汉字和标点符号外,还包括有数字、符号(不同于标点)、拼音和英文字母等。它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体,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造字过程,基本上是以象形文字为主,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符号语言,非常符合中国传统的象形文字的特点,栩栩如生,表现力强,而又不失幽默。简而言之,网络语言其实就是用某些字母和数字、符号来表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由于网络的特点,网友之间几乎所有的交流都需要通过键盘输入来完成。基于需要快速输入的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就是要快速、便于理解、沟通方便。网络语言,堵不如疏

□谢轶群

近日,搜狐博客和《人民日报》群工部联合开展了一项“你对网络语言的评价”的调查,就网络语言的流行面和社会认同度等情况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新的资料。

从目前的调查结果看,网络语言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在上升:

经常使用“美眉”、“粉丝”、“pk”等网络语言的人占被调查者的

45."6%,几乎达到了一半比例;使用原因里,选择“使用方便、潜移默化”的人占

54."99%,远高于求新奇、赶时髦的其他选项;

47."99%的人认为网络语言“丰富”了传统语言。尤其是,参加这次调查的人里20岁到30岁的人占

52."84%,

30岁以上的占

37."09%,原来为使用互联网主体人群、最酷爱网络语言的20岁以下青少年学生只占投票人数的

10."07%(截至

2006年12月27日)。

可见,语言的流行面越来越广,社会认同度也越来越高。这对于为传统语言受到网络语言“污染”而早就忧心忡忡的人士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这些人士出于对传统语言的深厚感情和“语言规范化”的理念,一直呼吁清理网络语言,甚至主张国家立法保护“语言纯洁性”;而在2005年,上海和吉林的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也确实向地方人大提交过关于规范语言文字使用的法案,南京市语委也在这一年要求教师制止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可现在看来,他们对网络语言“堵”的努力并未能遏制网络语言在社会上的蔓延。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长期使用中,会形成一定的使用规则,违背这种规则就会造成交际障碍乃至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强调语言的规范性是必要的。但是,更应该看到,语言又是在使用中随时代变迁而不断丰富发展的,“葡萄”、“苜蓿”来自西域语,“胡同”来自蒙古语,“干部”、“消防”来自日语,“沙发”、“麦克风”、“奥林匹克”来自英语,它们原先想必也是对我们的传统汉语造成“污染”的,可今天已经成为汉语一个难以分割的组成部分;即便是“WTO”“IT”、“VIP”这样从字形到发音都完全保持着外语原貌的语言,一样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也并未给交际带来困难。

说到底,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只要大家都用它,不造成理解障碍,它就是“规范”的。网络语言萌生和壮大于互联网,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全面应用是大趋势,因此网络语言是堵不住的。而那些不能在生活中扎根的网络语言,自然会消失,即使网民想“抢救”也没用。对待网络语言,应该是顺其自然,堵不如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