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DNA的生物合成

合集下载

DNA的生物合成(精)

DNA的生物合成(精)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一. DNA的复制
复制部位:
真核生物:细胞核
原核生物:细胞质的核质区
(一) 复制的反应
一. DNA的复制
n1d ATP n2d CTP n3d GTP n4d TTP
DNA聚合酶 DNA模板
DNA +(n1+n2+n3+n4)PPi
PPi随即被焦磷酸酶水解,从 而推动聚合反应的进行。
做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二) 复制的方式 半保留复制
一. DNA的复制
(二) 复制的方式
一. DNA的复制
如何证明半保留复制
1958年,Meselson 证明:用,15NH4Cl唯一氮源
培养大肠杆菌,之后,用14NH4Cl培养,然后进行
CsCl2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由于15NH4Cl密度大于
双螺旋DNA
3′5′ 带切开的3′ 端单链穿越 与另一条连 接封口 Tyr
一.DNA的复制
TopⅠ被解离 (-) (-)
P OH
2个负超螺旋 DNA-酶中间物
O R HN CH C NH R′ CH 2 Tyrosine N O O O 5′ H Oˉ H P O O P Oˉ (b) O O H H DNA链 N H N NH 2 N
② 随后链的合成
引物的合成:随后链的每个冈崎片段都需要合成
RNA引物。也是由引物酶催化。
冈崎片段的合成: DNA聚合酶 Ⅲ (原核细胞 )在引物的 3'末端使DNA链延伸,直至抵达其 下游的另一个冈崎片段的 RNA引物
的5'端。
(五)复制的过程 3.复制叉的推进-复制叉推进的过程

生物医学概论生化第4章基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生物医学概论生化第4章基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5 3
串联重复序列 反向重复序列
3 5
· · · TGTGGATTA-‖-TTATACACA-‖-TTTGGATAA-‖-TTATCCACA
58
66
166
174
201
209
237
245
E. coli复制起始点 oriC
目录
引发体和引物
Dna B、 Dna C Dna A 5 3
引物 酶
进行解链,进行的是单点起始双向复制。
复制中的放射自显影图象
目录
3. 半不连续复制
3
前导链 (leading strand)
5 3
解链方向
后随链 (lagging strand)
5
目录
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 这股链称为前导链(leading strand) 。
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 A C T G G
T C C A T G A C G G T G A C C
C C A C T G G
G G T G A C C
AT GC GC TA AT CG TA GC CG CG AT CG TA GC GC
+
AT GC GC TA AT CG TA GC CG CG AT CG TA GC GC
氢键,使DNA双链解开成为两条单链。
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 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 SSB) ——在复制中维持模板处于单链状
态并保护单链的完整。
目录
复制起始点附近区域的DNA双链解开成为两条单链。
SSB
解链方向 解螺旋酶
目录
DNA拓扑异构酶改变DNA超螺旋状态、理顺DNA链

第四章 DNA的复制-

第四章 DNA的复制-

• DNA的解链过程,首先在拓扑异构酶I的作 用下解开负超螺旋,并与解链酶共同作 用,在复制起点处解开双链,一旦局部解 开双链,就必须有SSB蛋白来稳定解开的 单链,接着由引发酶等组成的引发体迅速 作用于两条单链DNA。 • 不论是前导链还是滞后链,都需要一段 RNA引物以开始子链DNA合成。
• 冈崎片段与半不连续复制 由于DNA双螺旋的两条是反向平行的,因此在复制 叉附近解开的DNA链一条是5’-3’方向,另一条是 3’-5’方向,决定了前导链的复制是连续的,而滞 后链的复制是不连续的。因此称为DNA的半不连续 复制。 冈崎片段 在DNA不连续复制过程中,沿着后随 链的模板链合成的新DNA片段。随后共价连接成完 整的单链。其长度在真核与原核生物当中存在差 别,真核冈崎片段长度约为100~200核苷酸残 基,而原核为1000~2000核苷酸残基。
末端长度可变
A typical telomere has a simple repeating structure with a G-T-rich strand that extends beyond the C-A-rich strand. The G-tail is generated by a limited degradation of the C-A-rich strand.
The rolling circle replicates DNA
Phage λ
A rolling circle appears as a circular molecule with a linear tail by electron microscopy.
某种蛋白质介入而在真正的末端启动复制
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调控
• 真核细胞中DNA复制有3个水平的调控 (1)细胞生活周期水平的调控 即决定细胞停 留在G1期还是S期,许多外部因素和细胞因子 参与限制点的调控。 (2)染色体水平的调控 决定不同染色体或同一 染色体不同部位的复制子按一定的顺序在S期 起始复制 (3)复制子水平调控 决定复制的起始与否

分子生物学:DNA复制

分子生物学:DNA复制

(CsCl gradient centrifuge)
N15
DNA
N14
Semi-Conservation Replication
Source:M. Meselson and F. W. Stahl, Sciences 44:675, 1958.
半半保保留留复复制制-小结
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 模板(template)按碱基配对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代 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 完全重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DNA都和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 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RNA引物的形成
DNA链合成及延长
复制的终止
• RNApol (RNA polymerase)
[Rif S ]
完成对先导链引物的合成
实现DNA复制的转录激活起始

• dnaG (primase) [Rif R]

完成对后随链引物的合成
较先导链的启动落后一个Okazaki片断
• 完成10±NtRNA引物合成后.
遗传物质的基本属性:基因的自我复制 基因的突变 控制性状的表达
DNA复制
亲代双链DNA分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 分别以每 条 单链DNA分子为模板,聚合与 自身碱基可以互补配对的游离的dNTP,合 成出两条与亲代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子代 DNA分子的过程。 主 要 包 括 引 发 、 延 伸 、 终止三个阶段。
复制发动温度敏感突变型(慢停突变) 42℃不能发动DNA复制、但可完成DNA延伸
37 ℃, 5 ci / mM H3-T , 6min
37 ℃, 52 ci / mM H3-T , 6min

DNA的生物合成

DNA的生物合成
DNA聚合酶只能催化DNA链从5'端至3'方向合成,故子链沿着模板复制时,DNA复制的酶学与拓扑学 参与DNA复制的物质 底物(substrate): dATP, dGTP, dCTP, dTTP; 聚合酶(polymerase): 依赖DNA的DNA聚合酶,简写为 DNA-pol; 模板(template): 解开成单链的DNA母链; 引物(primer): 提供3'-OH末端使dNTP可以依次聚合; 其他的酶和蛋白质因子。 生成磷酸二酯键是复制的基本化学反应 (dNMP)n + dNTP → (dNMP)n+1 + PPi DNA 新链生成需引物和模板; 新链的延长只可沿5'→ 3'方向进行 DNA聚合酶(依赖DNA的DNA聚合酶)催化核苷酸之间聚合 活性 5'-3' 的聚合活性 核酸外切酶活性 3'-5'外切酶活性 能辨认错配的碱基对,并将其水解 5'-3'外切酶活性 能切除突变的 DNA片段 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分为三型
双向复制 (bidirectional replication) 定义 原核生物复制时,DNA从起始点(origin)向两个方向解链,形成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复 制叉,称为双向复制 原核生物
A. 环状双链DNA及复制起始点(一个复制点) B. 复制中的两个复制叉 C. 复制接近终止点 真核生物
多个复制起点,多起点双复制特征 从一个DNA复制起点起始的DNA复制区域称为复制子 半不连续复制 (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
拓扑异构分类 拓扑异构酶Ⅰ 切断DNA双链中一股链,使DNA解链旋转不致打结;适当时候封闭切口, DNA变为松弛状态。 反应不需ATP。 拓扑异构酶Ⅱ

DNA的生物合成

DNA的生物合成

母链DNA
复制过程中形成 的复制叉
子代DNA
目录
• 密度梯度实验
梯度离心结果
含重氮N15-DNA的细菌
培养于普 通培养液
第一代
继续培养于 普通培养液
第二代 ——实验结果支持半保留复制的设想。
目录
• 半保留复制的意义
按半保留复制方式,子代DNA与亲代DNA
的碱基序列一致,即子代保留了亲代的全部遗
传信息,体现了遗传的保守性。 遗传的保守性,是物种稳定性的分子基础, 但不是绝对的。
目录
(二)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DNA-pol DNA-pol DNA-pol DNA-pol DNA-pol 起始引发,有引物酶活性。 参与低保真度的复制 。 在线粒体DNA复制中起催化作用。 延长子链的主要酶,有解螺旋酶活性。 在复制过程中起校读、修复和填补缺 口的作用。
目录
5' 3'
dCTP
dGTP
dTTP
dATP
dCTP
dATP
dGTP
dTTP
目录
领头链的合成
目录
随从链的合成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三)复制的终止
• 原核生物基因是环状DNA,双向复制的复制 片段在复制的终止点(ter)处汇合。
ori
0
ori
50
82
32
ter
SV40

ter
E.coli
全称: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 简称:DNA-pol
活性:1. 5'→3' 的聚合酶活性

核酸的生物合成

核酸的生物合成

2、DNA 的半保留 复制实验 依据
1958年Meselson
& stahl用同位素 示踪标记加密度 梯度离心技术实 验,证明了DNA是 采取半保留的方 式进行复制.
[15N] DNA
[14N- 15N] DNA
[14N- 15N] DNA
[14N] DNA
Meselson-stahl实验 (a)密度梯度离心的DNA带 (b)对应于左侧DNA带的解释
一、半保留复制
1、DNA的 半保留复制的概念
DNA在复制时,两条 链解开分别作为模板,在 D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碱 基互补的原则合成两条与 模板链互补的新链,以组 成新的DNA分子。这样新 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亲 代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 全一样。由于子代DNA分 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另 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 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具有3′ 5′端核酸外切酶的活性,主要负责 DNA的修复,在一定程度上参与DNA复制。活性 低。功能不十分清楚,是一种修复酶。
3、DNA聚合酶Ⅲ
polⅢ
是使DNA链延长的主要聚合酶, 目前已知全酶是由7种多肽形成的复合 物,含有10种共22个亚基组分 (α 2ε 2θ 2δ 2г 2δ 2δ 2′2χ 2ψ 2β 2) 和Zn原子。
DNA—3′—OH+P—5′—DNA+ATP(NAD+)
DNA—3′—O—P—5′—DNA+AMP+ PPi(NMN)
E,coli连接酶
催化下的连接机制
3'
5'
模板链
连 接 酶 连 接 切 口
A G A A C C T T G T C T T G G A A C
5' P P P P P OH P P P P 3'

DNA的生物合成

DNA的生物合成

13/16.DNA的生物合成 13.2 原核生物DNA的复制 13.2.1 参与原核DNA复制的酶和蛋白质
1.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1)DNA聚合酶Ⅰ:
Klenow片段,含DNA聚合 酶和3´→5´核酸外切酶活性
13/16.DNA的生物合成
13.2 原核生物DNA的复制
13.2.1 参与原核DNA复制的酶和蛋白质
• 基因组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子,每个复制子都含有控制复制起始
的起点,可能还有终止复制的终点
• 大多数原核生物染色体DNA的复制是双向,形成复制眼,单向复制的特殊形
式,称为滚动环式
• 真核生物染色体DNA是线形双链分子,含有许多复制起点,因此是多复制子。
13/16.DNA的生物合成 13.1 DNA复制的概况 13.1.2 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
13/16.DNA的生物合成 13.2 原核生物DNA的复制 13.2.1 参与原核DNA复制的酶和蛋白质
1.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β-滑动夹子 将正在复制的DNA固定在夹子中心,并能随DNA复制沿着模板DNA链滑动 使DNA聚合酶不易从模板脱离,有利于DNA的连续复制
13/16.DNA的生物合成 13.2 原核生物DNA的复制 13.2.1 参与原核DNA复制的酶和蛋白质
2.参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其他酶和蛋白质 (5)其它蛋白因子
单链结合蛋白(SSB-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 稳定已被解开的DNA单链,阻止复性和保护单链不被核酸酶降解。
引发前体 它由多种蛋白质dnaA、dnaB、dnaC、n、n´、n´´ 和i组成。引发前体再与引发
若双链DNA中一条链有切口,一端是3´-OH,另一端是5´-磷酸基,连接酶可 催化这两端形成磷酸二酯键,而使切口连接。

生物化学核酸的生物合成

生物化学核酸的生物合成
22
13.1 DNA的生物合成
13.1.2 逆转录—由RNA指导合成DNA的过程 ➢ 逆转录酶:以RNA为模板,dNTP为底物,催化5端到3端
方向合成DNA的酶(RDDP)或反转录酶,是 1970年在劳氏肉瘤、鼠白血病病毒中发现的引 起生物致癌的酶。 ➢ 逆转录特点:(1)模板为单链RNA;
(2)逆转录酶(RnaseH)具有专一切除 RNA—DNA杂交分子中的RNA的功能。
u 解开DNA双螺旋结构
(4)拓扑异构酶 拓扑是物理学上的一个名称,空间异构的意思。
用于解开DNA超螺旋结构,TOPI——打开一条链;TOPⅡ从中间 剪开。
(5)单链结合蛋白(SSB) u 防止两条链再结合(复性)
(6)引发酶和引发体: u 催化引物的合成,多数是RNA聚合酶催化合成RNA引 物、也有
DNA复制——依赖于DNA的DNA合成,

是主要的合成方式。

逆转录 —— 依赖于RNA的DNA合成,


主要在病毒中,
是转录的逆过程。
DNA的损伤与修复—— DNA损伤后,
DNA片段的填补。
3
13.1 DNA的生物合成
13.1.1 DNA复制—由亲代DNA合成两个相同的 子代DNA的过程
u DNA复制的方式——半保留复制
u DNA复制的方式——半保留复制
Ø 6.DNA复制的过程——起始、延长和中止
复制的延伸:
是一个重复的过程。在RNA引物上,由DNA聚合酶Ⅲ(真核为α)催化, 以dNTP为底物,沿着5 / 3/滑动,按碱基配对原则在引物3/—OH 上接上相应的核苷酸,以添加dNMP顺序。不断滑动,不断添加,链就不 断延长。
②模板DNA高级结构的解除:拓扑异构酶Ⅱ(旋转酶)打开拓扑结构, 解旋酶打开双螺旋,DNA单链结合蛋白结合于已解开的链上,提供模板

核酸与蛋白质生物合成

核酸与蛋白质生物合成

2. DNA 连接酶: 催化DNA双链中缺口处3’-OH与5’-P 之间的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从而将两个DNA片段连接 起来。
能量:动物细胞和噬菌体:ATP; P E coli 等细菌:NAD+
G C P P
C G OH P
A T P
T A P
DNA ligase ATP or NAD, Mg++ P
(In 1957)
Meselson and Stahl
DNA Replication is semiconservative Each DNA strand serves as template for the synthesis of a new strand, producing two new DNA molecules, each with one new strand and one old strand. This is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5’
O HO P OH
O O P OH
O OH
5
A
O
1 3 2
O P O CH2
4
H
OH
OH
O HO P OH
O O P OH
O OH
5
C
O
1 3 2
O P O CH2
4
H
OH
OH
2. 延伸阶段:
3. 终止阶段: DNA模板含有终止转录的部位,称 为终止序列(终止信号),E coli 含有两类终止子。
• PCR反应条件 95℃ 72℃ • PCR过程 • PCR的特点
PCR的基本原理
Taq
• PCR反应条件 72℃ 50℃ 95℃ Taq PCR过程 • • PCR的特点

DNA的生物合成

DNA的生物合成
第十二章
DNA的生物合成 (复制)
DNA Biosynthesis,Replication
什么是DNA的复制?
是指遗传物质的传代,以母链DNA为模板 合成子链DNA的过程。
复制
亲代DNA
子代DNA
生物的遗传现象,与遗传物质的复制有关, 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 。
第一节:复制的基本规律
❖ 半保留(semi-conservative ) ❖ 双向复制 (bidirectional replication) ❖ 半不连续复制 (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 ❖ 高保真性 (high fidelity)
(一)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DNA-pol Ⅰ DNA-pol Ⅱ DNA-pol Ⅲ
(一)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分子量(kD) 组成
分子数/细胞 5→3核酸外切酶活性 基因突变后的致死性
DNA-pol I 109
单肽链
400 有 可能
DNA-pol II DNA-pol III
120 ?
? 无 不可能
(二). *DNA复制的保真性
•严格地遵守碱基配对规律:A与T、G与C • DNA-pol III 的ε亚基在复制延长中对碱 基的选择功能 • 复制出错时DNA-pol I 有及时的校读功能
三、复制中的分子解链及DNA 分子 拓扑学变化
DNA分子的碱基埋 在双螺旋内部,只有把 DNA解成单链,它才能 起模板作用。
(一)解螺旋酶、引物酶和单链DNA结合蛋白
原核生物复制起始的相关蛋白质
蛋白质(基因)
通用名
DnaA (dnaA) DnaB (dnaB) DnaC (dnaC)
解螺旋酶

分子生物学复习总结题-第四章-DNA的生物合成

分子生物学复习总结题-第四章-DNA的生物合成

第四章DNA的生物合成一、选择单选:1、中心法则的内容不包括A.DNA→DNAB.DNA→RNAC.RNA→DNAD.RNA→蛋白质E.蛋白质→RNA2、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不包括A. 催化引物的3'-羟基与dNTP的5'-磷酸基反应B. 催化引物的生成C. 切除引物或突变的DNA片段D. 切除复制中错配的核苷酸E. 催化DNA延长中3'-羟基与dNTP的5'-磷酸基反应3、DNA连接酶A. 使DNA形成超螺旋结构B. 使双螺旋DNA链缺口的两个末端连接C. 合成RNA引物D. 将双螺旋解链E. 去除引物,填补空缺4、DNA连接酶在下列哪一个过程中是不需要的?A. DNA修复B. DNA复制C. DNA断裂和修饰D. 基因工程制备重组DNAE. DNA天然重组5、DNA连接酶作用需要A. GTP供能B. ATP供能C. NAD+供能D. NADP供能E. cAMP供能6、DNA复制起始过程,下列酶和蛋白质的作用次序是:1.DNA-pol Ⅲ;2.SSB;3.引物酶;4.解螺旋酶A.l,2,3,4B. 4,2,3,1C. 3,l,2,4D. 1,4,3,2E. 2,3,4,l7、复制中的RNA引物A. 使DNA-pol Ⅲ活化B. 解开 DNA双链C. 提供5’-P合成DNA链D. 提供3’-OH合成DNA链E. 提供5’-P合成RNA链8、复制起始,还未进人延长时,哪组物质已经出现A. 冈崎片段,复制叉,DNA-pol IB. DNA外切酶、DNA内切酶、连接酶C. RNA酶、解螺旋酶、DNA-pol ⅢD. Dna蛋白,RNA聚合酶,SSBE. DNA拓扑异构酶,DNA-pol Ⅱ,连接酶9、冈崎片段产生的原因是A. DNA复制速度太快B. 双向复制C. 有RNA引物就有冈崎片段D. 复制与解连方向不同E. 复制中DNA有缠绕打结现象10、关于突变,错误的说法是A. 颠换是点突变的一种形式B. 插入1个碱基对可引起框移突变C. 重排属于链内重组D. 缺失5个碱基对可引起框移突变E. 转换属于重排的一种形式11、点突变引起的后果是A. DNA降解B. DNA复制停顿C. 转录终止D. 氨基酸读码可改变E. 氨基酸缺失12、嘧啶二聚体的解聚方式靠A. S.O.S修复B. 原核生物的切除修复C. 重组修复D. 真核生物的切除修复E. 光修复酶的作用13、点突变不会导致A.错义突变B.无义突变C.移码突变D.致死突变E.癌基因激活14、损伤的类型不包括A.错配B.插入和缺失C.DNA重排D.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E.DNA变性多选:1、中心法则的内容包括A.DNA半保留复制B.DNA逆转录合成C.DNA修复D.RNA复制E.蛋白质合成2、DNA的复制过程需要A.DNA模板B.dNTPC.NTPD.DNA聚合酶E.引物和Mg2+3、原核生物DNA的复制过程需要30多种酶和蛋白质参加,其中主要有A.解旋酶DnaBB.Ⅰ型拓扑异构酶C.引物酶DnaGD.DNA聚合酶ⅡE.DNA连接酶4、真核生物DNA半保留复制需要A. DNA聚合酶αB. 逆转录酶C. 转肽酶D. 端粒酶E. DNA聚合酶γ5、可能造成框移突变的是A. 转换B. 缺失C. 点突变D. 颠换E. 插入6、DNA复制的特点是A.要合成RNA引物B.是NTP聚合C.形成复制叉D.完全不连续E.半保留复制7、关于原核生物DNA聚合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dNTP按5'→3'方向合成DNAB.其引物可以是DNAC.DNA聚合酶Ⅱ没有5'→3'外切酶活性D.DNA聚合酶Ⅲ延伸能力最强E.切口平移依赖DNA聚合酶的5'→3'外切酶活性和5'→3'聚合酶活性8、真核生物DNA的复制过程在以下哪些方面与原核生物不同?A.复制速度比原核生物慢B.有许多复制起点C.形成多复制子结构D.复制周期长E.存在端粒合成机制9、关于真核生物DNA 端粒的合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端粒DNA含短串联重复序列B.所有端粒末端均为3'端突出结构C.端粒酶本质上是一种逆转录酶D.端粒DNA合成过程还需要引物E.端粒DNA合成过程是一个连续过程10、哪些因素可以造成DNA损伤?A.复制错误B.自发性损伤C.物理因素D.化学因素E.病毒11、那些成分可以导致DNA损伤?A.碱基类似物B.亚硝酸盐C.烷化剂D.染料E.尼古丁12、DNA损伤修复系统包括:A.错配修复B.直接修复C.切除修复D.重组修复E.易错修复13、逆转录酶具有哪些催化活性A.DNA逆转录合成B.DNA复制合成C.水解双链DNAD.水解双链RNAE.水解RNA-DNA杂交体14、逆转录病毒在合成其双链cDNA之前,需先后经过哪两步反应A. 病毒蛋白质的合成B. 转录C. 逆转录D. RNA链的水解E. DNA大量复制二、填空1.DNA的复制过程需要以下物质:dNTP底物、、DNA聚合酶、和Mg2+。

DNA的生物合成

DNA的生物合成

13.DNA的生物合成13.1 DNA复制概况DNA复制:指亲本DNA双螺旋解开,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13.1.1DNA的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DNA 的两条链彼此分开,各自作为模板,按碱基配对规则合成互补链。

由此产生的子代DNA的一条链来自于亲代,另一条链则是以这条亲代链为模板合成的新链。

13.1.2DNA复制的起点(富含A、T的区域)和方向①复制子:基因组中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子。

②复制叉:从一个固定的起点开始复制,此时双链DNA解开形成两条单链,分别作为模板进行复制,由此形成的结构很想叉子。

③复制的方向:ⅰ)单向复制ⅱ)双向复制(大多数):形成两个复制叉的复制泡或复制眼。

④滚环复制:⑤D环复制:13.2原核生物DNA的复制13.2.2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始①引发体:13.2.3 DNA链的延伸1.宏观:①模板:3’→5’方向的亲代链②延伸方向:从5’→3’方向聚合子代DNA链③酶:DNA聚合酶Ⅲ④原料:dATP、dTTP、dCTP、dGTP⑤连接形式:以dNMP的方式⑥连接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延伸本质:前者的不断生成)2.微观:(以一个复制眼为例)①半不连续复制:一条链是连续合成的,另一条链是间断合成的短片段连接而成的。

②前导链:DNA的一条链按复制叉的移动方向,沿5’→3’方向连续合成。

③后随链:另一条链是在已经形成一段单链区后,先按与复制叉相反的方向(5’→3’方向)合成冈崎片段,再通过酶的作用将冈崎片段连在一起构成完整的链。

13.2.4 复制的终止(终止子ter)1.冈崎片段的连接:①RNA 引物的水解:RNA酶(DNA聚合酶Ⅰ)水解引物(切除引物),暴露出羟基端和磷酸基端。

②缺口的填补:DNA聚合酶Ⅰ③连接:当DNA聚合酶Ⅰ催化至还剩一个磷酸二酯键切口时,由DNA连接酶连接,形成完整连续的后随链。

①结构:②冈崎片段形成的过程图(作用):13.5 DNA的损伤和修复13.5.1 DNA损伤的产生1.DNA的损伤:①化学诱变剂:ⅰ)5-溴尿嘧啶ⅱ)亚硝基ⅲ)羟胺ⅳ)烷化剂ⅴ)嵌合剂。

dna的生物合成

dna的生物合成

dna的生物合成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生物基因的物质,是控制生命过程的基础。

它的生物合成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在细胞内完成。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DNA的生物合成过程。

第一步:DNA的解旋DNA的生物合成是从DNA的解旋开始的。

在DNA合成前,DNA双链需要被解开成两个单链。

这是由酶类分子引起的(解旋酶),它会在DNA的部位打开双链。

第二步:DNA的复制DNA的复制是整个生物合成的中心过程。

在细胞中,复制是由另一种酶类分子完成的——DNA聚合酶。

它能够识别并组装正确的碱基对,从而复制原始DNA链。

这个过程需要破坏氢键,将两个原始链分开,然后将两个新的链按照碱基配对规则,复制出一个新的DNA分子。

第三步:DNA的修复DNA的生物合成还包括修复过程。

生物体中,DNA会受到外界的胁迫,比如辐射、化学毒物等,它们都会导致DNA上的碱基失去完整性。

这时,生物体内的一些酶类分子就会介入,识别失去完整性的碱基并更换掉它们,从而维持DNA的完整性。

第四步:DNA的连接DNA的连接是DNA生物合成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DNA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聚合酶将新的DNA链加到原始链的3'端。

由于DNA链是反向复制的,所以新链的3'端和原始链的5'端相连,但还缺失一个连接。

这个连接需要由另一种酶类分子完成——连接酶,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DNA链。

第五步:DNA的末端在DNA复制的最后,由于DNA链的反向复制,终止位置上新链是5'端,所以需要一些特殊的酶类分子,将DNA的末端完成成一个标准的双链螺旋。

这个过程由酶类分子DNA聚合酶完成。

综上所述,DNA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多样的过程,其中包括解旋、复制、修复、连接、末端等许多步骤。

这个过程需要一系列的酶类分子和协调配合,才能完成DNA的生物合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DNA的生物合成DNA复制的特点1、半保留复制2、复制的起始,方向与速度3、半不连续复制4、DNA聚合酶催化,多种蛋白质参与一、半保留复制P514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原则,分别合成新链,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条亲代DNA链。

三种可能的DNA复制机制二、复制的起始,方向与速度DNA在复制时,需在特定的位点起始,这是一些具有特定核苷酸排列顺序的片段,即复制起始位点(origin) 。

复制起始位点序列特征:富含AT,具有复制起始蛋白识别的区域。

独立完成复制的功能单位称为复制子(replicon) 。

DNA复制的起始,必须以一段具有3’端自由羟基(3’-OH)的RNA作为引物(primer) ,RNA引物的序列与模板DNA的碱基顺序相配对。

DNA复制大多为双向等速复制。

三、半不连续复制DNA聚合酶只能以5’→3’方向聚合子代DNA链,即模板DNA链的前进方向必须是3’→5’。

复制时,1条链的前进方向与复制叉打开方向是一致的,可连续合成,称为先导链(leading strand),另一条链的前进方向与复制叉打开方向相反,不能连续复制,称为滞后链(lagging strand)。

所以DNA的复制是半不连续复制。

滞后链的复制过程: 先以片段的形式合成冈崎片段,多个冈崎片段再连接成完整的链。

四、DNA聚合酶催化,多种蛋白质参与(一)、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DNA pol)活性:1. 5→'3'的聚合酶活性聚合反应:底物--dNTP2. 核酸外切酶活性DNA聚合酶的核酸外切酶活性3'→ 5'外切酶活性能辨认错配的碱基对,并将其水解。

5'→ 3'外切酶活性切除突变的DNA片段与冈崎片段中的引物。

DNA聚合酶的种类在原核生物中,目前发现的DNA聚合酶有三种,DNA聚合酶Ⅰ(pol Ⅰ),DNA 聚合酶Ⅱ(pol Ⅱ),DNA聚合酶Ⅲ(pol Ⅲ)。

参与DNA复制的主要是pol Ⅲ和pol Ⅰ。

原核生物中的三种DNA聚合酶pol Ⅰpol Ⅱpol Ⅲ5'→3'聚合酶活性+++5'→3'外切酶活性+--3'→5'外切酶活性+++生理功能填补缺口修复损伤校正错误主要起修复作用复制先导链与冈崎片段校正错误pol Ⅰ可被特异的蛋白酶水解为两个片段,其中的大片段保留了两种酶活性,即5‘→3’聚合酶和3‘→5’外切酶活性,通常被称为Klenow 片段。

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DNA-polαβγδε分子量(kD)16.5 4.014.012.525.55'→3'聚合酶活性++?+++++++++3'→5'外切酶活性--+++生理功能起始引发引物酶活性低保真度复制线粒体DNA复制延长子代链的主要酶,解螺旋酶活性填补缺口,切除修复,重组(二)、单链DNA结合蛋白(SSB蛋白)单链DNA结合蛋白是一些能够与单链DNA结合的蛋白质,以四聚体形式与单链DNA结合,起保持单链的存在的作用。

(三)、解链酶(helicase)解链酶,又称解旋酶,解螺旋酶,是用于解开DNA双链的酶蛋白。

延模板链移动,每解开一对碱基,需消耗2分子ATP。

(四)、DNA拓扑异构酶( topoisomerase)能够松解DNA超螺旋结构的酶。

拓扑异构酶的作用特点能水解连接磷酸二酯键(五)、DNA连接酶DNA连接酶(DNA ligase)可催化两段DNA片段之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把两段相邻的DNA链连接成一条完整的链。

滞后链冈崎片段的连接。

第三节DNA的复制的过程一、复制的起始二、复制的延长三、复制的终止四、环状DNA的复制五、端粒与端粒酶一、复制的起始DNA复制的起始由两步构成。

1.解旋解链,形成复制叉:A. DnaA蛋白识别复制起始序列,由拓扑异构酶和解链酶作用,使DNA双螺旋结构解开,形成两条单链DNA。

B. 单链DNA结合蛋白(SSB)四聚体结合在两条单链DNA上,形成复制叉。

2.引发体组装和引物合成:A. 由解链酶(DnaB蛋白) 等6个蛋白装配成引发前体,并与引发酶(DnaG蛋白) 形成引发体;B. 在引发酶的催化下,以DNA为模板,合成一段短的RNA片段作为引物,从而获得3'端自由羟基(3'-OH)。

引发体的组装形成含有解螺旋酶(DnaB蛋白)、DnaC蛋白、引物酶和DNA复制起始区域的复合结构称为引发体。

二、复制的延长复制的延长指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以亲代DNA链为模板,从5’→3’方向聚合形成子代DNA链。

其化学本质是将dNMP逐个通过磷酸二酯键添加到子链3 ’末端羟基上。

在原核生物中,参与DNA复制延长的是DNA聚合酶Ⅲ;而在真核生物中是DNA 聚合酶δ。

DNA延伸过程简图三、复制的终止(一)去除引物,填补缺口:在复制过程中形成的RNA引物,需由RNA酶来水解去除;RNA引物水解后遗留的缺口,由DNA聚合酶Ⅰ(原核生物)或DNA聚合酶ε(真核生物)催化延长缺口处的DNA,直到剩下最后一个磷酸酯键的缺口。

(二)连接冈崎片段:在DNA连接酶的催化下,生成最后一个磷酸酯键,将冈崎片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DNA长链。

四、环状DNA的复制过程环状DNA复制有多种形式,比较常见的为θ复制、滚环复制和D环复制。

θ复制是通过Colin实验发现的。

其特点是:复制起始后双向复制,得到2个环状子代DNA分子。

滚环复制特点(1)不需RNA引物(2)只有一个复制叉,单向复制(3)形成多联体(concatemer )(4)一次起始可以合成多个子代DNA,效率高采用滚环复制的DNA,大多为噬菌体DNA。

D环复制(D-loop replication) :是线粒体DNA 的复制形式,其特点是:单向复制,两条链合成不对称,形成一个双链环状分子与一个部分单链环。

五、端粒与端粒酶链状DNA的末端问题:线状DNA,复制完成切去引物后,会产生5’末端缺失。

端粒(telomere)是指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部分,通常膨大成粒状。

端粒的结构特点由末端单链DNA序列和蛋白质构成。

• 末端DNA序列是多次重复的富含G、T碱基的短序列。

功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保证DNA复制的完整性线性DNA在复制完成后,其末端由于引物RNA的水解而可能出现缩短。

故需要在端粒酶(telomerase)的催化下,进行延长反应。

端粒酶(telomerase)端粒酶是一种RNA-蛋白质复合体,它可以其RNA(端粒酶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酶(端粒酶反转录酶)催化反转录反应对末端DNA链进行延长。

反转录酶与反转录现象反转录酶和反转录现象的发现理论意义:RNA兼有遗传信息传代与表达功能。

应用意义:可人工合成cDNA及构建cDNA文库。

第三节DNA的突变一、基因突变的特征与意义二、基因突变的类别三、引起基因突变的原因一、基因突变的特征与意义可以通过复制而遗传的永久性DNA结构的改变,称为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其特征是:1. 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2. 基因突变发生频率很低;3. 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4.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有可逆性。

基因突变的后果与意义1. 突变导致表型的改变,严重的导致死亡(致死型突变,条件致死型突变);2. 突变是很多疾病的发病基础;3. 大多数基因突变不产生个体的变化;4. 突变是进化的分子基础。

二、基因突变的类型DNA分子上单一碱基的改变称点突变(point mutation)。

多个碱基的改变称多点突变,也称复突变(multiple mutation)点突变的类型1. 碱基替换: 一个碱基替换为另一个碱基转换发生在同型碱基之间。

颠换发生在异型碱基之间。

2. 碱基缺失:一个碱基从DNA大分子上消失3. 碱基插入:原来没有的一个碱基或一段核苷酸链插入到DNA大分子中间。

•缺失或插入都可导致框移突变。

•框移突变是指三联体密码的阅读方式改变,造成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复突变的类型插入–––增加一段顺序。

缺失–––减少一段顺序。

复突变倒位–––一段碱基顺序发生颠倒。

易位–––一段碱基顺序的位置发生改变。

重排–––一段碱基顺序与另一段碱基顺序发生交换。

从对遗传信息的改变上定义,点突变还可分为三类:1.同义突变:没有改变产物氨基酸序列的密码子。

2.错义突变:碱基序列的改变引起了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3.无义突变:碱基的改变使代表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蛋白合成的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三、引起突变的因素1. 自发因素:(1).自发脱碱基:由于N-糖苷键的自发断裂,引起嘌呤或嘧啶碱基的脱落。

(2).自发脱氨基:胞嘧啶自发脱氨基可生成尿嘧啶,腺嘌呤自发脱氨基可生成次黄嘌呤。

(3).复制错配:由于复制时碱基配对错误引起的损伤,发生频率较低。

2. 物理因素:由紫外线、电离辐射、X射线等引起的DNA损伤。

如:X射线和电离辐射常常引起DNA链的断裂,紫外线常常引起嘧啶二聚体的形成,如TT,TC,CC等二聚体。

这些嘧啶二聚体由于形成了共价键连接的环丁烷结构,因而会引起复制障碍。

3. 化学因素:(1).脱氨剂:如亚硝酸与亚硝酸盐,可加速C脱氨基生成U,A脱氨基生成H。

(2).碱基类似物:如5溴尿嘧啶等,可掺入到DNA分子中引起损伤或突变。

(3).烷基化剂:这是一类带有活性烷基的化合物,可提供甲基或其他烷基,如氮芥类,使鸟嘌呤甲级化,造成碱基缺失。

(4).DNA加合剂:如苯并芘,在体内代谢后生成四羟苯并芘,与嘌呤共价结合引起损伤。

(5).断链剂:如过氧化物,含巯基化合物等,可引起DNA链的断裂。

4. 生物因素:如病毒感染,转座子转位,质粒转化等因素都可能引起DNA序列发生改变。

第四节DNA的修复一、直接修复二、错配修复三、碱基切除修复四、核苷酸切除修复五、SOS修复DNA损伤修复(repair) :是对已发生分子改变的补偿措施,使其尽可能回复为原有的天然状态。

修复的主要类型:一、直接修复1. 光修复(light repair):通过光修复酶,可以修复因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嘧啶二聚体的DNA损伤。

2. 烷基转移修复通过甲基转移酶,对引起甲基化的DNA损伤进行修复。

二、错配修复对DNA复制忠实性有很大贡献,依据“保存母链”原则,修复新合成子链中的错配。

依据母链DNA中GATC序列中腺苷酸N6位的甲基化分辨母链与子链。

Cell杂志2005年封面文章报道体外重建错配修复系统。

错配修复机制参与蛋白与功能:MutS:识别突变位点MutS-MutL:寻找甲基化位点MutH:切断未甲基化链核酸外切酶:切除突变序列DNA pol III:修补缺口SSB蛋白,连接酶等三、切除修复1、碱基切除修复针对受损碱基,常常由于自发突变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