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白话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初中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我的看来,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同时注重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而语文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这个工具,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语文教学还应该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其他各种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不仅是为了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更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在教学生语言知识,更应该是在教学生文学知识。
文学是人类思想感情的精华,而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文学。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之外,更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感受文学的魅力,领悟文学的内涵。
通过文学的熏陶,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情感、有内涵的人。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单调的知识灌输,更应该是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情境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让他们乐于主动地学习语文,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永恒的探索精神。
只有在学生对语文学科充满兴趣和热爱的时候,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初中语文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为重点,注重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让学生真正地受益。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之我见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现代文阅读是学生失分的关键,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整天的写呀,做呀——学习非常刻苦、认真,可最终的考试成绩却与之付出大相径庭,学生灰心、叹气,老师着急、头痛------那么,怎样才能啃动这快“硬骨头”呢?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下面我就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一、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阅读积极性就高;阅读时投入,思维就活跃,阅读效果就好。
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教师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阅读课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我们的阅读教学活动当中来当主角,而不是被动的做观众,在我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尝试来使阅读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借助声情并茂的范读,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把他们带到课文的意境中来。
2、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语音朗读、多媒体教学等),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角色,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3、划分学习小组,进行课外阅读,读后漫谈自己的阅读体会、感受以及困惑,并增强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而不是让学生为了完成某一任务布置大量的思考题,使学生产生压力。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完全失去阅读的兴趣。
通过以上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不但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他们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二、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时时处处进行培养其实,学生对现代文阅读兴趣不浓,阅读题得分率低,与教师有着直接关系,我们的教师出于种种原因,忽视了现代文的熏陶与感染作用,更为重视的是基础知识、文言文与写作的教学。
殊不知,选编进我们中学课本的这些现代文吸收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髓,就像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可以让学生尽情享受,可以说是学生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语文教学改革走到今天可以说是千变万化,从内容到形式真是无所不有。
但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其实大家都很明白。
基本的听、说、读、写是一直保留的,再怎么谈素质教育,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不会改变的!中学语文应该教什么?我想无非是从这四个方面着眼!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也在于此。
语文是个工具性学科,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的工具,可以说语文对于其他各门功课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和提高作用。
比如学生在做一道数学证明题时,如果他没有很好的理解能力——读的能力的话,他就会走弯路,就会遇到困难。
如果已知条件他不能够读透彻,那么他就很难做好。
而这些是数学老师很难在数学课上给他们帮助的,只有我们,语文课堂。
其它理科也是一样。
再则英语的阅读理解也是一样的。
但是如果我们的同学连什么是定语、状语、补语等等都不知道,那么他还怎么学定语从句、状语从句,或者说我们的外语老师就会感到很吃力了。
其实这些都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份内之事。
语文教学不应仅仅跟着中、高考的指挥棒走,下面我就来谈谈我所说的“听、说、读、写”。
所谓“听”,大家都觉得很简单,又不是教小学或幼儿园,有什么好教的呢?我想却不尽然。
首先我这里说的“听”不是简单地听讲、听说、听写,而是认认真真地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大家都知道同是在一个班级一个老师的课堂上,为什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时有人滔滔不绝,而有的人则哑口无言,究意是为什么?我想不都是他在开小差,而是他们的“听”力有很大的差异。
同样是一句话,有人能听懂,能触类旁通,而有的则跟没有听到一样。
只有“听”得多了,“听”得仔细了,“听”出兴趣才会有所启迪,才会提高自己“听”的能力,才能对症下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它的身上做文章我们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做到这些需要大量的工作,把戏人人会演,各有不同巧妙而已!这就是语文课堂重点和难点的焦点。
“说”不是随便的三言两语,而是言简意赅的总结性的很有层次的概括性的语言,是条理清晰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之我见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之我见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该具有交流性。
语文教学是一种双向的交流过程,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通过语言的交流和沟通,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提高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鼓励他们多表达,多思考,多讨论,使课堂成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
教师的语言要平易近人,亲和温馨,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畅所欲辩。
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我常常以引导式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该具有启发性。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感。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用语言启发学生的情感和思考,引导他们从文本中获取情感的力量,体味人生的意义,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我常常通过朗诵、演讲、音乐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感悟生活,发现美的东西,抒发情感,培养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
我也会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独立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常常被激发出各种奇思妙想,他们的眼界也因此而得到拓展,使得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能有更丰富的体验和感受。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该具有表达性。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和写作能力。
在我的课堂上,我会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开展各种写作活动,使他们在写作中找到快乐,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也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表演,使他们在语言的表达中锻炼自己,培养自信心和魅力。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是有趣和富有启发性的,在教学中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有趣的氛围,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比如通过游戏、竞赛、故事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知识,也更容易保持学习的兴趣。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出他们的思维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朗读、演讲、写作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沟通交流。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
学生在初中阶段正处于心理和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方面的发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人际关系。
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语文本来是一门应用广泛、贴近生活、内容丰富、非常有情趣的学科。
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
这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成绩参差不齐的几十名学生,我们将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让“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教学中,我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激发兴趣为主,创新教学方法,还真收到一份独特的喜悦。
现将一点心得总结如下,敬请各位同行斧正。
第一、结合游戏,增强记忆。
在基础知识积累训练时,根据学生人数适当分组,让每组学生用顶针的修辞手法来进行词语或成语接龙(如学习—习惯—惯例—例子—子虚乌有—有言在先—……),接不下去或接错时老师作些提示,通过游戏的形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而且能让平时没掌握词语的学生也会印象深刻。
第二、授人以鱼,不若任人以渔。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经常会听到这句话“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
然而,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授人以渔,不若任人以渔”。
意思就是我们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毕竟有限,还不如让学生在已有的方法上再去自己去寻求新的学习方法。
我想,这可能就是叶圣陶所言“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了。
比如进行阅读分析时,让学生先阅读2到3遍后提问:用一两句话概括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后一般都能概括出来,再问:那么作者是想通过这件事说明(或赞扬、批评)一个什么道理(或现象)呢?当学生总结不了时,老师可以结合时代背景等作适当点拨。
当学生把两个问题搞清楚时,其实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顺理成章的出来了,就是把两个问题连起来,加上一些过渡性词语就行了。
即“本文通过…(主要内容)…,说明(或赞扬、批评)了…(写作目的)…”。
这样,通过3到5篇课文的强化训练,学生就能够熟练掌握归纳主题思想这项技能了,绝大部分记叙文和议论文都可以使用这一模式,甚至还能根据这一方法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就达到了由“授人以鱼”到“任人以鱼”的转变。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在我看来,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成长。
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学习语文不只是学习一堆生疏的字词和语法规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有效表达的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合理使用词语、句子和篇章结构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讨论、写作等活动,提供学生实践运用语言的机会,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也可以通过组织辩论、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演讲能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自己与他人交流和表达的快乐和成就感。
阅读理解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关键。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并注重培养他们理解和分析文字的能力。
可以通过解读篇章结构、理解词语、阅读理解题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也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文化素养的培养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说、读、写,更应该培养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中国古代文化,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可以通过解读古代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还可以通过组织参观文化遗址、书法展等活动,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文化环境,培养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初中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们非常关注的话题。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育过程,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初中语文教学有着自己的见解。
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做好基础教育工作。
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学课程,它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语文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情感情境,引导学生在阅读、写作中体味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堂教学方式的设计来引导学生。
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充满情感的课文来让学生阅读,或者给学生一些情感类的写作题目,让学生在文字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感态度。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更好地体味人生百味,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
读书是提高语文素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人文知识,了解更广泛的文化背景。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多读名著,多读经典。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布置阅读任务、开展读书分享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老师也应该成为学生的读书榜样,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在教师身上找到读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布置作文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写作,比如写新颖的故事、编写独特的诗歌等,让学生通过创作来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语文教学,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义深远,从小的方面说,读书写字,与人交流;从大的方面说,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
学好语文不易,教好语文更是永久的研究课题。
笔者多年从事语文教学,下面谈一谈个人的教学经验和体会。
一、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内在的动力,有了兴趣,学习起来才会轻松活泼,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作为教师,应当熟读深思这句至理名言。
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不用督促,不用激励,就会有使不完的劲头,这是因为他们有好奇心。
在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方面,教师最主要的是要做到有亲和力,教学的语言要幽默风趣,让学生听讲时,感觉到不是在沉重地学习,而是在轻松地交流。
要抓住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多与他们的思想碰撞,这样教学效果才会好,学生的学习成绩才会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才会增强。
在提高兴趣方面,很多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教师利用多媒体巧妙的刺激下,学生的注意力明显有所提升。
当然,信息技术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课堂教学形象、新颖,在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上有独到的地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恰到好处,切忌形式化。
二、语文教学形式“生活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也应该丰富多彩,同学生生活相映成趣。
语文教学应该务实,让语文学习与生活成为统一的整体。
要引导学生明白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的,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收集各种有用的材料,应用所学的语文技巧,随时随地把握学习语文的机会。
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不拘一格,可以唱歌,可以跳舞,可以朗诵,可以表演,可以看电影,可以做游戏……只要是与教学内容相关,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形式都可采用。
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摘要】从对学生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要在作文方面下功夫、教学与生活相结合、鼓励创新、多接触大自然五个方面,探讨中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关怀学生语文能力语文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因为语文学科是一门最基础最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学生具备了语文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一些其他学科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那么,怎样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呢?一、对学生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幼小的心灵。
在这里,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能取得成功。
”教师在授课中要关怀学生,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朗诵课文要有表情,思考的时候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要静思冥想。
在生活中也要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
生命富有灵性,是让人敬畏的生命,有生命才有社会,才有历史、当下和未来。
对待学生要宽容,多包容学生的过失,有了问题帮助他们解决,替他们分忧解愁,有了幸福和快乐,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用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像明灯一样祛除学生心中的黑暗,帮助学生把不良情绪轻松化解。
二、要在作文方面下功夫写作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不过,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办到。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
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
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
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重视课外阅读,拓宽视野的好处多多:课外是个丰富多彩的大舞台,大量课外阅读内容广博,知识丰富,是前人观察结果的结晶,更是中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撷取的素材。
要抓住这一平台可采取循序渐进的积累:首先由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自由积累,积累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内容;而后,教师规定内容有针对性的积累,以扩大知识面;最后从“样本”中走出来,留心观察生活,感悟人生,从现实生活中积累。
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摘要从学生的兴趣的激发,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三方面阐述中学语文教学效应。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效果技巧性《语文》课是学生从小学至高中的重点课程之一,同时,也是步入高校文史类专业的最重要的课程,多年来,语文被称为最难教难学的一门课程。
在整个教学中,要提高其教学成绩是不容易的。
我在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刻苦钻研,吃透教材,不仅精通课本中的每一点内容,而且对于之相关的内容也认真地学习过。
同时也广泛地吸取了其他教师的经验,博集众长,逐渐形成了比较适合自己的一套语文教学法。
其体会如下:一、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教学成功之关键中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巧,发展其智力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工作想获取成功,单靠教师的满腔热情的去教是不够的,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课要有趣。
课上的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情绪,以至于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就惊奇和震惊,兴趣是一种求职的倾向性,激发起学生渴望获得知识的欲望,学习起来就会有积极性。
从而对语文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在讲《松鼠》一文时,首先向学生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坐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这一说便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急于学习课文,学生可很快地找到了松鼠“乖巧”的特点,发现了其尾巴的奇异和美观,让学生抓住松鼠“漂亮”,“乖巧”.“驯良”的主要特征联想到自己说见到类似小动物的主要特征仿照课文去写。
引导学生通过细致,全面的观察其主要特征,然后在介绍小动物的外形,生活所处,活动范围,活动方式,掌握本领,生理及用途方面,条理清楚的说明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再仿写类似的说明文,这样就能较快较好地达到让学生掌握怎样写说明文的目的。
二、课堂效果怎样提高,是教师达到目的的主要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师一定要在45分钟内,不仅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给学生会学习。
也就是要求学生苦与思考,具有积极主动的求索精神,又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到语文知识的真正本领。
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之我见(研修反思)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在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针对学生需求提升阅读要求:首先,学习语文知识的需要“读书就是力量,因为读书可以帮助工作,可以增加工作的力量。
”因为学习文学作品富含所有语文知识。
学习文学作品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其次,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
文学作品教学的本真意图就是从形象到精神的关照,从精神到人生的体察,从人生到自我的回归。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 发展思维能力 ,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锻炼审美情趣。
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学会认识社会,思考人生,了解历史文化,因此目前教学策略把阅读能力归纳为五大方面:即整体感知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形成解释能力,欣赏评价能力,实际运用能力。
而这些都能够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实践。
通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学习,1.应当客服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阴影依然笼罩在课堂上,差不多还是主体。
一般来说,教师还是按照介绍写作背景、介绍作者和文学常识、指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层次结构、概括主题思想、分析写作特点这样的环节来教学文学作品的。
2.克服流行多年的重讲解、重分析的“讲读教学法”依然占据语文教学法的主导地位,语文课没了语文味儿,文学课没了文学味儿。
更糟糕的是有的教师教语文变成了上政治思想品德课和地理生物知识课。
3.教师的文学素养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教师在学校涉猎面不够,功利化的读几本书,走上讲台,功利化的看教材,文学作品教学受到根本制约。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首先,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学科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
语言运用的能力,这包括了语文的四个基本技能:听、说、读、写。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
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语言运用兴趣,让学生在语言运用中感到快乐和成就感。
因此,教师
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例如通过课堂讨论、拓展阅读、写
作训练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理解和创造能力。
其次,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生不仅需
要掌握语言能力,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综合素养。
这包括情感素养、思维素养、文化素养等,这些素养在日后的发展和成长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将这些素养融入到语文
教学中,并通过课堂讨论、作品阅读、文化体验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三,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的传授。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
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的传授,因为它们是学生在语言运用和综合素养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有机结合,例如诗词鉴赏中既要强调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又要注重诗词的艺术特性;或者在文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文学知识,还要让学生理解文
学对人生、社会的启示与价值。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全面、系统、科学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注重
知识的落地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依托好现代的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我学
习的基础上自由、高效地掌握语文知识。
现代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现代文阅读教学之我见中学现代文阅读教学目前陷入困境,值得语文语教师深思。
究竟怎样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和应试能力,是摆在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又艰巨的任务。
加强阅读指导,提高广大考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件细致的工作,根据学生实情,由简单到复杂、由课本到课外,力争做到有章可循,需要我们一同来探索。
一、充分运用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中学语文课程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还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所选的现代文也不例外,是我们进行阅读训练的极好的材料,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也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
”对于这个“例子”广大教师要给学生质疑解难的具体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因此,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想、方法去领悟问题,达到释疑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矛盾”之处着手,使学生掌握从课文“矛盾”之处生疑,分析课文,感知课文。
这样,围绕“疑”有的放矢地阅读就能逐渐达到解难释疑的目的,从而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针对阅读内容,适时地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创设情境,搭桥铺路,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而启发引导他们阅读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时,可结合教学内容,推荐、介绍一些相关相似的作品供学生阅读。
二、授之以“渔”,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适时帮助学生归纳解题的方法,让学生明确:现代文阅读命题紧扣阅读材料,尽管文后的几道问题考查的角度和形式不同,但其思维大都指向全文的中心,答题时需要按认知规律对文章进行略读→品读→精读,在整体感知主要内容、文章中心的前提下,按题干要求逐一解答。
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浅谈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要过河,必须解决船和桥的问题;要学习知识,必须掌握良好的学习技巧;要取得满意的语文成绩,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广大语文教师经过多年的探索和亲身实践,对我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曾提出过许多的理论、方法上的指导。
这些个理论基础,曾使我们这些年轻教师获益不少,但世界是变化的,任何规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学生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对客观事物的分析能力和需求能力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前辈们的这些理论也需要不断的刷新。
鉴于此,我简单谈谈自己对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问题的一点见解。
中学语文课是促进学生情感、思想、智力、知识、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吸收了思想营养而成为感情丰富的、思想健康的人;思想的进步又促进其知识才能增长,激发其丰富的高尚的情趣;情趣的丰富又促使学生有更多地写作冲动、阅读冲动和听说的冲动,促进其各种语文能力的提高。
这其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整个语文活动过程的核心,任何知识的获得都要依靠阅读,所以,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听说写的基础。
中国有悠久的读书历史,自古以来,中国出现过许多大学问家、大收藏家、大读书家。
从孔子的“韦编三绝”到朱熹的“四十读书乐”都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
中国人应该说是很会读书,富有读书经验的人。
前人读书的丰富经验,这笔宝贵的遗产我们必须很好地继承。
但与此同时,更需要的是教师的指导和点拨。
作为语言基础学科的语文,不仅具有信息性、交际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而且还处处蕴含着形象性、情感性、意境性的特点。
现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能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锻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语文的能力,所以更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
阅读过程是读者经历美感、智力感、道德感等情感体验和情感熏陶的过程。
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作者:杨晓红概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课型、学情的不同,运用适宜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课堂教学的导入简洁、高效,能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情境。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一如既往的深入钻研教材教法,摸索创新,为更加有效地管理好班级,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而不懈努力。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
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
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
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
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
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
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
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一、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
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语文是一门人文科学,需要学生通过品读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来感悟人生、领略文化、陶冶情操。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文本背后的内涵,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多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
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或是小发现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主要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等。
在阅读能力方面,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字、句、段、篇的层次逐步提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
在写作能力方面,我们应该设计多样化的写作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文学鉴赏式写作、情感抒发式写作等,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在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朗读课、表演课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问题导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我们还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学习计划,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中学语文教课之我见[ 作者 ]王德广[内容]一九八八年吕淑湘先生就指出:中小学语文教课是个“老大难”,少慢差费仍未改变。
对此语文界长辈和专家深感忧愁,不得不大声疾呼:语文教课改革势在必行。
中学语文教课假如以培育现代人材作为主旨,那么当前的教材、教法、师资都与此不相适应。
这些问题的商讨和改良,全国正处于起步阶段——有初步成绩,但成效不显然。
现就中学语文教课说说浅易认识。
一、语文教课的现状当前,语文教课开始从实际出发,依照教课规律,重视适量优良,已形成几种教法: 1. 精讲实练适合模范教材。
精讲,即少而精,就是讲到节骨眼上,讲要点难点疑点;实练,就是有选择有目的有典型意义地练,即能贯通融会。
世事学识纷纭复杂,泛观博览归之约。
先博后精,古今无殊! 2. 以练代讲合适浅易的教材。
有些课文浅易易懂,教师在学生预先阅读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指导学生练习上,联合实质,注意点拨,调换学生的踊跃性,正如张志公所说,教师“能用尽可能经济的语言资料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正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尽可能强的表达成效”。
3. 读写联合合适写作特色显然而又宜效仿的教材。
读写联合,一定联合学生和教材实质,用教材全部补学生所缺,不要硬行联合。
如讲《落花生》可让学生写篇咏物言志的短文,讲《孔乙己》可学肖像、对话、动作描绘,讲《果树园》可学环境和心理描绘等。
4. 边学边议合适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最好不串讲,应着重自学能力的培育。
学生可凭借讲解、工具书自己阅读,难点疑点或老师解答,或大家谈论,或查阅参照资料。
这样学生既可累积大批实词,又能熟习虚词用法,明确文言句式。
以上四种教法是当前语文教课通行的值得一定的方法,但在实质教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教师串讲全文,烦杂考据,照本宣科,不启迪,不练习;讲堂不活跃,步骤全篇一律,教法各样文体一律,练习单一,课外阅读面小,跟高考转;基础知识讲得不扎实、不系统,练的不实在;不发展智力,不擅长培育听闻读写各样能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白话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学语文教学无论在教育理念还是教法、学法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创新。
这里我想谈谈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主体的现代文在中学语文中的教学情况。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两个极端:面对教材中的现代文,有的教师认为没必要讲解,完全让学生自学,而有的教师则像讲授文言文那样逐字逐句地讲解。
可想而知,这两种情况都不会取得好效果。
现代文是语文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重视现代白话文教学是现代教学发展的趋势和迫切要求。
现代白话文的选编来自中国现当代文学,通过这方面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有帮助,而且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途径。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大多来自中国现当代文学。
按照文学史上比较通行的文学分期,中国现代文学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中国当代文学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目前仍在不断发展的文学阶段。
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历了八十多年的历史,涌现出许多有影响的作家、作品,像鲁迅、冰心、叶圣陶、茅盾、巴金、老舍、丁玲、朱自清、路遥等等。
他们的作品或者以思想深刻见长(如鲁迅的许多作品),或者以真挚的情感动人(如冰心的许多散文),或者以鲜明的人物形象而独树一帜(如巴金的《家》、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了》都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还有的以优美的写景抒情而树立了现代散文的写作典范(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中学语文教学中编选的都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符合不同年级的学生的阅读接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提出、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时,教师只需介绍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至于通过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所反映的深刻主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什么作者感到心情很烦闷?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并引导学生变换角色,设身处地的体验,相信学生自己是能够正确理解的。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思考问题,让学生自由探索、热烈讨论,抛弃传统的师问生答、师授生受的单向模式。
不要预设一个正确答案,对于任何学生的任何观点都要持尊重态度,教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促进学生大胆发言、积极思考。
2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纵观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它实际上跨越了上个世纪近百年的历史,而上个世纪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百年。
在这段历史中我们的国家经历了诸如“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走向世界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中国现当代文学就是以文学的形式记录这段刚刚逝去的历史、记载今天的故事。
通过学习相关的课文,学生能以形象化的方式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这比枯燥的历史课
和单纯的国情教育要有趣得多,并且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无数革命领袖和革命战士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自强而英勇斗争甚至献出了生命。
现代文学中有许多作品都塑造了这样一些英雄的形象,描写了一些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这一部分课文无疑让生活在当今和平、幸福年代的青年学生能更形象地认识这段历史,而且文学特有的感染力更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这也使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流于苍白的说教。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当代生活与学生自身的现实生活贴得比较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当然是以积极的一面为主,如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但也不可否认,在欣欣向荣的繁华表面背后也隐藏着一些消极的甚至具有腐蚀作用的思想和行为,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拜金主义、自私自利、道德水准下滑等等。
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学阶段的学生受年龄、社会阅历的限制,不能分辨是非,思想困惑甚至陷入迷途。
这就使得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显得极为迫切。
要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就不能用以前的旧材料,而当代文学中的许多优秀作品恰恰提供了我们所急需的新素材。
当代文学的许多作品着眼于当下的现实生活,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也更易于触发同感,在这些优秀作品的烛照下,他们能看到自己的困惑和迷茫,也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可见,中学语文教材中利用节选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当然,也不能就此否定古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利用古文,我们主要渗透的是一些传统的优秀品质的教育,而以现当代文学作品为主的现代白话文则更加有现实针对性,只有把优良的传统和强烈的形式相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思想教育的完整性。
3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
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可以说,中学语文教材的选编都是围绕着这一目标的。
无论是选用的文言文课文,还是现代白话文课文,都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但是,文言文毕竟在现实的交流、交际中不再广泛使用,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还必须以现代文为主。
正如前面已经谈到的,中国现代文学起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而此前的新文化运动则提出“废止文言文,改用白话文”的口号,并且这种理论倡导在“五四”运动以后的文学创作中得到大力实践。
以白话文为基本工具的现当代文学使学生在阅读接受起来没有像面对文言文那样的语言障碍,并且当代文学作品更是和当前的汉语同步,而且所选课文都是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典范之作。
这些课文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现代汉语词汇、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而且不同体裁的课文对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和写作能力都大有帮助。
教师在讲授现代文时,要注意采取与文言文教学不同的方法,要重在让学生自己分析、比较、运用,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有一系列的描写“父亲”去买桔子的动词,可以让学生运用比较、替换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
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教材所选编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围绕着这一目标的,教师要结合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为实现上述目标选择教法、组织教学同时也要注意现代白话文与文言文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有利于达到《课标》要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