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形成的过程(2)
浅谈当前中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浅谈当前中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有人说:“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影响学生能否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主要因素,不是知识,而是思想品德的好与坏;学生思想品德的好坏,与他的学识相辅相成,学生的思想品德好了,自然会努力学好各科知识,从而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可见,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何等的重要。
本文拟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粗略谈及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当前中学生思想品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当前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卫生养成习惯差、没礼貌、以自我为中心、霸气十足、自私自利、冷漠、缺乏爱心、娇气、脆弱、缺乏进取心、享乐主义、怕吃苦……等等。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缘于以下三个层面:(一)家庭层面1、家庭教育失当让学生形成不良个性在国家“晚婚、晚育、少生”的计生政策下,如今的家庭,独生子女的现状越来越突出。
独生子女的增多,衍生出了很多家庭教育的雷区:一是娇惯。
家庭生活的不断改善,养育孩子的物质备件基本富足,一些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孩子们从小大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这一点上,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在逐渐缩小.二是涣散。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关心教育孩子的人多了起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不自觉地在孩子的教育上插上一腿,有人形象地把它比喻为“四大护卫"。
不同年代的人共同关心、教育一代人,代沟间的冲突在所难免,无法形成有效的家教合力。
三是监管不力。
在广大农村,很多父母为谋生路,纷纷出外打工,把孩子的监管扔给“四大护卫",出现了身生父母脱离监管子女的现象日益增多。
隔代监管的后果,加剧了子女能否健康成长的变数.诸如上述的原因,未成年子女在家中俨然成了“小皇帝”,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极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蛮横不讲理、霸气十足、自私自利、老子天下第一的心理、缺乏爱心等不良个性,另一方面,心理素质差、经不起风更经不起浪的脆弱心理,给学校德育增加了难度。
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分析及矫正措施
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分析及矫正措施作为一名学生,品德良好是我们的基本要求。
但是现实中,学生品德不良的情况时有出现,比如偷窃、欺凌、吸烟、早恋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个人原因外,也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校园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
针对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分析及矫正措施,下面进行一些浅谈。
原因分析一、社会环境问题社会环境是塑造个人品德的重要因素,而当前社会的一些现象对学生的品德形成造成不良影响。
比如,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新闻、文化艺术作品中的不良内容、网络上的低俗信息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潜移默化地形成品德不良的倾向。
二、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是影响个人品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品德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一些家庭缺乏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比如溺爱、过度保护、对孩子放任不管、人云亦云等,都会导致孩子的品德不良。
此外,家庭中的不良关系、家庭暴力等问题也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三、校园文化问题校园文化是学生品德的重要形成环境,而当前一些校园文化存在双重标准、以成绩为唯一标准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学生对于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此外,校内欺凌问题、师生关系紧张等问题也会对学生品德教育产生不良影响。
矫正措施一、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想让学生有良好的品德素质,首先要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学校和家庭要加强对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视,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关注社会、珍视生命、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帮助学生解决困扰。
二、建立正确的教育方法对于学生品德问题,家庭和学校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尤其是家庭教育,父母要在生活中给予孩子正确的示范,做到言行一致,同时适当开展一些品德教育活动,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加强对学校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环境,学校要建立健康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校园文化,强调学生品德的重要性,以文化引导学生,让学生善于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
简述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三阶段及主要内容。
简述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三阶段及主要内容。
Attitude and character formation can be seen as a lifelong process that occurs in three stages: the early stage, the middle stage, and the late stage. In each stage,individuals go through various experiences and influencesthat shape their attitudes and characters. Let's look ateach stage in more detail.第一个阶段是早期阶段,这是个人品德形成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从身边的家庭和亲近的人中获取了最初的道德和价值观念。
家庭是个人发展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父母在孩子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社会意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学校和社交环境也对孩子们的态度和品德产生着重要影响。
The first stage is the early stage, which serv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character formation. In this stage, children acquire initial moral values and beliefs fromtheir immediate family and close individuals around them.The family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s in an individual's development, with parents playing a crucialrole in shaping their children's values, ethical standards,and social awareness. Additionally, schools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also exer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children's attitudes and character.第二个阶段是中间阶段,在青少年时期发展得更加明显。
浅谈促进学生品德形成的方式
影响 , 多惩罚 教育 的失败 , 往并 不在 教育 者缺 乏严 学 生的 。爱护学生的方式很多 , 罚教育也是爱 。 许 往 惩 厉, 而在 于施 教者 往往 一罚 了之 , 能及 时巩 固教 育的 未
效果。因此 , 教师在惩罚结 束后 , 及时做好善 后工作 。 要 ( 责任编辑 韩和 鸣)
同, 犯错的动机不 同, 错误 的认识与 态度 不 同, 对 批评惩 生的思想状 况 , 开学 生 的心结 。同时 , 解 教师 还要及 时
罚 的度也要有 所 区别 , 因人 、 要 因事 而异 。要 遵循 罚过 捕 捉 犯 错 学 生 的 闪 光 点 和 点 滴 进 步 , 予 及 时 表 扬 , 给 激
教 育 论坛 2 1 0 1年第 1期
浅 谈 促 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 品 德 形 成 的 方 式
贾志 强
[ 新密市 曲梁 乡蒋坡小学 ,河南 郑州 “ 春雨润物 , 细水长流 ; 循循善诱 , 启发觉悟 ; 轻声 柔
一
4 27 ] 5 3 0
气, 平等讨论 ; 友 相待 , 诚不 公 ; 朋 开 因人 施教 , 的放 有
拥有这种知识 的老 师称 为导师而不称为教 师 , 因为问题
1了解与研究学生 , 发学生的认同情感 。《 . 激 学记》
不在 于他 拿什 么东 西 去教 孩子 , 而是他 指 导孩 子怎 样 中曾提出“ 知其心 , 然后能救其失者也 ” 的观点。学生有 做” 则是教 师的教育 指导方 向。当今社 会 提倡 “ 师为 着青 春期的共 同点 , 有 因家庭 、 教 也 社会 等环 境影 响的不 主导 , 学生为 主体 ” 许多 专家 、 , 教师 不断探 索 了以此为 同点 , 因此 , 了解 、 研究 学生成 为一名 教师 的首要任 务。 基础 的师生“ 教学相长” 的方法 。教师如何通 过发挥 自身 方法 如 : 观察法 、 话法 、 谈 调查法 等。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指在个体德育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这些规律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个体的德育工作。
下面是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的相关参考内容:1.个体发展阶段的规律:个体的德育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存在着发展的阶段性。
根据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个体德育的目标和方法也会有所调整。
例如,儿童时期的德育注重培养基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青少年时期的德育则更加关注自主性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社会环境的规律:社会环境是个体德育的重要条件,对于塑造个体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意识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德育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社会环境来提供良好的价值教育资源,创造有利于个体道德发展的环境。
3.个体差异的规律:每个人的德育发展路径存在差异,个体的德育发展是因人而异的。
因此,德育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个体特点,采取个性化的培养措施,促使每个个体都能够达到相应的德育目标。
4.强化与奖励的规律:个体的德育需要通过正反馈的方式进行强化和奖励。
通过给予个体适当的物质或非物质奖励,可以增强个体的动机和积极性,进而促进其德育发展。
5.角色模型的规律:个体的德育往往会受到身边模范人物的影响,塑造自己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因此,德育过程中需要提供积极正面的角色模型,为个体提供榜样和借鉴。
6.自我意识培养的规律:德育旨在培养个体的道德自觉性和自我约束能力。
个体需要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并在实践中践行。
7.持续性与循序渐进的规律:在德育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德育的效果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持续的关注。
并且,德育需要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以确保个体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内逐渐发展和成长。
8.德育与学科教育的统一规律:德育与学科教育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
学科教育可以通过德育内容的融入来提升其教育效果,同时德育也需要通过学科教育的支持来进行实践和巩固。
通过了解和运用这些基本规律,德育工作者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德育计划,更好地满足个体的德育需求,推动个体的道德发展和价值观塑造。
浅谈形成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原因及矫正
浅谈形成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原因及矫正摘要: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可塑性大,他们缺乏是非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极易形成不良品德行为。
不良品德行为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有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影响,学校的“教育不当”等,而中学生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也是形成品德不良行为的原因。
只要教师弄清情况,了解原因,采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是可以矫正的。
关键词: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心理因素;矫正不良品德行为是指错误的道德支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
中学里有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虽然只是少数,但消极作用大,经常干扰学校和班级教育教学工作,影响其他同学,甚至有的走上犯罪道路。
中学生中形成的不良品德行为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新形势下犯罪“低龄化”的趋势,给我们中学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重视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已迫在眉睫。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可塑性大,成人感的出现使他们独立地接受周围人的价值观念,学习他所认同的社会行为方式,但他们缺乏是非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极易沾染社会恶习,成为问题学生。
具体来说,不良品德行为是由于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家庭教育中不良影响,学校“教育不当”及学生不良的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一、形成中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原因1、家庭结构的不健全有许多品德行为不良的学生,经调查下来,绝大多数来自单亲家庭或者父母长期内战特别是有第三者插足的家庭。
这类学生比较敏感,思想较偏激,行为容易走极端,缺乏安全感。
我班有位女同学每天都要化妆,涂眼影,交男朋友。
经了解,她从小父母离异,是她父亲一手把她带大,可她不能理解父亲的艰难,不认真学习,谈男朋友,想从男朋友身上汲取一些温暖。
2、所谓的哥们义气有的学生爱憎颠倒、喜欢结伙、重“义气”,被集体所冷落、受歧视,自尊心受到损伤,不能自我调适,这么多的失败和挫折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
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
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首先,学校教育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学校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德育的基本渠道。
课堂教育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途径,其中道德与法治、文化与历史等课程起着关键的作用。
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教育学生对正义、真善美等基本道德价值进行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学校还要加强校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学生的品德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课外活动也是学校德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要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广泛参与社团组织、志愿者活动和各类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学校还应该组织一些道德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讲座、座谈会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解决社会问题。
除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社会中与各种人、事、物接触,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受到德育的影响。
社会教育主要通过家庭、社区和社会各界的教育活动来实现。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品德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品德教育,给予合适的引导和关爱。
社区和社会各界也要加大对学生的德育力度,通过社区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德育过程中,还需要借助一些实践教育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德育效果。
实践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转化为具体行为,并通过行动去体验和感受,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验活动、义工服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从而培养其相应的德育素养。
总之,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阶段,学校和社会都要共同参与和推动。
学校要注重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的结合,丰富德育内容和形式,提高德育效果。
社会也要加大对学生的德育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德育机会和环境。
只有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德育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合格公民。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知、情、意、行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知、情、意、行怀柔一中王丽霞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这四个基本要素各有自己的特点与作用,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
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它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分发挥这四个基本要素的作用和整体的功能,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与策略,以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行为和习惯。
一、道德认知知,即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这是人们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
学生品德的形成离不开认识,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必要条件。
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总是制约着他的品德高低,所以要有计划的传授给学生以基本的道德知识、理论和各种道德规范,逐步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公私、荣辱的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学生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刻,其道德观念就越明确、越坚定,就会提高其行为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这对调节他们的行为,加深情感的体验,增强意志和信念都有极大的作用。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把道德的理性认识作为德育的最初阶段,很重视道德认识的作用,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有丰富的道德认识,才能分辨善、恶、荣、辱,决定取舍而不迷惑,才能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为自己内心的需要。
因此,他把道德认识教育看作是德育过程的开端。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有这样或那样不合乎道德标准的行为,往往不是他们故意那样做,而是由于他们对道德要求、道德要领或者道德规范缺乏正确的理解所造成的。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跟学生反复讲清楚道德知识、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让他们懂得有关的原则和规范,从而增强其履行道德的自觉性。
如在教八年级第一册第18课《讲究礼仪》这一内容时,我先将“礼仪的概念”、“讲究礼仪的意义”、“讲究礼仪的历史名人及事例”和“我们应该怎样在生活中做到讲究礼仪”等知识向学生讲授,再让学生主动从书中得到清楚的认识,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浅谈对“德育过程规律”的理解
浅谈对“德育过程规律”的理解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刘梦妮2013211048德育过程的规律是德育原理的理论问题。
教育者认识并掌握这一规律,便能科学地组织德育过程,卓有成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
为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努力去探索德育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对于充分发挥德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①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②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和理解和认识,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的观念;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自然作出的反应.③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④在德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品德一般可以按照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为习惯的顺序进行.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必须是统一和谐地发展.应当指出,学生的品德的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表现为通情不达理、达理不通情、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等⑤由于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道德行为开始,或从陶冶道德情感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学生道德的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①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首先,从哲学观点看,人的思想品德如何不是先天遗传的,也是不人脑固有的,而后天环境、学校教育影响作用的结果.其次,从心理学观点看,知、情、意、行作为思想品德的心理构成要素,它的形成与发展和人的其他一切心理现象一样,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最后,从教育学观点看,受教育者作为社会的人,有活动和交往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活动和交往的范围也必然随着扩大,教育的责任在于创设活动情境,正确指导交往,没有活动就没有交往.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是教育者的目的、有计划地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来组织和指导的,是一种教育性活动与交往,它不同于其他的社会活动,不同之处就在于其教育性.这种教育性,即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德育过程的活动与交往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展开的,是服从并服务于德育目标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组织性,而不是盲目的、自发的;第二、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的内容与形式主要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与交往,有其特定的范围,而不是一般的广泛的社会活动与交往.第三,学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是依据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起来的,是能更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的,因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③德育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一是德育过程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客观状况和客观要求;二是德育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实际地履行一定的社会道德义务;三是学生是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衡量和检验.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①德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对他不断提出合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不断地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是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相互作用、矛盾统一的过程.②事实上,学生思想品德的达成过程是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矛盾主要是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思想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上的矛盾有不同的类型.其中,首要的、最主要的矛盾是个体品德发展需要与原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其次,还有知与不知的矛盾,最后是正确与错误的矛盾.③德育过程中,分清不同的矛盾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德育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的矛盾,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到德育措施的有的放矢.④学生品德正是在为断产生与解决其主体品德内部矛盾与斗争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因此要推动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向着德育目标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发挥道德成长主体——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⑤在德育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道德活动,培养自觉教育能力,培养他们的知、情、意、行,都有赖于培养和发挥学生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4.德育过程是长期有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①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长期反复教育的结果.这种长期性、反复性和渐进性,是德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是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②学生任何一种优良品德的养成或不良品德的矫正者是期、反复、不断深化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结果.③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螺旋式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德育过程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德育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教育者进行德育工作,完成德育任务的过程。
浅谈德育与心育
浅谈德育与心育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德育重点解决的是人的社会倾向性问题,即“个体品德的社会化”。
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心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其个性的教育。
心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
心育的内容包括:学习心理指导、青春期教育、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教育、耐挫力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等。
尽管德育与心育在教育的侧重点与内容方面不尽相同,但二者是有内在联系的,弄清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在实践上如何把握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一、德育与心育的最终目标一致心育的最终目标是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
健康的人格不仅心理和谐发展、富于创造性,还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定向行为,也就是说心理健康发展的人,均是社会化较好的人。
德育具有社会性功能,同时具有个体性功能,理想的德育在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格外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可见,德育与心育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均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形成健康的个性。
二、心育是基础,德育是导向德育是教育者将外在的社会思想言行规范转变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精神财富,形成个人的性格特质,并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即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
品德的形成,就其基本的心理过程来说,是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过程。
从知到行并不是一种直线运动,而是要经过复杂的中间环节,必须有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参与。
因此,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知、情、意、行均是心理因素,如果德育忽视研究学生这些心理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转化关系,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从这个角度看,心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德育过程
、
发挥各科课堂教学 中思想 品德教 育的功能
首 先 ,学校 的德育教 育功能体现在学校组织 的课 堂教学 活动 中,师生交 往是平等 的 、目的性 和计划性 的。课堂教学 是神圣 的传 承人 类在生产生活 中积累下来 的生产生 活经验的 活动 ,充满 生命 活力 的,对立 统一的 。其次 ,教师用来 教学 和学生用来 学习的材料 ,蕴含 了大量的思想教育 的成分 ,只 要包涵 了爱 国主义 、社会公德 、初 步的辩证唯物 主义 等思想 教育 内容 。这就需要 教师很好 的去钻研教材 、 挖掘教材 内容 , 根据不 同学 科的特点渗透思想 教育的形成分 。例如 : 在数学 课上通 过向学生介绍祖 冲之与圆周率 、陈景润 与哥 德巴赫猜 想 、华 罗庚 与解析数论等数 学家的故事 ,教育学生 养成爱祖 国、爱科 学的高 尚品质 ; 还 可以在物理课上通过介 绍我 国近 代力学 事业 的奠基人 、科 学家 、物理学家钱学森先 生的动人 事迹 ,在地理课上介绍地 理学家 、气象学家 、中国现代 气象 学 和地 理学 的一代宗师 、我 国物候学研究 的创始 者 、推动者 竺可桢 先生 的研究成果 ; 在生物课上 向学生介 绍我 国古生物 学 家 、地层 学 家 、大地 构造 学家 、第 四纪 冰川学 家 李 四光 先生 的重大贡献等来教育 学生热爱科学 、敢 于质疑 、勇攀科
想 教育 目标 而进 行 的那些 专题 活动 。这 些活 动是 对课 堂德
学 高峰 自信心和价值取 向。每 门学科 内容 和形式 等都是隐性 的思想教育 因素 ,只要教师注意挖掘就 能找 到品德教育的机 会 ,尤其重要的是在学校 的教育教学 活动中 ,教 师作 为活动
浅谈孩子品德养成的几点看法
浅谈孩子品德养成的几点看法孩子品德的养成,主要与家庭、学校、社会有密切关系,但是家庭是主要的,学校起着导航作用,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在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老师们注重对孩子多方面良好习惯的培养,那么对孩子们的品德养成就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导航作用,尤其是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们品德形成起着榜样的力量。
诚然,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不仅要依靠家庭的教育,即父母的教育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还深受学校氛围和教育的影响。
尤其是教书育人的老师在发挥德育教育中起到深远影响。
但是现在的教科书,所阐述的内容往往实际脱节,很多都是过去的老、旧观念,与时代脱节,造成在实际教学中,形成理论与实践严重不符合,使得老师讲课难讲,学生听不进去的尴尬境界,更达不到教育人,培养人的目标。
而培养学生的品德,不仅需要知识,老师的培育方法与理念,可能相比起来,我认为更为重要。
做为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一员,我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有了如下体会:首先,老师要注重不仅要有理论高度,还要注重从小事着手,注重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
对于二十一世纪以后所出生的大多数孩子来说,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家庭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孩子们的内心很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和一些不良习惯。
有一句俗语是这么说的:好苗怕虫咬,好孩怕被娇。
就是说如果老师对于已经上学的孩子的教育还延续家庭的教育方式即过于溺爱或迁就,或者总是袒护纵容,那么就会把孩子娇惯成学校当中的“小皇帝或小霸王”,从而造成教育的失败。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在学校集体生活中,必须教育孩子有集体主义精神,做什么事都要想着别人,而不能光想着自己的利益。
当老师发现孩子做错了事或是过于自私的话,甚至从来都是光顾自己的事,对集体的事不闻不问,做有损集体的事等等,做为老师不能不闻不问,或是轻描淡写的过去,而是应该及时更正,指出其问题的所在,帮助他分析原因,解决他心理和认知上的错误,从而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浅谈德育过程与规律
浅谈德育过程与规律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品德、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使其成为有益于社会和自己的人。
德育过程与规律,是指德育的实施过程中所遵循和存在的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和规律。
下面我将从德育过程与规律的定义、德育过程中的几个阶段以及德育规律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德育过程与规律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普遍性规律。
德育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规律的存在使其有了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
德育过程与规律在内容和方式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性的现象包括学生的情感认知、道德行为、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变化。
其次,德育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德育过程可以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学生的德育需要求和德育内容都有所不同。
比如,在学前教育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礼仪和品德修养;在初等教育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社会责任感;在中等教育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高等教育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道德等。
在德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德育规律。
首先是因材施教的规律,即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采取个别化的教育方案和教育措施。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能,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长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引导。
其次是德育渐进的规律,即德育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的道德能力和素养。
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持之以恒的付出。
再次是德育形象的规律,即德育要通过理论教育、示范引领和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形成学生心中对优秀品德的形象,并通过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整合来培养学生的具体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最后是德育具体化的规律,即德育要通过具体的方式和实际的行动来实施。
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组织道德实践、制定行为规范等具体举措来落实德育目标和要求。
浅谈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的过程中,良好的道德品格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需要重视的重要工作。
下面就从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和教育实践三方面谈一下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一、教育观念方面教育观念对于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把道德教育摆在核心位置,建立全面从严的教育机制,注重对学生内心的教育,让道德教育贯穿在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首先,我们应该强调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时刻提醒学生道德品质是人格的基础,是未来人生成功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谈经验等多种形式,告诉孩子们道德品质是多么的重要,让他们认识到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成长。
其次,我们应该强调自觉性。
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应该是自觉的,即需要让学生们自主地进行思考和认知,在行动中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推敲,自己评估,从而让道德规范内化成内心信仰、行为准则。
最后,我们应该注重道德实践。
道德品质是需要实际行动支撑的,如果不实践,就不能一直保持在内心中。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孩子们去实践道德,并及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和反馈。
让他们从身边的人、事、物中感悟,不断感性认识、不断理性反思,从而逐步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在家庭中的言传身教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明确的道德观念。
家庭教育是孩子道德品质的最早启蒙,父母应该带着正确的道德观念来做孩子的榜样,为孩子打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日常行为,及时引导他正确的行为和做事的原则。
与此同时,父母也需要不断提醒孩子行为的正义性、好的人品铸就好的品格。
其次,家庭教育还需要强调家庭教育的渗透性。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论文(2)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论文(2)浅谈小学德育教育论文篇二《浅谈小学德育教育》摘要:德育工作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浅谈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德育;素质教育;途径;方法要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突出的个性以及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有很多中途径和方法。
笔者将浅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小学阶段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一)思想品德课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门系统性课程。
教师可以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坚强勇敢的意志,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工作,使德育教育更有针对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启迪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其他文化课课堂教学学生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思想品德课的课时毕竟有限,只通过这门课程来完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还要充分挖掘其他学科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小学的各门学科都是学生学习系统扎实的文化知识的基础阶段,只有学生学好了这些课程才能逐步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
因此,各文化学科的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分不开的。
(三)主题班会和少先队活动等我们每个星期都会组织班会,这是一种很有效也很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教师可以通过班会来进行各种德育教育活动。
少先队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是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学校要充分利用少先队的先进性,发挥它的德育功能,使学生能够在自己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得到正确的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作者:周靖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4年第09期摘要:学校教育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还承担着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
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情境;社会实践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和转折点,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将道德教育和艺术情趣、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
一、贴近学生生活,从日常生活教育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源于生活,并以生活为归宿。
儿童是通过对周围生活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而形成善恶、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情感并内化为意志和自觉的行为。
思想品德教育只有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围绕生活展开,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现在的小学生有很多不良习惯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他们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往往不爱劳动、生活不能自理、不懂得勤俭节约、乱花钱、喜欢攀比、比较自私、缺乏集体主义思想和责任心、不知道考虑别人的感受等等。
我们要针对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小学生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二、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做好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1.发挥学生主体性,挖掘品德形成的内驱动力现在的小学生都有逆反心理。
如果我们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将一些道德理念硬性地灌输,强制学生去执行,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
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明辨是非,形成品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课堂上讨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是非善恶、道德观念在辩论中自然清晰,会对学生产生更为深刻和持久的影响。
2.创设教学情境,重视学生情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逐渐统一的过程。
浅谈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论文资料)
浅谈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思想,是人类的灵魂,它支配着人们的行动。
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它会使人生活乐观,学习或工作努力,积极要求进步,无论在何时何地,总能把握住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事业的成功者。
中学阶段是人生最关键、最重要的阶段,在这时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对学生的一生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常规管理时,加强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少走弯路,尽快成长。
笔者就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谦虚诚实、承受挫折、创新意识等方面谈点浅显的认识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知错即改的品德谦虚诚实,知错即改,这是一个正正派派的人之根本。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犯错误不在人的能力范围内,学生犯错误更不可避免,问题是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是很重要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允许学生犯错误,并要给他改错机会。
塞缪尔. 斯迈尔德说,与其说人们的错误使其堕落,倒不如说是人们对待错误的态度导致他们堕落。
每当学生犯了错误,不是大声呵斥,批评指责,而是在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跟他(她)指出因他(她)的错误举动会造成怎样的后果,鼓励他(她):一个人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错在哪里,一意孤行,以至于今后还会犯类似的错误或更大的错误。
犯了错误,经老师教育只要知错了,今后把它改正了,仍是好学生。
班主任在处理犯错误的学生时,要讲究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办法。
我接触过这样一位同学,因有几次没按时完成英语作业,而遭到英语老师当着全体同学的面严厉批评,老师的举动引起他的强烈不满,他认为这位老师是跟他过不去,让他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于是逆反心理俱增,破罐子破摔,索性放弃英语学科不学了。
而另一位老师采取的却不是这种方法,而是找他个别谈话,跟他讲作为学生不完成作业,不认真听课,不完成自己该完成的任务,对自己、对家庭都是无法交代的……。
经过长时间的交流,这位同学认识到自己不做作业的危害,并保证今后一定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学习。
浅谈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
浅谈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就是学生不断积累新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是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1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意的培养过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四种基本的心理成分构成的。
知,即道德认识。
指道德观念和信念,是对社会道德规范及执行意义的认识。
它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经形成,变成人们道德行为的内在原因。
情,即道德情。
是指学生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自己和他人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伴随着道德认识产生的。
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道德情感的转变是学生品德转变的根本转变。
道德意志,是指学生去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克服困难,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心理过程。
道德意志表现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动机战胜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动机,表现在按照社会道德要求克服困难,支配自己的行动,它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
道德行为习惯,是指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下采取的行动,并经常坚持下来,形成稳定的特点。
品德形成的过程,一般来说是从知开始,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程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培养情感,锻炼意志,训练行为习惯。
因此,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可以从知开始,还可以从意、情、行开始,但无论从何开始,都要抓住知和行的矛盾,实现有知到行的转化。
2 社会活动和交流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思想品德形成不仅通过课堂上思想品德教育,而要通过课外的实践活动和与人交往才能形成。
学生思想品德几方面的因素是不会自发形成的,特别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要靠社会传递,教师传递给学生,父母传递给子女,而这种传递只有在活动和交往中才能进行。
学生主要是通过学习、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各种体育、文化活动等获得社会道德经验,得到实践锻炼。
他们主要活动室学习活动,主要交往对象是教师、同学和家长。
3 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是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外部和内部的原因。
浅谈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教育是社会对个人的品德培养,是社会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德,从而使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
社会对个人品德的培养,说到底,也就是人们相互间的品德培养,是他人对自己和自己对他人的品德培养。
(一) 尊敬师长,礼貌待人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课堂礼仪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品质。
要求学生在老师宣布上课时要迅速地起立,并鞠躬行礼,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并说“同学们坐下”时再坐下。
但学生迟到时,要求学生应该轻敲教室的前门,并立正喊“报告”,待老师允许时进入教室。
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发言时要先举手。
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小动作,更不能取笑别的同学。
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应端正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适时地穿插一些有利于学生形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品质的内容。
告诉他们一个好孩子、好学生见到老师、长辈应该主动打招呼。
当在公交车上碰到老年人时应该主动让座。
当别人帮助自己后应该道谢等等。
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 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小学生开朗开朗,嗜好信手涂鸦,因此应当教育学生必须爱护公物,严禁乱涂、涂、画、镌刻课桌、墙壁等公共设施。
进门、关门时必须重。
一旦不小心损毁东西,主动宣称,在走廊、教室不玩球等,以免弄坏了玻璃。
培育小学生的勤俭节约的意识也就是相当关键的。
由于小学生都就是低头向父母借钱,不懂节约。
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育他们的节约意识。
生活简朴,不摆阔气、不乱花钱,无法向父母经常借钱去卖零食。
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在采用的时候必须节约,不要浪费。
(三) 遵规守纪,热爱劳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该告诉学生,学校作为一个集体要有它的规矩,学生是学校的一分子就应该遵守其规定制度。
例如要求学生预备铃响,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并端坐在教室里安静等待,上课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认真做好课堂的笔记。
浅谈高中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
浅谈高中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将社会行为准则转化为个人的行为规范,以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
促进个体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标签:高中政治;思想品德;德育1.在德育过程中注重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德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社会的行为规范转化为个人的行为。
德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德育的形成中,最先培养的应是对德育的认知。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促进,当你看到不文明行为时,自然而然地加以抵制,所以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德育知识。
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可以在多媒体、影视等现代传媒上看到关于德育的广告。
在看的过程中,我们就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了。
所以德育的前提是对德育的认知。
在认知后,便是情感。
我们应该有强烈的德育愿望,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文明人,并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在认知之后可以主动地按照社会行为规范,敢于与不文明行为作斗争,有敢于指出不文明行为的勇气。
情感之后便是意志,当我们都知道了德育的内容,并且认同德育的行为准则,自己也愿意按照德育的内容进行实践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意志。
意志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意志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反复复的过程。
比如,作为学生,来到学校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和友爱同学。
相信作为学生都知道这些,但是在学校里经常还是有人不好好学习,上课不能做到认真听老师讲课。
不是说学生不知道这些,而是学生的意志力很差,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其中上课不认真的表现有:思想开小差、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等。
学校里经常发生打架事件,就是由于学生的意志力差。
所以我们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意志力。
意志力的形成就是德育的行为,德育的行为就是将我们认知的德育内容用外显的形式付诸实践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品德形成的过程
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习惯等心理成分,这些心理成分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
一般来说,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行动是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基础上伴随着道德意志,通过一定的练习形成的。
同时,道德行动又可以巩固、发展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因此,品德的形成是这些心理成分共同作用的过程。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
道德认识的形成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是重要的开端。
这是因为人的行动总是受人的认识支配的。
所以道德认识是道德品质的基本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道德认识的形成,主要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的发展三个方面。
1.道德知识的掌握
掌握道德概念、认识社会道德现象的道德特征、有赖于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概括力的发展,有赖于理解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
教师应当通过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必要的具体事例,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道德知识及其意义。
同时,要运用变式规律,剔除同类道德现象的非本质的特征,突出其本质特征,分清概念的界限,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实质和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是:1.从重复老师或别人的评价过度到自己独立作出评价;2.从依据行为的直接效果为标准逐渐转
向对行为动机的分析;3.从评价别人的行为到分析自己的行为;4.从片面的评价到全面、客观和正确的评价。
总之,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密切相关,也和他们的思维发展与心理成熟程度有关。
教师应当做学生道德评价的模范,经常利用教材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典型事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3.道德信念的确立
道德信念是坚定的道德认知,它是在已有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同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密切联系的一种道德认知。
它是“情”和“理”的合金。
当一个人坚信自己的道德观念正确,并使这种道德观念伴随着内心体验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时,就产生了道德信念。
它是一个人认为自己必须要遵循的,在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认知,是一个人活动的理性基础,这种理性基础使人对某种社会道德义务的正确性真诚信服,并怀有强烈的责任感,从而有意识地自觉地完成某种行动。
因此,道德信念是推动一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强大的动力,它可以使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
它可以引起个体情绪情感上的种种体验,是一个人品德形成的关键因素。
一
个人形成了的道德信念,就无须外力的监督、检查,品德教育不可忽视道德信念的教育。
(二)道德情感的丰富
人的道德情感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与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与道德理论相联系的情感体验三种形式。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人们在认识道德现象,进行道德评价和考虑采取什么态度时,是不会无动于衷的,而总会产生种种情感上的体验。
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及其规范有了认识,社会的道德要求就转化为人们的道德需要,人们对自己或别人的言论、态度和行动是否符合道德需要,就必然会引起肯定或否定的体验。
它是人们产生道德行为和进行自我监督的一种内部力量,它可以使人自珍、自爱、自重、自强。
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同时,应当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三)道德意志的锻炼
道德意志在人的道德实践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按照道德规范要求,经历道德动机斗争,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
第二,积极地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排除内部障碍和外部的客观困难,执行由道德动机引出的行为决定,或者当行则行,积极进取,或者当止则止,坚忍自制,努力实现既定的道德目的。
道德意志在由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
有的学生有了道德认识,也有道德行为的愿望,但由于意志薄弱,不
能做出相应的道德行动。
有的学生在道德行为中也能付诸实施,但由于缺乏毅力或不能抵制诱惑,而不能坚持到底。
所以,进行品德培养必须同时对学生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
(四)道德行为的训练
道德行为是人在其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任何品德都要以道德行为及其效果来表现,来说明的。
列宁曾明确地指出:“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14卷,第226页。
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在掌握有关行为方式的知识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练习与实践形成的。
因此,道德行为的训练主要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两个方面。
1.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
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是道德行动的必要条件。
指导学生掌握行为方式有多种形式。
例如,通过学生守则、常规的讲解与练习,使学生熟知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行动要求;分析某些典型人物的行动;组织学生讨论为完成某件好事所应采取的行动步骤;分析与总结道德行动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等等,都是常用的办法。
教师一方面要使学生知道道德行动的具体要求、规则、步骤,同时也还必须使他们具有独立地、主动地来选择道德行为方式的能力。
2.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道德行为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和实践逐步形成的。
学生在掌握了有关行为方式的知识以后,如果能运用于自己的行动实践,这是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
道德行为习惯是与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相联系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它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易于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手段,而且还能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去行动的内驱力。
一个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都需要经过自觉地练习和实践才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