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物质测试-科标技术

合集下载

SGS禁用化学物质测试

SGS禁用化学物质测试
ChemLab
Accreditation of ChemLab
By James XUE @ SGS China 8
Equipment for RSTS
禁用化学物质测试技术 仪器设备简介
实验室设备
Equipments in SGS Shanghai ChemLab
Shares of SGS were first listed on (SWX) Swiss Exchange in 1985. Since 2001, SGS has only one class of shares consisting of registered shares.
By James XUE @ SGS China 3
By James XUE @ SGS China 5
What Can SGS do for you?
Green testing for restricted substances (RSTS services) Consulting for Lab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of testing item for green products Training for green products Preparation and implement of system for suppliers evaluation Testing service of reliability for lead-free solder 2nd and 3rd party audit Certification service for ISO 9000/14000 / OHSAS
140个国家 860家分公司 360间实验室 36,000 专业雇员

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禁止和限制使用的环境物质要求

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禁止和限制使用的环境物质要求

〔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禁止和限制使用的环境物质要求2005公布实施前言本标准属于中兴通讯股份绿色产品标准中的环境物质要求局部。

本标准通过明确中兴通讯产品的部件或设备中所含环境治理物质中的禁止使用物质和限制使用物质,使ZTE产品符合环保要求、遵守法令、保卫地球环境以及减轻系统碍事。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

部提出,技术中心开展部回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本标准于2005年3月首次公布。

本标准于2005年*月首次修订。

本标准修订人:禁止和限制使用的环境物质要求1范围本标准了中兴通讯绿色终端产品中禁止和限制使用的环境物质、限制使用的环境物质最大含量的要求以及禁止和限制使用的环境物质的检测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兴通讯终端产品的绿色材料采购、需求商绿色材料认证以及绿色终端产品的研发选型。

本标准适用于中兴通讯设计、制造、销售同时公布的绿色终端产品;或中兴通讯托付第三者设计、制造、贴有中兴通讯的商标进行销售或公布的中兴通讯绿色终端产品;或第三者托付中兴通讯进行设计、制造的绿色终端产品(然而,由该第三者指定的部件、材料除外)。

2引用标准性文件:德国?食品和日用品治理法?〔又称为?食品、烟草制品、化装品和其它日用品治理法?〕DIRECTIVE2002/95/EC: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therestrictionoftheuseofcertainhazardoussubstancesinelectricalandelectroniceq uipment〕〔以下简称RoHS指令〕3术语和定义环境物质部件、设备等含有的物质中,对地球环境和人体存在显着碍事的物质。

含有含有系指不管是否有意,所有在产品的部件、设备或使用的材料中添加、填充、混进或粘附的物质(包括在加工过程中无意混进或粘附于产品中的物质)。

杂质包含在天然材料中,作为工作材料使用,在制造过程中技朮上不能完全往除的物质(naturalimpurity),或者合成反响过程中产生,而在技朮上不能完全往的物质。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测试的参考方法和材料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测试的参考方法和材料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質測試的参考方法和材料
为了获得相对准确的分析数据,采用被鉴定的参考标准物(CRMS)(和标准方法)很绝对必要的。

在一些电子聚合物样品中,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ABS),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ABS)/聚氯乙烯(PC)等,没有现成的已被鉴定的参考标准物。

15.1 可用商业参考材料(CRM)
现存的可用商业参考材料主要是聚合物和金属材料,也有少部分是玻璃和陶瓷材料。

这些材料有确定浓度的5种元素(Pb,Cd,Hg,Cr,Br),也肯能还有其它元素存在。

许多实验室都用湿法化学分析法分析这些材料。

表20给出了现存的适用于电工产品测试的CRMs。

表20:适合测限用物质的CRMs
15.2 内部参考材料
在没有商业可用材料的情况下,实验室可创建特殊的参考材料。

创建过程同上,不过在创建的材料在没有得到认可之前实验室不应用它来分析。

所有用到内部参考材料的分析都要记录。

15.3 创建新的认证的参考材料
对于有兴趣均质材料值得创建高浓度和低浓度的认证的参考材料,步骤如下:
a)测试各个元素的浓度,并与人为制造的按规定做成的确知基质的样品作比较。

b)提供给多个实验室分别测试。

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光谱,电感偶合等离
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器中子活度分析仪,仪器光子活度分析仪,滴定以及其他分析方法。

c)分析实验室之间的测试结果和测试误差。

如果实验室之间的测试误差在可接受范围,那么这些结果
平均值就可作为测试元素的确认值。

植物激素检测技术—科标检测【范本模板】

植物激素检测技术—科标检测【范本模板】

植物激素检测技术——科标检测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一系列痕量有机化合物,它在植物的某一部位产生,运输到另一个或一些部位,在极低的浓度下便可引发生理反应,几乎参与了调控植物从种子休眠、萌发、营养、生长和分化到生殖、成熟和衰老的每个生命过程,既可调控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又通过与植物所生存的外部环境互相作用调节其对环境的适应。

通过调控如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和生长素等植物激素的代谢可显著地改良作物的株型结构和产量构成,从而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青岛科标检测研究院—-生物实验室,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丰富检测经验,根据国内外先进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样品不同检测需求,值得最优检测方案为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精确、公正的数据支持.1 植物激素主要包括生长素(auxin)、赤霉素(gibberellin,GA)、细胞分裂素(cytokinin,CTK)、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油菜素甾醇类(brassinosteroids,BRs)、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及其甲酯(MeJA)、水杨酸类(salicylic acids,SA)、乙烯(ethylene)和多肽激素(peptide hormones)等,它们在植物体内的含量极低(通常在ng/g,甚至pg/g水平上),且周围共存的基体成分非常复杂,几乎不可能同时分析所有植物激素.此外,多数植物激素的性质不稳定,对温度等外界条件敏感,在各器官中呈现定的动态分布。

因此精确可靠地对超微量的植物激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尤为重要.本文仅就近年来国内外在茉莉酸及其甲酯、脱落酸、生长素、赤霉素和多肽激素等植物激素分析检测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2 主要分析技术生物鉴定法是一类经典的植物激素检测方法,它利用激素作用于植物的组织或器官时产生的特异性反应对植物激素进行测定。

1928年,Went首先将这种方法运用于生长素的测定,利用生长素能使燕麦胚芽鞘弯曲的特性来测定生长素浓度。

化妆品中禁用物质检验流程与限量要求

化妆品中禁用物质检验流程与限量要求

化妆品中禁用物质检验流程与限量要求化妆品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产品之一,因此对于化妆品中禁用物质的检验流程和限量要求非常重要。

禁用物质是指那些在化妆品中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化学物质。

化妆品生产企业应该对其产品进行严格的禁用物质检验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首先,化妆品生产企业应该了解国家和地区对禁用物质的法律法规。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禁用物质清单和限量要求。

企业需要确保其产品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的要求。

这涉及到对禁用物质清单进行了解,并将其列入企业内部的禁用物质管理系统中。

接下来,企业需要从供应商处获取原材料的相关信息。

企业应该要求供应商提供化妆品原材料的安全数据表和相关检测报告。

安全数据表应该包含原材料的成分、来源和生产过程,并明确说明是否包含禁用物质。

检测报告应该包括对禁用物质的定量分析结果。

企业应该仔细审查这些文件,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以确保原材料的安全性。

在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禁用物质的检测流程。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并确保检测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化妆品企业可以选择自主检测或委托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测。

如果选择自主检测,企业应该建立内部的禁用物质检测实验室,并获得相关资质和认证。

对于禁用物质的检测,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禁用物质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产品中的禁用物质是否超出限量要求。

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禁用物质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并确定严格的限量要求。

化妆品企业应该建立禁用物质检测的记录和档案。

记录应该包括产品的检测结果、检测方法、检测日期和检测人员等信息。

记录和档案应该妥善保存,以备相关部门或监管机构的检查和审核。

最后,化妆品企业应该定期回顾和更新禁用物质清单和限量要求。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原本被认为安全的物质可能会被重新评估为禁用物质。

因此,企业需要跟踪最新的科学研究和法律法规,并及时更新其禁用物质管理系统。

(品牌)限制物质清单(RSL)监控计划

(品牌)限制物质清单(RSL)监控计划

(品牌)限制物质清单(RSL)监控计划品牌限制物质清单(RSL)监控计划1. 目的为确保我们的产品符合全球各地对限制物质的要求,本品牌制定了一套限制物质清单(RSL)监控计划。

该计划旨在监控和跟踪与产品相关的限制物质,以保证我们的产品在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 范围本计划适用于所有品牌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纺织品、鞋类、配饰等。

3. 限制物质清单根据全球各地的法规和标准,我们确定了以下限制物质清单:4. 监控流程4.1 供应商管理- 与供应商签订协议,要求其提供产品中限制物质的测试报告。

-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RSL要求。

4.2 产品检测- 对进货的产品进行抽检,检测其中限制物质的含量。

- 对成品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RSL要求。

4.3 内部培训- 定期为员工提供RSL相关的培训,提高其对限制物质的认识和重视。

4.4 法规更新- 关注全球各地的法规动态,及时更新RSL。

5. 记录和报告5.1 记录- 记录供应商审核、产品检测等过程的相关信息。

- 记录员工培训情况。

5.2 报告- 定期向高层管理层报告RSL监控计划的执行情况。

- 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解决。

6. 改进和优化6.1 对监控计划进行定期审查,以适应法规变化和业务需求。

6.2 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根据其绩效调整抽检频率和审核要求。

6.3 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促进其改进生产工艺,减少限制物质的使用。

7. 附录7.1 相关法规和标准清单7.2 供应商管理协议模板7.3 产品检测方法和要求7.4 员工培训材料。

REACH检测机构(科标化工检测)

REACH检测机构(科标化工检测)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REACH 检测机构REACH 指令是“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英文简称。

REACH 指令是欧盟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的法规,于2007年6月1日实施。

欧盟委员会于2001年2月提出的化学白皮书REACH ,并于2007年第一季度正式出台有关规定,在各成员国中生效执行。

REACH 要求:REACH 主要内容是要求证明日用产品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因此,凡是在欧盟生产的或者是进口到欧盟市场的日用产品,其中主要是指纺织品,必须通过有害化学物质含量的注册、检验和批准,一旦超过规定的含量就不得在欧盟市场上销售。

REACH 涵盖产品范围欧盟REACH 将涉及3万种化学物质,即欧盟市场上现存的10万种化学物质的近1/3。

检测将采取渐进的方式,在3、6年或11年间逐渐增加检测物质的种类,但是在2013年前,将优先检测最有害的或者进口量最大的物质。

从现在起3年内,将从每年1吨的量检测起,凡是含有最危险物质的产品,如致癌物质、致突变物质和再生产时有毒物质,必须先登记备案、通过检测。

欧盟REACH 实施的目的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持和提高欧盟化学工业的竞争力;增加化学品信息的透明度;减少脊椎动物试验;与欧盟在WTO 框架下的国际义务保持一致;从实质意义上讲,REACH 将在欧盟范围内创建一个统一的化学品管理体系,使企业能够遵循统一原则生产新的化学品及其产品。

REACH 将对目前的已有物质和新物质创建一个统一的制度;非分阶段性物质是指那些REACH 生效前没有生产和销售的物质,分阶段性物质指那些列在EINECS 、欧盟在近15年或所谓的非聚合物指令67/548所规定的已经生产但未销售的物质。

限用物质技术标准

限用物质技术标准

限用物质技术标准1. 目的本标准规定了ABC设计、制造的产品所包含的部件、材料及生产所需使用的辅助材料、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管控要求。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ABC所有售卖的所有HSF产品、及HSF产品所有的部件/材料/配件等、以及提供给最终客户的HSF产品的所有包装和所有将随HSF产品交货的间接原料(如说明书、使用手册、广告等)。

3.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包装回收标志(GB18455-2001)关于限制电池产品汞含量的规定电子电气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欧盟2002/95/EC指令)修订2002/95/EC,建立电子电气设备中某些有害物质最大浓度限值(欧盟2005/618/EC 指令)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的六种物质(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浓度的测定程序(IEC 62321 Ed.1 111/95/CDV)基于科学进步,修订/增加2002/95/EC附录的豁免条款(欧盟2005/717/EC、2005/747/EC、2006/310/EC、2006/690/EC 、2006/691/EC、2006/692/EC、2008/385/EC)、。

电池及蓄电池指令(91/157/EEC、98/181/EC、2006/66/EC)包装指令(94/62/EC)2003电子废弃物回收法案:包括电子废弃物的支付体制(SB 20/SB 50)4. 术语与定义4.1有害物质(H azardous S ubstance HS):指WEEE或RoHS指令以及客户额外要求及其他适用法规或标准中列明的所有的禁止使用的物质。

可与限用物质(RS)互换。

4.2有害物质减免(H azardous S ubstances F ree HSF):指减少或消除WEEE或RoHS指令、客户额外要求及其他适用法规或标准列出的有害物质。

化妆品中禁用物质和限用物质检测方法验证技术规范

化妆品中禁用物质和限用物质检测方法验证技术规范

化妆品中禁用物质和限用物质检测方法验证技术规范为加强对化妆品中禁用物质和限用物质检测方法研究工作的技术指导,规范化妆品中禁用物质和限用物质检测方法研究和验证工作,明确检测方法验证内容和评价标准,有效保证研究制定的检测方法具备先进性和可行性,特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化妆品中禁用物质和限用物质检测方法研究和建立过程中检测方法验证内容、技术要求和评价指标。

本规范适用于化妆品中禁用物质和限用物质检测方法的验证与评价。

2 依据《化妆品卫生规范》3 释义3.1 本规范中所指化妆品中禁用物质是指《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的化妆品禁用组分。

3.2 本规范中所指化妆品中限用物质是指《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的化妆品组分中限用物质、限用防晒剂、限用防腐剂、限用着色剂、暂时允许使用的染发剂等。

4 定义与术语4.1 被测物质是指本规范第3 项规定的禁用物质和限用物质。

4.2 特异性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检测方法所具备的检测和区分共存组分中被测物能力的特性。

4.3 线性及线性范围4.3.1 线性是指在设计范围内检测响应值与样品中被测物质浓度或量成比例关系的程度。

4.3.2 线性范围是指利用一种方法取得精密度、准确度均符合要求的检测结果,而且呈线性的被测物质浓度或量的变化范围。

4.4 检出限和定量下限4.4.1 检出限:被测物质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

4.4.2 定量下限:能够对被测物质准确定量的最低浓度或质量。

4.5 检出浓度和最低定量浓度4.5.1 检出浓度:按照检测方法操作,方法检出限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

4.5.2 最低定量浓度:按照检测方法操作,定量下限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

4.6 精密度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相同浓度被测物质的一系列独立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包括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

日内精密度:同一天测定的精密度。

日间精密度:不同天测定的精密度。

4.7 回收率提取回收率:是指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回收到物质的实际浓度的百分比,以样品提取和处理过程前后被测物质含量百分比表示。

CiP11限制性物质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CiP11限制性物质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目录0 修改记录1 目的范围2 职责3 管理内容和方法4 相关文件5 质量记录0 修改记录1 目的与范围1.1目的:通过对限制性物质进行有效的监视和测量,达到产品最终符合欧盟CiP指南要求。

1.2范围:适用于生产所用的全部玩具成品半成品、原材料、辅料及产品生产全过程。

2 职责2.1供应部门负责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对合格供应商进行有效控制。

2.2材料仓库负责环保材料存放、标识。

2.3品管部负责零部件、原材料、辅料及产品的监视、测量及不确定超标元素的抽样送检。

2.4技术部门负责供应商变更材料的确认。

2.5制造部门负责生产车间环保材料放置、标识及生产管理。

3 管理内容和方法3.1原材料、辅料的监视和测量:3.1.1对生产购进的物资,仓管员核对送货单,确认物资名称、规格、数量无误,包装无损后,按环保材料置于待检区,填写检验通知单,通知外检员检验。

3.1.2外检员接到通知后,根据《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并在检验通知单上签字确认,或填写《来料检验报告》,材料合格,盖上“合格”印盖并通知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检出不合格品时,应将不合格物料放置在不合格品区,贴上“不合格”标签,具体按《不符合CiP指南产品控制程序》执行。

3.2产品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3.2.1技术部门负责提供完整的,能指导生产所需的图纸、工艺、作业指导书,对环保产品的图纸、工艺文件需加以“合格”盖章,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3.2.2品管部门负责提供和管理用于监视和测量产品及其生产过程质量状况的监测设备,保证其完好、准确,具体要求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相关要求执行。

3.2.3制造部门应根据工艺和产品标准要求,进行自检和互检,对特殊工序加强监控,对环保材料标识、生产,防护,防止异物污染。

3.2.4品管部严格按照产品检验标准,使用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对过程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对环保产品进行环保材料的核对,本公司严禁非环保产品采购和库存。

3.3成品的监视和测量3.3.1检验员依据成品检验规程对成品相关项目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填写成品检验记录。

化妆品及其原料中禁限用物质检测方法验证技术规范

化妆品及其原料中禁限用物质检测方法验证技术规范

化妆品及其原料中禁限用物质检测方法验证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为加强化妆品及其原料中禁限用物质检测方法研究技术,指导化妆品及其原料中禁限用物质检测方法研究和验证工作,规范检测方法验证内容和评价标准,进一步提高检测方法的先进性和切实可行性,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适用范围、检测方法验证技术参数、检测方法验证接受标准。

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化妆品及其原料中禁用和限用物质标准检测方法的研究;已经经过预研,由相关单位提出,经化妆品标准技术委员会审议通过立项,委托相关部门和化妆品标准技术委员会进行研究的化妆品中禁用和限用物质标准检测方法项目。

2 依据ISO 5725: 1994 Accuracy (trueness and precision) of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results —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 and definitions; ISO 5725-2 Part 2: Bas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a standard measurement method; Part 4: Basic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rueness of a standard measurement method.ISO 17025: 1999 General requirement for the competence of calibration and testing laboratories.ISO Guide 43-1: 1997 Proficiency testing by 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s — Part 1: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of proficiency testing schemes.ISO Guide 43-2: 1997 Proficiency testing by 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s — Part 2: Selection and use of proficiency testing schemes by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bodies. Directive 96/23/EC and Decision 2002/657/ECGB/T 6379.1-2004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1部分:总则与定义GB/T 6379.2-2004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GB/T 6379.4-2006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4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正确度的基本方法GB/T 6379.5-2006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5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精密度的可替代方法GB/T 6379.6-2009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6部分:准确度值的实际应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L. Dencausse etal, Validation of HPLC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inosorb S and Three Other Sunscreens in A High Protection CosmeticProduc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08, 30:373-382.Ursula Vincent etal, Validation of An Analytical Procedur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Oxidative Hair Dyes in Cosmetic Formulations, J. Cosmet. Sci., 2002,53:43-58.3 释义本规范中所指化妆品及其原料中禁用和限用物质同《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

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项目及标准-科标检测

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项目及标准-科标检测

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

通过检测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管理控制,确保采购的原料和加工制造的产品能够符合不含有毒或低毒环保要求及各国环保之法律法规,使产品走进国内外市场,并能满足客户要求及环保发展的趋势。

【检测产品】食品及接触材料、玩具及儿童用品、服装/箱包/鞋类、汽车材料及零部件、金属矿产、石油化工、高分子材料、日用消费品、包装材料、建材/装饰材料、土壤、水质等【检测范围】重金属检测、卤素检测、UV测试、五氯苯酚检测(PCP)、铅含量检测、Phthalates (邻苯二甲酸酯)检测、富马酸二甲酯(DMF)检测、偶氮检测、PFOS/PFOA检测、甲醛、苯、TVOC、氡检测、黄曲霉毒素检测、塑化剂检测、农药残留检测、食品添加剂含量检测、ELV检测及雾化检测、VOC检测、多环芳烃(PAHs)检测、荧光剂检测、ROHS/REACH/SVHC/POSH/WEEE/检测、固体废物危险品废物检测、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环境噪音等。

【检测项目】重金属检测⑴检测范围:铝、锑、砷、钡、硼、镉、铬(III)、铬(VI)、钴、铜、铅、锰、汞、镍、硒、锶、锡、有机锡、锌;⑵法规有:EN71-3、RoHS(重金属四项)及各类产品中重金属物质限量;RoHS⑴检测项目: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PBBs、多溴联苯醚PBDEs;⑵检测领域:单个产品单位置或多位置检测、整机检测(如手机、电脑等整体检测);. 国推RoHS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PBBs、多溴联苯醚PBDEs、国家规定的其他有害物质;REACH法规( REACH高度关注物质SVHC检测)⑴详见:第一至第十一批SVHC候选物质清单;⑵检测领域:电子电气产品、玩具、纺织品、家具、汽车及零部件等向欧盟出口的产品;多环芳烃(PAHs)⑴检测项目:苊、苊烯、蒽、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j)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ghi)苝(二萘嵌苯)、苯并(a)芘、苯并(b)芘、屈、二苯并(a, n)蒽、荧蒽、芴、茚苯(1,2,3-cd)芘、萘、菲、芘;⑵ PAHs测试方法:ZEK 01.4-08,德国消费品18项PAHs;国标及国际标准相关标准;⑶检测领域:电子电气类、橡塑类产品、油漆涂层类产品、包装材料、玩具、容器材料、皮革纺织制品、木制品等。

限制物质测试-科标技术(1)知识讲解

限制物质测试-科标技术(1)知识讲解

限制物质(RSL)测试作为纺织品和鞋类产品的进口商或生产商,您需要确保排除产品中的有害化学品,以及满足全球各类化学品的限制要求。

要做到这些,您需要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层层把关,实施必要的质量保证措施,保障企业自身和客户的利益。

企业应当格外留意染料和化学品助剂的选择,应尽力避免产品含有甲醛、杀虫剂和有毒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科标技术提供材料和产品测试以及综合的审核和认证服务,帮助您避免在生产流程中使用潜在的有害物质。

偶氮/致癌/致敏染料偶氮染料是一种常用于纺织品和皮革染色的合成染料,化学结构上拥有一个氮氮双键(N=N)。

有些偶氮染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产生致癌的芳香胺。

在欧洲,REACH法规(EC) No 1907/2006附录XVII禁止在纺织品和皮革中使用22种致癌的芳香胺。

在纺织工业使用的其它染料中,有一些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超过20种分散染料可致敏,另外9种染料可致癌。

这些染料在与人体皮肤长期的接触过程中可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

甲醛甲醛通常用作纺织品易护理中的交联剂,从而赋予纺织品防缩、抗皱、免烫和易去污等功能。

释放出来的甲醛会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对人体粘膜及呼吸道刺激强烈。

五氯苯酚(PCP)、四氯苯酚(TeCP)和三氯苯酚(TriCP)为防止纺织品、皮革和木材因霉菌引起霉斑,含氯酚(如PCP)常直接用于该类产品。

PCP是毒性非常强的物质,并且有致癌性。

杀虫剂杀虫剂用于天然植物纤维(如棉花)的种植,以防病虫害和贮存中发生虫蛀;除草剂则用于除去杂草和落叶。

这些化学品可能被纤维吸收并残留在最终产品中。

尽管在后续的湿加工处理过程中绝大部份会被去除,但这些杀虫剂或除草剂的残留物对人体的毒性强弱不一,有些很容易透过皮肤被人体所吸收。

重金属某些染料和颜料中含有重金属。

天然纤维在种植过程中也可能从土壤和空气中吸收重金属。

此外,在纺织品的染整加工过程中,也可能带入某些重金属。

重金属一旦被人体吸收,会积聚在人体的肝或肾等内部器官中,当积聚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如铅会严重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新版Oeko-tex 100 有害物质限制标准

新版Oeko-tex 100 有害物质限制标准
cocobalt10404040cucopper250500500500ninickel10404040hgmercury002002002002pesticides杀虫剂ppmsum总计05101010chlorinatedphenols氯化苯酚ppmpentachlorphenolpcp0050505052356tetrachlorphenoltecp005050505phthalates邻苯二甲酸盐dinpdnopdehpdidpbbpdbpsum总计01dehpbbpdbpsum总计organictincompounds有机锡化物ppmtbt05101010dbt10otherchemicalresidues其他残余化学物ppmorthophenylphenolopp邻苯基苯酚500100010001000dyes染料cleavablearylamines可分解之芳胺类used不可使用carcinogens致癌物used不可使用allergensused不可使用others其他used不可使用chlorinatedbenzenestoluenes氯化苯和甲苯ppmsum总计10101010biologicalactiveproducts生物活性产品none没有flameretardantproductsgeneral总体none没有pbbtristepapentabdeoctabdeused不可使用colourfastnessstaining染色坚牢度water耐水acidicperspiration耐酸性汗液alkalineperspiration耐碱性汗液rubbingdry耐干摩擦perspiration耐唾液和汗液fast坚牢volatiles挥发物质散发mgm3formaldehyd甲醛5000001010101toluol甲苯10888301010101styrol苯乙烯1004250005000500050005vinylcyclohexen乙烯基环乙烷10040300020002000200024phenylcyclohexen苯基环乙烷4994165003003003003butadien丁二烯1069900002000200020002vinylchlorid750140002000200020002aromatichydrocarb芳香烃03030303organicvolatile

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科标检测

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科标检测

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随着各行各业透明度的进一步提高,食品的质量问题也频频被媒体所曝光,使食品安全成为人们最普遍关心的问题。

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人民群众的饮食却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因此食品检测成为食品安全保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科标检测研究院提供各种食品检测服务青岛科标检测研究院作为中国领先的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拥有最齐全的设备、最先进仪器、最顶尖创新检验技术的全方位实验室,可以按照中国、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各国食品安全标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食品检测。

检测范围1.粮食加工品:小麦粉、大米、挂面、其他粮食加工品(谷物加工品(分装)、谷物碾磨加工品(分装)、谷物粉类制成品)2.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植物油、食用油脂制品[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食用动物油脂(猪油、牛油、羊油)3.调味品:酱油、食醋、味精、鸡精调味料、酱类、调味料产品4.肉制品:肉制品(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发酵肉制品)5.乳制品:乳制品[液体乳(巴氏杀菌乳、高温杀菌乳、灭菌乳、酸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特殊配方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干酪、固态成型产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湿法工艺、干法工艺)6.饮料:饮料[瓶(桶)装饮用水类(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他饮用水)、碳酸饮料(汽水)类、茶饮料类、果汁及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类]7.方便食品:方便食品(方便面、其他方便食品)8.饼干:饼干9.罐头食品:罐头(畜禽水产罐头、果蔬罐头、其他罐头)10.冷冻饮品:冷冻饮品(冰淇淋、雪糕、雪泥、冰棍、食用冰、甜味冰)11.速冻食品:速冻食品[速冻面米食品(生制品、熟制品)、速冻其他食品(速冻肉制品、速冻果蔬制品、速冻其他类制品)]12.薯类和膨化食品:膨化食品、薯类食品13.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制品):糖果制品(糖果、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果冻14.茶叶及相关制品:茶叶(茶叶、边销茶)、含茶制品和代用茶15.酒类:白酒、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其他酒16.蔬菜制品:酱腌菜、蔬菜干制品(自然干制蔬菜、热风干燥蔬菜、冷冻干燥蔬菜、蔬菜脆片、蔬菜粉及制品)、食用菌制品(干制食用菌、腌渍食用菌)、其他蔬菜制品17.水果制品:蜜饯、水果制品(水果干制品、果酱)18.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烘炒类、油炸类、其他类)19.蛋制品:蛋制品(再制蛋类、干蛋类、冰蛋类、其他类)20.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21.食糖:糖(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冰糖、方糖、冰片糖等)22.水产制品:水产加工品[干制水产品、盐渍水产品、鱼糜制品(即食类、非即食类)]、其他水产加工品(水产调味品、水生动物油脂及制品、风味鱼制品、生食水产品、水产深加工品)23.淀粉及淀粉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淀粉糖(葡萄糖、饴糖、麦芽糖、异构化糖等)24.糕点:糕点(烘烤类糕点、油炸类糕点、蒸煮类糕点、熟粉类糕点、月饼)25.豆制品:豆制品(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其他豆制品26.蜂产品:蜂产品[蜂蜜、蜂王浆(含蜂王浆冻干品)、蜂花粉、蜂产品制品]27.特殊膳食食品: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婴幼儿配方谷粉、其他配方谷粉)28.其他食品检测项目1.理化项目:水分,灰分,酸价,过氧化值,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氮,咖啡因,脂肪酸,丙二醛,氨基酸态氮,总酸,酸度,明矾,总碱度,L-羟脯胺酸,黄曲霉毒素B1,苯并[a]芘,丙酸钙,丙酸钠,脲酶,米酵菌酸,溶剂残留量,羰基价,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过氧化苯甲酰,亚硝酸盐,甲醇,乙醇,总脂,酒精度,杂醇油,二氧化硫,相对密度,pH值,比旋光度,折光率,粒度,细度,折射率,熔点,净含量,新鲜度,完整率,干粒重,干燥物,可溶性固形物,总固形物,非脂乳固体,全乳固体2.重金属及微量元素:铅,砷,无机砷,汞,甲基汞,铜,镁,锌,锡,钙,铬,镉,磷,氟,碘,硒,钾,钠,铝,铁,锰等。

中文版 TYCO禁用物质标准TEC-138-702 E

中文版  TYCO禁用物质标准TEC-138-702 E

TEC-138-702产品环境符合性规范26Jan10 Rev E供应商产品环境符合性要求82010 Tyco Electronics, Harrisburg, PA第 1 页,共* 商标 | 表示有改动1.1.1.2.1.3.1.4. 1. 范围 内容本规范涵盖供应商产品环境符合性方面的适用文档、定义和要求。

概述所规定的供应商要求包括:1) 淘汰“禁用物质”;2) 控制使用“受限物质”;3) 告知是否使用某些“关注物质”;4) 披露材料含量信息。

应用向泰科电子 (TE) 供应的所有材料、零件、部件及/或产品(如指明,还包括包装材料),无论是成品还是半成品,均受制于本规范规定之要求。

目录1.范围 (1)1.1. 内容........................................................................................................................................................1 1.2. 概述........................................................................................................................................................1 1.3. 应用........................................................................................................................................................1 1.4. 目录........................................................................................................................................................1 2. 适用文件 (3)2.1. 规范和标准..............................................................................................................................................3 2.2. 表格........................................................................................................................................................3 2.3. 法律和条例(包括所有修订).................................................................................................................3 2.4. 网站.. (5)3. 定义................................................................................................................................................................54.要求 (7)4.1. 仅就 A 类部件而言..................................................................................................................................7 4.2. 仅就 B 类部件而言..................................................................................................................................8 4.3. 锡须抑制.................................................................................................................................................8 4.4. 变更程序.................................................................................................................................................8 4.5. 产品/材料检测.........................................................................................................................................8 4.6. 产品标签.................................................................................................................................................9 4.7. 包装......................................................................................................................................................10 4.8. 法律/告知要求.......................................................................................................................................10 4.9. 有害物质管理系统和记录保存 (10)5.有害物质和豁免清单 (11)5.1.一般信息 (11)5.2.有害物质清单-表 2 (12)5.3.豁免清单-表 3 (17)表 12. 适用文件在本文指定的范围内,以下文件构成本规范的组成部分。

原料药中重金属残留检测

原料药中重金属残留检测

原料药中重金属残留检测原料药中重金属残留检测--科标技术科标技术分析中心简称“科标技术”,是青岛科标(检测)研究院旗下的专业分析研发品牌,由科标技术研发中心(青岛)有限公司独立运营。

科标技术依托科标检测品牌旗下的技术、设备、人员、平台等优势资源,地处化工行业产学研示范基地,可利用资源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仪、icp-oes等200余台/套先进的研发分析配套设备、5000平方米的实验室,保证分析的精度,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分析技术服务和整套解决方案。

科标技术做为“科标检测”品牌重点投资建设的专业研发品牌,可以共享资源科标检测品牌旗下的优势团队资源。

专业研发团队150余人,其中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共9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共90余人,专业实验人员60余人。

科标品牌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与认可,是国家化工行业产学研示范基地分析研发板块支撑单位、科技部中小企业公共分析检测与科研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青岛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青岛市名牌单位、青岛市“专、精、特、新”计划单位。

科标技术专业提供更多生物、环境、药品、精细化工、能源、材料等领域分析研发技术服务,专业化解国内外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的分析方法研发与优化、课题外包、项目科技攻关等服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多最专业的分析研发解决方案,提振科技进步,沦为社会认同、客户信赖的研究型分析研发机构。

科标技术始终引领分析研发行业的科学化、标准化发展,秉承“敢为人先、开拓创新、同心协力、勇承重载”的科标精神,以服务赢得信任,以品质铸就辉煌。

科标技术――“使研发更直观”。

一、仪器及试剂1、仪器:电感藕合等离子质谱(icp-ms,美国thermoicapq);wx-8000微波消解仪(上海屹尧仪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duraseries超纯水处理系统。

2、试剂:65%-68%优级纯硝酸(国药集团);超纯水(duraseries超纯水处理系统);各元素元素标准溶液(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1000μg/ml)。

化妆品限用禁用物质检测方法的研究共12页word资料

化妆品限用禁用物质检测方法的研究共12页word资料

化妆品限用禁用物质检测方法的研究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一研究目标随着食品化妆品监督功能的转移,化妆品中药物非法添加(限用禁用物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课题在我国传统的化妆品安全卫生化学检测方法基础上,加入现代化的仪器分析手段来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准确性。

初步建立化妆品中限用禁用物质的检测方法体系,为化妆品中限用禁用物质的快速检验和定性定量分析、标准方法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1)我国现行化妆品标准规范目前有GB7916 - 1987《化妆品卫生标准》、GB7917 - 1987《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GB7918 - 1987《化妆品卫生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GB7919 -1987《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等化妆品国家标准42个。

卫生部出台了《化妆品卫生规范》(2019年版)和《卫生部化妆品检验规定》2个。

新版的《化妆品卫生规范》(2019年版)于2007年7月1日正式执行。

(2)化妆品卫生安全问题及隐患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19年版》制定的化学指标分析方法只有22个标准仅涉及57项,新版的《化妆品卫生规范》(2019年版)参考了欧盟对化妆品原料要求的有关规范,明显增加了禁用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化学类禁用物质1208项、植物类禁用物质78项、限用物质73 项、限用防腐剂56项、限用防晒剂28项、限用着色剂157项。

但其中明确有卫生化学检验方法的只有76项,总的方法覆盖率仅为4.8%。

二研究结果参照欧美同行化妆品执行标准,根据不同类别化妆品中禁用限用物质的性质,大力开展检测标准方法的研制, 研究并扩大检验方法中禁限用物质的检测技术,加快检验方法的标准化进程。

1 美白祛斑产品中过氧苯甲酰非法添加的分离测定(HPLC-DAD)过氧苯甲酰作为药品可用于寻常痤疮的局部治疗,有报道称某些不法生产厂商为谋取利益在化妆品中非法添加此类物质。

我们采用二元梯度洗脱方式对其进行分离测定进行研究,有效地避免化妆品基质和其他活性成分的干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制物质(RSL)测试
作为纺织品和鞋类产品的进口商或生产商,您需要确保排除产品中的有害化学品,以及满足全球各类化学品的限制要求。

要做到这些,您需要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层层把关,实施必要的质量保证措施,保障企业自身和客户的利益。

企业应当格外留意染料和化学品助剂的选择,应尽力避免产品含有甲醛、杀虫剂和有毒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科标技术提供材料和产品测试以及综合的审核和认证服务,帮助您避免在生产流程中使用潜在的有害物质。

偶氮/致癌/致敏染料
偶氮染料是一种常用于纺织品和皮革染色的合成染料,化学结构上拥有一个氮氮双键(N=N)。

有些偶氮染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产生致癌的芳香胺。

在欧洲,REACH法规(EC) No 1907/2006附录XVII禁止在纺织品和皮革中使用22种致癌的芳香胺。

在纺织工业使用的其它染料中,有一些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超过20种分散染料可致敏,另外9种染料可致癌。

这些染料在与人体皮肤长期的接触过程中可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

甲醛
甲醛通常用作纺织品易护理中的交联剂,从而赋予纺织品防缩、抗皱、免烫和易去污等功能。

释放出来的甲醛会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对人体粘膜及呼吸道刺激强烈。

五氯苯酚(PCP)、四氯苯酚(TeCP)和三氯苯酚(TriCP)
为防止纺织品、皮革和木材因霉菌引起霉斑,含氯酚(如PCP)常直接用于该类产品。

PCP是毒性非常强的物质,并且有致癌性。

杀虫剂
杀虫剂用于天然植物纤维(如棉花)的种植,以防病虫害和贮存中发生虫蛀;除草剂则用于除去杂草和落叶。

这些化学品可能被纤维吸收并残留在最终产品中。

尽管在后续的湿加工处理过程中绝大部份会被去除,但这些杀虫剂或除草剂的残留物对人体的毒性强弱不一,有些很容易透过皮肤被人体所吸收。

重金属
某些染料和颜料中含有重金属。

天然纤维在种植过程中也可能从土壤和空气中吸收重金属。

此外,在纺织品的染整加工过程中,也可能带入某些重金属。

重金属一旦被人体吸收,会积聚在人体的肝或肾等内部器官中,当积聚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如铅会严重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重金属通常指:锑(Sb),砷(As),铅(Pb),镉(Cd),汞(Hg),铜(Cu),六价铬(Cr VI),总铬(Cr),钴(Co),镍(Ni)。

其中镉和铅是致癌物质。

欧洲很早就限制镉的使用,除某些欧洲法规外,美国的《消费品安全改进法》(CPSIA)也限制了铅的使用。

六价铬(Cr VI)
六价铬主要是皮革铬鞣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副产品,而在其后的仓储和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六价铬。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且有致癌性,因此必须加以控制。

镍释放
镍通常用于服装的金属合金辅料中,如钮扣、拉链、铆钉等。

某些人对镍过敏,当长期与含镍辅料接触后会引起严重的皮肤刺激。

欧盟REACH法规(EC) No1907/2006附录XVII规定了镍释放量的限制要求。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酯类是最常用的增塑剂,用于软化聚氯乙烯(PVC),其它还用于聚氨(PU)和印刷油墨。

研究表明,在模拟的口含咀嚼状态下,软质PVC可能释放出相当量的邻苯二甲酸酯,对幼童具有潜在危害。

全球已有很多国家通过立法限制儿童护理品中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包括美国的《消费品安全改进法》(CPSIA)和欧盟REACH法规等。

TBT、DBT和其它有机锡化合物
在纺织工业中,三丁基锡(TBT)用于防止汗液中微生物分解使鞋袜、运动服因此散发出难闻气味。

有些有机锡还可用于PVC和PU的生产。

高浓度的有机锡化合物被认为是有毒的,这些物质能透过皮肤被人体吸收,并可能造成生殖系统紊乱。

含氯有机载体
通常作为聚酯纤维的染色助剂。

含氯有机化合物可能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导致肝和肾的功能失常。

阻燃剂
常用的阻燃剂有三(2,3 二溴丙基)磷酸酯(TRIS)、三(氮杂环丙基)氧化膦(TEPA)、2,3 二溴丙基磷酸酯(Bis (2,3 Dibromopropyl) Phosphate)、多溴联(PBB)和多溴联苯醚(PBDE)。

人体与高剂量的阻燃剂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免疫系统损伤、甲状腺机能减退、记忆力丧失和关节僵硬。

pH值
人体皮肤表面呈弱酸性,可以防止很多疾病的发生。

纺织品处于中性(pH7)或弱酸性(低于pH7)时对人体皮肤有利,如果处于较强的酸性或碱性,则易损伤皮肤,甚至引起过敏反应。

富马酸二甲酯(DMFU)
富马酸二甲酯是一种挥发性化合物,人体与之接触、吸入或摄入,会对皮肤、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造成刺激和伤害。

这种物质通常用作真菌杀灭剂,也可用于干燥剂袋中,以防止皮革、家具、鞋或皮革配件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产生霉菌,从而造成产品损坏。

欧盟REACH 法规(EC)附件XII No 1907/2006中明确禁用富马酸二甲酯。

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
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通常用作纺织品加工过程中的润湿剂。

欧盟REACH法规(EC)No 1907/2006限制壬基酚(NP)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的排放。

很多年来,NPEO一直用作清洁剂、乳化剂、润湿剂和分散剂;NP则用作合成NPEO的介质。

NPEO和NP对水生动物具有很强的毒性,被视为水污染物质。

它们可以破坏水生动物荷尔蒙调节系统,造成雌化效应。

在其它普遍受到关注的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还有辛基酚(OP)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

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
PFOS广泛用于纺织品、服装、地毯、皮革和纸张的防脂、防油和防水处理。

这种物质具有强生物积聚性和毒性。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VOC是指一系列的挥发性有机溶剂,经常用于涂料和油墨配制品、胶水、清洁剂和鞋类生产等。

由于其有机特性,这些化学品具有强烈而且特别的气味。

有些VOC,如苯,具有致癌性,有些具有强毒性及强刺激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