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体育教案-立卧撑跳全国通用
立卧撑说课稿和教案

《立卧撑》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立卧撑,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本节课。
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科学健身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快乐学习。
二、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体育水平二,主教材内容为技巧立卧撑和游戏对号入座。
立卧撑练习是一项简单、实用的动作练习,对发展学生腰背肌、腹肌、肩带力量以及心肺功能都有很好的效果,其技术动作并不复杂,但要学生做到就比较困难,所以师生都应高度重视。
在本课属于新授内容。
三、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1、认知目标:使学生掌握立卧撑的基本知识,形成正确的概念。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85%以上的学生掌握立卧撑的技术动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反应、灵敏、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展学生独特个性。
本课重点:1、用力收腹,成俯卧撑时不要塌腰、撅臀2、连续练习时注重身体姿势本课难点:用力收腹成一条直线,成俯卧撑时不要塌腰、撅臀四、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主题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较差,但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知识兴趣较高,根据此特点,本课采用直观的教学原则。
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和器材,努力完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方法运用:1、教法:本课教学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运用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采用情绪激励法,以语言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采用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带领学生练习,循序渐进、直观教学,树立学生自信心,采用讲解法和游戏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采用陈述式评价法,对学生进行及时表扬、鼓励,促进学生向正确、有益方向发展2、学法: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重复学习法和分小组学习法。
为学生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立卧撑 教案

立卧撑教案教案标题:立卧撑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立卧撑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2. 学生能够正确执行立卧撑动作,提高上肢力量和核心稳定性。
3. 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立卧撑训练,达到个人健身目标。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室内或室外平坦的地面。
2. 教学器材:运动服装、运动鞋、瑜伽垫或垫子。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或平板电脑。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立卧撑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立卧撑的定义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立卧撑对身体的好处,如增强上肢力量、锻炼核心稳定性等。
讲解动作要领(10分钟)1. 通过投影仪或电脑展示立卧撑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
2. 详细解释每个动作要领的重点,如手臂的位置、身体的姿势、腹肌的收紧等。
3. 强调学生在执行动作时要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和正确的呼吸方式。
示范与实践(15分钟)1. 进行示范:教师进行立卧撑的示范,同时解释动作要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 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多次的实践,以提高技巧和力量。
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练习,相互观察和纠正动作。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立卧撑的训练,如调整手臂位置、选择不同难度的变体动作等。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训练心得和感受,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立卧撑的重要性和正确的训练方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进行立卧撑训练,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在家庭或学校的体育课上进行立卧撑训练,并记录每次的训练成果。
2.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类似的上肢力量训练方法,如俯卧撑、引体向上等,以丰富训练内容和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动作的正确性、技巧的掌握程度等。
小学四年级立卧撑说课稿

四年级立卧撑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小学体育以身体练习为主,注重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热情,让学生体验体育练习的乐趣,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从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本课的教学内容为立卧撑。
立卧撑练习是一项简单、实用的动作练习,对发展学生腰背肌、腹肌、肩带力量以及心肺功能都有很好的效果,本课属于新授内容。
二、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模仿力、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勇于竞争、自我表现欲强等心理特点,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同时个体间存在身体条件、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根据以上特点,在本课内容组织上我注重兴趣第一、游戏第一,以游戏为主,建立轻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运用音乐渲染和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在练习中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发展学生间友爱互助关系,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进取向上心理品质,发展学生独特个性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生明白立卧撑的动作要领,在头脑中建立正确动作表象,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体育锻炼的方法,知道怎样去进行体育锻炼。
技能目标:学生积极参与练习,基本掌握立卧撑技术动作,学会运用立卧撑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发展学生灵敏反应素质,为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打下基础情感目标:学生在练习中能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坚韧顽强、进取向上品质和相互尊重关心、相互鼓励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独特个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1 成俯卧撑时不要塌腰、撅臀2 连续练习时注重身体姿势本课难点:成俯卧撑时不要塌腰、撅臀五、教学方法运用:1、教法:本课教学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师生的平等关系,运用商量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采用情绪激励法,以语言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采用完整和分解法,带领学生练习,循序渐进、直观教学,树立学生自信心,采用讲解法和游戏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采用陈述式评价法,对学生进行及时表扬、鼓励,促进学生向正确、有益方向发展。
体育课立卧撑教案

体育课立卧撑教案教案内容:1.技巧:立卧撑2.游戏:找朋友教学目的:1.使90%的学生掌握深蹲要领,发展学生的体能、手脚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参加运动。
2.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快速启动能力,以及动脑筋、想办法的好习惯。
要点:学习掌握站立要领。
难点:做俯卧撑时,身体挺直,成一条直线,做到身体不弯曲,腰不下垂。
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5分钟)1.体委整队,师生互相问好。
要求:整队快、齐、静,学生背向阳光。
2.教师宣布本节课内容和要求,并且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检查服装。
3.队列练习:原地向左、向右转各四次,原地踏步走两次。
要求:节奏明显,动作正确,步伐整齐5.徒手操:(4×8)(1)扩胸运动;(2)振臂运动(3)腰绕环(4)腹背运动(5)前压腿(6)侧压腿(7)纵跳30次(8)原地高抬腿跑50次要求:动作符合节拍,舒展大方、有力。
一、基本部分:(30分钟)1.技巧:立卧撑(1)教师示范立卧撑。
(2)练习俯撑挺身成一条直线。
教师巡回指导以及学生互相帮助纠正动作。
(3)教师讲解立卧撑的分解动作,并且学生集体练习。
(3次)动作要领:从直立开始,第一步:双腿下蹲,双手着地成深蹲,第二步:双腿向后伸直,直到身体成一条直线,第三步:双腿缩回深蹲,第四步步骤:起身到起始位置,完成。
(4)教师带领学生练习连贯动作。
(3次)(5)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练习动作各10次并且互相指导和评价,教师巡回指导。
(6)立卧撑速度赛。
第一、三排一组,二、四排一组,两组轮换进行练习,每组练习两遍。
时间:一分钟次数:优秀:28次以上;良好:26——27次;及格:23——25次;不及格:22次以下。
游戏:找朋友(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游戏规则队形:四列横队。
(2)玩法:学生分成两组(外圈比内圈多1-2),站在圆形场地上。
游戏开始。
外圈的学生逆时针匀速跑。
内圈的学生都站着不动,举起了右手。
. 听到老师的停止哨声,外圈的同学们立马用手摸了摸内圈的同学,寻找朋友。
四年级下学期体育《立卧撑》教案

小学四年级体育下册《立卧撑》教课方案时间十七周课型两课时内容1、技巧:立卧撑;2、游戏:绑腿赛跑1、经过学习立卧撑,使学生加强身体素质和手脚并用的协调性。
目的2、培育学生动作的矫捷性、灵巧性、正确性等各项素质。
3、经过游戏练习,培育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次序教课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一、讲堂常规: 1 、教师语言1、学生站四1、体委整队、要清楚。
列横队。
1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 2 、教师解说2、学生仔细服饰。
讲堂要乞降听讲,注意关准2、宣告课的操场任务。
查。
1 10 小备内容和任务。
部二、准备活 3 、解说行列3、遵从指挥分动:练习的要求。
注意力集中。
1、行列:2、广播操。
4 、师生一起4、学生充分 23、专项准备练习。
活动各关节。
活动。
一、技巧:1、教师解说1、学生仔细(立卧撑)动作方法听讲动作和要领。
方法和要基要点;使劲收2、教师做分领。
本腹。
解和完好2、学生集体 3 15 中部操场动作示练习。
/分难点:使劲收范。
3、学生疏组 4 腹身体成一3、教师给学练习。
直线。
生个别指导。
二、游戏:1、教师解说 1 、学生仔细(绑腿赛跑)游戏要求听讲游戏规则:和规则。
规则。
2 1基起跑前一定2、学生练习 2 、学生练习/ 2 中本站在起跑竞赛。
竞赛。
3部线后不得3、教师做正3、分组竞赛。
分踏线。
确评定胜发出信号后操场负。
才能起跑,其他人击掌后才能起跑。
绳索必定要帮好不要松开。
结一、放松;1、总结本次1、仔细听讲,束课的状况。
精神饱满。
部二、小结;2、下课。
2、下课。
1 3 小分三、下课操场场本节课为素质练习,手臂力量为主,地操场小结学生关于素质练习都有必定的排挤设性,可是仍是战胜过来了,表现都还计不错,期望进步。
立卧撑教学设计

立卧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技巧:立卧撑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立卧撑技术动作和概念
2、发学生在快速运动中,合理控制自身身体姿势的能力
3、培养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立卧撑的技术动作
难点:动作完成时,腰部要挺直,身体要成一平面
教学方法:集体教学、游戏教学、比赛教学、分解与完整教学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1、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宣布本次课内容
3、安排见习生
准备部分:1、慢跑两圈
2、徒手操
3、专项准备活动:深蹲跳10次、推掌10次
基本部分:1、导入:启发学生,提问俯卧撑怎么完成?在俯
卧撑的基础上提问何为立卧撑?
2、技术教学
(1)、完整技术展示
(2)、提问学生,完整动作可分为几个步骤
答案:4个步骤
3、分解教学
“1”双手触地,身体下蹲
“2”双手撑地,双腿并拢向后蹬伸成俯卧撑地
“3”双腿回收,成“1”动作姿势
“4”直立成立正
4、完整练习
学生在统一的口令下,完成立卧撑完整动作,
教师指导个别学生
5、游戏教学:立卧撑接力
游戏方法:人数相等的两组学生,面对面站立,在
听到统一的信号后,由排头开始,依次
完成立卧撑,最先全部完成的一组胜。
要求:(1)在听到口令前,不准开始
(2)每名同学都要完成完整动作的4个步骤
(3)前一名同学未完成第四部时,后一名同
学不的开始
结束部分:1、总结本次课情况
2、放松运动;大腿股四头肌按摩、上肢的摆动
3、师生再见。
四年级体育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教案

四年级体育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支撑跳跃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学生的支撑跳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练习、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体育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支撑跳跃基本技术动作讲解与示范。
2. 支撑跳跃练习:分组练习、集体练习。
3. 支撑跳跃比赛:分组比赛、班级比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支撑跳跃的基本技术要领。
2. 教学难点:支撑跳跃的动作协调性和力量控制。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慢跑、关节活动、拉伸。
2. 基本技能教学:讲解支撑跳跃的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实践训练:分组进行支撑跳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比赛活动:分组进行支撑跳跃比赛,激发学生的竞技热情。
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进步。
2. 注重安全教育,避免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受伤。
3.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4. 课后总结,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评价1. 技能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支撑跳跃动作,评价学生对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
2.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和比赛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态度。
3. 情感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兴趣。
七、教学资源1. 体育场地:标准篮球场或体操馆。
2. 体育器材:跳箱、海绵垫、标志物。
3. 教学辅助工具:教学课件、视频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讲解支撑跳跃基本技术,进行分组练习。
2. 第3-4周:加强支撑跳跃练习,开展分组比赛。
3. 第5-6周:总结支撑跳跃技术,进行全班比赛。
1. 组织学生进行课后锻炼,巩固支撑跳跃技术。
2. 邀请专业教练进行讲座,提高学生对支撑跳跃的认识。
四年级体育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教案

四年级体育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支撑跳跃的基本技巧,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4.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克服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支撑跳跃基本技巧训练。
2. 团队协作游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支撑跳跃动作的技巧。
2. 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四、教学资源1. 体育器材:跳箱、海绵垫、体操垫。
2. 教学课件:支撑跳跃动作要领。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热身活动:慢跑两圈,做一些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
b. 带领学生做简单的支撑跳跃动作,让学生感受支撑跳跃的基本要领。
2. 技能教学(15分钟)a. 讲解支撑跳跃的动作要领,强调支撑腿的摆放、摆动腿的协调以及落地时的缓冲。
b. 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c. 设置障碍物,让学生进行跨越练习,提高支撑跳跃的技巧。
3. 团队协作游戏(10分钟)a. 讲解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团队协作比赛。
b. 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c. 比赛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享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4. 课堂小结(5分钟)a.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b. 学生分享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c. 提醒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支撑跳跃技巧。
5. 课后作业a. 回家后,进行家庭练习,练习支撑跳跃动作。
b.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支撑跳跃技巧的掌握程度,观察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游戏中的表现,关注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评价学生的心肺功能和体质增强情况。
4.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体育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教案

四年级体育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支撑跳跃的基本技巧,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勇气和自信心。
3. 通过对支撑跳跃的练习,增强学生的上肢、肩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支撑跳跃的基本动作,团队合作。
2. 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以及力量的控制。
三、教学资源1. 体育器材:海绵垫子、跳箱、体操杆。
2.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包括跑步、关节活动等,为支撑跳跃做好准备。
2. 技能教学(15分钟):a. 讲解支撑跳跃的基本动作,示范动作要领。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c. 通过不同高度的跳箱和体操杆,让学生逐步适应和提高支撑跳跃的难度。
3. 实践训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支撑跳跃的实践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游戏环节(10分钟):设计一个支撑跳跃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技巧,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5. 结束放松(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放松运动,缓解肌肉紧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完成支撑跳跃的基本动作,动作协调、准确。
3. 学生能通过支撑跳跃的练习,提高自己的上肢、肩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简单的支撑跳跃动作开始,逐步提高难度。
2. 运用分组练习和团队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4. 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支撑跳跃。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完成支撑跳跃的基本动作,动作协调、准确。
3. 学生能通过支撑跳跃的练习,提高自己的上肢、肩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
八、教学计划第一周:学习支撑跳跃的基本动作,了解动作要领。
第二周:分组实践训练,提高支撑跳跃的技巧。
四年级体育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教案

四年级体育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教案1000字一、教学目标1.学习支撑跳跃的基本技术,掌握支撑跳跃的动作要领。
2.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协调性和爆发力。
3.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增强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支撑跳跃。
三、教学重点支撑跳跃的基本技术。
四、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的完成支撑跳跃。
五、教学方法示范讲解法、逐步示范法和综合训练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用具体操垫、跳绳、支撑架等。
七、教学过程设计1.热身(5分钟)(1)跑步热身:在操场或教室内跑步,慢慢增加跑步的速度,加速心跳。
(2)跳绳热身:跳绳3-5分钟,让学生的身体适应运动。
2.技术讲解(10分钟)(1)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支撑跳跃的基本动作要领,强调注意事项。
支撑跳跃的基本要领:①双脚并肩站立,身体微微前倾,眼睛注视到跳远点。
②双臂向后摆动,向前扶助并注视跳远点,准备跳跃。
③整个身体向前迈一大步,将另一腿向后伸出。
④在跳远点前,将后脚向前快速推出,同时挥起双臂向前舞动。
⑤上升到最高点后,利用重力向前飞身过去,保持身体的平衡。
(2)示范练习:教师先示范支撑跳跃的基本技术动作。
(3)逐步示范:教师对学生一步步进行示范,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支撑跳跃的基本技术动作的要领。
将支撑跳跃的基本动作要领分解成几个小步骤,引导学生逐步掌握。
3.练习(30分钟)(1)教师先在体操垫上示范支撑跳跃的基本技术动作,然后学生在体操垫上练习几遍。
(2)综合练习:利用支撑架或器材让学生进行支撑跳跃,帮助学生将基本技术动作运用到实际练习中。
4.游戏活动(10分钟)(1)让学生自由组合双人或三人小组,进行支撑跳跃比赛。
(2)让学生自由选择支撑跳跃动作,让他们做出自己的跳跃动作。
5.结束(5分钟)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舒展四肢等。
八、教学要求1.学生应用支撑跳跃的基本技术动作进行实际操作。
2.学生应该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受伤。
3.教师应该多方位的帮助学生掌握支撑跳跃技术,不断加强他们的练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体育素质。
立卧撑跳的教学设计

立卧撑跳的教学设计引言:立卧撑跳是一项常见的体能训练项目,适用于多种体育和健身训练中。
这个动作不仅能够锻炼核心肌群,还能增强上肢和下肢的力量、协调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针对立卧撑跳的教学设计进行详细讨论,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步骤以及教学评估方法等。
一、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的立卧撑跳动作技术,包括身体的姿势、手的位置和腿部的协调;2. 提高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和力量;3. 增强上肢和下肢肌肉的力量;4. 增加站立和跳跃动作之间的转换速度。
二、教学准备:1. 空旷的室内或户外场地;2. 足够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3. 跳跃垫或软垫以减少跳起时的冲击;4. 适当的音乐背景。
三、教学步骤:1. 热身准备: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跳绳和伸展运动,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的热量。
2. 技术介绍:解释立卧撑跳的动作要领和关键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立卧撑的起始姿势:坐在跳跃垫的前端,双手放在垫子上,肩膀宽度与手臂平行。
b. 弹跳动作:用双手支撑身体,同时用双脚用力跳起,腿部要有明显的协调动作来产生推力。
c. 着地姿势:在空中完成一次转身动作,双脚准确地着地,并做好站立的准备。
3. 实践练习:a. 学员按照教练的示范,一起进行立卧撑跳的实践练习。
教练可以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调整。
b. 学员分成小组,互相观察和纠正动作技术,鼓励合理的互动和反馈。
4. 渐进练习:a. 由简单到复杂的练习过程,逐步增加难度,如增加跳跃高度、减少支撑面积等。
b. 强调身体的稳定性和爆发力,要求动作要迅速而准确。
5. 教学评估:a. 教练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对学员的动作技术进行评估。
b. 可以设置一些评估指标,如跳跃高度、站立时间和动作的整体流畅性等,以便评估学员的进步和水平。
四、教学注意事项:1. 保持安全意识,确保场地安全和学员的体力状况。
2. 强调正确的动作技术,避免学员出现错误动作导致的受伤情况。
3. 引导学员进行合理的休息和恢复,避免过度疲劳和拉伤等运动损伤。
四年级体育教案立卧撑跳

水平二立卧撑跳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中的贯彻“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新课程理念,结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运动技能形成与认知规律,遵守“学生发展”为本,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上快乐的小主人,以立卧撑跳为主要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技术和智慧课堂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核心力量和体能,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体操技巧类教材有着本身固有枯燥的特质,四年级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不够专注,那么,如何触激他们的兴趣点?本次针对传统体能教学课乏味的特点,合理的取舍教材,让他们能在相互合作中和比赛中完成动作要领。
本次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通过立卧撑跳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立卧撑跳的动作,提高学生的上下肢和腰腹力量,通过创设教学情景与教学比赛,引导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三、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立卧撑跳的学习,使孩子能初步掌握立卧撑跳基本动作,并提高学生参与身体练习的积极性。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立卧撑跳基本动作的学习,使85%的孩子能够掌握跪跳起动作要领的同时,发展孩子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以及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身体健康与适应性目标:通过立卧撑跳的学习,体验学习的成功与乐趣,通过练习学会学习和同伴间互帮互助、竞争,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培养果敢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立卧撑跳基本动作的学习,使85%的孩子能够掌握跪跳起动作要领的同时,发展孩子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以及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四、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有着较强的兴趣,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个性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接受能力有所增强;乐于向同伴展示技术动作,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具备一定的探究知识能力,并乐于参与体育活动。
由于力量、协调等素质处于快速提高阶段,采用静力性与动力性练习交替进行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本节课以立卧撑跳为教学内容,创设比赛情景,诱导学生探究和快乐中学习。
四年级体育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教案

四年级体育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支撑跳跃的基本技巧,提高跳跃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勇敢、自信的品质。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支撑跳跃基本技巧教学2. 小组练习与比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支撑跳跃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四、教学资源:1. 体育器材:跳箱、海绵垫、标志杆。
2. 教学课件:支撑跳跃动作要领图示。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内容:慢跑、关节活动、拉伸运动。
目的:降低肌肉的粘滞性,预防运动损伤。
2. 技能教学(10分钟)a) 讲解支撑跳跃的动作要领,示范动作。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c) 学生进行原地支撑跳跃练习。
d) 学生进行跨越障碍物练习。
目的:让学生掌握支撑跳跃的基本技巧,提高跳跃能力。
3. 小组练习与比赛(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支撑跳跃练习。
b) 开展小组比赛,鼓励学生互相加油、互相学习。
c) 教师点评,总结优点与不足。
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结束放松(5分钟)内容:轻松音乐、拉伸运动。
目的:缓解运动疲劳,提高学生的舒适度。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
在小组练习与比赛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课后总结优点与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技能评价:观察学生在支撑跳跃练习中的动作准确性、连贯性和协调性,评价其技能掌握程度。
2.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小组练习与比赛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情感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度、互相鼓励和学习态度,评价其积极性和自信心。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设置不同的跳跃障碍,以适应他们的能力。
2.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互相观察、互相学习,提高他们的自我调整能力。
3. 增加课后练习,让学生在家中也能进行支撑跳跃的练习,以巩固所学技能。
《立卧撑与游戏》教案

《立卧撑与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立卧撑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水平。
3. 培养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立卧撑基本动作教学2. 游戏活动设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立卧撑动作的规范与技巧。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四、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宽敞的操场或室内体育馆。
2. 教学器材:立卧撑支架、计时器、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立卧撑的基本动作和游戏活动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立卧撑基本动作教学(10分钟)1. 教师示范立卧撑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进行原地立卧撑比赛,互相观摩和交流。
3. 游戏活动设计(10分钟)1. 教师设计有趣的立卧撑游戏,如“立卧撑接力赛”、“立卧撑障碍赛”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
4. 课堂小结(5分钟)5.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练习)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立卧撑动作,并尝试与家人或朋友进行游戏活动。
注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法: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表现、参与度和团队协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内容:a. 立卧撑动作的规范性与技巧。
b. 游戏活动的积极参与度和表现。
c. 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水平。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立卧撑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3. 开展立卧撑主题的校园活动,推广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以便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进和优化。
九、教学计划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立卧撑基本动作教学,第二阶段为游戏活动设计。
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前10分钟):立卧撑基本动作教学。
立卧撑体育教案

立卧撑体育教案体育教案:立卧撑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立卧撑的正确技巧和姿势,提高上肢和核心肌肉的力量。
2.学生能够理解立卧撑对身体的好处,并能正确进行练习。
3.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有效地进行立卧撑。
教学准备:1.操场或室内留出足够的空间供学生练习立卧撑。
2.花格子纸和笔,用于记录学生的练习成绩。
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向学生介绍立卧撑的定义和好处。
解释立卧撑是一种训练上肢力量和核心肌肉的有效运动,可以增强胸肌、肱三头肌和腹肌的力量。
2.引导学生们讨论他们是否了解立卧撑的技巧和姿势,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
步骤二:讲解和示范(10分钟)1.向学生们介绍立卧撑的正确技巧和姿势。
2.示范正确的立卧撑姿势:躺在地上,手掌平放于肩膀下方并与肩同宽,手肘微屈,身体保持挺直,脚尖着地。
3.解释立卧撑的基本动作:将身体推起,直到手臂伸直,然后慢慢下蹲,直到胸部轻轻接触地面。
4.强调正确的呼吸方法:在向上推起的过程中吸气,下蹲的过程中呼气。
步骤三:分组练习(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两人一组进行合作练习。
2.学生们依次进行立卧撑,每人进行10次。
教师或助教可以给予指导和纠正错误动作。
3.观察每个小组的练习情况,并记录每位学生的练习成绩。
4.鼓励学生们相互鼓励和帮助,提高练习效果。
步骤四:总结和复习(10分钟)1.引导学生们复习立卧撑的正确技巧和姿势。
2.鼓励学生们谈论他们在练习中的感受和体会。
3.总结立卧撑的好处,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练习。
步骤五:巩固和扩展(15分钟)1.提醒学生们在家中练习立卧撑,记录每天练习次数和进步情况。
2.鼓励学生们尝试不同的变体动作,如宽距离立卧撑、封闭立卧撑等,以提高训练效果。
3.鼓励学生们互相分享他们在练习中的进步和突破。
步骤六:反馈和评价(5分钟)1.对学生们的练习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2.让学生们讨论他们在练习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合适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立卧撑

积极参与,气氛活跃,充分活动各关节,养成锻炼前做热身的习惯
增智促技
乐学创新
立卧撑
教学重点
主体、自主、互动、合作等不同的学习方式,采用散点、圆形、横队等队形
1、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练习
2、师生交流
3、教师讲解、示范
4、教师巡回指导
1、体会动作、找感觉
2、尝试练习
3、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程序
教学内容及要求
组织形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育渗透
激情导入
课堂常规
四路纵队
1、师生互相谈话
2、教师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学生听任务、听口令
教育学生积极参与,勇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
游戏导入
1、“喊数报团”
2、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很快乐)双人操
同心圆
提示要领,引导学生练习
1、情绪活跃,进入角色
2、精神抖擞,听从指挥,口号嘹亮
《立卧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掌握立卧撑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身体灵敏协调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使学生能够体验体育的快乐,感受进步,成功和受挫折的能力;通过互动、合作学习,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善于合作,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两腿向后伸直,不塌腰撅臀,收腹收腿迅速,动作协调,节奏分明。
1、放松活动:插秧,锄草,挑担,洗脸
2、组织学生自评互评
3、教师总评并提出今后希望
4、师生再见,归还器材
自由站位
1、带领学生做放松练习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心理感受1、老师和学生随着音乐源自由舞动2、自评互评交流心得
3、师生评议
1、交流体会,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支撑跳跃教案模板范文小学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支撑跳跃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示范、合作练习、纠正错误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团队意识,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1. 助跑与踏跳的连贯性。
2. 支撑跳跃动作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1. 助跑与踏跳的时机把握。
2. 支撑跳跃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垫子、体操棒、纸箱等。
2. 教学场地:室内或室外空旷场地。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 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支撑跳跃,这是一种锻炼身体、提高协调性的运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挑战这个动作吧!二、准备部分1. 游戏热身:组织学生进行“单腿长龙赛跑”游戏,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
2. 韵律操:进行配乐韵律操,如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等,使身体各部位充分活动开。
三、基本部分1. 讲解与示范:教师详细讲解支撑跳跃的动作要领,并作示范动作,让学生直观了解动作过程。
2. 学生练习:a.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进行支撑跳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b. 合作练习: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进行支撑跳跃练习,并确保动作准确。
3. 纠正错误: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纠正。
四、结束部分1. 放松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轻松的拉伸运动,缓解肌肉疲劳。
2.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3. 课堂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合作练习等方法,使学生对支撑跳跃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基本动作要领。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四年级体育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教案

四年级体育支撑跳跃教学设计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支撑跳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团结协作的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支撑跳跃的基本动作:原地支撑跳跃、助跑支撑跳跃。
2. 支撑跳跃的技巧:摆动腿的运用、支撑腿的稳定性。
3. 支撑跳跃组合动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支撑跳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摆动腿的运用和支撑腿的稳定性。
四、教学资源1. 体育器材:跳箱、海绵垫、标志杆。
2. 教学课件:支撑跳跃动作要领图片、视频。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慢跑、关节活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2. 技能教学(15分钟):(1)讲解支撑跳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示范原地支撑跳跃和助跑支撑跳跃的动作,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3)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支撑跳跃动作。
(4)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实践训练(10分钟):(1)设置障碍物,让学生进行组合支撑跳跃训练,提高学生的动作连贯性。
(2)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竞技兴趣,培养团队精神。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1)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2)教师总结本次教学的重点内容,强调动作要领。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支撑跳跃动作的准确性、稳定性及连贯性。
2. 观察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的表现,评价其竞技水平及团队合作精神。
3. 收集学生和同伴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思1.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学生掌握动作的程度、练习效果等。
2. 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八、教学拓展1. 介绍支撑跳跃在体育比赛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体育与健康第三十六课立卧撑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第三十六课立卧撑教案引言:体育与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并为他们铺就向体育运动领域发展的基础。
立卧撑作为一种常见的体育训练方式,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力量、耐力和稳定性。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和指导来引导小学生正确地进行立卧撑训练。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立卧撑的基本要领和训练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立卧撑训练动作,并能逐渐提高动作的效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立卧撑的基本姿势和动作流程。
2. 学会调整立卧撑的难度和次数,实现个人化训练。
三、教学准备1. 课堂准备:宽敞的体育馆或操场,足够的运动器材,如垫子。
2. 学生准备:穿着舒适的体育服装和运动鞋。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活动(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立卧撑的定义和由来,强调立卧撑对身体的锻炼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示范与解释(10分钟)1. 教师进行示范:请一位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上台,向全班展示正确的立卧撑姿势和动作流程。
2. 结合示范进行解释:示范学生保持身体笔直,手臂宽度与肩同宽,双脚并拢,手指向前,然后慢慢弯曲手臂降低体重,之后用力抬起身体至原位。
解释过程中要注意强调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要领。
步骤三:练习与指导(15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同学进行练习,其他组员负责观察并给予指导。
2. 教师巡视与指导:教师依次巡视每个小组,帮助学生纠正姿势和动作中的错误,并提供个别的指导建议。
步骤四:训练与提高(15分钟)1. 调整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增加或减少立卧撑的次数,使其适应个人的训练需求。
2. 制定训练计划:让学生自主制定每周的立卧撑训练计划,并记录训练结果。
鼓励他们逐渐提高训练强度和效果。
步骤五:总结与反馈(10分钟)1. 学生自我总结:请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关于立卧撑的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二立卧撑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中的贯彻“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新课程理念,结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运动技能形成与认知规律,遵守“学生发展”为本,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上快乐的小主人,以立卧撑跳为主要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技术和智慧课堂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核心力量和体能,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体操技巧类教材有着本身固有枯燥的特质,四年级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不够专注,那么,如何触激他们的兴趣点?本次针对传统体能教学课乏味的特点,合理的取舍教材,让他们能在相互合作中和比赛中完成动作要领。
本次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通过立卧撑跳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立卧撑跳的动作,提高学生的上下肢和腰腹力量,通过创设教学情景与教学比赛,引导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三、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立卧撑跳的学习,使孩子能初步掌握立卧撑跳基本动作,并提高学生参与身体练习的积极性。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立卧撑跳基本动作的学习,使85%的孩子能够掌握跪跳起动作要领的同时,发展孩子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以及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身体健康与适应性目标:通过立卧撑跳的学习,体验学习的成功与乐趣,通过练习学会学习和同伴间互帮互助、竞争,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培养果敢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立卧撑跳基本动作的学习,使85%的孩子能够掌握跪跳起动作要领的同时,发展孩子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以及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四、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有着较强的兴趣,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个性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接受能力有所增强;乐于向同伴展示技术动作,敢于表达自
己的想法,具备一定的探究知识能力,并乐于参与体育活动。
由于力量、协调等素质处于快速提高阶段,采用静力性与动力性练习交替进行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本节课以立卧撑跳为教学内容,创设比赛情景,诱导学生探究和快乐中学习。
采用分组教学,关注学生整体与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发展;通过学生技能展示与教师语言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勇敢面对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比赛游戏中发展学生个性和想象思维,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确保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五、组织与教法
1、采用分组教学。
体现新课标精神,师生互动,探究动作,合作挑战比赛,体现教学的探究性及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
使孩子们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完成动作,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激发学生参与学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师从学生已初步掌握的单脚跳出发,立卧撑跳是相对比较难的动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上肢与腰腹力量不协调的现象,本次课以游戏形式导入课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逐步掌握基本动作技术。
3、创设情境,合理采用“引导探究”、“示范练习”、“评价激励”的方法。
4、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智慧课堂教学理念相结合,避免了枯燥而乏味的体能教学课。
六、教学流程
教学常规—健身操《快乐的歌》—游戏:“我们一起弹钢琴”—“动作与难度挑战赛”—“孤岛寻宝”—“我们来庆贺,放松舞蹈”—小结与回收器材
教学内容:立卧撑跳
动作要领: “蹲,摆,压,收,蹬跳”五个基本动作要点。
重点:强调腰部、腹部收紧,上肢压得动作要明显,“收”要稳:屈膝缓冲,蹲踞式落地。
难点:“快速蹬起”“起跳落地缓冲”,跳起有腾空动作。
一、准备部分(8分钟)
1、师生问好。
2、2、宣布学习内容。
3、准备活动:健身操《快乐的歌》
4、情境游戏:“我们一起弹钢琴”在唱谱的过程中,听到信号后,快速蹬跳,并在空中击掌。
设疑:在“弹琴”中,怎样跳得高?体验双脚蹬地用力向上跳。
二、基本部分(28分钟)
(一)、“闯关挑战赛”,比比哪一队是体能赛的高手!
1、揭题,展示图例,自学动作。
引导设疑:在做立握撑跳动作时,你觉得哪里是最难的地方?我们要注意哪个部位?体验后解答。
探究学习与揭示教学重点:2分钟。
2、挑战1:跪坐俯卧撑练习。
教师讲解动作和展示图例,引导学生做出动作,体指导评价,2分钟。
3、挑战2:快速蹬起练习。
讲解动作“快速蹬起”,注意落地缓冲。
2分钟。
4、挑战3:立卧撑跳练习。
讲解动作要领,示范,集体练习,与学生一起挑战,分组展示,关注个性差异。
动作要领;一蹲,二摆,三压,四收,五蹬跳。
强调腰部、腹部收紧,上肢压得动作要明显,“收”要稳:屈膝缓冲,蹲踞式落地。
4分钟。
5、难度挑战赛1:登山练习。
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互相帮助,合作练习。
3分钟
6、难度挑战赛2:俯卧提膝。
2分钟
7、难度挑战赛3:立卧撑10个。
比比哪组能够顺利闯关的,获得汉堡包。
3分钟。
(二)、“孤岛寻宝”,比比哪一组是寻宝高手?约10分钟
1、讲解规则与要求,教师参与学生互动。
2、进行三轮寻宝游戏。
三、结束部分(4分钟)
1、“我们来庆贺”,放松舞蹈《成都》。
利用舞蹈进行放松。
2、课堂小结,回收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