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费用支出过快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医药费用增长过快之因素分析
医药费用增长过快之因素分析作者:何波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第04期[摘要] 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是政府、医院及患者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医院药品收入占医院收入结构中的比重仍然较大,患者对医药费用上涨过快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反应较为强烈,政府近年来多次对医院药品零售价限价进行大幅度向下调整及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集中招标采购药品按省发改委文件顺加等措施,效果不佳。
笔者从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检查及医院医疗收费管理多年,针对导致患者医疗费用过高的主要原因,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 卫生改革;医疗费用;成本补偿;药品收入[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1(2009)02(a)-153-02医院是享有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国家政策的体现以及显著的经营性特点,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探索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国家对其财政补贴也在逐年减少或者取消,医院维持其正常经营的主要收入来源只能靠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补偿,而药品收入关系到医院自身的经济利益以及与患者医疗费用上涨速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笔者认为,如何处理好医院医疗成本补偿、改善医院业务收入结构和遏制患者医疗费用上涨过快问题的关系,是目前卫生经济研究工作的重点课题之一。
1 深化卫生事业改革要处理好政府的责任与医院的责任,两者并举是解决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和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的有效途径国家发改委近年来不断地加大对药品价格的管理力度,一再采取措施先后近二十次对药品零售价格进行下调,河南省在实行药品执行国家最高限价的基础上,又对医院药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的政策干预并对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进价50元以下的按24%顺加、50元以上100元以下的按20%顺加、100元以上的按15%顺加的管理办法规范医院药品零售价格,但患者看着药品降价这块“馅饼”始终落不到自己的嘴里,医疗费用反而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2020全年卫生支出总费用
2020全年卫生支出总费用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卫生支出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全年卫生支出总费用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全年卫生支出总费用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在一年内用于卫生事业的总费用。
这包括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医疗人员的薪酬、药品和医疗设备的采购成本等。
全年卫生支出总费用的多少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和经济实力。
其次,全年卫生支出总费用的规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是两个主要因素。
人口数量越多,卫生支出总费用就会相应增加,因为需要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和设施。
人均收入越高,人们就能够承担更高的卫生支出,促进医疗资源的投入和使用。
此外,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卫生服务的改善也会导致卫生支出总费用的增加。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卫生支出总费用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这与人口的增长、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密切相关。
尤其是在2020年,全球范围内面临新冠疫情的冲击,卫生支出总费用进一步增加。
各国纷纷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医疗资源配置能力,以满足疫情防控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具体来看,2020年全年卫生支出总费用的趋势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方面,发达国家在卫生支出总费用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投入,以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的增加,发达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将进一步增加。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卫生支出总费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的限制,发展中国家在卫生支出总费用方面面临一定的压力。
然而,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支出总费用将逐步增加。
总之,2020全年卫生支出总费用是一个反映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它受到人口数量、人均收入和医疗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卫生支出总费用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我国地方财政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地方财政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徐霜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09期摘要: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具有显著地外部正效应,它对预防社会人群疾病流行,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提高社会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将地方的财政收入、地方的人口数、地方医疗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以及地方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作为地方财政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依据2015统计年鉴中各项研究指标的数据,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这几个因素与地方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关系,检验它们对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影响是否显著。
最后进行计量分析检验,证实了地方的财政收入、地方的人口数和医疗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对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有显著正相关影响。
最后也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医疗卫生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9.0611 引言根据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中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公共卫生方面的总支出费用为10579.23亿元,相比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时的35.44亿元来说,2014年是1978年的298倍。
改革开放以来,随我国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建设重视的不断提升着,以及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国家财政用于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支出也在逐年增长,所以在该领域的支出也是各国政府预算的必要项目之一。
首先明确了解公共卫生事业的定义是探讨在这一领域支出的重要前提。
笔者之前对公共医疗卫生的理解就仅局限于医疗服务,其实不然。
公共医疗卫生相比医疗服务而言范围更为广阔,是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
而为什么要发展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呢?因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服务,因为它可以改善劳动者的生活环境,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从而利于形成人力资本,间接对经济增长贡献作用。
医院卫生材料增长过快原因及财务管理对策
经济视野卫生材料是医院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为病人检查诊疗过程中使用而消失或改变实物形态的消耗物品。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临床使用的一次性卫生材料和医用高值耗材不断扩大,原来已领定销的材料管理信息较为粗糙,不规范使用消费等情况时有发生,最终导致医院运营成本增加,在医疗成本构成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提高。
某医院调查资料显示:2012年卫生材料支出达3132万元,比2011年支出2382万元增加750万元,增长幅度为31.5%;而2012年医疗收入总额21981万元,比2011年收入18256万元增加3725万元,增长幅度为20.4%;卫生材料增幅大于医疗收入增幅,导致该医疗单位卫生材料支出增长过快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一、卫生材料增长过快的原因分析1、医疗科室设备的更新换代,引起所使用材料的更新,使成本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当设备进行更换后,必须使用厂家的专用材料,一般情况下这些专用材料都是独家经营价格较为昂贵。
比如在眼科近视眼激光治疗的术中刀片就被厂家手术包代替,材料增幅达到5倍之多。
2、高值耗材新品种的不断涌现,也是造成医用卫生材料增长过快的较大原因。
随着患者经济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对健康的需求自然随之增加,一些高端的产品逐步得到认可;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患者数量在不断增加,随之耗材也成正比例的增加。
比如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就有几年前品种单一几种扩大到现在高精端十几种,比如进口悬吊折叠晶体切口小透光性好,临床效果病人满意。
数量从年手术量增加到现在量。
3、新技术、新疗法、新项目的开展和逐步推广引起耗材多样性需求不断增加。
比如口腔科由不锈钢板提升到钛板植入等。
4、随着卫生部对一次性耗材规范使用的管理,原来部分可以通过消毒多次重复使用的耗材退出临床,也是导致材料消耗增加的另外一个原因。
比如一次性口罩,一次性注射器等。
5、随着近几年中国医疗器械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最终导致终端价格部分医用卫生材料单价上涨,这样也会增加总额的上涨。
如何解决我国医疗改革中费用过猛增长问题
如何解决我国医疗改革中费用过猛增长问题医疗费用上升,也就是老百姓经常所说的看病贵这个微观结论已经可以得到大量数据和事实的证明。
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是结构问题,这可以从筹资、分配和使用三个方面分别讨论。
1.从筹资上看,卫生总费用筹资三大块,政府、社会和家庭。
例如,1982年,政府筹资占卫生总费用的38.86%;1992年下降为20.84%,2002年下降为15.69%。
1982年,家庭筹资占卫生总费用的21.65%,1992年上升为39.81%,2002年上升为57.72%。
简单的说,看病花100元,1982年家庭花21.65元,政府花38.86元,其余是单位花的。
现在,政府花15.69元,家庭花57.72元,其余是医保花的。
所以看病贵。
2002年,如果按照1982年的比例政府出钱的话,政府应该出2250亿元,现在政府只拿了908亿元。
少拿了1342亿元。
如果家庭按照1982年的比例拿钱,只需要拿1253.54亿元,现在家庭拿了3342.14亿元,家庭多拿了2088.6亿元,人均多拿160元。
看病怎么能不贵?政府给医院的钱少了,医院怎么办?政府说,不能给钱给你政策。
就是设法从群众那里多收钱的政策。
所以,看病贵不是市场行为,是政府行为。
是政府行为考虑不周。
2.从分配上看,1990年,卫生总费用的32.76%用于城市医院;2003年,卫生总费用的51.16%用于城市医院。
1990年卫生总费用的10.81%用于县医院;2003年卫生总费用的8.19%用于县医院。
1990年卫生总费用的10.62%用于卫生院;2003年卫生总费用的7.23%用于卫生院。
1990年卫生总费用的20.93%用于门诊部所;2003年卫生总费用的11.92.%用于卫门诊部所。
说明政府政策的导向是加强城市医院、削弱农村和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
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胜利者是谁?病人看病需要往那里跑?除了付看病的钱外,还需要支付多少车马费、食宿费和红包费?3.从使用上看,1990年,卫生总费用的75.39%用于医疗服务,25.91%用于住院服务;2000年,卫生总费用的80.25%用于医疗服务,32.57%用于住院服务;2002年卫生总费用的81.77%用于医疗服务,33.60%用于住院服务。
影响医药费用增长的因素及其控制策略
影响医药费用增长的因素及其控制策略现阶段影响我国居民就医的主要问题为”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费用的增长已成为广大群众讨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所以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医疗制度改革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
我院为保障患者的基本利益,为患者提高更好的医疗环境,对影响医疗费用增长的原因进行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适应新形势下医院经营发展需要。
标签:医药用增长因素控制策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与资源分布不均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在医疗卫生行业主要体现在医疗资源缺乏,高额的医疗费用超过了普通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特别是现阶段人们生活及保健水平的提高,就医行为的增多,进一步导致了各医院在管理及营运上问题不断[1]。
如果医药费用的增长超过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势必会影响我国基本卫生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
为了使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措施与医院管理有效接轨,笔者对影响医疗费用增长的医院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并提出控制策略,现报道如下。
1 我国现阶段的医疗体制的发展现状医疗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最有效手段,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我国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经过70多年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成为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2]。
自90年代政府规定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提出了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
经改革后的医疗体制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居民的医疗负担。
但我国的医疗行业管制过多,造成了医疗成本高,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医疗行业缺乏正常的激励机制,加之行政性垄断现象,使医疗服务市场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农村与城镇医疗医院配制不合理,国家医疗费用支出倾向于大城市,使有医保的中高收入者及无医保的低收入者间出现不公平现象等。
在这一大环境下,低收入者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而且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医疗费用的上涨,严重影响了医疗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全科医生对卫生费用上涨的影响
全科医生对卫生费用上涨的影响汇报人:2023-12-12•引言•全科医生在卫生系统中的作用•卫生费用上涨现状及原因分析目录•全科医生对卫生费用上涨影响实证研究•政策建议与措施探讨•结论与展望01引言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卫生费用上涨现象及其原因。
卫生费用上涨现象全科医生角色国内外研究现状全科医生在医疗体系中的作用及其对卫生费用的影响。
已有研究在全科医生与卫生费用关系方面的探讨及不足。
030201背景介绍揭示全科医生对卫生费用上涨的影响机制从全科医生的角度分析其对卫生费用上涨的推动作用。
提出政策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控制卫生费用合理增长。
研究目的收集相关统计数据、调查报告、文献资料等。
数据来源全科医生、患者、医疗机构等。
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全科医生对卫生费用上涨的影响。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02全科医生在卫生系统中的作用全科医生是医疗体系中的“守门人”,负责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和康复等工作。
职责广泛全科医生需要具备内外妇儿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能够处理各种常见健康问题。
综合性强全科医生注重患者的全面健康,提供连续性、综合性的医疗服务。
以患者为中心全科医生职责与特点全科医生对卫生费用的影响机制合理分流全科医生通过首诊制度,将患者合理分流到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降低不必要的专科和住院服务,从而降低卫生费用。
预防为主全科医生强调预防为主,通过健康教育、筛查和早期干预等措施,减少疾病发生和发展,从而降低治疗成本。
成本控制全科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注重成本控制,合理选择检查、治疗和药物,降低医疗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
国际趋势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作用,将其作为医疗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
国内政策我国近年来也加大了对全科医生的培养和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全科医生的服务质量和数量。
挑战与机遇尽管全科医生在卫生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才短缺、待遇偏低等。
中国财政地方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财政地方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内容摘要近年来居民卫生医疗健康状况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
与此同时,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也一再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的财政支出力度。
而许多地方“看病难、看病贵”等现象似乎并没有得以解决,这个历史遗留的民生问题牵涉的方方面面是在太多,要一次性完全解决妥当似乎不是那么件容易的事。
要解决问题,首先肯定要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我国卫生医疗跟不上脚步。
本文着重从政府地方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来分析,为何地方卫生支出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关键词:卫生医疗、财政支出、GDP 、财政收入早在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就提出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增加力度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的要求,但是我国政府的卫生支出水平仍旧偏低。
从绝对量上看,我国的卫生支出从2000年的709.5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124.57亿元,虽然增长了4倍多,但直到2003年SARS 的爆发,政府才更加重视卫生领域的投入,政府预算支出的增长开始慢慢地与财政支出的增长相协调。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还要求在二十世纪末“争取全社会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但是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 的比重直到2010年也没有超过5%。
根据Tanzi 和Schuknecht(1997)的整理,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奥地利、法国、意大利、德国、挪威、荷兰等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 的比重就超过了8%,加拿大和美国更是超过了10%,比例最低的是爱尔兰,也达到了7.1%。
一、理论分析研究对于影响政府财政支出的因素主要有人口密度,人均GDP ,受教育水平。
本文主要以人口密度、人均GDP 和文盲率作为人口、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效率影响因素。
所使用的所有数据均来自2010年各地中国财政年鉴、中国卫生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统计年鉴人口数:由于较多的人口数有利于降低政府支出的管理和监督成本,所以人口数与政府支出的效率应该呈正相关关系GDP 水平: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助于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所以GDP 越高地地区,政府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应该越高。
医疗费用增涨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米易县丙谷镇中心卫生院医疗费用增涨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升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的同时,造成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
找准原因,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增涨,将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卫生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究其原因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
丙谷镇中心卫生院进行认真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随着医改工作的推进,卫生院的工作逐渐增多、繁杂,运行成本逐年增涨,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客观上形成了医疗机构靠市场筹集资金维持运行和发展.卫生院为维持运行和发展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医疗费用的增涨。
二、医改后药品有省上统一招标定价,药品虚高定价,部分药品卫生院执行零差率销售比药店还贵(例如:猴耳环消炎片:广州市花城制药厂挂网价11。
30元/瓶,市场价6。
5元/瓶;黄氏响声丸: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挂网价18.7元/盒,市场价15元/盒;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挂网价24。
1元/盒,市场价22元/盒),很多药品生产厂家不同价格差异较大,有的甚至通过改换包装、改换商品名价格相差好几倍,(例如: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1。
2g/支,四川制药制剂有限公司10.2元/支;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2元/支。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0。
6g/支,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6。
0元/支;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8。
76元/支)。
而价格便宜的经常采购不到,导致医疗费用的增涨。
目前卫生院只能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的品种有限,而基本药物中中成药较多,政府对中成药有优惠政策,各种中成药如“雨后春笋”,很多同类中成药因名称不同价格差异非常大(例如活血化瘀类药物:香丹注射液10ml/支0.58元/支;红花注射液5ml/支3.26元/支;注射用血栓通150mg/支32元/支;),而价格便宜的经常采购不到.三、医疗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医疗卫生法制与医疗职业保障不健全,不断增多的医疗纠纷、官司使医疗机构感到无奈,医疗风险的重压下,迫使医生采取保护性职业行为,不得不实施大而全的检查。
我国卫生总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卫生筹资《中国卫生经济》第31卷第10期(总第356期)2012年10月卫生总费用是卫生经济学中筹资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连续性地对卫生总费用进行测算和分析,并于2000年后纳入国家统计报告体系。
卫生总费用(total expenditure on health,TEH )是以货币形式作为综合计量手段,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1年)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额,反映了国家宏观卫生政策和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关乎着国家、社会、经济、环境等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国内外学者就卫生总费用的影响因素开展了大量研究。
众多的研究表明,收入因素是影响卫生总费用的最重要因素。
1977年,著名学者Newhouse 使用OECD 国家中13个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国家1968年、1971年和1972年的横截面数据证实人均GDP 是影响医疗支出最重要的变量[1]。
1986年,Leu 首先针对Newhouse 认为的非收入变量不重要的论点,提出了批评。
研究表明,除了GDP ,其他非收入变量,如政府医疗支出比例、城市化程度、老龄人口比例也是影响卫生支出的重要因素[2]。
根据经合组织国家用于测算卫生总费用的计量经济学模型,65岁以上人口人均医疗费用大约是65岁以下人口医疗费用的2~8倍。
我国的卫生服务调查也显示,老年人医疗费用大大超过年轻人。
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无疑对卫生总费用的高低具有重要影响[3]。
蔡善荣等利用1998年29个OECD 国家的卫生经济资料对卫生总费用进行了主成分回归统计分析,证明期望寿命和人口老龄化以及卫生人力资源等因素对卫生总费用的影响比较显著。
何平平通过对我国1978—2003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指出经济增长是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人口老龄化还没有对医疗费用增长产生显著影响。
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筹资水平和支付比例逐年提高,个人支付逐年下降,促进了医疗需求的释放和卫生总费用的快速增长[4]。
2021年人均卫生费用增长率
主题:2021年人均卫生费用增长率近年来,我国的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人民裙众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的增多,卫生费用的增长也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对2021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的增长率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及影响。
一、2021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的增长趋势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再次呈现增长态势,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0。
这一增长率远高于GDP增长率,显示出我国卫生费用增长的速度明显加快。
二、增长原因分析1. 人口老龄化加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裙占据了更大比重。
老年人裙的健康需求更为迫切,且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这导致了卫生费用的增长。
2. 患病率上升近年来,我国慢性病患者的数量持续增加,这直接导致了卫生费用的增长。
慢性病治疗费用高昂,使得整体卫生费用负担逐渐加重。
3. 医疗技术进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医疗技术的应用也成为卫生费用增加的重要因素。
尽管这些医疗技术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但也带来了更高的医疗费用。
三、增长影响分析1. 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压力加大卫生费用的增长带来了对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挑战。
医保基金的支出压力增大,对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构成了严峻的考验。
2. 居民经济负担加重卫生费用的增长使得居民的经济负担逐渐加重,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患者。
一些家庭甚至因此陷入了贫困陷阱。
3. 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卫生费用的增长也暴露了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
一些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过剩,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则供不应求。
四、对策建议1. 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应加强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对慢性病的保障范围和标准,缓解居民卫生费用负担。
2.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支持力度,逐步实现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减少医疗费用的局部过度增长。
3. 加强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应加大对慢性病的防控力度,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病发病率,从根本上减少卫生费用的增长。
医疗费用过度增长原因及控制措施
收稿日期:2014-07-12医疗费用过度增长原因及控制措施仲金枝,陈 铮,秦 臻(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质量控制管理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0) 摘 要:分析了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原因,提出了面对居高不下的医疗费应采取的对应措施。
关键词:医疗费用;过度增长;应对措施;建议中图分类号:R 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4)17—0034—02 医疗费用的增长变化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医疗卫生事业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规模、设备不断扩张,技术水平、业务能力迅速提高。
此时医疗卫生事业推向市场,使医疗费用不断升高。
1 造成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原因1.1 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不足调查发现,医疗费用水平的增长高于G D P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医疗机构市场化,政府只抓价格,投资数量不足,财政拨款使用方法不合理造成医疗过度消费和医疗资源的浪费[1]。
由于政府财政补偿机制不健全,补偿的金额只够医院运行成本的15%~20%,医院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利用现有医疗资源,争取等额回报,导致了医疗费用增加。
1.2 医疗系统运行机制中补偿机制不健全据卫生部门统计,全国医院平均门诊费用持续增长,药费比重下降,检查治疗费比重上升。
我国技术服务费比例过低,只有3%~5%,医疗机构在为民众服务时,个人劳动价值不能直接体现,医院为了生存只好依靠药械、检查维持自身发展。
加之民众法制观念的增强,医疗纠纷也在增加,近年来的举证责任倒置,要求医院在发生纠纷时由医院提供证据,在目前医疗纠纷增加的背景下,使得医院不得不保护自身利益,增加检查诊断项目、提高了诊疗费用,也导致了费用增加。
同时,临床要求实施循证从诊精确度,从费用方面看无形中加重了患者负担。
1.3 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上参保人员覆盖面小,贫困人口较多,社会人均筹资费用较低,导致外界人员感觉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中国卫生总费用发展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72000 1卫生经济研究特稿摘要本文分析1978~1998年20年间,中国卫生总费用的发展变化趋势,认为医疗卫生保健消费的收入弹性反映社会对医疗卫生费用的承受能力,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医疗消费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医疗消费水平、国有经济单位负担的职工人均医疗消费水平、人均卫生事业费四项指标对卫生总费用的影响最大。
因此,21世纪中国卫生总费用增长的主要潜力是政府对卫生投入的增加和国有经济单位对职工医疗卫生卫生费的负担水平的提高,而居民个人医疗消费负担水平的开发潜力较弱。
关键词卫生总费用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一、中国卫生总费用发展变化趋势1978~1998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如实记录和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20年医疗卫生保健总支出的历史发展进程。
这里我们使用的评价指标是卫生总费用占GDP 比重。
90年代以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保健总支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一直在3%~3.5%之间徘徊,1978年为3.04%,1989年为3.38%。
进入90年代以后,该比值开始上升,达到4%,经过两年低谷期之后,反弹为1996年的4.21%,1997年的4.53%和1998年的4.68%。
从总趋势看,我国医疗卫生保健支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表现为一种迂回上升态势(见图1)。
图1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 比重(1978~1998)中国卫生总费用发展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赵郁馨高广颖杜乐勋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total health expense and relevant factors in the p revious twent y y ears from 1978to 1998.It is believed that the income elasticit y of health care consum p tion reflects social tolerance of health expense.Per capita health expense of city and town residents,that of countryside residents,that of State-owned-enter p rises laborers borne b y unit,p er ca p ita total health service ex p ense are the four indicators that have the m ost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total health expen se.Thus,in the 21stcentury,governm ent 's increasing health input,State-owned-enter p rises 'increasin g laborers 'health ex p ense ratio borne b y unit are the main p otential factors that ma y increase China's total health expense.The ratio of health expense borne by residents is thought less potential.Ke y w ords T otal health ex p ense Develo p ment trend Influential factors 总费用测算结果 ,内部资料.世界银行. 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52.世界银行. 卫生保健筹资 中国的问题和选择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2.世界银行. 卫生保健筹资 中国的问题和选择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2,32.世界银行. 防止老龄危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17,21.作者单位: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100083(责任编辑徐芸)4.004.502.503.003.501.502.001.000.500.0078798081828384858788899091929394959697985.008682000 1卫生经济研究特稿从国际上其它国家卫生费用发展水平看,OECD 国家的医疗卫生保健支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一般在7%以上,最高是美国达到13.6%,东欧一些国家一般是在7%以下,特别是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更低,大约只有3%~4%。
我国地方财政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地方财政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影响因素分析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具有显著地外部正效应,它对预防社会人群疾病流行,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提高社会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将地方的财政收入、地方的人口数、地方医疗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以及地方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作为地方财政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依据2015统计年鉴中各项研究指标的数据,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这几个因素与地方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关系,检验它们对政府公共卫生支出的影响是否显著。
最后进行计量分析检验,证实了地方的财政收入、地方的人口数和医疗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对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有显著正相关影响。
最后也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标签: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医疗卫生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9.0611 引言根据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中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公共卫生方面的总支出费用为10579.23亿元,相比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时的35.44亿元来说,2014年是1978年的298倍。
改革开放以来,随我国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建设重视的不断提升着,以及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国家财政用于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支出也在逐年增长,所以在该领域的支出也是各国政府预算的必要项目之一。
首先明确了解公共卫生事业的定义是探讨在这一领域支出的重要前提。
笔者之前对公共医疗卫生的理解就仅局限于医疗服务,其实不然。
公共医疗卫生相比医疗服务而言范围更为广阔,是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
而为什么要发展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呢?因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服务,因为它可以改善劳动者的生活环境,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从而利于形成人力资本,间接对经济增长贡献作用。
而今天公共卫生的意义已超出了医学科学的范畴,在国民经济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学意义。
浅谈卫生费用增长的原因与控制
百家论坛钟州浅谈卫生费用增长的原因与控制王沫迪吉林省人口与发展统计信息中心摘要:近几年,医疗卫生费用不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了人们的医疗权益,促进了医药卫生的改革。
医疗卫生费用 增长的控制是维持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是协 调医疗卫生体系各方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
笔者就对当 前导致卫生费用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卫生费用增长的 控制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卫生费用;医疗费用;原因与控制随着我国医疗保险改革的不断深人,医疗卫生费用问题愈 加凸显,医疗保险改革前,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公费医保以及劳 保制度,这种方式对需求方的约束较低,直接影响了医疗资源 的利用效率,进而促使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医疗卫生费用的 控制是维持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平衡的重要基础,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了医疗卫生体制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医疗卫生部门需要 加强医疗卫生费用的控制,使其处于合理范围内,为人们提供 更好的医疗服务。
1. 医存卫生费用増长的原因1.1医疗机构经营管理体制问题医疗机构的收入来源于财政拨款、药品收人与医疗收人。
公立医院是政府部门开设的为人群提供基本健康服务的医疗机 构,其运营主要是依靠于政府的财政拨款,但实际上我国对医 疗机构的投人不足,致使公立医院在经营上存在很大的压力,在经济效益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很多公立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 益,失去了原本的公益性质[1]。
1.2医药价格上涨在医疗市场中主要涉及到医疗机构、药房与制药厂三方,三方利益相关直接影响了医药流通体制。
虽然政府部门已经制 定了相关的医药流通体制,明确了基本用药目录以及药品价格,但实际效果却不明显,医药流通体制流于形式,受医疗市场极 大的影响,这直接导致医疗市场上的药品质量参差不齐,最终 导致医药价格上涨。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公共机构中引人一 定的竞争机制,通过市场竞争制衡医药价格增长。
1.3对医疗保险的监督与检查存在漏洞当前我国对医疗保险的监督与检查存在很大的漏洞,直接 导致卫生费用的流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费用支出过快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叶茂
来源:《财税月刊》2015年第09期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医疗卫生费用支出过快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发现:1.就商业利益团体来说,保险公司对卫生费用的增长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医生群体的行为会创造更多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并且出于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也会导致医疗卫生费用的过快增长;3.病人群体作为医患关系中相对弱势的一方,很难真正影响卫生费用的过快增长。
政策建议是:政府应当认识到医疗卫生费用过快增长可能带来的问题,并且能够从医疗卫生的相关主体角度出发,来调节其发展。
关键词压力群体;商业利益群体;医生;病人群体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迅速增长,从2006年的9843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7204亿元,翻了近一番,占GDP的比例已经达到5.1%。
与发达国家还有距离(例如英国为8%,韩国是6.5%,日本为8%),但是,考虑到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分布还不均衡——2009年城镇家庭人均医疗支出为856.4元,是农村287.5元的3倍;北京是贵州的3.3倍;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筹资水平超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10倍。
可见,医疗卫生费用的支出的过快增长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学者层面已经开始对这一初露端倪的问题十分关切,那到底是是哪些因素造成了现如今的困境呢?
二、文献综述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运用143个国家14年的面板数据,结合动态效应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国家卫生支出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基本上在5%-15%左右。
除收入以外,人口因素、卫生系统体制本身都会影响卫生费用支出。
2.在固态效应模型下,收入弹性在0.75-0.95之间,而在动态模型中这一数据会小很多,说明收入因素在影响卫生费用支出中的作用可能被夸大了。
3.卫生费用支出在缴纳保险税和保险费的国家之间没有显著区别。
Klein an(1974)的研究中采用OECD国家中13个经济程度相似的国家在1968、1971年和1972年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医疗服务的收入弹性在1.20-1.50之间,认为医疗服务是奢侈品;收入的变化可以解释超过90%的医疗卫生支出的变异,认为收入是最主要变量,其他非收入变量相对比较不重要。
本文从压力群体中选取护士群体、媒体对卫生服务相关的报道着手分析影响卫生费用支出的因素,是对目前研究的一个很好地补充。
三、影响卫生费用增长的因素及其逻辑分析
(1)商业利益团体的行为是卫生费用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文中通过保险业来分析这一因素的影响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业的长足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商业健康保险的购买意愿不断增强。
2013年《保险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3年,寿险业务保费同比增长5.8%,意外保险同比增幅为19.46%,而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0.22%,商业健康保险费的增速远远高于其他两项业务板块,这反映了人们对于健康费用的重视,希望通过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来转移风险,降低医疗费用的自付比例,但是这种方式可能导致医疗服务消费者的过度消费。
(2)在医疗卫生领域,医生充当着代理人的角色,帮助医疗卫生消费者在生病时提供治疗服务,但是由于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引起医生故意诱导患者消费的行为。
在压力团体中不同群体在医疗卫生费用增长中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均衡的,原因在于自身所占有资源的数量不尽相同。
①压力团体所拥有的核心资源是团体成员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比如医生群体就掌握着与医疗卫生费用支出息息相关的医学专业技能,在治疗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手术类型、药物品类以及治疗手段都会直接决定着相关卫生费用的支出;②经济影响和制裁。
四、结论
医疗卫生费用的增长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的结果,而其中压力团体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根据本文所选取的变量,得到如下结论:
首先,保险行业的长足发展,由于第三方支付可能存在的诱导性卫生费用支出严重刺激了卫生费用的增长。
其次,医生群体的行为会创造更多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引起卫生费用的阶段性增长,同时医生凭借垄断定价,可以对患者实行价格歧视,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再次,病人群体作为医患关系中相对弱势的一方,他们对于卫生费用支出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很明显,在卫生费用支出这一问题上,尽管他们不希望其不断增长,但是,凭借自身力量很难实现这一愿望,但并不是说他们就不可以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彭海艳,伍晓榕.中国医疗卫生费用增长的实证分析.经济与管理,2006年09期
[2]王超群.中国人均卫生费用增长的影响因素分解. 保险研究,2013年第08期
[3]郑云萍,温小霓.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06年12月第12期第25卷(总第286期)
[4]赵万里等译,罗布.巴戈特.解析医疗卫生政策,2012年04月第一版,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5]Newhouse JP. A model of physician pricing South Economic Journal 1970 37(2):174-183
[6]Xu Ke,Priyanka Saksena and Alberto Holly …The Determinants of Health Expenditure: A Country- Level Panel Data Analysis‟, A Work Paper of the Results for Development Institute
(R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