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两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使学生了解古代游园风情和文人雅集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化背景,并将其运用到文学鉴赏中。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始得西山宴游记》文本、多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等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初次阅读,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情节和主旨。
3. 文学鉴赏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如描写、比喻等。
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和感想。
4. 诗词赏析教师选取文中的相关诗词,向学生介绍其作者、背景和意境,并引导学生欣赏和鉴赏诗词的美。
5. 创作分享学生结合《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情境和主题,进行创作分享。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创意。
6. 小结和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请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始得西山宴游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通过阅读、分析和创作的过程,学生培养了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然而,在课堂上,时间安排可能不够充裕,学生的表达时间有限。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课堂实践的时间分配。
高中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复习教案
高中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复习教案高中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复习教案教学目的1.掌握相关文学知识。
2.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3.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教学过程一、重点文言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
而未始知西山这怪特古义未尝今义没开始攒蹙累积古义重叠、积压今义积累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转折连词游于是乎始古义从此,从这时今义递进连词醉则更相枕以卧古义更换交替今义更加到则披草而坐古义拨今义覆盖在肩背上。
颓然就醉古义接近今义就是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古义从前今义朝故为之文以志古义记今义志气、志向是岁元和四年也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2.通假字:(1)自余为僇人(通“戮”,刑辱)(2)梦亦同趣(通“趋”,往,赴)3.词类活用(1)日与其徒上高山(名词作状语,每天)(2)穷回溪(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3)卧而梦(名词作动词,做梦)(4)始指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5)穷山之高而止(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形容词用作名词,最高点、顶点)(6)箕踞而遨(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7)萦青绕白(形容词用作名词,青山,白水)(8)故为之文以志(名词用作动词,写作文章)(9)自远而至(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处)4.一词多义而不知其所穷(名词,尽头)穷穷回溪(动词,走到尽头)穷山之高而止(动词,走到尽头)始指异之(副词,才)始游于是乎始(动词,开始)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经)始指异之:称奇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独特异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特别然后知是山之特立:超出一般余自为像人:成为故为之文以志:为(表目的)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连词,表修饰)披草而坐,倾壶而醉(连词,表承接)卧而梦(连词,表承接)觉而起,起而归(连词,表承接)而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连词,表转折)穷山之高而止(连词,表条件,才)攀援而登,箕踞而遨(连词,表修饰)而莫得其涯(连词,表转折)而不知其所穷(连词,表转折)。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适用年级:高中学科科目:语文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理解文中使用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3)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领悟文章的主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人生的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理解文中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翻译重点句子。
(3)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作者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背景及作者柳宗元。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韵味。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翻译课文,遇到问题可以组内讨论。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使用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汇和句式。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学生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深入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梳理文章思路。
(2)学生品鉴文中精美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文中美景的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培养热爱自然、珍惜人生的情怀。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要熟读并背诵课文。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 分析并总结文中使用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热爱自然、珍惜人生的感悟文章。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全文。
(2)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2)学会通过注释、字典等工具书,理解文中的难点词语。
(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领会文章所传达的“物我相融”的哲学思想。
(3)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理解文中的难点词语。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词义的古今变化、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2. 理解并把握文章中的哲学思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柳宗元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注释、字典等工具书,理解文中的难点词语。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如描绘手法、结构布局等。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领会文章所传达的哲学思想。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子。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言文阅读能力。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六、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2.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作业中课文背诵、课后练习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测验成绩: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验,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两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内容。
2. 能够分析并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4. 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柳宗元文风的分析和欣赏。
3. 课文中成语和典故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课文内容的深层理解和记忆。
2. 柳宗元文风的分析和欣赏。
3. 课文中成语和典故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和参考书籍。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课文学习,对山水游记有一定的了解。
2. 简介本课将要学习的《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柳宗元及其文学地位。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成语典故。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柳宗元的文风特点。
2. 讲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深入讲解(20分钟)1. 深入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柳宗元的文风特点。
2. 通过具体例句,讲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的运用。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对学生进行鼓励,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学习。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柳宗元文风的分析和欣赏程度。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意,掌握文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意,掌握文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式。
2. 教学难点: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以及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绘来表现自然之美。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柳宗元及其生平,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掌握文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以及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绘来表现自然之美。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进一步改进教学。
五、课后作业:1. 翻译课文,巩固词汇和句式。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绘一处自然景色,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相关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写自然美景的文章,如《陶渊明集》中的《桃花源记》、《庐山谣》等,拓宽视野。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3. 创作展示: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以绘画、摄影、写作等形式展示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感悟。
2023最新-《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优秀5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优秀5篇1。
导入,标题能不能改为“西山宴游记“?不能,还写到西山以外的游览,“始”,开始。
“得”,原义获得,引申为发现。
字面意思是开始发现西山的奇特,获得宴游之乐的游记。
以下内容是壶知道为您带来的5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篇一教材简析《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为《永州八记》的第一篇。
此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
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如惴栗、隙、趣、徒缘、斫、箕踞、际、志以及而、乎、其等;2、疏通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第一段不直接写西山的妙处;3、领会西山之怪特美与作者遭遇挫折却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及二者是如何相互映照的,感悟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教学重点即目标3。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景物和作者情感的关系。
课前准备学生上网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和被贬永州的情况。
老师做好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于当年还是穷乡僻壤的黄州,驾一叶之扁舟夜游赤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感悟到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终于从被贬谪的苦难中解脱出来。
同样是被贬谪的柳宗元,游览山水时是否也有感悟呢?若有,那他又有什么感悟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之首篇《始得西山宴游记》,跟随作者去看看,他当年看到了永州什么样的山水?看到这些山水后会有什么感悟?二、听师范读,整体感知。
听老师范读,把握下列字词的正确读音,思考首段写了什么?是否写西山的山水?若不是,文章哪些文字是写西山的山水?(PPT)僇(lugrave;)人惴(zhuigrave;)栗(ligrave;)施施(yiacute;yiacute;)斫(zhuoacute;)榛(zhēn)莽茅茷(faacute;)衽(regrave;n)席岈(xiā)然垤(dieacute;)攒(cuaacute;n)蹙(cugrave;)培塿(pǒu lǒu) 颢(hagrave;o)气明确:首段主要是写作者游览永州的其它山水,第二段才写游览西山。
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教案(精选5篇)
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教案(精选5篇)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篇1【教学目标】1、学生自行梳理字词,积累文言知识,教师释疑,帮助学生掌握部分文言学习方法,;2、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因声求气,学生能够解读情景交融之处;3、理解文本丰富情感,体会作者寄寓山水游记中的人生万象。
【预习要求】1、了解作者生平及成就,做文字简介(200字);2、正字音,读文本:僇人恒惴栗施施而行斫榛莽焚茅茷箕踞而遨衽席岈然洼然若垤若穴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不与培塿为类颢气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与万化冥合3、解释字词:僇人梦亦同趣始更相枕以卧异之踞、席地而坐莫得其涯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缘染溪4、翻译句子:(1)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5、诵读文本,梳理内容:游诸山和游西山两类游玩,过程结果截然不同,请制表,分不同方面呈现两类游玩的不同之处;6、质疑:关于字词、文意理解方面,可提出疑问。
【教学过程】一、导入阅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见识唐宋八大家中的“游记”。
记叙游踪或描摹物件为主要目的,且文学性强的散文作品都可以归属为游记散文。
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可谓唐宋八大家游记的标志。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所说:“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
”何以“牢笼百态”?借助《始得西山宴游记》一窥其一二。
二、初读文本,识文断字。
1、请学生自读文本,注意字音、断句;2、反馈预习情况:梳理字词、疑问之处;教师补充: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乎、始)、古今延续(涯崖、缘木求鱼)重点补充:定语后置句“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引入初中所学内容“金十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马之千里者”等。
3、诵读文本,概括文意:各小组上黑板,展示概括情况,并做介绍。
或文字,或图形。
例学生表格:例学生绘图:四、再读文本,因声求气。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意,掌握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
2. 深入理解文本,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文本的深层含义的解读。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本的音韵美。
2. 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文中的案例,使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与自然景观有关的诗文,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掌握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深入理解文本,探讨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课堂讲解:讲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分析文本的深层含义。
5. 案例分析:分析文中的案例,使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进行相关的练习。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2.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一篇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短文。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如何改进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九、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所学。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全文;(2)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的含义;(3)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独特的表达技巧描绘西山的美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文学素养;(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文章,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西山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珍爱和保护自然环境;(3)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然之美,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2. 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的含义;3.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独特的表达技巧描绘西山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一些含蓄、深刻的句子;2. 分析作者运用独特的表达技巧描绘西山的美景;3.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文章,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背景及作者柳宗元;(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魅力;(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僻字词的含义;(3)让学生结合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描绘西山美景的句子,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2)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西山美景;(2)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审美情趣;(3)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教学目标;(2)强调课后自主学习任务,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2. 整理课文中的生僻字词,查字典掌握其含义;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西山美景的短文;4.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两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内容。
2. 能够分析并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领会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 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精彩词句。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分析并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课文语句的翻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醉翁亭记》等山水游记,了解山水游记的特点。
2. 提问:同学们对山水游记有什么印象?山水游记一般描写些什么内容?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 要求学生圈出生僻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进行查阅。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解释生僻字词的含义。
2. 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 分析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美。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提问:同学们觉得课文中的西山美景如何?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美景的感悟。
2.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内容。
2. 能够分析并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领会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 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精彩词句。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分析并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课文语句的翻译。
教学过程:六、课堂讲解(10分钟)1. 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解释生僻字词的含义。
2. 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 分析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美。
1.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美景描写对读者产生的感受。
2.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八、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的西山美景。
2023最新-《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该页是编辑帮大伙儿整理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了解为、穷的不同用法。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
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
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
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受到残酷迫害,先是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十年之后,又改任为柳州刺史。
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坛上与韩愈齐名。
他能诗善文,成就很高。
他的散文包括论说、寓言、杂文和游记等类,文笔犀利,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气势奔放。
就游记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画山水的能手。
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的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往往将自己横遭贬谪、饱受压抑的境况渗透在里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实。
他的作品收入《柳河东集》。
他写的游记不仅文笔简洁,描摹生动真切,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着对生活遭际的感慨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两篇)
教案一:《始得西山宴游记》文本解析【教学目标】1. 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本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2. 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文本内容和作者意图的理解。
2. 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语言特色的把握。
【教学难点】1. 文本深层含义的解读。
2.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语言特色的归纳。
【教学准备】1.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和参考文献。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文本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学生举例并进行讨论。
4. 深层含义解读: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如作者对西山的态度、对人生的思考等。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5. 文学鉴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文本中的优美语句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批判性思维: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文本解析和文学鉴赏的重要性。
教案二:《始得西山宴游记》写作技巧分析【教学目标】1. 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2. 分析文本中的描写、对话和叙述等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写作技巧和风格的理解。
2. 描写、对话和叙述等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教学难点】1. 写作技巧的运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本。
2. 相关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的资料和参考文献。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始得西山宴游行记》的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写作技巧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描写、对话和叙述等手法,如细腻的景物描写、生动的人物对话等。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案名称:《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2. 课文出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3. 课时安排:2课时4.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柳宗元及其作品《始得西山宴游记》。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主题。
(2)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如寓情于景、对比映衬等。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2)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解答。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深入讲解(1)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2)讲解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如山水文化、宴游文化等。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写一段描绘山水风光的文字。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
4.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三、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作者表达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注重课内外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提高文学素养。
六、教学拓展与延伸1. 对比阅读(1)让学生阅读其他描述山水风光的文学作品,如《陶渊明集》中的山水诗篇。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2. 文化探究(1)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文化,如山水画、山水诗等。
2024始得西山宴游记高一上册语文教案2篇
2024始得西山宴游记高一上册语文教案2024始得西山宴游记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学会理解并发表对文学作品的个人见解。
2. 学会提取文学作品的重点内容和主题。
3. 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来帮助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教学重点:1. 理解和分析《西山宴游记》这个文学作品。
2. 学会提取文学作品中的重点内容和主题。
教学难点:1. 运用阅读策略来帮助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2. 提取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和主题。
教学准备:1. 《西山宴游记》的阅读材料。
2. 板书或投影仪来呈现教案的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或者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对《西山宴游记》这个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师可以问:“你们喜欢读民间故事吗?”“你们喜欢读关于历史人物的故事吗?”等等。
第二步:阅读教师将《西山宴游记》的阅读材料分发给学生,要求他们默读一遍,并标注不懂的词汇和句子。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写在纸上。
第三步:个人理解学生将自己标注的问题和理解写在纸上,并与同桌进行讨论,互相帮助理解和解决问题。
第四步: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各自对《西山宴游记》的理解和观点,并选择一个代表来发表小组的观点。
第五步:整体讨论教师将各组代表的观点进行整合,并与全班一起进行讨论,探讨《西山宴游记》的重点内容和主题。
第六步: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简要介绍下一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第七步: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西山宴游记》的理解,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并在下节课上进行交流。
扩展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朗读或者剧本表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入理解和体验《西山宴游记》中的故事情节。
2024始得西山宴游记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能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能够分析课文中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发展的手法。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质课优秀10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优质课优秀10篇总结、扩展篇一在这篇游记中,作者以凝练的文笔,精粹的语言,描写出西山之“怪特”并将自己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感情融人了景物之中。
选择一处自己喜爱的景物。
写一篇抒情散文。
(五)布置作业1.整理文中古今异义的词。
2.摘抄写景的名句。
3.完成书后练习四,并背诵课文。
高一语文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篇二一、预习目标了解本文背景及作者相关情况,准确诵读本词并能背诵,初步体会其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的情感。
二、预习内容1、本文的写作背景2、作者柳宗元的相关情况3、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余自为僇人()恒惴栗()则施施而行()斫榛莽()焚茅茷()箕踞而遨()皆在衽席之下()若蛭若穴()攒蹙累积()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正确理解“其”“则”“未始”等文言虚词,在朗读中体会“之”“也”“而”等虚词的作用。
”等字的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运用。
2、再次了解“记”的特点。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讨论划分课文层次,领会“概写”“特写”之不同,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字音,读词义,读句意,读整体内容,读作者感情。
1.通过反复诵读,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解决本文的重点。
2.讨论分析写学时“概写”和“特写”的不同以及其相互关系。
3.联系现代文抒情散文的有关知识,分析体会本文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4.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结合课文分析体会作者寄情山水,孤标傲世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身处逆境,仍胸怀大志。
2.教育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进行赞美,增强自豪感。
3.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之美,想像作家笔下山水之美,进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练就一双善于以自然学物中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以及如何将这些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山水游记文章,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3.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子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4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讨论如何将这些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5 写作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尝试写一篇简短的山水游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课后作业:4.1 复习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山的美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环境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6.2 问题导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6.3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氛围。
七、教学评价:7.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7.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案示例一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示例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1.2理解并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1.3学会欣赏文言文的韵味和美感。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与其他山水游记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爱好。
3.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1.2欣赏文章的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2.1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
2.2理解文章中的隐含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多媒体展示《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山水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1.2简要介绍柳宗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朗读与感知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2.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3.分析与讨论3.1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3.1.1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3.2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3.2.1让学生从修辞手法、句式结构等方面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4.比较阅读4.1让学生比较《始得西山宴游记》与其他山水游记的异同。
5.拓展延伸5.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中国山水文化的认识。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作业布置7.1让学生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7.2布置一篇关于《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学生在比较阅读环节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对中国山水文化是否有更深的认识。
3.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情感和美感,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于《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关于《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言文内容,掌握其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言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2. 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中的意境描写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逐句讲解,解释重点字词和句式。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对重点字词和句式的掌握。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作者对西山景色的描写的感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合作探讨: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分享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具体描写,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3. 运用比较分析法,将《始得西山宴游记》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鉴赏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文言文翻译资料,以便在教学中参考和辅助学生理解。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电脑,以便进行课件展示和教学演示。
3. 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和讨论。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西山,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景色的美丽和作者的描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一、复习目标:1、能够熟练背诵要求背诵的段落;2、积累掌握基本的文言基础知识;3、了解游记这种文体;4、领会作者寄情山水,偶识西山的欣喜,体悟他与自然融合,表露自己傲世情怀的心态。
二、复习重点:1、积累掌握基本的文言基础知识;2、领悟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三、检查预习效果1、课文背诵①体现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遂命仆过湘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④《始得西山宴游记》写作者在大自然美景中的超然忘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句子是:“____,_____。
”⑤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的《_________》中的第一篇。
2、句子翻译(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3)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4)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5)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四、能力训练1、一词多义(1)穷穷回溪()穷山之高而止()而不知其所穷()(2)梦卧而梦()梦亦同趣()(3)始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指异之()游于是乎始()(4)而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穷山之高而止()而莫得其涯()而不知其所穷()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攀援而登,箕踞而遨()(5)之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始指异之()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知日之人()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故为之文以志()(6)为自余为僇人()不与培塿为类()故为之文以志()五、拓展训练(一)选择题1、为加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惴栗(lì)施施(yì)榛(zhēn)莽B、茅茷(fá)箕踞(jū)衽(rèn)席C、岈(xiā)然培塿(lǒu)攒(cuán)蹙D、遁(dùn)隐灏(hào)气引觞(shāng)2、下面句中加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则披草而坐披:披着B、缘染溪,斫榛莽斫:砍C、穷山之高而上穷:(登)尽D、外与天际际:相连接3、下面加红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皆在衽席之下B、始指异之C、其高下之势D、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4、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A、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译:青山连绵,白云缭绕,与天相接,四望浑然一体。
B、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译:看到这些,我才感到这矗立的西山特别雄伟,与一般的小土堆不是一类。
C、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译:我的心像凝固了,形体像消散了,我与万物融为一体。
D、故为之文以志。
译:所以写了这篇文章来表达我的志向。
5、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意思是:心意所想到的,梦里也有相同的境地。
B、“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意思是:这之后才知道这座山独立出众,和小土丘不是一类。
C、“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意思是:那高低的情势,(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
D、“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意思是:山那样的深邃与天地之间的大气一起飘荡而不能到达天际。
6、下列各句“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苍然暮色B.然后知是山之特立C.颓然就醉D.岈然洼然(二)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7、用原句回答问题。
①正面写西山怪特的句子:②作者登临时所看到的景象的句子:③写宴游情形的语句: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自余为僇人,僇:②穷回溪,穷:(三)对比阅读《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始得西山宴游》攀援而登,箕踞而遨……游于是乎始。
9、两文都是(朝代)著名的文学家所作。
1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其岸势犬牙差互。
其如土石何。
B、而不知日之入。
辍耕之垄上。
C、杂然而前陈。
苍然暮色。
D、以其境过清。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1、翻译下列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12、《小石潭记》中表明作者心境与感受的句子是:13、《始得西山宴游》中表现作者操守高洁与傲世情情怀的句子是:14、这两篇文章写于同一年,所写都是永州山川景物,但《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述,《始得西山宴游》更偏重于主观感受,试举一两个例子,作简要分析。
预复习案的答案文言现象整理1、通假字(1)自余为僇人(通“戮”,刑辱)(2)梦亦同趣(通“趋”,往,赴)2、词类活用(1)日与其徒上高山(名词作状语,每天)(2)穷回溪(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3)卧而梦(名词作动词,做梦)(4)始指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5)穷山之高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形容词用作名词,最高点、顶点)(6)箕踞而遨(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7)萦青缭白(形容词用作名词,青山,白水)(8)故为之文以志(名词用作动词,写作文章)(9)自远而至(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处)3、古今异义(1)漫漫而游(古义:没有目的;今义:(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2)无远不到(古义:无论;今义:没有)(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古义:凡是、这(个);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4)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古义:不曾;今义:没开始)(5)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这样以后今义:接着,表承接)(6)颓然就醉(古义:文中指身子倾倒、跌倒的样子;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7)游于是乎始(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是由前一事引起的)4、文言句式省略句(1)居(于)是州(省略介词“于”)(2)(我)因坐法华西亭(省略主语“我”)(3)始指(之)异之(省略宾语“之”,指代西山)(4)(我)引觞满酌(省略主语“我”)(5)故为之文以志(之)(省略宾语“之”,代指宴游西山这件事)判断句是岁元和四年也(语气词“也”,表判断)定语后置句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6、字词解释(1)施施(yíyí):缓慢行走的样子(2)徒:随从(3)回溪:迂回曲折的溪涧(4)极:至(5)斫(zhuó)榛莽:砍伐丛生的草木(6)茅茷:茅草之类(7)攒蹙:聚集收缩拓展训练答案:1(1)命名;(2)养;(3)确实;(4)使……正(或:整理好)2 B3 (1)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重点词是“使”、“理”、“安”,兼顾全句)(2)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重点词是“见”、“暴”、“与”,兼顾全句)4 C 5狱讼不正完善法制]复习案答案三1、背诵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②、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③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④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⑤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⑥永州八记5 、重点语句2、2、翻译(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译文:意有所至,梦也同往。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译文:认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异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3)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译文:千里内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一块,没有能够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的。
(4)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译文: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他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他们的尽头。
(5)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译文:心神凝住了,形体消失了,似乎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四、一词多义(1)穷穷回溪(动词,走到尽头)穷山之高而止(动词,走到尽头)而不知其所穷(名词,尽头)(2)梦卧而梦(动词,做梦)梦亦同趣(名词,梦境,梦中)(3)始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经)始指异之(副词,才)游于是乎始(动词,开始)(4)而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连词,表修饰)披草而坐,倾壶而醉(连词,表承接)卧而梦(连词,表承接)觉而起,起而归(连词,表承接)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连词,表转折)穷山之高而止(连词,表条件,才)攀援而登,箕踞而遨(连词,表修饰)而莫得其涯(连词,表转折)而不知其所穷(连词,表转折)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连词,表转折)之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助词,的)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山)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助词,的)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助词,的)不知日之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为之文以志(代词,它,指游西山这件事)(6)为自余为僇人(动词,成为)不与培塿为类(动词,成为)故为之文以志(介词,为了)五、拓展训练答案(一)1、B2、A3、B4、D5、D6、B(二)7、①其高下之势……四望如一②攀援而登……四望如一③引觞满酌……犹不欲归8、①通“戮”,这里是遭到贬谪的意思。
②穷尽。
(三)9、唐代、柳宗元10、C11、略1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类。
13、《小石潭记》中全篇较少议论抒情,写潭中鱼的静态动态,都是刻画入微;《始得西山宴游》则多议论抒情,写景也多寓意,写西山之“怪特”、“特立”,实际上都写自己的襟怀和个性。
13、是为了交代作者寄情山水的动机——聊以忘忧,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的描述。
14、西山景物的特点是:怪特。
作者写景主要写山峰高耸和气势博大,但他又没有直接写山的俊俏挺立,也没有直接写山气吐纳万物,而是从登高望远所见到的景物的渺小来衬托西山的高而怪特,从作者的主观感受虚写万千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