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 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国际经济学  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两个概念: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一个国家拥有两种生产 要素的比例.要素禀赋与要素数量无关→相对概念.K/L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 两种要素的比例. 资本密集型 ( Capital intensive) 劳动密集型 (Labor intensive)Kx/Lx>Ky/Ly 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 密集型产品 要素禀赋的两种定义方法:实物定义——如果国家Ⅰ可用资 本和可用总劳动的比率(TK/TL)小于国家Ⅱ的这一比例, 国家Ⅰ是劳动富裕型国家,国家Ⅱ是资本富裕型国家。 (如图示).价格定义——如果国家Ⅱ劳动与资本的价格之 比w/r大于国家Ⅰ,国家Ⅱ 是资本富裕型国家,国家Ⅰ是 劳动富裕型国家。价格定义不仅反映可利用要素的供给, 还反映其需求。由于模型假定两国技术水平、偏好等都相 同,要素价格就和其供给情况直接相关。
(一)要素禀赋理论
●基本思想 1、H-O定理: 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了供 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根据比较 优势原理,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 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2、如果两国生产要素存量的比例不同,即使两国有相同的 要素生产率,也会产生成本差异,就会出现贸易。 3、国际间商品交换的结果,往往会使各国的要素报酬出现 均等化的趋势。 4、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Paul Samuelson Theorem) 5、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nski Theorem)
一般均衡分析
四、多种商品时的比较优势
• 假设有商品1,2,----n,两个国家A、B,A国生产 这些商品的劳动投入分别为:A1,A2,----An,B国 生产这些商品的劳动投入分别为: B1,B2,----Bn • 两国工资率分别用Wa、Wb表示 • 生产布局:商品总是在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生产 • 如果:WaAi<WbBi,则称A国在生产商品i上具有 比较优势 • 专业分工的确定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试卷5份和试题库(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试卷5份和试题库(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20 分)1.要素禀赋2.倾销3.黄金输送点4.三元悖论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 分,共20 分)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A 两国的绝对优势B 两国的比较优势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D 两国的要素禀赋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D 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4.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A 上升B 降低C 不变D 不确定5.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的概念?()A 外国企业B 非盈利机构C 国际经济组织D 政府7.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了()A 以英镑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B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C 以英镑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D 以美元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A 在国外设立分公司B 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C 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D 购买国外企业债券9.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不包括()A 技术转让B 信息交流C 信息回授D 示范效应10.在斯图旺表中第三象限表示()A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B 衰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C 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D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

(每小题2 分,共20 分)1.亚当。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大卫&#8226;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2.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几乎所有国家都曾出现过,并且很难避免。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相同的起因和特征,彼此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世界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必备

世界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必备

第一章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一)世界经济{1.国际分工//2.世界市场}(1).国际分工1.自然条件: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基础2.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为国际分工的基础}(2).世界市场形成条件1.机器大工业的发展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3.交通运输与通信业4.世界货币的出现}(二)二战前的世界经济. 1.生产力遭极大破坏,世界工业生产全面下跌。

一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全球贸易严重萎缩,国际金本位制度瓦解。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实力上发生显著变化。

1.引起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

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的建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1.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2.美英法等国家加强了国家干预经济,德日意走上法西斯道路3.国际经济秩序遭严重破坏(三)二战后的世纪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与分配制度的变化3.社会阶层与阶层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第二章经济全球化与世纪经济发展新阶段(一)经济全球化:(def)通过国贸,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以及国家之间的技术人员流动,各地经济成为高度融合的有机整体的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1.科技革命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与现实可能。

2.全球的市场化改革为其创造了体制条件3.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是其载体与主要推动力量(三)经济全球化的变现1.贸易全球化:商品与劳务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2.金融全球化: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政策等方面交往协调竞争是全球金融市场日趋开放,金融体系日趋融合,交易日趋自由的过程。

3.生产与投资全球化: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在全球建立分支机构,突破国家的限制,建立以价值增值为基础的跨过生产与投资的过程。

4.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战前垂直战后水平。

(四)经化对世经的影响1.通过贸易与投资获取现实利益2.其占据的国际经济主导地位为其对外扩张带来广阔空间3.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积极 4.有助于引进人才对发达消极:1.加大了金融风险 2.出现产业空心化和制造业职位的流失。

国际经济学 期末复习 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 期末复习 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总结非图形分析、计算知识点【第一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1、理论提出者:亚当*斯密2、绝对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1)生产要素只有1种——劳动力 (2)生产要素在一国内是完全同质的(3)世界由两个国家构成,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4)规模收益不变 (5)要素在一国内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6)商品和劳动市场完全竞争 (7)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费用交易(8)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9)两国生产相同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不同3、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一商品的单位成本比其他国家生产该商品的单位成本绝对的低,则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中具有绝对优势。

4、绝对优势理论的积极意义(1)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2)主张政府应鼓励经济自由主义,减少对经济的干预(3)运用劳动价值理论说明了国际贸易的利益和基础,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5、绝对优势理论的不足之处(1)无法说明国际贸易均衡价格如何决定(2)理论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均衡价格调整与现实情况完全不符合(3)适用范围比较局限二、比较优势理论1、理论提出者:大卫*李嘉图2、理论的前提假设(1)生产要素只有一种——劳动力。

(2)任何一国都有一个固定的资源禀赋水平,并且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

(3)世界由两个国家构成,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4)生产成本不变,规模收益不变 (5)要素在一国内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6)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 (7)商品和劳务市场完全竞争(8)经济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运行 (9)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10)虽然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技术水平的差异,但各国的技术水平都是既定的(11)政府对于经济活动不施加任何干预3、理论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国生产不同产品的劳动成本可能比其他国家的都要高,因而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

但只要成本的差异程度不同,各国即可找到本国的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复习汇编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复习汇编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复习绪论1、国际经济学是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

它的研究目的是解释各个经济社会之间经济联系的内在机制及其政策含义。

2、通常把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划分为两个层次:资源配置问题;资源的利用及积累问题3、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特征:国际交易不同于国内交易;国际经济关系是发生在各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之间的。

第一章1、国际贸易:是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在广义上,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

2、各种贸易理论模型大都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2*2*2)。

3、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和劳务的最优产量组合。

4、机会成本:指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5、封闭状况下,决定一国经济一般均衡的条件有三个:生产达到均衡、消费达到均衡、市场出清6、国际贸易的起因:1)生产技术差异2)相对要素禀赋差异3)需求方面的差异4)在规模收益递增或不完全竞争条件下。

第二章1、论述古典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贸易之所以发生,其基础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

所谓绝对优势是指一国在某一产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劳动投入更低或劳动生产率更高。

比较优势: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如果(alx/aLY)<bLX/bLY,则说A国相对于B国在X部门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实际上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水平。

从劳动生产率角度讲,一国在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部门或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2)用图形分析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以上a、b两图分别表示A、B两过一般均衡。

从a图的A国的贸易三角形DA’C,DA’表示A国X的出口量,DC 表示A国Y的进口量;从b图的B国的贸易三角形FBC,FB表示B国Y的出口量,FC表示B国X的进口量。

由贸易平衡条件可看出DA’=FC,DC=FB。

由此可得,一国完全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其劳动率相对较高的产品,进口劳动率相对较低的产品。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一、国际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3.消费的替代品和互补品4.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5.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6.汇率和汇率制度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职能和作用二、国际贸易政策1.关税和贸易自由化2.配额的效果和操作方式3.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出口补贴和国际补贴政策的影响5.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的经济福利效果比较三、国际货币体系1.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区别和优劣势2.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代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3.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力4.汇率政策和汇率管理工具5.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货币联盟的发展模式和目标四、国际资本流动1.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和原因2.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区别和特点3.跨国公司(MNCs)的发展和作用4.资本流动的利益和风险5.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和控制措施五、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1.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效果3.创新和技术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跨国公司和全球价值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5.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六、国际贸易与发展经济学1.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比较和选择3.资源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应用4.贫穷陷阱的原因和克服方式5.经济增长和贸易自由化对发展经济的影响以上是一些国际经济学的期末复习知识点的整理,希望可以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此外,国际经济学还涉及到国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市场、国际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的内容,建议你在复习过程中对这些方面的知识也进行深入了解。

祝你取得好成绩!。

大学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试卷以及试题库(含答案)

大学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试卷以及试题库(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一、名词解释:1、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或在劳动成本上低于另一国,则认为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2、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

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3、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每一国只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全世界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完全由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来生产。

4、贸易三角:贸易三角是衡量贸易利益的重要工具,主要由均衡时的国家贸易条件、一国的出口量和进口量三条线围成,反映一国的出口在均衡的国际贸易条件下,能够换回多少进口。

5、不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各国将只部分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同时也要生产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是因为随着某种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呈现递增态势,因此原来在该产量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会因为专业化生产而导致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

6、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兴盛于15世纪到18世纪中叶,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因此主张采取奖出罚入的政策,主张取消进口以避免本国贵金属的流失,鼓励出口以增加贵金属的流入。

重商主义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金属的认识。

7、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生产中的机会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不变和机会成本递减三种情况。

当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凹向原点时,机会成本递增;当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直线时,机会成本不变,根据前面的假设,机会成本用-△Y/△X来表示。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1. 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绝对优势理论:某个国家比其他国家更擅长生产某一种产品,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该产品,而不是尝试生产其他产品。

相对优势理论:即便某个国家没有绝对优势,也应该在生产和出口那些相对优势更明显的产品。

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使得贸易变得更加公平,并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

贸易政策:贸易自由主义:强调国际贸易应该是自由的、无干预的。

保护主义:强调国家应该采取政策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外竞争的侵害。

例如:通过征收关税和配额等方式。

2. 汇率制度汇率的基本概念:汇率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货币兑换比例。

即使同一个国家的不同货币之间也存在汇率。

浮动汇率制度:允许汇率自由浮动,随市场供求关系波动。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往往只采取最基本的干预,不干预汇率的绝大多数波动。

固定汇率制度:央行通过买卖外汇来保持本国货币和其他货币的汇率稳定。

这通常需要央行持有大量外汇储备,以便在必要时出售或购买货币。

货币联盟:一些国家同意通过固定或半固定汇率来绑定它们的货币。

例如欧元区。

3. 资本流动直接投资:投资者购买或者在国外建造实体物品,例如工厂和办事机构等。

这种投资通常是长期的,并且投资者可以控制所属企业的管理。

投资组合:通过购买其他国家的证券或者通过其他投资计划来获得与国外市场有关的资产。

国际债务:政府和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筹措资金。

国际债务是指跨越国界的借款。

4. 国际金融汇率风险:由于汇率的波动性,投资者可能会在外汇市场上承受许多的风险。

例如外国的投资回报可能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

金融危机:当某国金融机构或市场出现问题,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

例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国际财政:各种国际组织,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提供对国家的财政支持。

这些组织通常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援助。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一、绝对优势理论【名词解释】亚当·斯密在批驳重商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

二、简述比较优势理论【名词解释】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其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

三、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分析一般均衡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论述分析题】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它反映了一国的供给水平。

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在既定收入与消费偏好下。

消费者所选择不同商品组合可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情况。

它是消费者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其特征与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相同。

(一)两国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国内均衡两国均衡时,甲国内均衡点为A,乙国内均衡点为A’,国内价格线分别为PA和PA’。

甲国在X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乙国在Y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二)两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均衡引入国际贸易,国际比价为PB=PB’=1。

①甲国专业化生产X产品,国内均衡点由A 移至B点,B点为甲国生产均衡点。

经过商品交换,甲国最终在E点消费,E为消费均衡点。

BC为出口,EC为进口,BCE称为“贸易三角”;②乙国专业化生产Y产品,国内均衡点由A’移至B’点,B’点为乙国生产均衡点。

经过商品交换,乙国最终在E’点消费,E’为消费均衡点。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
❖ 边际替代率(MRS): X和Y的消费边际替代率(MRS) 是指一国为增加一单位X消费而所放弃一定数量的 Y.消费组合仍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边际替代率可 由社会无差异曲线上消费点的(绝对)斜率来表示。
❖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在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 加一单位某要素时必须减少的另一要素的投入量。
❖ 随着贸易的开展,两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差异会 不断缩小,并最终达到均等。在这个过程中两国丰 富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稀缺要素的价格则不断下 降,于是两国要素价格朝着差异缩小的目标变化, 趋向于一个共同的水平。随着商品价格的统一,两 国要素价格水平也将达到均等。
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The Leontief Paradox): 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 型商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恰恰相反。
第五章考点
❖重叠需求理论
消费者行为假设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产品周期理论
初始期(introduction) 成长期(growth) 成熟期(maturity)
第一节 重叠需求理论( The Overlapping Demand Theory )
❖核心思想: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
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 的。
H-O定理
❖开放后,A国将出口X,进口Y,B国则相反。 因此,A国X的相对价格将上升,B国X的相对 价格将下降,最终两国价格趋于一致,即两 国面对相同的国际均衡价格。
❖国际均衡价格Pw由A、B两国的相互需求共同 决定。
H-O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要素禀 赋决定的。一国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 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 品。 劳动丰裕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 本密集型产品;资本相对丰裕国家出口资本 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一、选择(1*20=20),判断(2*10=20)1.绝对技术差异论的特点和局限性(1)亚当斯密将“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的理论推广到国际领域;(2)绝对技术差异论的证明简单、直观;(3)绝对技术差异论是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的,具有局限性;(4)绝对技术差异论不能解释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而另一国劳动生产率均处于劣势地位时,国际分工和贸易是否可以进行的问题。

2.相对技术差异论的特点和局限性(1)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相对技术差异论将自由贸易的理论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使比较利益理论的解释范围大大扩展;(2)相对技术差异论可以部分地解释当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3)相对技术差异论假定机会成本不变,并且假定只投入劳动一种生产要素,强调只有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局限性。

3.生产要素禀赋论的特点:1)优点:生产要素禀赋论从两个方面发展了比较利益理论:首先,生产要素禀赋论是以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为分析前提,更加接近现实;其次,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各国间商品的价格差是由各自不同的要素丰裕度从而是由生产成本的差别造成的。

2)局限性:首先,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机会成本不变,与现实不符;其次,只假定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第三,没有分析一国从自给自足走向自由贸易的过程;第四,在分析过程中引进了价格和货币因素,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4.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比较利益理论仍然有效。

只是各国间的国际分工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

国际比价必须在两个参加贸易国家贸易前的国内比价之间。

5.区别产业间贸易与产业间贸易比较利益理论主要解释产业之间的贸易,即在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制成品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形式称为“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

而由于差异产品的出现,特别是国与国之间同类产品内部所进行的贸易,就不再是传统的贸易形式,而是表现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他认为,各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比另一个国家高,那么该国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则更进一步。

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它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仍然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从而实现贸易利益。

3、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

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动态的角度解释了贸易模式的变化。

产品通常会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生产和贸易的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5、规模经济理论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使两国在要素禀赋和技术方面完全相同,但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各国仍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贸易来获得利益。

二、国际贸易政策1、关税关税是一国政府对进出本国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税收。

关税可以分为从量税、从价税和混合税等多种类型。

关税的经济效应包括价格效应、消费效应、生产效应、贸易效应和财政收入效应等。

2、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

这些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往往比关税更加复杂和隐蔽。

3、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依据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依据包括幼稚产业保护论、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论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度的贸易保护往往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如降低经济效率、引发贸易摩擦等。

三、国际金融1、外汇与汇率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全)

一:简答题1试析斯密绝对利益说的核心弱点是什么?答:斯密的假设条件不具有广泛性,按照斯密的理论,或者一个国家至少有一种产品在交换伙伴中处于最高的劳动生产率,或者不具备这个条件,就不存在国际贸易,但二者都不是事实。

所以这个理论不具备普遍性。

2 试说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核心内容答:若两国生产力水平不等,甲过在所有产品上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乙国相反,处于绝对优势,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因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非在所有的商品上都一样,因此处于绝对优势者不必生产所有商品,而应集中生产本国之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乙国也不需停产所有产品,只需停产相对本国之内具有最大劣势的产品,自由交换,可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福利。

3试述赫克谢尔---俄林模型的命题答:1)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相反就会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2)如果两个国家生产要素存量的比例不同,即使两国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使两国发生贸易关系。

3)国际间商品交换的结果,往往是使各个国家之间的要素报酬差异趋于减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4)还存在着雷布津斯基定理和斯托尔波—萨缪尔森定理。

前者说明要素禀赋的变化对于生产结构的影响,后者的内容主要是解释收入变化的4试画出J曲线并说明其含义答:在经济实践中,一个国家的商品即使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要调整汇率后,国际收支状况也要经过先恶化后好转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J曲线效应。

贬值后国际收支先恶化后改善,原因是出口增长需要投资增加生产,因此有时滞;进口本身也有惯性,在认识、决策甚至找到进口货物的替代品和生产这些替代品都需要时间,因此贬值的作用难于即刻到位。

5试画出贫困增长的图形并简要说明答:当生产可能线向外移动的时候,意味着生产能力的扩大,生产点A向外移动到A,贸易1出口也因此扩大,但是出口结构并没有改变,世界价格线在出口迅速扩大之后发生变化,从TW 移动到TE 1,斜率发生了变化,结果是出口增加,但是价格下降,总体福利下降,即消费点由C 点下降到C 1点。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1.比较优势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仅仅局限于劳动生产年率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成为可能,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2.早期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贸易主张。

答: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由威廉·斯塔图,其贸易主张是“绝对贸易顺差”、“货币平衡”和“货币差额”。

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其贸易主张是“贸易差额”理论。

3.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前提下,一国将生产和出口立即使用较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即使用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随着国际贸易的进行,各国产品的价格趋于均等化。

4.产业内贸易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答: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产品之间只要存在差异,国际贸易就有可能发生。

5.开放经济条件下共同生产要素与专门生产要素的收入决定。

答:一个部门产品价格水平的上升会使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上升,会使共同生产要素流出部门的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下降,会使产品价格提高部门的专门生产要素价格水平上升。

6.生产要素的增长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表)增长类型国家类型小国大国进口替代福利水平上升,进口产品上升贸易条件好转,进口产品扩张,出口产品生产不确定,贸易量不确定,福利水平改善大于小国出口扩张贸易条件不变出口产品生产扩张,进口产品生产减少,贸易量增加,福利水平上升贸易条件恶化,出口产品的生产扩张,进口产品的生产不确定,贸易量不确定,福利水平的改善小于小国7.发生福利恶化型增长的条件。

答:【1】国际市场对此种商品的需求必须是价格无弹性的;【2】是出口大国或大国的出口部门。

8.罗伯津斯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条件。

答:主要内容:认为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会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使密集使用其他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1.国际贸易理论
a.绝对成本比较优势理论
b.相对成本比较优势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和扩展
d.赫克歇尔-奥林斯模型
e.所得分配理论(斯托尔班克-萨缪尔森模型)
2.重要的国际贸易政策
a.关税
b.非关税壁垒
c.贸易救济措施
d.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
e.地区贸易协定(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3.国际货币体系
a.固定汇率制度
b.浮动汇率制度
c.汇率调整机制
d.汇率政策的目标和工具(例如,汇率干预)
4.国际经济政策
a.贸易政策
b.货币政策
c.财政政策
d.国际经济协调
5.国际投资理论和政策
a.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b.国际资本流动
c.国际投资政策和限制
6.国际金融市场
a.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
b.国际债券市场
c.国际股票市场
d.国际金融风险管理
7.国际经济合作和组织
a.世界贸易组织(WTO)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c.世界银行
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e.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例如,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
8.国际经济发展和全球化
a.发展经济学理论和政策
b.全球化的效益和挑战
c.全球价值链和全球供应链
9.国际经济危机和政策应对
a.金融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b.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对策略
c.经济复苏和调整策略
10.跨国公司和国际商业策略
a.跨国公司的特点和战略
b.国际市场选择和进入策略
c.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1、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分析工具(1)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①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概念:表明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或劳务的最优产量组合。

②机会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生产中的机会成本包括递增、递减、不变三种情况。

具体如P18图1-2所示。

递增:当生产点由A向B移动时,对应的切线斜率绝对值不断上升,即随着X的生产量的增加,其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递减:当生产点由B向C移动时,对应的切线斜率绝对值不断下降,即随着X的生产量的减少,其机会成本是递减的。

不变:当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即处处切线斜率相同时,生产X和Y的两个部门采用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完全相同,此时的机会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2)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整个社会需求条件与福利的无差异曲线,即社会无差异曲线。

假定所有个体的偏好都是相同的,那么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与性质就和个人无差异曲线一致。

如上图1-4所示。

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主要用途:(1)用来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

在图1-4中,BB’线表示在X和Y的价格既定情况下一国的国民收入预算线,该预算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C 表示整个社会消费处于均衡状态,这时对X和Y的总需求也就随之确定。

(2)用来衡量整个社会福利。

2、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1)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生产均衡:即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均衡消费均衡: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均衡市场出清:即总供给=总需求如上图1-5所示,一般均衡解为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E,在E 点,两条曲线拥有共同的切线,该切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X的相对价格P,也就是说,这两条曲线共同决定了均衡状态下一国的相对价格水平、生产及消费,在E点,生产者利润达到了最大化。

(2)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与国际贸易的发生假如A国在封闭条件下X商品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X商品的价格,则称A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在Y商品上处于比较劣势;同样的道理,B国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在X 商品上处于比较劣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分析什么是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以各国间的经济活动及国际经济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国际范围内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国际经济关系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两大部分:微观部分又称为国际贸易部分(包括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属于实物层面的研究;宏观部分又称为国际金融部分,属于货币层面的研究。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小题)●对财富的看法,他们把金银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贸易观点:由于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从国外获得金银从而使财富增加。

因此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是一种保护贸易的观点●局限性:金银货币财富观,亚当·斯密提出物质财富观。

贸易保护主义绝对优势理论(计算题)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在于各国在生产技术进而产品成本上存在着绝对差异。

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效率(即有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效率更低(即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进行相互交换,其结果将使双方均能从贸易中获益。

政策主张: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张自由贸易。

例:•分析贸易的可能性和贸易的基础本国生产小麦有绝对优势,外国生产布有绝对优势。

•如果交换条件是6W=6C,计算本国与外国各获利多少?本国1小时生产6W交换到6C 。

不进行贸易,6W=4C,所以贸易得益是2C。

外国用6 / 5小时生产6 C,交换到6W,如果不进行贸易,6C = 6 / 5W,所以多得到6- 6 / 5W。

•分析互惠贸易的交换范围多少?互惠贸易的范围:应该是两国没有贸易时产品的国内交换价格。

本国:6W=4C 即:1W=2 / 3C外国:1W = 5C比较优势理论(计算题)李嘉图认为,在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即使一国由于技术原因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比另一国都处于劣势(即没有绝对优势),但只要这两种商品生产的劣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它仍然可以通过参与国际贸易获利。

相互需求理论(小题)这一理论认为,两国贸易产品的国内交换比例决定其国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实际的交换比例必定处于这一界限之内,它取决于两国对对方产品的需求强度。

局部均衡分析(大题)本国的小麦市场SA –本国市场上小麦的供给DA –本国市场上小麦的需求外国的小麦市场SB-外国市场上小麦的供给DB-外国市场上小麦的需求贸易条件(计算题)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

表示一国每出口1个单位的商品,所能交换到的进口商品数量的变动趋势。

N=(Px/Pm)*100N-商品(价格)贸易条件Px:出口价格指数Pm:进口价格指数如果指数上升(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改善如果指数下降(小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恶化要素禀赋贸易模型(计算分析)2. 假设美国和加拿大的要素禀赋情况如上表所示,进一步假定生产1单位的钢铁需要两台机器和8个工人,生产1单位的面包需要1台机器和8个工人(1)哪一种商品是相对资本密集型的,哪一种商品是相对劳动力本密集型的。

为什么?(2) 哪个国家会出口面包,为什么?3.根据1和2的信息,解释当贸易开始后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回报率会怎样变化的。

答案:1.美国:TK/TL=40/200=1/5加拿大:TK/TL=10/60=1/61/5〉1/6,美国是相对资本丰裕国;加拿大是相对劳动力丰裕国。

2.钢铁:K/L=2/8=1/4面包:K/L=1/81/4〉1/8,钢铁是相对资本密集型,面包是相对劳动力本密集型。

(2)加拿大属于相对劳动力丰裕国,面包是相对劳动力本密集型,所以会出口面包。

(应用理论:H-O定理)3. 贸易后,美国资本投入回报率上升,劳动投入回报率下降。

加拿大资本回报率下降,劳动投入回报率上升。

(应用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大题)国际贸易在使同种商品在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异均等化的同时,会使各国同质的生产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和绝对收入。

这一定理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H-O-S)定理以下三个假定是要素价格相等化的关键:●两个国家同时生产两种相同的产品●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贸易使两个国家的产品价格相同上述三个条件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第二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里昂惕夫之谜(定义解释)根据要素禀赋理论,20世纪40年代,美国被认为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因此,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1951年,里昂惕夫利用计算结果表明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悖的结论,在国际贸易理论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解释:自然资源稀缺说人力资本说贸易壁垒说需求逆转说要素密集度逆转说重叠需求理论重叠需求理论认为,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对某种产品的需求档次存在相同的部分,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又一动因。

该理论的基本命题是:一种潜在的出口产品,首先必须是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即它的国内需求是其能够出口的前提条件;两国的偏好越是相似,其需求结构越是接近,它们之间就越有可能开展贸易;平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的因素,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是接近,其需求结构越是相似,它们之间的贸易量也就越大。

技术差距模型根据波斯纳的分析,创新国与模仿国之间的贸易取决于模仿国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对创新产品的反应即“时间滞后”。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一个国家出口和进口同一种产业的产品(规模经济)为什么贸易会盈利?由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具有相似特点的国家之间仍然需要进行相互贸易。

●产业间贸易:一个国家出口某些产业的产品,而进口其它不同产业的产品。

(要素禀赋理论)开拓市场规模;满足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求产业内贸易指数(计算)T=1 - | ( X i– M i ) / ( X i + M i ) |其中X i和M i分别表示i类产品的出口值和进口值。

一般地说,该指数在0-l间变动,越接近1,说明该国该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大;反之,则产业间贸易的比重越大。

第三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除了产出的增长外,还包括伴随产出增加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即包括投入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公民参与等在内的所有变化。

经济增长侧重于经济的数量方面,而经济发展既包含数量的增长又包含质量的提升。

两种类型的经济增长●生产要素的增长●技术进步生产要素的增长问题:●假设:小麦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布是资本密集型产品●问题:● 1 当资本和劳动以相同比例增长时,生产可能性曲线如何移动?● 2 仅有劳动增长或者劳动供给增加的比例要大于资本供给增加的比例,生产可能性曲线如何移动?● 3 仅有资本增长或者资本供给增加的比例要大于劳动供给增加的比例,生产可能性曲线如何移动?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不同类型:(1)中性技术进步。

发生中性技术进步时,劳动与资本的生产效率以相同比率提高,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资本与劳动相互替代的情况,资本和劳动的比率也不变。

(2)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发生该种技术进步时,资本生产效率的提高大于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

生产过程中有资本大量替代劳动,在w/r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和劳动的比率上升。

(3)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发生该种技术进步时,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大于资本生产效率的提高。

生产过程中有劳动大量替代资本,在w/r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和劳动的比率下降。

问题:技术进步如何影响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假设:小麦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布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答案:b悲惨的增长●增长后一国参与国际贸易所获得的国家福利比增长前绝对的减少,这种情形的经济增长即为“悲惨的增长”。

“ 悲惨的增长”的条件:●增加的要素用来生产可出口的产品●本国是一个大国,可以影响贸易条件●世界其他国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的价格和收入的需求弹性非常低(解释)●本国对贸易的依赖性很强,以致于贸易条件的恶化引起国家福利的减少复习题掌握● 1. 两种类型的经济增长以及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有何区别?● 4.什么是“悲惨的增长”?这种增长的条件是什么?第四章贸易政策工具分析关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出其关境的物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正常)进口税:是一国进口商品时,由海关对本国进口商所进口的商品征收的关税。

分为:最惠国税:适用于与该国签有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普通税:适用于没有与该国签订这种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按税率从高到低为:普通税>最惠国税率>普惠制税率>特惠税率关税对小国的经济效应(大题画图)如果征税国是一个小国,其进口量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很小,征税引起的进口量的减少不会影响进口商品的世界价格。

Pw-自由贸易下的国际市场价格Pw+ t-征税后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几种效应:●价格效应--征税后,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的幅度就等于关税税率●消费效应、生产效应、贸易效应、财政收入效应• b --生产扭曲•d--消费扭曲•从静态的纯福利经济效应角度分析,关税弊大于利。

例: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c = 2000 - 0.02P Sc = 1200 + 0.02P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题:(1)贸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和价格;(2)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口或出口量;(3)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者、厂商和整个社会的福利影响答案:(1)贸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和价格;Dc= Sc2000 - 0.02P = 1200 + 0.02PP=20000Q=1600(2)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口或出口量;P=10000时,需求量=1800 供给量=1400进口量=1800-1400=400(3)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者、厂商和整个社会的福利影响大国与小国关税的净福利效应的比较国内消费者和外国出口商共同承担了关税。

征税后,大国除发生一个与小国相同的社会福利损失(图中面积为 b + d 的部分)外,还会产生一个面积为e 的额外收益,这是征税使进口品世界价格下降所带来的贸易条件效应。

这样,关税对大国社会福利的净影响要视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和保护成本的大小而定。

有效保护率有效保护率是指关税使被保护行业每单位产出的附加值提高的百分率。

其计算公式为:V VV g -='式中:ERP(Effective Rate Of Protective)——有效保护率Vˊ——保护贸易条件下被保护产业生产过程的增值。

(即国内加工增值)V——自由贸易条件下,该生产过程的增值(国外加工增值)例: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一双皮鞋的国内价为100美元,其中皮革价为50美元,假定对皮鞋进口征收20%的从价税,请结合以下情况计算有效保护率。

(1)对皮革进口免税(2)皮革征收10%的名义税率(3)假定对皮革征收一样的名义税率20%(4)对皮革征收30%的关税(5)对皮革的进口征收50%的关税答:(1)假定对皮鞋进口征收20%的从价税,对皮革进口免税,则:Vˊ=(100+100×20%)-50=70V=100-50=50所以E=(Vˊ-V)/V=(70-50)/50=40%(2)假定对皮鞋进口征收20%的从价税,皮革征收10%的名义税率,则:Vˊ=(100+100×20%)-(50+50×10%)=65V=100-50=50所以E=(Vˊ-V)/V=65-50/50=30%(3)假定对皮鞋和皮革征收一样的名义税率20%,则:Vˊ=(100+100×20%)-(50+50×20%)=60V=100-50=50所以E=(Vˊ-V)/V=60-50/50=20%(4)如果进口皮鞋的名义税率不变,而对皮革征收30%的关税,则:Vˊ=(100+100×20%)-(50+50×30%)=55V=100-50=50所以E=(Vˊ-V)/V=55-50/50=10%(5)如果进口皮鞋的名义税率不变,而对皮革的进口征收50%的关税,则:Vˊ=(100+100×20%)-(50+50×50%)=45V=100-50=50所以E=(Vˊ-V)/V=45-50/50=-10%进口配额进口配额是指进口国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