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概述.pptx

合集下载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7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7
7 会议系统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1 数字会议系统概述 7.1.2 数字会议系统组成结构 7.1.3 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7.2 电视会议系统 7.2.1 电视会议系统概述 7.2.2 电视会议系统的相关标准 7.2.3 电视会议系统的组成 7.2.4 电视会议系统的组网方式 7.2.5 基于IP网络的电视会议系统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多媒体信息显示系统 多媒体信息显示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将计算机、
录像机、电视机、收音机、音响、话筒、大屏幕投影、灯光控制、 电视墙、电子地图、电子白板等设备集成在一起,实现可视会话功 能。
多媒体信息显示系统通过网络上的计算机和和大屏幕投影系统 将数据库中的各类文件、数据、图形、图像、表格和动画等信息, 以正确、清晰的视觉效果传递给会议出席者,实现信息的共享。
3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8. 会议签到系统 采用IC卡技术,实现会议签到数据采集、数据统计和信息查询
过程自动化和会议管理自动化。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A. 会前预备模块 会议举行前,会议工作人员应提前将参会人员个人档案输入管
于一体的数字化会务自动化管理系统。
2. 数字会议系统的发展阶段 A. 全模拟技术的会议讨论系统——扩声 B. 模拟与数字结合——扩声、会议签到、发言管理、投票表
决、同声传译、视像跟踪; C. 全数字会议系统——数字音频技术;采用模块化结构,将会
议签到、发言管理、投票表决、同声传译、视像跟踪、显示、网络 接入连成一体,由会议设备总控制系统根据会议议程协调各子系统 工作。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5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5

5.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5.2.3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5.2.3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5.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工作区面积大小、工作区中信息点数与建筑物的应用功能有关。 信息插座能支持电话机、计算机、数据设备、数字电视 机、监视器等终端。 工作区面积划分表 建筑物类型及功能 网管中心、呼叫中心、信息中心等终端设备较 为密集的场地 办公区 会议、会展 商场、生产机房、娱乐场所 体育场馆、候机室、公共设施区 工业生产区 工作区面积(m2) 3 ~5 5~10 10~60 20~60 20~100 60~200
5.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5.2.1 综合布线系统的模块化设计
5.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5.2.1 综合布线系统的模块化设计
只要改变节点连接,就可使网络的星型、总线型、环型等各种类型 网络之间进行转换。并且7个部分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独立进入布线系统 中。
3
5.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5.2.2 综合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部件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本节学习要求
1 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2 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 3 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4 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场合
5.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5.1.1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5.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最后一公里 综合布线系统(Generic Cabling System,GCS),是信息时代的 必然产物。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与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由支持信息电 子设备相连的各种缆线、跳线、接插软线和连接器件组成,支持语 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等多种信息业务的传递。 A. GCS把建筑物内的语音交换、数据处理设备、数据通信设施相互 连接起来,并通过网络通信设备与建筑物外部公用数据网络或电话 网络相连,是建筑物内信息通信网络的基础传输通道。 B. GCS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和星型拓扑结构,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 和组合压接方式,采用双绞线和光纤传输语音、数据、图像信号, 通过各种适配器兼容不同厂家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

高层建筑中的建筑通信与网络技术应用

高层建筑中的建筑通信与网络技术应用

高层建筑中的建筑通信与网络技术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在我们的城市中越来越多见。

这些高耸入云的建筑不仅改善了城市的面貌,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然而,高层建筑中的建筑通信与网络技术应用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中的通信与网络技术应用,并分析其对现代城市发展的影响。

首先,高层建筑中的通信技术应用主要包括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两个方面。

在无线通信方面,高楼林立的城市为无线信号的传播提供了挑战。

然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高层建筑中的通信问题有了解决的办法。

通过在高楼建筑物顶部安装信号传输设备,如基站天线,可以覆盖更广阔的区域,保证通信的稳定和畅通。

此外,利用光纤传输技术也是高层建筑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光纤传输速度快,带宽大,对通信信号的传输距离没有太大的限制,非常适合在高层建筑中应用。

其次,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为高层建筑的人们提供了便利。

高层建筑中常见的网络应用包括局域网、无线局域网和智能家居。

局域网的应用可以让居民在自己的办公室或住宅内方便地使用互联网,共享资源和信息。

无线局域网则使得居民可以在高层建筑的任何地方都能无线上网,使通信更加方便快捷。

而智能家居的应用更是将网络技术与家居环境融为一体。

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居民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远程控制家中的电器、照明和安防系统。

这为高层建筑居民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生活方式。

高层建筑中的建筑通信与网络技术应用对现代城市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高层建筑的居民能够随时保持与外界的联系。

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商务活动,都能更加便利地进行。

这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投资。

其次,网络技术的应用为高层建筑的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

居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海量信息,享受各类在线服务。

智能家居的应用使得居民能够更加智能地控制家中的设备,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然而,高层建筑中的建筑通信与网络技术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级建造师通信课件

一级建造师通信课件

一级建造师通信课件一级建造师通信课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级建造师,掌握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必备的能力之一。

本文将从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一级建造师更好地了解和运用通信技术。

一、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通信技术是指利用各种设备和技术手段,将信息从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的过程。

通信技术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形式。

有线通信主要通过电缆、光纤等传输介质进行信号传输,而无线通信则是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传输介质进行信号传输。

通信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大型建筑项目中,通信技术可以用于建筑物内部的通信网络建设,包括电话、网络、监控系统等设备的布置和调试。

此外,通信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建筑工地的现场监控和远程指挥,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二、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1. 建筑物内部通信网络建设在现代建筑中,通信网络已经成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一级建造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通信设备,如电话交换机、路由器、交换机等,并能根据建筑物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布局和配置。

此外,还需要掌握网络安全知识,确保通信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2. 建筑工地现场监控和远程指挥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工地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指挥。

通过安装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对工地内的施工情况、人员安全等进行监控。

一级建造师需要了解视频监控系统的原理和安装调试方法,并能根据工地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布置。

3. 建筑物智能化系统集成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通信技术在智能化系统集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级建造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智能化设备,如智能照明、智能门禁、智能家居等,并能进行系统集成和调试。

三、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1. 5G技术的应用5G技术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带来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在建筑行业中,5G技术将为建筑物内部通信网络的建设提供更大的帮助。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1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1
1 绪论
1.1 信息设施系统的概念 1.2 信息设施系统的构成
1.1 信息设施系统的概念
信息设施系统:即建筑通信系统,由对语音、数据、图 像、多媒体等各类信息进行接收、交换、传输、存储、检索 和显示等综合处理的多种类信息设备系统组成。
作用:支持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信息的传输,确 保建筑物与外部信息通信网的互联及信息通畅,满足公众对 各种信息日益增长的需要。
1.2 信息设施系统的构成
2. 虚拟用户交换机(Centrex) 将用户交换机的功能集中到局用交换机中,用局用交换机来
替代用户小交换机。 既具有小交换机的功能,又具有公用网提供的电话服务功能。
3. 远端用户模块 把程控交换机的用户模块通过光纤放在远端,实现话务集中。
4. IP电话 采用数字压缩和包交换技术,通过Internet网提供实时的语
1.2 信息设施系统的构成
1.2.1 电话交换系统
数 字 程 控 交 换 机 系 统

式远虚
拟 端
用户交 用户模
换 块

IP电 话
1. 程控交换机系统(PABX)
Private Automatic Branch Exchange
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方式完成电话交换任务。
主要用于用户交换机内部用户与用户之间、以及用户通过 用户交换机中继线与外部电话交换网上的各用户之间的通信。
1.2 信息设施系统的构成
1.2 信息设施系统的构成 1.2.1 电话交换系统 1.2.2 综合布线系统 1.2.3 信息网络系统 1.2.4 有线电视系统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1.2.5 会议系统 1.2.6 广播系统 1.2.7 卫星通信系统 1.2.8 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 1.2.9 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 1.2.10 时钟系统 1.2.11 通信接入系统

《网络与通信技术》PPT课件

《网络与通信技术》PPT课件
应用层:该层包含大量用户普遍需要的 协议
2021/6/10
45
(3)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是从结构的角度来研究网络体 系的。它将网络上的工作站点视为一个 节点,通信信道视为一条线,整个网络 系统变为一张平面图,用图论的方法进 行研究。
2021/6/10
46
(3)拓扑结构(续)
最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 1)总线拓扑结构 2)环型拓扑结构 3)星型拓扑结构 4)全链接拓扑结构 5)组合拓扑结构
2021/6/10
12
(1)通信媒体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缆 无线传输
2021/6/10
13
(2)信道特征
传输速率 传输模式 传输方向 带宽
2021/6/10
14
传输速率
有两种表示方法: 比特率:每秒钟传输二进制数据的位
数。单位是比特/秒(bps)。 波特率:每秒钟传输多少电信号单元。
2021/6/10
47
1)总线拓扑结构
将所有的节点都通过各自的硬件接口 直接连接到一条传输介质上,形成一条 公共的多路访问总线。
总线型
2021/6/10
48
1)总线拓扑结构(续)
特点: 结构简单灵活,便于扩充。 可靠性好。 网络的响应速度快,便于广播方式工作。 故障诊断困难。 不适用于实时要求高的场合。
4 编码(续)
最为流行的字符编码:ASCII码(美 国标准信息交换码)。这是一种7位编 码,它为每个键盘字符和一些特殊功能 分配一个唯一的组合。
2021/6/10
26
5 多路复用
一条频带宽度为W的物理信道,有两 种方法将其划分为多条物理信道,以便 多对信源各自独立地使用它们,实现对 信道的多路复用。 (1)频分多路复用(FDM) (2)时分多路复用(TDM)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建筑信号与通讯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建筑信号与通讯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建筑信号与通讯技术建筑信号与通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统的建筑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高效、智能化建筑的需求。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在施工过程中引入了各种先进的信号与通讯技术,旨在提升施工效率、保障质量并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一、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通信基础设备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一个完善的通信基础设备系统来支持相关任务的顺利进行。

这些基础设备包括网络设备、电话系统、监控摄像头等。

通过这些设备,施工人员可以实时获取到所需信息,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

1. 网络设备网络是现代化建筑不可或缺的传输媒介之一。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一个稳定且高速的网络连接对于各项任务都至关重要。

它可以用于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使得项目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同时,网络还可以连接外部供应商和客户,实现快速信息交流和业务合作。

2. 电话系统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与各方进行及时沟通和协调。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现代化的电话系统被广泛应用。

通过该系统,施工人员可以快速联系并与项目团队、供应商、客户进行沟通,解决问题和取得必要的许可。

这大大减少了信息传递时间,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

3. 监控摄像头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及任务顺利完成,监控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监控摄像头可以用于监测施工场地、材料堆放位置以及施工进度等重要信息。

通过监控设备,监理人员可以远程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观察、收集数据,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施工现场中的智能化设备除了基础通信设备外,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还需要一些智能化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管理。

1. 无线电频道在大型装配式建筑项目中,各种车辆和机械设备频繁出入施工区域,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协调管理,需要建立专门的无线电频道。

通过无线电频道,各部门和工程人员可以及时地通讯沟通,确保施工车辆之间协同作业、避免冲突。

2. RFID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识别物体信息的技术手段。

智能楼宇信息传输网络基础(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PPT课件

智能楼宇信息传输网络基础(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PPT课件

1 光接收 1 机

2

光接收 2 机
..
光发射 N 机 N

光 ( 放 B功 A ) 大率 光(O 线A ) 路放光 大 (O 线A ) 路放 光( 大 前 PA ) 置器 放大 N光接 ..收 N 机
发送端
接收端
图2-13 光纤传输中的光波分复用技术
第2章 智能建筑信息传输网络基础原理 2.2 智能建筑网络传输介质
抗拉线 外壳 光纤
纤芯 抗拉线 外壳
图2-8 光纤的结构
纤芯
剥皮线 抗拉线 外壳
第2章 智能建筑信息传输网络基础原理 2.2 智能建筑网络传输介质
光在光纤中的传播
包层
θa
① ψ

A
B C
芯(n1)
D
包层(n2)
θ
n1
多模光纤
折射率

包层
n2
A
B

C
包层
图2-9 光在光纤中的传播
多模变率光纤
折射率

A
包层
折射率
单模光纤
图2-10 光纤传输模式示意图
第2章 智能建筑信息传输网络基础原理 2.2 智能建筑网络传输介质
光纤信道
光源
光调制器 光纤线路 光检测器
调制电信号
解调电信号
电信号处理
电信号处理
电信号输入
电信号输出
图2-11 光纤信道的简化方框图
光发射 1 机 1

光发射 2 机 2 波
12 ..N
绝缘层
内导体
图2-7 同轴电缆的基本结构
第2章 智能建筑信息传输网络基础原理 2.2 智能建筑网络传输介质

第3章智能化建筑内计算机网络ppt课件

第3章智能化建筑内计算机网络ppt课件

第3章 智能化建筑内计算机网络 3.1 智能建筑内计算机局域网技术 3.1.6 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设计方案
无线访问接入点
AP
AP
AP
四楼
AP
AP
AP
三楼
Internet
AP
AP
AP
二楼
AP
AP
AP
防火墙
一楼
网络交换机 服务器
图3-12某酒店会议中心无线局域网结构图
第3章 智能化建筑内计算机网络 3.2 局域网扩展与网络互连
第3章 智能化建筑内计算机网络 3.1 智能建筑内计算机局域网技术 3.1.2 以太网,快速以太网
以太网UTP介质标准
第3章 智能化建筑内计算机网络 3.1 智能建筑内计算机局域网技术 3.1.2 以太网,快速以太网
10BASE-T以太网
HUB
集线器
server
集线器 集线器
集线器
图3.3 10BASE-T以太网
第3章 智能化建筑内计算机网络 3.1 智能建筑内计算机局域网技术
3.1.3 千兆位以太网
千兆位以太网应用
千兆位以太网可用于高速服务器之间的连接、 建筑物构的高速主干网、内部交换机的高速链 路以及高速工作组网络。 由于千兆位以太网采用大家熟悉的技术,是一 种平滑的从目前普遍采用的以太网技术过渡到 千兆位以太网的技术,是一种从当前的lOMbps 和lOOMbps以太网技术的自然扩展技术,因此有 很好的应用前景。
第3章 智能化建筑内计算机网络 3.1 智能建筑内计算机局域网技术 3.1.2 以太网,快速以太网
100BASE-T快速型以太网
第3章 智能化建筑内计算机网络 3.1 智能建筑内计算机局域网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物网络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物网络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物网络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逐步拓展,建筑行业也开始引入网络技术,以提高建筑物的智能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筑物网络技术的范畴涵盖了网络设备、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智能控制等多个方面,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网络技术的应用及其优势。

一、建筑物网络技术的应用建筑物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1. 建筑物信息传输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量的建筑物信息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和分享。

建筑物网络技术可以提供高速、稳定、安全的信息传输通道,实现建筑物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无论是电力系统、通风系统还是安全监控系统,都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提高建筑物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 建筑物智能控制借助建筑物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物内部的各种设备和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

通过网络连接,可以实现对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电梯系统等的远程监控和远程控制。

这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舒适度和节能性,还可以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进行自动化调节,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3. 建筑物碳排放监测与控制建筑物网络技术可以应用于对建筑物能耗的监测和控制。

通过网络连接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收集并分析建筑物的用能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减少能耗浪费,降低碳排放量,实现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

4. 建筑物安全监控建筑物网络技术在安全监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结合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可以实现对建筑物内外环境的实时监控和报警。

基于网络技术的智能安全系统可以帮助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建筑物及其使用者的安全。

二、建筑物网络技术的优势建筑物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善了建筑物的功能和性能,还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 提高效率建筑物网络技术实现了建筑物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可以实时监测和管理各种设备和系统。

通过智能化控制,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建筑物运行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6.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6.

4. 多功能综合利用
图文电视、配音电视、数据、广播等
6.2 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
6.2
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
6.2.1 有线电视系统组成 6.2.2 有线电视的传输介质与设备
6.2.3 有线电视的传输网络-HFC
6.2.4 双向有线电视系统 6.2.5 数字有线电视系统
6.2 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
本节学习要求 1. 了解有线电视系统组成 2. 掌握有线电视的传输介质与设备 同轴电缆、光缆、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 3. 掌握有线电视的传输网络-HFC 4. 了解双向有线电视系统 5. 掌握数字有线电视系统的结构
6.1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6.1.2 有线电视系统的作用与功能
3. 丰富电视节目信号源 A. 增加频道资源(利用增补频道) 在有线电视系统中,起用了开路的无线电视广播系统中留给其它 领域的频道,即增补频道,共有37个,分配在有线电视频道配置中的 A1、A2和B波段。 波段划分 波段 R 频率范 围(MHz) 5~ 65 业务内容 上行业务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行业标准:CY/T 106-1999M《有 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的定义,
有线电视(Cable Television,缩写为CATV):是指 利用射频电缆、光缆、多路微波或其组合来传输、分配 和交换声音、图像及数据信号的电视系统。
6.1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6.1.1 有线电视系统的分类
6.2 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
6.2.1 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
6.2 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
6.2.1 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 1. 信号源
1. 信号源 为系统提供各种信号。 A. 信号类型 模拟电视信号; 数字电视信号; 当地电视台发射的开路电视信号; 微波台转发的微波信号; 电视台自办节目等。 B. 主要器件 接收天线; 卫星天线; 微波天线; 视频设备(摄像机、录像机) 音频设备。

建筑知识:建筑中通讯与网络的设计和配套设备

建筑知识:建筑中通讯与网络的设计和配套设备

建筑知识:建筑中通讯与网络的设计和配套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建筑中的通讯与网络设计和配套设备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包括了建筑物内部的通讯系统、网络系统以及各种配套设备,如服务器、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等。

这些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和部署,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基本功能,还涉及到用户的安全、便利和舒适性等重要因素。

因此,建筑中通讯与网络的设计和配套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建筑中通讯系统的设计建筑中的通讯系统是指建筑物内部的电话、电视、广播等设备的组成部分。

其中,电话系统是最基本的通讯系统。

它应该能够满足用户日常通讯的需求,比如拨打电话、接听电话、通话质量稳定等。

同时,电话系统还需要考虑各种紧急状况,如火警、地震等,确保用户能够及时联络到外界。

电视系统是建筑中另一个常见的通讯系统。

电视系统应该能够支持多个频道,包括本地电视频道、卫星电视频道和网络电视频道等。

同时,还需要支持数字信号和高清视频播放,确保用户能够享受高质量的电视观看体验。

广播系统也是建筑中常见的通讯系统之一。

广播系统能够向所有的用户提供音频信息,如音乐、新闻、紧急通告等。

同时,广播系统也可以成为建筑物内部声音检测和报警的一部分,确保用户的安全和舒适性。

二、建筑中网络系统的设计建筑中的网络系统是指建筑物内部的数据网络,包括本地区域网络和广域网络等。

建筑中的网络系统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1.速度和带宽:建筑物内的网络需要快速、高效地传输数据。

因此,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要足够大,满足用户的需求。

2.稳定性和安全性:网络系统要能够保持稳定,不受外界干扰和攻击。

同时,网络系统还需要设立防火墙和数据加密,确保数据的安全和私密性。

3.可扩展性:随着用户数量和需求的增加,网络系统需要具备可扩展性,能够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

除此之外,建筑中的网络还需要支持各种常用的通信协议和应用程序,如HTTP、FTP、SMTP等。

三、建筑中配套设备的选择和部署建筑中的通讯与网络系统的配套设备是网络和通讯系统顺利运行的关键。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通信与网络系统布线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通信与网络系统布线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通信与网络系统布线通信与网络系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通信和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在装配式建筑中,如何合理布线通信与网络系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通信与网络系统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重要性在现代化建筑中,通信与网络系统是整个建筑物运行和管理的核心。

它不仅包括电话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无线网络等基础设施,还涉及到安防监控、楼宇自控等智能化设备。

这些系统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也为建筑内各项功能提供了必要支持。

二、合理规划通信与网络布线1. 需求分析:在规划通信与网络布线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根据建筑物功能需求来确定各种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并考虑未来扩展需求。

2. 布线路径选择:通过对建筑结构和布局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的布线路径。

尽量减少布线长度和损耗,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3. 合理安排线缆管线:在装配式建筑中,尤其是钢结构建筑中,线缆和管道的布置非常重要。

要保证线缆走向清晰、有序,并避免与其他管线相互干扰。

4. 考虑电磁干扰:在规划通信与网络布线时,要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抗干扰处理,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三、通信设备及网络设备的选择1. 通信设备选择: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话系统、对讲系统等通信设备。

可以考虑采用IP电话系统和语音传输技术,提高通讯效率和质量。

2. 网络设备选择:根据建筑物展现需要选择合适的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

考虑到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可以使用无线网络,降低布线成本,并提供更强的灵活性。

3. 安保系统设备选择: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安全监控是一个重要问题。

可以选择高清摄像头、门禁系统等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与监控。

四、施工过程管理及验收1. 施工过程管理:在通信与网络布线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确保施工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避免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3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3

• 每一TS传送8bit二进制码,故每bit宽度为:

3.91μs/8=0.488μs=488ns。
PPT文档演模板
•单条复用线间的时隙交换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3
3.2 程控交换原理
3.2.1 单条复用线间的时隙交换 器
1. 时分接线器—T接线
•(3) A律PCM基群信息速率 •A. 对每一话路而言,每秒抽样8 000次,每次抽样结果需8bit传 送,故每秒传送的bit数为: • 8 000帧/s×8bit /帧=64×103bit/s=64kbps • 即平均每路的信息速率为64kbps
• 本省各地市的DC2之间以网状或不完全网状相连,同时,辅 以一定数量的直达电路与非本省的交换中心相连。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3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构
•省 •DC1
•际
•DC1
•平 •DC1
•面
3. 我国电话网等级结
•DC1 •DC1
•基干结构
PPT文档演模板
•汇接局 A
•汇接局 B
PPT文档演模板
•a1 •a2
•a ’1
•a ’2
•端局A1
•端局A2
•A汇接 区
•b1
•b ’1
•端局B1
•b2
•b ’2
•端局B2
•B汇接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3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4. 本地

• 分区双汇接:每个汇接区设两个汇接局,两个汇接局地位平等,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3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6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6

6.1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6.1.2 有线电视系统的作用与功能
3. 按频道利用情况分类 1. 按干线器材分 A. 邻频传输系统 A. 全同轴电缆系统 a. 300MHz系统 B.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系统(HFC网) b. 450MHz系统 C. 微波与电缆混合系统 c. 550MHz系统 D. 卫星电视分配系统 d. 750MHz(860MHz)系统 e. 1000MHz系统 2. 按信号性质分类 B. 非邻频传输系统 A. 模拟信号系统 a. VHF系统 B. 数字信号系统 b. UHF系统 c. 全频道系统 1. 解决弱场强区和阴影区的信号接收 随传输距离的增加,空间电视信号(电磁波)场强越来越低。 当低于电视机的接收灵敏度时,图像质量变差,出现雪花,甚 至收不到电视信号,这样的区域称为弱场强区。 电视台发射的信号主要以直线传输,当遇到障碍物阻挡(如楼 房、山丘等),部分信号能量被反射和吸收,使得障碍物后面部分 的场强较低,收看效果差,这样的区域称为阴影区。 CATV通过对信号接收、放大等处理,能很好地解决弱场强区、 阴影区的收视条件。
5. 调制器与解调器 对开路电视信号进行处理,使之满足邻频传输的条件; A. 解调器 解调器与调制器配合使用,将天线输出的开路电视射频信号 送入电视解调器; 通过电视解调器内部的滤波、检波、图像伴音分离等电路, 从解调器输出端输出高质量的视频、音频信号,送入调制器; B. 调制器 当信号由解调器送至调制器后,调制器将其调制成电视射频 信号,送入混合器。
6 有线电视系统
6.1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6.1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6 有线电视系统 6.1.1 有线电视系统分类 6.1.2 有线电视系统作用与功能 6.1 有线电视系统概述 6.2 有线电视系统构成 6.3 有线电视系统信号质量的评定 6.4 有线电视分配系统的设计 本节学习要求 1. 了解有线电视系统的分类; 2. 掌握有线电视系统的作用与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接局A a1
A’
b2
a’
a’ a2
2
1
端局A1
端局A2
A汇接区
汇接局B
B’
b’ b’ 2 b1 1
端局B1
端局B2
B汇接区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4. 本地网
(b) 全覆盖
在本地网设若干个汇接局,汇接局地位平等,均匀分担话务负荷。 汇接局间以网状网相连。各端局与各汇接局均相连。两端局间用户通 话最多经过一次转接。
a1
a2
a’
a’
1
2
端局A1
端局A2
A汇接区
b1
b2
b’
b’
1
2
端局B1
端局B2
B汇接区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4. 本地网
分区双汇接:每个汇接区设两个汇接局,两个汇接局地位平等,均 匀分担话务负荷,汇接局之间以网形网连接,汇接局与端局之间的连接 同单汇接连接,只是每个端局到汇接局的话务量一分为二,由两个汇接 局承担。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4. 本地网
B. 本地网的网路结构 a. 网形网
网中所有端局个个相连。端局之间设直达电路。当本地网交换局 数目不太多时采用。
b. 二级网
当本地网交换局数量较多时,可由端局和汇接局构成两级结构的 等级网,端局为低一级,单汇汇接接 全覆盖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4. 本地网
4. 本地网 本地网是指同一编号区范围内,由若干个端局,或者由若干个端局和
汇接局及局间中继线、用户线和话机终端等组成的电话网。 A. 本地网的交换中心及职能
职能:负责疏通本局用户的去话和来话业务。 本的网可设端局和汇接局。端局通过用户线与用户相连。 汇接局与所管辖的端局相连,以疏通这些端局间的话务;汇接局还与 其它汇接局相连,疏通不同汇接区间端局的话务;根据需要,还可与长途 交换中心相连,用来疏通本汇接区的长途转话话务。 本地网用户相对集中的地方,可设一个隶属于端局的支局,经用户线 与用户相连,但其中继线只有一个方向即到所隶属的端局,用来疏通本支 局用户的去话和来话业务。
方式连接; 本省各地市的DC2之间以网状或不完全网状相连,同时,辅以
一定数量的直达电路与非本省的交换中心相连。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3. 我国电话网等级结构
基干结构
省 DC1
DC1

DC1
平 DC1
DC1

DC2 省 内 平 面
DC2
DC2
DC2 DC2
DC2 DC2 DC2
本节学习要求 1 了解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组成; 2 了解二级长途网的等级结构; 3 了解本地网的等级结构;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1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组成
公用电话交换网是目前建立时间最长的通信网。 公用电话交换网主要向用户提供实时话音通信业务,是建立在电路 交换技术基础上的传统通信网络。 公用电话交换网由四个部分组成: A. 传输系统 提供数据传输通道,有线、无线均可使用; B. 交换系统 进行数据的交换,设于电话局内; C. 用户系统 包括用户终端设备和连接终端设备与交换机的传输线路; D. 信令系统 为实现用户间通信,在交换局间提供呼叫建立、释放控制等信号。
3 电话交换系统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2 程控交换原理 3.3 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及其组成 3.4 程控交换接续原理 3.5 电话交换系统设计
本章重点: 程控交换原理 程控交换机组成 程控交换机入网方式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1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组成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4. 本地网
(a) 分区汇接 把本地网分成若干个汇接区,在每个汇接区内选择话务密度较大的
一个局或两个局作为汇接局。 分区单汇接:每个汇接区设一个汇接局,汇接区之间以网形网连接,
汇接局与端局之间根据话务量的大小可采取不同的连接方式。
汇接局A
汇接局B
3.2 程控交换原理
3.2.1 单条复用线间的时隙交换
1. 时分接线器—T接线器
汇接局A
汇接局B
汇接局C
端局a
端局b
端局c
端局d
3.2 程控交换原理
3.2 程控交换原理
3.2.1 单条复用线间的时隙交换 3.2.2 多条复用线交换 3.2.3 TST数字交换网络
将信号由一个信道转移到另一个信道的过程, 称为交换。
3.2 程控交换原理
本节学习要求 1 掌握时分交换原理
掌握CCITT复接系统; 掌握时分接线器的构成; 了解时分接线器工作原理; 2 掌握空分交换原理 掌握空分接线器的构成; 了解空分接线器工作原理; 3 掌握电话交换网络 掌握TST型数字交换网络的构成; 掌握TST型数字交换网络工作原理; 了解双向通道的建立。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1. 等级结构 等级结构就是把全网的交换局划分成若干等级; 低等级的交换局与管辖它的高等级的交换局相连、形成
多级汇接辐射网即星形网; 最高等级的交换局则直接互连,形成网形网。
2. 等级结构级数选择 考虑因素:
A. 全网的服务质量 B. 全网的经济性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3. 我国电话网等级结构
3. 我国电话网等级结构 我国电话网由长途网和本地网构成。 二级长途网将网内长途交换中心分为两个等级: 省级(直辖市)交换中心以DC1表示 地(市)交换中心以DC2表示。 DC1之间以网状网相互连接,DC1与本省各地、市的DC2以星形
实际结构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3. 我国电话网等级结构
各级长途交换中心的职能: ➢ DC1主要汇接所在省的省际长途来话、去话话务,以及所在本地 网的长途终端话务。 ➢ DC2主要汇接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话务。 ➢ 直辖市本地网内设一个或多个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均设DC1(含 DC2功能) 。 ➢ 省会本地网内设一个或两个长途交换中心时,均设为DC1(含DC2 功能) ;设三个及三个以上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设两个DC1和若干 个DC2。 ➢ 地市本地网内设长途交换中心时,所有的长途交换中心均为DC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