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26

合集下载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 考点二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含答案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 考点二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含答案

考点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知识精讲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特征特别提醒(1)真理的具体性是真理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强调纵向的变化;而真理的条件性相对于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强调横向的变化。

(2)真理与谬误的区别与联系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

在一定的条件下,真理是确定不移的,这可以看出真理具有绝对性;但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并不断向前发展和逐步深化,真理又具有相对性。

3.认识过程特别提醒认识有限性与无限性的比较: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1)从每一个具体的认识、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上看,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任何认识都是有限的,任何认识都不是终极认识。

(2)从认识的目的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上看,认识又是无限的。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永无止境,认识也要不断深化;认识的不断发展才能为实践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因此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知识拓展认识的发展过程(1)感性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和初级形式,是由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片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重要阶段,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认识对象,是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

(2)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从深度上讲,认识需要逐步深化;从广度上讲,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变化方向上讲,认识必须向前推移。

认识是无止境的(如图示)。

易错纠偏易错点一:不能正确理解真理的特征提醒真理是客观的,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矫正训练1][2013·天津高考]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扇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

必修一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教案

必修一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教案

必修一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一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教案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提高学生整合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加深对文化相关问题的理解。

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情感,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难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新课如果说第六课第一框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从动态角度跨越千年,展现中华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激励青年学生再创新辉煌,那么本框则主要从静态视角呈现中华文化的厚重。

视频展示:满江《中华颂》,请学生认真欣赏歌曲,抢答里面涉及了多少中华文化?(二)第二环节:活动探究(三个活动,探究三目内容)推进新课设置现场招聘会:招收国际高级旅游顾问若干名条件——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凭,身心健康,无不良嗜好,责任心上进心强。

待遇——月底薪5000,福利加提成至少3000,且无上限。

过三关斩六将:第一关:眼力———鉴宝第二关:脑力———才思敏捷第三关:实战演练(共50分)第一关:眼力———鉴宝活动要求:应聘小组合作探究对应号码的“珍宝”,然后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对此宝物名称、特点和价值的了解情况。

要求简明扼要,发言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总分40分)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明朝万历年间的吴承恩,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书中孙悟空这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届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消费及其类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届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消费及其类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情景回归】知识结构
影响费 居民收入水平
【回归生活】
讨论:中学生可不可以贷款消费?我们应如何 正确对待贷款消费?
小结: (1)贷款消费的特点:
以信用为基础,消费者与贷款机构形成借贷关系,按 照约定按时还贷付息。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以及 大额服务。 (2)贷款消费的作用:
满足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从消费者个人的角 度) 拉动经济增长,提高信用意识。(从社会经济角度) (3)正确对待贷款消费: 要转变传统消费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对待 贷款消费。要 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适度消费。要讲信用,按时还款。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一框题
【自主复习】
一.消费及其类型
【考 纲 点 击】 : 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
【生活观察】
A组(月收入1000元)
支出项目 费用
食品
500
服装
100
教育费
200
医疗
100
钟点工
50
存款
50
思考:1. A、B组家庭月支出费用说明了 什么问题?
组(4000元) 、B组(2000元) 家庭收 入发生了变化,本月的支出计划会怎样 改变?
、B组属于不同地区的月平均家庭 收入,对总体消费水平有什么影响?
B组(月收入5000元)
支出项目 费用
存钱
1000
食品
700
水电煤气
200
聚餐
300
汽车位
100
汽油
350
物业费
200
娱乐
100
教育费
200
服饰
500
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整分配格局,注重分配公平,(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就业,不断提高居 民收入水平。

高三第一轮复习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高三第一轮复习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回顾和巩固高二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2.了解高考考纲的要求,掌握各科目的考试内容和考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复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数学复习:(1)课程重点回顾:集合、函数、三角函数、数列、概率等。

(2)解题技巧讲解:快速逼近法、巧用函数性质、逆向思维等。

(3)例题演练:通过大量的例题演练,掌握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4)模拟考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考试,检验复习效果,并针对考试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2.物理复习:(1)重点知识复习:电磁感应、电路、光学、力学等。

(2)实验操作能力培养: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巩固物理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题型练习和解析:针对各个考点设置题目,进行练习和解析,帮助学生掌握思路和解题方法。

(4)名师讲解:邀请物理学科的知名老师进行讲解和答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3.化学复习:(1)知识总结和巩固:化学元素及其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平衡、化学能等。

(2)题目分析和解题技巧:针对高考常考题型,分析解题技巧和思路。

(3)实验操作能力训练:通过实验操作和实例讲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知识拓展:扩展学生的化学知识,了解化学在现实生活和科学实践中的应用。

4.英语复习:(1)语法和词汇总结:复习英语语法和常见词汇,通过例句和练习加深理解。

(2)阅读理解训练:针对高考阅读理解的题型和要求,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

(3)听力训练:提供高质量的听力材料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应试能力。

(4)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作文训练和改进。

5.政治复习:(1)政治基础知识复习:复习政治基本概念、制度和理论。

(2)政治实践训练:通过政治实践活动和模拟演练,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能力。

(3)题型训练和解析:针对高考政治题型进行练习和解析,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授复习知识和解题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考点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含答案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考点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含答案

考点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知识精讲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人们是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将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

特别提醒既要反对不尊重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认为客观规律妨碍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放弃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续表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1)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易错纠偏易错点一:错误认为“要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醒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矫正训练1][2015·保定摸底]与一些地方整齐划一的“新农村”不同,某地依据独特的地理优势,房屋依地势而建,村外群山环绕,村内阡陌交通,村民往来耕作,一派自然古风。

一村一意境,一户一禅声,火了经济,热了精神。

材料表明()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从实际出发的前提条件②从实际出发是做好本地工作的基本要求③必须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A.①④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 B解析某地结合自身特点,依据独特的地理优势,建设新农村,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②正确;也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正确;从实际出发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①错误;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错误。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教案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教案【教学分析】1.文本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之绿色发展。

出于二轮复习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灵活运用,以“绿色发展”为主题,复习相关知识。

2.学情分析:经历了高三一轮复习,学生对高中政治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依旧存在基础不够扎实、重点知识理解不到位、运用存在障碍的问题。

因此本课在夯实重点知识的基础上,力求强化运用,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二轮复习中一课有一得。

【教学目标】1、理解绿色发展的内涵;2、熟知时政材料,提高提取信息的能力;3、通过即学即练,掌握做题方法和技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分析材料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提取信息的能力。

【教具准备】翻页笔、红笔、多媒体、粉笔、U盘。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课导入1. 直入式导入:近年来,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诸多环境问题持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绿色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这也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的学习。

(2分钟)2. 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二、复习课讲授环节一:“绿色发展”解读(25分钟)1.简单介绍绿色发展的内涵。

绿色发展的含义: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

从内涵看,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

2.PPT和学案上出示六则材料,让学生通过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内容以提高分析材料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材料二: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高考政治复习备考方案

高考政治复习备考方案

高考政治复习备考方案一、学情分析2017届高三年级现有5个文科班,近290人,通过月测和各种考试发现学生之间成绩差距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较低.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较差.因此,2017届高三政治学科备考复习要重基础,重习惯、重能力培养,力求做到备考复习有针对性,实效性,打好整体战.二、复习备考目标1、系统复习高中政治全部内容,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熟稔高考考点.2、紧扣时政热点,重组知识,训练技能,查漏补缺,完善体系.3、学科渗透,精选试题,强化训练,规范答题.4、紧紧抓住课本,关注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形成立体知识体系.5、注重讲练结合,突出能力培养.6、落实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应试的水平和能力.通过全组教师的团结协作,争取2017年文综学科的高考成绩,平均分、及格率均在我校2016年基础上明显提升,并且尽量缩小与州平均分、及格率的差距.三、复习时间安排时间教学内容2016年9月-2017年3月初第一轮复习〔系统复习〕2017年3月-2017年5月初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2017年5月-2017年6月初第三轮复习〔综合复习〕四、复习备考具体措施1.第一轮复习〔系统复习〕:基础能力过关.①要求:第一轮复习应遵循按章节或单元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②注意事项.第一,一定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建构知识网络 .要求学生复习必须立足于课本,熟练掌握教材所涉及内容,指导学生把书本知识串通、综合起来,形成网络加以强记.因为万变不离其宗,考来考去,也不过是对课本上所学知识的运用和理解罢了.如果我们能够对课本上所学的这些知识做到融会贯通,那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遇到什么题都可以从容应对.近年来,文综考试下的政治试题基础性非常突出,对主干知识,核心概念的考查有增无减,呈现出回归课本的势态,所以,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必要时,应该采取默写和抽查的方式,督促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第二,要开始训练学生科学的解题思维,培养学生基本的解题能力.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主要是指导学生解题时能遵循这样的思路并反复训练.a.阅读题目.b.分析题意,确定答题方向和范围.c.根据已有的知识判断问题材料情景有无符合的知识原理.d.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确定应选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基本知识原理来表达.2.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综合能力突破.①要求:第二轮复习不是第二遍复习,它是建立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的深入、综合和提高,使由知识到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四周进行书本知识专题复习,后四周为时政热点专题复习.②注意事项:在第二轮复习中,特别要重视和注意时政热点专题复习,因为思想政治课能否把握时代的脉搏,这是该课程的生命力之所在.要注意掌握好那些与考点内容相关的重大时事热点问题.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并且政治高考试从来都不回避社会重点、热点问题,而且还往往是迎着热点上的.政治一般是以时事为材料来出题,选择题、论述题都可以使用.对这些国内外大事的了解,不仅对人提高觉悟很重要,对于高考取得好成绩也至关重要.而且,热点专题复习时以某一热点作为背景依托,对其进行政治学科内部的多角度思考,与教材的知识点对接,既是对教材知识点的应用,又是对教材知识点的重新梳理,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再一次提升.3.第三轮复习〔综合复习〕:应用能力提高.①要求:本轮复习是考前的冲刺阶段,本轮复习要做到:立足学科内综合,加强学科间渗透;精选试题,规范答题,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得分能力.②注意事项.第一,在综合训练阶段〔学科内综合〕,为使学生将所学到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充分结合起来,应培养学生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要求他们注意以下几点:a.要注意审题,强化审题意识.因为高三学生经过多年的训练,缺乏的往往不是知识,而是解题的能力,而在解题能力的训练中,审题又是关键,审好题,就等于做对了一半,具体来说,在审题中,要注意审材料,审范围,审主体,审分值,审设问,通过反复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b.要研究试题题型的设计,提高应试技巧.一般来说,高考试题的设问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考察,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弄清设问的方向,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c.答题要确切、简炼,书写规范、工整,尽量采取要点式答题.答题时要准确应用政治术语,防止用原理生搬硬套.避免出现答案写得不少,得分却极少的现象. 建议学生按顺序作答,因为命题人在命题的时候,是按梯度逐渐地提高对考生的能力考查的,所以按顺序回答,能力容易发挥出来,后面试题难度高,学生如答得不顺利,容易产生障碍、恐惧或者慌乱.再者,如果考生先答后面的主观题,然后再回头做客观题,脑袋的信息装得过多,可能干扰也会变多,考试的出错率就有可能增大.第二,以学科内综合为主适度进行跨学科渗透.在“守”好本学科内部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对其它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渗透”.由于综合考试的要求,对各科间相互渗透的考查加强,学生的复习不能进行单科化,要在单科知识学好的条件下适当的对其它学科有所了解.五、复习中要重视并要解决的几个问题1.要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体现了高校对入学新生的基本要求,是有关普通高考命题、备考和评价的依据.对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今年的《考纲》和《说明》,深入理解高考的命题精神,明确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确定复习的内容、方向、能力要求等,以便科学地进行高考复习.另外,要把握考纲变化 . 对考纲的变化,我们应该把握“增加”内容,合理淡化“删减”.对于“增”.新增的考点与现实的热点问题紧密相关.新增的考点应当是高考后期复习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要明确新增的知识点,杜绝出现知识盲点.同时,要深思增加的原因,并结合时政热点问题逐一对新增的考点进行全面思考;“删”.面对删减的内容,切忌不要完全弃之不理,而是要在明确重点的基础上将被删的知识点进行合理淡化,否则将会影响对知识体系的完整理解.2.要把握考试的命题趋势.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通过分析其命题趋势,高考政治试题会有以下几个特点:a.紧扣考纲命题,体现高考命题的严肃性和权威性.b.试题依然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还可能会立足地方实际,进一步体现浓郁的地方色彩.c.试题突出考查“双基”,具有强烈的基础性,对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术语的要求较高.d.试题依然会注重考查能力,以能力立意为主导,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是近年来高考显著的特点,而且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对考生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e.试题还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学生成长,具有深刻的思想性.3.要加强对学生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在研究中增效.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对症下药.对不同类型的班级,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并在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做好培优扶弱和个性化辅导工作.那种“只顾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的做法也是近几年备考的误区之一.其次,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努力提高课堂效率.积极探索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备考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备考中的主体作用,努力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精心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点点滴滴的积累,仔仔细细的查缺补漏,切切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要加强对选题的研究,特别要重视高考真题.教师在总复习中,尤其要重视研究选题,因为选择什么样的习题来训练,直接关系到学生复习的效果和能力的提高.一般来说,选题宜精不宜多,必须留给学生理解消化的时间.同时,在选择训练题时,要多选高考真题,很多教师喜欢组织学生做大量的模拟题,这其实不好,因为模拟题和高考真题毕竟有区别,模拟题做多了,非常不利于学生应试能力的真正提高,所以,作为教师,要收集一定数量的高考真题,既要有历年的高考真题,又要有各地的高考真题,然后,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选择一定数量的真题来训练学生,并引导学生分析答题的思路和规律,经过多次反复系统的高考真题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才能适应高考并获得好的成绩.5.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素质的优化.在高考前,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高考,要训练学生怎样保持良好的心态,要引导学生怎样保持考试过程中心态的稳定,要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学生把物质准备,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充分结合起来,在考场中发挥最佳的水平.2016年8月29日。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参考模板(2篇)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参考模板(2篇)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计划参考模板为了在明年的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在总结往届高考复习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本着全面、系统、扎实、有效的原则,结合本届学生的实际,特制订本计划一、点面结合,理清脉络,夯实基础。

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政治一轮复习,主要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夯实基础。

对基础知识掌握做到全面不留死角,彻底扫除知识理解上的障碍。

首先要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的全面性,理清教材的知识脉络;重视重复记忆。

二、加强集体备课,精心研究两纲,把握高考动向。

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加强集体备课,坚决落实学校关于集体备课精神,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优势,把个人的智慧融入集体,打群体战,决不孤军奋战。

我组教师大都是带过几届高三的老教师,在高考试题都有研究,所以,要加强学科内的备课交流。

同时,认真研究教材,深入研究考纲,把握高考动向。

考纲不仅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内容和能力要求,而且规定了试卷的结构、难度系数、考试方法和考查的知识范围等,这为我们的复习指明了方向。

老师要加强对《考试说明》《课程标准》的认真研究。

复习中深入研究____年及____年的高考试题以及考试说明,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较为规范的、科学的练习题,训练答题的方法,提高解题的技巧,发展思维能力。

三、突出课堂,重在落实,追求实效。

课堂教学是整个政治课教学的中心环节,尤其素质教育形势下,课时数减少,时间紧,任务重,课堂教学的高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教学过程,向每一分钟要质量,向每个知识点要分数,向每一道题要技巧。

第一,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落实。

第二,强化合作探究,创设情境,巧妙设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

第三,教师要精讲点拨。

抓住主线,突出重点,把握好逻辑关系。

第四,随堂练习,有效训练。

针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训练是对这节课实际效果的检验,也是复习课中非常必要的环节。

四、加强有效训练,提高学生审题答题能力。

从近两年的高考题来看,题型的设计及难易程度都适中,但学生的得分并不高,主要是学生对考点所涉及的知识点梳理的不够完整清楚,对教材的知识体系把握不够准确,专业术语表述的不够规范,也缺少对题型的强化训练。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17届高考一轮复习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17届高考一轮复习

• 〖思维评析〗 只要发展基层民主,就能保证人民行使管 理国家的权力
• ⑴ 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 作,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有利于 增强和提高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更好地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⑵ 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选举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代表人民 的利益和意志,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⑶ 保证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必需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 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一 单元
第二 单元
第三 单元
单元线索:
国家性质
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 二大政策: 宗教政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大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根本”、三“基本”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最根本要求: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 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返回
(5)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 区别: 后者是前者的常设机关,在前者闭会期间行 使其部分权力,后者对前者负责。但是我国乡 镇一级人大不设人大常委会,设人大主席团。
近年来,全国人大先后组织了多个执法检查组, 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预算审查工作质量,增加预算 监督力度,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增设了预算工作委员 会。以上材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A.既是权力机关,也是执行机关 B.既是立法机关,也是执行机关 C.既行使立法权,也是行使监督权 D.既产生行政机关,也监督行政机关
不能说是互相监督、领导与被领导、上下级的关系
• 〖思维评析〗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政府由 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代表 大会。 •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 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由 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 •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府由人大 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的监督,这有利于保证人民当 家作主的权利。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 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 。 • ③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 民负责的基本原则,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接受人民的监督 ,依法行政,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 ④综上所述,题中说法是不确切的。

2017届高三政治哲学一轮复习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2017届高三政治哲学一轮复习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⑤ 动力 。

认识
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⑩ 相符合 的哲学范畴
正 确 认 识 求索真 客观性:是真理⑪最基本 的属性。 真理面前⑫ 人人平等 特点 。
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⑬条件和范围 ,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 变成⑭ 谬误 。 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 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⑮
及其在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
本草》的目的和价值。
考点三 真理与认识过程
考点梳理
1.真理 (1)含义

真理: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区分认识、真理、谬误 认识:是人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相符合
真理 客观对象
不容混淆
认识
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 2008 年完
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 353
幅,书中收录3 505种中草药,附方40 000多则。《民间兽医 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 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 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D
D.③④
③欣赏古琴音乐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④古琴制作、琴曲创作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考点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考点梳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决定认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 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2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政治生活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2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政治生活

-6-
12345
1.(2019·课标全国Ⅰ)某县针对群众普遍关注事项,在全县各村推行 “亮开政策、亮开受理、亮开办理、亮开结果”工作法,及时公开工 作安排部署、重点任务推进和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并依托“民情
关闭
一点通”信息化平台,让群众随时随地查询。上述做法能够( ) ① 本题提考升查基民层主群监众督自的治相组关织知识的。公“信四力亮开”工作法,“民情一点通”信息化平 ② 台,加能强促使基村层委行会政更系好统地内服部务监群督众,规范工作,有利于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组 ③ 织的方公便信村力民,①行符使合民题主意监;材督料权反映了村民的监督,不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 ④ 督,保②证错误村;民在行全县使各民村主推决行策“四权亮开”工作法,及时公开工作安排部署等情 A况.,①并②依托信B息.①化③平台,让群众随时随地查询,方便了村民民主监督,③符合 C题.意②;④材料反D映.③的④是方便村民民主监督,而不是民主决策,而且,村民可以参关闭
直 项社会 事项进行公示, 社会公示
接公
公民在了解有关 等
参 示制度 内容后发表意

见,提出建议


对同公共利益密
决 策
社会听 证制度
切相关的重大事 项,公民充分发 表意见、提出建
听证会等

公民享有对 涉及公共利 益的决策的 知情权,这是 公民参与民 主决策的前 提和基础
决策机关拟 订的方案可 能存在不足
养。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 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16-
二、民主决策 1.是什么——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方式 内容
具体形式 依 据
间接参与 民主决策
参 监 策与 督、、制审定议决、选 民 进 关出 意 入代 志 决表 的 策人 人 机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Word版含答案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Word版含答案

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精讲1.意识活动的特点而言,认识是有限的;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历史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特别提醒 (1)不能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

(2)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3)不能认为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就意味着同一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正确意识只能有一个。

(4)不能认为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具有反作用。

(5)不能认为“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如下图所示:(2)方法论其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其二,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特别提醒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但二者又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

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是第一性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性的。

4.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的区别和联系易错点一:认为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提醒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也可以变物质,但都必须通过实践这个桥梁。

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但它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人们的行为,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矫正训练1]现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人造星辰”悠然转动运行;现在的地面人工湖、人工林已不罕见,可谓莽原缠玉带,高峡出平湖,荒山披绿装,沙漠变良田。

这些事实说明()A.人的意识能够直接改变客观事物B.人的意识能够与任何事物相互作用C.人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D.人的意识能够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任何意志发生变化答案 C解析星空中添的新客,地面的人工湖、人工林等,是人类有意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反映了人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故C正确;A、B、D三项表述错误。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4课考点二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含答案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4课考点二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含答案

考点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知识精讲一运动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理解强调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载体,离开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的意识、精神而言的;物质的固有属性是运动,这是从物质的存在状态上讲的。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静止区别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性质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联系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

二规律1.规律的概念(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理解注意:图表右侧的举例均不属于规律,如“苹果落地”属于自然现象,但其中蕴含的“万有引力”则属于规律。

特别提醒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规律不等于现象,凡是能够借助感官直接感知的均为现象而非规律。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方法论客观性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违背规律。

否则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十一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第27练世界多极化与中国的外交政策课件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十一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第27练世界多极化与中国的外交政策课件

【解析】通过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题可知,该论坛旨在促进亚洲地区的合作与 发展,共襄全球治理,证明了“更多参与、更多行动,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这一 观点,C正确。博鳌亚洲论坛强调加强多边合作,而不是双边合作,A错误。材料 强调合作,没有强调国家利益至上,B不选。“单边主义”不利于各国的合作,“坚 持单边行动”说法错误,排除D。
【解析】 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 科技交流,有利于提高相关国家的农业科技水平,促进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有利 于缩小南北发展差距、消除发展赤字,促进世界的繁荣与稳定,②④正确。① 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夸大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水平。解决发展中国家粮 食安全问题,应该由这些国家自身承担直接责任,中国不负有直接责任,③错误 。
【解析】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着各个国家,各国利益休 戚相关,必须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更好地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①正确。当前世 界面临的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问题,不是某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必须 依靠国际社会的力量,②符合题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 障碍,③观点错误。个别大国退出了联合国系统的部分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 会影响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这不是要重视联合国作用的原因,④不 选。。
【解析】 审议大会未能达成成果文件表明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任重道远,③正 确。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存在着利益 差别和对立,因此审议大会未能达成成果文件,④正确。材料强调审议大会未 能达成成果文件,没有体现国际法是世界和平的保障,①排除。遵守国际法符 合各国的共同利益,而不是各国利益,②错误。
6. [2022山东·12,3分,难度★★★☆☆] 当地时间2021年9月22日,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20 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中国重申将继续与各国一道,为彻底消除种族主义、建设 人人平等的世界不懈努力。在中国和非洲国家共同倡议下,尼日利亚代表78 个国家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呼吁加快落实《 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由此可见 ( ) D ①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解决各国人权痼疾的关键 ②中国是联合国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合作伙伴 ③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④中非守望相助,携手倡导和维护全人类共同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含答案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含答案

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精讲1.意识活动的特点而言,认识是有限的;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历史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特别提醒 (1)不能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

(2)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3)不能认为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就意味着同一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正确意识只能有一个。

(4)不能认为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具有反作用。

(5)不能认为“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如下图所示:(2)方法论其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其二,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特别提醒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但二者又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

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是第一性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性的。

4.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的区别和联系易错点一:认为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提醒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也可以变物质,但都必须通过实践这个桥梁。

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但它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人们的行为,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矫正训练1]现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人造星辰”悠然转动运行;现在的地面人工湖、人工林已不罕见,可谓莽原缠玉带,高峡出平湖,荒山披绿装,沙漠变良田。

这些事实说明()A.人的意识能够直接改变客观事物B.人的意识能够与任何事物相互作用C.人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D.人的意识能够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任何意志发生变化答案 C解析星空中添的新客,地面的人工湖、人工林等,是人类有意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反映了人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故C正确;A、B、D三项表述错误。

新高考2023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练案26第三单元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部编版必修4

新高考2023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练案26第三单元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部编版必修4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选择题1.《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会员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版)》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在全市推广使用,合同示范文本针对“健身行业过度营销导致冲动消费,因合同条款限制消费者退卡难”这一常见问题,为健身会员卡设置“七天冷静期”,充分考虑平衡经营者盈利点与消费者利益点。

这一规定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充分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

材料说明了( B )①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②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③文化作为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经济的集中表现④时代发展呼唤文化创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 为健身会员卡设置“七天冷静期”,充分考虑平衡经营者盈利点与消费者利益点。

这一规定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充分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

材料说明了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时代发展呼唤文化创新,①④符合题意;优秀的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②错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③错误。

2.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下图是该馆内的聂荣臻元帅的铜像)在2012年被命名为“河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纪念馆内运用大量珍贵的照片、文物以及先进的声、光、电、幻影成像等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晋察冀军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创下的光辉业绩,已成为全国30多家机关、企业和40多家大中专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可见,该纪念馆( C )①是我们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充分发挥了党的历史资政育人的作用③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砥砺品格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充分展示晋察冀军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创下的光辉业绩,已成为全国30多家机关、企业和40多家大中专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现了其充分发挥了党的历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也说明了该纪念馆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砥砺品格,②③正确;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而该纪念馆不是文化遗产,①错误;该纪念馆属于文化载体,并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④错误。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7课考点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含答案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7课考点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含答案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前自我把脉1.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2015·浙江高考·29②]2.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2015·山东高考·34A]3.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015·四川高考·4③]4.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2014·安徽高考·10③]5.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2014·安徽高考·10④]6.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2014·江苏高考·23①][提示]1.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并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2.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有条件的。

3.当部分以合理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4.联系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联系。

5.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人为事物的联系才具有“人化”的特点。

6.人为事物的联系同样具有客观性。

考点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精讲1.唯物辩证法(1)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表现特别提醒关于联系的普遍性(1)联系的普遍性与联系的条件性: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但联系又是有条件的,并非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的、直接的联系。

普遍联系只是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周围的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世界的普遍联系:前者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后者说明的是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的问题;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出发,必然要承认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

3.联系具有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体现: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①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0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6课文化创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20210414

202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0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6课文化创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20210414

第26课文化创新最新考点整体总览学科素养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文化创新的意义。

3.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4.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政治认同: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树立创新意识;文化发展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公共参与:积极投身文化交流活动,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积极投身生产生活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考点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意义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①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a.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②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b.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③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点拨:可以结合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1)必要性a.文化发展的④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b.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⑤必然要求。

(2)意义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⑥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⑦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的主体及要求(1)主体: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⑧文化创造的主体。

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2)要求:文化创新必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⑨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点拨:可以结合哲学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和方法论来理解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及其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十三共同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背景材料】2016年4月28日,第22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在新加坡举行。

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与新加坡外交部常秘池伟强共同主持,东盟其他各国高官和东盟副秘书长出席了会议。

会议重点围绕今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筹备工作深入交换意见,气氛热烈友好,达成了广泛共识。

与会高官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一致认为双方关系已成为东盟同各个对话伙伴关系中最活跃、最强劲的一组关系。

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给双方带来切实利益,也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国高官就中国—东盟关系、东亚合作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重点讨论了如何进一步落实好“2+7合作框架”和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第三份《行动计划》,推动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

双方同意密切合作办好2016年9月在老挝举行的第19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和其他25周年纪念活动,推动双方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

东盟方赞赏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对本地区是重要机遇,东盟国家希望从中国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获益。

中方表示,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优先方向,中方始终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一体化进程,支持东盟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中心作用。

各方一致认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应以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为契机,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考点链接】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1.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东盟各国赞成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东盟国家希望从中国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获益。

这有利于维护东盟各国的自身利益。

2.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则是国家之间冲突的根源。

中国和东盟国家应以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为契机,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已成为东盟同各个对话伙伴关系中最活跃、最强劲的一组关系。

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给双方带来切实利益,也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

4.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始终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一体化进程,支持东盟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由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的。

5.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与会各国就如何管控分歧、加强海上务实合作、“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问题坦诚沟通。

会议的成功举行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有意愿、有能力、有办法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6.主权是构成国家的最重要的因素。

主权国家是由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构成的,主权是构成国家最重要的因素。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坚定地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坚定地同损害国家主权的行为进行斗争。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中国在处理与东盟的关系上一贯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益于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个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8.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指引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争端,通过深化海上务实合作,不断增进各方互信。

二、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本次会议重点围绕当前形势下,利用中国与东盟事务高官重要年度磋商机制,对推进中国-东盟关系和东亚区域合作进行讨论,并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等做好准备。

2.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会上讨论了中国—东盟关系、东亚合作及共同关心的问题、落实“2+7合作框架”问题、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第三份《行动计划》问题、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纪念活动问题等等。

这些都体现了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二十多年来,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稳步发展,双方正在逐步落实中国-东盟2016-2020年行动计划,探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推动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

4.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南海行为准则”可以速成,但因涉及多方利益,制订起来需要一个细致复杂的过程。

同时,“南海行为准则”不能取代《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与东盟曾几度探讨过“准则”,但皆因受到干扰而终止。

这说明,解决南海问题不非一帆风顺。

5.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要区分事物的主流和支流。

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二十多年来,双方在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健康,主流是好的。

但中国与东盟少数国家的南海问题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严峻,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6.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东盟国家与中国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共同基础,在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必须确保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深化海上务实合作。

偏离《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将会导致不良后果。

【跟踪试题】1.东盟各国赞成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东盟国家希望从中国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获益。

这表明A.中国与东盟已无利益冲突B.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出发点C.中国与东盟已成为战略结盟D.国际关系反复无常2.中国和东盟国家应以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为契机,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这是因为①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②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③我国坚定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④我国与其他国家具有不同的国际法律地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已成为东盟同各个对话伙伴关系中最活跃、最强劲的一组关系。

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给双方带来切实利益,也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充分表明A.世界已经形成多极化格局B.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D.东盟已经根本改变了其外交政策4.中国始终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一体化进程,支持东盟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表明①我国与东盟各国在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周边国家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④中国是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5.与会各国就如何管控分歧、加强海上务实合作、“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问题坦诚沟通。

会议的成功举行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有意愿、有能力、有办法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参与东盟各国合作的基础是A.综合国力B.国家力量C.睦邻关系D.共同利益6.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坚定地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坚定地同损害国家主权的行为进行斗争。

下列关于国家主权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②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③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最重要的因素④主权和人权是辩证统一的,人权至上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7.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中国在处理与东盟的关系上一贯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益于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个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这说明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B.中国与东盟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C.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D.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力量. 8.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争端,通过深化海上务实合作,不断增进各方互信。

这有利于A.打击敌对势力,维护国家主权,寻求战略盟友B.国家实力增强,炫耀军事力量,促进世界和平C.增强国家力量,主导世界格局,展示大国形象D.综合国力上升,提高国际地位,增强国际影响力9.本次会议重点围绕当前形势下,利用中国与东盟事务高官重要年度磋商机制,对推进中国-东盟关系和东亚区域合作进行讨论,并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等重做准备。

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坚持了客观与主观相符合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按客观规律办事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10.会上讨论了中国—东盟关系、东亚合作及共同关心的问题落实“2+7合作框架”问题、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第三份《行动计划》问题、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纪念活动问题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④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A.①④B.②③C.①② D.③④11.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二十多年来,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稳步发展,双方正在逐步落实中国-东盟2016-2020年行动计划,探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推动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

这启示我们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B.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C.要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12.“南海行为准则”可以速成,但因涉及多方利益,制订起来需要一个细致复杂的过程。

同时,“南海行为准则”不能取代《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与东盟曾几度探讨过“准则”,但皆因受到干扰而终止。

这说明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13.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二十多年来,双方在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健康,主流是好的。

但中国与东盟少数国家的南海问题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严峻,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这表明A.矛盾次要方面影响主要方面,不能忽视事物发展的支流B.共性与个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主流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要反对均衡轮和一点论14.《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东盟国家与中国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共同基础,在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必须确保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深化海上务实合作。

偏离《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将会导致不良后果。

这表明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②意识来源于诗仙的创意和天分③意识具有能动性性,可以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④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5.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