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义和团运动(修改)
义和团运动讲义
第三阶段 从中法战争后到1894年中日战争前
由于各国传教士公开与中国的媚外官吏勾结起来, 包揽词讼,干涉内政,插手外交,加剧了中国日益 严重的民族危机。各地群众反教会斗争继续发展, 先后掀起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第四阶段 从甲午战后到义和团运动
这期间,外国传教士积极参与本国政府瓜分中国 的活动;山东、广西、四川、湖北等地的人民则自 发地把反对教会侵略和反对列强瓜分逐步结合起来, 将斗争推向一个新阶段。
提示:
当然不是偶然的。 首先,它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产物。 其次,它是农民阶级进行反帝斗争的必然产物。 第三,由于近代政治上的各种原因,使清政府对早期的 义和团运动施行了“招抚”政策,这是“扶清灭洋”口号 产生并流行的又一重要原因。
五、清政府的“宣战”与东南互保”
1、清政府对外宣战
1900 年6月21日,清政府对外宣战。
2、教训
(1)不能制订正确的政治路线,提不出科学的纲领和策略。 (2)没有形成统一组织和集中领导。 (3)有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和落后的宗教信仰。
复习思考题:
1、分析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2、剖析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 3、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名词解释: 天津教案 朱红灯 曹福田 东南互保 天津督统衙门
2、义和团的源流
3、山东义和团的两个发源地
? 赵三多领导的冠县义和团 ? 朱红灯、心诚和尚领导的平原、茌平义和团
4、统治者对义和团的态度
? 清政府的态度 ? 山东地方当局的政策
三、直隶、京津地区义和团的蓬勃发展
自己看书。
四、义和团的组织与口号
1 、义和团的组织
义和团的基层组织称做坛,又称坛口、坛场(厂)、拳场 (厂),它是义和团的基本活动单位和作战组织。
八年级历史义和团运动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义和团运动的背景 • 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活动 •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 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01
义和团运动的背景
十九世纪末的中国社会背景
01
02
03
04
政治状况
清朝末期,政治腐败严重,对 外软弱,导致民族屈辱感加深
。
经济状况
历史反思
义和团运动告诫我们应对 历史进行深刻反思,避免 重蹈覆辙。
04
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义和团运动的积极评价
民族意识的觉醒
义和团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 豪感和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团结。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义和团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打击西方列强
义和团抗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对列 强在华势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击。
他们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市等方式,向政府和列强施压,争取民族平等和权益保 障。
义和团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运 动的发展。
反对基督教传播
义和团团民认为基督教传播是 西方列强文化侵略的一部分, 因此坚决反对基督教在中国传 播。
他们攻击教堂、焚烧教士住宅 、驱逐外国传教士等,以实际 行动抵制外来宗教的渗透。
义和团运动强调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促进了不 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和土豪劣绅。
发展
受到洋教的冲击和压迫,逐渐 转变为反洋教运动,并迅速蔓 延至华北地区。
组织形式
采用传统结社方式和秘密入会 仪式,以“扶清灭洋”为口号 ,吸引了大量农民、手工业者 和流民。
第六节 义和团运动
误区警示
பைடு நூலகம்
1.“扶清灭洋”口号中“扶清”的主要含义 是扶保中国,对于动员和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义 和团的斗争有巨大作用。但是“扶清”的提法, 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朝统治者的 警觉。“灭洋”的提法,说明义和团运动存在 笼统排外思想。 2.注意八国联军侵华目的与前几次侵略战争 的不同点: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主观原因:“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 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3)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5.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1)性质: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 (2)意义:①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②打 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其灭亡,一定程度上推动 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1.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 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 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 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 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 A.顽固派 C.太平军 B.洋务派 D.义和团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战争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瓜分中国,寻求市场和原料。 (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2.经过(1900-1901年): (1)国家:英法德俄美日意奥。 (2)统帅:英国西摩尔→德国瓦德西。 (3)罪行:①攻占天津,侵略军成立都统衙门,对天 津实行殖民统治。②攻占北京,洗劫圆明园;分区占 领;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禁城内设立司令部,统治北 京城。 3.结果:签订《辛丑条约》(1901年,英法德俄美日 意奥8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共11国)。 ▲内容及危害: (1)赔款:白银4.5亿两,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 亿两→清政府搜刮人民,生活贫困。
第6课 戊戌变法义和团1
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一览表
名称 万木草堂 《中外纪闻》 强学会 《时务报》 《国闻报》 时期 1891年 1895年 1895年 1896年 1897年 地点 广州 北京 北京 上海 天津 创办人 康有为 康有为 康有为 梁启超(主笔) 严复
《知新报》
时务学堂 粤学会
1897年
1897年 1898年
——摘自《梦蕉亭杂记》
荣禄问康有为 “一二百年之成法,可一旦遽变 乎?”康有为:“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即变矣!” 《梁启超全集》:“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 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督察院, 督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 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 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 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刘光第 四川富顺 人。1898 年入保国 会,百日 维新期间 ,升为四 品卿衔章 京,参与 变法。
杨深秀 山西闻喜人 1898年授山 东道监察御 史,参与变 法。政变后 慈禧训政, 他上疏问光 绪被废原因 坚请归政, 遂被捕遇害
近代中国人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失败
维新运动
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官可玩, 而我民不可玩—《申报》1895年7月15日
“公车上书” 成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
辛亥革命家吴玉章 回忆:“当我读到 康、梁的痛快淋漓 的议论以后,我很 快就成了他们信徒, 一心要做变法维新 的志士,对于习八 股、考功名,便没 有多大兴趣了”
下诏鼓天下之 气,迁都定天 下之本,练兵 强天下之势, 变法成天下之 治——康有为
澳门
湖南 北京
康广仁
谭嗣同 康有为
《湘报》
南学会 保国会
《义和团运动》课件
盲目排外不可取: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对西方文化和科技持排斥态度,这种做法不 利于中国现代化进程。
缺乏组织纪律性:义和团运动缺乏组织纪律性,成员行为散漫,容易被利用和控制, 导致运动走向极端。
缺乏科学指导:义和团运动缺乏科学指导,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组织目标,导致运 动方向不明确,容易被各种势力利用。
义和团运动的 爆发
民间宗教和秘密结社的影响:义和团起源于民间宗教和秘密结社,这些组织和信仰为 义和团提供了思想基础。
反洋教思想:义和团反对洋教,认为洋教是侵略中国的根源,这种思想在当时的中国 社会中广泛存在。
民族主义情绪:义和团运动是民族主义情绪的体现,认为中国应该摆脱外国侵略,恢 复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倡导和平外交:义和团运动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过于强硬,导致列强联合侵略。现代 社会可以借鉴历史教训,倡导和平外交,避免战争冲突。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背景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活动和事件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与影响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影响 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平衡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实现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义和团运动展示了中 国人民的英勇和顽强,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理解您所传达的信息。
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影响:义和团运动使列强认识到中 国人民的反抗力量,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 点,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传达的信息。
民族主义情绪过重:义和团运动过于强调民族主义情绪,将中国与西方对立起来,这 种情绪不利于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第6课-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
戊戌政变
光绪被囚禁之地——瀛台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 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 ,大肆搜捕维新派。
行刑之地——菜市口
谭嗣同、杨锐、刘光第 、林旭、杨深秀、康广仁 等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 ,史称“戊戌六君子”。
百日维新为什么会失败?
变法侵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维新派软弱,寄希望于无实权的 光绪和见风使舵的袁世凯
运动主力: 口号:
农民
扶清灭洋
反对帝国主义 斗争对象:
武器落后、迷信、盲目排外、被清政府利用。
八国联军暴行
焚烧城楼 枪杀平民 践踏皇位 拍卖赃物
辛丑条约
1901年清政府以李鸿章为代表,同各国代表签订《 辛丑条约》。图为条约签订时的情景
条约内容
清政府——————————11国列强 内 容 影 响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 朝廷
讨论
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为什么中国屡屡失败?
变法内容
类别 颁布的新法 改革的旧制 裁撤冗员, 倡导廉政 政治方面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革政府机构
经济方面 设农工商局以保护、奖励农工商的发展 取消旗人由 。提倡民办实业。设铁路矿务局以发展 国家供养的 这是一场统治者效仿日、俄,自上 铁路,开发矿山。 特权,令其 自谋生计。 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改革。 文化教育 设立京师大学堂,兼习中西学;设译书 改革科举制 局翻译外国数据,允许自由设立报馆和 度,废除八 学会 股取士。 军事方面 建立新式海军。 裁减旧式军 队
1 赔款白银4.5亿两,39年还清,本息共 计9.8亿两; 2 划定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3 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派兵驻守 京山线沿线要地; 4 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成 立或参加反帝组织; 4 1 使中国人民更加贫困。 2 是“国中国”,列强的大本 营。 3 便于外国控制清政府和镇压人 民反帝斗争。 《辛丑条约》(1901年)
第六章 义和团运动
三 东南互保
南方的局势 上海领事团与江楚二督的意图
刘坤一、张之洞、盛宣怀、余联沅与英国总领事霍必澜
等人的谈判
《东南互保章程》1900.6 其他各地的“互保”
唐才常与“自立军”
维新派与“勤王”运动 严复、容闳等与“中国国会” 唐才常与“自立军”的组织 “自立军”起事失败
第三节 《辛丑条约》及其影响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与清政府“西狩”
北京陷落 8.14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北京管理委员会”
瓦德西在北京
沙俄侵犯东北
俄国对东北的企图 “黄俄罗斯” 大举入侵 1900.7 阿历克谢耶夫逼增祺签《奉天交地暂且章程》1900.11 《交收东三省条约》 1902.4 “海兰泡事件”与“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慈禧太后下令剿灭义和团 李鸿章受命谈判 1900年革命党在南方的活动 孙中山与刘学询 美国与“第二次门户开放宣言” 《议和大纲》与惩治“祸首” 《辛丑条约》的内容
《辛丑条约》之影响
列强对义和团运动的反应
八国联军初步组成与进京(1900.5)
西摩联军的失败(1900.6) 天津陷落(1900.6.17) 清政府内部的争论与五大臣被杀 李鸿章、张之洞等地方
督抚与立山、 联元、许景澄、徐用仪、袁昶等大臣的主
张;载漪、载勋、载澜、徐桐、刚毅等人的主张
慈禧太后与西方列强:光绪帝的废立与“已亥建储”问题
二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关于义和团的来源
民间武术组织(大刀会(金钟罩)、红拳、梅花拳、神拳 等)与义和拳 参考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民间秘密结社 参考路遥:《山东民间秘密教门》
名称来源:张汝梅与“义和团” 分散的活动形式 “坛”与“厂” 口号:“扶清灭洋”、“助清灭洋”、“保清灭洋” 仪式:“降神附体”与“刀枪不入”
义和团运动(课堂PPT)
义和团运动(课堂PPT)
演讲人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庚子事变等,是19世纪末(1899年秋—1900年9月)中国农民阶 级领导的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帝爱国运动,开始于山东地区的反洋教斗争,后逐步 扩大为针对所有西方在华人士的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义和团的组成人员比较复杂,有 诸如贫苦农民、城市手工业者、小商贩等在内的底层人民,也有部分爱国官军,使得义 和团的组织极为松散,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对后期抵抗运动带来很大弊端。
义和团最初是兴起于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他们利用设立神坛、画 符请神等方法秘密聚众,称为"义和拳",掺杂有"刀枪不入"“法力无边”等
最初义和拳以"反清复明"为口号,遭到清政府的疯狂镇压。随着中国近代史形势的发展, 尤其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矛盾超越阶级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口号也改为"扶清灭洋",后被清政府利用,
最新-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六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 沪教版 精品
3、最能说明义和团运动性质的是
A、反封运动 C、反殖运动
B、反资运动 D、反帝运动
4、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是
A、《辛丑条约》签订 B、《马关条约》签订 C、《天津条约》签订 D、《南京条约》签订
课
堂
练
习
5、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
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3、兴起标志:冠县起义 平原大捷
二、发展
义和团运动形势图
山 直
西
1896-1899年秋 义和拳主要 活动地区
河 南
北京
廊坊 天津
隶 运
大沽
朱红灯 起义地区
渤 海
1899.10 河 平原 黄
济南 河山
东
东
胶州湾
海
江苏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兴起
1、兴起原因
根本:帝国主义侵华加深,民族危机加重 直接:反洋教斗争汹涌澎湃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兴起
1、兴起原因
根本:帝国主义侵华加深,民族危机加重 直接:反洋教斗争汹涌澎湃
2、兴起标志:冠县起义 平原大捷
3 环线起义,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兴起
1、兴起原因
根本:帝国主义侵华加深,民族危机加重 直接:反洋教斗争汹涌澎湃
赔款、毁炮驻兵、 使馆划界、
1、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0年夏) 禁止反帝、改部居首
2、廊坊狙击战
3、天津保卫战
4、北京地区的战斗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 1901年9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 订《辛丑条约》。
第6.2课义和团运动
5、1900年初夏,清政府对义和团 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是 为了() A、消除与义和团的矛盾 B、承认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 C、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D、依靠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
6、关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理 解最为准确的是() A、清政府依靠列强的支持 B、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清政府中有不少洋人任职 D、清政府名存实亡
拍 卖 抢
劫 来 的
财 物
义和团民被押往菜市口刑场
八国联军统帅西摩尔
1852年加入英国海军。1857年, 他作为中尉见习生,参加英法侵 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2年 在上海与太平军作战。1863年 回英国。后升为中将。1897- 1901年任英国东亚舰队司令。 1900年6月10日,各国以保护 北京使馆为名,由他率领一支英、 俄、德、法、美、日、意、奥八 国军队组成的侵略联军2000余 人,从天津出发,进犯北京。在 杨村、廊坊等地受到义和团和清 军的狙击,被迫后撤,退回大津。 1901年归国。著有《我的海军 生涯和旅行游记》。
7、右图是1900年西方国 家出版的一副“八位强人 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 的宣传画。他们痛打的结 果是() A“弱者”最终灭亡 B“弱者”成为木偶 C“弱者”迅速恢复,并发 展壮大 D“弱者”被肢解瓜分
八 国 联 军 司 令 官 的 合 影
李鸿章
慈 禧 太 后
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
影响
赔款白银4.5亿两,39年还 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巨额赔款加重中国人民负
担
北京设立“使馆区”,允许 各国驻兵保护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拆除北京至大沽线要地;控制之下,便于直接派兵镇压
漫画:列强瓜分中国
漫画:列强瓜分中国
历史与社会教案第六课 义和团运动
历史与社会教案:第六课义和团运动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案:义和团运动第六课义和团运动【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扶清灭洋”的旗帜;义和团向京津地区的发展。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的爆发;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2.情感、态度、价值观:(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对外掠夺空前残暴和野蛮的侵略战争,通过对史实的了解,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义和团运动是由帝国主义野蛮侵略引发的一场以农民为主的群众自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通过总结义和团运动的历史经验教学,启发学生进异步认识:农民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斗争的任务。
3.能力培养:(1)通过分析义和团兴起及其“扶清灭洋”的旗帜,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注意观点客观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辛丑条约》主要内容的具体分析,并与其它不平等条约比较,正确认识该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形成正确历史概念以及归纳、比较史实的能力。
【板书设计】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地区:山东、直隶、河南主要成员:贫苦农民口号:“扶清灭洋”二、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1、时间:1900年2、义和团的战斗3、结果:失败4、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三、《辛丑条约》1、签订:1901年李鸿章2、主要内容:①②③④3、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义和团是自发的反帝斗争;清政府和义和团的关系;《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严重危害。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投影片)“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
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提问)这两首歌谣讲述了什么历史事件?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兴起的?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第六章义和团运动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97-2003 演示文稿 (2)
第六章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义和团运动发生的社会背景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三、义和团的源流、组织与口号 四、清政府对待义和团的政策和态度 五、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六、义和团运动的评价问题
一、义和团运动发生的社会背景
徽、发展特点)
(讲安
(一)清政府的两面手法:和战、剿抚 (二)清政府与义和团的关系演变
1、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政策 2、招抚局面的形成 3、改抚为剿,改战为和
五、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一、八国联军的侵略及义和团的英勇抵抗 1、起因;2、过程;结局 二、东南互保 三、《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内容、影响
(三)局限性:
义和团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呈现分散性 ; 义和团带有深厚的宗教迷信色彩,具有落后性 ; 义和团存在着盲目排外的倾向,带有绝对性 ; 义和团对清政府缺乏应有的警惕,具有幼稚性。
具有落后性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该组织过于迷信神的威力,完全以神的 旨意作为其行动指南,以神作为理论指导和精 神支柱,完全听信于神,充满着神语神态; 第二,该组织迷信神灵附体可以使人刀枪不人 ,火炮不伤,误导练拳者不顾一切,走火人魔 ,如醉如梦,忘掉自我; 第三,通过符咒请神附体方式练习拳棒,给习 拳者造成不良的身心后果;通过符咒请神附体 方式以落后刀矛来与具有先进武器的洋人作战 ,造成了拳民的大量死亡
——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
(二)历史意义
2、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大规模的反帝爱 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社会半 殖民地化进程;
第六课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第六课: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程度加深了
3.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一)义和团运动爆发的背景
(1)政治背景:山东遭受侵略最为严重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根本原因)
(2)历史根源:有组织基础-----义和拳
(3)直接原因:官府“袒教抑民”
第六课: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一、义和团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的概况
•原因:列强侵略、教案频发、民生多艰、民族情绪 •时间:1900年前后(1898—1901) •地点:中国北方(山东、京津地区、东北等) •参与者:农民等、清政府、八国联军; •过程:起自山东—扩展至京津—被镇压 •行动纲领(口号):扶清灭洋 •政府态度:支持—利用—镇压;镇压 •结果和影响:被镇压 、《辛丑条约》
1900年夏,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
第六课: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果
内容
危害
①赔款4.5亿 赔
②设使馆界 设
③拆炮驻兵 拆
④惩办严禁 惩
⑤改设外务部 改
加重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腹地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局限性:
历史:第六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2(沪教版八年级下)
课
堂
练
习
5、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 治
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③仍需扶植清 政府以华治华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反洋教斗争汹涌澎湃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危机严重b清政府进一步腐朽黄河连年泛滥c帝国主义宗教侵略加剧d清政府实行袒教抑民政策2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b为了使清政府允许他们公开活动承认合法c为了把斗争锋芒指向帝国主义d带有笼统的排外性3最能说明义和团运动性质的是a反封运动b反资运动c反殖运动d反帝运动4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是a辛丑条约签订b马关条约签订c天津条约签订d南京条约签订5瓦德西说
; ; prz93nsr
写了,早早地张贴在“昌盛丝绸行”的门口。果然不出所料,推迟关门的“昌盛丝绸行”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年青顾客。来买 这些小物件儿的人们,根本就不问这些漂亮精美小东西的价格。不到半个时辰,上百件丝绸帕子、丝绣小饰品和小香包,就被 那些幸福羞涩的年青人,以数倍于批发价的价格全部抢购一空了。由于元宵节赏花灯是要持续三天的,老乡四人就向那些由于 没有买到这些小礼品而显得有些失望的年青人许诺:“请各位明天再来,我们保证满足你们的要求!”第二天一早,李老乡和 耿正赶快分头去各家丝绸批发市场选购这一类小商品。当天晚上,前来购买的人们再次蜂拥而至。就这样,这种不起眼儿的小 商品居然在极短的时间内,为老乡四人赚得了不菲的利润。此外,每逢新季节来临之前,老乡四人都会在热情销售已经进货的 各种丝绸面料的同时,想方设法地向顾客们打探到不同人群的个人喜好,提前批发备足下一步有可能热销的各种丝绸商品。而 且,在耿正兄妹三人的建议下,“昌盛丝绸行”在经营丝绸面料的同时,又逐步增加了一部分丝绸成衣和其他一些适销的丝绸 制品,从而扩大了经营的范围,利润空间也随之增大。如此,善于察言观色和灵活经营的耿正兄妹三人深得李老乡的器重和赏 识,“昌盛丝绸行”也很快就发展成为杭州城里集丝绸面料、丝绸成衣和其他丝绸制品为一体的大商行。虽然谈不上日进斗金, 但在同行业中已经是名声鹊起,日益引起人们的热议了。57第八十五回 乡情款款共中秋|(生意蒸蒸日上时,八月十五悄然至; 夫妻二人费心力,乡情款款共中秋。)在老乡四人的精心谋划和认真经营下,“昌盛丝绸行”的生意蒸蒸日上,盈利情况越来 越好。高兴之余,李老乡和妻子商量:“这三个小老乡实在不容易,他们在景德镇上经营那个‘南北小饭庄’时非常辛苦,说 是已经三年没有记得过八月十五节了。现在,咱们的生意这么好,而且空闲时间还是有的。所以啊,咱今年一定要给他们好好 儿地过一个八月十五节!”李妻说:“是啊,这兄妹仨远离故乡这么多年了,吃苦受累的很不容易。如今,老乡们同心协力开 了咱这个店铺,生意又做得这么好,这中秋圆月节是应该在一起过的呢!这么着吧,你先不要和他们提起这事儿,咱到时候了 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如何?”李老乡说“好的,那就听你安排,到时候咱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如此,一直到八月十四 傍晚老乡四人关铺子的时候,李老乡也没有提起这茬儿,而耿正兄妹三人也都没有说起来明儿就是八月十五节的事儿。但次日 早上,李老乡夫妻俩早早地就起床收拾做早饭了,并且把两个上学的娃儿也叫了起来。一家人提前吃罢早饭后,李妻吩咐儿子 李根:“根儿,你过一会儿记着锁了门儿带上妹妹去学
义和团运动PPT课件
三、问答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中 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 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 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 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 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 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 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提问:这两首歌谣讲述了什么历史事件? 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兴起的?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义和拳: 2.平原大捷 1899年
3.义和团的斗争口号及义和团 在京津地区的发展
讨论 :“扶清灭洋”这一口号应怎样理解?
此口号的核心是“灭洋”,它反映了帝国主 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的客 观形势,因而能够对于身受帝国主义压迫的 广大群众起鼓舞和动员作用。
但这个口号并不科学,“扶清”,说明义和 团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缺乏认识,“灭洋” 又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这也反映了农民阶 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二、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
1.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1900年) 2.义和团在天津和北京的战斗
3.①义和廊团坊运狙动击的战失败 ②保卫天津的战斗
4.③八国围联攻军西在什北库京教的堂暴和行 外国使馆
三、《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1901年)
2.《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 重危害
一批不平等条约
一、选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义和团的主要成员是 [ ]
A.贫苦农民 B.手工业者
C.城市贫民 D.小商贩
义和团运动知识点
义和团运动知识点
义和团运动(Boxer movement)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也被称为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庚子拳乱等。
这场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抵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最初,义和团与其他秘密团体一样,反对满族统治,以“反清复明”为口号,但遭到了镇压。
随着中国近代形势的发展,西方势力的冲突逐渐成为主要的历史矛盾。
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改名为“虎神营”,并将口号改为“扶清灭洋”(1898年由赵三多首次提出)。
在1900年春季,华北地区发生了大量的教案和天灾,宫廷权力争斗也进一步激化。
在这种情况下,成千上万的农民开始习练义和拳,并纵火烧毁了教堂和教徒房屋。
同年6月,慈禧太后允许义和团进驻北京,义和团又先于清军进攻天津租界。
义和团运动最终导致了《辛丑条约》的签订,该条约是清政府在1901年被迫与八国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11国签订的丧权辱国条约。
以上是关于义和团运动的一些知识点,建议查阅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6 义和团运动
参考书目:
路遥、程肃:《义和团运动研究》,齐鲁书
社,1988年。 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 社,1994年。 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与神话的义 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五、八国联军进京与慈禧西逃
(一)八国联军进京 日军8,000人,司令为山口素臣; 俄军4,800人,司令为利涅维奇; 英军3,000人,司令为盖斯里; 八国联军20, 美军2,000人,司令为沙飞; 000人(8月4日) 法军800人,司令为福里; 德军200人(大部队尚未登陆); 意军、奥军共约100人。 守卫北京的清军:10万人左右
珍妃
六、俄国占领东北
1900 年 7 月,俄国派出二十万军队侵入 东北,10月底占领东三省。
第三节 清政府求和及义和团事件的影响
一、清政府求和与《辛丑条约》签订 (一)清政府求和 逃亡途中,慈禧 命李鸿章为与各国议和 的全权大臣,并派庆亲 王奕劻会同商办,尔后 添派刘坤一、张之洞为 议和大臣。 9月7日,慈禧发 布“剿匪”谕旨
三、义和团在山东的发展
清廷默许的原因:
慈禧杀废光绪受阻 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说:“君臣之 分久定,中外之口宜防。” 1900 年 1 月 14 日, 清廷颁诏立端郡 王载漪之子溥儁 为大阿哥 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等 1200余人联名上书反对。 外国驻京公使拒绝入宫对 “大阿哥”行朝贺礼。
四、义和团在京津地区的发展
义和团组织“多源论”
二、义和团的起源、神祇、术法及诉求
(二)义和团崇拜的神祇及术法 义和团崇拜之神:玉皇 大帝 ( 道教神祗 ) 、关公 (战神)、诸葛亮(聪明的 战略家 ) 、项羽 ( 西楚霸 王 )。
二、义和团的起源、神祇、术法及诉求
义和团运动完整ppt课件
.
5、1900年初夏,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
“剿灭”改为“招抚”是为了
()
A、消除与义和团的矛盾
B、承认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
C、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D、依靠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 6、对“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理解最为准
确的是
()
A、清政府依靠列强的支持
B、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清政府中有不少洋人任职
.
影响
完全形成 开始沦为 大大加深 进一步加深
小结:
清政府
义和团
兴起
招 抚
发展 高潮
八华 疯 国狂 联侵 军
帝国主义
.
失败 辛丑条约
1、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 A、清政府的腐败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甲午战争后外国教会势力猖獗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2、“扶清灭洋”口号,反映的突出问题是 ( A、清政府与广大人发群众的矛盾有所缓和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C、义和团对清政府认识不清 D、农民阶级斗争水平提高
北京保卫战京:津北北地京京 区
廊坊、杨村阻击战
渤
山联军司令部 廊坊 天天津津
直直 隶隶
大沽
海
天津保卫战: 运
聂士成 都统 西 衙门
河
河
黄
东
山 东 冠县 济南
河山
东
胶州湾
海
南
.
江苏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1)失败原因
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2)性 质 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D、清政府名存实亡 .
20世纪初的中国 需不需要义和团式的运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和团运动
一、反对外国教会侵略斗争的新高涨 二、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及发展 三、八国联军侵华和清政府宣战 四、东南互保与自立军勤王 五、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辛丑条约》
的订立
一、反对外国教会侵略斗争的新高涨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 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典型教案:天津教案 巨野教案 大足教案——余栋臣起义1898年
如何理解“扶清灭洋”这一口号
既是民族矛盾逐渐激化的结果,又是大多数 中国人对中外反动派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的产 物。
继承了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灭 洋保国”的朴素认识。
反映了没有新的经济基础的广大小生产者无 法冲破皇权主义的思想枷锁,不可能在救亡运动 中提出一个超越陈旧皇权主义的救国方案
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河 南
北京
廊坊 天津
隶 运
大沽
朱红灯 起义地区
渤 海
1899.10 平原
河
黄
济南 河山
东
东
胶州湾
海
江苏
如何理解“扶清灭洋”这一口号
口号的两面性:扶清具有保卫中国的意义,也有扶保请王朝的意 义,扶清口号的提出,反映了中国社会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变化, 帝国主义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的矛盾。这一 口号的提出,广泛争取了清朝爱国官僚、士大夫和清军将士的同 情,从而扩大了义和团运动的群众基础。然而扶清的概念模糊了 对请王朝的认识,以致于被清政府利用和出卖。 灭洋就是反对和消灭外国侵略者,反映了中国人的民气和不甘受 侵略和压迫的斗争精神。然而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和打击一切洋 人、洋教和洋人、洋教有关系的人和事务,带有盲目的排外倾向, 从而扩大了打击面。 诸如留洋的学生,主张向外国学习的人,分别冠于二毛子、三 毛子的称号,从西洋学来的铁路、电线、机器等都在反对之列, 从现代化的角度看是对现代化的反动。可以说是清政府内部的顽 固派利用了下层人民群众的落后性而进行的一场反现代化运动。
关于对义和团的研究和评价,忽高忽底,文革前任意拔高,与太平天 国一样高的不能再高了。文革中又被林彪、四人帮集团所利用,成为造反 派的楷模和榜样。文革后又被贬低,视之为封建蒙昧主义。我们的态度是 实事求是,客观的认识这一历史事件。
参考书目: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9年 廖一中、李德征等:《义和团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1年 牟安世:《义和团抵抗列强瓜分史》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 路遥:《义和团研究100年》,齐鲁书社2000年 李德征:《八国联军侵华史》,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 周锡瑞(美):《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李文海:《义和团运动史事要录》,齐鲁书社1986年
东南互保是在清政府与列强宣战的前提下,地方督抚采取的自由
行动,他们与列强妥协,防止义和团扩大到东南地区。但也有制止 列强侵略扩大到东南确保东南地区稳定的一面。义和团时期,东南 地区的稳定确保了中国政局没有全局糜烂的态势。
2、自立军勤王或者说起义
义和团兴起后,在海外活动的保皇派康有为、梁启超等
积极活动,试图乘局面混乱的情况下,得到英国的支持, 迎接光绪皇帝南迁,在南方建立政府。于是派骨干唐才常 回国组织军队勤王。唐才常于1900年在汉口组织自立军, 设立自立军总部,准备在8月9日同时在湖南、湖北、江西、 安徽大举。但由于康有为的经费没有到达,起义一再延期。 而安徽没有接到通知,按期起义,很快失败。唐才常无奈, 准备于8月23日在武汉三镇同时起义,21日唐才常被捕, 起义失败。这又是康有为的一次天真浪漫的武装斗争。
东南督抚代表与驻上海的各国领事签订了《东南互保章程》和《保 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主要内容是上海租界归各国保护,长江及 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这就是所谓的东南互保。最初参加互保的 主要是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不久,两广总督李鸿章、 山东巡抚袁世凯、闽浙总督许应骙等也参加进来,使互保范围达十 余省。
第六讲
第六讲 义和团运动
概言
这一部分时间也不长,1898-1901,处于19、20世纪之交的时期,也 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时期,帝国主义的侵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 中国的狂潮,震惊、震撼了中华民族,各个阶级、各个阶层都曾提出挽救 民族危机的方案和措施,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革命救国的方 案,资产阶级维新派尝试变法维新,走的是改革的道路。而以下层农民为 主的劳动群众,则以义和团的组织形式,直接举起了扶清灭洋的大旗。实 际上中国历史的发展,决非如此简单。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是毫无疑问 的,代表了中国的民气。但这种落后的方式是不足取的,帝国主义借口帮 助清政府镇压义和团,八个列强发动了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更大 的灾难。清政府、西太后在此期间扮演了一个非常可耻的角色,利用义和 团以发泄与列强矛盾的私愤,出卖义和团以与列强妥协。义和团期间的社 会矛盾是极其复杂的。
廊坊 天津 大沽
隶
运
张德成渤、曹福田和聂士成 在天津抵抗八国联军
1900年6月罗荣光 海在大沽炮台为国捐驱
西
河 南
平原
河
东
济南 河山
黄 江苏
黄
胶州湾
海
都统衙门
被联军轰毁的北京民房和正阳门
四、东南互保与自立军勤王
1、东南互保 当北方军民与侵华的侵略者进行浴血奋战之时,1900年6月26日,
三、八国联军侵华和清政府宣战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 下,从大沽登陆,挑起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侵略者所到之 处,烧杀劫掠,中国人民遭受到空前的蹂躏。
京津军民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形势图
义和团和清军围攻 使馆和教堂
山 义和团和清军在直廊坊
顽强阻击八国联军
北京
1900.6
二、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及发展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基本原因:
是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日益深入的 政治、经济、文化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 群众的强烈反抗,即是中外民族矛盾的 产物。
直接原因:
是外国在华教会势力对中国城乡民 众的压迫激起反抗。
义和团运动形势图
山 直189西6-1899年秋 Nhomakorabea义和拳主要 活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