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之二

合集下载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2 教学内容介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历史和背景。

引发学生对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思考和讨论。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实物或多媒体展示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并讨论。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第二章:图像和符号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图像和符号作为一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图像和符号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图像和符号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图像和符号在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中的应用和意义。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图像和符号的差异和共性。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实物或多媒体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图像和符号。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并讨论。

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图像和符号表达。

第三章:用手势和肢体语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手势和肢体语言作为一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手势和肢体语言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手势和肢体语言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手势和肢体语言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和意义。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手势和肢体语言的差异和共性。

3.3 教学方法使用视频或现场演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手势和肢体语言。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并讨论。

鼓励学生实践和分享自己的手势和肢体语言经验。

第四章:自然界中的信号和标志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自然界中的信号和标志作为一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信号和标志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界中信号和标志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自然界中信号和标志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信号和标志的差异和共性。

4.3 教学方法进行户外观察或展示自然界中的信号和标志的图片或视频。

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一、教学目标.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感知课文结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

3.让学生了解没有文字之前人类交流的方式,从而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便利及重要性,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

二、学情分析《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一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是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的叶圣陶写的一篇说明文。

它具体介绍了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这篇课文清楚明了地向我们介绍了古代人类记事和通信的方法。

因为课文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层次清晰,语言准确,它在介绍记事、通信方法的时候作者穿插了一些事例,使读来非常有趣味。

有利于学生充分感受“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所折射出的人类的智慧。

在结构上:学生初读课文会觉得层次不清,线索不明,鉴于年龄特点,他只能关注到部分段落,整篇课文看似零碎,但实际上从题目就能看出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书,一部分是信。

在内容上:了解古代人类记事、通信方式是比较容易的,但感受那时书和信的奇妙之处,进而对比感受今天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是比较困难的。

在写法上:三年级的孩子第一次遇到正式的说明文,在学生在读通、读正确课文的基础上,不能在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上耗去太多的时间,这样会使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变得枯燥无味。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没有文字之前人类交流的方式,从而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便利及重要性,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

四、教学过程教学视频地址:https:///i6490335283148489230/?utm_source=t outiao&utm_medium=feed_stream#mid=71675369193​更多教学视频请进https:///c/user/71675369193/#mid=15810281 464187024.1第二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复习巩固,整体感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含义,学会用生活中的事物来表达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张白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一本书,问学生:“这本书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学习1.老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2.学生描述后,老师引导:“这就是不用文字的书,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来传递信息和情感。

”3.老师出示一封信,问:“这封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5.老师举例说明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漫画、表情包等。

6.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生活中的事物来表达情感。

(三)实践环节1.老师出示一张白纸,让学生在纸上用彩笔、剪刀、胶棒等工具创作一幅不用文字的书或信。

2.学生创作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帮助。

3.创作完成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布置1.请学生回家后,用生活中的事物创作一幅不用文字的书或信,并分享给家人。

2.家长参与评价,共同感受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实践,使他们初步理解了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但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培养。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理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含义对话设计: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书吗?”学生:“书是用来读的,上面有字。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9 书信 ③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优质课教学设计_13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9 书信 ③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优质课教学设计_13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体会人类的聪明才智,认识文字的重要性。

2.通过熟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培养语感。

3.体会人类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方法】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反复读上下文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理解课文、感悟课文,最后再将“语文天地”中的实践活动与之联系。

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其他方面能力也得到训练。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九单元书信,齐读课题(不用文字的书和信)1.课文中的词语你还会读吗?齐读词语两遍:2.词语都熟悉了,我们接着看课文,请同学们翻开书70页,快速读课文,回忆课文哪些段落是介绍不用文字的书?哪些段落是介绍不用文字的信?生快速读课文。

3.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两个)哪些段落是介绍不用文字的书?第一部分(1-2)哪些段落是介绍不用文字的信?第二部分(3-5)在第一部分当中,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记事方法?(第一自然段介绍了结绳记事的方法,师板书)第二自然段又介绍了什么记事方法?(第二自然段介绍了贝壳记事的方法)说完整三到五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通信方法?(三到五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东西”通信的方法)4.第一部分主要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指生反馈:(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为中心句,请你用横线把它画下来。

5.什么样的方法(奇妙的方法)6.什么才算得上奇妙,你怎样理解?(奇特,巧妙,稀奇,不一般)7.齐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这两种记事方法奇妙在哪里?8.结绳记事奇妙在哪些地方?生:大小不同,形式有别(师板书)请你用小三角形在课文中标注出来。

师引读课文:我们一起来体会结绳记事的奇妙之处,齐读9.贝壳记事又奇妙的哪里?生:大小不一,颜色形状多种(师板书)请你用小三角形在课文中标注出来。

师引读: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我们一起来体会贝壳记事的奇妙之处10.杨老师找到两张关于结绳记事的图片,仔细观察,你能从中发现这些绳子有哪些特点吗?生:结的大小不同,打结的形式有别,绳子长短不同,打结的方式不同,打结的大小不一,不同的形式表示不同的数量……11.杨老师还找到三张关于贝壳记事的图片,仔细观察,你从中发现这些贝壳有哪些特点?生:大小不一,颜色形状多种,圆形,方形,椭圆形,波浪,翻卷,有孔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看来大家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4 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它们的存在和意义。

步骤2:展示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不同类型和形式,如图形、符号、动作等。

步骤3: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作用和影响,如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促进交流等。

步骤4: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展示并进行分享。

第二章:图形和符号2.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图形和符号作为一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图形和符号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和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4 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图形和符号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它们的存在和意义。

步骤2:展示不同类型的图形和符号,如几何图形、交通标志、编程代码等。

步骤3: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图形和符号的作用和影响,如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促进交流等。

步骤4: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图形和符号,展示并进行分享。

第三章:动作和表情3.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动作和表情作为一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存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动作和表情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和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4 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动作和表情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它们的存在和意义。

步骤2:展示不同类型的动作和表情,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舞蹈动作等。

步骤3: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动作和表情的作用和影响,如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促进交流等。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与信》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与信》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一片甲骨,引发学生好奇心,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上面画的是什么?”
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甲骨文,引导学生思考: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是如何记录生活的?
3.揭示课题《不用文字的书与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500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文字产生敬畏之心,认识到文字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2.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激发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3.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体会亲情、友情的重要性。
4.培养合作精神,懂得在团队中分享、互助、共同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能正确运用。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文字的发展历程,认识到文字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预习、课堂讨论、互动提问等方法,主动探索、思考课文知识。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文字演变过程中,加深对文字的认识。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对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进行讲解,让学生正确书写、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3.讲解课文内容,介绍文字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结绳记事、图画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不同阶段的文字。
4.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字的演变过程,认识到文字的重要作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与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设计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设计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非文字形式的书籍和信件。

激发学生对非文字形式书籍和信件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对多样化的阅读材料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非文字形式的书籍和信件的种类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非文字形式书籍和信件的意义和价值。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非文字形式的书籍和信件。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二章:图像书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图像书籍的特点和魅力。

培养学生对图像书籍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图像书籍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图像书籍的魅力和价值。

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图像书籍。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像书籍,理解其特点和魅力。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图像书籍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用手势和表情传递信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手势和表情在非文字书信中的作用和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手势和表情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手势和表情在非文字书信中的种类和特点。

分析手势和表情在非文字书信中的作用和意义。

引导学生运用手势和表情进行沟通和表达。

3.3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手势和表情进行沟通和表达。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手势和表情在非文字书信中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用音乐和声音传递信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音乐和声音在非文字书信中的作用和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音乐和声音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音乐和声音在非文字书信中的种类和特点。

分析音乐和声音在非文字书信中的作用和意义。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和声音进行沟通和表达。

4.3 教学方法采用音乐和声音的示例,让学生体验和理解音乐和声音在非文字书信中的作用和意义。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音乐和声音在非文字书信中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非文字书信的特点和价值。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和理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故事情节,了解古代人民书写方式的不同;2.能够运用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完成自己的不用文字的“书”和“信”;3.能够准确地使用本单元所学的生字词语。

二、教学重点1.学习《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故事情节和学习板块;2.创作自己的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三、教学难点1.准确理解古代的不用文字的书写方式,运用想象力设计自己的不用文字的“书”和“信”;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时长导入新课预习多媒体教学5分钟讲授《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故事情节讲解合作探究20分钟学习设计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小组合作30分钟评价展示结果展示10分钟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师生互动5分钟六、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资料,播放相关视频,带领学生回忆与本课相关的上一个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故事情节。

2. 讲授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讲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故事情节,并引导学生理解古代人民的不用文字的书写方式。

3. 学习在小组合作的环节中,学生需要设计自己的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体验古代人民的书写方式。

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不用文字的书写方式和工具,同时也可以给学生一些启示或思路,以免学生无从下手。

4. 评价学生设计完成后,老师可以让学生相互展示他们的作品,并探究他们设计的不用文字“书”和“信”的特点和创意。

5. 小结在本节课的小结环节,老师可以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简述他们对古代人民书写方式的理解,同时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

七、课后作业完成本单元默写部分相关的生字词语,并进行复习。

八、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结合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加强了对古代不用文字的书写方式的解释和示范,以及创意设计的启示和指导,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该课题的理解和掌握。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优秀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优秀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激发学生对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定义和特点。

探讨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历史发展和使用情境。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利用图片和实物展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第二章:古代的不用文字的书和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形式和用途。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认识和尊重。

2.2 教学内容介绍古代的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如岩石画、符号、图腾等。

分析古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在交流和记录中的作用和意义。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比较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

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图片和资料。

第三章:现代的不用文字的书和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现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形式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现代社会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3.2 教学内容介绍现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如表情符号、手语、涂鸦等。

探讨现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在人际交流中的应用和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分享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利用网络资源和社会实践,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体验。

第四章: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创意实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创作原则和技巧。

进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创意实践和展示。

4.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指导和分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

利用艺术作品和展览,评价和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激发学生对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继续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主要概念和知识点。

展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导课使学生明确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是人们创造的帮助记忆和通信的好方法。

2、通过审题猜想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能自主提问,有目标的进行阅读。

3、学习要求认读的生字,结合课文内容重点学习“族”字的造字方法,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4、读准多音字“斗”。

写好钢笔字,重点指导“藏”“经历”和“严厉”的书写。

5、学习近义词解词、字义合并解词和归类识记词语的方法。

6、通过逐句阅读和做批注的方法学习画出自然段的中心句和关键词。

7、通过学习和“书”有关的词语感受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

8、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揣摩语句的情感色彩。

9、指导学生逐步学习分析和比较,思考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优点和缺点。

10、了解叶圣陶,推荐阅读叶圣陶的作品。

一、导课1.同学们好!我是左老师,左呢,就是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左,晚清著名将领左宗棠的左,,著名的军事家左权的左,呵呵,说白了,就是左右的左。

2.记住左老师是哪个左了吗?3.学生反馈,教师适当提醒评价。

评价预设引导一:(左老师说了一遍你就记住了,你的有良好的记忆能力,(课件出示“记忆”这个生词。

)但是如果左老师今天下课后和你们再见了,10年以后你还能记得左老师今天讲的每一句话,你的记忆能力,就是超人了!可惜这样的超人世上少有,是吧!)所以人啊为了帮助记忆就创造了很多奇妙的方法。

(课件出示“创造”一词)评价预设引导二:(看起来很多知识和内容,我们用耳朵听一遍是很难完全记忆的。

(课件出示“记忆”这个生词。

)所以人啊为了帮助记忆就创造了很多奇妙的方法。

(课件出示“创造”一词)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文章《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课件出示叶圣陶先生图片)(板书课题)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边写边介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意思就是不用文字的书和不用文字的信,为了语言简练不罗嗦,写成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最新审定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第2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精编)

最新审定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第2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精编)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会10个生字,写会12个生字。

积累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能按内容不同把课文分成两部分。

过程与方法1.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和通信的方法。

2.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从而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读通课文内容,了解简单的书和信的发展历史,增强学生对生活的了解与热爱。

教学重点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会10个生字,写会12个生字。

积累部分词语。

2.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同时体会王安石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法、合作解疑法、想象感悟法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完成导学。

2.课前师生分别收集有关人类早期文字的通讯资料,以及有关现代的通讯资料,体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文化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为理解课文做基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东西,出示贝壳和绳子,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2.这些贝壳和绳子在人类创造文字之前作用可大了,还被人们用来记事呢!3.板书课题,齐读。

二、新课学习(一)检查复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古代人类是怎么记事的呢?(指名反馈)5.导读:那么他们又是怎样通信的呢?(二)学习课文,了解古人的通信1.默读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2.汇报。

(1)结绳记事(课文第1自然段)师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并发挥学生想象力。

我是一个技艺高超的猎手,昨天,我到森林里去打猎。

前天的天气真好,运气也不错,打了一头大猎物,你们猜猜我打到的是什么?(学生猜是大象)对是大象,为了记载这件事,我在绳子上打上一个大结。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北师大版
3.小组合作作业: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公共主题,如“环保”、“关爱老人”等,共同创作一份非文字宣传册,旨在提高大家对主题的认识和关注。
-宣传册要求内容丰富、有创意,能够吸引他人的注意力。
4.情感体验作业:
-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用非文字方式记录下来,如拍摄照片、绘制插画等。
5.情感态度:学生对于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等价值观有初步的认识,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运用非文字信息传递情感和故事,这是本章节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创作非文字书信,使之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是教学的关键。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其能够从图片、符号等非文字信息中提炼出有意义的内容,这是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2.教师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
3.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意书信的格式和规范,力求使作品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部分学生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非文字信息传递的特点、方法和技巧。
3.强调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等优良品质。
-教学方法:采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强调作品的创意、表现力和格式规范。
4.总结反思,提升能力:在课程结束时,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学习的内容,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填写学习反思表,整理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4.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如何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记录和传递信息。

2.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艺术、建筑等。

二、教学内容:1. 图像记录:介绍古代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以及它们在记录历史和文化中的作用。

2. 符号传递:讲解古代文字的发展过程,以及符号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性。

3. 建筑设计:分析古代建筑特点,了解其如何传递信息和表达文化。

4. 现代应用:探讨现代社会中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如电影、音乐、网络等。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结合所学内容,创作一份不用文字的书或信。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像记录、符号传递、建筑设计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实践法: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创作,增强直观感受。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2. 课件: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耗材:纸张、画笔、音乐设备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他们的积极性。

2. 学生作品: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创作的不用文字的书或信,评价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古代壁画或雕塑,引发学生对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的兴趣。

2. 讲授知识点:讲解图像记录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古代建筑中的符号和图案,如希腊神庙、印度佛塔等,引导学生了解其传递信息的方式。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选择一种不用文字的书或信的形式,进行创作和展示。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在讲授知识点时,引导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思考。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与教学反思《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三年级)一、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班共有25人。

其中男13人,女12人.他们思维活跃、自信心、表现欲特强,但持久性较差。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花样新、多,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生字教学时,学生只会抓简单的字进行说明学习,对较难的字不大爱理,所以在教学中我需对较难的字给以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去感悟。

二、教学内容分析:教会学生知道新的书写工具。

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0个。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分析: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0个。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查找有关“翠鸟”的资料。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些书和信,学生观察。

2、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3、板书课题:《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学生齐读两遍)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出示10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忆、示、辨、斗、踏、邮、递、惟、淘、严(3)出示生词,同桌读、指名教读。

记忆、表示、分辨、战斗、脚踏、邮递、惟有、淘气、严厉(4)指名接读课文,并指名评价。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

①说说自己通过读,知道了什么?②指名说说。

③想读第1、2自然段的同学读。

(2)小组合作学习:第3——5自然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学习课文,知道人类有哪些不用文字的记事和通讯方法。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学生自主识字,学认生字10个。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得是什么?(出示“书”“信”)生:一本书和一封信。

板书:书和信师;这里面都写满了什么?(字、汉字、文字)板书:文字师: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课文说: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可是在汉字还没出现的时候,人们是怎么传递信息的?(学生思考、讨论)生:那时候的人们是不交往的。

生:他们可以用语言交流。

生:他们可以送东西。

……师:你们知道那时候人们也有自己的书信,却是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你们信吗?(学生半信半疑)不信我们一起乘坐时光隧道去看看。

红笔板书课题:不用评析:创设认知中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形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小组合作学习生词、生字,教师巡视,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4.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学生分组接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标出段序(5段)集体评价。

评析:在学生已有识字能力和识字方法基础上,在整个识字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听、说、读、写、看,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每个孩子的体验和认知水平不同,记忆生字的方法自然也不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识记,让学生自己悟出汉字的特点,编口诀记忆生字,互相教授,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一个学习活动的点拨者、引导者。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学习课文,知道人类有哪些不用文字的记事和通讯方法。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学生自主识字,学认生字10个。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得是什么?(出示“书”“信”)生:一本书和一封信。

板书:书和信师;这里面都写满了什么?(字、汉字、文字)板书:文字师: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课文说: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可是在汉字还没出现的时候,人们是怎么传递信息的?(学生思考、讨论) 生:那时候的人们是不交往的。

生:他们可以用语言交流。

生:他们可以送东西。

……师:你们知道那时候人们也有自己的书信,却是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你们信吗?(学生半信半疑)不信我们一起乘坐时光隧道去看看。

红笔板书课题:不用评析:创设认知中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形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小组合作学习生词、生字,教师巡视,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4.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学生分组接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标出段序(5段)集体评价。

评析:在学生已有识字能力和识字方法基础上,在整个识字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听、说、读、写、看,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每个孩子的体验和认知水平不同,记忆生字的方法自然也不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识记,让学生自己悟出汉字的特点,编口诀记忆生字,互相教授,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一个学习活动的点拨者、引导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
计之二
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4、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

重点难、关键1、了解古代的一些记事和通讯的方法。

2、收集资料,了解现代的一些信息传递的方式。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人类是由什么进而来的吗? 2、教师简单地介绍人类的发展,后导入:那时候没有文字,更不用说有电等现代通讯设备了,那么他们是怎样记事和传递信息的呢?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两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检查自读的情况。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3)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抒发自己的看法。

) (4)教师适当的总结,并再强调下列字的读音和书写。

“徽”“擦”“烁”“倒”(多音字)“摔”。

(5)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三、整体感知,弄清条理1、反馈课文的分段情况。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教师小结,理清文章的条理。

4、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部分,了解过去的记事方式1、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其他思考:这一部分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

2、指名反馈。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 3、理解“奇妙”。

4、导读,学生自读课文: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奇妙的方法记事的呢? 5、指名反馈(结绳记事、贝壳记事)(学生反馈后教师出示课文中相应的插图。

)
6、讨论:人们是怎样用绳子和贝壳记事的。

7、集体反馈,读课文中相关的语句。

8、引导想像,各种绳子结以及贝壳
可能代表什么意思?(学生发挥想像,自由发言)。

9、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古代人类是怎么记事的呢?(指名反馈)
5、导读:那么他们又是怎样通信的呢?
二、学习课文,了解古人的通信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他们又是怎样通信的呢? 2、指名反馈。

(借助特定的事物表达一定的意思。

) 3、课文举了一个什么例子。

(指名反馈) 4、学生读课文相关的句子。

5、引导学生想像,他们如果是报平安会怎么表示呢?(学生大胆想像,自由发言) 6、教师小结:虽然古代的人类没有我们现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他们利用自己身边能够利用的事物进行通信,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我们现在所用的文字,创造了人类一个又一个的文明。

三、阅读课文,加深理解1、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

2、读完课文,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发言,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 3、教师总结,鼓励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古代人类生活知识。

四、拓展延伸,说现代的通信1、小组讨论、交流:你们知道我们现代都有哪些通信方式。

2、集体反馈。

3、鼓励探究:你们知道吗。

过去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人们的通信方式可多了,只是不及我们现在的迅速。

[教师可以将一两个关于过去人类通信的方式告诉学生,(例如长城烟火台的由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附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