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6页)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汇总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全册)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全册)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共12个单元)第一单元:数到8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数的相加,分类,排序的能力。
教学内容:数到8教学重点:数的认识教学难点:数的分类教学准备:课件、精美的数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显示数的图片以及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数的内容。
2. 引入新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逐一教学数字0-8。
3. 数的分类与排序:通过展示不同数量的物体,要求学生将其分类,并按照顺序排列。
4. 数的相加:通过数学计算游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数相加练习。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布置相关练习。
第二单元:数到10教学目标:能写出0-10的数字,能正确称呼0-10的数。
教学内容:数到10教学重点:数字的书写教学难点:数字的准确称呼教学准备:卡片、数字书写练习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卡片,逐一教学数字0-10的写法,并让学生进行跟读。
2. 数字书写练习:通过给出数字书写的练习资料,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3. 数字的大小比较:通过给出不同的数字,要求学生进行大小比较。
4. 数字的读写:给出一些数字,要求学生正确称呼出来,并进行书写练习。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布置相关练习。
第三单元:数到20教学目标:能写出0-20的数字,能准确称呼0-20的数。
教学内容:数到20教学重点:数字的认识和写法教学难点:数字的准确称呼和书写教学准备:卡片、数字书写练习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卡片,逐一教学数字0-20的写法,并让学生进行跟读。
2. 数字书写练习:通过给出数字书写的练习资料,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3. 数字的大小比较:通过给出不同的数字,要求学生进行大小比较。
4. 数字的读写:给出一些数字,要求学生准确称呼出来,并进行书写练习。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布置相关练习。
第四单元:比较算式大小教学目标:能比较大小,理解不等号的含义。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4篇)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4篇)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篇1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正方形、实物(地砖)、题单、。
学具准备:实物(地砖)、尺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 师:同学们,前两天大家已经初步认识了图形的周长,那谁能用一句话告诉老师,什么是周长?怎样求图形的周长?2. 出示正方形。
师:请说出图形的名称。
正方形的特点是什么?如果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需要测量它的哪些边的数据?师:真是一群能干的孩子,那现在林老师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愿意用你们学到的这些本领来帮助林老师,做一个能干、又有爱心的孩子吗?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 谈话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儿,名叫丫丫,就快满五岁了,和你们一样,她非常非常渴望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漂亮房间,所以呢,我按照装修师父的要求买了一些材料,需要同学们来帮助老师测量和计算一些数据,你们可以吗?2.教学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A.展示实物(地砖),请生观察其形状。
(板书:地砖的)B.学生分组测量地砖边长数据,(提示:测量是尽可能的取整厘米数。
)并用至少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出地砖的周长。
抽生说算理,师板书。
方法一:10 +10+10+10=40(厘米)方法二:102+102=40(厘米)方法三:104=40(厘米)C.全班讨论:你觉得那种方法最好记忆,最简便?为什么?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呢?由此得出:(板书)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边长4生齐读公式两遍,并在题单上默写。
师:边长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师: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求出什么?三、练习。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一乘除法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4、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
2、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口算。
单元课时安排:10课时第一课时小树有多少棵(1)教学内容:P2-3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一、复习:⑴口算3×8= 5×4= 9×3= 4×2=8×7= 7×9= 5×5= 8×4=二、情境引入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
(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三、探索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3=4、讨论算法。
①用加法算:20+20+20=60(棵) ②用乘法算:20×3=60(棵)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20×3”的口算过程 2×3=6,20×3=60·····5、教师提出问题:4捆一共多少棵?5捆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自已完成,最后与同伴交流。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已经养成了研究的惯和常规。
然而,由于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不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因材施教。
从上学期的研究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
但仍有少数同学存在研究态度的问题,需要积极引导他们,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因此,在新的学期里,我们不仅要端正学生研究态度,还要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研究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研究(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
通过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研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研究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一册北师大版(8份打包)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一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理解数学概念,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册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测量、时间和数据等。
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 难点: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问题的解决。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学:讲解新知识,通过例题示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知识。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教学方法的反思和教学效果的反思,以便于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施步骤,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1. 导入生活实例导入: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提出相关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故事导入:通过有趣的数学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已学知识,自然过渡到新课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2. 新课教学概念讲解: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数学概念,避免使用专业术语,确保学生能够理解。
例题示范: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和示范,展示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所学知识。
互动提问: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活跃度。
3. 课堂练习分层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锻炼。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一单元第1课时小熊购物课时目标导航一、教学内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2~3页)二、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先算乘法,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探索乘加、乘减两种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其合理性。
一、情境引入(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食物图)师:今天,小熊胖胖准备到商店买些食物。
你们看商店里有些什么?学生根据问题,独立读图,找到图中的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按顺序说出食物及其价格)二、学习新课1.教学乘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食物图及问题)(1)画图分析、分步计算。
师:胖胖要买什么?(1个蛋糕和4个面包)师: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这些食物,帮助我们分析问题。
(课件出示下图) 面包:蛋糕:师:先画一画,再分别算一算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应付多少元。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点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面包:3×4=12(元)蛋糕:6×1=6(元)师:我们再一起画图看看,1个面包3元,4个面包就是“三四十二”元。
1个面包6元。
(课件演示下图)师:所以胖胖应要付多少元?(点名学生回答)板书:12+6=18(元)(课件演示下图)(2)列综合算式。
师:你能将两个算式组合在一起计算胖胖应付的钱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教师巡视指导)点名学生列式,板书:①3×4+6 ②6+3×4引导学生一起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师:这两种列法都有乘法和加法,我们应该怎么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算式的含义思考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尝试计算。
点名小组汇报,板书:①3×4+6②6+3×4=12+6=6+12=18(元)=18(元)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像这样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是乘加混合运算,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全册教案(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案(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至第五章的内容。
其中,第一章为《数的概念》,主要讲解自然数、负数和零的概念;第二章《数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第三章《几何图形》主要介绍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第四章《量的计量》涉及长度、面积、体积和质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第五章《数据分析》讲解图表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进行数的运算。
2. 使学生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计算。
3. 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进行量的换算。
4.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制作图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运算规律,几何图形的复杂计算,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 教学重点:数的运算方法,几何图形的性质,计量单位的使用,数据分析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几何模型、计量工具等。
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量角器、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购物、测量长度等,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讲解与演示:在黑板上进行讲解,配合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3.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方法,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重点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画出一个正方形,测量其边长,并计算面积。
(3)制作一张统计表,记录班级同学的年龄分布情况。
2. 答案:(1)23 + 17 = 40、56 28 = 28、89 × 90 = 8010、36 ÷ 6= 6。
(2)正方形的边长为10cm,面积为100cm²。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乘除法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2、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3、使学生能够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4、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单元教学重点: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2、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3、在能够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单元教学难点:1、口算乘法中的进位口算2、口算除法中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3、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第1课时: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内容:P2 P3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重点:能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教学难点:掌握计算的方法教学方法:归纳法、练习法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设计学生的活动教学反思一、复习。
1、师生一同复习乘法口诀。
2、教师向学生出示口算乘法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二、新授。
1、小树有多少棵?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并提出问题:小树有多少棵?2、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怎样想的?3、学生完成本道题4、教师再提哦出问题: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5、完成P1第2题,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6、完成P1第3题,做完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三、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3题1、 1~2 学生独立完成。
2、第三题前两问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算,然后再做。
最后一问有开放性,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规则,并演示几次,让学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进行游戏。
五、小结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学得怎样?学生互相背诵,接力背诵也可以有其他方式。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推荐文档
小学电子教案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姓名: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
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
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
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北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教学内容:教材第92-93、94-97页。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提高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2、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正确率,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难点: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与方法:课件、总结法,复习法。
教学过程:一、整理本学期数与代数知识内容。
1、引导学生回忆,指名汇报。
学生独立回忆,汇报自己的知识点: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乘法,认识小数。
2、指导学生整理重点,交流自己学会了什么?同桌合作整理交流。
二、基本练习。
1、出示总复习第 1.2题。
教师倾听学生对小数意义的表达,给予及时正确评价。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每个小数所表示的意思。
学生独立将文具的价钱从小到大排列,全班交流自己的方法。
2、出示总复习第 6.7题。
给学生时间充分交流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
独立思考,按要求完成学习。
3、复习乘除法,结合第3题巩固对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运用。
学生独立计算,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4、复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出示第 4 题。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题尝试练习,交流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
5、自主练习,教材 95页第 9 题。
学生认真判断对错,然后改正错题,全班交流错题原因。
三、复习提高。
1.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第 6题,交流: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学生独立计算,按要求交流自己的算法。
2.组织学生复习第 7.8题。
个别板演,汇报自己的方法。
3.计算比赛,出示教材 94页练习题第 3.4题。
学生对立计算,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赛完成。
四、复习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经常算错的题目,说一说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同桌合作整理,全班交流,展开互评。
五、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总复习,你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自己学会的复习方法,本学期学习内容,全班互评。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小熊购物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教学课时:2教学准备:挂图,实物,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切入举偶1、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今天是星期日,熊妈妈领着小熊贝贝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小熊贝贝都看不过来,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还一个颈地嘟囔:“妈妈,我想买这个。
妈妈,我还想买那个……”最后,他们来到了超市的东南角。
2、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谁能用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二、对话平台:玩中学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指名汇报。
(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指名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可板书问题。
(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
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回兴趣浓,积极性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
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乘除法”学习计划单元学习内容:1、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千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
3、结合例题的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探索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单元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的意识。
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千以内)的口算方法,探索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
3、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表内乘除,能正确、迅速口算百以内加减法以及用乘法口诀求商地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口算乘法: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口算除法:这部分教学内容包括一个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单元学习课时:7课时单元学习小结:本单元知识在同学们的努力配合下,发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风格,使点点滴滴的知识象春雨一样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了学生的心田,达到了润物细无声之目的,学生们对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掌握地比较牢固,并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新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们学习兴趣浓厚,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协作研究相结合的最佳学习方式,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沿着良性轨道螺旋式上升。
第一课时小树有多少棵学习内容:课本第1、2页上的例题和试一试1~3题。
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整千数的思考过程和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一、乘除法1、小树有多少棵(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P2-3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P2的挂图,引导学生先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理解图意并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二、探索方法1、小组讨论算法:让学生结合提出的问题,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计算方法。
2、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将学生的算法写在黑板上。
对正确的方法均给予肯定。
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2×3=6与20×3=60 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得出较简的计算方法。
3、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第2题:让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然后反馈结果,再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最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组题目,找一找横行竖列算式的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
对于学生的发现,只要合理,教师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理解与应用:组织学生练习并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P3上的第1、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P3上的第3题:先让学生看懂图,再理解题目中每一问的意思。
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方法。
最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1、数学游戏:通过P3的游戏巩固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小树有多少棵20+20+20=60(棵)2×3=6 20×2+20=40(棵)20×3=60(棵)答:小树有60棵。
板书P3第2题(3)中学生所提问题及解答。
2、需要多少钱(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教科书P4-5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交流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实用7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实用7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创设有目的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固体胶、小纸片、硬币等)2、学生准备: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固体胶、小纸片、硬币等)【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手掌面及数学书封面引出物体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面积)2、以淘气想加入到同学们当中来,出示课件引出: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封闭图形)二、初探面积的含义。
1、感知:①寻找身边物体的面积,学生举手回答。
②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同桌互说并举手回答。
2、学生活动: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①教师出示长方形与正方形。
学生猜测图形面积的大小。
②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具袋中的学具想出多种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演示不同方法并由学生选择测量面积比较准确的方法。
④师引出数格子的方法。
三、应用。
1、(课件出示)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生观察后举手回答。
2、出示两个正方形,学生讨论并判断是否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
让学生知道比较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
3、书本40页画一画。
四、拓展(小小设计师)在方格纸中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图形贴画。
1、由智慧老人送礼物引出。
2、教师提出活动具体要求。
3、投影仪展示学生部分作品,并比较图形面积大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册一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包括: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乘法、年月日和认识小数.图形与几何包括:观察物体、周长.除此之外;还有“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观察物体”设计了两个课时;从更多的不同位置观察一个或两个物体;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想象、推理、模拟、观察、验证;获得丰富的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以此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综合与实践”设计了“校园中的测量”;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工具和方法在开展测量活动;经历活动全过程;积累实际活动经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整理与复习”、“总复习”按照整套教材的整体编排重新设计;具体设计思路请见整套教材的修订方案.1.借助画直观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体会“化繁为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标准》明确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研究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册教材特别注重运用画直观图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学息;理清数量关系;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通过画图方式呈现、筛选有用息;进而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在观察、解释和比较中体会“化繁为简”的过程;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本册教材在前几册教科书已有渗透和铺垫的基础上;力求突破以往的呈现形式;结合生活或具体情境;不仅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即:“从哪里来”;还在试一试和练习中设计了让学生根据算式寻找生活中的原型的活动;即:“到哪里去”.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每个算式所表示的实际含义;理解其意义;增强应用意识.2.借助最熟悉的生活原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探索计算方法.小数是十进分数的一种非凡施展阐发形式;根据十进制的位值原则;把十进分数仿照整数的写法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就是小数.相比分数;小数在现实糊口中应用更加广泛;学生在一样平常的糊口中或多或少都接触到过一些小数.因而课本安排先研究小数;再研究分数.“元、角、分”是小数的一种常见的、直观的的现实模型;学生生活中有接触;并不陌生.因此教材主要利用元、角、分与小数之间的关系;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并结合购物情境来应用小数.无论是“认识小数”还是“小数简单的计算”;大都在购物情境中进行;借助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表示单价的小数的实际含义;理解计算小数加减法为什么数位对齐的道理.为丰富对小数的认识;课本还借助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十进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小数.课本选择“能经由过程吗”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在相识用小数表示的“栏杆和汽车”高度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小数.教学时需要注意;本单位只是借助元与角之间、米与分米之间的十进干系;初步渗透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枢纽的问题是把1角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1角=()元;把1分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1分米=()米.一旦打破了这个难点;其他问题就容易了.例如;由1元=10角;1角=0.1元;就可以推知10个0.1元等于1元等.但是;在这里不消引见“一位、两位小数”这样的观点;也不消笼统出“10个0.1是1”这样的结论.只需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有所体会即可.整套课本在注重科学美满知识体系的同时;更关注了课本的潜在功能;让课本真正成为学生学会研究的学本;教师要在教学中指点学生多读课本;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沿着有序的知识链条;在读课本、学知识、促能力的过程中;逐步的学会研究;享受数学研究的兴趣.一夹杂运算小熊购物教学内容:P2 --4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3×5= 4×8= 7×6= 36-17= 80-43=9×3= 8×5= 37-15= 8+15= 36+7=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5-18 45-18+20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二、探索新知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指导学生观察.1、提醒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晓得那些数学息?2、提出问题:假设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物?每种食物的数目不限.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3、办理问题.(1)列算式:3×4+6 6+3×4(2)相识算理;掌握算法.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各表示什么意思.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称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3×4+6 6+3×4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解法一:3×4+6解法二:6+3×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12+6 =6+12=18(元)=18(元)答:该付18元.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1、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大概会呈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a.3×4=12(元)20-12=8(元)答:应找回8元.b.20-3×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20-12=8(元)答:应找回8元.3、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5、小结: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巩固练习:1、P3“结合主题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2、试一试第1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讨论先算什么;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3、试一试第2题学生板演并订正.五、拓展练习:1、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进行小组讨论;写出算式并把现算什么标记出来.第二问根据题目创设的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2、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3、第6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再根据题目意思选择方法进行计算.6、总结强调: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设计:小熊购物(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解法一:3×4+6解法二:6+3×4(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12+6 =6+12=18(元)=18(元)答:该付18元.教学反思:——————————————————————————————————————————————————————————————————————————————————————————————————————————————————————————————买文具教学目标: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联合办理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糊口实际的亲昵联系.3.指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合作研究的习惯;体验合作研究的快乐.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相识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法:指导发觉学法:探究研究教学课时:2教具准备: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40÷8 28÷7 36÷6 24÷8 81÷9 15÷32.提问:上节课我们研究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二、探索新知出示P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相识图示内容;让学生找息.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廉价多少元?3.解决问题.(1)列算式.笑笑:18÷3+4每本算数本现价比原价便宜:3 -10÷2=6+4 =3-2=10(元)答:(略)=1(元)答:(略)(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小组讨论:3-10÷5表示上意思.算式“3-10÷5”中的“10”表示5本算术本10元;“10÷5”表示1本算术本多少元.所以“3-10÷5”表示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廉价多少元?因此计算“3-10÷5”的时候;应先算10÷5=2;再算3-2=1;用脱式计算式(3)指导学生发觉: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4.尝试解决问题.(1)提问:买1本算术本和1本英文本共花多少元?(2)让学生独立解答.(3)订正;并指导学生发觉: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三、巩固练习1.P6“试一试”.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2.P6“练一练”.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后放手独立完成.四、总结五、作业布置教学反思:——————————————————————————————————————————————————————————————————————————————————————————————————————————————————————————————过河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在办理问题的过程中履历小括号的发生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小括号的感化;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2、通过“过河“的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养成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时候先看运算顺序在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具学具:教具:课件和实物展示图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相识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夹杂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小括号在运算中的感化.难点:探索小括号的运用过程;能利用小括号办理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课时:2教法:指导练习学法:练习交流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口算6×9=30+15=42÷6=2、脱式计算7×2+3046-6×463÷9+7二、解决新知1.合作探究数学问题.小组根据提供的数学息;自行编写完整的数学问题.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例如:二年级*班;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准备坐船过河;每条船限搭客9人;他们至少需要几条船?2.展示思维;把握办理问题的方法.二年级*班;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准备坐船过河;每条船限乘客9人;他们至少需要几条船?思维:总人数----限搭客人数----需要多少条船分步计算:29+25=54(人)54÷9=6(人)综合算式:29+25÷9思考:这样列式就要遵照我们研究的夹杂运算方法来计算;计算的结果却与我们的分步计算结果不一样.你有怎样的办法呢?这里我们需要先计算加法.引入:“()”----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再计算除法.看看这样的方法;计算结果怎样呢?学生独立完成;感受这样的方法带来的成功喜悦.(29+25)÷9=54÷9=6(条)答:至少需要6条船.一句话:有小括号真好!理论;记忆理解: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分段理解;记忆)三、体验知识;形成模块完成P9中的“连一连”第2题.5×(36-29)(83-35)÷6 94-(25+19)完成之后;再次体验: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注意:做完括昊里的运算之后;不再要括号.4、课堂小节1.晓得办理问题的先后顺序.2.完整把握混合运算的顺序.阅读记忆: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3.数学符号要正确书写.五、作业设计1.记忆: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2.完成试一试、练一练.板书设计:过河(混合运算)混合运算预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法一:29+25=54(人)有小括号54÷9=6(条)先算小括号里;法二:(29+25)÷9再算小括号外教学反思:——————————————————————————————————————————————————————————————————————————————————————————————————————————————————————————————练习一教学内容:p11-12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3、经由过程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办理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经由过程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感化.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1枝红笔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通过上这一单元的研究;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指名口答)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二、指点练习1、(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2)让学生独立解答.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先算什么要划线)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注意: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明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3、第3题要肄业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4、(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让学生独立解答.5、先比较哪种饮料廉价;有3种方法:解法一:12÷6=2(元)解法二:3×6=18(元)解法三:12÷3=4(瓶)3>2 18>12 6>4答:男生买的饮料廉价.答:男生买的饮料廉价.答:男生买的饮料廉价.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3-12÷6=3-3=1(元)答:每瓶便宜1元.6、(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提问:为何要用小括号?不消行吗?a.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息.b.独立办理问题c.在小组内交流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7、指导提问:获得数学息——解决问题——根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交流合作)8、数学游戏数学游戏:“24点”;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先演示;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三、总结:第一单元所学的混合运算内容;一定要记清运算顺序.二观察物体单元教学目标:1、在搭平面图形和从多角度观察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着手操作能力.2、经历用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3、在拼搭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描绘正方体的相对位置.单位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根据指令用一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平面图形;并研究从多方位观察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着手操作能力.2、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初步学会通过提问搭出和别人同样的立体图形.看一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2、能力目标: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3、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研究兴趣.教学重点: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在拼搭和观察平面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准备:小正方体、小黑板、课件、小正方体.教法:引导法.学法:观察法、操作法、自学法、小组合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二、探索新知(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在观察、搭平面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绘正方体的相对位置.(二)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平面图形.1、教师经由过程课件演示调皮和笑笑搭平面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根蒂根基上说说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3、学生同桌间游戏;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4、学生交流.(三)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1、师生活动示范.2、学生同桌间展开游戏.三、研究检测:课件出示.(教师自编图完成上面各题)1、搭一搭;看一看.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正面画“√”;上面画“○”;侧面画“△”)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搭一搭;连一连.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图形有()个;划分是().3、搭一搭;填一填.填图号.⑴、从侧面看是图A的有().⑵、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⑶、还有什么样的平面图形从侧面看是图A?还有什么样的平面图形从正面看是图B?想想;搭一搭.4、上面的平面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划分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4、教师精讲点拨教师针对研究检测情况进行精讲.五、学生全课总结;拓展升华说一说:本日有什么播种?六、课堂练习:教材第15页的练习题.七、作业布置:1、搭建组合图形;并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2、完成p14页“练一练”4道题目.八、板书设计:搭一搭从分歧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大概分歧.教学反思:——————————————————————————————————————————————————————————————————————————————————————————————————————————————————————————————看一看(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2、能力目标:能正确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3、情感目标:提高研究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教学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教法:引导复习法.学法:自主研究、练习法.教学准备:水杯、牙膏盒、每人至少准备两个小正方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昨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把你学到的知识告诉老师和同学好不好?二、出示自学目标: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三、叫人说说课本p15页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笑笑说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说的对吗?四、出示自学自导:(8分钟)1、教师说明活动要求——猜一猜、搭一搭;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搭方法并拼搭.2、教师发出指令:用4个正方体搭出的平面图形从正面看有3个正方形.3、教师发出指令:从上面看有4个正方形.4、教师发出指令:从侧面看有2个正方形.5、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自己新搭的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五、反馈交流:1、学生交流自己所拼搭出的形状.2、交流你发觉了什么?(从分歧的位置观察平面图形;看到的形状大概分歧.)3、学生分小组相互指令做拼搭游戏.六、精讲: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七、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八、拓展延长:观察家里的物体;比如冰箱;电视机等;观察后画出正面、上面、侧面的平面图形.九、作业布置:练一练1234题.教学反思:——————————————————————————————————————————————————————————————————————————————————————————————————————————————————————————————三加与减单元教学目标:1、联合具体情境;在办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夹杂计算与实际糊口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糊口中的感化.2、探索连家、连减、加减夹杂计算的方法;能联合具体情境进行预算.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捐书活动教学目标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3、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学难点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发起算法多样化.教学准备教具:小黑板、小奖品、算式卡片、商品卡片、直尺.教学过程:一、谈话切入:我们小学生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这两所学校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们都想为“希望工程”多做贡献.老师把这两所学校的捐书情况做了个统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捐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吧!对话平台玩中学1、看一看;说一说.出示统计图;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息提出问题.(1)出示图表.这里就是当年我们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2)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问题呢?A、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B、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C、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13(本)2、想想.(1)三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列式:118+104+95=(2)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估算.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4)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3、算一算.你们以为自己估计的准禁绝呢?好;请你拿出练习本;着手算一算.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3、做一做4、(1)后来呀;我们的兄弟学校东宇小学也发起了捐书活动;这是他们的捐书情况;估计一下;他们捐了多少本?(2)汇报算式;结果.二、学中做1、计算比赛;完成练一练第一题.又对又快的同学可获得小奖品一枚.2、完成练一练第2、3题.3、完成练一练第4题.(1)独立思考;什么叫买1000送100?(2)小组交流.三、课堂总结.教学反思:——————————————————————————————————————————————————————————————————————————————————————————————————————————————————————————————运白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运白菜”的具体情境;探索三位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在办理问题及计算的过程中;思考、体会择优方法的轻易之处;从而能灵动地选择最好策略进行解题.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反复检验的好习惯.过程与方法:1、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相识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着手操作能力.情感立场和代价观:1、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际操作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学难点:认识和了解连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并探索其解题方法.教学准备:小黑板、小奖品、算式卡片、商品卡片、直尺.。
【最新整理】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一、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
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
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
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86页)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
案汇总
单元备课第一单元:乘除法总课时7
单元目标及重难点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感
受数学在实际生活汇总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和
一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4、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重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一
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
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口算.
单
元知识树
单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
算《植树》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
一位数的口算《小树有
多少棵(1)》
》
复习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
算《需要多少钱(2)》
复习
《练习一》
一位数除整
十、整百、整千
数的口算《参观
科技馆(4)》
》
单元知识树
搭一搭
(拼搭和观察
立体图形)
练习三
观
察
物
体
单
元
知
识
树
单
元
反
思
课
题
有多重
课
型
学案导学课年级三年级教师学
习
内
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8——19页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过程与方法: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搭配中的学问
有多重1
练习
克
、
千
克
、
吨
有多重2
1吨有多重
单
元知识树
单元反思
实践活动
购物
练习五
0×5=?
乘
法
去游乐场
乘火车
买矿泉水
课题 什么是周长
课
学案导学课
年级
三年级
教师
单元
目标
及重
难点
目标:结合实物和图形认识周长 探索并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等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认识周长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单 元 知 识 树
单 元 反 思
周长的计算
周长的认识 《什么是周长》
练习六
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游园》
长方形的周长 《花边有多长》 正方形的周长
《地砖的周长》
型
学
习
内
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4——45页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过程与方法: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
点
难
点
感知什么是周长,并能正确的计算周长.
学案导案
学习过程独
立
完
成
1.搜集各种树叶,并在纸上用彩笔描出树叶的边线.
2.在家中选取几种物品,并用彩笔在纸上描出它们的边线.
3.量出一个三角板三边的长度总和,并记录在练习本上,给爸
爸妈妈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课前预习
作业布置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点
拨
自
学
1.小蚂蚁沿树叶的()从一点开始,爬了( ),又回到了
( ).
2.沿着边线用手画一画,初步体验周长. 树叶一周的()
就是树叶的().
3.用手指描你数学书封面、课桌面的周长吗?
结合课前学
生预习情况
及存在的问
题加以点
拨.
交
流
解
惑
它们有周长吗?
1.物体(表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2.测量自己的腰围和头围.
软尺零刻度从腰部的一处开始,用尺子沿着腰部绕(),再回到(),看看刻度数,我的腰围是()cm.
软尺零刻度从头部的一处开始,用尺子沿着头部绕(),再回到(),看看刻度数,我的头围是()cm.
3.测量文具盒的周长. 我文具盒的周长是()cm.
小组交流
组际解疑
教师点拨
合
作
1.书上第45页“练一练”第1题.
2.书上第45页“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
组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