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报告规范专家共识(2019)》要点

合集下载

心电图诊断术语规范化中国专家共识...

心电图诊断术语规范化中国专家共识...

心电图诊断术语规范化中国专家共识...全军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心脏无创检测学组《心电图诊断术语规范化中国专家共识(2019)》编写专家组编号诊断术语(一) 总述 (类别编码 A)1 标准心电图2 其他正常心电图3 异常心电图4 无法解释心电图(二) 技术条件(类别编码 B)5 肢体导联反接6 胸导联位置错误7 导联脱落8 右心前区导联9 人工伪差 10 数据质量差 11 后壁导联(三) 窦性心律及心律失常12 窦性心律 13 窦性心动过速 14 窦性心动过缓 15 窦性心律不齐16 一度窦房阻滞 17 二度窦房阻滞 18 窦性停搏19 不确定性室上性心律 20 长RR间期(四) 室上性心律失常21 房性早搏 22 房性早搏未下传 23 房性反复搏动24 窦房结至心房内游走性心律 25 心房异位心律26 多源性心房异位心律 27 交界性早搏 28 交界性逸搏29 交界性心律 30 加速交界性心律 31 室上性心律 32 室上性心搏33 房早成对 34 房性二联律 35 房性三联律 36 房早伴差传37 房性逸搏 38 房性自主心律 39 加速的房性逸搏40 加速的房性自主心律 41 房性融合波 42 过缓房性逸搏43 过缓房性自主心律 44 过缓交界性逸搏 45 过缓交界性自主心律46 房性并行心律 47 交界性并行心律(五) 室上性心动过速48 心房颤动 49 心房扑动 50 房性心动过速 51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52 交界性心动过速 53 室上性心动过速 54 窄 QRS 波群心动过速(六) 室性心律失常55 室性早搏 56 室性融合波 57 室性逸搏 58 室性逸搏心律59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60 室性分支性节律 61 室性并行心律62 成对室早 63 室性二联律 64 室性三联律(七) 室性心动过速65 室性心动过速 66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67 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68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69 心室颤动70 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 71 宽 QRS 波心动过速(八) 房室传导72 短 PR 间期 73 房室传导比N ∶ D 74 一度房室阻滞75 二度Ⅰ型房室阻滞 76 二度Ⅱ型房室阻滞77 2 ∶ 1 房室传导78 房室阻滞(不固定传导) 79 高度房室阻滞80 三度房室阻滞(完全性) 81 房室分离(九) 心室内及房内传导82 室上节律差异性传导 83 左前分支阻滞 84 左后分支阻滞85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86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87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88 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障碍 89 心室预激波 90 预激综合征91 右心房传导异常 92 左心房传导异常93 Epsilon 波 94 局限性右束支阻滞95 Brugada 波 96 Brugada 综合征 97 J 波 98 J 波综合征(十) 电轴与电压99 电轴右偏 100 电轴左偏 101 重度电轴右偏 102 不确定电轴103 电交替 104 心前区 R 波异常增高 105 P 波电轴异常106 左室高电压 107 右室高电压108 顺钟向转位 109 逆钟向转位 110 R 波递增不良111 肢体导联低电压 112 胸前导联低电压 113 全导联低电压(十一) 心腔肥厚及扩大114 左房肥大 115 右房肥大 116 双侧心房肥大117 左心室肥厚 118 右心室肥厚 119 双侧心室肥厚 120 室间隔肥厚(十二) ST段、T波、U波、Q波121 ST段改变 122 ST-T改变 123 T波异常124 QT间期延长 125 QTc间期延长126 短QT间期 127 短QTc间期128 U 波增大 129 U 波倒置 130 T 波-U波融合131 心室肥厚所致的 ST-T 改变132 Osborn 波 133 早期复极 134 异常Q波(十三) 心肌梗死135 前间壁心肌梗死 136 前壁心肌梗死 137 前侧壁心肌梗死138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139 下壁心肌梗死 140 后壁心肌梗死141 右室心肌梗死 142 心房肌梗死(十四) 起搏器143 心房起搏心律 144 心室起搏心律145 心房感知心室起搏心律 146 房室顺序起搏147 心房感知不良 148 心室感知不良149 心房起搏不良 150 心室起搏不良151 心室起搏融合波 152 心房起搏融合波153 起搏相关心律失常 154 起搏介导性心动过速2019 年全军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心脏无创检测学组与《心电图诊断术语规范化专家共识》编写专家组共同发布《心电图诊断术语规范化中国专家共识(2019)》。

心电图诊断术语规范化中国专家共识(2019)

心电图诊断术语规范化中国专家共识(2019)

心电图诊断术语规范化中国专家共识(2019)发布机构:中国心血管相关专家小组(一)总述(类别编码A)1 标准心电图2 其他正常心电图3 异常心电图4 无法解释心电图(二)技术条件(类别编码B)5 肢体导联反接6 胸导联位置错误7 导联脱落8 右心前区导联9 人工伪差10 数据质量差11 后壁导联(三)窦性心律及心律失常12 窦性心律13 窦性心动过速14 窦性心动过缓15 窦性心律不齐16 一度窦房阻滞17 二度窦房阻滞18 窦性停搏19 不确定性室上性心律20 长RR间期(四)室上性心律失常21 房性早搏22 房性早搏未下传23 房性反复搏动24 窦房结至心房内游走性心律25 心房异位心律26 多源性心房异位心律27 交界性早搏28 交界性逸搏29 交界性心律30 加速交界性心律31 室上性心律32 室上性心搏33 房早成对34 房性二联律35 房性三联律36 房早伴差传37 房性逸搏38 房性自主心律39 加速的房性逸搏40 加速的房性自主心律41 房性融合波42 过缓房性逸搏43 过缓房性自主心律44 过缓交界性逸搏45 过缓交界性自主心律46 房性并行心律47 交界性并行心律(五)室上性心动过速48 心房颤动49 心房扑动50 房性心动过速51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52 交界性心动过速53 室上性心动过速54 窄QRS波群心动过速(六)室性心律失常55 室性早搏56 室性融合波57 室性逸搏58 室性逸搏心律59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60 室性分支性节律61 室性并行心律62 成对室早63 室性二联律64 室性三联律65 室性心动过速66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67 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68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69 心室颤动(七)室性心动过速70 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71 宽QRS波心动过速(八)房室传导72 短PR间期73 房室传导比N∶D74 一度房室阻滞75 二度Ⅰ型房室阻滞76 二度Ⅱ型房室阻滞77 2∶1房室传导78 房室阻滞(不固定传导)79 高度房室阻滞80 三度房室阻滞(完全性)81 房室分离(九)心室内及房内传导82 室上节律差异性传导83 左前分支阻滞84 左后分支阻滞85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86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87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88 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障碍89 心室预激波90 预激综合征91 右心房传导异常92 左心房传导异常93 Epsilon波94 局限性右束支阻滞95 Brugada波96 Brugada综合征97 J波98 J波综合征(十)电轴与电压99 电轴右偏100 电轴左偏101 重度电轴右偏102 不确定电轴103 电交替104 心前区R波异常增高105 P波电轴异常106 左室高电压107 右室高电压108 顺钟向转位109 逆钟向转位110 R波递增不良111 肢体导联低电压112 胸前导联低电压113 全导联低电压(十一)心腔肥厚及扩大114 左房肥大115 右房肥大116 双侧心房肥大117 左心室肥厚118 右心室肥厚119 双侧心室肥厚120 室间隔肥厚(十二)ST段、T波、U波、Q波121 ST段改变122 ST-T改变123 T波异常124 QT间期延长125 QTc间期延长126 短QT间期127 短QTc间期128 U波增大129 U波倒置130131 心室肥厚所致的ST-T改变132 Osborn波133 早期复极134 异常Q波(十三)心肌梗死135 前间壁心肌梗死136 前壁心肌梗死137 前侧壁心肌梗死138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39 下壁心肌梗死140 后壁心肌梗死141 右室心肌梗死142 心房肌梗死(十四)起搏器143 心房起搏心律144 心室起搏心律145 心房感知心室起搏心律146 房室顺序起搏147 心房感知不良148 心室感知不良149 心房起搏不良150 心室起搏不良151 心室起搏融合波152 心房起搏融合波153 起搏相关心律失常154 起搏介导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

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

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常见检查手段。

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对于准确记录和传达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以下是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的相关内容。

1. 报告格式。

心电图报告应采用标准格式,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检查医生、心电图机型号、导联方式等基本信息。

报告内容一般分为心率、心律、P波、PR间期、QRS波群、QT间期、ST段、T波等部分,每部分应有清晰的标题和相应的测量数值。

2. 语言规范。

心电图报告应使用准确、规范的医学术语,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表达。

对于测量数值,应使用国际通用的单位和符号,避免使用非标准的缩写或简写。

3. 描述准确。

在描述心电图波形时,应准确描述各个波段的形态特征,如P波的振幅、形态、持续时间,QRS波群的宽窄、形态、振幅等。

对于异常波形,应详细描述异常的部位和特征,如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

4. 结果解读。

在报告中应对心电图的结果进行解读,包括心率的快慢、心律的规整与不规整、各波段的异常情况等。

同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史,对心电图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5. 专业签名。

心电图报告应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解读和签名确认,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生的签名应清晰可辨,同时应注明解读时间和医生的职称。

6. 补充说明。

对于特殊情况或需要进一步解释的地方,可以在报告中进行补充说明,如心脏起搏器的存在、药物影响等因素。

总之,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对于准确记录和传达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书写,才能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常规心电图检查操作指南(简版)》(2019)要点汇总

《常规心电图检查操作指南(简版)》(2019)要点汇总

《常规心电图检查操作指南(简版)》(2019)要点自1901年WillemEinthoven用弦线式心电图机记录第一份心电图,迄今心电图的发展已逾百年。

作为临床最常见的诊断工具之一,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已成为“血、尿、便、影像学、心电图”五大常规检查之一,特别是对某些心血管疾病如: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炎、心包炎、肺栓塞以及心律失常等有确诊价值。

此外,心电图在遗传性离子通道疾病、心脏结构异常、电解质紊乱等的诊断中也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同时,心电图也被用于监测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的疗效以及致心律失常情况、评估术前风险、筛查从事高危职业或特殊职业人群等。

因此,准确记录和精确分析心电图至关重要。

1心电图检查适应证1.1证实患有心血管疾病或心功能不全者1.2疑似心血管疾病或心功能不全者1.3无心血管疾病及心功能不全者2心电图检查环境要求心电图检查应在宽敞、明亮、通风的房间,远离大型电器设备。

推荐室温控制在18~26,避免过冷或过热,特别要避免因寒冷所致的肌电干扰。

3心电图检查设备要求为保证使用安全以及图形质量,需使用符合标准的心电图机。

目前建议使用CF型心电图机,该型心电图机机壳泄漏电流<100μA。

3.1灵敏度灵敏度是指心电图机对心电信号的放大能力,指输入1mV电压时描笔的偏转幅度,常用1mV定标电压来表示,其单位为mm/mV。

当导联出现正向波特别高或负向波特别深时,可采用5mm/mV灵敏度档位。

3.2噪声噪声是指心电图机工作时,由于放大器中各元件内部电子不规则热运动产生的信号。

国际上规定噪声值应<15μV。

3.3输入阻抗输入阻抗是指心电图机未接收信号源时,在放大器输入端测量到的阻抗。

一般要求心电图机放大器的输入阻抗>2.5MΩ。

3.4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指心电图机输入相同幅值、不同频率信号时,其输出信号幅度随频率的变化。

频率响应范围确定了有用信息的有效范围。

目前国内心电图机的基本要求为0.05~150Hz,这一范围已经得到验证。

SHNE-HRS动态心电图远程监测专家共识(完整版)

SHNE-HRS动态心电图远程监测专家共识(完整版)

SHNE-HRS动态心电图远程监测专家共识(完整版)一. 引言AECG远程监测通常用于评估与间歇性心律失常可能相关的症状,如晕厥、头晕、胸痛、心悸或气短。

此外,AECG用于评估患者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起始、调整或停药的反应,并评估特定临床情况下的预后。

本文的目的是:①回顾当代AECG系统采集处理ECG信号的方法及结果解读;②综述AECG系统在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合理应用;③提升标准,以提高AECG在临床实践中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二. 动态心电监测的模式、技术和设备1.动态心电监测技术和系统体外AECG用于日常活动中检测、记录和标记心脏异常活动,将床旁静息的10 秒12 导联标准ECG的功能进行了延伸。

AECG无创,易于使用,相对便宜并且容易获得。

伴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针对医疗应用优化的安全智能蓝牙(4.2 版本)的出现,仪器的小型化正随着微电子电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

一些AECG设备还具有多个生物信号传感器,允许同时记录多导联的ECG以及呼吸频率、外周氧饱和度、体力活动、皮肤温度、动脉脉压和其它参数,以提供复杂疾病患者的综合评估。

这些传感器将AECG功能从简单的心电图扩展到动态的生命体征监测。

制造商和临床医生面临的挑战依然存在,在提供可靠性和功能性的同时,需要处理传输并安全地分析和存储大量数据。

在无症状患者和罕见异常情况下,AECG 设备可使用长达数周甚至数月的非常长的记录周期。

三极电极系统的耐受性差(特别是记录时间延长时)和皮肤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依从性构成挑战。

表1 总结了现代AECG监测装置的一些特性。

(1)连续单导或多导导线传输外部记录仪(动态心电监护仪)AECG记录仪通常是小型、轻量的设备(200~300gm),应用软导线电缆和标准湿凝胶电极连续记录心电图数据。

通过2 通道(两个独立的双极导联)、3 通道、12 通道或ESAI 导联形式进行记录。

传统动态心电记录仪仅可以记录24~48h,而新一代设备允许记录周期长达30d。

《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专家共识(试行版)》(2019)要点

《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专家共识(试行版)》(2019)要点

《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专家共识(试行版)》(2019)要点健康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珍惜生命、关爱健康是人们的共同追求。

健康体检是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目前发展相对成熟,也是受检者接受度较高的服务形式。

健康体检是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以了解其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

体检异常结果是受检者在无症状、无体征的情况下发现的某系统或某器官出现异常,提示某些疾病存在的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医疗诊断甚至手术干预,包括临床危急值、重大疾病及其线索、急慢性病变以及需要动态观察的异常检查结果。

因此,检后管理需要区别对待。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国家对重大疾病防治的政策,本共识重点关注在体检过程中发现的与重大疾病防治相关的重要异常结果。

如果这些结果能够得到及时、规范的处置,早发现、早诊断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重大疾病的诊疗效果,甚至挽救受检者的生命,对规范健康管理(体检)机构的医疗行为、保障医疗质至关重要。

一、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的定义和分层1.定义:体检中发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异常检查结果,需立即复查、进一步检查或转介临床专科诊治。

2.分层:按照健康体检发现的重要异常结果的危急程度及干预策略,将检后重要异常结果分为A 类和B类。

(1)A类:需要立即进行临床干预,否则将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的异常结果。

(2)B类:需要临床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或)需要医学治疗的重要异常结果。

二、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的项目和范围界定本共识以体检基本项目为主进行设置,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3个部分。

三、重要异常结果的分层管理(一)A类1.一般检查。

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伴急性症状,或安静休息后复测仍达此标准。

2.物理检查。

检查结论。

①心脏听诊:心率≥150次/min;心率≤45次/min;严重心律失常。

②肺部听诊:呼吸音消失或明显减弱。

《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专家共识》(2019)要点

《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专家共识》(2019)要点

《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专家共识》(2019)要点健康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珍惜生命、关爱健康是人们的共同追求。

健康体检是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目前发展相对成熟,也是受检者接受度较高的服务形式。

健康体检是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以了解其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

体检异常结果是受检者在无症状、无体征的情况下发现的某系统或某器官出现异常,提示某些疾病存在的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医疗诊断甚至手术干预,包括临床危急值、重大疾病及其线索、急慢性病变以及需要动态观察的异常检查结果。

因此,检后管理需要区别对待。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国家对重大疾病防治的政策,本共识重点关注在体检过程中发现的与重大疾病防治相关的重要异常结果。

如果这些结果能够得到及时、规范的处置,早发现、早诊断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重大疾病的诊疗效果,甚至挽救受检者的生命,对规范健康管理(体检)机构的医疗行为、保障医疗质至关重要。

一、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的定义和分层1.定义:体检中发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异常检查结果,需立即复查、进一步检查或转介临床专科诊治。

2.分层:按照健康体检发现的重要异常结果的危急程度及干预策略,将检后重要异常结果分为A 类和B类。

(1)A类:需要立即进行临床干预,否则将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的异常结果。

(2)B类:需要临床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或)需要医学治疗的重要异常结果。

二、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的项目和范围界定本共识以体检基本项目为主进行设置,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3个部分。

三、重要异常结果的分层管理(一)A类1.一般检查。

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伴急性症状,或安静休息后复测仍达此标准。

2.物理检查。

(1)内科: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胸片、腹部超声检查结论。

心脏听诊:心率≥150次/min;心率≤45次/min;严重心律失常。

18导动态心电图专家共识

18导动态心电图专家共识

18导动态心电图专家共识1 概述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电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为临床医学和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心电图的监测导联由1个通道到12导联系统,监测时程从几分钟24h、48h、72h,甚至更长时程,达数月之久。

远程心电监测技术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迅猛发展,远程心电监测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危重症心电患者得到及时预警,许多患者从中获益。

为了进一步满足临床需要,我国科研人员不断在心电学的深度和广度探索,研发出18导动态心电图系统,经过临床试验,2018年正式应用于临床。

18导动态心电图在疑似心肌缺血、损伤及梗死的监测中在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2 18导动态心电监测技术18导动态心电监测技术是指运用改良的、、、aVR、aVL、aVF、胸壁V1~V9、V3R、V4R、V5R导联连续同步监测心脏活动的一种无创检测技术。

2.1 基本原理18导动态心电监测技术,以心脏横面胸导联的左右延伸作为理论依据,在胸前V1-V6基础上,向右扩展3 个即V3R、V4R、V5R导联,向左后扩展3个即V7、V8、V9导联,加上改良的、、、aVR、aVL、aVF六个额面导联,共同组成18导动态心电监测系统。

2.2 电极安放部位18导动态心电监测系统电极安放部位,右锁骨下(RA)、左锁骨下(LA)、左肋缘下(LL)、右肋缘下(RL),记录出、、、aVR、aVL、aVF 六个导联心电图,反映了额面的心脏电活动。

胸部导联反映了横面(水平面)心脏电活动情况。

胸壁导联电极安放部位有两种导联系统:胸部12导联心电图,即V1、V2、V3、V4、V5、V6、V7、V8、V9、V3R、V4R、V5R导联部位心电图(表1);改进的18导联心电图用V1、V2、V5、V9、V5R导联并推导出横面12导联心电图。

(表2)2.3 医技人员2.4 数据处理及分析2.5 18导动态心电图报告规范3 18导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动态心电图作为无创、实时、记录时间长、信息量大,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各个专业。

动态心电图国际指南和专家共识更新(最全版)

动态心电图国际指南和专家共识更新(最全版)

动态心电图国际指南和专家共识更新(最全版)198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成立了专门的分委会和工作组着手制定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AECG)的相关指南。

1989年1月,在美国Circulation和JACC杂志上同时发表了全球第一个AECG指南。

10年之后即1999年,ACC/AHA在原有指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大幅修订,该指南引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设计合理、结果可靠的有价值的文献304篇,并一直沿用了18年。

直到2017年,由国际动态心电图和无创心电学会与美国心律学会联合制订了有关AECG和体外心脏监测/遥测的专家共识。

该共识荟萃分析了全球18年以来有关AECG和体外心脏监测/遥测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各种检测方法的技术特点、适应证及临床意义等的专家共识,现简要介绍如下。

1 动态心电监测方法体外AECG将标准的静息床旁十二导联心电图扩展至检测、记录和描述日常活动中异常的心电活动[1]。

随着微型电子电路以及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仪器逐渐趋于小型化。

同时,一些AECG设备还具有多种生物信号传感器,可以同时记录多导心电图和呼吸频率、外周氧饱和度、物理活动、皮肤温度、动脉脉压等参数,为复杂疾病如心力衰竭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提供综合评价依据(表1、表2)。

目前常用以下设备:(1)连续式单导和多导有线传输的体外记录仪(Holter);(2)连续式单导和多导无线传输的体外记录仪(贴片心电图)[2];(3)间歇式体外患者或事件触发的记录仪(外部循环记录仪)[3];(4)间歇式体外患者或自动触发的后事件记录仪(体外事件记录仪)和(5)体外实时心脏遥测系统——移动式心脏遥测和体外设备及非循环事件记录仪。

表1不同的AECG仪器预计可达到的诊断结果表2各种心电图记录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2 临床适应证2.1 诊断方面2.1.1 晕厥晕厥(由于心排血量低而导致脑部血流量突然或持续下降)可能是由原发性心电问题(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或血流动力学原因引起。

《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要点

《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要点

《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要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以下简称“心血管病”),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病等,是心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社会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态势日趋严峻,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头号敌人。

通过健康体检筛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而实施针对性的健康干预与检后跟踪管理是贯彻落实该办法的具体举措及有效途径。

一、我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心血管健康状态(一)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类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是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具有重要归因危险或通过基本的健康干预手段能够改变,并且在人群中比较容易观察测量的那些健康危险因素,包括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和可改变危险因素。

表1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类主要(传统)危险因素潜在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年龄* 超重/肥胖教育程度(偏低)家族史* 血清甘油三酯增高职业类型及倒班男性* 血清载脂蛋白增高经济收入水平高血压糖调节受损(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不健康饮食吸烟血液高凝状态(凝血因子增高)缺乏运动血清总胆固醇升高慢性炎症(超敏CRP升高)过量饮酒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精神压力血清骨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性格类型糖尿病注:* 为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二)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布流行特点(1)高血压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2)男性吸烟率高。

(3)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

(4)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近10余年来呈明显增加趋势。

(5)超重、肥胖率呈进一步上升趋势。

(6)体力活动明显不足。

(7)不合理膳食。

(三)我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特点据2008至2009年涵盖我国北方和南方7个省份的244万余人群体检数据资料分析显示,多个与心血管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检出率较高。

分析动态(可移动)心电图机检定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分析动态(可移动)心电图机检定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分析动态(可移动)心电图机检定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摘要:笔者通过论述动态(可移动)心电图机作用及意义,指出在检定中要注意导联线破损或者老化情况,及时更换和维修,减少检测对波形的影响;导联线要采用正确接线方式,注意信号幅度峰值、定时误差和患者携带的心脏起搏器对检定的影响,让检定和计量工作在标准的规程下进行。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机;检定心电图是医院常用的检测患者心率的重要医疗器械,其用途广,检测的准确性直接决定着医生对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随着医疗器械技术不断发展,各种心电图机不断更新,给了医院更多的选择空间,但是动态(可移动)心电图机由于小巧、可以随身携带使用,是很多患者首选的心电监测装置。

动态(可移动)心电图机主要分为3个类型:可连续记录的分析型心电图机、可连续分析但是只有部分记录功能心电图机、不能进行连续分析的间断型的心电图机,在动态(可移动)心电图机的检定中,需要注意其中的细节,防止出现检定失准情况,影响心电图机的使用。

1动态(可移动)心电图机作用及意义目前用于动态(可移动)心电图机检定的标准为JJG 1042-2008《动态(可移动)心电图机检定规程》。

该详细的规定了该类型心电图的检定范围和方法,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动态心电图机主要由移动式记录器和回收装置组成,现代化的心电图机一般都带有自动分析功能,省去了繁琐的人工分析过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节省了大量时间。

移动式记录器是由患者自身携带的心电记录装置,其连接的心电电极线用于长时间的记录或者记录分析患者的心电信号。

回收装置主要是对移动式记录器存储的数据进行现实和分析,同时对文本进行处理,达到在线现实的目的。

移动式心电图机能够在患者自然状态下连续24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的记录三通道或者多通道心电信号,通过计算机进行显示、分析处理,患者能够发现心率失常情况及ST段的异常的变化,为临床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检定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由于动态心电图机具有上述独特的信号处理和分析功能,在进行检定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细节的把控,主要从如下表1所示的过程进行总体检定。

动态心电图报告的编辑与规范化ppt课件

动态心电图报告的编辑与规范化ppt课件
动态心电图应用常规 与注意事项
中国医大一院心血管内科心电检查室
动态心电图报告的编辑与规范化
பைடு நூலகம்
动态心电图(AECG)是用以发现并记录在通常短暂 心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的及日常活动时发生的心电图改变,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随着医学和科技的不断 发展, AECG的软件和记录盒以及从原有的心电信息采集 记录、分析处理等技术都不断在改进、更新,新技术层出 不穷,AECG已成为心律失常和无症状心肌缺血首选的无 创性检查方法,对药物疗效的评价和起搏器功能的评定也 是重要的检测手段。
动态心电图报告的编辑与规范化
AECG的编辑与报告应由具备心血管内科及丰 富的临床心电图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熟悉所采用的 动态心电图仪,并能熟练掌握AECG的分析与操作; 具备快速、准确判断复杂性心律失常的能力;受过计 算机课程专门培训及AECG系统操作训练的技术人员 分析和书写。
动态心电图报告的编辑与规范化
动态心电图报告的编辑与规范化
4.粘贴电极要规范,要放置在骨骼表面上,尽量 避开肌肉(尤其是胸肌、背阔肌、腹直肌等大的 肌肉)及远离经常活动的部位(如肩关节部)。 正确连接电极与相应的导联线,牢牢固定电极及 导线(用胶布交叉固定电极及其远端的导线), 随后安装电池、佩戴好记录仪。
动态心电图报告的编辑与规范化
1.AECG的采集质量 --记录装置的产品性能及采集技术(频率响
应、采样频率等) --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 --记录过程中患者的配合
2.AECG分析软件的自动分析能力 3.AECG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
动态心电图报告的编辑与规范化
操作流程及技术要求
1. 记录装置佩戴前的准备工作 操作人员应将患者的病案号、姓名、性别、年

《早搏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要点汇总

《早搏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要点汇总

80.《早搏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要点过早搏动(简称早搏),又称期前收缩,是指在规则的心脏节律的基础上,异位起搏点发放冲动而提前发生的心脏搏动。

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几乎所有的心脏疾病患者和90%的健康人群均可出现早搏。

室性早搏一、概述(一)定义室性早搏,亦称室性期前收缩,是指His束及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各种心脏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均可发生,临床症状变异性大。

(二)流行病学普通人群中室性早搏的发病率为1%~4%,而75岁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69%。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和诱因任何可导致心室肌提前除极的因素均可引发室性早搏。

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和二尖瓣脱垂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是室性早搏常见的病因;其他如洋地黄、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贫血等也可出现室性早搏;在普通人群中,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及过量的烟、酒、咖啡等均可诱发室性早搏;原因不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常见。

(二)发病机制室性早搏发生机制包括自律性异常、触发活动和折返三大类。

三、诊断、病情评估与转诊(一)诊断1.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而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就诊时发现。

可表现出的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失重感或心跳停搏。

2.常规辅助检查:(1)心电图特征:见图1。

(2)24h动态心电图:(3)超声心动图:可评价心脏的结构及功能、瓣膜情况。

3.其他辅助检查:(1)运动试验:大多数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在运动高峰时早搏减少甚至消失。

对CPVT患者,当运动负荷增加时诱发室性早搏,并可从单向性室性早搏变为双向性室性早搏,进而达到阈值心率,诱发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

(2)影像学检查:(3)电生理检查:4.注意:室性早搏的诊断主要依赖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

可检查外周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电解质等除外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室性早搏。

心电图诊断术语规范化中国专家共识(2019)

心电图诊断术语规范化中国专家共识(2019)

心电图诊断术语规范化中国专家共识(2019)全军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心脏无创检测学组《心电图诊断术语规范化中国专家共识( 2019) 》编写专家组实用心电学杂志1 建议的背景心电图从发明到在临床应用已有百年历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治中,心电图早期检出能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心脏电生理传导异常、电解质紊乱、遗传性心电异常和心脏结构异常,开展药物检测、外科术前评估、特殊群体查体等的重要手段。

早在1978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 ACC) 就推出了心电图专家共识,包括心电图解析和术语标准、数据库开发、心电图记录的质量、计算机诊断心脏病、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心电图性价比以及心电图未来方向等诸方面内容。

欧洲也随即推出了心电图量化的国际通用标准。

1990 年,美国心脏协会( AHA) 发布了计算机心电图技术推荐标准。

1992年,AHA /ACC 联合发表了心电图应用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于1996 年在总结借鉴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们经验的基础上,由王思让、杨虎等教授牵头起草了“心电学名词术语标准化”文件。

1997 年再次对修改稿进行讨论并原则通过。

近 30 年来科技发展迅猛,尤其计算机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信号采集与处理、自动测量、自动诊断等方面均取得巨大进步,对心电图的标准化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基于此,国外于2007 至2009 年先后发表了“心电学及其技术”、“心电图术语”[1 - 2]、“室内传导障碍”、“ST 段、T 波、U波和 QT 间期”、“心腔肥大”和“急性心肌缺血/梗死”[3 - 6]共 6 部分的标准规范。

2 建议依据《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心电图诊断术语的规范化》由AHA /ACC /HRS 共同发起,并经国际自动化心电图协会认可。

国内学者先后发表了对该建议的解读[7 - 8]。

《AHA /ACCF /HRS 2009 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分为首要诊断术语、次要诊断术语、修饰性词汇、简明比较性术语、单独及联合应用上述标准的规范、常用组合型术语共6 个部分。

《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专家共识(试行版)》(2019)要点

《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专家共识(试行版)》(2019)要点

《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专家共识(试行版)》(2019)要点健康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珍惜生命、关爱健康是人们的共同追求。

健康体检是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目前发展相对成熟,也是受检者接受度较高的服务形式。

健康体检是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以了解其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

体检异常结果是受检者在无症状、无体征的情况下发现的某系统或某器官出现异常,提示某些疾病存在的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医疗诊断甚至手术干预,包括临床危急值、重大疾病及其线索、急慢性病变以及需要动态观察的异常检查结果。

因此,检后管理需要区别对待。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国家对重大疾病防治的政策,本共识重点关注在体检过程中发现的与重大疾病防治相关的重要异常结果。

如果这些结果能够得到及时、规范的处置,早发现、早诊断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重大疾病的诊疗效果,甚至挽救受检者的生命,对规范健康管理(体检)机构的医疗行为、保障医疗质至关重要。

一、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的定义和分层1.定义:体检中发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异常检查结果,需立即复查、进一步检查或转介临床专科诊治。

2.分层:按照健康体检发现的重要异常结果的危急程度及干预策略,将检后重要异常结果分为A 类和B类。

(1)A类:需要立即进行临床干预,否则将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的异常结果。

(2)B类:需要临床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或)需要医学治疗的重要异常结果。

二、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的项目和范围界定本共识以体检基本项目为主进行设置,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3个部分。

三、重要异常结果的分层管理(一)A类1.一般检查。

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伴急性症状,或安静休息后复测仍达此标准。

2.物理检查。

检查结论。

①心脏听诊:心率≥150次/min;心率≤45次/min;严重心律失常。

②肺部听诊:呼吸音消失或明显减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心电图报告规范专家共识(2019)》要点
1 概述
获取的动态心电信息为临床医疗、科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动态心电图报告注意事项
2.1 监测时间
动态心电监测开始与结束的时间,精确到分、秒。

一般监测时间为24h,特殊情况可监测48~72h或更长时间。

2.2 电极安置
2.3 生活日志详尽的生活日志是分析动态心电图的重要参考依据。

2.4 结束监测
2.5 记录信息
将受检查者携带的动态心电监测仪中存储的心电信息传输到云端或服务
器上。

3 动态心电图报告编辑内容
绝大多数动态心电图仪都有自动生成报告的功能。

但这个报告,必须再经过人工编辑和修改以后才能成为正式出具的动态心电图报告,在编辑过程中应及时存入具有代表性的心电图。

3.1 报告编辑
正常模板从中找出误判的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进行分类编辑;
室上性模板尽可能区分出房性早搏与交界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与交界性心动过速;
室性模板编辑的先后顺序为先编辑室速,再编辑成对室性早搏,最后编辑单个室性早搏。

区分室性早搏与室性逸搏。

对误判室上性心搏伴差异性传导、心室预激、束支蝉联现象重新归类;
干扰伪差编辑干扰和伪差常被误判为正常或异常心搏,当严重的干扰和伪差影响R波的鉴别时,应通过人工编辑识别,如果无法判别心律情况,应消除该段时间,不再参与分析分类定性;
散点图在散点图上编辑动态心电信息。

3.2 最高、最低心率与最长间歇编辑
3.3 心律失常编辑
3.4 起搏心律编辑
3.5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分析
3.6 ST-T编辑
3.7 特殊事件编辑
4 动态心电图报告编辑
4.1 基本资料
应准确填写受试者的ID号、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等。

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和影响心肌复极与除极过程及诱发心律失常的药物,对分析动态心电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4.2 心律资料
记录时间的报告准确到分(或秒)。

记录总时间有2种表达方式:()小时加分(如24h30min);()分(如1440min);
心率填写全部心搏数,用次或个表示(如13620次),平均心率指24h 平均心率,用次/min(如72次/min)表示。

最高心率用次/min(如187次/min)表示,说明其性质是窦性、房性、交界性或室性,发生的时间及患者所处的状态,有无症状。

最低心率用次/min(如40次/min)表示,并说明是窦性、房性、交界性或室性,发生的时间及所处的状态,有无的性质是房性、交界性还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最长一阵开始时间与持续时间,最快一阵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有无症状;
早搏()室上性早搏:包括窦性早搏、房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其中以房性早搏最多见。

应显示室上性早搏次数,成对室上性早搏对数,是单源性还是多源性;()室性早搏:显示内容包括单发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单形性、多形性、多源性室性早搏等,在什么时间段最多,频度如何[5-6];
室上性心动过速有多少阵,显示心动过速的性质是房性、交界性还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最长一阵开始时间与持续时间,最快一阵发生时
间及持续时间,有无症状;
室性心动过速大多数为短阵性,少数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应重点报告室速阵数,最长一阵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最快一阵心室率及发生的时间,有无症状等;
室上性逸搏显示次数,说明是房性还是交界性,有无症状;
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加速性室上性逸搏心律)重点显示发作阵数,最长一阵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最快一阵心室率及发生的时间,有无症状;
室性逸搏显示阵数及有无症状;
加速性自主心律(房性、交界性、室上性)同“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RR长间期大于2.0s的心室长间歇共有多少次,最长一次是多少秒,发生于什么时间,有无症状。

4.3 心率变异性分析
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糖尿病等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研究。

4.4 特殊事件描述
用于以下情况:
上述内容以外心律失常的描述;
疑难、复杂心律失常特征的描述;
ST-T改变心室肌ST段动态变化趋势图,发生的导联、ST段抬高与下降的程度及其形态,ST段移位持续时间、阵数、有无症状等。

冠心病患者的ST段动态下降时,计算出ST段下降总负荷(mm·min),显示T波由直立转倒置或由倒置转直立的T波趋势图;
起搏器临床医生在出具动态心电图申请单时,至少应填写起搏器类型以及门诊发现的异常心电图表现。

最好提供起搏器的基本参数,例如:工作方式,起搏器上、下限频率及特殊功能等,以便根据起搏器工作模式和起搏参数分析动态心电图。

在缺少临床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描述如下内容:心房或心室起搏脉冲信号总个数,有效起搏次数(百分比),起搏失败,起搏障碍,室性融合波次数,最长起搏周期秒数等。

4.5 动态心电图报告中诊断的内容
基本内容同普通型报告:
原则上是动态心电图上发生了什么情况,就报告与其相关的心电信息;
用规范文字编写报告,计算机生成的报告要审核修正错误的内容,确保动态心电信息准确无误;
动态心电图报告中应该包含的基本信息包括:首页报告;心律概要列表;ST段趋势图及ST段改变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散点图/趋势图/直方图等;最高心率条图;最低心率条图;最长RR间期条图;心律失常事件图,包括分类和形式;起搏器心电图条图,包括起搏器的工作模式,起搏与感知正常与异常事件。

注意:最长间期应排除电极脱落所致的直线,才能确定为最长RR间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