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糖概况以及影响白糖价格变动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食糖概况以及影响白糖价格变动的因素

食糖概况

1、世界中国

1)、白糖的供给

世界食糖产量1.21-1.40亿吨,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巴西、印度、欧盟、中国等,其中巴西产量超过2000万吨。巴西、欧盟、泰国是世界食糖主要出口国家,其产量和供应量对国家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巴西,作为世界食糖市场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糖国,其每年的糖产量、货币汇率及其政府的糖业政策直接影响到国际食糖市场价格的变化走向。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糖国之一,07/08榨季食糖产量达到了1483.63万吨。

2)、白糖的需求

世界食糖消费量约1.24亿吨,消费量较大的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欧盟、中国、巴西等。从近几年消费情况来看,印度食糖年消费量维持在1900万吨左右,欧盟消费量维持于1500万吨左右,中国消费量增长至1100万吨左右,巴西年消费量950万吨左右。

3)、白糖进出口

食糖进出口对市场的影响很大。食糖进口会增加国内供给数量,食糖出口会导致需求总量增加。对食糖市场而言,要重点关注世界主要出口国和主要进口国有关情况。世界食糖贸易量每年约为3700万吨,以原糖为主。主要出口国为巴西、欧盟、泰国、澳大利亚、古巴等。主要进口国为俄罗斯、美国、印尼、欧盟、日本等。主要进口国的消费量和进口量相对比较稳定,而主要出口国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变化较大,出口国出口量的变化对世界食糖市场的影响比进口国进口量的变化对世界食糖市场的影响大。

2、白糖现货情况

我国是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糖料种植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油料、棉花,居第四位。

2003年以前,我国食糖产量在600-800万吨之间,消费量基本维持在800万吨左右,食糖生产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大多数年份依靠食糖进口来弥补。2003年来我国食糖产量在1000万吨左右,消费量超过1000万吨,产销基本平衡(如图一所示)。我国食糖产销量仅次于巴西、印度,居世界第三位(如果把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统计,我国食糖产量居世界第四位)。我国食糖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国家宏观调控主要依靠国家储备,市场在价格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用甘蔗制糖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用甜菜制糖是近几十年才开始的。

3、白糖期货情况

白糖期货是在2005年5月份获得国务院批准的期货品种,“开展白糖期货”的申请报告是由河南省政府提交的。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负责设计白糖期货品种。经过半年准备筹划,于2006年1月份上市正式进行交易。

在食糖国际贸易中,普遍采取双边协议形式稳定贸易关系,形成了食糖商品化程度高但自由贸易量小局面,因此,当供求关系突然失衡时,会造成糖价在短期内暴涨暴跌,严重冲击食糖生产和贸易。在全球15种农副产品中,食糖是价格波动最大商品。这种特点天然地催生出糖期货品种。在当前国际期货市场上,食糖是成熟也是较活跃交易品种之一,从世界上第一份糖期货合约诞生至今已有90年历史。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展食糖期货、期权交易,最主要的原糖期货市场是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白糖期货市场是伦敦国

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LIFFE),其成交量不仅名列本国食糖期货市场第一,而且高居世界食糖期货市场榜首。更为重要的是其形成的期货价格,已被世界糖业界称作“国际糖价”,成为国际贸易定价和结算依据。此外,巴西、日本、法国和印度等都有糖期货品种,其期货价格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各国政府制定有关食糖政策主要参考依据,也成为食糖企业套期保值理想场所。

1991年我国食糖市场放开以来,食糖行业快速发展,但缺少期货市场预期指导,运行很不平稳。糖价大起大落使蔗农、糖厂、糖商和以食糖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均承担着巨大市场风险,价格上涨时企业难以盈利,价格下跌时企业亏损。同时作为农产品品种,白糖生产受天气影响非常明显,2004年广西干旱,导致制糖业龙头企业南宁糖业甘蔗产量大幅度减少,使得2004/2005榨季产糖量减少至35.53万吨,降幅高达31.28%。如果利用期货市场来进行套期保值,可在相当程度上规避上述风险。

我国食糖产量分布

我国18个省区产糖,沿边境地区分布,南方是甘蔗糖,北方为甜菜糖。甘蔗糖占全国白糖产量的80%以上,近三年达到90%以上。我国白砂糖产地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省和自治区,其中,全国产糖量的95%集中于广西、云南、广东、海南、新疆五个优势省区。

我国食糖消费

我国食糖消费总体情况:按照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食糖仅仅是调味品,很难达到西方国家食糖消费的水平。我国是世界第四大食糖消费国,多年来我国年消费食糖约80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食糖消费量的6.2%。2003年和2004年我国食糖消费量有较大的增长,分别达到1030万吨和1140万吨(如图十六所示),人均年消费食糖量(包括各种加工食品用糖)约8.4公斤,是世界人均食糖消费最少的国家之一,远远低于全世界人均年消费食糖23.65公斤的水平,也低于同期台湾人均23.9公斤、香港人均31.0公斤的水平,为世界人均年消费食糖量的三分之一,属于世界食糖消费"低下水平"的行列。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一般人均年消费食糖35-40公斤,高的达到50-70公斤。

我国食糖消费与人民生活水平有密切的关系,我国食糖主要消费区分布在华东、京津、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其中华东和京津地区的消费量最大。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的食糖消费市场还有着极大的拓展空间。由于糖的需求对价格的忍耐力较大,食糖价格常常对大量上升的消费量影响并不大。

食糖消费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糖精超量超范围的滥用。据统计,我国糖精每年销量达到1万吨左右,按400-500倍的甜度当量计算,相当于400-500万吨食糖。因此,今后十年如能有效禁止糖精的使用,则我国食糖生产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另外,由于2005年较高的食糖价格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食糖消费,同时刺激了淀粉糖的快速发展,挤占了一部分食糖消费空间。2005年全国淀粉糖产量达到430万吨,比上年增长22.8%。

影响白糖价格变动因素

影响其波动的因素包括糖料种植面积、气候、季节性因素、库存、进出口量、政府政策等。

(一)白糖现货市场供求关系

1、供求因素一般来说,对于供给而言,商品供给的增加会引起价格的下降,供给的减少会引起价格的上扬;对于需求而言,商品需求的增加将导致价格的上涨,需求的减少导致价格的下跌。白糖的供求也遵循同样的规律。

就我国来讲,国家收储以及工业临时收储加上糖商的周转库存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能影响市场糖价的库存。在糖价过高(过低)时,国家通过抛售(收储)国储糖来调节市场糖价。预估当年及下一年的库存和国家对食糖的收储与抛售对于正确估测食糖价格具有重要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