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
我们会发现身边的商品的价格是在不断变化的,有时高、有时低,羽绒服冬天和夏天卖的价格一样吗?羽绒服在东北卖的火爆,在海南降价也少有人买这是为什么?前者是因为季节,后者是因为地域,对吧?除了这两者,自然灾害、生产条件亦或是风俗习惯都可能影响商品的价格。但是在仔细深入点,我们会发现这些因素先引起了供求关系的改变,进而影响到了价格。所以说前面的季节、地域等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而供求则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
1.供不应求会导致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价格上涨,出现了“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卖方市场。
2.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竟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降价销售,价格下跌,出现了“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形成买方市场。
【2013年重庆文综,近几年我国生猪出栏价格频繁波动,选项“价格处于低谷时,生猪处于卖方市场”是否正确?】
【2012北京文综,某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
A.两种商品之间相互替代
B.商品1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C.商品2的生产企业利润上升
D.商品2的市场供给量高于商品1
试题分析: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故商品1在市场上供不应求,B正确;商品2价格下降,生产企业利润会下降,C错误;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规模会缩小,价格上涨,生产规模会扩大,故商品2的市场供给少于商品1,D说法错误;从图中不能判断两种商品的关系,A错误
【2013 课标1】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图5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题思路:“丰产不丰收”说明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收入减少,②符合题意。①表明供给减少,价格上升。③表示需求增加,价格上升。④表示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均不符合题意。
虽然价格的变动收到供求的直接影响,但是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不同主要是因为不同商品中包含的价值的大小,即价值量不同,在其他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低,价格越低。【2014年课标2,选项“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这两个表述都是错误的。】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则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反之,则越小。
把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注意抓住“绝大多数”这个标准,绝大多数商品使用的生产条件,绝大多数商品消耗的劳动时间。
①关于商品价值的七种关系图
价值总量=价值x 使用价值量
从这个表格就可以看出,如果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劳动时间,就会处于有利地位。这也是为什么商品生产者依靠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等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的原因。
我们来看下这道例题1:(2012山东文综),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 )和供给曲线(S )相交于E 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 点向E ′点方向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价值
价格
决定
反映 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正无关 价值总量 社会劳动生产反使用价值量 正正个别劳动生产个别劳动时间 反反反无关 无关 无关 正
解题思路:本题以曲线图为背景,考查经济生活有关价格与供求关系的知识。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说明单位时间生产该商品数量增加,即供给增加,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供给曲线(S)右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在过去的8年高考政治计算题中,考到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次数为5次,有时候是单独出题,有时候是与别的计算题放在一块考察,但是这足以表明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在经济计算题中的重要性。
【解此类题首先转通俗表达为专业术语,如①单价、售价、价格水平、某商品的价值——价值量;②商品的件数,数量,产量,销量——使用价值量;③某部门、某行业的价值,总价格——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④某商家,某生产者,某企业——个别;⑤某部门,某行业,全社会——社会;
②.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计算
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前面我们讲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前面讲货币的流通规律时候有讲到,经济计算题中呈正比用乘法,呈反比用除法】。假设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为x%,则:
现有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原单位商品价值量/(1+x%)
B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在相同时间内的商品数量增加,社会生产率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价值量*数量,因此价值总量增加。假设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为x%,则:
现在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1+x%)*单位商品价值量
例题(2011课标)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 1452万元
B. 1320万元
C. 1210万元
D. 1100万元
解题思路:第一步计算出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产量10*(1+10%)=11万件;第二步计算出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价值量132/(1+20%)=110元;第三部计算出商品价值总量110*11=1210万元,所以选C。
课堂练习:2012年某国生产的M商品单位价值量为100元,2013年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某企业劳动生产率不变,但生产线数量增加了一倍,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年该企业生产M商品的价值总量比2012年增加了()
A. 50%
B.60%
C.150%
D.167%
答案:B
分析:(1)2013年M商品的单位价值100÷(1+25%)=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