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安全性评价
基因工程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估
基因工程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基因工程技术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转基因生物也开始在农业、医学等多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基因工程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估。
一、转基因生物的定义和特点转基因生物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从而赋予目标生物体新的特性。
这些外源基因可以来自同一物种,也可以来自不同物种。
通过转基因技术,人类可以为生物精确地选择和导入特定的基因,以实现某种预期的特性。
转基因生物的特点在于其具备与自然界中物种基因不同的性状,以及这种性状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二、基因工程的安全性评估1.实验室研究在进行基因工程实验之前,科学家需要进行充分的实验室研究。
这些研究通常包括对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表达进行实验室观察和验证。
通过这些实验,研究人员可以评估转基因生物的基本特征、表达模式以及是否成功实现预期目标。
2.生物学特性分析除了实验室研究之外,科学家还会将转基因生物引入到特定的生物环境中,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
这些分析往往包括对转基因生物的生存能力、繁殖效果、遗传稳定性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了解转基因生物在生物系统中的表现和影响。
3.食品安全评估对于转基因农作物而言,其中一个重要的安全性评估是食品安全评估。
科学家将转基因农作物进行全面的食品安全性评估,包括检测转基因农作物中的外源蛋白质的含量和活性、评估食用后对人体的影响、了解食用该转基因农作物是否会引发过敏等细致的研究。
这些评估结果有助于判断转基因作物是否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4.环境风险评估对于转基因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环境风险评估是另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
科学家将转基因作物种植于合适的环境中,通过监测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来评估其对环境的风险。
这些评估包括转基因作物的传播性、与非转基因作物的杂交情况、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等。
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估
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估生物制品是指采用生物技术生产的药物,包括生物制剂、生物制品、基因工程药物等。
生物制品主要来源于微生物、细胞、组织等生物体,制造过程较为复杂,往往需要多项关键技术,因此其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估工作尤为关键。
一、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在制造过程中对原材料、关键中间体和最终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控的全过程。
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方面。
1.原材料控制原材料是生物制品的最初材料,如细胞、受体、抗体以及其它生物制品的组成部分。
原材料的正确选择和高质量是确保生物制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监控原材料的质量主要包括检测原材料污染(如细菌、病毒)和原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的生产标准。
2.生物制品制造工艺控制生物制品的制造过程包括细胞培养、发酵、分离、提纯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精密的控制,确保产物的质量和一致性。
制造工艺控制主要包括工艺方案设计、原材料添加、生产条件控制、工艺参数控制、采样和分析方法控制等。
3.产品质量控制产品质量的控制是生物制品制造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
产品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一系列的指标测试,如产品活性、制剂纯度、稳定性、溶解性、含量测定等。
4.生产线质量控制生产线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工艺设备、操作人员和材料的监控,这样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的偏差,确保生产的规范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二、安全性评估生物制品的安全性评估是指对生物制品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产品毒性、免疫原性、致癌性、致突变性等多方面指标评估。
安全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症和临床应用评估适应症和临床应用评估是安全性评估的重要环节。
对于生物制品来说,评估产品能否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以及是否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2.产品质量评估产品质量评估是安全性评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直接相关,因此,对于产品的质量尤其要进行评估,包括纯度、活性、固定化等方面。
3.体外实验评估体外实验评估主要是通过检测生物制品在细胞、分子水平上对体内模型的影响进行评估。
生物技术的产品安全性评价技术
生物技术的产品安全性评价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的一部分,生物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投资和关注。
与此同时,人们也关注到生物技术的产品安全性问题,因此出现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和评价技术。
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知识和生物体系制造产品的一种技术。
具体而言,它包括利用生物体系进行生产的工业生物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物种的农业生物技术、以及基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生命科学研究等等。
由于生物技术的产物往往涉及到人类的食品、药品、化妆品等方面,因此在产品的安全性评价方面,必须进行严格地评价和监管。
目前,生物技术的产品安全性评价技术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基础研究、风险评估和监管。
在基础研究方面,科学家们通常通过分析生物技术产物的组成和结构等因素,来评估它们的安全性。
例如,对于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科学家们通常会分析组成成分、营养价值、毒性等方面的数据,来评估该类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风险评估方面,科学家们主要关注生物技术产品可能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从而评估和预测其安全性。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人类胚胎基因改造的实验,科学家们通常会评估其带来的道德风险、社会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因素。
在监管方面,政府机构主要负责对生物技术产品进行监管和批准。
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都负责对生物技术产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进行评估和批准。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生物技术的产品安全性评价还包含一些其他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免疫学技术、生物传感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等等。
其中,免疫学技术主要用于检测生物技术产品中的残留物质和污染物,从而评估其污染程度。
生物传感技术则主要用于检测生物技术产品中的微观生物或有害物质,从而预测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计算机模拟技术则主要用于模拟生物技术产品中的分子结构和反应动力学等因素,从而预测其性质和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生物技术产品的安全性评价技术还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例如,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储存环境是否安全;其使用方式和量是否合理;其对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的影响是否得到充分考虑等等。
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
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兽用生物制品是指用于兽医用途的生物制品,包括兽用生物制品的原料、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等全过程的质量标准。
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标准对于保障兽医用药品的安全有效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标准,保障兽医用药品的安全有效使用,特制定本标准。
一、术语和定义。
1. 兽用生物制品,用于兽医用途的生物制品,包括兽用生物制品的原料、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等全过程。
2. 质量标准,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标准是指其品质、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3. 原料,指用于生产兽用生物制品的各种原材料,包括动物组织、细胞、细菌、病毒等。
4. 生产,指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过程,包括培养、提取、纯化、加工等环节。
5. 储存,指兽用生物制品的储存条件和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6. 运输,指兽用生物制品的运输方式、温度要求、包装要求等。
7. 销售,指兽用生物制品的销售环节,包括包装、标签、说明书等。
8. 使用,指兽用生物制品的使用方法、剂量、不良反应等。
二、质量标准的要求。
1. 品质要求,兽用生物制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产品的纯度、稳定性和一致性。
2. 安全性要求,兽用生物制品应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价,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动物和人员造成危害。
3. 有效性要求,兽用生物制品应经过临床试验,证明其具有预期的治疗效果。
4. 生产要求,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过程应符合良好的生产规范,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5. 储存和运输要求,兽用生物制品的储存和运输条件应符合产品的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6. 销售和使用要求,兽用生物制品的销售和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包装、标签、说明书等。
三、质量标准的监督和管理。
1. 监督,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兽用生物制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督,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 管理,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管理和指导。
基因工程安全性问题的综合评估
基因工程安全性问题的综合评估在当下的科技领域中,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它的广泛运用可以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随之而来的安全风险也不能被忽视。
因此,进行基因工程安全性问题的综合评估,是我们建立安全可靠的基因工程技术的必要步骤。
一、基因工程技术的定义和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是指人工干预、改变基因组DNA序列的技术。
它是一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通过人为操作生物体基因信息的手段,来创造新生物体或对现有生物体进行改造。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基因编辑、基因诊断治疗、转基因作物等。
二、基因工程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也带来了很多安全性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到生态、健康、伦理等不同领域。
比如:1.生态安全问题基因工程技术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如改变生物物种的遗传资源,可能会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影响农业、畜牧、水产等生产领域的稳定发展。
2.健康安全问题基因工程技术能够改变人类的基因组,但是这种改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比如,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毒性、免疫系统紊乱等问题,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3.伦理安全问题对生命的改变涉及到伦理问题,尤其是人类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编辑和修饰的可行性和合法性,需要考虑许多伦理问题,如道德是否允许,社会是否有足够的理解和认识等。
三、综合评估基因工程技术的安全性针对上述基因工程技术的安全性问题,需要进行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是一种多学科、协同作用、多方面和长期的过程。
重点在于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系统地分析技术对社会、经济、环境、生物多样性、文化和道德等各方面的影响。
在综合评估基因工程技术的安全性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技术安全性技术安全性是指基因工程技术的制备、操作过程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科学、规范、安全的技术性操作是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
2.生态安全性生态安全性是指基因工程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浅谈兽用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问题
23提 高生 产和检 验技 术水平 .
疫苗检 验技术及检 验条件要求较高 , 如外源病原 、 原体 支
研 究一样存在着上述生物危害 , 但其安全控制却要更加 困难 。
第 3重组基 因活疫苗的安全性问题 。对 于重组活疫苗不但存 , 在 着实验 室和生产过程 中的安全问题。与普通活疫苗一样发 生基 因突变 、 重组的几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对于重组活疫苗从
一
加大监督 管理力度 。 生产与检验动物应符合 《 国家试验动物管
理条例 》 等相关规定 , 动物的引进 、 饲养管 理、 适用都要符合相
关要求。
些生 产研究单位的实验动物质量不高 ,标准化程度不
够, 实验动物 系谱不清 , 源复杂 , 至连最基本 的普通级都 来 甚
无 法达到 , 而且饲养 管理粗放 , 饲养条件简 陋 , 则无 法保障产
法》 《 、 农业转 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条例 》 和其他 国家和行 业的要求进行安全等级的划分和安全性 评价 。对于研究 、 生产
和环境释放应按规定要求谨慎进行 ,根据不 同安全级别应有
不 同 的硬 件要 求 和 管 理 措 施 。
前, 都存在着可预见或潜在的生物安全因素。 2 基 因工程工 第 ,
质量等。
24加 强生 物安全 意识 , 高人 员素质 . 提
。
苗 。同样存在在野外与动物体基因组 或其 它生物发生整和重
组 的可能。 5细胞 、 第 , 组织 , 组织来源产品的安全性 问题 。 兽用
-
兽用生物制 品 ( 特别是动物疫苗 ) 为一种 高科技含 量 作
兽用基因工程制品生物安全性探讨
2 5 现行 法律 法规 能否保 障 生物安全 和社会稳定 .
随着 DN A重 组 、 转基 因 、 N 改 组 技 术 的 出现 , 注 重 D A 在
技 术 本 身 安全 性 的 同 时 , 现行 法 律 法 规 能 否 保 障 人 民健 康 与
权 益 , 护 社会 稳 定 及 生 态环 境 安 全就 显 得 尤 为 重要 。 维
维普资讯
・
5 8・
《 海畜牧兽 医通讯》 2 0 品 生物 安全 性 探 讨
俞 路 章世 元 25 0 2 0 9) (扬 州大学 动物科 学与技 术学 院 江苏 省 扬 州市
自2 0世 纪 7 年 代 初 , al e 0 P u B r 得 第 一 例 重 组 D A, g获 N 基 因 技 术 的应 用 一 直 是 众 多 学 科 研 究 的热 点 。 质 粒 直 接 肌
2 2 可控 性 及 对 目标 生 物 的 影 响 .
由 于基 因操 作 的特 殊 性 , 人们 对其 所 得 制 品 的 可 控 性 及 接 种 程序 更 加 关 注 , 接 种 方法 及 E龄 , 种 剂 量 、 积 及 次 如 l 接 体
数 , 粒 衰 减周 期 的 长 短 , 物 的 表 达 时 效 以 及 强 烈 的 表 达 质 产 效 应 是 否 会 对 机 体 其 他 细 胞 产 生 毒 性 杀 伤作 用等 等 。此 外 ,
引人 人 体 内敏 感 细 胞 , 转 入 可 因 插 入 活 性 癌 基 因 、 化 宿 其 活
主原 癌 基 因或 是 癌 抑 制 基 因 失 活 而 导 致 肿 瘤 细 胞 的 形 成 等 。 同时 , 接种 的动 物 也 有 可 能 因 D A 整 合 或 基 因 侵 入 , 发 经 N 诱 遗 传 性 的 改 变 或 各 种 病 变 , 类 在 食 人 此 类 动 物 食 品后 也 有 人 可能导致疾病。
转基因动物用微生物安全性评价
试验地点不超过3个省(市、区),每省不超过2 个点 试验动物总规模(上限) 大动物(马、牛)20头 中小动物(猪、羊等)40头 禽类(鸡、鸭等)200羽 鱼2000尾 试验地点应明确试验所在的省(市、自治区)、 县(市)、乡、村 试验年限一般为1~2年
申报中间试验应提供以下相关附件资料
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对人类的安全性
人类接触和感染的可能性及其危险性 广泛应用后对人类的潜在危险性
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
遗传工程体在环境中释放的范围
影响遗传工程体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增殖和传播
的理化因素
感染靶动物和非靶动物的可能性或潜在的危险性
2、安全性评价的阶段及其要求
4、涉及到危害人类、动物健康和生态环境平衡的转基 因微生物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应对其安全性进行 严格评价 5、从事转基因动物用微生物研究的机构或个人应逐级 申报。国外公司在我国申请注册的转基因动物用微 生物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应按阶段进行安全性评 价 6、农业部农业基因安全审评委员会仅负责对转基因微 生物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因此 通过安全性评价(指获得生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 微生物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需申报兽用新生物制 品进行审批,获得兽用新生物制品证书后方能进行 商品化生产和应用
新城疫病毒F和HN蛋白
禽流感病毒的HA和NP蛋白
马立克氏病毒gB糖蛋白
禽白血病囊膜蛋白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
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囊膜蛋白
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Hexon蛋白
利用腺病毒作为载体
基因工程作物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基因工程作物的生物安全性评价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基因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中。
基因工程作物指以转基因技术为手段,通过构建、改变或删除特定基因,使植物获得更好的抗性、产量和品质等性状的一种新型植物。
然而,由于许多人对基因工程作物存在的安全隐患心存疑虑,因此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基因工程作物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一、什么是生物安全性评价生物安全性评价,是在新生物材料广泛应用之前,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对其可能产生的潜在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估,以判断其对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影响状况。
这种评价包括对评价对象的特性、特性改变的可能性、评价对象对环境、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变化和影响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评定。
二、基因工程作物的安全性评价标准近年来,国际上对基因工程作物的安全性评价标准已经达成共识,根据环境风险评估指南(1998)、食品基因技术评估指南(1999)等文件,主要判断依据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基因工程作物的基本性状是否与传统作物相似即分析转基因作物与天然传统材料相比,共性和特异性质是否保持不变,特别是对于植物形态、生长习性、免疫力、产量、品质的变化是否同传统材料相似。
如果变化不大则说明可能存在的风险较低。
2.转基因作物是否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包括在种植、生长、收获、存储、加工和处理过程中,转基因物质是否会通过食物链或其他路径进入环境中,是否会对周围环境、非目标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要考虑转基因物质的潜在风险,以评估其当前或于将来可能进入环境的潜力和风险。
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转基因作物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如毒性、过敏性和病原性等。
三、基因工程作物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流程基因工程作物的安全性评价标准制定后,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基本信息和材料的收集首先需要对转基因作物进行详细的基本资料和材料的收集,包括发展与产生过程、生长周期、繁殖方式、生态习性,以及转基因技术的实施过程等。
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评估分析
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评估分析简介基因工程食品是通过修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从而改变其特性的食品。
这种食品的出现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关注,主要集中在其安全性方面。
本文将对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话题。
1. 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评估机制基因工程食品在上市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1 效果评估:评估外源基因的导入是否成功,以及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特性改变。
1.2 蛋白质组学研究:通过分析基因工程食品中的蛋白质组成,确定是否会产生新的蛋白质或导致已有蛋白质的变化。
1.3 毒性评估:通过动物试验和细胞实验,评估基因工程食品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
1.4 过敏原评估:评估基因工程食品是否具有致敏性,并确定目标人群是否存在过敏反应的风险。
1.5 过程评估:评估基因工程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如基因污染或生物安全问题。
1.6 长期监测:对已上市的基因工程食品进行长期监测,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2. 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评估结果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基因工程食品在安全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1 体内消化和吸收:许多研究表明,基因工程食品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与传统食品没有明显差异。
消费基因工程食品不会对人体的正常消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2.2 比较毒性研究:大量的动物试验和细胞实验表明,与传统食品相比,基因工程食品没有更高的毒性潜力。
长期饮食基因工程食品不会对动物的健康和生存产生不良影响。
2.3 过敏原评估:基因工程食品的过敏原评估与传统食品一致。
在食品上市前的评估过程中,会进行全面的过敏原检测,确保基因工程食品不会引发过敏反应。
2.4 长期监测:目前已上市的基因工程食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长期监测,结果显示这些食品对人体健康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3. 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争议尽管基因工程食品在科学研究中被广泛验证为安全的,但仍存在一些争议:3.1 不确定性:基因工程食品领域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集中在长期食用的影响、品种的广泛应用和潜在的生态风险等方面。
基因工程及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基因工程在农业和医药领域的应用
1 农业
2 医药
通过改变作物的遗传特征,提高产量和抗性, 缓解饥饿问题。
开发新药物和治疗方法,改善人类健康和生 活质量。
潜在的安全风险和伦理问题
1 环境风险
转基因物种可能对生态系 统造成知影响。
2 人类健康风险
未经充分测试的基因编辑 技术可能导致意外后果。
3 伦理问题
涉及人类干预自然生物进 程的道德考量。
生物技术的伦理框架和道德准则
伦理框架
确保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 研究和应用符合伦理原则和 人类价值观。
道德准则
指导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在实 践中遵循伦理标准。
公众参与
提供公众参与的机会,让更 多人参与决策过程。
国际社会对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立 法和监管
1 法律框架
各国制定法律和政策,规范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 监管机构
国际和国家级监管机构确保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遵守各项法规和标准。
3 合作和信息分享
各国间加强合作和信息分享,推动安全和伦理问题的全球协调。
科学界和公众对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看法
1 科学界
部分科学家认为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有巨大 潜力,但也强调需谨慎研究和监管。
2 公众
存在关于基因编辑和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担 忧,需要更多科学信息和公众教育。
基因工程的潜在风险和未来发展的道 德考虑
1 风险管理
科学家和立法者需要综合考虑潜在风险,并制定严格的安全准则。
2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决策过程,确保各利益相关方的声音被充分听取。
3 道德考虑
保护生态系统、人类健康和社会公平等价值观在基因工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基因工程产品安全性
2. 转基因植物中35S启动子的生物安全性
最常用的启动子是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 (CaMV35S),该启动子能够在植物组织中高水平 表达。因此已经被引入许多转基因植物中。 潜在风险问题: 35S启动子内有一重组热点。
(1)如果35S启动子插入到隐性病毒基因组旁,可能 会重新活化病毒。
(2)启动子插入到某一编码毒素蛋白的基因上游, 可能会增强该毒素的合成。 (3)当转基因植物被动物或人类食用后,35S启动子 可能会插入到某一致癌基因上游,活化并且导致癌变。
4.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1993年美国Caigene公司的转基因延熟番茄经 FDA批准上市,成为第一例通过安全评价的转基因植 物食品。 目前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可能危害主要有3 大类: (1)可能含有已知或未知的毒素,对人体产生毒害 作用。
(2)可能含有已知或未知的过敏源,引起人体的过 敏反应。
和植物油等必须清楚地标明“本产品为转基因产品”。
4. 其它国家
◆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韩国、泰国、
巴西等国家的转基因食品政策基本高于国际组织 的规范。
◆例外:美国出于国内经济集团的利益,大面积推 广基因工程作物,使美国许多非转基因作物的种 子中有0.01%~1%含有来自基因工程的转基因。 这样的污染程度,连最挑剔的德国和日本粮食商 也只好无奈地规定:进口北美传统作物的种子, 其中转基因污染不超过0.1%就算合格。
加拿大“超级杂草”事件:
由于基因漂流,在加拿大油菜地里发现了个别油
菜植株可以抗一种、两种或三种除草剂,因而有人称
此为“超级杂草”,并怪罪于转基因技术。 基因漂流并不是从转基因作物开始。如果没有基 因漂流,就不会有进化,世界上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种 的植物和现在的作物栽培品种。举例来说,小麦由A、 B、D三个基因组组成,它是由分别带有A、B、D 基因组的野生种经过基因漂流合成的。所以,以此来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评价指南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评价指南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七日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评价指南一、定义和分类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在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中用于动物的重组微生物及其产品。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主要分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核酸疫苗、基因工程激素类疫苗及治疗制剂、饲料用转基因微生物、基因工程抗原与诊断试剂盒等。
(一)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指利用细菌、病毒、哺乳动物细胞、酵母、植物等体系表达的病原微生物保护性抗原蛋白制备的疫苗。
该疫苗可以是纯化的抗原蛋白,也可以是未纯化的灭活混合物,其特点是含有目的抗原蛋白,无复制特性。
(二)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是指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病原微生物的保护性抗原蛋白基因插入到低毒或无毒的细菌、病毒、支原体等载体微生物基因组中获得的活载体疫苗。
该疫苗的特点是在体内可复制,且低毒或无毒。
(三)基因缺失疫苗是指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或(和)毒力相关的、且复制非必需的基因或基因片段全部或部分删除后获得的低毒或无毒微生物制备的疫苗。
该疫苗的特点是带有基因缺失的遗传标记,可以据此区分疫苗毒株和野生毒株。
(四)核酸疫苗是指将病原微生物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含真核启动子)中形成DNA重组体,纯化获得的重组质粒即为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的特点是质粒DNA,而非蛋白,质粒DNA进入细胞后表达抗原蛋白,可以诱导机体免疫反应。
(五)基因工程激素类疫苗及治疗制剂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体外表达的激素(如生长激素、生长抑素等)、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和其它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因子。
这些制剂的特点是和正常动物体内相应因子的生物学功能相似或相同,在机体内可发挥调节、干扰、或增强相应的生理功能。
(六)饲料用转基因微生物是指利用细菌、病毒、哺乳动物细胞、酵母、植物等体系表达的功能性蛋白或肽类(如植酸酶、抗菌肽等)作为饲料添加剂。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评价指南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评价指南一、定义和分类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在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加工中用于动物的重组微生物及其产品。
动物用转基因微生物主要分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核酸疫苗、基因工程激素类疫苗及治疗制剂、饲料用转基因微生物、基因工程抗原与诊断试剂盒等。
(一)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指利用细菌、病毒、哺乳动物细胞、酵母、植物等体系表达的病原微生物保护性抗原蛋白制备的疫苗。
该疫苗可以是纯化的抗原蛋白,也可以是纯化的灭活混合物,其特点是含有目的抗原蛋白,无复制特性。
(二)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是指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病原微生物的保护性抗原蛋白基因插入到低毒或无毒的细菌、病毒、支原体等载体微生物基因组中获得的活载体疫苗。
该疫苗的特点是在体内可复制,且低毒功无毒。
(三)基因缺失疫苗是指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或(和)毒力相关的、且复制非必需的基因或基因片段全部或部分删除后获得的低毒或无毒微生物制备的疫苗。
该疫苗的特点是带有基因缺失的遗传标记,可以据此区分疫苗毒株和野生毒株。
(四)核酸疫苗是指将病原微生物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含真核启动子)中形成DNA重组体,纯化获得的重组质粒即为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的特点是质粒DNA,而非蛋白,质粒DNA进入细胞后表达抗原蛋白,可以诱导机体免疫反应。
(五)基因工程激素类疫苗及治疗制剂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体外表达的激素(如生长激素、生长抑素等)、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和其它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因子。
这些制剂的特点是正常动物体内相应因子的生物学功能相似或相同,在机体内可发挥调节、干扰、或增强相应的生理功能。
(六)饲料用转基因微生物是指利用细菌、病毒、哺乳动物细胞、酵母、植物等体系表达的功能性蛋白或肽类(如植酸酶、抗菌肽等)作为饲料添加剂。
转基因微生物产品可以是纯化蛋白、活性转基因微生物或灭活转基因微生物。
生物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的进展分析
生物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的进展分析摘要:在临床上,生物药物能不能得到应用,主要就取决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就使得研究生物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显得十分的关键。
本文概述了生物药物,分析了对生物物药物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动物个体水平进行评价,在细胞水平上进行评价,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评价。
关键词:生物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生物药物有着复杂的结构,有着繁多的种类,有着各异的性质,这就使得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变得十分的复杂。
在生物药物与人体接触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长短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会发生改变。
若是缺乏深入的研究,会使治疗疾病缺乏良好的效果,不利于生物药物的长远发展,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生物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
本文对生物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的进展分析如下。
一、概述生物药物通常生物药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技术制造出来的药物。
生物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蛋白质药物,另一种是核酸药物。
对于生物药物来说,不仅有着普通药物的性质,还有着生物技术下的药学特性。
生物药物有着复杂的空间结构,这使得结构有着一定的不完整性;生理结构存在的差异,使得生物活性业存在着差异;由于有着广泛的生物药物受体,这使得其有着较多的功能性;生物药物有着免疫原性。
由于生物药物有着这么多的特性,使得很难治愈的一些疾病,比如,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能够利用生物药物要进行有效的治疗。
当然这也需要生物药物有着较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一定要依据生物药物复杂的结构,来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使开发的生物药物能够更有益于人们的健康[1]。
1.对生物物药物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1.对动物个体水平进行评价在临床上,若是生物药物有着不良的反应,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可利用不同的动物模型来进行。
常用的小型动物模型主要有大鼠、斑马鱼等,这样的动物模型有着十分广泛的来源,有着比较低廉的价格,是十分常用的评价模型,但是这类模型与人类的特点有着较大的差异。
1340027《生物安全管理》教学大纲
GDOU-B-11-213《生物安全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本课程通过介绍生物安全的概念、内容、发展趋势和各国的有关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使学生充分认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并掌握生物安全的相关内容和管理体系。
本课程讲授内容分生物安全的概念、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国内外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和生物安全管理法规4部分,共36学时,2学分。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生物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生物安全与生物技术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逐渐成为全球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生物技术的发展不能离开生物安全管理。
生物安全为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本课程通过介绍生物安全的概念、内容、发展趋势和各国的有关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使学生充分认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并掌握生物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和管理体系。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生物安全的概念、现代生物技术带来的威胁、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国外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和生物安全管理法规、生物污染防止与控制的基本方法。
三、面向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四、先修课程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原理、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生物安全管理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可,在地7学期开设。
该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基因工程原理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后选修该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可能带来的威胁,掌握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和国内外生物安全管理法规、生物污染防止与控制的基本方法。
六、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第一章、生物安全的概论(4学时)第一节生物安全(3学时)1.“生物安全”的提出(c)2.生物安全的概念(A)3.加强生物安全工作的对策:(B)生物安全性评价、生物安全控制措施、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及实施原则联合国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第二节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1学时)1.生物技术概述生物技术的三个基本要素(B)、生物技术的定义(A)2. 生物技术发展概况3物技术发展趋势、存在问题与生物安全第二章外来物种入侵(4学时)第一节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1学时)1 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A)2 外来物种的危害(C)第二节外来物种入侵的控制与处理(1学时)1动植物检疫的意义(B)2 动植物检疫的内容和方法(B)第三节危害我国的常见外来物种(2学时)(B)1 外来植物的危害2 外来动物的危害3 外来微生物的危害第三章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12学时)第一节转基因植物安全性(2学时)1.转基因植物研究应用概况(C)2.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A)3.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监测(B)4.转基因植物的安全管理(A)第二节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1学时)1.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研究应用(C)2.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杂草化” (A)3.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其它安全性问题(B)第三节植物用转基因微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2学时)1.微生物应用概况(C)2.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A)3.转基因微生物的安全管理(B)第四节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2学时)1.转基因动物研究及其产业化现状(C)2.转基因动物研究与产品的安全性评估(A)3.转基因动物研究与产品开发监控(A)4.转基因动物研究及其产品产业化管理(B)第五节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安全性(2学时)1.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研究和开发现状(C)2.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安全性(B)3.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安全性评价与管理(A)第六节转基因水生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1学时)1.转基因水生生物研究现状(C)2.我国水生生物多样性问题(B)3.转基因水生生物安全(A)4.转基因水生生物安全检测和管理(B)第七节转基因食品安全性(2学时)1.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A)2.各国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和管理现状(A)3.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B)第四章其它生物技术及其安全性问题(4学时)第一节医药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生物安全1.医药生物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c)2.医药生物技术产品安全性问题及评价(B)3.医药生物技术产品潜在危险的预防措施(B)第二节其它生物技术的潜在威胁(B)第五章生物安全防护与防止污染(4学时)第一节微生物实验的生物危害(1学时)1 生物危害情况(C )2 生物危害的决定因素(B)我国<<中国医学微生物菌中保藏办法>>对各类病原分类3 试验过程微生物释放过程(A)第二节微生物实验室的技术规范(GMT)(1学时)(A)1 医学预防和监测(C )2 微生物实验室技术规范GMT(A)第三节生物安全防护系统(1学时)1 生物防护基本原则(A)(1 防止操作人员在污染环境中接触有害生物(2 努力封闭生物危害材料产生的根源(3 阻止有害材料向周围环境的扩散2 生物安全防护系统(A)生物安全防护或控制分为:(1 生物控制(2 物理控制(3 物理控制的等级第四节生物安全中的”三废”处理(1学时)1 生物危害”三废”类型和来源(B)(1 废液: 实验室废液临床或医院废液生产废液(2 废气: 实验室排风设备排气发酵罐后处理工序的排风(3 固体物料: 实验室废弃物临床材料生产废料污染设备等2 “三废”的处理(B)第六章国外生物安全法规及管理(2学时)第一节美国生物安全法规及管理1简介2 农业部3 环境保护局4 食品与药物管理局5 国立卫生研究院第二节其它一些国家生物安全法规及管理1欧盟生物安全法规及管理2 日本生物安全法规及管理3 澳大利亚生物安全法规及管理4 印度生物安全法规及管理第七章我国生物安全研究情况和相关法规(6学时)第一节我国生物安全研究和发展情况(2学时)1 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研究2 农用微生物安全性评价研究3 生物安全研究问题展望4我国生物安全管理体制第二节我国生物安全相关法规(4学时)1、联合国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2、《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3、《农用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4、《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5、《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要点》6、《兽用新生物制品管理办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8、《微生物实验室的技术规范(G M T)》9、《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10、《转基因食品管理办法》11、《烟草基因工程研究及其应用管理办法》12、《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1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14、《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作业题1解释”生物安全”的概念2 为什么要展开”生物安全”评价工作?3 我国按照什么标准划分基因工程工作安全等级? 共分为几级?4 简述我国生物安全管理的原则.5 转抗除草剂基因的大豆有哪些生态安全隐患?6 转基因微生物对生态环境存在哪些安全隐患?7 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人体器官移植的供体时存在哪些安全问题?如何生产管理?8 我国水生生态面临的主要问题? 限制”转基因水生生物”实际应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9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对转基因食品成分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按照什么原则进行评价10 什么是”新资源食品”,我国对新资源食品如何管理?11 如何对生物工程中的”三废”进行处理12. 写出至少5种我国涉及”生物安全”管理的相关法规13. 生物安全的控制中物理控制分为几级? 写出BL4的控制要求.14. 学习<<基因工程管理办法>>,写出该法律中有关”申报”的内容.15.简述重组活疫苗和质粒DNA疫苗的安全隐患.16 开展基因改良冰核细菌的环境释放试验可能存在哪些风险. 如果拟展开释放试验,作为课题主持人将如何组织,写出具体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17 作为负责企业生产的技术主管, 如何组织利用转基因猪的血液生产人用高质量的药用蛋白.三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有关生物安全的文献综述(40分)参考题目1.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2. 标记基因安全性研究进展3. 转基因植物生态风险评价4.我国转基因棉的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6.转基因植物应用现状及其安全性评价7.基因流与生物安全8.基因治疗及其安全性9.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现状及其安全性10. 基因重组疫苗的应用和安全性研究进展实验名称与类别:无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无九、材与参考书本课程选用教材:无本课程推荐参考书:1 《生物安全》刘谦朱鑫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2 《生物安全管理与实践》(南京生物安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兽用生物制品实验室安全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兽用生物制品实验室安全试验技术指导原则1 目的为兽用生物制品实验室安全试验研究提供原则性指导。
2 背景兽用生物制品的安全性是考察其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兽药注册办法》中对兽用生物制品的实验室安全试验项目进行了详细规定。
3 基本要求3.1 实验室及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
3.2 实验动物的要求实验室安全试验中所用实验动物应是普通级或清洁级易感动物,必要时应使用SPF级动物。
禽类制品的实验室安全试验多使用本动物,其它制品的实验室安全试验中除使用靶动物外,还须用敏感的小型实验动物(如啮齿类)进行试验。
试验中应使用敏感性最高的品系。
应使用最小使用日龄的动物进行试验。
每批制品的实验室安全试验中所用动物应不少于10只(头),来源困难或经济价值高的动物应不少于5只(头),鱼、虾应不少于50尾。
3.3 对制品的要求实验室安全试验中所用实验室制品的生产用菌(毒、虫)种、制品组成和配方等,应与规模化生产的产品相同。
试验性产品应经过必要的检验,且结果须符合要求。
试验性产品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应不低于规模化生产时的出厂标准。
3.4 试验设计在试验开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实验室安全试验方案,其内容应包括受试制品的种类,试验开始和结束的日期,试验动物的年龄、品种、性别等特征,制品的配方,对照组的设置,每组动物的数量,实验动物来源、圈舍、试验管理和观察方式,结果的判定方法及标准等。
4 实验室安全试验的内容和方法4.1 一次单剂量接种的安全试验按照推荐的接种途径,用适宜日龄的靶动物,接种1个剂量,至少观察2周。
评估指标应包括临床症状、体温、局部炎症、组织病变等。
对于可用于多种动物的生物制品,应该用各种靶动物进行安全试验。
4.2 单剂量重复接种安全试验对可能进行多次接种的生物制品,均须进行该试验。
按照4.1项进行,但在第1次接种后2周,以相同方法再接种一次,再次接种后应继续观察至少2周。
4.3 一次超剂量接种的安全试验按照4.1项进行,但接种剂量为免疫剂量的数倍至一百倍不等。
生物安全评估报告范文
生物安全评估报告范文生物安全评估报告范文报告标题:生物安全评估报告报告编写单位:XXX有限公司日期:20XX年XX月XX日1. 引言生物安全评估是为了确保生物实验、生物制品和基因技术应用等相关活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影响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而进行的一种综合性评价。
本次报告旨在评估我公司生物研究项目对生物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2. 评估范围和方法本次评估主要针对我公司的基因技术研究项目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调查、风险评估模型建立等,综合考虑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3. 评估内容3.1 生物实验安全评估评估了我公司在基因编辑、基因转导、基因表达等方面的生物实验活动,主要包括实验操作规范、实验设备安全性、实验物品生物安全等方面的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3.2 生物制品安全评估评估了我公司开发的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性,比如疫苗、基因治疗药物等,主要从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存储运输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建议。
3.3 基因技术应用安全评估评估了我公司开发的基因技术应用项目的生物安全性,如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动物等。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环境风险评估、对非目标物种的影响评估等,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得出相应的评估结果和处理建议。
4. 结果与建议根据对生物实验、生物制品、基因技术应用的评估结果,总结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1)我公司生物实验活动整体上符合生物实验安全要求,但仍存在部分操作规范不够规范,建议加强实验人员培训,完善实验操作规范。
(2)我公司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性较高,但在质量控制和存储运输方面仍有待提高,建议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完善存储运输条件。
(3)我公司基因技术应用项目对环境安全和非目标物种影响较小,但仍需加强环境监测和风险管理,建议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和监测体系。
5. 结论我公司的生物研究项目在生物安全方面整体上符合要求,但仍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需要注意,建议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加以改进和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研究状况
20世纪70年代,寄生虫专家Odile Puijaon在
世界上率先进行了大肠杆菌表达外源基因的实 验。从此解开以基因重组的方法表达和制备蛋 白质的序幕。世界上的第一个蛋白质疫苗乙肝 疫苗表面抗原疫苗。在乙肝的免疫预防方面发 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方面
1995 年,Cumm insM 等人在猪传染性胃肠炎
自然爆发时, 将1~ 12日龄仔猪分为4 组, 分别连 续4 d 口服安慰剂量的干扰素( 1, 10, 20 IU 的 HuINF- A)。结果发现:口服干扰素的仔猪存活 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研究免疫调节活性方面
安全性评价
选择合适的载体
质粒或制剂的纯化程度
临床反应
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
对目标动物及子代动物的影响 试点周围水体和受体动物代谢物的采集及测达的猪IFN - A对口蹄疫病毒( FMDV )有 抑制作用, 对蛋白质翻译水平的发挥也有抑制作 用, 这可能与双股RNA 依赖的蛋白激酶( PKR ) 有关, 并证明了这一结论。
在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方 面
998年, BuddaertW 等人研究了猪繁殖与呼吸
综合征病毒( PRRSV)与重组表达的猪IFN - A的 相互作用。试验用重组表达的猪IFN - A处理猪 肺巨噬细胞( PAM )后, PRRSV 的增殖显著降 低。
多杀性巴氏杆菌Lox A 基因缺失疫苗、肠炎
沙门氏菌Aro A 、Aro L 和Sefa 基因缺失疫苗、 鼠伤寒沙门氏菌Ar o A 基因缺失疫苗、绵羊流 产沙门氏菌Stm 反转变异疫苗、胸膜肺炎放线 杆菌APX 基因缺失疫苗、气水假单胞菌基因缺 失疫苗、鹦鹉热衣原体NT G 基因突变株疫苗、 伪狂犬病病毒TK 基因缺失疫苗等。
已注册的基因重组载体活疫苗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载体活疫苗, 载体为痘苗病
毒; 狂犬病病毒基因重组活疫苗, 载体为痘苗病 毒哥本哈根株等
批准进行野外试验
牛瘟病毒、牛流行性白血病病毒、牛鼻气管
炎病毒、口蹄疫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等 的基因工程活疫苗和鸡痘-新城疫二联基因工程 活疫苗
公众争论的焦点问题
1998年, V andenbroeckK 等人研究发现, 重
组猪IFN - C可以加强伪狂犬病毒灭活苗二次免 疫后的IgG、IgA 反应, 减轻伪狂犬病病毒攻毒 后的发热和体重减轻, 并通过试验证实在伪狂犬 病毒灭活苗中添加一定剂量的重组猪IFN - C可 有效提高黏膜免疫和全身免疫水平。
已批准注册的基因或缺失活疫苗
Sekellick MT 等人于1994 年首次克隆了鸡
IFN - A 基因( ChIFN- A)。在鸭方面, 1995年 Schu ltzU 等人成功克隆了鸭Ñ 型干扰素基因。
在猪方面, 1986年Lefevre F等人首次克隆出
猪A1 基因。
1990年又实现了猪IFN - A基因在大肠埃希菌
中的表达, 并对纯化的干扰素和病毒诱导产生的 猪白细胞干扰素进行了生物活性比较, 发现重组 猪IFN - A抗病毒活性比病毒诱导产生的猪白细 胞干扰素约高6倍。 2000年, 夏春等采用PCR技术扩增和克隆了 猪IFN - B基因。
基因工程干扰素的临床应用
在家禽方面。1999年, Marcus P I等人采用饮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与影响
可控性及对目标生物的影响 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
现行法律法规能否保障生物安全和社会稳定
兽用基因工程活疫苗的安全性问 题
兽用基因工程活疫苗的安全性问题
兽用基因工程活疫苗对人类、动物健康可能造成何种 危害? 其严重程度( 如症状轻重、愈后情况、人群免疫 力、是否引起流行等) 如何?目前的科学水平还难以给 予准确的回答。但是, 根据国内外对常规弱毒活疫苗 长期应用的经验, 结合近年来在转基因微生物安全性 方面已经积累的一些试验研究数据, 可以将兽用基因 工程活疫苗对人类、动物健康的潜在危害性分为以下 三个主要方面。 致病性,抗药性, 食品安全性
水给药的方式进行了重组ChIFN - A抗新城疫病 毒( NDV )的研究。研究表明: 干扰素的抗病毒 效果显著, 同时重组的ChIFN- A对马立克病 (MD )、传染性法氏囊炎( IBD )、传染性支气管 炎( IB )、禽流感(A I)等病毒性疾病具有良好效 果。
在抗口蹄疫病毒方面
2002年, Ch insangaramJ等人研究发现, 大肠
疫苗的安全性问题
一、被注射的、可由宿主细胞吸收的DNA 可以 被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中, 并引起插入突变。 二、外源抗原的长期表达可能导致不利的免疫 病理反应 三、使用编码细胞因子或协同刺激分子的基因 可能具有额外的危害 四、可能形成针对注射DNA 的抗体和出现不利 的自身免疫反应 五、 所表达的抗原可能具有生物学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