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一节的教学设计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一节的教学设计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一节的教 学设计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教学目标
引言
在生物学领域,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是两种重要的育种方法,它们通过改变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本篇文章将介绍这两种育种 方法的基本原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课后反思。
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特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实际案例中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应用效果。
三、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原理和应用。 2、基本概念讲解:讲解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概念和原理。
3、方法展示:通过实例展示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 4、学生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模拟操作,加深对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5、结果分析:通过分析和解释结果,让学生理解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 缺点和适用范围。
d.应用: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和动物的育种中。
2、诱变育种
a.概念:诱变育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等方法,诱发基因发生突变,从而产 生新的性状。
b.原理: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和性状。
c.方法:选择诱变剂、处理萌发种子或细胞、进行多代筛选。 d.应用: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育种中。
4、课堂互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例如,可 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别列举出生活中应用到的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实例, 并派代表上台进行分享。此外,还可以邀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不同育种方 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通过这些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5、总结

高中生物《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1、课程标准要求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实例。

2、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要求“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实例。

”目标行为动词“搜集” 属于理解水平的知识性目标动词,即“要求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的第二节。

本节是在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知识、了解遗传变异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学知识是怎样用于指导生产实践、提高和改善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的。

从教学课时的安排来看,本节内容需要1 课时教学。

2、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杂交育种的流程和局限性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科学选择育种方法解决具体育种实例教学难点:杂交育种的局限性科学选择育种方法解决具体育种实例(三)学情分析初中生物课中关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内容,使学生对选择育种与杂交育种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本书第1 章的学习中,学生又学习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为理解传统育种方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打下了基础。

本书第5 章中有关基因突变的内容又是学习本章诱变育种的基础。

此外,学生也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活动对本节内容有了大致地了解。

二、教学目标:①通过具体实例及材料分析,总结杂交育种的流程、优缺点、原理及应用。

②通过问题引领及材料分析,说出诱变育种的流程、优缺点、原理及应用。

③科学选择育种方法解决具体育种实例。

④通过搜集我国在育种方面的瞩目成就,感受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

三、评价设计:1、课中目标评价:目标1 评价设计:学生能够把植物的杂交育种迁移应用到动物杂交育种问题的解决上。

目标2 评价设计:学生能够准确说出诱变育种的概念、原理、优缺点目标3 评价设计:学生能够根据育种方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解决具体的育种实例。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教案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教案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
汕尾市和华侨管理区中学陈文基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简述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方法和原理
2 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 学会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表示育种过程。

2 尝试运用遗传和变异的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探讨育种科技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2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局限性;用遗传图解表示各种育种过程
二、教学过程
6 航天诱变育种有哪些优点?
7 地面上有哪些因素可以诱发生物体产生基因突变?
3、思考讨论总结优缺
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有什么优点?联系基因突变的特点,谈谈诱变育种的局限。

4、归纳总结,形成体系探讨优点与
局限
为小结做铺垫
三、小结
比较杂交育种、诱变育种
知识归类
四、课堂练习
五、布置作业
P101基础题1、2
金版学案相关内容。

五、板书设计
板书:。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步骤,以及诱变育种的方法和应用。

1.2 教学目标了解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基本概念。

掌握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步骤。

掌握诱变育种的方法和应用。

第二章:杂交育种原理2.1 杂交育种的概念解释杂交育种是指将两个不同品种或种属的生物体进行人工杂交,以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2.2 杂交育种的原理介绍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包括基因重组、显性和隐性基因的表达,以及杂种优势的概念。

2.3 杂交育种的优势解释杂交育种的优势,包括increased variability, improved uniformity, and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the offspring.第三章:杂交育种步骤3.1 选择亲本介绍选择适合进行杂交的亲本的原则,包括选择具有优良性状和不同遗传背景的亲本。

3.2 人工杂交解释人工杂交的步骤,包括人工授粉和控制杂交过程。

3.3 选择和繁殖优良后代介绍选择和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的方法,包括选择标准、繁殖技术和种子生产。

第四章:诱变育种原理4.1 诱变育种的概念解释诱变育种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诱导植物或动物的基因发生突变,以产生新的性状或改良现有性状。

4.2 诱变育种的方法介绍常见的诱变育种方法,包括化学诱变(如硫酸二乙酯)、物理诱变(如辐射)和生物诱变(如病毒感染)。

4.3 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讨论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包括high mutation rate, randomness of mutation, and the need for large-scale screening.第五章:诱变育种应用5.1 诱变育种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介绍诱变育种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实例,如抗病性、抗逆性和产量增加。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教学设计 教案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教学设计 教案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学习目标] 1.说出杂交育种的概念、原理、优点和不足。

2.举例说明杂交育种的技术流程。

(重点)3.说出诱变育种的概念、原理、优点和不足。

知识点1杂交育种1.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原理:基因重组,即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重新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控制相应的新的表现型。

3.过程(以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选育为例)4.杂交育种的优缺点(1)优点:可以把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2)缺点:①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按需选择,并不能创造新基因;②杂交后代会出现分离现象,育种进程缓慢,过程复杂;③杂交育种只能用同一物种或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进行杂交。

5.适用范围杂交育种适用于能进行有性生殖的个体,且相关基因遵循细胞核遗传规律,只进行无性生殖的个体无法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新品种。

6.应用(1)农业生产: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2)家畜、家禽的育种,如引进优质种牛与本地品种杂交,可培育出优良的品种。

知识点2诱变育种请仔细阅读教材第100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概念: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2.原理:基因突变。

3.优缺点(1)优点:①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②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们所需的优良变异类型。

(2)缺点:①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因此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个体往往少,具有一定的盲目性;②突变个体难以集中多个优良性状,所以育种过程需要处理大量供试材料,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4.应用:在农作物育种方面,培育出的新品种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好;在微生物育种方面,诱变育种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青霉菌的选育。

要点一辨析杂交育种1.动、植物杂交育种的区别(1)方法:植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不能通过测交,只能通过逐代自交的方法获得;而动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一般不通过逐代自交,而通过测交的方法进行确认后而获得。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一)作者:周文报,江苏省,宿迁市生物教学能手、宿迁市泗洪县骨干教师,本文获江苏省教学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设计思想本节是在学习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知识、了解遗传变异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学的知识是怎样用于指导生产实践、提高和改善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的。

教师在课前收集古人驯化野生动物、栽培植物的图片资料来创设情境,引入选择育种的方法,并指出其局限性。

然后以小麦杂交育种为例,按课本的“问题探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得出杂交育种的概念,并总结杂交育种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而通过“思考与讨论”栏目引导学生思考杂交育种的方法存在哪些不足。

在认识其局限性后,教师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介绍了诱变育种的实例和方法,通过实例说明诱变育种的重要作用,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有哪些优势,并联系基因突变的特点,讨论诱变育种的局限性。

通过这样递进的发展历程,说明超越已有技术的局限是育种技术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动力和原因,有利于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

最后组织学生列表比较: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在方法、原理、优缺点的异同点,使学生在农业科学育种方面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在杂交育种的学习时,选用典型的育种实例——培育高产、抗病的小麦作为切入点,针对育种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分析其中蕴含的遗传学规律。

并引导学生应用遗传学规律和遗传图解,对特定的杂交组合进行理论分析,推测可能的选育过程和结果,进而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杂交育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及其解决方法。

同时要引导学生去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价值,进而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某一历史阶段,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性,科学技术总会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

随着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入,技术上的问题得以解决,生产力也随之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又能反过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教案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教案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教案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述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方法和原理。

2.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学会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表示育种过程。

2.尝试运用遗传和变异的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探讨育种科技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2.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二)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局限性;用遗传图解表示各种育种过程。

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省农科院调研华侨管理区柑桔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展示“柑橘的烦恼”,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引出“杂交育种”。

观看视频,分析问题。

观看PPT所提出的问题。

(5分钟)导入,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

一、杂交育种1.选择育种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前三段内容,探讨古代人的育种方法,分析其原理与不足之处。

2)分析“品种”。

从选择育种缺陷引出杂交育种,介绍“XXX”。

默读课文前三段内容,思考古人的育种方法“选择育种”。

探讨这几个问题的目的在于通过问题探讨明确将同种生物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的方法是通过杂交实现。

2.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现有纯合的高秆抗锈病的小麦(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的小麦(ddtt),如果你是育种专家,怎样才能得到抗病的优良品种(ddTT)?2)讨论方案、共同研究采用问题式探究模式进行教学,设置有价值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共同探究解决这个问题。

探讨问题:1.怎样将高产和抗病两种性状结合到一起?2.杂交后可能出现几种性状?引导学生回顾自由组合定律,目的是训练学生将遗传学原理应用于实践,并且从遗传学程度理解杂交育种的原理和优点。

高中生物《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

高中生物《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

高中生物《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一、教材的简要分析《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必修模块Ⅱ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突变等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知识之后,进一步认识遗传和变异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整堂课在知识呈现上,按照“原理再现──方法认知──图解对比──实例分析”的设计思路,简要说明超越已有的局限性是遗传育种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动力和原因,从而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和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1.知识目标(1)简述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方法和原理(2)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3)讨论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异同点。

2.能力目标(1)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信息以图表、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2)尝试运用遗传和变异的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我国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成果的了解,体验科学家锲而不舍、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认同人类对遗传育种技术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1.教学重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原理及其在应用2.教学难点:(1)预计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理解两种育种方法和优缺点;(2)用遗传图解表示各种育种过程。

【点拨】这个遗传图解是从性状的角度来阐述杂交育种的过程,有没有更简洁的遗传图解呢?(有,用基因型的方式来表示。

)老师反问:单倍体育种怎么操作?学生F:先让两亲本杂交,再用子一代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后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纯合的二倍体植株。

追问:这里培养的是什么细胞呢?学生G:体细胞。

学生H:配子。

追问:配子是什么细胞呢?学生H:生殖细胞,这里是花粉细胞。

追问:花药离体培养又是怎么回事呢?学生J:花药离体培养只是单倍体培养的一个步骤而已,不能归类为一种育种方式。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尝试将你获得信息用图表、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

(2)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讨论育种科学技术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2)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具备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律这些基本的遗传学知识,本节课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学的知识是怎样用于指导生产实践、提高和改善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难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通过观米和尝米饭总结出两种米形态和口感上的区别以“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等引入吃很重要,强调我们南方人餐餐都离不开大米。

结合生活实际:以前家里条件不怎么好时买米要长饭多的,现在买米注重品质等提出让同学帮忙鉴定米和尝米饭导入今天的课题。

活动2【活动】设计培养东北茉莉香米的过程并分组进行解说展示,其它组的同学予以评价及补充。

(一) 杂交育种由于东北大米粘性较强,米饭软。

泰国香米清香味十足,米饭的米粒颗颗分散,饭粒较硬。

结合个人的喜好提出:既喜欢东北大米的粘性强、米饭软,又喜欢泰国香米的清香味十足,能否培育出国产的东北茉莉香米引入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1】利用现有的东北大米(AABB)和泰国香米(aabb),培育出高粘性的东北茉莉香米并进行大面积的种植,写出培育方案。

(香味性状由a基因控制,高粘性由B控制。

)P AABB X aabb↓↓配子 AB ab↓↓F1 AaBb↓自交9无香高粘 3无香低粘 3香味高粘 1香味低粘↓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活动3【讲授】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思考、讨论理解杂交育种在产生F1代后,还需要经过选择和培育形成能稳定遗传个体的过程教师通过学生展示检查实验设计的步骤并提出关于杂交育种相关问题:(1)根据杂交育种的具体操作过程给杂交育种下一个定义?强调定义在教材上相应的位置,提醒学生要结合教材学习。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一、教学目标1.简述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举例说出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该知识的应用尤为困难。

多数学生上课愿意思考,但不善于总结,小组合作意识不足。

所以本节内容以对知识的应用为主,加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小组合作,同时还有对知识的总结归纳,以此训练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重点难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4.1导学案第1课时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学案第1课时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1.简述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举例说出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重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一、杂交育种1.选择育种:古代人们利用生物的①变异,通过长期选择,②汰劣留良,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这种育种方法为选择育种。

选择育种不仅③周期长,而且可选择的④范围是有限的。

2.杂交育种: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⑤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⑥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两个品种⑦杂交,使基因重组。

从⑧第二代中挑选符合人们需要类型的个体,将它们的种子留下来,下一年播种。

再从后代中挑选出所需类型做种。

如此经过几代汰劣留良的选择过程,就可以得到新的优良品种了。

3.杂交育种的实例: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用于种植的优良品种为杂合子。

在家畜、家禽方面,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中国荷斯坦牛,是将国外的荷斯坦—弗里生牛引进后,在我国经过长期驯化,与当地黄牛进行杂交和选育,逐渐形成的优良种。

二、诱变育种1.定义: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而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教学设计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教学设计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搞清楚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基本概念,理解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异同点。

2、了解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基本实施步骤,理解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培育方法。

二、教学内容1、杂交育种的定义:杂交育种是指通过利用不同物种或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材料交换,以获得新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

2、诱变育种的定义:诱变育种是指通过外力因素,如热、电离辐射、化学药剂等,让原有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新的突变体,并从中获得优良的新品种的一种育种方法。

3、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异同:杂交育种主要是利用不同物种或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材料交换,以获得新品种;而诱变育种则是利用外力因素,让原有基因突变,以获得新品种。

三、教学重点1、杂交育种的基本概念;2、诱变育种的基本概念;3、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异同点。

四、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法:通过老师讲解,让学生理解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基本概念,理解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异同点;2、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具体培育方法和实施步骤;3、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充分体验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实施过程,掌握其实践技能;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通过交流探讨,加深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过程1、提出课题,引出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概念;2、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培育方法;3、实施实验,演示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具体实施过程;4、小组讨论,探讨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异同点;5、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评价1、提问环节: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考察学生的理解程度;2、课堂笔记: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记录自己的笔记,以便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3、实验报告: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以检验学生实验技能的学习成果;4、小组讨论: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评估学生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理解程度。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教案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教案

第一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育种的目的性较强,能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中
缺点: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周期长,育种筛选过程复杂;不能创造新
的基因
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
优点:能够提高变异的频率,产生多种多样的新类型;使后代性状稳定,加速育
种进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增强抗逆性。

缺点: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方向难以掌握,有害的个体多,需要大量处理实验
材料,突变体难以集中多个理想性状。

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
优点:器官较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缺点:发育迟缓;多用于植物,在动物方面难以开展
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
优点:自交后代不繁盛性状分离,可以缩短育种年限(2)
缺点:方法复杂,成活率低
转基因育种: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能偶按照人的意愿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缺点:基因污染。

教学设计18: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教学设计18: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4)总结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异同点。

2.过程与方法(1)尝试将你获得的信息用图表、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

(2)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讨论育种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2)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3)通过对我国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成果的了解,关注我国的育种技术的发展及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认同育种技术的改进对解决粮食危机等问题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难点:1.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2.用遗传图解表示各种育种过程。

三、教学方法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古人驯化野生动物、栽培植物的图片资料制成的课件,按课件图片的顺序,先向学生展示古人驯化狗、马、牛、猪、鸡,培育玉米、小麦、水稻、各种蔬菜、水果的过程;再向学生展示现在的家禽、家畜、粮食、蔬菜、水果的各种优良品种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生互动]教师:这些优良的品种,都是人们利用生物的变异,通过长期的选择,汰劣留良,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

但是这些生物变异什么时候出现以及出现什么样的变异,这些都是不确定的,所以选择育种的方法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又有限,有些品种只在某一方面有优势,而另一方面却不良,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在实践中,人们需要摸索出许多优良的育种方法。

1.杂交育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问题探讨”并进行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

人教版教学教案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

人教版教学教案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

人教版教学教案——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诱变育种的方法和应用;(3)能够分析比较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缺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体验杂交育种的实践过程;(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热爱农业生产,关注农业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方法;(2)诱变育种的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1)杂交育种过程中基因重组的原理;(2)诱变育种中基因突变的发生机制。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技术实践》第三章第四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2. 实验材料:玉米、高粱等植物种子;3.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基本概念。

3. 课堂讲解:(1)讲解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体验杂交育种的实践过程;(2)讲解诱变育种的方法和应用,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

4. 课堂讨论:让学生讨论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在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应用;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3.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能准确描述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方法;(2)能正确解释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3)能够比较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缺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设计简单的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实验。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分析: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作为总的指导思想,根据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和《20XX年生物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制定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作用和局限性。

2.能力目标: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3.情感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使用的教材蓝本是人教版必修2第6章第1节。

教材围绕着遗传学原理和规律在生活中应用,按照技术发展历程的线索展开内容。

知识呈现上按照“方法介绍——突出优点——局限性思考”这样递进的发展历程,说明超越已有技术的局限性育种技术是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动力和原因,有利于人们认识和关注科学技术的本质。

根据人教版的教材编排,前面的部分章节中已经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有了较多的涉及,只是没有以“方法介绍——突出优点——局限性思考”呈现罢了。

由此,笔者认为,本课的重点、难点应该是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达成,而知识目标则近似于复习巩固。

所以,根据本课所制定的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处理。

三.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中对选择育种与杂交育种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第一章的学习中又学习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这些都为理解传统的育种方法打下了基础。

学生在学习染色体变异这部分内容时,还接触到了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这又为理解各个育种方式之间的优缺点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回忆、比较来获得对知识的认识。

高中学生具有求知欲旺盛、自学能力较强、自信等特点,因此可以尝试通过思考、讨论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知识得以强化。

四.教学策略:本节内容是遗传和变异知识的深化和拓展,常规育种的原理正是“生物的可遗传变异”。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恰当的情景,把课本中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相关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打破章节之间的界限,把相关知识点从内涵、外延及功能上有机地串联起来,实现学科内知识的相互综合,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而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宋以祉

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宋以祉
4页
杂交育种的概念
培养学生 识图分析 图 的 能 力,通过 主动的思 考与回答 加深对杂 交育种的 理解。
.
1、动物杂交育 种中纯合子的 杂交育种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联系呢?让 获 得 不 能 通 过 逐代自交, 而应 我们一起走近生活。 改为测交。 中国荷斯坦牛: 荷斯坦—弗里生牛与我国黄牛 2、比植物杂交 育种所需年限 杂交选育后逐渐形成的优良种。 短。 泌乳期可达 305 天, 年产乳量可达 6300kg 以上, 产奶量为世界奶牛之冠。 看过了实例,同学们总结一下杂交育种的特点 讨论:杂交育种的优点是很明显的,但是在实 际操作中会遇到不少困难。请从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各 种类型,以及育种时间等方面,分析杂交育种方法的不 足。 培养学生 分析和总 学生讨论并回 结 的 能 答: 杂交育种只 力 , 与 学 能 利 用 已 有 的 生互动。 基因重组, 按需 选择, 并不能创 造新的基因。 杂 交后代会出现 性状分离现象, 育种进程缓慢, 过程繁琐。 联系生活 实际,理 论与实践 相结合, 学以致用 学生思考并回 答:基因突变。 给学生创 设展现自 我 的 机 会,锻炼 学生的胆 量,同时 反应学生 对知识的 理解与掌 握。
问题
探讨 (ddTT)?
根据学生的板演内容进行评论。加以纠正
培养学生 的合作精 神,科学 探索的精 神。锻炼 学生写遗 传图谱
对于杂交育种我们如何用图示来表示,让人一
3页
.
目了然呢?
(幻灯片展示)
P
高抗 DDTT X
矮不抗 ddtt
学生改正自己 所写图谱, 并加 以思考 引发学生 思考,使 学生参与 到教学活 动中
联系生活 实际,拓 学生讨论并回 宽学生的 答: 能够产生新 视 野 , 学 的性状, 缩短育 以致用。 种时间。 诱变育 种的局限性是 诱发突变的方 向难以掌握, 突 与学生互 变体难以集中 动 多个理想性状。 要想克服这些 局限性, 可以扩 大诱变后代的 群体, 增加选择 的机会。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教案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教案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教案标题: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目标:1. 了解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在农业和植物育种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不同育种方法的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繁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例如自然繁殖、人工繁殖等;2.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育种吗?它对于农业和食品生产的重要性是什么?知识讲解:3. 介绍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原理,包括不同品种的配对、杂交后代的特点等;4. 解释诱变育种的概念和原理,包括利用物理、化学或基因工程等手段诱发植物基因突变的方法。

案例分析:5.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农作物或植物品种,研究该品种在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中的应用案例;6. 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他们研究的案例,包括该品种的特点、杂交育种或诱变育种的目的和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

讨论与评价:7.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在不同情况下,应该选择哪种育种方法?8. 鼓励学生评价不同育种方法对农业和食品生产的影响,以及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

总结与展望:9.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在农业和植物育种中的重要性;10.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育种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教学资源:- 投影仪或白板- 学生分组讨论材料- 植物育种案例资料评估方式:- 小组讨论表现评价- 学生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优缺点的书面评价拓展活动:- 邀请专业人士或农业科学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探讨植物育种和相关技术;- 组织参观农业实验室或植物育种基地,让学生亲身了解育种工作的现场操作。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第一篇: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知识、了解遗传变异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学的知识是怎样用于指导生产实践、提高和改善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的。

本节内容与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以及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等知识密切相关,是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怎样将遗传变异的有关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而且通过该内容的分析学习,可以训练学生各方面能力。

【教学目标】㈠知识方面1.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2.举例说明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㈡能力方面通过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实例的分析和比较,提高运用遗传和变异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讨论育种科学技术发展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2.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3.通过对我国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成果的了解,关注我国的育种技术的发展及在国际的竞争能力,认同育种技术的改进对解决粮食危机等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教学难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引导分析法【教学用具】:教师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问题情境导入:出示各种育种图片,导入复习课育种方法。

教授袁隆平的超级水稻就是用杂交育种交育种方式选育的,导出杂交育种。

一、杂交育种问题探讨:小麦有高杆和矮杆,由D控制的高秆对由d控制的矮杆为线型。

我们知道矮杆的小麦抗倒伏,是我们需要的形状。

小麦经常受到一种真菌的感染出现锈病。

由T控制的抗锈病对由d控制的感锈病为显性。

抗锈病是我们需要优良性状。

现在高杆抗锈病和矮杆不抗锈病的两纯系品种。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是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理论知识获得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如何应用于实践。

本内容旨在使学生了解遗传学原理应用的同时,关注这部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学情分析从知识储备来看,学生已学习过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及突变、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也学过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等知识,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知识正好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回忆、比较来获得对新知识的认识。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 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1)学会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表示育种过程。

(2)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 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3.情感目标:(1) 讨论育种科学技术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2) 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难点】(1)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2)用遗传图解表示各种育种过程【教具准备】教师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中国荷斯坦牛(原称中国黑白花牛):国外的荷斯坦——弗里生牛引进后,经过长期驯化,与当地黄牛进行杂交选育,逐渐形成的优良种。

【思考与讨论】:综上所述杂交育种的优点是很明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不少困难。

请从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类型,以及育种时间等方面,【教学反思】这节课,应该说基本比较圆满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兴趣高涨,对于老师给出的问题,他们经过思考与讨论,基本上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因此,有成就感,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科学研究的魅力,让学生知道科学研究并不仅仅是科学家才能做的事。

每一个普通人,只要他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他们也能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对生物学教师和生物学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生物学教师要通力打造一个融启发性、创造性、自主性、交互性于一堂的生物课堂教学氛围。

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贯彻并达成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呢在教学中认真落实主体性教学,注重课堂动态生成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2)举例说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4)总结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异同点。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将你获得信息用图表、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

(2)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讨论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这一科技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2) 通过对我国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成果的了解,关注我国的育种技术的发展及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认同育种技术的改进对解决粮食危机等问题的重要性。

(3)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教材分析】
本节在学习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知识、了解遗传变异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而且生物育种知识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重点知识,该知识内容不仅是必修2的学习主线之一,还与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基因工程专题有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学的知识是怎样用于指导生产实践、提高和改善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的,通过该内容的分析学习,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学情分析】
初中生物课中关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内容,使学生对选择育种与杂交育种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本书前几章的学习中,学生又学习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为理解传统育种方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打下了基础。

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我国在育种实践方面取得成功的事例,分析其中包含的遗传学规律,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根据下面几方面制作多媒体课件
1、课前准备
教师指导学生搜集我国在育种实践方面取得成功的事例,分析其中包含的遗传学规律,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2、情境创设
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古人驯化野生动物、栽培植物的图片资料制成的课件,按课件图片的顺序,先向学生展示古人驯化狗、马、牛、猪、鸡,培育玉米、小麦、水稻、各种蔬菜、水果的过程;再向学生展示现在的家禽、家畜、粮食、蔬菜、水果的各种优良品种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3、师生互动
这些优良的品种,都是人们利用生物的变异,通过长期的选择,汰劣留良,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

教师要提倡或维护生生、师生平等交流互动的人际关系,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促进师生和生生的思维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达到《标准》对知识、情感、能力目标的要求。

第1节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一、选择育种:利用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变异,汰劣留良,长期选择,培育优良品种。

二、杂交育种
三、诱变育种
【设计思路】
【教学反思】
由于很多内容学生已经学习过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以前都学过,所以我采用采用温故知新—杂交育种的技术方法—诱变育种的技术方法—知识扩展—总结的方法来讲授新知识。

本节课的设计也能把理论与实践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在杂交育种技术的学习中,教师举例:利用高抗和矮感的小麦来设
计如何出矮抗的小麦。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知识更能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教师应具备对知识体系熟练,应对课堂教学要自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在教学中教师能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例如在杂交育种的设计实验中,大部分同学不太理解最后得到矮抗的比例,教师能放慢教学一步步解释。

同时,该教师教态自然、随和,给学生以亲近的感觉。

本节课有很多相似、相关知识点,学生易混淆。

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比较。

如“四种育种方式的区别”。

本节课失误也很多,在学习这两种育种方法时应注意承上启下,每一种育种方法有它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不足,从而引出另一种育种方法;提问太多导致浪费很多时间;板书不细致;时间安排不太合理,前松后紧;学生看书时间太多;课改思想体现的不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