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的转型。通过经济发展
来增加国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主体对改革的 承受力,防止因破产、失业和收入下降而产生的社会动荡, 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这既有利于发展, 也有利于改革和稳定。而改革的逐步推进又可以增强经济 的活力和动力,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反过来又会推动经 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形成的这种良性循 环,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根本保证。 激进式转型在方案设计中也重视三者协调,但在实 践中因旧体制瓦解后新秩序不能迅速形成,经济体 系内稳定机制形成迟缓,势必延长经济休克时间 中国在转型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原 则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前提条件:当改革和发展可能 危及稳定时,宁肯放缓改革和发展速度,以求得 稳定 发展是改革的目的:避免追求改革的意识形态目 标 改革是发展的手段:避免转型成为目的本身
三.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

济存在形式和运动方式。 • 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独联体,东欧国家为代表,通过“激进式” 改革(休克疗法)而形成的过渡经济;另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通过 “渐进式”改革而形成的过渡经济。 (一)中国式渐进改革的特点: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 的市场化。宪法制度对于改革道路和方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宪法制 度的内容和方式决定了改革的内容和方式。渐进式改革的本质决定了 这种改革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 (1)强制中的诱致性。即在经济改革中把政府自上而下的领导、组 织和协调与基层单位自下而上的探索和试验相结合,在政府主导的前 提下,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在制度创新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2)双轨过渡。即不实行一步到位的市场化改革,而广泛采用行政 协调与市场协调并存的双轨制,并通过逐步扩大市场调节的比重来稳 步向市场经济过渡。 • (3) 从局部到整体。强调在统一领导的前提下采取非均衡的发展 战略,分部门、分企业、分地区各个突破,由点到面、最后实现经济 体制的整体转轨。 • (4)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 国有制的主导地位的同时,积极发展非国有经济和多种所有制成分, 深化国有经济的改革。
(1)公有制与市场机制兼容的制度转型
能否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从根本上说决定着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方向和前途。 激进式转型以二者不能兼容假设出发,渐进式转型 则相反 这使公有经济在转型中仍有增长,也是渐进式转型 在市场化过程中经济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最主要 原因 实践证明,公有制与市场机制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可以统一起来的。经过20年 的改革,我国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取消了指令性 计划,企业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具有明确的经济 利益,预算约束刚性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企业 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有了明显的改善,整个国有 经济在改革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因此,断言国有 企业没有效率、不可能适应市场竞争是缺乏依据的。 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也是一个复杂的、长期 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
受益高的部门开始改革,先解决容易的问题,而把难题留 在后面,可以减少阻力,降低成本,有利于维持改革中稳 定与速度两种要求之间的平衡。政府对改革过程从整体上 进行的规划、组织、协调,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的强制性力 量推动改革,协调经济与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 题,防止社会过渡混乱和失控,从而可以按照社会理性的 要求选择比较有利的制度模式和改革路线。 个别试点、局部推进、总体协调逐步转型方式(三部曲)
第一节.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性质和矛盾
第二节.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
第三节.中国渐进式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
1、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时期(1956—文化 大革命)
建立:“一化三改造”(1956)
目标:工业化 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义改造:公私合营(赎买政
策) 对个体农民的社义改造:集体化(从初级社到高 级社) 对城镇个体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集体化 向共产主义经济体制的冒进(1950年代末) 原因:“一化三改造”的成功、反右运动 目标: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三面红旗) 调整时期(1960年代初-1970年代中):回到56年的 体制 农村体制调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城镇政策调整
(6)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同步进行。
渐进式改革要求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应保持政治秩序 的相对稳定和政治体制的相对集中,并在社会主义政治制 度的框架内逐步改革现行的政治体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 和法制,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强调政治上的稳定性和适 当的集中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而是必须把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的经济转型 先政治改革,然后凭借政治自由化力量推进市场化, 还是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是两种经济转型的根 本性区别 渐进式转型在处理二者关系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经济体制改革先于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快于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改革通常源于市场化使原有政治体制不能照 旧运行时,才在边际上进行微调,几乎没有源于 自身的政治体制变革,更没有由政治变革推动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完善时期
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 明确了建立社会主 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基本框架。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 过《中共中央关于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
决定 》 十七大
过渡经济是指有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而形成的经
• • • • • • • •
(5)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把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 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把改革、发展和稳定结合起来,实 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良性循环。 (6)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在经济市场 化的同时,坚持政治上的稳定和相对集中,同时完善社会 主义民主和法制,不实行西方式的政治多元化。 1、从调整发展战略起步,营造一个宽松的改革环境。 2、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第一推动力,改革从农村向 城市逐步推进。 3、以对外开放带动对内改革,改革开放从沿海向内地逐 步推进。 4、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改革有体 制外相体制内逐步推进。 5、先试验,后推广,从点和局部做起,逐渐推进 这些具体特点都是与中国改革的特殊性质和目标相联系 的,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本质。
“大市场,小政府”是片面的。政府规模越大,权利过分
• (9)中国经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是我国特殊国情的产物,是特殊的 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特殊的文化传统,以及特殊的改革 路线及至于领导集团的特殊偏好的产物,因此,中国渐进 式改革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任何经济转型国家。但是,共 性寓于个性之中,中国改革的特殊经验也必然包含着普遍 性的意义。
不通过国有经济的私有化,而是通过促进非国有经济 的发展,并在同时逐步改革国有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是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经验。非国有经济与国有经济 同时改革,体制内与体制外改革的结合,保证了改革、发 展与稳定的协调进行。 前者指计划体系外市场因素成长,后者指对计划体系改 革 激进式转型是一种主要依靠体制内改革的转型 二者结合的转型方式的优势是: 减小体制内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 加速整体市场环境的形成 体制外为体制内改革提供制度示范和行为示范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时期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 制改革的决定 》
十三大
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 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 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 首次提出“在公有 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 制基础上有计划的 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 商品经济”的新概 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 念。 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中国经济的特征和成功之处,并不在于单纯的强制 性,而在于强制性与诱制性的结合,在中央政府自 上而下强制推进改革的同时,充分发挥了自发性改 革和基层单位的主动改革精神。这种自发的诱制性 变迁减少了自上而下的整体性改革由于信息不足而 导致的风险过大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基层单位和人 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渐进式改革的推进产 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创新的特点 前者是依靠行政力量自上而下的一种制度创新 后者是在利益诱导机制下由民间自发形成的制度 创新 激进式转型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其程序大致是: 政治变革后由民选的自由派政府提出激进式转型 思路 交由学者设计总体方案和推进步骤 转型方案经议会批准形成法律
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从 制度建设、市场体系建 设、国家规划体系完善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 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 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 要求。 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
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
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评析:
符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自然演进规律 在人为推进社会演进背景下,根据经济基础要求
设计和变革政治制度,可避免因理性有限引发的 社会风险
双重转型中政治权力相对集中为经济运行提供基
本秩序
(7)初始条件与改革的路径。
初始条件对于改革的路径有巨大的影响。第一,渐进 式改革成功的制度前提是改革前宪法制度与生产力的发展 之间没有形成不可解决的积累性矛盾;第二,渐进式改革 成功的物质前提是在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型的历史背景 下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包含了巨大的发展潜力;第三, 渐进式改革成功的组织前提是政治结构的集中和权威性, 保证改革在稳定中有组织地推进;第三,渐进式改革成功 的文化前提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利于渐进式改革的成功。

两种转型的差异
激进式转型:“一步到位”或“一夜间” 渐进式转型:“摸石头过河”、“错了再试”

两种转型暗含的不同理论假设前提
激进式转型:制度设计者和安排者“完全理性”,
并能事先把握整个转型过程的“完全信息”或不 存在信息成本
渐进式转型:“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假
• (4)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的转型

然后交由政府付诸实施

渐进式转型的基本程序是:先放开搞活,后调整规 范 决策者提出改革的意愿,规定改革的领域和改革 的边界
在放开的领域形成盈利空间,激励民间创新的出

最后自上而下的进行规范、调整

渐进式转型的优势:降低创新成本,分散和降低转 型风险
• (3)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相结合。先从改革பைடு நூலகம்本低、
• (8)弱政府还是强政府。
集中,往往导致官僚主义,抑制经济活动。但政府规模也 不是越小越好,从早期资本主义到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过 程中,国家所承担的社会职能是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 了。政府的强弱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政府必须努力 加强和硬化其政权,使法律具有效力,使行政具有效率, 特别是减少腐败,这样社会的现代化才会有希望。中国的 现代化需要的是强政府而不是弱政府。20多年来中国经济 的持续、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而且 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有效的宏观调控、适当的政府干 预、明智的战略和策略以及强有力的组织和协调。只有把 灵活的市场机制与有效的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目标。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1992-)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2003)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2003-)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 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加快经济市场化进程;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 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 入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 会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