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蝉·贝壳》导学案及答案
18 短文两篇 《贝壳》、《蝉》导学案
思
考
1.如果说《蝉》的写作手法是先抑后扬,那么《贝壳》一文与它有何不同呢?
2.结合原文揣摩:一颗“固执”又“简单”的心所追求的是什么样的东西?
反
思
集体备课内容
补充
学
习
程
序
一、自学自测
1.自学作者:小思,当代散文家、学者,原名卢玮銮();
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
2.自测生词:颤()动聒聒()卑()微短暂()
收拢,合拢:持续嘈杂地响,使人厌烦: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二、单元主题探究:宗璞是如何帮助自己面对生命的焦虑、苦恼的?
-观赏一株茂盛的紫藤萝()
-感悟其顽强、充满活力的生命特征()
-联系自身经历,获得应该顽强、乐观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三、以《蝉》为例,收获启示
1.组内组织形式自由的诵读;
2.依上三步,完成主题探究(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话回答)
四、自读《贝壳》,小组合作收获启示:
五、拓展提升:
1.口语交际:认真观察图片,谈一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18.短文两篇(《蝉》、《贝壳》)
课型:自读主备人:李审核人:康苏使用:七年级授课时间:2014.11
学习
目标
1.正确读写重点生词;2.思维训练:取材生活中的细小事物,获得关于生活态度的启示;
3.联系自身实际,练习表达(口语交际与片段仿写)
重点
通过关联词的灵活运用,练习表达
难点
细心观察、感受,用文字表达获感经过,总结所获启示
第18课 《蝉》《贝壳》导学案
第18课《蝉》《贝壳》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长姓名: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品味情感,感知内容,揣摩写法上的异同。
二、会认、会写、会说意思:写加黑字拼音,并将自己觉得难认的字词抄写三次。
蝉鸣零落断续收敛颤动宽恕淘洗卑微聒噪固执痕迹一丝不苟三、文本阅读与思考。
3.再读文本,完成问题思考。
(1)情感的转变不会无缘无故,《蝉》作者小思情感转折的原因是什么?试从文本中找出相应语句,并谈谈它在文本中的作用。
(2)《贝壳》作者席慕蓉感叹:“这是怎样一颗固执而又简单的心啊!”你觉得“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4.小组合作,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点,看看谁的小组发现更快,更准。
提示:对于相同与不同点,先说出有何异同,再结合文本具体阐述,让表达清楚有条理。
四、课外拓展阅读(1)学习资料链接①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入读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
小思深受唐君毅老师影响,对儒家思想、国家民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从唐老師身上,她学会了坚守原则,待人以爱,而且她明白到只有自我反省才能戒除缺点,继续面对将来。
小思的文章令人气静神凝。
几乎每一篇文章都具思理,有地还严肃得让人凝重。
其思理都来自生活感悟,又归结到真性常情,故多清人志而悦人心。
小思风华内敛,不逞才情,却修养有素。
小思的散文創作,有人说其文词“清醇雅正,如针线绵密,剪裁有度”;有人说其文词“淡素自然,却观之不厌”;有人说其文词“情理交融,精莹明澈”,甚至有人套用对苏东坡的评语“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即“看上去质朴平实,却是清秀俊美;看上去瘦弱,却是很丰满”的意思)从大學时代起,她先後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丰子恺漫画选绎》《日影行》、《不迁》、《三人行》、《彤云笺》等。
②席慕蓉,1943年生于重庆,蒙古族贵族后裔(全名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
其外婆是王族公主。
)其父为军人,后迁居台湾。
她从小爱绘画,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入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
《短文两篇·蝉·贝壳》导学案
情隐藏在内心深处,从不轻易表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父亲,走
进这位父亲的内心世界,倾听他对儿子的深情诉说。我们共同来学习肖复兴
的散文《拥:这篇文章虽短小,但是却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并且这份深情蕴 含在一件件日常生活的小事之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文章按照行 文的先后顺序写了哪些事情。 (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很认真也很动情,哪位同学来说说文章一共写了几件 事情? 生 1:文章按照先后顺序一共写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儿子上初中之 后有一天复习功课累了,要求我”搂着他睡一觉;第二件事情是我 ”回忆儿子小时候经常依偎在我”怀中的情景;第三件事情是我 ”回忆儿子小时候摘抄诗人傅天琳诗歌的事情。 师:回答得很完整。作者既写到了现实生活中拥着儿子入睡的幸福瞬间, 又回忆了儿子小时候和自己度过的美好时光。作者的思绪在现实和回忆之间 穿梭,也让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儿子在不经意间就突然长大了,儿子的成长让 父亲的思想感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在文中圈点勾画出表现儿子长大后发生变化的语句, 同时圈点勾画出表现父亲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句子。同学们可以先自己进行 圈点勾画,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生先自主学习,在书中进行圈点勾画,然后在小组内进行热烈的交流和讨 论。)
丢三落四()贝壳()地壳()
2、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两则短文,读出情感,读出意
韵。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屏显表现父子之间温馨和谐生活的画面,配以轻柔的钢琴曲,营造一种浓
浓的情感氛围。)
师:同学们,人们常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亲总是把自己对儿女的深
人教版语文七上短文两篇《蝉》《贝壳》word学案
7.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理解并积累“贪婪、堕落、点缀、冉冉、雏形、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具体而微”等词语。
2. 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认识人生第一次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4.学习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学习重点抓住关键句,探究把握文章主旨,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和写作意图。
学习难点联系生活,辩析、理解关键词的含义。
一、课前预习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姊.妹(jiě)孵.出(fū)苦熬(áo)装饰(shì)B.冉冉.(rǎn)雏.形(chú)柚子(yòu)烟囱(chōng)C.污浊.(zhuó)丰硕(shuò)点缀.(zhuì)剔.透(tī)D.贪婪.(lán)牙龈.(yín)堕.落(zhuì)稀疏(sū)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①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低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具体而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母鸟第一次生下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玲珑剔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B.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
C.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春天就像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D.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小明指着远处身穿灰色制服的老人对小伙伴说:“那就是我的________。
人教版七年语文第七课短文两篇导学案
短文两篇《蝉》《贝壳》导学案学习目标:1.品读、欣赏课文。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1.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知识链接:作者介绍:小思,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
原籍广东番禺,1939年在香港出生,1964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翌年进入罗富国师范学院进修。
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
1981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
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
散文: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等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他是一钟篇幅紧凑短小,书写自由灵活,语言生动活泼,自然美、诗情美、哲理美相融合,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
散文的种类:记叙性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表达方式:叙议结合、叙中抒情、直抒胸臆、情景交融《蝉》和《贝壳》都是托物寓意的哲理散文托物寓意,是指在对事物进行足够的描述之后,顺势表达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感悟或观点。
这两篇短文都是由弱小的“物”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悟,阐释作者对生命、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自由朗读课文《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你认为重点的句子画下来,反复朗读。
1、 给下列汉字注音并解释收敛()________ _宽恕()_________卑微()___________一丝不苟()__________聒聒()___________2、 多音、形近字注音、组词颤﹛栗()______粟()_______二、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写蝉?这种方法有什么作用?2、我对蝉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所不同?转折出现在哪里?3、纵观全文,作者多处用了对比的手法,有哪几处,大家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来。
1.3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新人教版七上) (2)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先抑后扬及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2.学习两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特点情感与价值观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重点难点】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设想】1.两篇文章都是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引导学生对比欣赏。
2.引导学生注意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两篇优美的散文,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吧。
2.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
祖籍广东番禺。
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
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
1981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
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
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3.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另有笔名萧瑞、漠蓉。
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
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
1.3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新人教版七上) (4)
1.3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案(新人教版七上)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
2、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3、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2、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教学难点:1、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2、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诗人王家新通过一首《在山的那一篇》把自己在亲身经历中的人生感悟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今天我们来看看作家小思和席慕容对人生有哪些感悟呢?他们又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学习短文两篇。
一篇是小思的《蝉》,一篇是席慕容的《贝壳》。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小思和席慕容。
二、走进作者1、《蝉》选自《承教小记》,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wěi銮luán,另有笔名明川、卢颿。
祖籍广东番禺。
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
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
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
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
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2、席慕容,生于1943年,台湾女诗人,出生在四川。
1981年,台湾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出版七次,造成:“席慕容旋风”。
席慕蓉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诗人,又是一位卓越的女画家,因此,她的诗具有极强的画面感。
短文两篇《蝉》《贝壳》学案2
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学案七年级(上)人教版语文安徽泗县二中王倩敏制作(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3、《短文两篇》《蝉》《贝壳》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一、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二、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预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比比谁知道的多。
1、小思:2、席慕蓉: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收敛宽恕短暂脆弱卑微一丝不苟三、蝉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四、作者借贝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思悟(相信自己,我能行!)一、作者写蝉,先抑后扬。
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二、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含义。
1、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2、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3、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三、我们能从蝉身上得到什么启示?四、为什么说贝壳“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宝贝”?作者看到这美丽的贝壳感悟到什么?课外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一、比较阅读: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收集一些有关小思和席慕蓉的诗文,自己去欣赏和品评。
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1、贝壳的特点是什么?2、古人用贝壳做钱币的原因?3、作者倡导的人生态度是什么?4、《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5、《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课外阅读(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春天到了,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整夜听着她欢快的脚步声一路跳跃。
初搬到山上时,正值严冬,又是风又是雨的。
我只好蛰伏在我的小屋里。
透过大大的玻璃窗,看云天夕阳的变化,山间晓雾的弥漫;除此之外,就是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
-七年级语文上册 18 短文两篇(蝉 贝壳)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
18、短文两篇(蝉贝壳)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收敛(liǎn):本课指收拢。
聒聒(guō):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宽恕(shù):宽容饶恕。
短暂(zàn)颤(chàn)动一丝不苟:(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卑(bē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上苍:上天。
把玩:拿在手中玩赏。
(二)知识积累关于作者1、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
祖籍某某番禺。
1964年毕业于某某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X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
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
1981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某某的文艺活动》获某某大学硕士学位。
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等。
2、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另有笔名萧瑞、漠蓉。
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
某某师X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
她是某某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等。
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某某色彩,透露出—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先抑后扬及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活动:(一)基础练习收敛.(.) 颤动( ) 宽恕.( ) 卑微.( ) 聒聒()一丝不苟.( ) 短暂.( ) 脆.( )弱(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蝉》这篇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是全文的文眼。
(2)《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2、句段品读品析下面句子的含义。
《短文两篇》(蝉、贝壳)精品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决胜学案(本学案按课编排,每课分为快乐晨读、课前预学、品读鉴赏、课堂小结四部分,各部分均有详细参考答案。
高度突出教学的“有效、高效”的特点。
重点突出,难点轻松化解。
随堂练习能夯实基础,起到及时检测、反馈、矫正作用。
)郑重声明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
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
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A/130/106/V46026.shtml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3.短文两篇快乐晨读生命金克木生命是一粒白点儿,在悠悠碧落里,神秘地展成云片了。
生命是在湖的烟波里,在飘摇的小艇中。
生命是低气压的太息,是伴着芦苇的啜泣的呵欠。
生命是在被擎着的纸烟尾上了。
依着袅袅升去的青烟。
生命是九月里的蟋蟀声,一丝丝一丝丝的随着西风消逝去。
[赏析]诗歌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感情的,这首诗的作者就是用一系列的物象赋予生命以白点儿、云片、低气压的太息、蟋蟀声等,这些看似非常普通的物象,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原来,现实生活中那些平凡的东西,往往就是生命精髓的所在。
壳颤收liǎn(敛)刀jiàn(剑)liàn(潋)滟guō( ) 噪tián( ) 静kuò( )号shù( )发nù( )课前预习一、走近作者小思,原名_________,另有笔名明川。
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彤云笺》等。
小思是出色的散文家,她的作品短小精练,表现出深刻的洞察力,又往往流露出家国情怀。
席慕蓉,________族女诗人、_________家、画家。
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
主要著作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读者遍及海内外。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学会10个生字,认识6个字。
注意多音字“壳、哗、调”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蝉脱壳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是如何将内容表达具体的,学会表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天才乐师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不停的演奏场景。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课文写具体。
教学难点:学习语言,品味语言。
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教具安排: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10个生字,认识6个字。
注意多音字“壳、哗、调”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一肚子没学问,开口闭口知道,瞧瞧这小家伙,实在真是骄傲。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小动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蝉的一篇课文。
二、初读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检查生字。
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2、生交流:(这一部分主要写了蝉是我的邻居,一到夏天,我家屋外就成了蝉的天下。
)3、那么蝉还有些怎样的特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1、本课有三个多音字,壳,哗,调。
注意字音。
“蝉、弱、震”是翘舌音,操是平舌音,腾是后鼻音。
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读准这些字音。
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可采取归类学习。
3、全班交流。
4、重点指导生字书写:叠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具体学习蝉的特点,知道蝉是如何脱壳的,了解雄蝉喜欢唱歌的特点。
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蝉脱壳的过程。
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课文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
抽读生字卡片。
2、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我家屋外成了蝉的天下,那么蝉又是如何脱壳,雄蝉喜爱演奏、蝉的视觉,听觉分别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初中课内阅读】《蝉》和《贝壳》导学案(附答案)
【初中课内阅读】《蝉》和《贝壳》导学案(附答案)第 3 课蝉和贝壳命制人汶南一中李因娥教师寄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 孔子学习目标 1 、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 、了解先抑第3课蝉和贝壳命制人汶南一中李因娥教师寄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孔子学习目标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和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收敛()颤动()聒聒()宽恕()短暂()脆弱()卑微()一丝不苟()2.查字典或词典,弄清楚“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请揣摩下列句子的特点,在续写一句,表达你对四季的感受。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
二、理解探究1、《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2、《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三、合作释疑3、《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4、《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5、《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巳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尸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学-的心”?6、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四、课内精读1.作者从蝉。
贝壳这些细小的事物中感悟出了怎样深刻的道理?又作了怎样的追问与思索?2.文中,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请问“这样”指什么?结合你的体验,你觉得它还有什么深刻含义?3.蝉.文中有了一些比如“却、竟、就、只、才”这样的字,请结合全文举例说说这些字在文中的作用。
短文两篇(蝉、贝壳) 导学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课《短文两篇》导学案一、【基础知识】1、【作家作品】小思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
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
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
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2、【字词过关】①易错字聒(guō)噪(zào)收敛(liǎn) 聒(guō)聒宽恕(shù) 卑(bēi)微响彻(châ) 一枚(mãi) 一丝不苟(gǒu) 蝉(chán )颤动(chàn )②多音多义字壳(kã)(贝壳)壳(qiào)(地壳)旋(xuán)(旋转)旋(xuàn)(旋风)间(jiān)(中间)间(jiàn)(间隔)③形近字辨析恕(shù) (宽恕)怒(nù) (发怒)聒(guō) (聒噪)括(kuò)(括号)脆(cuì)(脆弱)桅(wãi)(桅杆)敛(liǎn)(收敛)剑(jiàn)(宝剑)④重要词语释义收敛:收拢,合拢。
本课指收拢。
聒聒:持续嘈杂,使人厌烦。
本课指不停地叫。
宽恕:宽容饶恕。
把玩:拿在手中玩赏。
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上苍:上天。
二、练习: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收敛.()贝壳()零()落卑()微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蝉()()敛()()恕()()微()()禅()()剑()()怒()()徽()()3、根据下列的解释,在括号里填写出自本课的成语或短语。
①收拢,合拢。
()②持续嘈杂,是人厌烦。
()③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短文两篇》导学案编写龙的故乡【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本课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主旨。
3、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内容,感悟主旨。
【学习难点】学习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蝉【自主预习案】1、给加点的字注音。
收敛聒聒()宽恕颤动2、理解词语①收敛②聒聒③宽恕3、选词填空。
①、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膀了。
A、收拢B、收敛②、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就是这样。
A、过程B、历程C、经历③、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了。
A、完结B、结束C、停4、本文运用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5、本文哪一句是全文的文眼?【课内探究案】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对蝉一定很熟悉,蝉是儿童的伴侣,蝉是夏的歌手,但是你们知道蝉的一生,为了一个夏天的歌唱,甚至在黑暗地底下努力奋斗了六年,多则十七年。
我们该向蝉学的什么?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读蝉1、听一听。
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句画生字词。
2、记一记。
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首先都要积累一些新词。
在听读中,你圈点句画了哪些生字词?你为什么觉得他们重要?3、想一想。
找出文中能表达作者对“蝉”的感情的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能表达作者对蝉的什么感情?明确:首先听到蝉声的“知知不休”、“听了很烦”,表达作者对蝉的厌烦;然后有“何必聒聒”、“只不过”等词语表现出对蝉的不满;后来听了朋友的话之后“哦”一词表达出对蝉的感慨,并有“宽恕”一词表明对蝉的态度发生很大的改变。
悟蝉1、读一读。
演读最后一段,说一说这句话该如何理解?明确:作者心灵震动,思想转变,对蝉有了好感甚至敬意。
2、悟一悟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哪里?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心烦,这是一抑。
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出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
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
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蕴涵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生活着。
思蝉1、议一议。
请你谈谈《蝉》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我们的人生应该怎样度过才有意义?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1、“近月来,窗外蝉更是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知知不休”一词是什么意思?换成“喋喋不休”可以吗?2、写两句关于“生命”的名言。
明确:“不休”是“不停”的意思;“知知”在这里用来形容蝉的鸣叫声,更加形象地写出蝉声的特点,换成“喋喋不休”就不能表达出这样的效果。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西塞罗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罗曼.罗兰【拓展检测案】一、课内语段阅读今年,蝉鸣得早。
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
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
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
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
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
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
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1、请从文中找出能体现短文主旨的一句话。
2、从结构上看,短文结尾一句照应了前文哪一句话?3、“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作者从蝉的生命意义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用自已的话来概括。
二、课外语段阅读松柏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
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
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的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
每一寸树干上都有伤疤。
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地艰难。
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
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
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颠峰,只有那盘结在石崖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诉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
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
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了一片天地。
1、解释“盘根错节”一词中“错”字的含义。
2、上文描写了松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略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一寸树干上都有伤疤”,这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写松柏,开头为什么要提及“小花小草”?5、读了这段文字你有怎样的感受?得到了什么启示?①感受:②启示:【自主预习案】答案:1、liǎnguōshǜchàn2、收敛:收拢,合拢聒聒:持续嘈杂,使人厌烦宽恕:宽容饶恕3、BBB4、先抑后扬蝉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好好地生活。
5、哪管是90年,90天,都要好好的活过。
【拓展检测案】答案一、1、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2、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3、略二、1、交错2、枝干针叶树根树根和枝干针叶突出松柏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3、说明生长的艰难,生命力的顽强。
4、起对比、衬托的作用5、①为石缝间松柏顽强的生命力而赞叹。
②要敢于在困厄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贝壳》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本课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主旨。
3、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内容,感悟主旨。
【学习难点】学习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自主预习案】1、给加点的字注音。
砂粒淘洗卑微一丝不苟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①卑微:②一丝不苟: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
②、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又多精致、多仔细,多么的啊!③、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令人惊叹的东西吧。
4、《贝壳》的作者,画家,作家。
代表作有诗集《》、散文集《》等。
5、《贝壳》直人主题,作者由一枚贝壳图案的精美,想到贝壳生命的卑微,意见人类生命与之相比的优越,引发对生命的感悟:【课内探究案】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确实,只要我们留心,你就会发现,其实在比的身边就有很多值得你关注,能引起你深思的东西。
比如说一只小小的蝉、一块小小的贝壳,都可以给我们留下许多关于人生的思考。
今天我来学习散文----------《贝壳》,看看能得到怎样的人生感悟。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走近贝壳1、听一听。
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句画生字词。
2、记一记。
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首先都要积累一些新词。
在听读中,你圈点句画了哪些生字词?你为什么觉得他们重要?3、想一想。
作者对“捡到的一枚小小的贝壳”的外观是怎样描绘的?明确: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
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一圈的复杂图样。
快速阅读第三段,再想一想,描绘了精美之后,作者想到了什么?明确:“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的一丝不苟啊!”感悟贝壳1、读一读。
作者由贝壳引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演读第四段,从中找到答案。
明确:“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加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2、悟一悟①、思考: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这句话是作者对贝壳细致观察后生发出的人生感慨。
此句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儿,空间要多一点儿,因此用反问句表达自己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好的思想感情。
②、“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的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有怎样简单的心啊!”明确:这是一个假设的推理,前提是“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
”也就是说,只有你活出了人生的价值,后人才会欣赏你,赞美你。
“固执”是表明生活中的自强不息、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简单”就是对社会、对人类要有所作为和贡献的人生态度。
③、齐读最后三段。
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1、对比阅读《蝉》和《贝壳》,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零落颤动继续贝壳B.沙粒嘈杂精致观察C.图样钱币淘洗痕迹D.脆弱短暂把玩透明【拓展检测案】一、课内语段阅读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
怪不得古时候的人要用贝壳来做钱币。
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在海边捡起这一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
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呢!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1.为什么古人用一枚小小的贝壳来做钱币?(限15字之内回答)因为贝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