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的控制电路

合集下载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高教52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组成与构造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高教52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组成与构造
感原理制成的。 下图显示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关系。当断电器触点分开而导 致初级线圈的电流突然切断时,在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便会产生 互感效应,导致点火线圈的次级产生高压电。
电动势的大小磁通量、线圈绕阻数、磁通变化速率
(一)点火线圈的构造 点火线圈按按有无附加电阻可分为带附加电阻型和不带附加电阻型;冷却
(2)铁芯 由条形硅钢片叠成,片间利用氧化薄层或涂绝缘漆隔离,作用是 增强磁通进行电磁感应。
(3)高压绕组 又称次级绕组,由一定规格的漆包铜线绕匝而成,其作用是 产生互感高电压。
(4)低压绕组 或称初级绕组,也是用一定规格的漆包铜线绕匝而成,其功 能是利用绕组内电流的变化实现电磁互感。 绕组一般在次级绕组的外面,以便散热。
6.电容器的作用是减少断电器触点火花电能,避免触点烧蚀,延长其使 用寿命,提高点火的电压。
7.火花塞的作用是将高电压引入燃烧室,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其中低压电路为电源→电流表→点火开关→断电器触点→点火线圈初级 线圈;而高压电路为高压点火线圈次级线圈→分电器配电器→分缸高 压线→火花塞。
二、点火线圈 将蓄电池的12V电压升高为几万伏的高压,点火线圈是利用电磁互
2.断电器触点间隙与顶块间隙
两触点分开时的最大间隙称为触点间隙,一般规定为0.35mm~ 0.45mm。间隙过小,触点间易出现火花而烧毁触点,导致初级电路 接触不良。间隙过大,则触点闭合时间缩短,使初级电流减小,次级 电压变低。触点间隙的大小可以通过如图中的偏心调节螺钉调整。
3.触点闭合角 触点闭合角是指断电器触点由断电器臂弹簧闭合至下一个凸轮凸起
1.蓄电池、发电机是点火系的能量来源。 2.点火开关的作用是接通或切断提供给点火系的电流。
3.点火线圈的作用是将汽车电源的低电压变为高电压。 4.附加电阻的作用是在发动机运转期间控制流经点火线圈初级线圈的电

传统点火系统和晶体管点火系统各有什么特点?

传统点火系统和晶体管点火系统各有什么特点?

传统点火系统和晶体管点火系统各有什么特点?
当前国内外汽车绝大部分均采用传统的蓄电池点火系统,对于晶体管点火系统的应用却不是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两种点火系统各有何特点?
传统的蓄电池点火系统的初级电流是通过断电器触点的,在触点间不仅容易产生火花,烧蚀触点,使触点寿命缩短,而且限制了初级电流的最大值(一般不超过5A)。

同时初级电流又直接受触点技术状况和闭合时间的影响,往往使点火的可靠性降低。

另外由于蓄电池点火系的电压上升速率低,对火花塞积炭和污垢很敏感,当火花塞稍有积炭时,次级高压就会显著下降。

近年来,为减少空气污染,改善混合气的燃烧情况,以及燃用稀混合气达到节油的目的,极需提高点火电压和点火能量,然而这是蓄电池点火系所不能胜任的。

为了弥补传统的蓄电池点火系统的缺点,晶体管点火系逐渐推广。

目前使用的晶体管点火系,课分为电感放电和电容放电两大类,两大类中又分为无触点式和有触电式。

例如国产BD71型有触点晶体管点火装置为电感放电式,其组成是在传统的蓄电池点火装置基础上增加一个晶体三极管与一些电阻器和电容器,使通过触点的初级电流通过晶体管,避免了触点的烧蚀,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点火的可靠性。

此处,点火线圈匝比的提高与初级电感额下降,也使点火性能有了显著的改善。

点火系统的种类

点火系统的种类

点火系统的种类与特点由于发动机点火时刻和初级线圈电流的不同控制方法,产生了不同的点火系统。

按点火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可分为:传统机械触点点火系统、无触点点火系统、微机控制式电子点火系统和微机控制式无分电器电子点火系统。

1.传统机械式触点点火系统:传统的点火系统其点火时刻和初级线圈电流的控制是由机械传动的断电器触点来完成的。

由发动机凸轮轴驱动的分电器轴控制着断电器触点的张开、闭合的角度和时刻与发动机工作行程的关系。

为了使点火提前角能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在分电器上装有离心式机械提前装置和真空式提前装置来感知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的变化。

机械式点火系统最大的缺点是因为断电器与驱动凸轮之间机械联动因此闭合角不能变化,而闭合时间和发动机转速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当发动机转速升高时触点闭合时间缩短,初级线圈电流减小点火能量降低;当发动机转速降低时闭合时间又过长,造成线圈中电流过大容易损坏。

这是机械触点点火系统无法克服的缺点。

2.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为了避免机械触点点火系统触点容易烧蚀损坏的缺点,在晶体管技术广泛应用后产生了非接触式传感器作为控制信号,以大功率三极管为开关代替机械触点的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这种系统显著优点在于初级电路电流由晶体三极管进行接通和切断,因此电流值可以通过电路加以控制。

不足之处在于这种系统中的点火时刻仍采用机械离心提前装置和真空提前装置,对发动机工况适应性差。

3.微机控制式电子点火系统:为了提高点火系统的调整精度和各种工况的适应性,在电子点火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了微机控制。

系统的特点是:不但没有分电器,而且在提前角的控制方面也没有离心提前装置和真空提前装置。

从初级线圈电流的接通时间到点火时刻全部采用微机进行控制。

其工作原理如下:微机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的大小,由此查阅存在内部存储器中的最佳控制参数,从而获得这一工况下的最佳点火提前角和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最佳闭合角,通过控制三极管的通断时间实现控制目的。

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答案

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答案

第一章电源系课题一蓄电池一、填空题1、正极板的活性物质是棕红色的二氧化铅,负极板的活性物质是青灰色的纯铅,为了使电解液能顺利渗入极板入部,极板的活性物质具有多孔性。

2、国产负极板的厚度为1.8mm,正极板为2.2mm。

国外大多采用厚度为1.1~1.5mm的薄型钢板(正极板比负极板稍厚),薄型极板对提高电池的比容量和改善起动性能都十分有利。

3、蓄电池常见的入部故障主要有蓄电池自行放电、电解液消耗过快和蓄电池容量降低-。

二、判断题1、蓄电池在汽车与发电机及所有用电设备都是并联的。

(√)2、因为蓄电池工作时,负极板负担比正极板重,故单格电池中负极板比正极板多一片。

(×)3、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随电解液温度降低,蓄电池的内阻将增大。

(√)4、蓄电池充电时端电压高于它的电动势,两者之差为其内阻上的电压降。

(×)三、选择题1、当充电使单格电池电压达到2。

4V左右时,蓄电池( A )。

A、内部开始出现气泡B、电解液呈“沸腾”状态C、电压维持在该数值上不再升高2、电解液的密度高于规定值时,应用(A)进行调整。

A、蒸馏水B、纯硫酸C、相对密度为1。

4的稀硫酸3、已知普通铅电池额定容量,在补充充电时,第一阶段充电电流应选择( A )。

A、额定容量的1/10B、额定容量的1/15C、必须查表选择课题二发电机及电压调节器一、填空题1、硅整流发电机主要由电子总成、定子总成、带轮、风扇、前后端盖、电刷及调节器-等组成。

2、硅整流发电机的整流器一般由6只二极管接成三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

3、硅整流发电机整流器的作用就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通过三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将电枢绕组产生的三相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

4、电压调节器可分为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两类。

5、转子铁心不得有松动的现象;转子的直线度检查,轴外圆与滑环的径向圆跳动应≤0.10mm,否则应进行校直。

二、判断题1、任何发电机定子的作用都是产生交流电。

(√)2、硅整流发电机是利用二极管整流。

点火系统的种类与特点

点火系统的种类与特点

点火系统的种类与特点由于发动机点火时刻和初级线圈电流的不同控制方法,产生了不同的点火系统。

按点火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可分为:传统机械触点点火系统、无触点点火系统、微机控制式电子点火系统和微机控制式无分电器电子点火系统。

1.传统机械式触点点火系统:传统的点火系统其点火时刻和初级线圈电流的控制是由机械传动的断电器触点来完成的。

由发动机凸轮轴驱动的分电器轴控制着断电器触点的张开、闭合的角度和时刻与发动机工作行程的关系。

为了使点火提前角能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在分电器上装有离心式机械提前装置和真空式提前装置来感知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的变化。

机械式点火系统最大的缺点是因为断电器与驱动凸轮之间机械联动因此闭合角不能变化,而闭合时间和发动机转速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当发动机转速升高时触点闭合时间缩短,初级线圈电流减小点火能量降低;当发动机转速降低时闭合时间又过长,造成线圈中电流过大容易损坏。

这是机械触点点火系统无法克服的缺点。

2.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为了避免机械触点点火系统触点容易烧蚀损坏的缺点,在晶体管技术广泛应用后产生了非接触式传感器作为控制信号,以大功率三极管为开关代替机械触点的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这种系统显著优点在于初级电路电流由晶体三极管进行接通和切断,因此电流值可以通过电路加以控制。

不足之处在于这种系统中的点火时刻仍采用机械离心提前装置和真空提前装置,对发动机工况适应性差。

3.微机控制式电子点火系统:为了提高点火系统的调整精度和各种工况的适应性,在电子点火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了微机控制。

系统的特点是:不但没有分电器,而且在提前角的控制方面也没有离心提前装置和真空提前装置。

从初级线圈电流的接通时间到点火时刻全部采用微机进行控制。

其工作原理如下:微机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的大小,由此查阅存在内部存储器中的最佳控制参数,从而获得这一工况下的最佳点火提前角和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最佳闭合角,通过控制三极管的通断时间实现控制目的。

第4章传统点火系

第4章传统点火系
④混合气燃烧时,其最高压力可达5.8~6.9MPa,此外,在火花塞制造中 卷轧壳体边缘时,经铜垫圈传给绝缘体的压力高达3.4kN,因此,要求它应 有足够的机构强度。
⑤发动机工作时,火花塞电极会受到燃烧产物中的活性气体和物质(如 臭氧、氧、一氧化碳、氧化硫、氧化铅)的作用,使电极腐蚀。因此,火 花塞的电极应采用难熔、耐蚀的材料制成。
i1

UB R
(1
Rt
eL
)
式中 UB——蓄电池端电压;R——初级电路和电阻,包括N1绕组的电 阻R1和附加电阻Rf,即R=Rf+R1;L——初级绕的电感;t——初级电流 持续的时间,即触点闭合时间。
初级电流增长时,不仅在初级绕组中产生自感电势eL1,同时在次级绕 组中也会感应电势eL2。
Rt
⑥火花塞应具有尽可能低的工作电压,以减轻整个电路的负担,降低成 本,延长使用寿命。
2.火花塞的构造和类型
不形成积炭的温度,称为火花塞的自净温度,高于这个温度时, 又易产生炽热点火,形成早燃,这个温度又称之为炽热点火温度。 火花塞的热特性主要决定于绝缘体裙部的长度,绝缘体裙部长的 火花塞,其受热面积大,传热距离长,散热困难,裙部温度高, 称为“热型”火花塞;反之,裙部短的火花塞,吸热面积小,传 热距离短,散热容易,裙部温度低,称为“冷型”火花塞。热型 火花塞用于低压缩比、低转速、小功率的发动机中;冷型火花塞 用于高压缩比、高转速、大功率的发动机中。
取下某缸高压线的波形
(4)并列波 在屏幕上从上到下按点 火顺序将所有各缸点火 波形之首对齐并分别放 置的一种排列方式。
故障波形举例
触点烧蚀的故 障波形
触点臂弹 力不足的 故障波形
火花塞 “淹死” 的故障波

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ppt课件

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ppt课件
结构特点:
在6缸发动机上共有3个独立的点火线圈,每 个点火线圈向配对的两个火花塞供电。
点火器中功率三极管的数量与点火线圈的数 量相同,每个功率三极管控制一个点火线圈工作。
ppt课件
18
1、同时点火方式:
工作原理:
发动机工作时,ECU向点火器输出点火控制 信号,点火器按点火顺序依次控制功率三极管导 通或截止,使初级电路周期性地通断,点火线圈 周期性地产生高压,高电压使配对的两缸火花塞 跳火。
确认信号。
ppt课件
6
一、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微机控制点火系的类型:
(1)有分电器式 (2)无分电器式
①同时点火 ●二极管分配式 ●点火线圈分配式 ②独立点火。
ppt课件
7
二、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 DI
丰田皇冠3.0轿车2JZ-GE发动机点火系原理图:
ppt课件
8
二、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 DI
图8—18为实测的点火次级单缸波形(图 中FIRE为击穿电压,BURN为燃烧电压, DUR为闭合时间)。由于点火次级波形受 发动机、燃油系统和点火条件的影响较 大.所以对检测发动机机械部分、燃油 系统及点火系统部件的故障是很有用的。 通过观察波形的特定点及特定段相应的 变化,可判定该缸点火系统相应部件和 系统的故障。显示屏上显示了波形 各部分的判定参数。
有的除起开关作用外,还有气缸判别、闭合角控制、 恒流控制、安全信号等电路(丰田TCCS系统);
有的发动机不单设点火器,将大功率三极管组合在 电子控制器中,由电子控制器直接控制点火线圈中的初
级电流通断(北京切诺基4.0L发动机)。
ppt课件
26
一、点火器
3、检查:
(1)将点火线圈与点火器的导线连接器插接 好,用电压表或示波器检查发动机ECU端子 间的电压,应符合要求:

发动机传统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发动机传统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发动机传统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一、点火系统的功用点火系统的基本功用是在发动机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在气缸内适时、准确、可靠地产生电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使发动机作功。

二、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1、传统点火系统主要由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电容器、断电器、配电器、火花塞、阻尼电阻和高压导线等组成。

(1)点火开关用来控制仪表电路、点火系统初级电路以及起动机继电器电路的开与闭。

(2)点火线圈相当于自耦变压器,用来将电源供给的12V、 24V或6V的低压直流电转变为15~20kV的高压直流电。

(3)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等组成。

它用来在发动机工作时接通与切断点火系统的初级电路,使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并按发动机要求的点火时刻与点火顺序,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分配到相应气缸的火花塞上。

(4)断电器主要由断电器凸轮、断电器触点、断电器活动触点臂等组成。

断电器凸轮由发动机凸轮轴驱动,并以同样的转速旋转,即发动机曲轴每转两周,断电器凸轮转一周。

(5)配电器由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组成。

用来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分配到各缸的火花塞。

分电器盖上有一个中心电极和若干个旁电极,旁电极的数目与发动机的气缸数相等。

分火头安装在分电器的凸轮轴上,与分电器轴一起旋转。

发动机工作时,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中产生的高压电,经分电器盖上的中心电极、分火头、旁电极、高压导线分送到各缸火花塞。

电容器安装在分电器壳上,与断电器触点并联,用来减小断电器触点断开瞬间,在触点处所产生的电火花,以免触点烧蚀,可延长触点的使用寿命。

(6)点火提前调节装置由离心和真空两套点火提前调整装置组成,分别安装在断电器底板的下方和分电器的外壳上,用来在发动机工作时随发动机工况的变化自动调整点火提前角。

(7)火花塞由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组成,安装在发动机的燃烧室中,用来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引入燃烧室,点燃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

目前汽车上所采用的点火系统大多数为电感储能的点火系统,早期汽车上使用的传统蓄电池点火系统即为典型的电感储能点火系统,由于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汽车上的点火系统已为电子点火系统或微机控制点火系统所取代,但不管是传统点火系还是电子点火系,其点火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下面首先介绍一下传统的蓄电池点火系的工作情况。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如图 5 -20 所示,它主要由蓄电池、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

蓄电池供给点火系统所需要的电能。

点火开关接通或断开点火系统电源。

点火线圈存储点火能量,并将蓄电池电压转变为点火高压。

分电器由断电器和点火提前机构等部分组成。

断电器的作用是接通或切断点火线圈初级回路;配电器的作用是将点火线圈产生的点火高压,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输送给各缸火花塞;点火提前机构的作用是随发动机转速、负荷和汽油辛烷值变化调节点火提前角。

火花塞将点火高压引入气缸燃烧室,并在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图 5 -20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安装位置传统点火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 5 -21 所示。

当点火开关接通、发动机运转时,分电器轴和断电器凸轮在发动机凸轮轴的驱动下旋转,使断电器触点交替地闭合和打开。

在触点闭合时,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形成回路,产生初级电流i1 ,初级电流所流过的电路称为低压电路。

低压电路的路径是:蓄电池正极→电流表→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开关”接线柱→附加电阻R f →点火线圈“开关”接线柱→点火线圈初级绕组W1 →点火线圈“—”接线柱→断电器触点K →搭铁→蓄电池负极。

初级电流在初级绕组W1 中逐渐增大至某一值并建立较强的磁场。

当触点打开时,初级电路被切断,初级电流及磁场迅速消失,由电磁感应定律e=d φ /dt =-Ldi/dt 可知,在两个绕组中都感应出电动势。

由于初级电流迅速消失,变化率di/dt 很大,在初级绕组中,可感应出200 ~300V 的自感电动势U1 。

由变压器原理可知:U2/U1 =W2/W1 ,次级电压U2=U1W2/W1 。

汽车传统点火系统结构与原理

汽车传统点火系统结构与原理
图5-5 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结构
5.1.5点火系统的分类 1.按照点火能量的储存方式分类
①电感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亦称电感放电式电子点火系)。 在这类点火系统中,电火花的点火能量以磁场的形式储存在 点火线圈中。
②电容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亦称电容放电式电子点火系)。 在这类点火系统中,电火花的点火能量以电场的形式储存在 专门的储能电容器中。
如果点火提前角过小(即点火过迟),则混合气边燃烧, 活塞边下行,即燃烧过程是在容积增大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 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还会引起发动机过热,油耗增加。
一般把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或油耗最小时的点火提前角, 称为最佳点火提前角。发动机在不同工况和不同使用条件下最 佳点火提前角也不相同,影响最佳点火提前角的主要因素有:
点火时刻一般用点火提前角来表示,压缩行程中,从点火 开始到活塞运行到上止点时曲轴所转过的角度,称为点火提前 角。
如果点火提前角过大(即点火过早),混合气的燃烧主要 在压缩过程中进行,气缸压力急剧上升,在活塞到达上止点之
前即达到较大压力,给正在上升的活塞一个很大的阻力,会阻 止活塞向上运动。这样不仅使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还 会引起爆燃,加速机件损坏。
⑥混合气的浓度。混合气的浓度直接影响燃烧速率,当过量空 气系数 0.8 ~ 0.9时,燃烧速度最快,最佳点火提前角最小。 过稀或过浓的混合气,由于燃烧速率降低,故必须相应增加点 火提前角。
4.1.4点火系统的发展历程
1. 传统点火系统
传统点火系统也称蓄电池点火系统、触点式点火系统。 这种点火系统具有最基本的结构,在该系统中,通过机械凸 轮接通和断开触点,使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间歇流动,从而 在点火线圈次级产生点火高压,如图5-2所示。
(2)电火花应具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的控制电路PPT课件

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的控制电路PPT课件
1、电源:蓄电池、发电机 2、点火开关 3、点火线圈 4、附加电阻
5、分电器: 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点火提前机构
6、火花塞 7、高压线 8、阻尼电阻
传统点火系统组成
二:传统点火系工作原理
互感:相邻的两线圈,当一个线圈的电流发生 变化时,相邻的另一线圈就会获得一个感应 电动势,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互感.
二次侧绕组、 铁心 类型: 开磁路式点火线圈 闭磁路式点火线圈
1、点火线圈
2、分电器
组成:1)断电器:断电器触点、凸轮 2)配电器:分电器盖、分火头
3)电容器 4)点火提前机构:离心式、真空式
传统点火系统的电气部件
断电器的结构特点
断电器主要由凸轮、触点副、点火提前装 置等组成。 断电器的凸轮在旋 转过程中反复地控 制着触点的关闭、 通断初级电流。电 容器和触点是并联 的,其任务是给初 级感应反电势形成 回路,减轻触点的 烧蚀,加快初级电 流的通断速率。
汽车传统点火系统的结构理
一:导入新课
课前提问: 1点火系统的功用 2点火线圈如何实现升压的 3怎样直流变交流
点火系统的作用及要求
作用:
适时提供足够能量的电火花,使发动机能及 时、迅速地作功。
低压
高压
要求:
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高电压, 通常为30kv左右。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传统点火系统

传统点火系统
5 火花塞 火花塞的作用是产生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第五页,共95页。
二、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传统点火系统的电路可分为两部分:
任务描述
是包含点火线圈一次绕组(初级绕组)在 内的电路,通过控制点火线圈一次绕组的 通断,使点火线圈铁心内的磁场产生突变 ,从而使点火线圈二次绕组(次级绕组)产 生高压电。低压电路主要包括蓄电池、电 流表(有些车辆没有)、点火开关、附加电 阻、点火线圈一次绕组、断电器、容电器 等。
任务描述
2 二次电压的影响因素
(1)发动机气缸数。
二次电压的最大值将随发动机气缸数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断电器凸 轮的凸角数及气缸数相同,发动机的气缸数越多,断电器凸轮每转一周 ,其触点开闭的次数就越多,于是触点的闭合时间缩短,二次电压的最 大值降低。
第十九页,共95页。
三、二次电压的影响因素
任务描述
⑶ )中虚线所示。
第十三页,共95页。
二、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任务描述
火花塞电极间隙被高电压击穿,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

合气。
一般来说,火花塞的击穿电压U 总是低于U。当

增长的二次电压U 达到U 时,火花塞电极间隙被
击穿而形成电火花,二次电流i迅速增加,如图

4-2-3(c)所示;二次电压U急剧下降,如图4-2-
第二十二页,共95页。
三、二次电压的影响因素
任务描述
2 二次电压的影响因素 (4)触点间隙。
断电器触点间隙是指断电器凸轮将功触点顶开至最大位置时触点 间的距离,如图4.5所示。触点间隙增大,触点闭合角2(触点闭 合时凸轮所转过的、相对于曲轴的角度)减小,相对闭合时间缩 短,U降低。反之,若触点间隙减小,触点闭合角增大,相对闭合 时间增加,U提高。但如果触点间隙过小,会因触点火花严重而使 U 降低(间隙小,击穿间隙所需的电压低而产生触点间隙火花) 。因此,触点间隙一般为0.35~0.45mm。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奥迪200轿车点火系统分析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奥迪200轿车点火系统分析

奥迪200轿车点火系统分析一概述汽油机在压缩接近上止点时,可燃混合气是由火花塞点燃的,从而燃烧对外作功,为此,汽油机的燃烧室中都装有火花塞。

火花塞有一个中心电极和一个侧电极,两电极之间是绝缘的。

当在火花塞两电极间加上直流电压并且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火花塞两电极之间的间隙就会被击穿而产生电火花,能够在火花塞两电极间产生电火花所需要的最低电压称为击穿电压;能够在火花塞两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发动机点火系统。

发动机点火系统1.传统点火系统:分为蓄电池点火系和磁电机点火系2.电子点火系统:(1)晶体管点火系TI-B(Breaker-Triggered transistorized Ignition)(2)半导体点火系SI(semiconductor Ignition)(3)无分电器点火系DIS(Distributorless Ignition System)传统点火系统机械式点火系统工作过程是由曲轴带动分电器轴转动,分电器轴上的凸轮转动,使点火线圈次级触点接通与闭合而产生高压电。

这个点火高压电通过分电器轴上的分火头,根据发动机工作要求按顺序送到各个气缸的火花塞上,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燃烧室内的气体。

分电器壳体可以手动转动来调节基本的点火提前角(即怠速运转时的点火提前角),同时还有真空提前装置,它根据进气管内真空度的变化提供不同的提前角。

电子点火系统电子点火系统与机械式点火系统完全不同,它有一个点火用电子控制装置,内部有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所需的点火控制曲线图(MAP图)。

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如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进气管真空度传感器(发动机负荷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等来判断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在MAP图上找出发动机在此工作状态下所需的点火提前角,按此要求进行点火。

然后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对上述点火要求进行修正,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点火时刻。

电子点火系统也有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之分:带有爆震传感器,能根据发动机是否发生爆震及时修正点火提前角的电控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不带爆震传感器,点火提前控制仅根据电控单元内设定的程序控制的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传统点火系统

传统点火系统

⒋ 测量火花塞绝缘电阻
如图3-68所示,用兆欧表测量火花塞电极间绝缘电阻值,正常应为 10MΩ以上。
(五)、高压线的检查
为了减少对外界的无线电干扰,现代汽车的高压线一般都 有一定的阻尼电阻。检查时应用万用表检查其电阻,并与标准 值比较,若符合要求,则说明高压线正常;若阻值不在正常范 围之内,应更换高压线,如图3-69所示。
点火系按照初级电路的控制方式来分可分为:传统点火系、 电子点火系、微机控制点火系三种。
传统点火系(也称蓄电池点火系)
传统点火系由电源、点火线圈、分电器、点火开关等组成,如图所示。 分电器主要包括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机构等部分。
断电器由触点和凸轮组成,其作用是接通和断开初级电路。 配电器(分电器)由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组成。 断电器凸轮和分火头装在同一轴上,一般由发动机配气机构凸轮轴上 的斜齿轮驱动,四冲程发动机转速与分电器转速比为2 :1,即曲轴每转 两圈分电器转一圈。 电容器与断电器触点并联,用来减小触点间的火花,延长触点的使用 寿命,提高次级电压。 点火提前机构由离心点火提前机构和真空点火提前机构组成,用来随 发动机转速和负荷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
电感储能式电子点火系
基本工作原理:通过初级的通断使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电流发生变 化,同时使次级绕组感应出点火所需的高压电。
(二)、配电器 配电器由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组成,其作用是按发动机点火顺序,将 高压电分配到各缸火花塞上。分火头插装在分电器轴的顶端,和信号发 生器转子一起旋转,其上有金属导电片。分电器盖的中间有高压线插孔, 其内装有带弹簧的炭柱,炭柱压在分火头的导电片上。分电器盖的外围 有与发动机气缸数相等的旁电极插孔,以安装分高压线。 (三)、信号发生器 常用的信号发生器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电磁感应式、霍尔式及光电 式。 (四)、机械式点火提前角调节机构 为了保证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都能实现在最佳点火时刻点燃混合气, 在分电器内设置了机械式点火提前角调节机构,即离心式调节器和真空 式调节器。

第四章 点 火 系 统

第四章 点 火 系 统

第一节 传统点火系统
3.火花塞
图4-15 火花塞的结构 1—接线螺母 2—绝缘体 3—金属杆 4,8—内垫圈 5—壳体 6—导电玻璃 7—多层密封垫圈 9—侧电极 10—中心电极
第二节 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一、概述 1.传统点火系统存在的问题 (1)火花能量的提高受到限制 现代汽车发动机以其高转速、高压
第二节 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霍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的优点 与磁感应式电子点火装置 相比,霍尔式电子点火装置由于其点火信号发生器输出的点火信 号幅值、波形不受发动机转速的影响,即使发动机转速很低时,
也能输出稳定的点火信号,因此低速性能好,有利于发动机的起 动。 3.光电式电子点火系统
图4-29 光电式电子点火系统 1—点火器 2—点火开关 3—点火线圈 4—光电式点火信号发生器 5—分火头 6—遮光盘 7—分电器 8—火花塞
第一节 传统点火系统
(2)断电器触点打开,二次绕组产生高电压 触点闭合后,一次电 流按指数规律增长,当闭合时间为tb,i1增长到IP时,触点被凸轮 顶开。
图4-5
触点打开后的等效电路
第一节 传统点火系统
(3)火花塞电极间的火花放电过程 通常火花塞的击穿电压Uj总低 于U2max,在这种情况下,当二次电压U2达到Uj时,就使火花塞电 极间隙被击穿而形成电火花,在二次电路中出现i2,如图4-������ 4c
第二节 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1.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
图4-18 磁感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电路图 1—点火信号发生器 2—点火器 3—分电器 4—火花塞 5—点火线圈
第二节 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磁感应式信号发生器 的基本结构 1—信号转子 2—永久磁铁 3—铁心 4—磁通 5—传感线圈 6—空气隙

某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常见故障及案例分析

某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常见故障及案例分析

服务维护某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常见故障及案例分析田先锋亳州工业学校,安徽亳州,236800摘要:目前大部分汽车发动机都是通过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从而实现其正常运转。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的运行直接影响到发动机工作性能,如果发生故障必然会对汽车正常运行产生危害。

对此,以某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汽车点火系统构造,总结了几种常见故障问题,然后结合某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常见故障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提高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检测效率的对策,进一步提高某汽车点火系统诊断与维修水平,同时也为同类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问题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发动机点火系统;常见故障;故障检测中图分类号:U472收稿日期:2023-03-03DOI:10.19999/ki.1004-0226.2023.05.0251汽车点火系统构造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是使汽车正常工作的重要电器系统,主要包含传感器、微处理机、点火线圈、执行器、火花塞等。

如果点火系统发生故障,会直接影响到传感器测得参数的准确性,从而无法精准运算与判断,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行,进而引发浪费燃料、污染空气等问题。

汽车发动机内部存在大量的可燃混合气,通过点火系统进行点燃,使得发动机正常运作,为汽车运行提供动力支持。

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主要包含三种:a.电子点火系统。

分析可知,与传统式点火系统对比,不难发现,电子点火系统与之最大的不同在于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并传输给点火器,点火器会根据信号具体内容控制初级线圈的通断情况,而传统点火系统主要是机械触电控制点火[1]。

在实际应用中,传统点火系统经常发生故障,现已逐渐淘汰。

b.触点式点火系统,俗称“传统式点火系统”,这种触点式点火系统也有较高的故障率,未能广泛应用到汽车制造中,基本已经淘汰。

c.电控式点火系统。

该系统是现阶段汽车制造广泛应用的点火系统,如图1所示,包含传感器、点火器、点火线圈,还有火花塞等。

2汽车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常见故障虽然电控式点火系统能大大降低故障率,但该系统若频繁使用,也很难避免故障发生。

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秋季《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章节作业

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秋季《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章节作业

第1章作业1.汽车电源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是采用下述电压等级的电压A.12VB.24VC.48VD.36V正确答案:C2.将汽车电器产品的壳体与车体金属连接作为电路导电体的方法,称为A.接地B.搭铁C.搭壳D.接线正确答案:B3.汽车蓄电池随时都能提供动力,所以说蓄电池是汽车的主要电源。

A.对B.错1.将汽车电器产品的壳体与车体金属连接作为电路导电体的方法,称为A.接地B.搭铁C.接壳D.搭线正确答案:B2.蓄电池的构造基本相同,都是由下列构件组成。

(下面所列的①②③④个选项,至少有2项是正确的。

点击你认为正确的选项组合)①极板②隔板③电解液④壳体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D3.放电时,蓄电池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供用电设备使用。

A.对B.错正确答案:A第2章(2讲)作业1.将一片正极板和一片负极板插入电解液时,能够得到的电压为A.2VB.2.1VC.2.4VD.2.2V正确答案:B2.充电时,蓄电池应当连接直流电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正极接电源负极,电池负极接电源负极B.电池正极接电源负极,电池负极接电源正极C.电池正极接电源正极,电池负极接电源负极D.电池正极接电源正极,电池负极接电源正极正确答案:C3.将电源的电能转换为蓄电池化学能的过程称为充电。

A.对B.错1.启用新蓄电池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A.蓄电池型号规格必须符合汽车设计要求。

须取下加液孔盖上密封通气孔的不干胶带。

电解液密度必须符合本地区使用要求。

电解液液面高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存放时间过长的蓄电池需要充电之后再装车使用。

B.蓄电池型号规格必须符合汽车设计要求。

电解液密度必须符合本地区使用要求。

电解液液面高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存放时间过长的蓄电池需要充电之后再装车使用。

C.蓄电池型号规格必须符合汽车设计要求。

须取下加液孔盖上密封通气孔的不干胶带。

电解液液面高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存放时间过长的蓄电池需要充电之后再装车使用。

汽油机点火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汽油机点火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怠速控制的原理
• 目标转速的确定 • 怠速工况的确定 • 根据转速偏差的
闭环控制
EGR控制系统
• 废气再循环(EGR)的含义式将部分废气 重新引入到气缸内参与燃烧,降低气缸内 仰起的含量,从而抑止NOx的生成,达到 改善排放的目的。主要在富氧的部分负荷 时采用。
EGR的作用
• EGR率太高:燃烧缺氧,HC和CO排 放增加;
• 未来发展主要围绕提高排放和经济性水平 进行
爆震的控制
爆震: 汽油发动机是利用火花塞跳火将汽缸内的混合气点燃, 正常的燃烧是火焰从火花塞处开始被点燃,而后火焰前烽迅速向 外推进。当发动机由于某种原理,使汽缸内未燃部分混合气的温 度和压力都很高时,那么,这部分的混合气就会在火焰前峰到来 之前自行燃烧。这样,就会在汽缸内形成无方向的爆炸燃烧,简 称爆燃,又因为爆燃时会引起强烈的振动,并伴有强烈的金属敲 击声,所以,一般又称爆震。
(2)起动后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发动机起动后,电控单元对最佳点火提前角的计算和控制一般
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首先根据G信号和Ne信号确定初始点火提前角(固定值), 然后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最后根据有关传感器的信号确定修正点火提前角, 最佳点火提前角:
最佳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十修正点火提前角(或点火延迟角)
③ 修正点火提前角 除了转速和负荷外,其他对点火提前角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均归入到修正点火
提前角中。电控单元根据有关传感器的信号,分别求出对应的修正值,它们的代 数和就是修正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所包括的修正值有:
*暖机修正 发动机冷起动后,当冷却液温度低时,应增大点火提前角。暖机过程中,随冷 却液温度升高,点火提前角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修正曲线的形状与提前角的大 小随车型而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
1、电源:蓄电池、发电机 2、点火开关 3、点火线圈 4、附加电阻
5、分电器: 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点火提前机
构 6、火花塞 7、高压线 8、阻尼电阻
传统点火系统组成
二:传统点火系工作原理
互感:相邻的两线圈,当一个线圈的电流发生 变化时,相邻的另一线圈就会获得一个感应 电动势,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互感.
传统点火系统电路分析
分电 器轴
转动
断开
断电器
点火 产生高压 线圈
奥拓发动机点火系
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组成 l-点火线圈2-点火线圈高压线3-火花塞高压线
4-分电器总成5-火花塞
奥拓发动机点火系统电路连接
课堂讨论:1存在的问题

2改进的措施
小结:

结合实物进行比较分析。
作业:
1、 简述传统点火系中分电器的离心式调节 器和真空式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1、点火线圈 组成:一次侧绕组、
二次侧绕组、 铁心 类型: 开磁路式点火线圈 闭磁路式点火线圈
1、点火线圈
2、分电器
组成:1)断电器:断电器触点、凸轮
2)配电器:分电器盖、分火头

3)电容器
4)点火提前机构:离心式、真空式
传统点火系统的电气部件
断电器的结构特点
断电器主要由凸轮、触点副、点火提前装 置等组成。 断电器的凸轮在旋 转过程中反复地控 制着触点的关闭、 通断初级电流。电 容器和触点是并联 的,其任务是给初 级感应反电势形成 回路,减轻触点的 烧蚀,加快初级电 流的通断速率。
汽车传统点火系统的结构理
一:导入新课
课前提问: 1点火系统的功用 2点火线圈如何实现升压的 3怎样直流变交流
点火系统的作用及要求
作用:
适时提供足够能量的电火花,使发动机能及 时、迅速地作功。
低压
高压
要求:
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高电压, 通常为30kv左右。
2、点火线圈的组成?其上的附加电阻有何作 用?
3、影响二次侧电压的因素有哪些?怎么减少 影响?
互感的条件:

⑴一个线圈

⑵另一线圈

⑶一个线圈的电流要变化
点火系统的作用及要求
2、电火花应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一般应有50—80mJ能量,起动时应可
以达到100mJ能量。 3、点火时间应适应发动机的各种工况 1)满足点火次序
点火系统工作电路
传统点火系统
传统点火系统的电气部件
点火提前装置
离心式点火提前装置和真空点火提前装置 的最终作用也反映在触点副上,使点火提 前角随着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以获得线圈放电时,在 中心电极与负极的间 隙之间产生火花,点燃 被压缩的燃油混合气。
热特性: 火花塞能够冷却其中心电极的能力。 热型火花塞沿中心电极有较长的绝 缘层和较少的横截面积,使热量从电极 传至气缸盖,从而热量离开中心电极的 速度较慢,电极端维持较高的工作温度。 冷型火花塞沿中心电极有较短的绝 缘层和较大的面积,使热量传至气缸盖。 中心电极散热较快,电极维持较低的工 作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