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湖南省、湖北省八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 理科综合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解析生物部分1.C【详解】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紫色洋葱叶外表皮细胞,若未对其细胞核进行染色处理,细胞核不容易看清楚,故A错误;将所用台灯的灯管涂成红色,只能透过红光,与白光相比,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因此,会延长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时间,故B错误;将14C标记的大肠杆菌在12C培养基中培养,若为半保留复制,复制一代,则子代DNA两条链分别为14C/12C,复制二代,则子代DNA两条链有1/214C/12C,有1/212C/12C,复制三代,则子代DNA有1/414C/12C,有3/4的12C/12C,提取子代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会出现与之相对应的分层情况,故可以证明其进行半保留复制,故C正确;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因为该实验需要设置浓度梯度,仅凭一组或两组实验,是无法确定其最适浓度的,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C项。
2.C【解析】硅肺是肺部吸入硅尘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功能受损引起。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硅肺是由于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A错误;S型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核糖体,因此其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错误;囊性纤维病的发病机理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C正确;导致肺结核病的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所以需要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才可以将其清除,D错误。
3.B【解析】A. 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细胞膜形成较多微绒毛,形成微绒毛的意义是增多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利于高效地吸收肠腔的葡萄糖等物质,A正确;B. 图中所示的小肠上皮细胞膜上葡萄糖通过Na+驱动的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体现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Na+/K+ATPase是钠钾ATP酶,具有催化功能,但该细胞膜上蛋白质未体现信息交流的功能,B错误;C. 葡萄糖通过Na+驱动的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D. 当从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时,需要排出Na+、吸收K+,因此Na+/K+ATPase参与了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的过程,用于钠钾的运输,D正确。
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Si28 P 31 Cu 64一、选择题:此题共13 小题,每题 6 分,共 78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有关细胞的构成、构造与功能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草履虫等个体较大的细胞有两个细胞核,保证了正常的核质比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利于血红蛋白携带氧C.神经细胞有很多崛起,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喜悦并传导喜悦D.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只有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利于有氧呼吸高效进行2.以下四种现象,不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 在温度和pH 适合的条件下,酶促反响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B .在天气条件适合的状况下,弃耕农田物种丰富度随时间的变化C.在质量浓度为0. 3g/mL 的蔗糖溶液中,紫色洋葱鳞片叶表面皮细胞吸水能力随时间的变化D .植物横放于地,其水平方向的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使也不克制的生长素浓度)3.以下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 经过显微镜察看并绘制细胞构造图片属于建立物理模型B .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考证的实验结果不必定与演绎推理的结论符合C.生命系统的不一样层次都可从系统的构成、构造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D .荧光标志法和同位素标志法都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转和变化规律4.下表是研究两栽种物根部竞争和茎叶竞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
表中单株干重的百分比表示在无关变量同样且适合的状况下,每组单株干重占独自栽种时干重的百分比。
以下剖析错误的选项是A.甲组和乙组均为比较组B. Z 和 W 要求选择同种生长发育状况同样的植株C.植物受土壤资源限制的程度比受光资源限制的程度更高D.植物根茎叶竞争时干重的总降低程度凑近于根部和茎叶独自竞争时干重降落程度的乘积5.以下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 某 DNA 病毒把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 上属于基因重组B .一对夫妻中只有一方患线粒体肌病(线粒体DNA 缺点致使),儿女表现为所有正常或所有患该病C.皱粒豌豆的染色体 DNA 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 DNA 序列,致使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构造改变属于基因突变D.控制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遗传都按照分别定律,控制多基因遗传病的基因遗传都按照自由组合定律6.以下有关信息传达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T2 噬菌体的遗传信息传达能够在肺炎双球菌的核糖体长进行B.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经过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联合来传达信息C.在没有遇到抗原刺激的状况下,少量 B 细胞经淋巴因子作用后便可开始增殖、分化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告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7.学好化学,提升生活质量。
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 理科综合(含答案)
A. 据图 1 可知,在入射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 1%左右 B. 据图 2 可知Ⅳ为分解者,相当于图 1 中的 A,能够利用各营养级转移来的能量 C. 图 3 中猫头鹰体重每增加 1 kg,至少消耗 A 约 25 kg D. 据图可知,图 1 中的生产者相当于图 2 中的Ⅰ,相当于图 3 中的 A 6.某研究所发现烯效唑在富营养条件下对浮萍生长和淀粉积累均有促进作用,并发现在喷洒烯效 唑后浮萍相关内源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该研究所统计喷洒 20mg/kg 烯效唑前后,浮萍中的淀粉
8.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浓盐酸分别和 MnO2、KClO3 反应制备 1mol 氯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 2NA B.1 mol H2O 最多可形成 4NA 个氢键 C.常温常压下,NO2 与 N2O4 的混合气体 46g,原子总数为 NA D.常温下,1L pH=2 的 H2SO4 溶液中,硫酸和水电离的 H+总数为 0.01NA
108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Cl 35.5 Fe 56 Cu 64 Ag
第Ⅰ卷(共 126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其细胞核清晰可见 B. 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将所用台灯的灯管涂成红色,可以缩短小圆 形叶片上浮的时间 C. 将 14C 标记的大肠杆菌在 12C 培养基中培养,提取子代 DNA 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证明其进行 半保留复制 D. 在“探究 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的 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 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 2.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主要病变部位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下列分析正确 的是 A. 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肺泡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 酶引起的 B. S 型肺炎双球菌导致人体患肺炎时,是其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 C. 囊性纤维病的发病机理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 接控制生物性状 D. 导致肺结核病的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所以只需要通过细胞 免疫便可清除 3.图是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上的葡萄糖载体,Na+/K+ATPase 是钠钾 ATP 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细胞膜形成较多微绒毛可以增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高效的 吸收葡萄糖等营养物质 B. 图中所示的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功能有催化、运输、信息交流和密封细胞间隙的作 用 C. 葡萄糖通过 Na+驱动的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此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D. Na+/K+ATPase 也存在神经元细胞膜上,参与了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的过程 4.图甲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则显 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若 显示两个条带说明此人是杂合 子) 。用该方法对该家系中的每个 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具 体位置见图乙。请据此判断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且 4 号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性 B. 若 10 号与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婚配,则生育病孩的概率为 1/4 C. 10 号的基因型可能与 3 号或 4 号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有关 D. 据图乙可知,3 号、4 号、8 号、9 号和 13 号都为显性纯合子 5.下图 1 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 位为 kcal/(m2·年);图 2 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 E1、E2 代表能量的形式;图 3 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题(解析版)
(3)科研人员进一步测定了植物 A 中酸性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酸性物质在暗期上升,光期下降,由 此结合上图分析推测___________。在暗期,植物 A 不能将 CO2 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叶绿体基质 (2). 三碳化合物 (3). 细胞呼吸 (4). 大于零 (5). CO2 能够在暗 期转化为酸性物质储存起来,在光期释放出来 (6). 暗期没有光反应提供的 ATP 和[H] 【解析】 【分析】 图示中植物 A 在有光的条件下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较大,而在无光的条件下仍然能从外界吸收二氧 化碳,这是与一般植物不同的地方。根据问题(3)可推测,暗期植物 A 仍然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将之转化为 酸性物质储存起来,在光期再释放出二氧化碳并利用其合成有机物。 【详解】(1)光照下,植物 A 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固定是在暗反应过程中,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固定过程为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然后在光反应产物还原氢和 ATP 作用下被还原为 有机物。 (2)普通植物在黑暗条件下可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并释放 CO2,所以黑暗条件下,植物 A 可通过细胞呼吸产 生并释放 CO2,但实验结果显示,暗期植物 A 的 CO2 吸收总量始终大于零,这与一般植物黑暗条件下不吸收 二氧化碳不同。 (3)酸性物质在暗期上升,光期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CO2 能够在暗期转化为酸性物质储存起来,在光期释 放出来,由于暗期没有光反应提供的 ATP 和[H],所以不能将 CO2 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回顾和梳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 认真分析各个小题即可正确作答。 8.血糖平衡的意义在于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提供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作用的实验设计中,若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注射胰岛素溶液和 葡萄糖溶液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在不同生理状况下是不同的,当机体处于___________状况时, 该比值明显下降,此时机体物质代谢的变化是___________。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引起靶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 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4)某糖尿病患者由胰岛 B 细胞损伤引起,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 B 细胞的抗体和效应 T 细胞,据此推测: 该糖尿病是针对胰岛 B 细胞的一种___________病;胰岛 B 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___________填(“细胞免
湖北省八校联考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试卷
A.a、 b、 c 中任意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都会影响其他两个基因的表达
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 a、b 之间可发生互换
C.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可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D.若某 DNA 分子中 b、c 基因位置互换,则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21.下表是自变量为光照强度的条件下针对同一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植物所测得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 A 的目的是筛选
,这种培养基从用
途上分属于
培养基。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是利用高温可以使微生物
的 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发生变性。
(2)化合物 A 为“目的菌 ”生长提供
。培养过程中震荡的目的是
。
(3) 转为固体培养时菌 ”的群体生长规律,将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可采用 的方法进行计数。 若以一个大方格 (体积为 0.1 mm3)有 25 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
A .可用乙烯利催熟香蕉
B. 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
C.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 α-淀粉酶
D.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但效果不稳定
20.右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 DNA 分子中 a、 b、 c 三个基因的分布
状况,其中 I 、II 为非基因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填
编号 )过程。
①葡萄糖 → 丙酮酸;
②ATP→ADP+Pi ;
③细胞核 DNA→DNA
④染色质 → 染色体;
⑤氨基酸 → 蛋白质
(3)丙图中的化学反应称为
,破坏细胞核中的
(结构 )
会使该过程不能发生。
2、( 12 分)下图 1 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 简图,图 2 为某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全解全析)
理科综合生物第1页(共5页)123456A B C B D D1.A 【解析】T 2噬菌体属于病毒,该病毒是由DNA 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的。
DNA 中含有脱氧核糖,蛋白质中不含糖类,A 符合题意;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 和RNA ,RNA 中含有核糖,B 不符合题意;核糖体中含有蛋白质和RNA ,RNA 中含有核糖,C 不符合题意;ATP 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组成,D 不符合题意。
3.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TGF-β1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 ,生成大分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进而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推测TGF-β1→Smads 是一条抑制肿瘤发生的信号传递途径,A 正确;由题意“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可知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B 正确;大分子复合物通过核孔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C 错误;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不能使信息传递到细胞核诱导靶基因的表达,就不能抑制靶细胞的不正常分裂,所以靶细胞不能正常凋亡,D 正确。
学科&网4.B 【解析】科研上鉴别细胞死活可用台盼蓝染色,死的细胞由于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会被染成蓝色,A 正确;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用有机溶剂提取色素,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扩散速率不同,利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B 错误;孟德尔对演绎过程及结论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C 正确;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 )/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可知,若部分野兔身上的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D 正确。
5.D 【解析】基因型为Aa 的个体自交导致子代发生性状分离的原因是: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在产生配子理科综合生物第2页(共5页)时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A 、a 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A 错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生殖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数是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数的一半,不一定就是一个染色体组,如六倍体小麦生殖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B 错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C 错误;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有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 正确。
2019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生物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高三理综试卷(生物部分)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为单链DNA分子,真核细胞的DNA分子为双链DNA分子B. 原核细胞中的DNA不能形成真核细胞那样的染色体,只能形成染色质C. 原核细胞的部分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全部储存于DNA中D. 原核细胞无线粒体,有的能进行有氧呼吸,无线粒体的真核细胞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答案】D【解析】除特殊情况外,DNA均为双链结构,无论是真核还是原核细胞,A错误;原核细胞的DNA是裸露的DNA分子,没有与蛋白质结合,不能形成染色体,但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也不能形成染色质,B错误;只要是含有DNA的生物,遗传信息就储存在DNA分子中,C错误;因为真核细胞要进行有氧呼吸一定需要线粒体,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主要以下几点:1、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且都是双链。
2、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真核生物特有。
3、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些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2.[H]在生物的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可将丙酮酸还原成其他产物B. 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与O2结合可释放大量的能量C. 绿色植物细胞中的[H]均来自其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D. 植物光反应过程产生的[H]可将三碳化合物还原成糖类等【答案】C【解析】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可将丙酮酸还原成乳酸或酒精等其他产物,A项正确;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可释放大量的能量,B项正确;绿色植物细胞中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中的[H]均来自其光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有氧呼吸过程中的[H]来自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C项错误;光反应生成的[H],用于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可将三碳化合物还原成糖类等,D项正确。
理科综合湖北省八校2019届高三3月第二次联考试题
理科综合湖省八校2019届高三3月第二次联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Si28 Cl-35.5 P 31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草履虫等个体较大的细胞有两个细胞核,保证了正常的核质比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利于血红蛋白携带氧C.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D.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只有有氧呼吸相关的酶,利于有氧呼吸高效进行2.下列四种现象,不能用右图表示的是A.在温度和pH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变化B.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农田物种丰富度随时间的变化C.在质量浓度为0. 3g/mL的蔗糖溶液中,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吸水能力随时间的变化D.植物横放于地,其水平方向的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3.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显微镜观察并绘制细胞结构图片属于构建物理模型B.运用假说一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不一定与演绎推理的结论相符C.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都可从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D.荧光标记法和同位素标记法都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4.下表是探究两种植物根部竞争和茎叶竞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
表中单株干重的百分比表示在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每组单株干重占单独种植时干重的百分比。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组和乙组均为对照组B.Z和W要求选择同种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植株C.植物受土壤资源限制的程度比受光资源限制的程度更高D.植物根茎叶竞争时干重的总降低程度接近于根部和茎叶单独竞争时干重下降程度的乘积5.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DNA病毒把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属于基因重组B.一对夫妇中只有一方患线粒体肌病(线粒体DNA缺陷导致),子女表现为全部正常或全部患该病C.皱粒豌豆的染色体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导致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结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D.控制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控制多基因遗传病的基因遗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6.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 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传递可以在肺炎双球菌的核糖体上进行B.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通过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来传递信息C.在没有受到抗原刺激的情况下,少数B细胞经淋巴因子作用后就可开始增殖、分化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7.学好化学,提高生活质量。
理综答案高考资料高考复习资料中考资料
2019届湖北省八校第二次联考理综答案物理部分参考答案1415161718192021CDCDCADCDABD22.(共6分)(1)D (2分)(2)5.695(5.693~5.697均可)(2分)(3)20π4dLk (2分)23.(共9分)(1)0.156(2分)(2)如图所示(3分)(3)8.2V (±0.3V )(2分)(4)偏大(2分)24.(共14分)(1)2038v gxμ=(4分)(2)2002E mv =(10分)(1)设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炸药爆炸释放的化学能为E 0,从O 滑到P ,对系统由动能定理得:2202212(2212mv v m mgx -=∙-μ(2分)解得2038v gxμ=(2分)(2)爆炸前对系统:22002()2v ax v =-(2分)在P 点爆炸,A 、B 动量守恒:022A B v m mv mv =+(2分)爆炸后对A :232Av x a =∙(2分)根据能量的转化与守恒:222001112()502222A Bv mv mv m +-=%E (2分)解得:2002E mv =(2分)25.(共18分)(1(4分)(2)0Ev B =(3分)(3分)(3)01[2]21Ev n n B =+(n =1,2,3,···)(4分)01[221E v n n B =-(n =1,2,3,···)(4分)(1)粒子从P 到D :沿-y 方向:qE a m =(1分)212h at =(1分)得:t =(2分)(2)电场中:y v at ==(1分)磁场中:2v qvB mR=(1分)mv R qB=由对称性可知,粒子能回到P 点,图像如图所示,OD 间距满足:sin sin y mv mvd R qBqB θθ===(1分)代入y v得:d =(1分)又:d =v 0t(1分)0d E v t B==(1分)(3)设粒子在磁场区域内绕行n 次后,由电场区域经过M 点时,如图所示:P Oh y xv 0v αM1M 2M 3M 4M LRαRαRα满足:00(22sin )v t n v t R Lα+-=(n =1,2,3,···)(2分)又:sin sin y mv mvR qB qBαα==(1分)P OE Dv h By x 0v αRdα代入y v 得:01[2]21E v n n B =++(n =1,2,3,···)(1分)设粒子在磁场区域内绕行n 次后,由磁场区域经过M 点时,如图所示:P Oh y xv 0v αRαM1M 2M 3M 4M LRαRαRα满足:002(1)2sin v t n v t nR L α+--=(n =1,2,3,···)(2分)同理:sin sin y mv mvR qB qB αα==(1分)代入y v 得:01[2]21E v n n B =-(n =1,2,3,···)(1分)33.(共15分)(1)ACE (5分)(2)(ⅰ)103328P P gl ρ=+(5分)(ⅱ)002410'123P glT T P glρρ+=+(5分)(ⅰ)依据题意,以小瓶内气体为研究对象,作等温变化,设小瓶的气体后来压强为P知831l gP P ρ+=(1分)可知ls l g P ls l g P 21)83(43)2(10∙+=∙+ρρ(2分)可得103328P P glρ=+(2分)(ⅱ)以小瓶内气体为研究对象,作等温变化,气缸内气体压强变为P 2lsl g P ls l g P 41)4(43)2(20∙+=∙+ρρ(1分)可得20534P P gl ρ=+(1分)以气缸内气体为研究对象,作等容变化,其温度变为T ´12'P P T T =(1分)可得:002410'123P glT T P glρρ+=+(2分)34.(共15分)(1)6(2分)-91.810s ⨯(3分)(2)(ⅰ)40m/s (3分)(ⅱ)32cm (7分)(ⅰ)由λ=v ·T =4m(2分)v =40m/s(1分)(ⅱ)S 1波传到P 点,历时t 1=S 1Pv =0.1s(1分)S 2波传到P 点历时t 2=S 2Pv=0.25s(1分)因此当S 2波传到P 点处,S 1波已使P 点振动了Δt =0.25s -0.1s=0.15s (1分)其路程x 1'=6A 1=24cm ,且振动方向向下(1分)S 2波传到P 点时,振动方向向上,P 为减弱点,叠加后振幅A =A 2-A 1=2cm (1分)在t =0.35s 时,合振动使P 点振动一个周期,其路程x 2′=4A =8cm (1分)故在t =0.35s 内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x 1′+x 2′=24cm +8cm=32cm(1分)化学部分参考答案7-13CCAABCD 26答案(14分)(1)KSCN 溶液(2分)特征蓝色沉淀(2分)(2)b.12Fe(OH)2+NO 3-=4Fe 3O 4+NH 3↑+OH -+10H 2O (2分)(3)①使FeCl 3溶液与FeCl 2溶液充分混匀(2分)②因为Fe 2+容易被氧化,2∶1会导致Fe 2+不足生成不了Fe 3O 4(2分)③使Fe 3O 4胶体颗粒不团聚(2分)④AC (2分)27.答案(14分)(1)+6(1分)(1分)(2)充分粉碎钼精矿,加压增大氧气浓度,升高温度等(2分)(3)2MoS 2+7O 高温2MoO 3+4SO 2(2分)CO 2(2分)(4)95%(2分)(5)1:9(2分)(6)除去其它可溶性杂质,便于得到更纯净的钼酸钠晶体(Na 2MoO 4•2H 2O )(2分)28答案(15分)(1)①B (1分)②4NO 2+4N 2O 4+3O 2+6H 2O =12HNO 3(2分)(2)①2224(1)w w w --或2(2)4(1)w w w --(2分)②a 6%(2分)b >(1分)c H (1分)③C (2分)(3)①CD (2分)②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是第二步,温度升高后第一步逆向移动,则N 2O 2浓度减小;温度升高对第二步影响弱于N 2O 2浓度减小的影响,所以第二步反应速率变慢,总反应速率变慢。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高三理综试卷(生物部分)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为单链DNA分子,真核细胞的DNA分子为双链DNA分子B.原核细胞中的DNA不能形成真核细胞那样的染色体,只能形成染色质C.原核细胞的部分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全部储存于DNA中D.原核细胞无线粒体,有的能进行有氧呼吸,无线粒体的真核细胞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2.[H]在生物的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可将丙酮酸还原成其他产物结合可释放大量的能量B.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与O2C.绿色植物细胞中的[H]均来自其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D.植物光反应过程产生的[H]可将三碳化合物还原成糖类等3.研究人员发现人的红细胞中钾离子含量白天上升,夜间下降,这表明红细胞与机体中其他细胞类似,具有24小时的生物钟。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成熟的红细胞运输钾离子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质基质B.人成熟的红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形态与其功能相适应C.人成熟的红细胞中存在血红蛋白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D.人成熟的红细胞中钾离子含量的改变可能受该细胞内“时钟基因”控制4.水稻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赤霉素(GA)含量上升,引起α-淀粉酶等多种酶的合成,促进种子的萌发,该过程的信号调控过程如下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GA促进α-淀粉酶合成,水解淀粉以满足种子萌发需求B.GA只能与细胞核中的GA受体结合,从而发挥调控作用C.GA-GA受体复合物引起酶S与D蛋白结合,并促进其水解D.M蛋白可以启动某些GA生理反应和相关基因的转录5.如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乙病患者都是男性,该遗传病为伴Y遗传C.调查乙的发病率需在患者家系中统计D.乙病患者的一个细胞中最多可存在4个致病基因6.下列中学实验均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编号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操作或现象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花生子叶、苏丹Ⅲ染液等在高倍镜下可见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紫色洋葱外表皮、蔗糖溶液等原生质层呈紫色,各组成部分结构清晰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洋葱根尖、龙胆紫溶液等在高倍镜的同一个视野中,可见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时期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酵母菌、血细胞计数板等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A.AB.BC.CD.D7.为研究某植物A 的光合特性,研究人员测定了植物A 在光、暗条件下的CO 2吸收速率,结果如下图。
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解析
处理前 处理后 50 165 0.01 0.04 0.07 0.15 0.5 0.1
A. 烯效唑会改变内源激素水平,最终导致淀粉含量的增加 B. 脱落酸可促进浮萍中淀粉合成,赤霉素可促进淀粉降解 C. 稀效唑的浓度越高,对浮萍中淀粉合成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 D. 由表格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7.化学与生活、科技、医药、工业生产均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可用浓硫酸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B.我国预计在 2020 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其重要部件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C. 《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 “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 , 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的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8.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浓盐酸分别和 MnO2、KClO3 反应制备 1mol 氯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 2NA B.1 mol H2O 最多可形成 4NA 个氢键 C.常温常压下,NO2 与 N2O4 的混合气体 46g,原子总数为 NA D.常温下,1L pH=2 的 H2SO4 溶液中,硫酸和水电离的 H+总数为 0.01NA 9.同分异构现象在有机物中广泛存在,如图为苯及其几种同分异构体的键线式,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 是 A.b、c 均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B.a 和 d 的二氯代物均有 3 种 C.4 种有机物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a 和 b 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10.短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互不相等的奇数,且 X、Y、 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恰好等于 Z 元素的核电荷数,X 与 W 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 8。常见元素 Z 的单质 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主族金属元素单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Y、Z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该化合物属于原子晶体 B.化合物 YW3 遇水能强烈水解,产物之一具有强氧化性
2019届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衡阳八中等)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理科综合试题(PDF版)
理综答案及解析 第 1 页 共 7 页 绝密★启用前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Cl 35.5 Fe 56 Cu 64 Ag 108第Ⅰ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其细胞核清晰可见B . 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将所用台灯的灯管涂成红色,可以缩短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时间C . 将14C 标记的大肠杆菌在12C 培养基中培养,提取子代DNA 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证明其进行半保留复制D . 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2.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主要病变部位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肺泡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B . S 型肺炎双球菌导致人体患肺炎时,是其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C . 囊性纤维病的发病机理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D . 导致肺结核病的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所以只需要通过细胞免疫便可清除3.图是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简图,其中GLUT2是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Na +/K +A TPase 是钠钾A TP 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细胞膜形成较多微绒毛可以增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高效的吸收葡萄糖等营养物质B . 图中所示的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功能有催化、运输、信息交流和密封细胞间隙的作用C . 葡萄糖通过 Na +驱动的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此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D . Na +/K +ATPase 也存在神经元细胞膜上,参与了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的过程4.图甲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某Array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若显示两个条带说明此人是杂合子)。
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其细胞核清晰可见B.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将所用台灯的灯管涂成红色,可以缩短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时间C.将14C标记的大肠杆菌在12C培养基中培养,提取子代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证明其进行半保留复制D.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2.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主要病变部位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肺泡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B.S型肺炎双球菌导致人体患肺炎时,是其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C.囊性纤维病的发病机理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D.导致肺结核病的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所以只需要通过细胞免疫便可清除3.图是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简图,其中GLUT2是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Na+/K+ATPase是钠钾ATP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细胞膜形成较多微绒毛可以增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高效的吸收葡萄糖等营养物质B.图中所示的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功能有催化、运输、信息交流和密封细胞间隙的作用C.葡萄糖通过Na+驱动的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此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D.Na+/K+ATPase也存在神经元细胞膜上,参与了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的过程4.图甲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若显示两个条带说明此人是杂合子)。
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2019届高三二调联考理科综合试卷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Cl 35.5 Fe 56 Cu 64 Ag 108第Ⅰ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其细胞核清晰可见B.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将所用台灯的灯管涂成红色,可以缩短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时间C.将14C标记的大肠杆菌在12C培养基中培养,提取子代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证明其进行半保留复制D.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2.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主要病变部位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肺泡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理综答案及解析第 1 页共7 页。
2019届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衡阳八中等)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其细胞核清晰可见B. 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将所用台灯的灯管涂成红色,可以缩短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时间C. 将14C标记的大肠杆菌在12C培养基中培养,提取子代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证明其进行半保留复制D. 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答案】C【解析】【分析】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要观察清楚细胞核,需要事先对细胞核进行一定程度的染色,以增强观察的对比度;台灯发出的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故比单色光照射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更高;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设置不同浓度的a-萘乙酸进行实验,仅用高浓度的a-萘乙酸溶液处理并不能确定其最适浓度。
【详解】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紫色洋葱叶外表皮细胞,若未对其细胞核进行染色处理,细胞核不容易看清楚,故A错误;将所用台灯的灯管涂成红色,只能透过红光,与白光相比,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因此,会延长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时间,故B错误;将14C标记的大肠杆菌在12C培养基中培养,若为半保留复制,复制一代,则子代DNA两条链分别为14C/12C,复制二代,则子代DNA两条链有1/214C/12C,有1/212C/12C,复制三代,则子代DNA有1/414C/12C,有3/4的12C/12C,提取子代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会出现与之相对应的分层情况,故可以证明其进行半保留复制,故C正确;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因为该实验需要设置浓度梯度,仅凭一组或两组实验,是无法确定其最适浓度的,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C项。
2.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主要病变部位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湖南省、湖北省八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细胞中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
在正常的细胞中,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
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会将它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smac从线粒体释放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 细胞癌变与smac从线粒体大量释放有关C. smac与IAPs使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与环境无关D. 细胞凋亡时,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2. 图甲为渗透作用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图甲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有半透膜 c 及 a 与 b 之间具有浓度差B. 图乙中液面不能一直上升的原因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相等C. 图丙中③④⑤组成原生质层D. 如果丙细胞没有细胞壁支持,置于清水中也会发生吸水涨破的现象3. 细胞色素c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的线粒体中,由共同的祖先进化形成的不同物种的细胞色素c在第14位和第17位上均是半胱氨酸,在第70位和第80位上是一串相同的氨基酸序列,这部分氨基酸序列称为高度保守序列,其余部位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大。
下关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不同物种间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的差异主要由基因突变导致B. 高度保守序列对应的基因位置上突变频率比其他部位更低C. 高度保守序列对应的基因位置上的突变对细胞色素c的影响更大,更易被淘汰D. 根据物种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大小,可判断不同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4.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郭非凡组,近日在国际学术界刊Diabetes在线发表的研究论文阐明:下丘脑活化转录因子4(ATF4)通过激活核糖体S6K蛋白激酶(p70S6Kl),进而抑制外周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的分子机制,揭示了下丘脑ATF4调节外周代谢稳态的新功能。
请判断下列有关下丘脑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下丘脑能够参与体温调节,但是不能感知内环境的渗透压的变化B. 下丘脑通过分泌激素控制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而调节血糖平衡C. 下丘脑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后,调节水分的平衡D. 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直接控制相关腺体5. 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野生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B和b指导合成的肽链中只有第8位的氨基酸不同。
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 hB X b (如图所示)。
h为隐性致死基因且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一起,h纯合(X hB X hB X hB Y)时能使胚胎致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是b的等位基因,B是b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的B. h基因的转录场所只能是细胞核,翻译场所只能是核糖体C. 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两极的X染色体分别携带B、b基因,可能是基因重组导致的D. 该品系的棒眼雌果蝇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杂交,F 1 不会出现棒眼雄果蝇6. “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如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
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又减少了环境污染B. 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C. 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D. 上述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效果二、综合题7. 图1表示利用玉米和大麦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强度下进行的有关实验,图2表示大麦在适宜的光照、CO 2 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温度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关系曲线。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b段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 ___________ ,a点的限制因素是 _____ ,b、c 两点光合速率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 。
如果将长势相同的两株大麦幼苗分别种植在21%和50%的O 2 环境的透明密闭装置中,保持题干中的条件,一段时间后,O 2 体积浓度环境为 ________ 幼苗先死亡,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 。
(2)图2中的②曲线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其他条件不变,当光照强度适当增加,则A点 ________ 移动。
图2中测得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值为(用单位时间内CO 2 的吸收量表示) ________ 。
当温度达到 ________ 时,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3)图2中在温度为30℃时,叶肉细胞内的各种[H]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
40℃与60℃时,CO 2 的吸收量均为0,二者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 ;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①该实验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为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p10. 成分含量成分含量 NaCl 6.5 NaHCO 3 0.2 KCl 0.14 NaH 2 PO 4 0.01 CaCl2 0.12 葡萄糖 2.0任氏液成分(g/L)(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 __________ ,其Na + /K +比与体液中__________ 的Na + /K +比接近。
(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 。
(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 _________________ 。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 _______ 、 ________ 。
(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
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 _________________ 。
11.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其生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表中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p12. 营养级Ⅰ Ⅱ Ⅲ Ⅳ 分解者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kJ) / 141.0 15.9 0.9 221.7呼吸消耗的能量(kJ) 501.2 79.1 13.2 0.5 192.6(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除了甲、乙、丙、丁所示的组成成分,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 。
表中的Ⅰ和分解者分别对应图中 ________ 、 ________ 。
(2)图中A生物为第 ________ 营养级,其下一营养级生物为 ________ (填字母);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图中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 ________ 、 ________ 。
(4)假设该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图中 ________ 生物体内浓度最大。
(5)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 价值。
13. 近年来,《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不乏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的美食,如素有“东方奶酪”之称的“石宝寨牌”忠州豆腐乳、中国泡菜领导品牌“吉香居”等。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石宝寨牌”忠州豆腐乳前期发酵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接入优良毛霉菌种,这样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应控制在 ____________ ,并保持一定的____________ 。
然后向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加盐,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盐还能 ____________ ,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后期加入食盐、香料粉、乌杨白酒密闭发酵6个月,乌杨白酒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制作吉香居泡菜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____________ 。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发酵初期,很多杂菌会大量繁殖,其中导致泡菜水的表面长白膜的微生物是 ____________ 。
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