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导论 教学日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日历分四大部分:
一、天文学入门(天文系导论I)
第一章:绪论(9月12-26日)
课堂教学内容:
课程简介;
宇宙概观;
关于天文学科
课外教学活动:
参观校内望远镜;
参观北京天文馆;
作业一:参观感想
第二章:天球和天球坐标系(10月24日-11月14日)课堂教学内容:
天球的概念;
天球坐标系;
作业二
天体的周日视运动;
天体的周年视运动;
作业三
课外教学活动:
使用小望远镜目视观测月亮和大行星
第三章:时间和历法(11月21日-12月5日)
课堂教学内容:
时间计量系统;
地方时、世界时和区时;
恒星时与平时的换算;
作业四
现代时间服务;
历法;
作业五
课外教学活动:
参观古观象台
第四章:天文望远镜(12月12-19日)
获得天体信息的渠道;
天文望远镜;
望远镜的性能;
作业六
第五章:太阳系(12月26日-1月9日)
太阳系概况;
行星;
行星的轨道运动;
行星的视运动;
作业七
月球;
作业八
太阳系小天体
二、近代天文学前沿
第一讲天体物理学发展的世纪回顾与展望(0.5学时)
主要内容:近代天文学发展过程、重大发现和对二十一世纪天体物理学的展望。
教学要求:了解本讲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
第二讲寻找另外一个地球 (1.5学时)
主要内容:
地球及其他太阳系行星的基本概况和性质,太阳简介。从人类对太阳系的了解和探测行星方法中,找到对其他恒星的行星系统的探测线索及可行性方法,介绍目前探测的结果和最新进展。了解人类开拓太空的历史、人类对生命的定义及搜索地外文明的历史、方法和进展。
教学要求:
简单了解现代望远镜的新技术与新进展,理解通过已有观测手段寻找另外一个地球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重点:从对我们熟知的地球及其环境的知识,找到对其他恒星的行星系统的探测线索及可行性方法,并了解如何付诸实践。
第三讲太阳和太阳风暴(1.5学时)
主要内容:太阳基本情况和太阳活动。
教学要求:了解太阳作为一颗典型恒星代表的基本性质和太阳的各种活动。
重点:太阳的性质和活动情况。
第四讲为什么把冥王星除名(0.5学时)
主要内容: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性质和轨道运动,把冥王星除名的原因。
教学要求:掌握新的行星定义
重点:如何运用新的行星定义
第五讲宇宙是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吗? (2学时)
主要内容:宇宙的膨胀与哈勃定律;热大爆炸宇宙模型及其观测证据。
教学要求:了解宇宙的演化历史,掌握热大爆炸宇宙模型及其观测证据。
重点:热大爆炸宇宙模型及其观测证据
第六讲类星体的发现(2学时)
主要内容:类星体的发现历史,类星体的观测手段和基本观测特征,类星体对星系研究和宇宙学的重大意义。
教学要求:了解类星体的历史、类星体的定义及其观测。
重点:掌握类星体的基本特征和重大意义。
第七讲活动星系核的多波段观测(2学时)
主要内容:多波段观测技术和方法;活动星系核的特征。
教学要求:了解光学、红外、射电、紫外、X射线和γ射线的观测原理和方法以及用多波段的地面和空间观测研究活动星系核。
重点:多波段观测;活动星系核的特征。
第八讲从蟹状星云到脉冲星(2学时)
主要内容:脉冲星的发现历史,脉冲星的观测特征和理论模型,发现脉冲星的重大意义。
教学要求:了解脉冲星的历史、观测特征和重大意义。
重点:脉冲星的发现,了解脉冲星的观测特征和理论模型。
第九讲宇宙中的黑洞(1学时)
主要内容:黑洞的概念和观测证据及其在恒星演化中的地位;相对论理论在黑洞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黑洞的概念、观测证据及展望。
重点:黑洞的概念和观测。
第十讲宇宙中的暗物质(1学时)
主要内容:暗物质的由来和发现,暗物质的存在证据,暗物质的存在对宇宙大尺度分布的均匀性和宇宙运动和演化的重要意义。
教学要求:了解暗物质的概念及其存在证据。
重点:暗物质的概念及其存在证据。
第十一讲向物理规律挑战的近代天文学(1学时)
主要内容:天文学中诸多现象:如黑洞、白洞、暗物质和暗能量、反物质等等,对物理学规律的挑战和推动作用;展望物理学规律的发展前景。
教学要求:了解天文学对物理规律的应用和推动作用。
第十二讲天文学的发展和宇宙观(1学时)
主要内容:天文学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近代天体物理学发展中的关键历史阶段;
二十一世纪天文学的发展展望;了解人类当前的宇宙观。
教学要求:天文学的发展历史,人类对宇宙观认识的过程和现状。
三、天文学导论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主要内容:
1 天文学的发展历史
2 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3 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关系
4 天文学与诺贝尔物理学奖
教学要求:
了解本课程基本内容、要求、重点及目标。
第二章恒星基本概念(4学时)
主要内容:
1 恒星距离及其测定
2 恒星的大小和质量
3 恒星的亮度,视星等,热星等和热改正
4 恒星的绝对星等和光度
教学要求:掌握有关恒星的基本概念和概况,学会应用有关公式进行计算。
重点:恒星基本量的理解和运用,天文特有的单位制。
第三章恒星的光谱和化学组成(4学时)
主要内容:
1 物理知识准备
2 氢原子光谱及其线系
3 恒星观测光谱的分析—确定恒星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
4 恒星上的化学元素丰度
教学要求:复习和回顾有关的原子物理知识,了解恒星光谱的基本特征,掌握恒星观测光谱的分析方法,并学会如何从恒星光谱得到恒星的化学组成、速度、自转、磁场等物理量,为相关实验做好理论知识的准备。
重点:如何从恒星光谱得到恒星的物理量。
第四章恒星的颜色与光谱能量分布(4学时)
主要内容:
1 黑体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