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估算的方法

估算是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处处离不开估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估算的应用已大大超过精确计算。所以说,估算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节奏的快慢和学习或工作效率的高低。所以,教给学生常用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贯穿始终的教学任务任务。

以下是我常用的估算方法和技巧的训练:

1、凑整估算。该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是运用最广泛的,也是数学学习中基本的估算方法,即把数量看成比较接近的整数或整十整百整千数再计算。

2、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依据生活经验估算。学习数学目的是为了运用,在应用题教学中运用估算方法来推断解答的正确性是一重要手段。例如,一件工作,甲独做4小时完成,乙独做5小时完成,甲乙合做几小时完成?根据经验可知,两人合做需要的时间一定比一人独做要少一些。如果有学生算出:4+5=9(时),说明一定是错误的。又如在计算合格率、成活率和出勤率等问题时,计算出的结果如超出100%也肯定是错的。又如:一项工程,甲独做12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甲乙合做几天完成?根据条件,估算得到甲乙合做完成的天数在5天(10÷2)与6天(12÷2)之间,如答案得到1÷( +)=5 (天),与估算吻合,不难判定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再如:吴秀芸、王梅、张娟娟、刘玥四人参加跳高测验,成绩分别是1.15米、1.26米、1.10米、1.05米,求四人的平均成绩。解答平均数应用题时根据数量关系:平均数=总数÷总份数,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应该大于最小数而小于最大数,因此这一题的结果应在1.26米和1.05米之间。

3、运用四则计算结果规律和运算性质估算。小学数学中,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其计算结果均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加法运算中的和不小于任一加数;减法运算的差不大于被减数;乘法运算中如有一个因数小于1则积小于另一个因数;某数除以小于1的数(0除外),则商大于被除数等等。这些规律在教材中均有安排。教师要重视这些规律的教学。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做这类题目差错率会大大减少。例如:715+265-282=798,根据“减去的数比加上的数大,其结果应比原数小”,可判断798是错误的。

4、根据位数估算。例如:4 992÷24=28,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被除数前两位49比除数24大,可以商2,说明商的最高位在百位上,应该是一个三位数,于是可判断商“28”是错的。

5、根据尾数估算。例如:1 235-485-208=558,只需算一下个位:5-5=0,10-8=2,可以知道得数558是错的。

6、建立计量单位大小“观念”,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例如,小学教材先后几处有面积单位的教学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实地丈量了解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1公亩和1公顷的大小,•就可以让学生对生活实际中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进行估算。如填写合适单位名称:文具盒的面是1 ,操场的面积是3.5 ,学校的占地面积是1.8 等。

再如,教学重量时,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和老师一起操作,运用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估一估(比一比)等方法,让学生既掌握单位名称及其大小,并能估算生活中的某些物体的重量。

估算的内容,虽然教材中没有专门章节加以讨论,但大纲中提出了要求。因此我们只有不失时机地挖掘教材中有关估算方面的题材,有计划、有目的加以渗透,运用估算方法,加强估算训练,努力提高估算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