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学设计《雨巷》.doc

合集下载

雨巷教案优秀

雨巷教案优秀

雨巷教案优秀雨巷教案优秀11、通过对课文的熟读,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自己的理解,把握全诗的情感基调。

2、了解作家作品。

3、理解全诗的意象,初步学会鉴赏诗歌。

对诗歌情感基调的把握,理解全诗的意象。

以朗读为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全诗,在讨论与交流中,结合教师的分析解说,学生能够把握诗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意象。

2课时。

第一课时一、引入投影几首现代诗《天上的街市》、《偶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偶然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迹。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些诗有的是大家以前学过的,有的是我们没听说过的,还有我们听说过但还没真正接触的。

提起中国的新诗,我们不能不提起这些诗作的作者,郭沫若徐志摩、海子当然还有很多诗人,这些诗人就像明星一样的璀璨夺目,他们的诗作到今天读来都让我们觉得意韵悠长。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戴望舒的《雨巷》,说起戴望舒,就会把他和雨巷联系在一起,的确,因为写了《雨巷》,当时年仅22岁的戴望舒就被冠以雨巷诗人的美誉。

高中语文《雨巷》详细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雨巷》详细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雨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

《雨巷》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作为一首象征派朦脓诗的经典之作,特将它列为精讲课文。

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品味语言,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2、从课文本身看,《雨巷》是一首带有浓郁古典气息的现代诗歌,它的意象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抓住这点可以让学生拓展深化,掌握诗歌最重要的鉴赏方法——通过意象解读诗人的情感。

【学情分析】高一的新生正处在学习角色的转变期,从初中的学习内容转变到高中的学习内容上,对许多诗歌艺术手法和鉴赏技巧还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中,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和点拨,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分析鉴赏方法。

【课标要求】1.培养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感悟诗歌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知识与能力】(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2)感知诗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 本诗教学以“丁香姑娘”为线索,从导入→走近雨巷,整体感知(雨巷里的丁香姑娘)→小组讨论:诗人到底有没有遇到丁香姑娘?→小组探究:诗人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呢?→小组展示:诗人遇到或想象中的丁香姑娘是怎样的呢?→走出雨巷拓展延伸”:以《雨巷》为例,创作一首意象诗。

过程进行。

(2)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诗歌形式的音乐美、意境的朦胧美、情感的含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分析和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味,了解诗歌借象征抒情的方法。

2.能有感情的诵读此诗。

通过朗读品鉴,从作品中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

3. 学以致用,掌握诗歌借意象抒情、用语言传情的写法。

2024年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2024年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2024年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章节为《中国现代诗歌》。

详细内容为戴望舒的《雨巷》。

通过对该诗的深度解读,让学生了解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雨巷》的象征主义手法,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个人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分析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

重点:《雨巷》的意象解读,以及对诗歌的整体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雨巷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雨巷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雨巷》。

2. 诗歌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

3. 诗意解读: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雨巷”等,理解象征主义手法。

4. 例题讲解:以诗歌中的一句为例,详细讲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诗歌中的其他意象,并进行小组讨论。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雨巷中的孤独与期待,分享自己的感悟。

7.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运用象征手法,创作一首以“雨巷”为主题的现代诗歌。

六、板书设计1. 主题:《雨巷》2. 意象:油纸伞、雨巷、孤独、期待3. 象征主义手法:象征、隐喻、暗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以“雨巷”为题材,创作一首现代诗歌。

2. 答案示例:雨巷独自行走在雨巷,油纸伞下,岁月悠长。

青石板路,苔痕斑斑,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梦中的她,似曾相识,微笑着,消失在雨巷。

孤独的脚步,踏过岁月,寻找那,失去的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象征主义手法,诗歌创作环节是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课《雨巷》优质教案.doc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课《雨巷》优质教案.doc

《雨巷》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分析和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味,了解诗歌借意象抒情的方法2、鉴赏诗的语言美、音韵美,初步了解诗歌怎样运用语言加强抒情效果,能有感情地诵读此诗3、学以致用,掌握一点诗歌借意象抒情、用语言传情的写法二、过程和方法:1、“读,品,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2、情境诵读,品味诗歌舒缓悠扬的节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进步青年在白色恐怖笼罩的社会中苦闷彷徨的心境,理解诗人对美的追求2、感受诗歌的忧伤哀婉但充满追求的情感美,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雨巷,丁香等意象的含义,并指出意象在诗歌中的普遍应用性以及理解意象的重要意义2、难点:理解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意象,并领悟其象征意义,从中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提问法、点拨法、诵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姑娘的芬芳。

请大家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我们先一起来聆听这一段录音。

二、整体感知,确立诗歌感情基调1.好,听完录音了。

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呢?(《雨巷》)(教师板书)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刚刚在听得时候,这首诗歌给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它是欢欣鼓舞、斗志昂扬、激动人心的,还是忧愁哀伤的。

没错了,这首诗歌从头到尾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子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教师板书:基调—忧郁、哀怨),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速度来读啊?(生回答),对了,一般来说,如果是表达比较热烈奔放的感情,我们读的时候语速要稍快一点,但是如果是表达这样一种忧郁、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们读的时候要用比较缓慢的语速来读。

好,请大家翻到课本第2课诗两首。

读诗歌我们主要是注意一些节奏停顿。

高中必修一语文《雨巷》精品教案

高中必修一语文《雨巷》精品教案

高中必修一语文《雨巷》精品教案三篇高中必修一语文《雨巷》精品教案一一、教材地位及作用《雨巷》是高一语文课本第一册诗歌单元的第二课。

学习《雨巷》,体会典型意象所营造出的优美意境,同时巧妙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实现多方位情感的体验,从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⒈知识和能力目标:朗读品味,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了解背景,咀嚼诗歌意象,把握中心意象,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整体基调,深入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多方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探究诗歌内涵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② 提供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雨巷》,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

理解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树立起对诗人的正确认识,对作品的共鸣。

三、教学重(难)点⒈通过朗读与鉴赏,领略诗歌的音乐美和整体基调;⒈分析意象,在把握意象的基础上了解其象征意义,提高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感悟诗歌意境的能力。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①.情景导入法:情景的创设一直以来都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一种手段,它能拉近读者与文本的时空距离,也为教学的开展做感情上的铺垫,尤其是诗歌的教学,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

②.朗读感悟法: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即可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诗歌的情感又可以让学生充份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③.交流探讨法: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和创新,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与讨论中,就能很快突破难点,在意象和象征意义中寻找到沟通两者的桥梁。

④.拓展迁移法:通过拓展与迁移,指点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动手得到更深刻的审美体验,强化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高中《雨巷》教案范本

高中《雨巷》教案范本

高中《雨巷》教案范本课堂不可以没有准备,来看看你在这节课上准备了怎样的教案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雨巷》教案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雨巷》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教学难点:重点:1、学习象征的用法。

2、体会本文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式:感悟法、朗读法、启发式。

一、导入我们在在前阶段的学习中先后学习了闻一多的《发现》、郭沫若的《太阳礼赞》。

这两首诗歌都是属于感情激烈奔放的爱国诗歌。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风格截然不同的诗歌——戴望舒的《雨巷》。

二、作者介绍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

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

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

《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

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三、朗读此首诗,读完后谈谈对这首的初步印象,可以结合前两首诗来谈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明确:朦胧。

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

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明确:一共是6个,主要是三个意象(景物)。

第一个是油纸伞。

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

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

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

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

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

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

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

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

这是种优美的意境。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戴望舒《雨巷》教案5篇

戴望舒《雨巷》教案5篇

戴望舒《雨巷》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戴望舒的经典诗作《雨巷》,出自教材第三章《现代诗歌的鉴赏》。

内容包括对《雨巷》的深入解读,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韵律等方面,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并欣赏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雨巷》的基本内容、情感和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雨巷》的意象、情感、韵律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雨巷》诗歌、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雨巷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雨巷的氛围,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诗歌朗读:让学生齐读《雨巷》,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内容解析:详细讲解《雨巷》的背景、意象、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4. 例题讲解:分析《雨巷》中的关键句子,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雨巷”,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教材中的其他现代诗歌,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韵律特点,分享各自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雨巷》2. 板书内容:诗歌背景意象分析情感解读韵律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取一首现代诗歌,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并写一篇鉴赏文章。

示例答案:我选择了一首名为《夜》的现代诗歌进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通过对比白天的喧嚣,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 答案要求:内容完整,观点明确,不少于6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现代诗歌鉴赏的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现代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组织诗歌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意象的分析。

雨巷教学教案示例

雨巷教学教案示例

雨巷教学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雨巷》的诗篇;(2)分析并掌握现代诗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手法;(3)了解诗人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3)通过模仿创作,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背诵;(2)诗歌表达手法和意象的分析;(3)诗歌情感的体会和传达。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2)诗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3)诗歌创作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美;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4.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诗歌内容,了解诗人背景,准备相关教学资料;2.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3. 教学环境:安静的教室,适合朗读和思考的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雨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诗歌朗读:(1)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3)学生个别朗读,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3.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意象,如“雨巷”、“丁香一样的姑娘”等;(2)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如孤独、期待等。

4. 诗歌欣赏:(1)学生分享对诗歌的感悟和欣赏;(2)教师总结,提高学生对诗歌美的鉴赏能力。

高一语文《雨巷》教案(通用6篇)

高一语文《雨巷》教案(通用6篇)

高一语文《雨巷》教案 篇1 一、学习目标: 1、吟咏品读,体味诗歌的情感 2、把握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学案中自学导引部分,整体感知诗歌 展示学生的自学成果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读”——反复吟读,体会感情 2、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三、合作交流,深入探究:(品味,感悟) “品”——分析意象,赏析语言;“悟”——把握形象,加深理解: 1、本诗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诗中的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的作用 (雨巷,丁香,油纸伞,颓圮的篱墙等,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低沉,迷濛,凄美的氛围) 2、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本诗的意境 (本诗通过雨巷,丁香,油纸伞,颓圮的篱墙等意象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暗淡朦胧凄迷的图景,从而表达了作者哀婉,惆怅,凄迷,失落的情感) 3、品味下列诗句中划线词语或短语的好处 a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b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c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d她默默的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e她静默的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例句分析a:反复辞格的使用好处是起强调作用,强调雨巷的幽深和深邃,和哀怨的感情基调相吻合;形式上使语调舒缓) 4、诗歌中的姑娘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请结合诗句来赏析 (这是一位清新淡雅,楚楚动人,轻盈空灵,但又幽怨,哀婉,惆怅满腹的江南女子的形象) 5、诗人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而不是其他的姑娘? (结合丁香花的特点和本诗的感情基调分析;结合本诗的意境来分析;结合诗人内心的情感来分析;深化到本诗的主旨) 四、拓展提高: 任选《雨巷》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小节改写为散文,要求符合本诗的意境,字数100字左右 (要求:语言优美,意象全面,意境吻合,符合感情基调) 五、小结: 在这梦一般的叹息中,在那幽幽的眼神里,我们欣赏完了戴望舒的雨巷,在诗歌的王国里我们深刻的体悟到了凄美的哀怨,在缪斯的殿堂里,我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但是在生活中我们要走出迷茫的雨巷,走出迷惘的时代,走出这种迷濛的忧郁,在生活中只要用心,就会寻找到心目中的那个美丽却不忧伤的姑娘 再次聆听专家的朗读,感受诗歌的魅力 六、布置作业:(二选一) 1、试比较《雨巷》和《再别康桥》,反复诵读两首诗歌,来体味两首诗的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一苇之航):①品读《诗经蒹葭》体味诗歌的节奏美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②背诵《再别康桥》第一节和第七节,体味诗歌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将下面的一段散文改写成一首现代诗歌,要求符合情境, 冥色四合,倦鸟投林,归家的牧童横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着无韵的短笛我的书滑落在地上,看见他们远去的背影,我想:我也该归去了吧?然而关山重隔,云水茫茫,我将归往何处? 高一语文《雨巷》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雨巷》教案模板六篇

《雨巷》教案模板六篇

《雨巷》教案《雨巷》教案模板六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雨巷》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巷》教案篇1【学情剖析】关于现代诗篇,高一重生并不生疏,他们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现已触摸过,朗诵上有有必要的语感,但在读出情感、品尝意象、领会诗情等赏识实践上仍有欠缺。

特性是对《雨巷》这种标志主义诗篇,他们是第一次触摸,怎么引导他们在情感形象的详细描绘中了解其标志优点,怎么引导他们凭借幻想入情入境,领会诗人情感,与之共识,是课堂教育中需予以重视的问题。

【教育方针】1.常识与潜力:吟诵诗篇,引导学生在情感形象的详细描绘中了解其标志优点,凭借幻想入情入境,领会诗人情感。

2.进程与方法:在练习朗诵和揣摩诗句的活动中培育学生阅览赏识诗篇的潜力。

3.情爱心情与价值观:感触诗篇的语言美和情境美,逐步养成良好的审美情味。

【教育难点要点】难点:感悟“丁香姑娘”、“雨巷”终究有何喻指或标志优点。

要点:练习朗诵,揣摩词句,感触诗中形象和情感。

【教育课时】2课时。

【教育进程】一、眺望雨巷煽情激趣1、导入语:在细雨如丝的江南,一条悠长寂寥的冷巷里,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相同的姑娘静默地彳亍而行……这秀美的画面,就出此时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中,这天咱们就随戴望舒一齐走进这《雨巷》。

2、作家著作: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有名诗人。

1925年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端遭到法国标志派的影响。

1928年后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造现代诗篇,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祸的岁月》。

前期的诗篇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的气味较重,因受西方标志派的影响,意想模糊,含蓄。

后期诗篇体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激烈爱情和完美未来的火热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

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

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雨巷》。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朗读、理解和赏析。

具体章节为《雨巷》全文。

二、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和解析,使学生理解《雨巷》的意象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性的诗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赏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重点:朗读、分析和创作诗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雨巷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 朗读:全班同学齐读《雨巷》,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4. 例题讲解: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诗句,详细讲解其意境和表达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句诗句,运用所学知识。

6. 赏析: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首喜欢的现代诗,进行赏析并分享。

六、板书设计1. 《雨巷》2. 诗歌原文3. 意象、情感、修辞手法4. 例题解析5. 课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雨巷”为题材,创作一首现代诗。

答案示例: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2. 作业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注重意象和情感的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现代诗,如《再别康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2. 教学目标的具体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关键要素;6.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雨巷》是现代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

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

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雨巷》。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背景介绍、全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雨巷》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3.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意象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雨巷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雨巷的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作者介绍和背景了解:简要介绍作者戴望舒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讲解重点词语。

4. 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5. 课文解析:分析诗歌的意象、手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7.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例题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雨巷》2. 作者:戴望舒3. 诗歌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

4. 写作手法:象征、隐喻等。

5. 主题: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雨巷》中的意象,并谈谈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2. 答案要求:不少于200字,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戴望舒的其他诗歌,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

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

高一语文《雨巷》优秀教案以及原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雨巷》,作者戴望舒。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诗歌的背景、意象、情感及表现手法;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掌握现代诗歌的朗读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描述《雨巷》的背景、意象和情感。

2. 能够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及表现手法,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3. 通过朗读、讨论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及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背景、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文原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雨巷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雨巷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 研读课文:a.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背景、意象和情感。

b.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c. 教师讲解,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及表现手法。

4.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掌握现代诗歌的朗读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选取一段诗歌,进行朗读练习。

6. 创作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首关于雨巷的诗歌,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诗歌背景、意象、情感2. 结构、韵律、表现手法3. 现代诗歌朗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雨巷》为素材,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散文。

答案示例:雨巷,悠长而又寂寥。

我独自漫步在其中,感受着雨水打在心头的那份清凉。

恍若隔世,却又触手可及。

那把油纸伞,宛如一朵盛开在雨中的莲花,优雅而神秘。

而我,就在这雨巷中,寻找那份久违的宁静。

2. 课后拓展:阅读其他现代诗歌,分析其背景、意象、情感及表现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雨巷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魅力。

《雨巷》教案范文

《雨巷》教案范文

《雨巷》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学习颜婧瑶诗歌《雨巷》,了解其内涵和文化价值。

2、欣赏《雨巷》所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美和力量。

3、提高学生的朗诵和初步的韵律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课文理解,欣赏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难点:对诗歌中的韵律的理解三、教学策略:本课采取“先阅读,后欣赏”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意义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让学生听到外面雨打窗户的声音,鼓励他们“听雨”一分钟,让雨声缓缓退去,介绍今天要学的诗歌《雨巷》。

2、自读课文、理解课文(10分钟)学生自读《雨巷》,并简单了解一下颜婧瑶的背景。

请学生思考:诗歌中雨是什么?雨巷是什么?雨声是什么?在“玻璃上/灰蒙蒙/一根小小的雨柱/悄悄向下溜”中,这一小节想要表达什么?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意义?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如实地交流给他人。

3、欣赏诗歌(10分钟)老师每句话朗诵一下,并询问学生,他们觉得哪一句话最令人感动。

将学生对诗歌的赏析和感受记录在笔记本上。

4、审美体验(5分钟)请学生欣赏胡杨的照片,诗歌《荒城》的唱片和歌曲《荒城之月》,感受西北小城的淳朴与荒凉。

通过图片和歌曲,加强学生对西北荒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身边人身边事情的感悟,注重审美体验的教育。

5、韵律感的初步培养(10分钟)让学生朗诵《雨巷》,并教授如何区分和运用句式和韵律。

让学生自己画出每个句子的韵律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口吻解读其中的韵律。

6、巩固篇目理解(10分钟)请学生仿写这首诗歌,仿照它的句式和韵律编写自己的诗歌,或者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尝试在《雨巷》以上下功夫。

五、课堂练习请学生带笔记本在家里自己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课后反思学生的反思和老师的总结笔记。

七、总结通过学习《雨巷》,学生除了对诗歌的意义和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感知韵律,欣赏诗歌的能力。

这些都使他们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和热爱。

《雨巷》教学设计(通用20篇)

《雨巷》教学设计(通用20篇)

《雨巷》教学设计《雨巷》教学设计(通用2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雨巷》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雨巷》教学设计篇1【教学重点】如何在赏析意境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探索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从多角度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设想】诗歌重在朗读,体会情感,有感情的朗读也被称为“美读”。

本课旨在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诗中的情感,在诵读的基础上,从意象入手分析意境,抓住情感基调,探究诗歌的内涵及艺术特色,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诗无达诂。

”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力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上课前发一张草稿纸给学生,让学生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以及疑问,在课堂上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留待下节课或者课后探讨。

一、导入课文1、自由诵读。

2、再读一遍(可默读可有感情的读出声来),边读边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直觉感受,原初体验。

读一篇文章会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和精神上的影响,请2~3名同学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教师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整体感受。

3、尝试性“美读”,揣摩朗读技巧:学习诗歌的重要途径就是“美读”,读出感情来,读出技巧,读出美感来。

⑴ 请一位同学示范朗读;(教师和学生评点)⑵ 听录音范读;(提示学生看有没有新的感受,记在纸上)⑶ 学生再读。

(可齐读,尽量模仿范读的节奏和技巧,体会感情)二、进入诗歌1、探究诗歌鉴赏的一些方法:我们前面学了几首诗歌,做题也见过很多诗歌鉴赏的题型,你是怎样阅读鉴赏一首诗歌的?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可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通过代表交流,教师做适当的补充。

教师应着重引导而不是讲解,并且善于激发学生的疑问。

为避免场面失控或者意外情况发生,影响课堂气氛或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准备好以下素材备用。

戴望舒《雨巷》教案

戴望舒《雨巷》教案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诗歌的鉴赏与创作》,具体内容为戴望舒的《雨巷》。

该诗通过对雨巷中的一次偶遇,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追求。

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背景介绍、意象分析、语言特色、情感把握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雨巷》的背景、意象、语言特色和情感内涵。

2.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孤独与渴望,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歌的意象分析和语言特色。

重点: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雨巷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雨巷的氛围,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背景介绍:介绍戴望舒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 诗歌朗读:让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4. 意象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雨巷”、“油纸伞”等,理解其象征意义。

5. 语言特色:讲解诗歌的语言特色,如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诗歌的表现力。

6. 情感把握: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孤独与渴望,讨论诗歌中的情感变化。

7.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8.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另一首诗歌,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雨巷》2. 诗人:戴望舒3. 诗歌背景: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4. 意象:雨巷、油纸伞、姑娘5. 语言特色:拟人、排比6. 情感:孤独、渴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诗歌,从意象、语言特色、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

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现代诗歌,了解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雨巷》教学设计4篇

《雨巷》教学设计4篇

的韵尾、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而且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 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
三、小结归纳: 1、怎样鉴赏现代诗歌? 明确:以意象为抓手,分析意象特征,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感 情。 2、在此基础归纳本诗主题。 通过丁香姑娘、雨巷、油纸伞等意象的,营造了一种孤独、凄婉而惆怅的意 境,抒发了诗人追求理想中的情人而不得的苦闷惆怅之情。 四、拓展延伸 总结:这堂课我们主要通过意象的分析,学习了《雨巷》这首诗。而优秀的 文学作品常常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请听歌曲《丁香花》,体会一下唐磊心中有位 怎样的姑娘? 结束语:据说这首歌的创作就受到了《雨巷》的影响。同时,这首歌的背后 还有一个凄美的故事,同学们课外可去查资料了解。 五、作业: 1、课外阅读舒婷的《致橡树》,并用今天所学的意象分析法学习,领悟诗 歌的意境。 2、模仿《致橡树》、《再别康桥》或《雨巷》,仿写一首诗,注意意象的 选用。
人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呢?→小组展示:诗人遇到或想象中的丁香姑娘是怎 样的呢?→走出雨巷拓展延伸”:以《雨巷》为例,创作一首意象诗。的过程进 行。
(2)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诗歌形式的音乐美、意境的朦胧美、 情感的含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分析和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味,了解诗歌借象征抒情的方法。 2、能有感情的诵读此诗。通过朗读品鉴,从作品中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 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 3、学以致用,掌握诗歌借意象抒情、用语言传情的写法。 课前准备: 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布置预习内容,完成前置性作业,包括生字词作 者简介写作背景等,再进行自主质疑。 教学过程: 一、导入: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雨中国现代诗歌《雨巷》这几天广州又下起 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宠儿,古往今来,有很多美丽的诗 歌都是歌颂雨的,请几个同学说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艳晴方好,山 色空蒙雨亦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 中…在中国的现代诗歌中的故事,也总发生在雨天。雨,总是会给诗歌增添几分 诗意、美感雨,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 把握,“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 那美丽而又朦胧的《雨巷》。

戴望舒《雨巷》教案5篇

戴望舒《雨巷》教案5篇

戴望舒《雨巷》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戴望舒的经典诗作《雨巷》,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现代诗歌的欣赏与创作”,具体内容为《雨巷》的诗歌欣赏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雨巷》的诗歌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 引导学生感受戴望舒的诗歌魅力,了解其诗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雨巷》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

重点:通过欣赏《雨巷》,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雨巷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雨巷的幽静与诗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初读诗歌:让学生自主阅读《雨巷》,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精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节奏和韵律,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与《雨巷》风格相近的现代诗歌,进行鉴赏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评价一首现代诗歌。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创作方法,交流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雨巷》诗歌鉴赏2. 板书内容:(1)诗歌意境(2)意象分析(3)节奏与韵律(4)创作背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现代诗歌,写一篇鉴赏文章。

2. 答案要求:文章需包括诗歌的基本信息、意象分析、节奏与韵律、创作背景等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戴望舒的其他诗作,了解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意境的理解2. 意象分析的方法3. 节奏与韵律的把握4.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一、诗歌意境的理解1. 背景介绍:讲解戴望舒创作《雨巷》的背景,包括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帮助学生融入诗歌情境。

2. 情感分析:深入剖析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孤独、忧郁、期待等,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境。

高一上册语文人教版《雨巷》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高一上册语文人教版《雨巷》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高一上册语文人教版《雨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及次要表现手法(基础目标);②经过对《雨巷》“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的体悟,掌握诗歌“三美”的基础知识(高层次目标)。

能力目标①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分析方法(基础目标);②掌握诗歌“三美”的分析方法(高层次目标)。

情感目标①经过对《雨巷》中“三美“的分析,引导先生观察体悟文学诗歌中的美、生活中的美;②经过分析诗歌,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进步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的考虑和认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意象,领会诗人感情。

2、掌握意味意义。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诗中“姑娘”、“我”等意象,及其意味意味。

教学过程课后小结课堂小结:1、怎样鉴赏古代诗歌?明确:以意象为抓手,分析意象特点,建筑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在此基础归纳本诗主题。

经过丁香姑娘、雨巷、油纸伞等意象的,建筑了一种孤独、凄婉而惆怅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寻求理想中的情人而不得的苦闷惆怅之情。

课后习题作业布置:1、课外浏览舒婷的《致橡树》,并用今天所学的意象分析法学习,领悟诗歌的意境。

板书【板书设计】我希望逢着丁香姑娘走近我(寻求)飘过我身旁到了篱墙(照顾)走尽雨巷……我希望飘过丁香姑娘(继续寻求)结论:我是一个有所寻求的青年。

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这一重要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刻,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科学睡眠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内容。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人的一生几乎有3分之1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

睡眠是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届冬奥会的18岁天才少女谷爱凌在赛后回答夺冠秘诀时,她说:“从8 岁到14 岁,我一直都只有周末才滑雪。

而我能比那些年纪更大、更专业的运动员做的更好的秘密武器,就是每天睡十小时,真的每天睡十小时。

《雨巷》(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雨巷》(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诗二首——雨巷》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分析这首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构造及特点。

(重点)2、理解文章中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难点)3、通过朗读与鉴赏,感受这首诗的音韵美。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设想:暮春的江南,在一条悠长寂寥的小巷,凄冷的蒙蒙细雨。

有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彳亍而行,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戴望舒一起走进这条《雨巷》。

(二)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有名诗人。

1925年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1928年后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诗歌,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早期的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的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想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戴望舒还是新月派(1923年成立)的代表,创立人不满足于新诗的只有浪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

望舒出自“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屈原《离骚》)”望舒是神话中驱月驾车的神,后来成为月的代称,月的朦胧与戴望舒诗歌朦胧婉曲的风格契合。

(三)写作背景《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

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

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岁。

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

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

“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雨巷》根据学生的总体情况,来作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做到的事情,那么《雨巷》这篇课文该如何作教学设计呢?下面是由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教学设计《雨巷》”,更多优秀的文章尽在,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一语文教学设计《雨巷》【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⑴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江南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它有着不同于北国,也不同于南疆的独具特色的风韵。

在你的心目中,江南有哪些典型的意象呢?请说说你心中的江南意象。

学生自由发言。

这些意象为什么能代表江南?你能从这些意象中体会出江南的总体风格或者意韵吗?今天我们要领略的,就是江南的雨巷。

二、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

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三、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1927年夏,时值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诗人隐居江苏松江,感受到了“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雨巷》这首诗便反映了这种郁结在诗人心头的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苦闷的时代情绪。

四、听课文音画录音雨巷,该是有怎样的一番情致?让我们随着音乐,来听听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听的时候,体验这首诗的整体情绪。

五、朗读本诗,把握诗歌感情,分析诗歌意象1、说说你所感受到的《雨巷》的氛围。

明确: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美,迷蒙。

2、同桌交流,找出本诗的意象。

3、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着来找一下,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可以与同桌互相讨论。

明确:一共是6个,主要是三个意象(景物)。

第一个是油纸伞。

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

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

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

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

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

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

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

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

这是种优美的意境。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结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经历)雨巷:这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

雨是细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细雨迷蒙,天色阴沉就易产生伤感。

而小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青砖灰瓦青石路面,色调阴冷。

这是一条空巷,而且残破。

有“颓圮的篱墙”。

这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

迷蒙的细雨笼着狭窄破旧的小巷,再加上让人怀旧的具有隐蔽和遮挡作用的油纸伞,颓圮的篱墙,这几个意象构成了一个阴冷迷蒙破败空寂的背景,给人的心理体验是冷漠、凄清、又惆怅。

第三个是丁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

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

4、为什么作者要选用丁香这个意象呢?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

《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璟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浣溪沙》)全词是:手卷珠帘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春色暮,接天流。

李商隐有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

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

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

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

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5、诗中另外的物象还有篱墙。

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

除了6个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

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

“我”:孤身一人,彳亍着,心事重重,是一个孤独寂寞的独行者,也是一个追求者。

6、“我”苦苦追求的是什么呢?明确:“丁香一样的姑娘”。

六、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1、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

那么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明确: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

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

“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

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

2、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再考虑“为什么”的问题。

那就是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

⑴痛苦的心境:原因是作者痛苦的初恋。

在爱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后来失败了。

⑵黑暗的现实: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

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雨巷》也可以是一部分进步青年的这种心境的反映。

那个时期写出了《荷塘月色》的朱自清也是例证。

“雨巷”意象正是作者心理现实和社会现实的象征,也是一切苦闷的象征。

对于美好的东西,我们都想得到,当我们得不到的时候,自然会痛苦失落。

《雨巷》的成功正在于戴望舒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曾经体验过的一种感情,那就是“忧伤”。

诗歌把诗人的感觉就是这样传输给我们,使我们产生了与他一样或近似的情感体验。

在文艺学上,这种情况叫共鸣。

能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的作品就是成功的作品,能让不同时代的人产生共鸣的作品,那就是伟大的作品了。

七、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把握诗歌的象征意义探讨诗歌主题:爱情诗哲理诗政治诗现在,让我们带着诗人传递给我们的忧伤,走进那条细雨迷蒙的小巷中,也去体验一下在细雨迷蒙的小巷中彳亍独行的妙处。

拓展训练:请两位同学分别用第一人称、散文的形式、诗的语言简单的为我们复述一下“我和丁香姑娘”之间的故事梗概:(注意环境、景物、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方式的运用,不超过200字,准备2分钟) “我”:我在一个阴雨天,撑一把油纸伞,彳亍着,巷子阴暗而悠长,我的心情也被淋得湿漉漉的。

我的心在期待着,期待着一位丁香一般的姑娘走来。

奇迹竟然发生了,她出现在巷子的另一头,也撑着一把油纸伞,穿着紫色的长裙,轻轻而来,如同一个紫丁香般的梦。

这姑娘似乎给这寂寥的雨巷注入了生机,“我”似乎忽然抓住了希望。

然而,她只是飘过了我的身边,一个照面间,只投出了“太息般的眼光”,又静静地隐去。

消了颜色,散了芬芳,眼光也没留住。

我感到冷漠、凄清、又惆怅。

“丁香姑娘”:我在一个阴雨天,撑一把油纸伞,彳亍着,巷子阴暗而悠长,我的心情也被淋得湿漉漉的。

我心里想着,或许会遇到一个着青色长衫的男子,戴着细黑边眼镜,高挑而又清俊。

行在清冷的巷子里,渐渐有一种孤寂从心底升起,我望着巷子的另一头,他竟然来了,正是我想象的样子,看上去他是那样的忧愁,也许他只是想遇着一位宁静、美丽、多愁的女子,在相错的刹那,读她哀怨的眼神;相错之后,读她轻甩的发梢。

然后,以他多情的心灵作一篇淡紫色的诗章,登在某一报刊的某一个角落给那个不知名的女子,也送给自己一份凄美的灵感。

如果不是这样,我走过他的身边的时候,他怎么沉静得如同一粒水滴。

八、课堂小结我们怀念戴望舒,不仅仅为他的诗,也为他的寂寞、他的幽怨、他的智慧。

刚才我们虚拟了当时的情景,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真的撑着油纸伞,在一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去亲身体验和领悟他的忧郁和伤情。

教案设计频道我高中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教案设计频道我高中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