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现场急救的护理
创伤急救措施
创伤急救措施现代创伤是急诊急救比较常见的,如车祸伤、刀伤、工伤事故等,由于创伤可涉及身体多处组织器官,伤情轻重不等,互相掩盖,因而早期急救护理中易发生漏诊、误诊或继发性损伤。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创伤急救措施一、出血和止血人体血量大约占体重的8%,如体重50kg,则约有4000mL血液。
急性出血,血液流失超过全身血量的1/4~1/3,就有生命危险。
因此,争取时间进行止血,对挽救伤员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
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称为内出血。
急性创伤性大量出血是伤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必须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
1、各种出血的特点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出血可分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3种。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持续性。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从伤口渗出,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危险性较小。
以上三类出血,都可能是外出血或内出血。
特别值得警惕的是内出血。
因血液出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不易及时发现。
如果受伤后无外出血,但伤员出现急性贫血现象,如头晕、无力、口干、面色苍白、呼吸浅快、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等表现,就有内出血的可能,应立即将伤员送往就近的医院进行抢救。
2、止血方法外出血的止血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指压止血法根据动脉分布情况临时用手指、手掌或拳头把出血动脉的近心端压在血管深面的骨面上,使血液的来源被阻断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它止血方法。
不同的出血部位,压迫的方法不同。
(1)面部出血压迫颌外动脉。
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颌角前约半寸的凹陷内,将颌外动脉压于下颌骨上,有时需要双侧同时压迫才能止血。
(2)头部出血压迫颞动脉。
方法是用拇指在耳前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迫。
(3)头、颈部出血压迫颈总动脉。
常在头、颈部大出血而采取其它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
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有
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有
创伤现场救护是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前,受伤者或目击者所采取的紧急行动。
以下是创伤现场救护基本技术:
1. 确保安全:在救援行动中,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燃气泄漏、高压电线等,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2. 停止出血:对于大量出血的创伤,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止血。
常用的方法包括用紧急止血带、加压止血等。
3. 确保呼吸通畅:对于呼吸困难的受伤者,应采取措施确保其呼吸通畅。
如果受伤者无法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4. 保护受伤部位:对于受伤者的外伤,应在不移动受伤部位的前提下,用固定物体进行保护,避免其再次受伤。
5. 保持体温:受伤者在接受救援之前,应保持体温。
可以使用毛毯、衣物等物品覆盖受伤者,避免其受寒。
6. 稳定情绪:在救援行动中,受伤者或目击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和恐慌。
此时,急救人员应稳定情绪,安抚受伤者和目击者,避免出现二次伤害。
以上是创伤现场救护的基本技术,不同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如果您面临紧急情况,请尽快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进行求助。
创伤急救操作
创伤急救操作
1. 保护自己
在进行创伤急救操作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评估现场
是否存在危险或可能造成进一步伤害的因素。
如果有必要,请寻求
他人的帮助或通知急救服务。
2. 停止出血
如果受伤者出血,应尽快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可以使用干净的
布料、纱布等进行直接压迫伤口,并抬高伤肢,有助于减少出血量。
如无法止血,应尽快就医。
3. 固定骨折
如果受伤者可能有骨折,应尽量保留其自然姿势,避免移动骨头。
可以使用绷带、木板或其他固定物将骨折部位固定,以减轻疼
痛和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4. 呼吸道管理
如果受伤者的呼吸道受到阻塞,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呼吸道管理。
可以采用头后仰、下颌提起或侧身扫除异物的方法,确保呼吸
通畅。
5. 胸外心脏按压
如果受伤者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照合适的
频率和深度进行胸外按压,以维持血液循环和供氧。
6. 通知急救服务
在进行创伤急救操作的同时,应立即通知急救服务或寻求专业
医疗帮助。
急救人员将根据具体的情况给予进一步的处理和护理。
需要注意的是,创伤急救操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应对,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以上提供的操作步骤仅供参考,具体
操作还应参考急救培训和专业指导。
请记住,您在进行创伤急救操作时应始终保持冷静,并尽量遵循合适的操作步骤和原则。
创伤现场救护
*3、双眼包扎法
• 三角巾折三指宽 • 枕后向前 • 鼻梁上交叉 • 枕下部固定打结
4、单肩包扎法
• 一底角放对侧腋下 • 顶角盖住后肩部 • 系带绕处上臂三角肌 • 一底角上翻对侧腋下打结
*5、单胸包扎法
顶角放肩上,底边 往上翻,两底角与系 带在后背打结
*6、双胸包扎法
止血带止血法
• (2)绞紧止血法: 常用三角巾、布带、毛巾、衣袖等平整地缠
绕在加有布垫的肢体上,拉紧或用“木棒、 筷子、笔杆”等绞紧固定。 • (3)充气止血带
止血带止血法
• (5)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 部位:要准确。 • 垫衬:以免损伤皮肤。 • 松紧度: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合适。 • 时间要短: ≤4h。 • 定时放松:每60min放松1-2min。 • 标记:易发现部位。
• 三角巾折成燕尾式 • 围腰打结 • 上翻两个底角盖住
胸部 • 系带背后V字打结
B
A C
*7、腹部包扎法
• 三角巾折成大小燕尾式 • 大片外、小片内,大片置裆中 • 系带与底边中围腰打结 • 大燕尾穿裆与小燕尾
在大腿外侧打结。
8、单臀包扎法
• 一底角放健侧胯上
A
B
• 顶角盖住臀部
• 系带在裤袋处围绕大腿固定
•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 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20%时,就会出现休克 表现;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会有生命危险。
• 根据伤口的部位、大小以及出血的颜色、速度,迅速判断出血的性质,决 定止血方法是挽救伤员生命的关键。
出血
按
外出血
{ 出
血
内出血
部 位
皮下出血
按
动脉出血
{ 损
创伤的急救及护理措施
创伤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立即处理伤口:对于开放性伤口,应立即用清洁的纱布或棉垫覆盖伤口,防止污染和感染。
如果伤口深大或出血严重,应尽快进行止血。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伤者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3. 稳定伤者的生命体征:对于严重创伤的伤者,应尽快进行心电监护、测量体温、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及时处理。
4. 预防感染:对于开放性伤口,应及时清洁消毒,避免感染。
同时,应根据需要给予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
5. 处理并发症:严重创伤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休克、内出血、骨折等,应及时诊断和处理。
6. 心理支持:创伤后的伤者往往会出现心理上的创伤,需要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7. 后续治疗:对于严重的创伤,需要进行后续的治疗,包括手术、康复等。
总之,创伤的急救和护理需要及时、全面、综合的处理,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伤者的生命和健康。
创伤的现场急救(1)
胸壁无塌陷
伤口处理同前 胸部与伤侧手臂间放软垫 三角巾(小手挂) 三角巾(小手挂)承托手臂 伤者半卧, 伤者半卧,侧向伤侧
胸壁塌陷伤
伤口处理同前 胸部与伤侧手臂间放软垫 三角巾(小手挂)承托手臂, 三角巾(小手挂)承托手臂,宽带将手臂固 定胸前 或厚棉垫 / 布料包扎 伤者半卧, 伤者半卧,侧向伤侧
骨折临时固定法
1. 锁骨骨折
双侧骨折-两腋前上方置垫(毛巾/敷料), 双侧骨折-两腋前上方置垫(毛巾/敷料), 三角巾折带状/绷带, 字形包扎, 三角巾折带状/绷带,绕两肩 8 字形包扎,拉 紧背后打结,尽量使两肩后张。 紧背后打结,尽量使两肩后张。 单侧骨折-三角巾将患手臂悬托在胸前+ 单侧骨折-三角巾将患手臂悬托在胸前+宽带 固定,限制上肢活动。 固定,限制上肢活动。
胸部损伤
1. 胸部挫伤-肿痛、瘀斑-肋骨及脏器损伤? 胸部挫伤-肿痛、瘀斑-肋骨及脏器损伤?
2. 胸部裂伤 - 伤口、出血、疼痛- 一般包扎 伤口、出血、疼痛- 开放伤口(性质不定) 流血带气泡、呼吸困难、 开放伤口(性质不定)-流血带气泡、呼吸困难、 发绀、皮下气肿 发绀、 即让伤者用手掌封住伤口 敷料覆盖、不透气胶袋等再覆盖,密封三边、留 敷料覆盖、不透气胶袋等再覆盖,密封三边、 空向下一边 伤者半卧, 伤者半卧,侧向伤侧
(三)妥善固定
目的: 防止对血管 神经、脏器的损伤 目的: 防止对血管、神经、脏器的损伤 对血管、 减轻疼痛、 减轻疼痛、预防休克 扶托肢体、舒适安全, 扶托肢体、舒适安全,便于运送 方法: 固定物超过骨折端上下关节 方法: 固定物超过骨折端上下关节 将上肢与胸壁、 将上肢与胸壁、下肢与健肢固定 夹板长度 宽度, 长度与 夹板长度与宽度,与骨折肢体相适合 夹板不可直接接触皮肤 夹板两端、骨隆突处、悬空部位应加 应加衬垫 夹板两端、骨隆突处、悬空部位应加衬垫 松紧适宜-不影响血运, 松紧适宜-不影响血运,又能固定
创伤现场的急救措施是哪些
创伤现场的急救措施是哪些概述创伤现场是指突发的、意外的、属于紧急情况的伤害现场,例如车祸、火灾、地震等。
在抢救伤员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保护现场的证据,同时也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尽快的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以减少事故对伤者的影响。
急救措施1. 确保安全在到达创伤现场之前,先要了解情况,判断危险程度,采取措施保障自身的安全。
到达现场后,应首先对现场进行评估,有意识地保持安全距离,防止二次伤害。
2. 寻求帮助紧急情况下,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向医护人员报告伤员的情况及现场情况,请求救援。
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可以先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同时,也可以请求围观群众的帮助,寻找目击者、询问事故情况等。
3. 创伤处理在伤员情况稳定后,可以针对不同部位的创伤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粘连伤口的处理:将伤口用透气性好的敷料(如创可贴)进行简单包扎,按压止血,防止伤口二次受到污染。
•骨折的处理:稳定骨折部位,避免骨折部位二次移位,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淤血的处理:采用冰敷等方法缓解淤血症状,避免疼痛点肿胀加重。
4. 呼吸处理在创伤现场,伤者的呼吸系统可能会受到影响。
此时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如:•行心肺复苏:如果伤者呼吸停止,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欧拉复苏:欧拉氏法可以采用人体复苏,对于不能立即进行行心肺复苏的情况,可以给予欧拉氏复苏。
5. 控制出血在创伤现场,伤者可能会出现出血的情况,此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高位压迫:通过高位压迫控制伤口出血,使出血点处于心脏以上部位,防止失血过多。
•绷带止血:采用紧急敷带或止血带进行紧急止血。
•停血剂:采用药物等控制出血,需经专业医师判断后施行。
总结在创伤现场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减少伤员的疼痛和损伤,并能有效地防止二次伤害,保障伤员的生命安全。
应注意到:此文档仅为参考,实践中需要根据伤员状况和现场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急救。
创伤现场急救的正确处理原则
创伤现场急救的正确处理原则
创伤的急救原则,主要包括先观察、再救命、后包扎、做好护理等。
1、先观察
如果发生创伤之后,首先需要对创伤部位进行仔细检查,了解大致的问题,避免发生遗漏。
2、再救命
在检查之后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如果存在生命危险,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挽救生命,避免造成死亡。
3、后包扎
抢救之后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快速止血,可以通过压迫法、绷带法等进行止血,避免造成失血性休克。
4、做好护理
在抢救时不要过于急躁,进行包扎时要注意手法以及顺序,要轻柔,防止创伤加重。
包扎时先从头部或者胸部等重要器官进行包扎,然后是四肢。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抢救前要做好防护工作,佩戴好医用手套、口罩,避免造成感染。
建议进行创伤急救时,需要严格按照原则进行操作,能够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提高急救效果。
简述创伤急救的原则及创伤急救的注意事项
简述创伤急救的原则及创伤急救的注意事项摘要:一、创伤急救的原则1.快速评估伤情2.保持现场安全3.防止感染4.稳定伤者情绪5.有序实施救治二、创伤急救的注意事项1.正确判断伤情2.清洁伤口3.及时止血4.妥善固定受伤部位5.平稳搬运伤者6.避免二次伤害正文:创伤急救是在突发事件、意外伤害等情况下对伤者进行初步救治的重要环节。
掌握创伤急救的原则和注意事项,能够为伤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伤亡。
一、创伤急救的原则1.快速评估伤情:在救治前,迅速对伤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伤情,确定优先救治的部位和措施。
2.保持现场安全:确保现场环境安全,避免伤者遭受二次伤害。
如遇火灾、化学品泄漏等危险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3.防止感染:对伤口进行清洁处理,避免感染。
对于破损伤口,可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
4.稳定伤者情绪:与伤者沟通,使其保持平静,减轻恐惧感。
如有必要,可进行简单的心理疏导。
5.有序实施救治:根据伤情,按照救治顺序进行。
一般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如心脏骤停、大出血等。
二、创伤急救的注意事项1.正确判断伤情:准确识别伤者的病情,以便采取合适的救治措施。
2.清洁伤口: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避免感染。
对于污染较严重的伤口,可使用消毒液进行处理。
3.及时止血:对于出血伤口,采用直接压迫、包扎、止血带等方法及时止血。
4.妥善固定受伤部位:对于骨折、脱位等受伤部位,应妥善固定,避免搬运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
5.平稳搬运伤者:在搬运伤者时,要保持平稳,避免剧烈晃动,以免加重伤情。
6.避免二次伤害:在救治过程中,密切关注伤者状况,确保救治措施不造成二次伤害。
掌握创伤急救的原则和注意事项,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为伤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创伤现场急救有哪些措施
创伤现场急救有哪些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身体受伤是无法避免的。
如果在创伤现场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酿成更大的伤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创伤现场急救的措施。
第一步:确保安全在任何创伤现场,确保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一步。
如果现场存在任何危险因素,例如火灾、爆炸、电击或毒气泄漏等,你需要迅速撤离现场。
只有在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开始进行急救操作。
第二步:救援伤者在确保自身安全之后,你需要立即救援伤者,并确保他们稳定。
如果伤者无法呼吸、出血过多或表现出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紧急电话以获得专业医疗救援。
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之前,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停止出血:如果有出血的情况存在,你需要使用任何可用的材料(如纱布或衣物)直接压在伤口上,并尽可能远离伤口的心脏方向。
如果出血量很大,需要组织人员协助,同时准备好输血材料等器械以备医护人员使用。
2.固定骨折:如果有骨折的情况存在,不能让伤者移动,需要尽可能快地给予支持和固定帮助提供最小化的疼痛和伤害。
还可以使用可用的材料(如木板或绷带)在受伤区域上进行包扎固定。
3.消除呼吸障碍:如果伤者不能呼吸,你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术。
可以简单地采取压胸、人工呼吸等措施,但是这些技能需要有专业的急救知识,建议在紧急情况下尽量避免误操作。
第三步:缓解疼痛如有需要,你可以使用疼痛缓解药物或其他方法来控制疼痛。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尽可能选择非处方用药物(如泼尼松龙)来控制疼痛。
需要注意,不要随便使用镇痛药物,以免给伤者带来更多的伤害。
第四步:保持观察在急救措施采取完毕之后,你需要保持观察伤者的情况,以确保他们的状况稳定。
特别是对于症状明显的创伤(如头部受伤),需要保持观察并及时联系救护车。
总结如何在创伤现场采取及时有用的急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例如确保自身安全、救援伤者、缓解疼痛,以及保持观察等,可以帮助我们处理紧急情况,并减少受伤的程度。
创伤患者现场救护原则
创伤患者现场救护原则
创伤患者现场救护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保证安全:首先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 评估伤情:快速评估患者的伤情,包括呼吸、循环、意识等方面。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
3.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并提供准确的位置和患者的伤情信息。
4. 止血和包扎:对于明显的出血,应尽快采取止血措施,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压迫包扎。
5. 固定骨折:如果发现骨折,应尽量固定骨折部位,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6.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有必要,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护操作。
7. 监测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呼吸、脉搏、意识
等,并及时向急救人员报告。
8. 心理支持:在救护过程中,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支持,安抚他们的情绪。
创伤救护现场处理步骤
创伤救护现场处理步骤创伤救护是一项关乎生命的重要工作,正确的现场处理步骤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者的痛苦,并提高他们的生存率。
在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创伤时,救护人员需要迅速、冷静地采取正确的措施,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以下是创伤救护现场处理的一般步骤:1. 保护现场当发生事故或意外造成伤者时,首要任务是保护现场。
救护人员需要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危险。
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应当设置警戒线,确保伤者不再受到车辆的威胁。
在其他现场,也要谨慎处理,避免二次伤害。
2. 评估伤者在保护现场的基础上,救护人员需要迅速评估伤者的状况。
首先要检查伤者的意识状态,了解伤者是否清醒。
然后检查伤者的呼吸和脉搏,确定是否存在生命危险。
同时,要观察伤者的呼吸和出血情况,以便做出下一步的处理决策。
3. 做出处理决策根据对伤者的评估结果,救护人员需要做出相应的处理决策。
如果伤者没有意识或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伤者有出血或骨折等情况,要及时止血和固定伤处。
在处理伤者时,要优先考虑生命威胁较大的伤势,确保伤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4. 转运伤者在对伤者进行初步处理后,救护人员需要将伤者转运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在转运过程中,要确保伤者的安全和舒适,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同时,要及时向医疗机构通报伤者的情况,以便医护人员做好接诊准备。
5. 协助医护人员一旦将伤者转运到医疗机构,救护人员的任务并未结束。
他们需要协助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救护人员要积极配合,确保伤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创伤救护现场处理是一项需要迅速、果断的工作。
救护人员需要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处理决策,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并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处理,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伤者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存率。
希望每一个救护人员都能牢记这些基本步骤,不断提高自己的救护能力,为更多的伤者带来希望和生机。
创伤现场急救措施
创伤现场急救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以避免会因为各种原因遭遇创伤,如割伤、撞击等。
在这些情况下,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创伤现场急救措施,供大家参考。
割伤轻度割伤轻度割伤只破损了皮肤表层,没有流血或只有少量出血。
这时我们需要做的是:1.将受伤的部位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去除任何污垢。
2.用消毒棉球蘸医用酒精或碘酒将受伤处消毒,以避免细菌感染。
3.在消毒后,可以涂抹适量的创可贴或创口贴来保护伤口。
重度割伤重度割伤是指伤口深度达到了肌肉组织或骨骼。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的是: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2.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可以先停止流血。
方法是用干净的绷带或衣物压迫在伤口处。
3.如果伤口周围有异物陷入,不要轻易卸下,因为这些物体可能是稳定伤口的必要条件。
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4.如果伤口周围没有任何刺入物,可以用消毒器械消毒受伤处,并用撑开的绷带将伤口处绑扎。
密切观察病人的身体状况,如呼吸、心跳等,随时进行心肺复苏术。
5.把受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撞击伤在车祸、跌倒等情况下,可能会因为身体的碰撞而导致各种程度的伤害。
在发现身体有明显外伤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撞击后的受伤患者应该立刻躺下,不要随意转动身体。
2.如果患者失去了意识,应该清除呼吸道,检查呼吸是否正常,如呼吸不正常应该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术。
3.患者有外伤者,可以等救护车或者先行将患者送往医院,不要让患者行走。
4.如可能伴有骨折,应采取固定措施以减轻疼痛和防止伤口恶化。
5.把受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烧伤烧伤是指皮肤和组织因为高温或化学物质等危害因素造成的创伤。
在遭受烧伤造成伤害时,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将遭受烧伤的部位浸入凉水中,并保持10-20分钟,以降低温度。
2.如果烧伤有明显水泡,不要挑破,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3.不要在骨折或者疑似骨折的部位进行冷敷,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如果出现严重烧伤,应该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急救人员过程中持续冷却烧伤部位。
《创伤急救护理》ppt课件
包扎的方法
三角巾眼部包扎法: 包扎单眼时,将 三角巾折叠成四指宽的带状,斜置于 伤侧眼部,从伤侧耳下绕至枕后,经 健侧耳上拉至前额与另一端交叉反折 绕头一周,于健侧耳上端打结固定。 包扎双眼时,将带状三角巾的中央置 于枕部,两底角分别经耳下拉向眼部 ,在鼻梁处左右交又各包一只眼,成 “8”字形经两耳上方在枕部交又后绕 至下领处打结固定
精品
包扎
对内出血或可疑内出血的伤员,应让 伤员绝对安静不动,垫高下肢,有条 件的可先输液,应迅速将伤员送到距 离最近的医院进行救治。
精品
包扎
包扎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包扎的目的 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固定敷料 夹板,挟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员痛 苦,防止刺伤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 症,加压包扎还有压迫止血的作用。
精品
包扎的方法
精品
包扎的方法
三角巾手、足部包扎法:包扎膝、肘 部时,将三角巾扎叠成比伤口稍宽的 带状,斜放伤邯,两端压住上下两边 绕肢体一周,在肢体内侧或内侧打结 固定包扎手、足时,将三角巾底边横 放在腕(踝)部,手掌(足底)向下放在三 角巾中央,将顶角反折盖住手(足)背, 两底角交又压住顶角绕肢体一圈,反 折顶角后打结固定
精品Biblioteka 精品包扎的方法三角巾臀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朝 下放在伤侧腰部,一底角包绕大腿根 部与顶角打结,另一底角提起围腰与 底边打结固定
精品
包扎的方法
绷带手腕、胸、腹部环 形包扎法:包扎手腕、 胸、腹部等粗细大致相 等的部位时,可将绷带 作环形重叠缠绕,每一 环均将上一环的绷带完 全复盖,为防止绷带滑 脱,可将第一圈绷带斜 置,环绕第二或第三圈 时将斜出圈外的绷带角 反扎到圈内角重叠环绕 固定
精品
包扎的方法
绷带四肢螺旋包扎法:包扎四肢时, 将绷带作一定间隔的向上或向下螺旋 状环绕肢体,每旋绕一圈将上一圈绷 带覆盖1/3或2/3。此法常用于固定 四肢夹板和敷料
创伤现场急救与护理ppt课件
2
烧伤
立即冷却烧伤部位,避免继续损伤组织。
3
切割伤
清洁创面,控制出血,并避免感染。
创伤现场护理的注意事项
个人保护
佩戴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如 手套和口罩。
创面清洁
用无菌溶液清洁创面,避免感 染。
安慰伤者
保持冷静,安抚伤者的情绪。
创伤急救的实际操作技巧
1 胸外按压
正确进行心肺复苏术, 维持循环功能。
寻断伤情,优先处理严重伤口。
常见的创伤现场急救措施
建立安全环境
确保现场安全,避免进一步伤害。
急救呼吸道受阻
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止血与处理伤口
使用合适的方法止血,清洁和处理伤口。
不同类型创伤的应对方法
1
骨折
固定骨折部位,防止进一步损伤。
创伤现场急救与护理
在创伤现场,急救与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本课件将介绍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 与步骤,常见的创伤现场急救措施,不同类型创伤的应对方法,创伤现场护 理的注意事项,急救用品和设备的介绍,以及急救与护理的案例分析和总结。
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与步骤
1 生命优先
确保伤者呼吸畅通、止血、保持体温。
3 及时就诊与转运
2
复苏术。
在山区救援中处理刀伤并成功止血。
3
总结
掌握创伤急救和护理技能至关重要, 可以挽救生命。
2 打开呼吸道
采用正确的方法保持呼 吸道通畅。
3 让伤者保持平卧位
稳定伤者并减少进一步 损伤。
急救用品和设备的介绍
急救包
包含纱布、绷带、止血带等基 本急救用品。
复苏面罩
用于进行人工呼吸。
三角巾
可以用于固定伤口或制作简易 绷带。
护士创伤现场急救与护理ppt
初级评估
气道 (A) 呼吸 (B) 循环 (C) 神经功能障碍 (D) 显露 (E)
14
气道 评估
• 视、听、触 • 颜色 • 意识状态 • 使用辅助呼吸肌
15
呼吸 评估
• 气流运动 • 呼吸频率
18
呼吸
警惕
• 张力性气胸 • 大量血胸 • 开放性气胸 • 连枷胸 • 肺挫伤
19
循环 评估
• 3.伤者如有脸色苍白、出冷汗、脉搏消失等征象,很可能 是肝、脾、大血管破裂,腹部可用床单、衣物等加压包扎 后快速转运附近医院。
骨折紧急救助措施:
1.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大出血,应先止血后固定。可 用消毒敷料或干净衣物(如汗衫、毛巾手绢等) 填塞伤口、包裹外露骨折端后外加绑带(或衬衣 两袖、两裤腿)加压后固定。
• 心输出量 • 血容量 • 外出血
21
循环
警惕
• 腹腔内创伤 • 胸腔内创伤 • 长骨骨折 • 骨盆骨折 • 穿透伤 • 头皮伤
22
神经功能障碍
• 瞳孔 • 检查意识状态
– A 清醒 – V 对语言指令有反应 – P 对疼痛刺激有反应 – U 无反应
24
显露
• 去掉全身衣服,全面检查 • 防止低体温
创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一、概述
(一)创伤的定义 创伤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机械、 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素造成的机体损伤。 狭义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造成的组织结构 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
(二)创伤的分类
1、按致伤原因分类 锐器伤 钝挫伤 挤压伤 玻璃碎片伤 火器伤
2、按受伤部位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 • 闭合性损伤 • 开放性损伤
• 8、组织转运 • 转运时采用安全、轻巧的方法,常用担架
现场创伤急救技术
现场创伤急救技术现场创伤急救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暂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一)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合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者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住手、假死状态者。
如果住手呼吸不久大都能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抢救。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方,将领口解开,腰带放松,注意保护体温。
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使胸部张开。
应先清除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者压住,防止堵住喉咙,妨碍呼吸。
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才干获得成功。
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三种。
口对口吹气法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人,造成吸气。
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匡助呼气,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应吹气10 次~l2 次,注意吹气时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 为宜。
(二)心脏复苏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种方法。
1 、心前区叩击术:在心脏停搏后90s 内,心脏的应激性是增强的,叩击心前区,往往可使心脏复跳。
操作方法:心脏骤停后即将叩击心前区,叩击力中等,普通可连续叩击3 次~ 5 次,并观察脉搏、心音。
若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应即将抛却,改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2、胸外心脏按压术:此法合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跳骤停者。
在胸外心脏按压前,应先作心前区捶击术(使伤员头低脚高,施术者以左手掌臵其心前区,右手握拳,每隔l s ~2 s 在左手背上轻捶3 次~ 5 次),促使伤员心脏复跳,如果捶击无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将伤员仰卧木板上或者地上,解开上衣和腰带,脱掉胶鞋。
救护者位于伤员左侧,手掌面与前臂垂直,一手掌面压在另一手掌面上,使双手重叠,臵于伤员胸骨三分之一处(其下方为心脏)以双肘和臂肩之力有节奏地向脊柱方向用力按压,按压深度5cm ~ 6cm(有胸骨下陷的感觉就可以了),为心脏恢复自主节律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