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1) 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

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

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

对此,古代文献中也多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上者为巢,下者营窟」的记载。

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

这些聚落,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分区明确,布局有致。

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做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字形等。

这是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

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有长、宽均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开间的殿堂,周围以廊。

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

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西周兴建了丰京、镐京和洛阳的王城、成周;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均各自营造了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

这些都城均为夯土版筑,墙外周以城濠,辟有高大的城门。

宫殿布置在城内,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构架已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屋顶已开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构架上饰用彩绘。

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

(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之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且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

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

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

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第一节概述我国---以木构架为主;外国---以石料为主。

一我国古建筑发展演变1 商代:木构架已形成2 秦汉阿房宫:屋顶、屋身、台基3 魏晋南北朝佛教传播:寺庙、塔、石窟建筑。

例如:河北赵县安济桥(605~617)隋李春河南登封嵩岳寺塔,15层密檐塔,现存最古老的塔(532)北魏4 唐代---五代十国---宋元:古建筑发展的成熟期例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现存最早的木构架(857)唐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现存最早的木塔,高66.6米(1056)辽代河南登封告成镇观象台,现存最早的观象台,元代5 明清:古建筑发展的高潮期例如:天坛,故宫,颐和园,明陵二特点民族风格1 南方:墙、屋面薄轻,木材用料细,建筑外观轻巧2 北方:墙厚,屋面重,用料粗壮,外观厚重3民族特点,等级制度:1)屋顶---- 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2)开间------11、9、7、5、33)色彩-----金、黄、赤、绿、青、兰、黑、灰、白宫殿民居第二节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一、建筑外形1、屋顶----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2、屋身-----木构架,柱承重,墙不承重3、台基-----普通石台基,须弥座台基(做成多层雕刻丰富),栏杆,台阶二、建筑结构的特征1、木构架-----穿斗式:用穿枋把横向柱串联形成屋架;用斗枋把纵向柱联接形成框架台梁式:柱上搁梁,逐层缩短、加高,梁上搁柃条,柃条上排缘条,形成屋面举架做法2、斗拱------结构、装饰都起重要作用,是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将跳出的屋檐重量传给柱子,其组成为:升、斗、拱、昂、翘、坐斗3、单体建筑特点---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真实(暴露结构,有利于通风、维修)有机(室内空间可灵活分隔,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与环境融为一体)便于艺术加工如:收分-----柱身向上逐渐收小梭柱-----柱上下端有收缩如梭形卷杀----拱端切削成柔美曲线外形三、建筑群体布局特点-----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都面向院子。

从古至今建筑的发展历程

从古至今建筑的发展历程

从古至今建筑的发展历程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创新。

以下是从古至今建筑的发展历程:1.石器时代在人类文明的初期,建筑主要是以简单的石器工具和木材为主,建造一些简单的房屋和洞穴。

这个时期的建筑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居住需求。

2.青铜时代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青铜时代出现了。

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工具和武器,同时也开始使用石头和木材建造更加坚固的房屋和城堡。

这个时期的建筑已经开始注重防御性和装饰性。

3.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时期是西方建筑的起源之一。

希腊人建造了许多精美的神庙、剧院、竞技场等公共建筑。

希腊建筑的特色是采用了柱式结构,通过比例和对称来实现建筑的美感。

4.古罗马时期古罗马时期继承了希腊建筑的风格,但也有自己的创新。

罗马人建造了许多伟大的建筑,如罗马斗兽场、罗马万神庙等。

罗马建筑注重实用性和结构性,同时也注重装饰性和景观设计。

5.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时期是从公元476年开始的,这个时期的建筑主要是为了满足宗教和军事需求。

哥特式建筑是这个时期的代表,其特色是高耸入云的尖拱形屋顶和厚重的墙壁。

6.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从14世纪末开始的,这个时期的人们开始追求古典文化的复兴。

建筑也开始注重人文主义和装饰性,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建筑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

7.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是从17世纪末开始的,这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强调情感和动态感。

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使用了大量的曲线和对比,如法国的凡尔赛宫和德国的慕尼黑市中心。

8.现代时期现代时期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这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多元化和创新性。

建筑开始考虑到功能性和美学性的结合,同时也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

现代建筑的特点是使用了新材料和新工艺,如钢铁、混凝土和玻璃等。

简述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简述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简述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展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它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从古至今,中国建筑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五个时期:从古至今,中国建筑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五个时期:
一、夏商西周时期(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221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建筑有所发展,但仍没有太多的创新,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作调整。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西周时期的宫殿建筑,它们以其特殊的形式闻名遐迩,在宫殿的布局中,稳重、高雅是普遍的特点。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完善发展的时期。

秦始皇建国后,他封封大小诸侯,建立朝代,推行大规模的政治统一,同时大力推行兴建城池,以抗御外敌,因此古代建筑在此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

三、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一个非常有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建筑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如唐代的式样,隋代的式样,它们在色彩、细节、融汇等方面都有所区别,也都具有独特的风格,这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四、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911年)
在这个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的建筑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建筑作品,其中以宋代和明代的建筑最为突出,它们的建筑艺
术具有很高的技艺水平,同时也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结合得淋漓尽致。

五、近代、现代时期(公元1911年—今)
这是中国建筑发展的最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建筑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思想为指导,建起了许多新式的建筑,从而使中国建筑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中国古建筑发展历程

中国古建筑发展历程

一、 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代表实例: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
我国早期封闭院落的面貌(廊院)。
“茅茨土阶”的构筑方式;
可能出现“前堂后室”的空间划分。
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 宫殿遗址: 面积
比一号小,同样也是 门、堂、回廊的布局, 说明庭院布局在夏到 早商已经是大型建筑 的常规布局方式,中 国传统院落式建筑组 合开始走向定型化。
3、斗拱的演进


柱枋规格化
人字拱盛行

昂的出现
太原天龙山石窟,北齐

第四节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581年~1279年)

一、 隋、唐
(581年~907年)
1、规模宏大, 规划严整的城市
◆都城:隋大兴 城
(唐长安 城)
采用里坊制, 严整宏大的繁荣大 都市。日本的平城 京、平安京规划都 受到唐长安的影响。
新型建材----瓦的出现和使用;
出现四合院建筑
代表实例: 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
是我国已知的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陕西扶凤召陈遗址(复原)
西周中晚期,扶凤召陈遗址中发现的瓦的数量就比较多了,实现了建筑的升级; 瓦保护了屋顶,同时也助推了木构架的发展。
四、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前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干阑建筑构件
二、细石器时代---巨石建筑
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三、聚落
私有制和阶级对立——防御观念——城市孕育萌生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公元前2070年~前221年)

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PPT课件

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PPT课件

长城
东汉、北魏、南朝的佛寺
石窟寺:大同云冈石窟
西安大雁塔
元代营建大都及宫殿
大都新城的平面呈长方形, 周长28.6公里,面积约50平 方公里,相当于唐长安城面 积的五分之三,接近宋东京 的面积。元大都道路规划整 齐、经纬分明。考古发掘证 实,大都中轴线上的大街宽 度为28米,其他主要街道宽 度为25米,小街宽度为大街 的一半,火巷(胡同)宽度 大致是小街的一半。城墙用 土夯筑而成,外表覆以苇帘。 由于城市轮廓方整,街道砥 直规则,使城市格局显得格 外壮观。
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
• 萌芽期:新时期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 生长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 成熟期:隋唐五代——辽宋金元时期 • 渐进期:明清时期
萌芽期
河姆渡遗址木构榫卯
浙江余姚河姆 渡村遗址(距 今六、七千年 以前的上古时 期):大量带 榫卯的木建筑 构件。
西安半坡遗址
阿房宫
秦始皇陵兵马俑
明时期帝王苑囿:故宫
清时期的圆明园
清承德避国著名的古代
帝王宫苑。最大的
特色是它园中有山,
山中有园。避暑山
庄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在总体规划布
局和园林建筑设计
上都充分利用了原
有的自然山水的景
观特点和有利条件,
吸取唐、宋、明历
代造园的优秀传统
和江南园林的创作
经验,加以综合、
提高,把园林艺术
与技术水准推向了
空前的高度,成为
中国古典园林的最
高典范。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4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中国古建筑发展历程

中国古建筑发展历程
(四)半穴居
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地面建筑
仰韶文化时期(新石 器时代晚期)
用柱子支撑屋顶 ,木构架
雏形,初步掌握了伐木、 绑扎和夯土等技术 。
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新石器时代建筑:巢居---干阑式建筑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3、建筑理论
《考工记》:是 中国第一部有关 建筑方面的书。
“匠人营国,方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面朝后市,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市朝一夫。”——战国 《考工记》,最早的关 于城市规划的记叙
第三节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前221年~589年)
一、秦(前221~前206年)
◆1) 阿房宫 杜牧的<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楚人 一炬,可怜焦土。
出现四合院建筑
代表实例: 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
是我国已知的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陕西扶凤召陈遗址(复原)
西周中晚期,扶凤召陈遗址中发现的瓦的数量就比较多了,实现了建筑的升级; 瓦保护了屋顶,同时也助推了木构架的发展。
四、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前
221)
青铜时代进而演进为铁器时代,生产工具 多样化;
两汉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主要表现在:
1)形成了建筑的基本 类型: 宫殿、陵墓、 苑囿等;明堂辟雍、 宗庙;第宅;佛寺、 园林建筑 。
◆汉长安明堂辟雍
2)木构架两种主要形式----抬梁式和穿斗式出现
3)斗拱----广泛使用
4)屋顶形式极大丰富,多层重楼兴盛,建筑 组群规模庞大
5)砖石类建筑开始多用,出现了板梁式结构 与拱券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距今约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此之前,古代中国人民主要居住在简单的土屋或帐篷中。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建筑也开始发展,出现了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建筑。

古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

1. 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之前):在这个时期,建筑主要是为皇室和贵族修建的宫殿、庙宇和陵墓。

其中最著名的是兵马俑和秦始皇陵的建筑。

这些建筑大多采用砖石结构,以及木材和泥土的搭建方式。

2. 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在这个时期,建筑风格发生了一些变化。

出现了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的使用,如夯土墙、砖石结构和层层叠加的建筑形式。

典型的建筑代表是西汉的郑国渠和河南北汉王墓。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在这个时期,建筑风格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佛教建筑的兴起。

佛寺建筑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元素,如塔、寺院和藏经楼等。

典型的建筑代表是洛阳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

4. 唐宋时期(公元618年-1279年):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鼎盛时期。

宫殿、寺庙、园林和丝绸之路上的大量建筑在这个时期兴建。

建筑风格更加华丽,工艺和技术也更加发展。

代表性的建筑有长城、大江南北的宫殿和陵墓、唐朝的大雁塔和宋朝的开封府、太昊陵和普陀山。

5. 元明清时期(公元1279年-1912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建筑继续发展,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宫殿和园林。

明朝时期的建筑风格比较庄重,注重规划和对称。

清朝时期的建筑则更加宏伟和精美,以禁城和颐和园为代表。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简单的土屋发展到宫殿、庙宇和陵墓等建筑,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这些古代建筑不仅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劳动成果的结晶,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房屋建筑发展历史

中国房屋建筑发展历史

中国房屋建筑发展历史
中国房屋建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1. 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之前):在此时期,房屋建筑主要采用木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例如“栈道房”和“楼阁”等。

2.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在秦汉时期,出现了砖石建筑的兴起。

这一时期的房屋建筑以砖石作为主要结构材料,设计有特色的“台阶式”和“斗室”等建筑形式。

3.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在隋唐时期,出现了宫殿和佛教寺庙的宏伟建筑,例如拥有众多宫殿建筑的洛阳宫和悬空式的盘空寺等。

4. 宋元明清时期(960年-1912年):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民居、庙宇和园林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以木构架和雕花装饰为特点的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古建筑等。

5. 近代史时期(1912年-1949年):在这一时期,随着西方建筑的引入,现代化的房屋建筑开始在城市中兴起。

西式的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成为了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6. 当代时期(1949年至今):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房屋建筑经历了快速发展和变革。

一方面,传统建筑技术得到保护和传承,古建筑和民居得到修复和保护;另一方面,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住宅小区和城市基础设施逐渐兴起。

总的来说,中国房屋建筑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从木结构、砖石建筑到现代化建筑的演变,同时也保留了丰富多样的传统建筑形式。

中华建筑的文化历程

中华建筑的文化历程

中华建筑的文化历程
中华建筑的文化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建筑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阶段和特点:
1. 先秦时期(约公元前221年):先秦时期的建筑主要以宫殿、墓葬、祭祀场所等为主。

这一时期的建筑注重宏伟、庄重和尊贵的气势。

2.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隋唐时期是中华建
筑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建筑技术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寺庙、宫殿、园林等建筑风格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3. 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1912年):在这一时期,中国
建筑风格逐渐趋于稳定。

宋代注重建筑的工艺技术和细节设计,元代追求宏伟而雄伟的建筑风格,明代重视建筑规划和规范,清代以宏大壮丽的宫殿和庙宇建筑为主。

4. 近代以及现代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建筑开始接受西方建筑思想和技术。

近代以及现代时期的建筑追求功能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融入了传统的设计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现代建筑风格。

总体而言,中华建筑的文化历程展示了古老而丰富的建筑传统,强调和谐、均衡和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中华建筑历史的瑰宝和经典作品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宇宙和谐的追求。

建筑的历史发展历程

建筑的历史发展历程

建筑的历史发展历程古代建筑的发展人类最早的建筑活动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当时,人们开始利用石头、树木和草等自然材料建造简单的住所和陵墓。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建筑能力逐渐提高,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古代建筑。

•古埃及建筑:古埃及是建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文明最显著的建筑成就之一。

金字塔是为了埋葬法老而建造的,其庞大的体量和精确的结构设计仍然令人叹为观止。

•古希腊建筑:古希腊建筑以其优雅的设计和精细的几何学成为了建筑界的典范。

希腊神庙是古希腊建筑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其特点是希腊柱式。

希腊神庙的建造需要精密的测量和计算,展示了希腊人对建筑和美学的追求。

•古罗马建筑:受到希腊建筑的影响,古罗马建筑发展出了独特的风格。

罗马巨型建筑如斗兽场、罗马竞技场和罗马浴场等,展示了古罗马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和壮丽建筑的独特气势。

中世纪建筑的崛起与发展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在欧洲国家的传播导致了教堂建筑的兴起和中世纪建筑的发展。

•罗马式建筑:罗马式建筑受到古罗马和拜占庭建筑的影响,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坚固性。

典型的罗马式建筑包括修道院和教堂,如法国的蒙圣米歇尔修道院和英国的坎特伯雷大教堂。

•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建筑的一种流派,特点是尖拱门、尖顶和飞扶壁等。

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有法国巴黎圣母院和德国科隆大教堂。

近代建筑的演变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巴洛克建筑:巴洛克建筑是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建筑的主流风格。

它具有装饰华丽、形式复杂的特点。

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作品包括法国凡尔赛宫和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

•古典主义建筑:古典主义建筑受到古代希腊和罗马建筑的影响,追求简洁、对称和协调的设计。

古典主义建筑的典范是法国巴黎凯旋门和美国林肯纪念堂。

•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以功能主义和简约主义为特征。

它摒弃了装饰和繁复的设计,注重功能和实用性。

德国包豪斯学派在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原始时期(约5000年前-公元前2100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原始人类开始建造简单的村落和住宅。

他们使用原始材料,如木材和土坯,建造简单的房屋,这些房屋通常呈圆形或方形。

2. 基本形成时期(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221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古代民族开始繁荣发展,建造更复杂的建筑物。

铜器的发展使得他们能够建造更大型和更稳固的建筑,如城墙、宫殿和祠堂。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兵马俑和古城墙。

3. 帝国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907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高峰期。

在这个时期,秦朝统一了中国,实行严格的制度规范。

皇帝建造了宏伟的宫殿、陵墓和皇家园林,如长城、故宫和颐和园。

同时,佛教的传入也促进了佛教寺庙的建设。

4. 唐宋时期(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建筑风格更加精美和雄伟,注重对称和比例,强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代表性的建筑有泰山、大昭寺和山水园林。

5. 元明清时期(公元1279年-1912年):在这一时期,中国建筑继续发展,融合了外来文化和技术。

元朝时期的著名建筑是北京的天坛和颐和园,明朝时期的著名建筑是长城和故宫,清朝时期的著名建筑是颐和园和圆明园。

6. 近现代时期(1912年至今):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建筑发展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

大量的现代建筑被兴建,如天安门广场和上海的东方明珠塔。

另外,传统建筑也得到了保护和修复,以保留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精美的过程。

这些建筑物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

中国建筑的发展史

中国建筑的发展史

中国建筑的发展史中国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原始建筑,约在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

这个时期的原始建筑主要是石器时代的房屋和城墙,以及青铜时代的宗庙和古墓等。

从商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开始,中国建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鼻祖——商周的天子宫殿,其布局和结构成为后世宫殿建筑的基础。

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的建筑技术和规模进一步发展。

秦朝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是兵马俑和秦始皇陵,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宏伟和精细。

随后的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汉代的建筑继续发扬秦代的传统,同时引入了一些新的设计和技术,如悬空梁和斗拱等。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黄金时期。

隋朝统一中国后,开始修建大规模的宫殿和宗庙,如洛阳宫和开福寺等。

唐朝时期,中国建筑达到了巅峰,唐代的建筑风格被称为“大唐风格”。

代表性的建筑有大明宫、大慈恩寺和法门寺等。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宋代建筑注重平面布局和空间利用,注重人文主义和审美意识。

代表性建筑有宋城墙、宋徽宗的清明上河图和嵩阳书院等。

明清时期(1368年-1912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明代建筑注重气势磅礴和规模宏大,代表性建筑有故宫、天坛和颐和园等。

清代建筑注重庄重和精致,代表性建筑有圆明园和紫禁城等。

近代以来,中国建筑在西方建筑的影响下发展迅猛。

现代中国的建筑多样化,既有传统建筑的保留与传承,也有西方建筑的引入与创新,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从20世纪以来,中国建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中国建筑师在世界舞台上的崭露头角。

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的建筑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变革。

许多大型城市重新规划和建设,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形成了现代化的城市景观。

中国的城市规模和建筑工程都堪称世界之最。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历史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历史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历史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历史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史前时期:这个阶段的建筑多以穴居和半穴居为主,如河南渑池县的秦人
石穴、山西平遥的古人类穴居遗存等。

此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天然材料建造房屋,如木材、石头、泥土等。

2.夏商周时期:这个阶段的建筑开始有了更多的发展,出现了宫殿、寺庙、
城市等不同类型的建筑。

建筑形式也开始多样化,如河南偃师的二里头宫殿遗址、陕西歧山的西周建筑遗址等。

同时,人们开始使用瓦片、砖块等人工材料来建造房屋。

3.秦汉时期:这个阶段的建筑规模更为庞大,出现了许多大型的宫殿、陵墓
和城市。

建筑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如陕西的秦始皇陵、河南的汉长安城等。

此时,砖瓦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更加复杂的结构和技术来建造房屋。

4.隋唐宋元明清时期:这个阶段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也是中国古代
建筑发展的高峰期。

此时,建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西安的唐代大明宫、北京的故宫等。

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建筑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如城市中的商业街、手工业区等。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历史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朴素到华丽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结构、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时期2.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3.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4.隋唐时期5.两宋,元代时期6.明清时期原始社会时期早期人类以穴居和巢居为主穴居→挖地洞巢居→做树屋后来巢居演变为杆栏式建筑,穴居发展到为半穴居,再演变到地上建筑。

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水井水架和草顶西安半坡遗址半穴居建筑早期的建筑多为木骨泥墙,房屋平面通常为长方形和圆形,为了支持屋顶的重量,通常会在室内设置木柱作为支持。

为了克服潮湿,保持室内干燥,室内的墙壁和地面会用细泥涂抹墙面,用火进行熏烤,使其陶化。

地面也会铺设木材,芦苇等作为防水层。

室中部设炕灶,是全屋陈设的的视觉中心和艺术中心,也是家庭团聚,就餐的场所。

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开始使用白色石灰面层涂抹室内墙壁和地面,不但能防潮,还能起到装饰的效果。

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夏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国家的诞生。

夏人以木器翻土,以石刀、蚌镰收割,因当时铜很珍贵,还未用于农业生产。

那时人们已不再消极适应自然,积极的开河道,防洪水,有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且有规则的使用土地。

据文献记载,夏朝曾修建了城郭沟池,建立军队,制定刑法,修建监狱,同时又修建宫室台榭,奢侈享乐。

因而引起奴隶的反抗,夏朝被后起但迅速强大的奴隶国家——商所灭,结束了四百多年的统治。

二里头宫殿建筑一号遗址复原图——夏朝/早商文化商中国传统的木构件体系在商代基本形成,同时,商朝开始使用青铜器和象形文字。

商朝已有较成熟的夯土技术。

它的后期,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殿和陵墓,和当时奴隶居住的穴居对照,强烈地表现了阶级对立的情况。

商朝的代表性遗迹——殷墟,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

它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东西六公里,南北四公里。

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城市布局严谨合理。

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之宏伟,出土文物质量之精,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处繁华的大都市。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沿革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沿革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沿革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沿革中国古代建筑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建筑风格,并对世界建筑史造成了重要影响。

以下将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沿革。

1. 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约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46年)在这个时期,古代中国人开始使用石材、黏土和木材等材料建造房屋。

最早的建筑是简陋的茅草房,后来逐渐发展出砖木结构的房屋。

在商代,古代中国建筑开始出现城墙、宫殿和祭祀建筑等大型建筑。

2. 周代至春秋战国(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在周代,古代中国建筑开始出现宗庙建筑和园林建筑。

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建筑开始出现雕刻和彩绘等装饰艺术。

3. 秦代至唐代(公元221年-公元907年)在秦代,古代中国建筑开始出现了规模庞大的皇宫和官府建筑。

汉代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出现了木构和砖石混合结构的建筑,如洛阳白马寺。

唐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如大明宫、大雁塔等。

4. 宋代至明代(公元960年-公元1644年)在宋代,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逐渐趋向简约、明快,出现了挑檐、斗拱等特色。

元代时期,蒙古人入侵中国,古代中国建筑受到了影响,出现了典型的民族混合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和颐和园等。

明代时期,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开始向实用和稳重方向发展,出现了仿木的石构建筑和青砖黛瓦的建筑风格,如北京的天坛和南京的明孝陵等。

5. 清代至现代(公元1644年-现代)在清代,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出现了许多典型的建筑,如北京的颐和园和山西的乔家大院等。

现代以后,中国建筑开始受到西方建筑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风格和形式,如现代主义建筑和装置建筑等。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对世界建筑史造成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程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程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程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时期的简易建筑、新石器时代的茅屋和竖穴形建筑、商代的宫殿和城墙、周代的宗庙和城市规划、秦汉的宫廷建筑和陵墓、唐代的宫殿和寺庙、宋代的民居和园林、元代的宫殿和传统汉式建筑的发展、明清时期的宫殿和园林、现代时期的西式建筑和现代化建筑。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生活在野外,主要居住在自然环境中,建造简易的房屋,如草屋、树屋等。

而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燧石制火,掌握了瓦器的制作技术,建造了茅屋和竖穴形建筑,提升了居住条件。

商代时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较为宏伟的建筑,如商朝的宫殿、祭祀场所和城墙。

周代则进一步发展了宗庙和城市规划,形成“都城”制度,建立了许多宫殿和朝庙,推动了城市规划的进程。

在秦汉时期,中国统一,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

秦始皇兵马俑坑、汉代的长陵等宫殿和陵墓体现了当时的建筑风格和技术水平。

唐代是中国建筑发展的高峰时期,宫殿和寺庙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按照统一的规划,唐代的宫殿和寺庙建筑风格宏伟壮丽,工艺精湛,影响了后来的建筑。

宋代以后,中国建筑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宋代的住宅和园林如岳阳楼、拙政园等,注重适应自然环境和人类需求,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和科技水平。

元代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融合了中亚和蒙古的特色,发展出了具有汉式特点的宫殿和传统建筑。

明清时期,宫殿和园林再度迎来了较大的发展,如紫禁城、颐和园等,这些建筑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国建筑的技艺和艺术造诣。

近代以后,中国建筑开始接受西方建筑的影响,现代化建筑开始兴起,出现了许多现代化建筑和高楼大厦。

同时,中国传统建筑仍然保持着丰富多样的样式和形态,与现代建筑相互融合。

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

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

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
答: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先秦时期(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夏朝的城市遗址有距今4000多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庭院式木架夯土建筑。

此时期奠定了后代礼制。

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中国建筑的迅猛发展期。

3.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2—公元589):此时期是古建筑体系的发展时期,北魏构成以宫室为中心的南北轴线,并设立东西二市;佛教建筑兴盛。

4.隋唐时期(公元581—公元907):此时期是古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隋朝建有世界上最早的券拱石桥安济桥;唐代的长安城、五台山佛光寺、南禅寺都是代表性建筑。

5.宋朝时期(公元960—公元1227):这是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建筑规模比唐代小,但出现了样式复杂的殿阁楼台,如太原挤祠、泉州清净寺、正定隆兴寺、宁波保国寺等。

同时,李诫的《营造法式》是此时期的重要建筑理论著作。

6.元朝时期(1271年—1368年):这是古建筑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时期,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普遍、规模巨大、功能齐全。

此时期普遍采用辽代创造的“减柱法”,山西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北京白塔寺都是此时期的代表性建筑。

7.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这是古建筑体系发展的顶峰时期,大量使用砖瓦、琉璃砖。

代表性建筑有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同时,《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园冶》等理论著作也在此时期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建筑发展史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年代(时期)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夏、商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特征1、都城建筑开始突出主权,周制——三朝五门。

2、宫殿建筑与祭祀建筑混搭。

3、夯土筑城起墙。

4、以土木结合架构为主要建筑方式。

5、整齐规划街道,以宫室为主体。

主要进步(具体描述)1、出现了文字甲骨文 2、青铜器
3、夏、商:①我国古代建筑各主要类型的雏形已逐渐形成。

(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建筑出现:宫殿、园囿、陵寝、官署、监狱…..以曾有过的:城市、聚落、民居、坛庙、作坊…..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②“以城卫君,郭以守民”的建城原则。

(以城为中心,将官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环绕其周围,某些建筑适当集中。

除了功能,还反应了礼制上的观念,集中作坊,便于生产及管理)③“前朝后勤”的宫室布局原则(庭院或廊院的建筑组合)④土圹木椁(guo)墓葬制式的确立。

(大、中、小型墓结构区别,中、大型墓以大木层叠为椁室,墓坑回填夯土,地面不起坟,有些墓圹上建有祭祀建筑。

非贫民之墓中,常有殉人,大墓则另有牲人)⑤夯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夯土运用于筑城、屋基、墙体及墓圹回填等出,技术提高)⑥抬梁式木架成为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4、周:①奠定了我过封建社会的主要格局(由于封建社会的需要,各类建筑都需按照严格的等级制度予以划分)②建筑中表现的封建等级制度十分明显(十分具体并付诸实现(在尺度、数字、色彩等方面)的规定与法则)。

③、木架建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木梁架建筑广泛的运用,土木结合,斗拱扩大应用)。

④陶制建材的推广使用,大大促进了建筑的发展(陶制砖、瓦及其他制品使用于建筑,不仅在建筑机构和构造上产生了变革,同时也对建筑的外观和用途带来诸多影响)⑤我国最早建筑文献出现——《周礼.考工记》⑥建筑模数尺度的定规与应用(周代对各种建筑的尺度,都曾做过专门的规定。

设有专司丈量各种建筑尺度的宫吏——“量人”)
⑦“三朝五门”(五层门:皋(gao)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

三朝:大朝、外朝、内朝)
典型建筑(主要建筑)迄今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廊院式木架夯土建筑(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
高台建筑(殷墟,晚商都城遗址)
中国第一四合院(陕西岐山县凤雏村)
干阑式建筑(湖北圻春)
技术(顶、台阶、细部)1、土木结合(土墙中置木柱)
2、榫卯技术(榫卯出现了多种形式:“燕尾式半肩榫”、“搭边榫”、“割肩透榫”、“环扣”、“落梢榫”、等)
3、木构建筑、夯土技术(抬梁式木构架成为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并已出现斗拱。

夯土技术采用“版主方式”。

版筑墙体,在夯土时使用工具如夹板、夹棍等)
4、建筑工管制度(司空<管理工程)、司徒
5、瓦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在瓦背和瓦底多置有瓦钉和瓦环)
6、金属建筑构件(门户上之铺首、梁柱之上“金釭”、及车舆之饰件,木椁及家具之支架、灯具等)
7、完善建筑理论体系,严格的等级制度(“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三朝五门”的等级制度,“以城卫君,郭以守民”的建城原则)8、高台建筑(建于长方形土台上,长面朝前有纵有横,布局已具有庭院的雏形)9、开始使用砖(砖迟于瓦,在陕西岐山县凤雏早周遗址中曾发现土坯砖若干)10、建筑色彩与装饰
11、屋面与墙体(早期建筑屋顶的构造,是在斜梁(或称“大叉手”)屋架间顺屋面坡度放置绑扎成束的芦苇,其上抹泥,表面在抹薄层参沙灰浆,,干后即可铺瓦。

苇束之下,亦于室内之一面涂泥,表面再予刷白。

墙壁做法:①素夯土墙:常用于院墙等外垣(yuan)②埋置木骨或木柱的夯土墙:见于陕西岐山县凤雏1号建筑遗址的外墙与内墙③草泥墙:用于室内隔墙,多不作为承重结构。


其他方面(园林、陵墓、道路、桥梁等)散水及道路(散水常以鹅卵石铺砌,道路铺设大多采用硬土,也有铺砌石者)
土圹木椁(guo)墓葬制式的确立。

(大、中、小型墓结构区别,中、大型墓以大木层叠为椁室,墓坑回填夯土,地面不起坟,有些墓圹上建有祭祀建筑。

非贫民之墓中,常有殉人,大墓则另有牲人)空心砖墓,土墩墓,石棺墓,支石墓,悬棺墓及崖墓







(着
作)
鲁班(春秋)传说鲁班曾造攻城云梯和九种攻城器械以及其他精巧器物
同时期相关的历史事件前21世纪禹建夏都,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奴隶社会时期建立)
前16世经汤灭夏,建立商朝,都于毫(今河南商丘)(奴隶社会大发展)前1027年周武王元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周朝,都于镐(今陕西长安县)(严格的等级制度)
前770年平王元年太子宜臼即位,放弃镐京,迁都雒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春秋时期开始
年代(时期)封建社会初期——战国、秦、两汉、三国
(公元前475—公元280年)
(汉朝是第一个高潮时期)
特征1、城市规模扩大,大都市、大宫殿
2、各都市城墙统一规划都城,街道都是正东正北,宫室为中心的南北轴线布局,首都的选择,集中市场,“闾里”(都城以闾里为单位的居住方式)
3、都城与宫殿均不遵守周礼,采用“东西堂”。

主要进步(具体描述)1、秦①建城多项举世闻名巨构,是华夏建筑登上新高峰(万里长城,咸阳宫殿,骊
山秦始皇陵,驰道)②骊山秦始皇陵开辟我国帝陵建设新篇章(始自秦始皇陵,我国古代帝王陵寝形成一个十分完整形体并具有显着特色)③确立边城防卫体系,为日后消弭(mi)外患,沟通东西文化与经济交流奠定基础(开辟丝绸之路)④广建皇家宫室园囿,推动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秦灭六国,将各国宫室仿建于咸阳,对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空前结合)
这时期相关人物(着作)
同时期相关的历史事件前221年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中国.(文化、经济大统一,大融合时期)前202年汉高祖五年项羽败死于乌江(今安徽和县).刘邦称帝,都雒阳.后迁都长安.
年代(时期)封建社会中期——两晋、南北朝(公元265—581年)
特征1、宫成为都城中重点,前部为朝区,后部为寝区。

2、“舍室为寺”佛教建筑兴盛,楼阁和密檐式是中国塔的
两种基本形制。

3、高足家具兴起。

4、创新少,主要是继承和运用汉代的
成就。

5、园林有所发展,石雕技术比汉代有所进步。

7、建筑和
装饰风格,最初是茁壮、粗狂,略带稚气。

后呈现着,雄
浑而带巧丽、刚劲而带柔和的倾向。

主要进步(具体描述)1、佛寺、佛塔及石窟寺的出现是本时期建筑最大成就。

2、创新少,主要是继承和运用汉代建筑。

3、砖结构大规模用于地面
4、台榭建筑变少,宫殿门外设独立双阙。

台基外侧设砖砌散水
典型建筑(主要建筑)公元516年,北魏胡灵太后在洛阳建的永宁寺塔(是一座方形的九层木塔)
公元523年,河南登封嵩山嵩岳寺塔(是一座15层的密檐式塔,是我国地面建筑遗存中最早的一座)
云冈石窟
技术(顶、台阶、细部)1、大体量建筑已不需要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型木构的办法来解决。

木构架的用料和形式已经呈现规格化的现象,建立“以材为祖”的用材制度,以材为模数的设计方法,至迟在唐代已成熟运用
2、唐代:斗拱进入成熟阶段。

盛唐时期斗拱已可以出到四跳,已有逐跳计心的做法,补间只用一朵斗拱。

斗拱的承托,悬挑功能已经完善。

3、中唐时期,补间辅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敦煌莫高窟中唐第231窟壁画上,当心间画着两朵补间斗拱和三个驼峰,这意味着“双补间”的出现表明中唐时期已呈现当心间加宽的趋势
4、住宅仍采用直棂窗回廊绕成庭院,在柱子的形制比例略显粗矮,柱础较平。

建筑屋顶从单体形态,到群体组合都已发展成熟
其他方面(园林、陵墓、道路、桥梁等)桥梁:安济桥(现存最古老的敞肩桥)
园林:帝王宫苑的兴建极盛,大内御苑、离宫御苑、行宫御苑,都频频营建
陵墓:形制上分为两类:建于原上,沿袭秦汉以来的“封山为陵”的做法。

墓顶封土,呈覆斗形。

仿魏晋和南朝的“以山为陵”的做法,把墓室开凿在山的南面,大小不一。

这时期相关人物(着作)河北赵县安济桥——赵州桥—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又称空腹拱桥) 设计人:李春特点:敞肩、空腹、石拱桥,
跨度37m,由28道石券并列组成,是我国古代石建筑的瑰宝。

建筑设计上已采用图纸与模型相结合的办法—宇文恺
同时
期相
关的
历史
事件
年代
(时期)
封建社会中期——宋、辽、金
特征1、建筑装修、色彩大发展—建筑外观细致、柔美、纤巧秀丽的风格,彩画、琉璃瓦的使用,高家具
2、吸收中原文化,唐末进入中原,建筑方面仿效汉族传统,沿袭唐
代建筑风。

3、佛教盛行,建筑受宋和吐蕃影响,具有汉藏文化双重内涵。

主要进步(具体描述)1、宋:(①城市结构与布局发生根本变化—取消夜禁、打破了里坊制,宋代是城市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起点②木
架建筑模数制—《营造法式》李诫按照斗栱的“材”模数化、定型化,建立“以材为祖”的模式③建筑组织手法多样—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④砖石建筑水平达新高度—建筑类型:佛塔、桥梁)
2、金:减柱法出现
典型
建筑
(主要建
筑)
辽代建筑遗构--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