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试卷与参考答案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治理(zhì)治安(zhì)治疗法(zhì)治标(zhì)B、纪律(jì)纪念(jì)纪念碑(jì)纪念册(jì)C、独立(dí)独具匠心(dí)独断专行(dí)独领风骚(dí)D、强调(qiáng)强调句(qiáng)强大(qiáng)强调重点(qiáng)2、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A. 《呐喊》B. 《彷徨》C. 《野草》D. 《朝花夕拾》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潜、默)B. 美轮美奂(轮、奂)C. 畸形怪状(畸、怪)D. 震天动地(震、动)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领略(liǎng lüè)B. 翘首(qiáo shǒu)C. 拂晓(fú xiǎo)D. 翻译(f ān yì)5、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6、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A. 纤夫(xiān fū)B. 惊愕(jīng è)C. 惊鸿一瞥(jīng hóng yī piē)D. 艳阳高照(yàn yáng gāo zhào)7、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A. 杜甫B. 王之涣C. 李白D. 白居易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9、下列哪一项中的成语使用正确?A. 这次展览会上,他的画作鹤立鸡群,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试题与参考答案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A. 雅致B. 纵横捭阖C. 呼啸山庄D. 谋定后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雅俗共赏B. 震耳欲聋C. 眉目传情D. 倾国倾城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这部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B、《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书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
C、《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这部小说以刘备、关羽、张飞的三兄弟为主角,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D、《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书中通过描写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抗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B. 这个展览馆展示了我国近年来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果。
C. 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所以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D. 她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决定报考我国的一所大学。
5、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三人行,必有我师》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6、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鸡毛蒜皮(sī)B. 妇孺皆知(rú)C. 谈笑风生(xīng)D. 水滴石穿(dī)7、下列关于《琵琶行》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琵琶女在旅途中弹奏琵琶的情景。
B. 诗中通过琵琶女的演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C. 《琵琶行》的语言优美,结构紧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D. 诗中的琵琶女是一位盲人,她在诗中自弹自唱,情感真挚动人。
8、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稳重妙不可言淋漓尽致B. 拮据摧筋跌骨拔地而起C. 诙谐息息相关沧海一粟D. 精疲力尽炽热逼人拔地而起9、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碍手碍脚碍脚碍手碍手碍脚B. 烟花易冷烟花易冷烟花易冷C. 破釜沉舟破釜沉舟破釜沉舟D. 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水落石出1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平时工作勤勤恳恳,这次获得晋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yàn)翩翩起舞(piān piān)B. 震耳欲聋(lóng)破釜沉舟(fǔ)C. 美轮美奂(huàn)眉清目秀(móu)D. 气壮山河(shān)雕梁画栋(liáng)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每当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同学们就忍俊不禁。
B. 在那荒僻的异国,他每走一步都会有一种得意洋洋的感觉。
C. 他参观了这里发展的各项科技产品,感到年年都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D. 他们两人配合得非常默契,简直是天衣无缝。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是()A. 诗歌B. 散文C. 小说D. 音乐4、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恍若隔世、司空见惯、襟怀坦白B. 水落石出、无懈可击、应接不暇C. 举世闻名、洋洋大观、尽心竭力D. 声东击西、喜出望外、流离失所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平时上班总是迟到,我们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B. 在艺术创作上,他能大胆突破前人的束缚,自成一家,真可谓不刊之论。
C. 只有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评为切入点,深化改革,才能让人民群众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D. 这种错误在当前很有市场,许多人都在想方设法地追求它,有人甚至不惜代价也要将其奉为圭臬。
6、下列关于文言文《桃花源记》中“此中人语云”这个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此中人”指的是桃花源里的居民。
B. “语云”表示他们正在谈论。
C. “此中人语云”是对桃花源居民谈话内容的描述。
D. “云”在这里的意思是“说”、“谈论”。
7、在以下哪一项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 《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B. 《背影》中“那扁担,那草鞋,那背影,永远刻在我的心上”C.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D.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泪湿罗衣”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恪尽职守(kèzhí jìn shǒu)B. 雅俗共赏(yǎsú gòng shǎng)C. 雅正堂皇(yǎzhèng táng huáng)D. 雅俗共赏(yǎsú gòng shǎng)2、下列诗句中,属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是: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B. 眼疾手快C. 翻箱倒柜D. 青丝红颜4、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欢腾(huān téng)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 xīn)瓦砾(wǎ lì)B. 剔除(tī chú)殊途同归(shūtú tóng guī)恣意(zì yì)C. 畸形(jī xíng)恣意(zì yì)妄自菲薄(wàng zì fěi bó)D. 沦落(lún luò)恣意(zì yì)遒劲(qiú jìng)5、下列词语中,字形、字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沉思/沉思B. 翱翔/翱翔C. 谦虚/谦逊D. 欣慰/欣慰6、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源远流长(yuán yuǎn liú cháng)B.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C. 面面俱到(miàn miàn jù dào)D. 毛遂自荐(máo suì zì jiàn)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城市的夜晚,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人流涌动,处处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位古代文学家被誉为“诗仙”?A、杜甫B、白居易C、李白D、王之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为人谦逊,从不自夸。
(自夸:自己夸奖自己)B. 这次比赛我们队大获全胜。
(全胜:完全没有胜利)C.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
(复苏:恢复到原来的状态)D. 老师的话使他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突然感到很困惑)3、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B. 《红楼梦》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C.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他的形象代表了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
D. 《红楼梦》以诗词、歌曲、曲艺等形式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
4、下列诗句出自杜甫《春望》的是: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落花时节又逢君。
5、下列词语中,字形、字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畅快淋漓情不自禁B. 遥相呼应遥不可及C. 雕梁画栋精雕细琢D. 纵情山水情深意长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行为令人侧目。
(侧目:尊敬)B、这篇文章立论新颖,别具匠心。
(匠心:独特的巧妙构思)C、他是个见多识广的人。
(见多识广:见识少)D、在学术讨论会上,他侃侃而谈。
(侃侃而谈:低声细语地说话)7、以下哪位古代文学家被称为“诗仙”?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之涣8、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 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持(chí)续B. 塑造(sù)C. 疏远(shū)D. 酝酿(niàng)10、下列作品中,哪一部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A.《静夜思》B.《春望》C.《赋得古原草送别》D.《江雪》二、Ⅱ卷-文言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7分,共34分)第一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第1题单选郭沫若标明为“眷念祖国的情绪’’的诗作是( )A.凤凰涅盘B.天狗C.炉中煤D.地球,我的母亲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炉中煤的相关内容.应试指导炉中煤的副标题为“眷念祖国的情绪”,是一篇表现作者眷念祖国之情的现代新诗,收录在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当中.凤凰涅榘天狗地球,我的母亲也是诗集女神中的名篇.第2题单选鲁迅短篇小说风波的结构线索是( )A.张勋复辟B.九斤老太的唠叨C.七斤的苦闷D.辫子事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风波的结构线索.应试指导小说中所描写的风波的起因、发展和结束,均由“辫子事件”这一线索贯穿起来,故“辫子事件”为小说的结构线索.第3题单选诗集春水的作者是( )A.张爱玲B.冰心C.萧红D.丁玲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相关内容.应试指导春水是冰心的诗集.此外,冰心还出版了诗集繁星、散文和短篇小说舍集超人、散文集寄小读者等.第4题单选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论毅力的中心论点.应试指导论毅力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是一篇政论文.全文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紧紧围绕“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个论点展开论证.第5题单选下列关于作者艺术风格的评论,错误的是( )A.艾青在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C.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艺术风格的相关内容.应试指导艾青的诗歌语言自由多变、富有节奏感,形式上长短句结合,不刻意追求格律押韵,故A项的说法不正确.第6题单选成语“分崩离析”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五代史伶官传序D.答司马谏议书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拔本题考查了“分崩离析”一词的出处.应试指导“分崩离析”出自季氏将伐颛臾“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一句中,意为四分五裂.第7题单选先秦诸子中最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人彀’’论辩手法的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孟子的论辩手法.应试指导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用梁惠王熟悉的战事作比喻.让其迅速对“五十步笑百步”作出判断.使对方不知不觉入套,自己否定自己,这就是典型的“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故应选B项.第8题单选在契诃夫小说苦恼里,车夫姚纳向小母马倾诉的主要原因是( )A.年老多病,无依无靠B.生活困窘,缺乏救助C.儿子死了,无人赡养D.社会冷漠,百姓麻木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契诃夫小说苦恼的相关内容.应试指导小说中,姚纳因刚失去爱子,想要找人诉说自己的悲痛,却无人倾听,并多次遭到周围人的冷眼、蔑视和辱骂,社会的冷漠和百姓的麻木让他只能向小母马诉说内心的痛苦.第9题单选黄省三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断魂枪B.曰出C.雷雨D.北京人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曹禺戏剧曰出的主要人物.应试指导黄省三出自戏剧曰出,是一个被剥削、被欺凌的社会底层小人物形象.第10题单选下列诗句中,表现了由“己之思彼”转写“彼之思己”的是(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IH时相识C.想佳人、妆楼隅忘,误几回、天际识归舟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相关内容.应试指导“想佳人、妆楼颞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前半句“想佳人、妆楼湡望”指自己思念佳人;后半句“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指设想佳人在家想念自己.故选C项.第11题单选称司马迁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家是( )A.鲁迅B.茅盾C.胡适D.周作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应试指导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着作,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着作,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第12题单选诗作被后人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A.屈原B.陶渊明C.杜甫D.陆游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杜甫的相关内容.应试指导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诗风格多样,但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第13题单选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的主要写作意图是( )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B.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C.记述乡间访民的情景D.阐述“养民治国”的思想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种树郭橐驼传的写作意图.应试指导文章借郭橐驼种树的成功经验,表达了作者改革政治的愿望,指出为政与种树一样,一定要顺其天性,不要人为破坏百姓的正常生活秩序.第14题单选提出“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主张的是( )A.杜甫B.韩愈C.白居易D.李商隐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白居易的文学主张.应试指导白居易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主张发挥诗歌为政治服务的作用,批评现实,反映民生疾苦.第15题单选屠格涅夫门槛中,“门槛”象征着( )A.敌人设下的陷阱B.囚禁革命者的监狱C.革命者的秘密组织D.革命征途的艰难险阻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门槛里的象征手法.应试指导“门槛”象征着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门槛是一篇充满象征意蕴的散文诗,全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如“一座大楼”象征着伟大而壮丽的革命事业;“门内的声音”,象征着对投身革命者的考验;“一位姑娘”,则喻指勇于献身的革命战士;而“傻瓜”,象征着市侩们对于革命者的不理解和污蔑;“一个圣人”.象征着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崇敬.第16题单选下列句子中,“其”表示期望、命令等语气的是( )A.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百亩之田,无夺其时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其”的用法.应试指导B项中的“其”为语气词,表示命令或希望的语气;ACD三项中的“其”均为代词.第17题单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对一词多义的理解.应试指导D项中的“为”都是“作为”的意思.A项中的“故”分别为“缘故”“从前”的意思;B项中的“于”分别为“在”“到”的意思;C项中的“焉”前一个为“怎么,如何”的意思.后一个为语气助词.第18题单选下列句子中,不是宾语前置的是( )A.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B.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C.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D.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宾语前置的用法.应试指导A项“未之逮”倒装,宾语前置,为“未逮之”;B项“姜氏何厌之有”,“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何厌有之”;D项“以何市而反”宾语前置,为“何市以而反”.第19题单选下列各句中,带横线字解释错误的是( )A.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忽:忽然B.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谢:问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拾取D.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顾:访问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言文的字词释义.应试指导A项,忽:若有若无,形容风尘迷漫,视野不清.第20题单选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翻译错误的是( )A.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去不复顾:离开之后就不要再回头去看它.B.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广为圜陈外向:李广命令士兵面向外布成圆形的阵势.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不负戴于道路矣:不用身背头顶地在道路上奔波了.D.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抽矢射佛寺浮图:抽出箭射佛寺上的浮雕与图画.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应试指导D项,抽矢射佛寺浮图:抽出箭射向寺庙里的佛塔.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蘩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第21题简答颍考叔为什么要“食舍肉”文章表现颍考叔的“纯孝”有何作用(4分)参考答案:引起郑庄公的注意,引出下文.(2分)反衬庄公的伪孝.(2分)第22题简答郑庄公与姜氏“隧而相见”表现了郑庄公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参考答案:虚伪.(2分)第23题简答从全文来看这段文字有何作用(4分)参考答案:这是文章的“尾声”,它使故事更加完整,(2分)也使庄公的性格更加突出.(2分)阅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第24题简答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参考答案:旷达乐观,超然物外(或“超脱”).(4分)第25题简答作者以水与月为喻,阐明了怎样的哲理(4分)参考答案:万物都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4分)第26题简答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文赋在语言上具有什么特点(2分)参考答案:骈散相间.(2分)阅读诗经·周南·桃天,然后回答试题.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黄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①归:嫁.②黄:大.第27题简答“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属于“赋、比、兴”中的哪种手法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分)参考答案:用了“兴”的手法(或“比兴”).(2分)借桃花起兴,将女子比作桃花,形容女子貌美如花.(2分)第28题简答诗中对桃花的描写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这样写有怎样的艺术效果(4分)参考答案:第一章借桃花写女子年轻美貌;第二章借桃实达结婚生子的祝愿;第三章写桃叶祝福婚后生活美满.(2分)这样写使自然与人事融为一体.(2分)第29题简答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2分)参考答案:这是庆贺姑娘出嫁的诗.(2分)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阅读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文章的通病就不外两种,不知选择和不知安排.第一步是选择,斯蒂芬生说:文学是“剪裁的艺术”.剪裁就是选择的消极方面.有选择就必有排弃,有割爱.在兴酣采烈时,我们往往觉得自己所想到的意思样样都好,尤其是费过苦心得来的,要把它一笔勾销,似未免可惜.所以割爱大是难事,它需要客观的冷静,尤其需要谨严的自我批评.不知选择大半由于思想的懒惰和虚荣心所生的错觉.遇到一个题目来,不肯朝深一层处想,只浮光掠影地凑合一些实在是肤浅陈腐而自以为新奇的意思,就把它们和盘托出.我常看大学生的论文,把一个题目所有的话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每一点都约略提及,可是没有一点说得透彻,甚至前后重复或自相矛盾.如果有几个人同做一个题目,说的话和那话说出来的形式都大半彼此相同,看起来只觉得“天下老鸦一般黑”.这种文章如何能说服读者或感动读者这里我们可以再就用兵打比譬,用兵制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在艺术和在自然一样,最有效的方式常是最经济的方式,浪费不仅是亏损而且也是伤害,与其用有限的力量于十件事上而不能把任何一件事做得好,不如以同样的力量集中在一件事上.把它做得斩钉截铁.做文章也是如此.世间没有说得完的话.你想把它说完,只晃得你愚蠢;你没有理由可说人人都说的话,除非你比旁人说得好,而这却不是把所有的话都说完所能办到的.每篇文章必有一个主旨,你须把着重点完全摆在这主旨上,在这上面鞭辟入里.烘染尽致.使你所写的事理情态成一个世界,突出于其他一切世界之上,像浮雕突出于石面一样;读者看到.马上就可以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印象,不由得他不受说服和感动.这就是选择,这就是攻坚破锐;第30题简答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写文章要善于选择材料,突出主旨,舍得割爱 (4分)第31题简答作者以“用兵制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来说明什么道理这是一种什么论证方法(4分)参考答案:选择材料要突出主旨,切中要害.(2分)类比法.(2分)第32题简答引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属于何种论据.(2分)参考答案:以名人名言做理论论据.(2分)阅读欧·亨利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那三位麦琪,读者都知道,全是有智慧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带来礼物,送给生在马槽里的圣婴耶稣.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他们既然有智慧,他们的礼物无疑也是聪明的,可能还附带一种碰上收到同样的东西时可以交换的权利.我的拙笔在这里向读者叙述了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家里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一句最后的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第33题简答文中的两个“笨孩子”具体指谁(2分)参考答案:德拉和杰姆.(2分)第34题简答他们各自为对方卖掉了什么最宝贵的东西,买回了什么圣诞礼物(4分)参考答案:德拉卖掉长发买回表链,杰姆卖掉金表买回发梳(4分)第35题简答作者为什么说在所有馈赠和授受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4分)参考答案:因为他们所奉献和接受的都是真挚的爱心,这是金钱买不到的.(4分)阅读冰心我的家在哪里,然后回答试题.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梦.就会告诉你,你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地方和人.昨天夜里,我忽然梦见自己在大街旁边喊“洋车”.有一辆洋车跑过来了,车夫是一个膀大腰圆、脸面很黑的中年人,他放下车把,问我:“你要上哪儿呀”我感觉到他称“你”而不称“您”,我一定还很小,我说:“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他就把我举上车去,拉起就走.走穿许多黄土铺地的大街小巷,街上许多行人,男女老幼,都是“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一站就站老半天.这辆洋车没有跑,车夫只是慢腾腾地走啊走啊,似乎走遍了北京城,我看他褂子背后都让汗水湿透了,也还没有走到中剪子巷这时我忽然醒了,睁开眼,看到墙上挂着的文藻①的相片.我迷惑地问我自己:“这是谁呀中剪子巷里没有他”连文藻都不认识了,更不用说睡在我对床的陈屿大姐和以后进到屋里来的女儿和外孙了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连北京的前圆恩寺,在梦中我也没有去找过,更不用说美国的娜安辟迦楼,北京的燕南园,云南的默庐,四川的潜庐,曰本东京麻市区,以及伦敦、巴黎、柏林、开罗、莫斯科一切我住过的地方,偶然也会在我梦中出现,但都不是我的“家”这时,我在枕上不禁回溯起这九十年来走过的甜、酸、苦、辣的生命道路,真是“万千恩怨集今朝”,我的眼泪涌了出来……前天下午我才对一位年轻朋友戏说,“我这人真是‘一无所有”从我身上是无‘权’可‘夺’,无‘官’可‘罢’,无‘级’可‘降’,无‘款’可‘罚’,无‘旧’可‘毁’;地道的无顾虑,无牵无挂,抽身便走的人.万万没有想到我还有一个我自己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注:①文藻,冰心的丈夫.第36题简答这篇文章为什么要从“梦”说起作者由“梦”想到了什么(4分)参考答案:因为梦最能“暴露”一个人的内心世界.(2分)引发了她对“家”的思考.(2分)第37题简答作者认为什么才是自己“灵魂深处永久的家”她为什么说其他住过的地方“都不是我的‘家”’(4分)参考答案:只有住着父母和弟弟们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2分)因为其他地方都没有童年亲情的记忆.(2分)第38题简答文章的结尾,冰心发出了怎样的慨叹(2分)参考答案:世间一切皆可抛弃,只有亲情无法割舍.(2分)四、作文:50分.第39题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也有人说:“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己确立题目和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略.。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沧桑(cāng sāng)、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翩翩起舞(piān piān qǐ wǔ)B. 骄阳似火(jiāo yáng sì huǒ)、波澜壮阔(bōlán zhuàng kuò)、摩肩接踵(m ójiān jiē zhǒng)C. 鸡犬升天(jīquǎn shēng tiān)、飞檐走壁(fēi yán zǒu bì)、脍炙人口(ku ài zhì rén kǒu)D. 水天相接(shuǐtiān xiāng jiē)、云淡风轻(yún dàn fēng qīng)、涸辙之鲋(hézhé zhī fù)2、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常用字范畴的是:A. 仁B. 礼C. 乐D. 武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同“屋”的是()A. 屋子B. 屋脊C. 屋檐D. 屋漏4、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窃窃私语(qiè)惊慌失措(cuò)B. 震耳欲聋(lóng)稳如磐石(pán)C. 欣欣向荣(xīng)瓜熟蒂落(dì)D. 鸿鹄之志(hú)漫不经心(màn)5、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A. 独具匠心B. 别具一格C. 独树一帜D. 别开生面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
B.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作者罗贯中。
C. 《西游记》描绘了孙悟空等人的取经之路,作者吴承恩。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驽马(nú) 纶巾(guān) 桴鼓(fú)B. 蹩脚(bié) 愀然(qiǎo) 跬步(kuǐ)C. 嗟乎(jiē) 骐骥(jì) 锲而不舍(qì)D. 藩篱(fán) 驽钝(nú) 生非异也(fēi)2、下列关于古文中的成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
B. 赤壁之战:形容勇猛善战。
C. 挥毫泼墨:形容书法或绘画技艺高超。
D. 前赴后继:形容英勇奋斗,不畏牺牲。
3、下列作品中,属于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是哪一项?A. 《静夜思》B. 《登高》C. 《山居秋暝》D. 《赋得古原草送别》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语法现象?A. 句尾的“矣”“焉”“耳”等语气词B. 句首的“夫”“盖”“若夫”等发语词C. 介词短语作主语或宾语D. 动词的使动用法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在山区实行退耕还林政策。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到每个人的手中,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
C. 小明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却一直不理想,这让他倍感困惑。
D. 在这次比赛中,选手们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他们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对未来的预期。
B.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增加学生的课外作业量。
C.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尤其是他的小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D.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和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 题单选郭沫若标明为“眷念祖国的情绪''的诗作是( )A.《凤凰涅盘》B.《天狗》C.《炉中煤》D.《地球,我的母亲》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炉中煤》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炉中煤》的副标题为“眷念祖国的情绪”,是一篇表现作者眷念祖国之情的现代新诗,收录在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当中。
《凤凰涅榘》《天狗》《地球,我的母亲》也是诗集《女神》中的名篇。
第2 题单选鲁迅短篇小说《风波》的结构线索是( )A.张勋复辟B.九斤老太的唠叨C.七斤的苦闷D.辫子事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风波》的结构线索。
【应试指导】小说中所描写的风波的起因、发展和结束,均由“辫子事件”这一线索贯穿起来,故“辫子事件”为小说的结构线索。
第3 题单选诗集《春水》的作者是( )A.张爱玲B.冰心C.萧红D.丁玲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春水》是冰心的诗集。
此外,冰心还出版了诗集《繁星》、散文和短篇小说舍集《超人》、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第4 题单选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 大逆之后,必有大顺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论毅力》的中心论点。
【应试指导】《论毅力》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是一篇政论文。
全文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紧紧围绕“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个论点展开论证。
第5 题单选下列关于作者艺术风格的评论,错误的是( )A.艾青在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C.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艺术风格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艾青的诗歌语言自由多变、富有节奏感,形式上长短句结合,不刻意追求格律押韵,故A 项的说法不正确。
第6 题单选成语“分崩离析”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五代史伶官传序》D.《答司马谏议书》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拔】本题考查了“分崩离析”一词的出处。
【应试指导】“分崩离析”出自《季氏将伐颛臾》“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一句中,意为四分五裂。
第7 题单选先秦诸子中最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人彀''论辩手法的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孟子的论辩手法。
【应试指导】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用梁惠王熟悉的战事作比喻. 让其迅速对“五十步笑百步”作出判断。
使对方不知不觉入套,自己否定自己,这就是典型的“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故应选B 项。
第8 题单选在契诃夫小说《苦恼》里,车夫姚纳向小母马倾诉的主要原因是( )A.年老多病,无依无靠B.生活困窘,缺乏救助C.儿子死了,无人赡养D.社会冷漠,百姓麻木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契诃夫小说《苦恼》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小说中,姚纳因刚失去爱子,想要找人诉说自己的悲痛,却无人倾听,并多次遭到周围人的冷眼、蔑视和辱骂,社会的冷漠和百姓的麻木让他只能向小母马诉说内心的痛苦。
第9 题单选黄省三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断魂枪》B.《曰出》C.《雷雨》D.《北京人》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曹禺戏剧《曰出》的主要人物。
【应试指导】黄省三出自戏剧《曰出》,是一个被剥削、被欺凌的社会底层小人物形象。
第10 题单选下列诗句中,表现了由“己之思彼”转写“彼之思己”的是(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IH 时相识C.想佳人、妆楼隅忘,误几回、天际识归舟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想佳人、妆楼颞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前半句“想佳人、妆楼湡望”指自己思念佳人; 后半句“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指设想佳人在家想念自己. 故选C项。
第11 题单选称司马迁《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家是( )A.鲁迅B.茅盾C.胡适D.周作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应试指导】《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着作,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着作,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12 题单选诗作被后人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A.屈原B.陶渊明C.杜甫D.陆游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杜甫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诗风格多样,但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第13 题单选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的主要写作意图是( )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B.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C.记述乡间访民的情景D.阐述“养民治国”的思想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种树郭橐驼传》的写作意图。
【应试指导】文章借郭橐驼种树的成功经验,表达了作者改革政治的愿望,指出为政与种树一样,一定要顺其天性,不要人为破坏百姓的正常生活秩序。
第14 题单选提出“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主张的是( )A.杜甫B.韩愈C.白居易D.李商隐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白居易的文学主张。
【应试指导】白居易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主张发挥诗歌为政治服务的作用,批评现实,反映民生疾苦。
第15 题单选屠格涅夫《门槛》中,“门槛”象征着( )A.敌人设下的陷阱B.囚禁革命者的监狱C.革命者的秘密组织D.革命征途的艰难险阻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门槛》里的象征手法。
【应试指导】“门槛”象征着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
《门槛》是一篇充满象征意蕴的散文诗,全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如“一座大楼”象征着伟大而壮丽的革命事业; “门内的声音”,象征着对投身革命者的考验; “一位姑娘”,则喻指勇于献身的革命战士; 而“傻瓜”,象征着市侩们对于革命者的不理解和污蔑; “一个圣人”. 象征着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崇敬。
第16 题单选下列句子中,“其”表示期望、命令等语气的是( )A.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百亩之田,无夺其时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其”的用法。
【应试指导】B 项中的“其”为语气词,表示命令或希望的语气;ACD三项中的“其”均为代词。
第17 题单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对一词多义的理解。
【应试指导】D 项中的“为”都是“作为”的意思。
A 项中的“故”分别为“缘故”“从前”的意思;B 项中的“于”分别为“在”“到”的意思;C 项中的“焉” 前一个为“怎么,如何”的意思. 后一个为语气助词。
第18 题单选下列句子中,不是宾语前置的是( )A.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B.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C.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D.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宾语前置的用法。
【应试指导】A 项“未之逮”倒装,宾语前置,为“未逮之” ;B 项“姜氏何厌之有”,“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何厌有之” ;D 项“以何市而反”宾语前置,为“何市以而反”。
第19 题单选下列各句中,带横线字解释错误的是( )A.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忽:忽然B.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谢:问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拾取D.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顾:访问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言文的字词释义。
应试指导】A 项,忽:若有若无,形容风尘迷漫,视野不清第20 题单选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翻译错误的是( )A.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去不复顾:离开之后就不要再回头去看它。
B.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
广为圜陈外向:李广命令士兵面向外布成圆形的阵势。
C.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不负戴于道路矣:不用身背头顶地在道路上奔波了。
D.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
抽矢射佛寺浮图:抽出箭射佛寺上的浮雕与图画。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应试指导】D 项,抽矢射佛寺浮图:抽出箭射向寺庙里的佛塔。
二、文言文阅读:21~29 小题,共30 分。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
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蘩我独无! ”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第21 题简答颍考叔为什么要“食舍肉”文章表现颍考叔的“纯孝”有何作用(4 分)参考答案:引起郑庄公的注意,引出下文。
(2 分)反衬庄公的伪孝。
(2 分)第22 题简答郑庄公与姜氏“隧而相见”表现了郑庄公怎样的性格特征(2 分)参考答案:虚伪。
(2 分)第23 题简答从全文来看这段文字有何作用(4 分)参考答案:这是文章的“尾声”,它使故事更加完整,(2 分)也使庄公的性格更加突出。
(2 分)阅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24 题简答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 分)参考答案:旷达乐观,超然物外(或“超脱” )(4 分)第25 题简答作者以水与月为喻,阐明了怎样的哲理(4 分)参考答案:万物都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