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读书笔记《站在孩子的高度》

合集下载

幼儿教育书籍读书笔记

幼儿教育书籍读书笔记

幼儿教育书籍读书笔记•相关推荐幼儿教育书籍读书笔记(精选26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书籍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教育书籍读书笔记篇1手捧《吴正宪的儿童数学教育》,封面中题目下方的一行小字引起了我的同感:真心与儿童做朋友。

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恐怕还是不容易的。

真心与儿童做朋友,我们该通过什么的方式与儿童做朋友,这些方式能够被儿童接受吗?什么样的方式才是与儿童做朋友的最佳方式?何谓真心?这样一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所以,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史云中教授写的总序,史教授在总序中主要提到了教育家应该具备的四个条件,即真心地热爱教育事业;有自己独到的教育理念;能够全面把握学科知识;会反思和会研究。

书中一个个的案例,让我认识到吴正宪老师伟大的人格魅力。

她对学生的尊重和爱。

让她的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了对数学的兴趣,感受到被尊重的快乐。

吴老师常说:“智慧不能像知识那样直接传授,更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积。

吴老师的数学教育价值观认为:小学数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方法和规律,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数学教育要用教师的智慧不断唤醒、点化、丰富、开启学生的智慧,要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完善、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教学目标三者和谐有机地结合。

吴老师追求的是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她以“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三维教学目标为依托,为学生创造喜欢的数学课堂。

在吴老师的课堂中,处处是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

在她的课堂上,没有“失败者”的角色,她会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付出加倍的爱,帮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

吴老师课堂教学风格中的一个成功之处就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

唤醒什么?唤醒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李一诺,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读后感

李一诺,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读后感

李一诺,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读后感读了李一诺《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很有感触。

当把你放到1米的身高看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其实有几个关键词,我觉得越来越清晰的四个关键词:对他们来讲首要的是真实,孩子的世界是真实的,成人世界是慢慢地一层一层伪装的过程;第二个是亲密;第三个是平等;最后一个是安静。

真实的教育其实是安静的,不是说孩子不跑不闹不再欢笑,他们当然(跑、闹、欢笑),但内心是安静的,一个安静的环境才有可能有好的教育。

所以我说其实我们屋外的世界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美好,这几个词说出来实际上在现实世界是少数派。

所以你可能会问,这个大体系不是这样的,改变这件事情非常难,理论大家都明白,我做不到。

那我们就想,如果我是孩子怎么做?如果是或者的话我就会想,如果这个不好玩就换一个玩法,所以我们想做的是构建一个可复制的小生态。

这其中做几件事情,第一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其实这个核心只有一点,让成人蹲下来在孩子视角看问题。

在课程上,因为我自己过去18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国外学习和工作,我觉得现在中国需要的是基于中国课程体系的国际化,这个所谓的国际化是一种全人育人的方式,这样的一条结合的道路实际上是很难走的,但有很多同仁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我们也是希望能够在融合的方面去把两方的结合做得更好。

另外一个是一直以来的教育智慧,陶行知讲的“社会即学校”,其实最有效的学习经历都是在实际的经历中产生的,让孩子去接触真实的生活。

最后其实最真正的快乐学习,并不是说孩子在玩,大家经常有一些误解觉得太宠孩子了,但实际上真正快乐来自于全情投入。

一个孩子这样讲他的学校,他说,“妈妈,为什么你们不放暑假而我们放暑假?这件事情不公平。

”孩子本身是喜欢学习的,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这件事情发生。

然后讲到第二个成人群体就是教师。

如果没有内心充盈的成人,何来内心充盈的孩子。

但是教师的培养又是一个极其有专业度和复杂的事情,所以过去几年里面我们一直在用一个全面的能力模型去定义教师,把教师作为领导者来培养。

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我们都知道,为人处世,要学会换位思考,将自己置于对方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体验对方的感受,了解对方的需求,这样才能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同样的,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更应该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因为,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开头阶段,世界对他们来说是新奇的有趣的,如若我们一直站在成年人的高度来教导他们,我们就会像在观赏“小人国”的游戏一样,觉得他们的行为都那么幼稚可笑,对他们某些不符合我们成年人要求的行为横加指责,于是便开始出现许多的“不可以”“不行”“不可能”等否定词,而在这些言语中,总会让我们觉得孩子越来越调皮,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教。

以至于开始控制不住脾气,变成河东狮,在我们认为孩子不听话,调皮捣蛋的时候,吼上一吼。

然而这些所谓的不听话,调皮捣蛋是我们站在成年人的高度来看的。

例如我们小2班坐校车的小朋友,因为来接他们的校车都要五点多才来能,所以每天在等待车来的这段时间里,他们都会成群结伴的嬉闹,叫喊,在整个教室跑来跑去。

有段时间里,我都会严厉的批评他们,让他们在座位上坐好,不许交流,不许乱动,乖乖等车来接。

可是,安静不到一两分钟,他们又开始起来乱跑,然后我又开始再严厉的批评。

周而复始,那段时间里,每天放学,我一直在重复这样的事,感觉特别的累。

后来有一天放学,他们依旧在嬉闹,我也索性懒得管他们,后面,我突然听到他们一起轮流在念那天刚教的儿歌,而且还一边比动作一边念,那时候我内心很惊讶。

因为那天教儿歌的时候,我并没有加上动作。

后来我明白了,在我眼中他们的嬉闹玩耍是一种调皮捣蛋,不听话的行为,然而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嬉闹并不只是玩耍,还是他们学习交流的方法。

如果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老师是大人,个子高,在他们眼中老师就像巨人一样,如果身为老师的我们再时不时以成年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孩子,那么在孩子的脸上,有的不会是笑容,而是充满了惧怕,从而对老师敬而远之。

所以,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应当包容孩子,引导他们,关爱他们。

幼儿园中班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园中班教师读书笔记

上海市浦东新区澧溪幼儿园读书笔记:站在孩子的高度储佳妮《站在孩子的高度》这本书,是利用一个个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来告诉我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

告诉我用什么方法把爱传递给孩子,让他如何去感受到我的爱。

同时让我学会了怎样与孩子沟通,怎么说他会听你的,能让他明白你的意思。

教会了我如何把握孩子在不良情绪时怎样去安抚他,让他乖巧的解开心结。

也让我懂得了陪孩子一起玩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让孩子通过玩耍来不断地探索、发现自己身边的事和物,从中提高孩子自身各方面能力。

书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的最高精神需要是自尊心得到滋养。

其实很多时候,在家庭教育中也可以引申到学校教育中,父母可能更多地习惯于对孩子说,这样做不对,你应该怎么怎么做。

我们老师可能会说就是按照这个样子来画画,你那样画不对,应该怎么怎么样。

我们把孩子当孩子,觉得孩子某些想法是幼稚的不成熟的需要引导的。

但站在孩子的立场,在他们儿童的世界,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正确。

陶行知先生也曾有过这样一句话,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

是啊,自尊心是人的本性,孩子生来就有自尊意识。

可小孩因为小,当他受委屈挨打骂时,除了用哭和捣蛋没有别的能力来反抗。

很多时候,他服从于父母的安排,也只是他明白胳膊拧不过大腿而暂时妥协。

所以,请蹲下去,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同样的高度,用商量的语气和他对话,耐心倾听他的想法。

这种以尊重为前提的教育,效果远胜于说教教育,乖孩子教育、听话教育。

虽然我们都知道要倾听孩子的想法,说教教育是无效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当我们面对孩子的坏习惯时应该怎么做呢?这让我想到了班级中的幼儿陈思翰,当这个孩子遇到不顺心地事情时他会用哭、发脾气和倒地撒泼来表达自身的不满,刚开始的时候反复劝导和教育他只取得了一时的效果还是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没过几天孩子又重蹈覆辙了,看到这本书后我借鉴了书中的好办法,采用撤离法和冷落法。

读《站在孩子角度谈教育》有感

读《站在孩子角度谈教育》有感

读《站在孩子角度谈教育》有感很有幸利用两天多的时间读了北京师范大学自身教授顾明远的一本书《站在孩子的角度谈教育》虽不能字字细细品味每句其中的精华,但也大致粗略的领悟了顾教授的一些观点,他在每篇前都有自己的观点题词。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什么,是尊重是理解,是处处为对方着想。

有爱才是教育的源泉,顾教授说“爱”首先是尊重。

尊重每一位学生。

教师在学校中的位置决定了要对学生尊重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为了学生好。

”有了这样的说辞,体罚、训斥、拖课压课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就理直气壮了起来。

爱是包容,是相互信任。

孩子难免会出现错误,然而一次次的犯错会影响到老师的心情,所以要向妈妈包容自己的孩子那样包容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从而打动他们,从心里自觉愿意听你的话,打心眼里喜欢你。

二、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兴趣是什么是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之天性。

对一件事情非常感兴趣想去探究的时候就是成长的机会,所以平日教学中激趣很重要,如果调动起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的欲望,同时要放手学生,真正的把角色转换好,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孩子是学习的主角。

三、教师育人在细微处;教师的一言一行要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要自己先做到,原来看到过一些消息说要给孩子布置作业结果学生大喊着太多了,社会各界也要求减压,少布置作业,那么作业的多少如何衡量呢?有的老师就把当天的作业自己也写一遍,看看能再多长时间完成,从而考虑孩子是否能接受。

还有的老师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这样也非常好。

因人而异,顾明远教授也说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平日我们要求学生要爱惜粮食,然而在平日我们却挑肥拣瘦,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一个退休老妇人在过马路的时候看到红灯没有过,然而这时路上也没有过往的车辆,她依然站在原处,有个人就很好奇问她,没有车你怎么不过呢?老妇人回答这是红灯。

你过了又没有人看到?她说,也许在这高楼丛林里的窗口正好有一位小朋友正看着我,也许我这一过就影响到了她。

站在孩子的高度去读孩子们的世界——读薛瑞萍老师的《我们二年级啦》有感

站在孩子的高度去读孩子们的世界——读薛瑞萍老师的《我们二年级啦》有感

站在孩子的高度去读孩子们的世界——读薛瑞萍老师的《我们二年级啦》有感“童年是我们的来路,由于傲慢和愚蠢,这路被大多数人所遗忘——我们们需要重温和回顾;童年意味着生长和创造,这力量很多人熟视无睹——我们需要看见和汲取。

所以读童书是所有教育者的必需。

”这是薛瑞萍老师的《我们二年级啦》中的“十一月:我有一群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这部分内容中的一句话。

我感觉这一句话给了我深思,是呀,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整天与花一般的年龄打交道,如果我们不用花的声音去滋润花的心灵,我们何谈看到骄人的花期?我们每个人从童年走过,今天我们又有机会重温童年的梦,可是我们仅仅剩下一颗慢慢衰老的心,所以我们站在孩子的高度去读孩子们的世界,确实是困难了不少,但是薛老师却做的那么从容。

从表面上看薛老师做的很简单:薛老师爱和孩子们一起去朗读,不管是书上的故事还是孩子们的作品,薛老师都能读出不同的韵味来,学起知识来也得心应手了不少,把复杂工作变得即简单又高效,但是是做起来,得抛开多少杂念才能入境?王财贵教授也曾经说过“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他说教孩子很简单,其实只用说:“小朋友,跟我念。

”听起来是再简单不过,可是我们做起来却是那么的牵强。

因为这需要一定的功底和不灭的童心,需要有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意志和信念,更需要站在孩子的高度去读孩子们的世界。

教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虽然也知道朗读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最好途径。

,默读看不懂的,通过朗读却能够听懂,这很奇妙。

第一,因为朗读,默默硬读的艰难和生涩得以消失或者缓解,连贯流畅的朗读,让文意和思维变得连贯流畅;第二,语调也是一种奇特的语言,富于乐感的朗读更是一种音乐化的语言,能够为你的理解提供强大而温暖的助力。

第三,人有一个特殊的器官,能在听话的时候进入讲话者的思维,感应讲话者的思维。

如果父母、教师所读的东西是自己深刻理解、深深感动的,这种理解和感动也可以传染给孩子。

站在孩子的高度

站在孩子的高度

《站在孩子的高度》读后感
读了不少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我个人认为《站在孩子的高度》这本书对于我这位不合格的妈妈来说,有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读了刘维隽老师的这本《站在孩子的高度》,一书让我懂得了教育孩子,除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外还有新的家教方法。

让我从中的到了新的育儿经验,同时也增长新的知识。

刘维隽老师这本书,是在自己小外孙女小荷,结合西方的教育方式为题材。

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融入生活从中发现孩子的长处,利用陪在孩子身边玩耍。

让孩子通过玩耍来不断地探索、发现自己身边的事和物。

从中提高孩子自身各方面能力,来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从事情的各个方面来增长自己的阅历和判断能力等。

《站在孩子的高度》这本书,是利用一个个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来告诉我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

告诉我用什么方法把爱传递给孩子,让他如何去感受到我的爱。

同时让我学会了怎样与孩子沟通,怎么说他会听你的,能让他明白你的意思。

教会了我如何把握孩子在不良情绪时怎样去安抚他,让他乖巧的解开心结。

也让我懂得了陪孩子一起玩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现在工作忙,工作压力也大。

能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

但我认为还是要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

从玩耍中培养孩子的性格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动脑能力。

让他自己去判断什么谁对的,什么是错的。

自己需要什么和自己要要去做什么等。

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习惯养成中最好的老师。

就是陪孩子做一个游戏或是一家人出旅游货是一起在外面吃顿饭对孩子的帮助和熏陶因为是很大的,鼓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老师读书笔记—读站在孩子的高度有感

老师读书笔记—读站在孩子的高度有感

老师读书笔记—读《站在孩子的高度》有感老师读书笔记—读《站在孩子的高度》有感《站在孩子的高度》这本书讲了是关于七岁以前的孩子教育,因为我要面对一大群七岁以前的孩子,我不想错过这个教育他们的好方法。

本书三个观点值得好好研究:能否做到站在孩子的高度、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孩子的想法是你家教成功的关键所在。

今天摘录几个经典语录:让孩子心情宁静——在孩子面前说话一定要柔声细语,将音量降低到刚能听清楚为准,给孩子尽力建造一个宁静的环境,不使孩子烦躁。

管住自己的嘴,多阅读,不唠叨,多树正向样板,少去干涉孩子,多“降低身份”跟孩子平思、平蹲、平视、平坐,坚决杜绝貌似威严,颐指气使的态度和做法。

用威逼利诱不是好办法,威逼使孩子失去自信;利诱也不好,使孩子重器物轻精神价值,会让孩子变得不高尚。

让孩子情绪高涨的办法是要欢笑、幽默、有创意、与孩子一起游戏。

读了这本书让我感觉到“听话”教育和“乖孩子”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自我,扭曲了心态,丢失了独创力,凡事都跟在别人后面学,举国千人一面,万人一腔,随大流,跟人走,鲜有独立思考者和创新开拓人。

表扬能激励孩子的自信力,有指导性的表扬不但不会宠坏孩子,反而能有效促使他们坚持用努力来提高自己。

大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只需如下几条:欢快有趣充满童心,不吝表扬随时赞赏,绝不批评只作指导。

如果能够始终坚持这三条,您的孩子一定是乐观自信优秀的。

老师读书笔记—读《站在孩子的高度》有感《站在孩子的高度》这本书讲了是关于七岁以前的孩子教育,因为我要面对一大群七岁以前的孩子,我不想错过这个教育他们的好方法。

本书三个观点值得好好研究:能否做到站在孩子的高度、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孩子的想法是你家教成功的关键所在。

今天摘录几个经典语录:让孩子心情宁静——在孩子面前说话一定要柔声细语,将音量降低到刚能听清楚为准,给孩子尽力建造一个宁静的环境,不使孩子烦躁。

管住自己的嘴,多阅读,不唠叨,多树正向样板,少去干涉孩子,多“降低身份”跟孩子平思、平蹲、平视、平坐,坚决杜绝貌似威严,颐指气使的态度和做法。

幼儿园教师专业书籍读书心得《站在孩子的高度》

幼儿园教师专业书籍读书心得《站在孩子的高度》

幼儿园教师专业书籍读书心得《站在孩子的高度》示例文章篇一:《读〈站在孩子的高度〉有感》当我第一次看到《站在孩子的高度》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住了。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书籍呀,这得有多神秘又有趣呢?我想起了我的幼儿园时光。

那时候的我呀,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我觉得幼儿园就像是一个魔法城堡,而幼儿园老师呢,就像是城堡里最厉害的魔法师。

我的老师总是知道我们在想什么,她能给我们讲超级有趣的故事,带我们玩好玩的游戏。

我当时就在想,老师怎么这么厉害呢?现在我看了这本书,好像有点明白了。

原来呀,好的幼儿园老师是要站在孩子的高度的。

这就像是你和你的小伙伴一起玩搭积木。

如果你总是站得高高的,用大人的想法去指挥小伙伴,说什么“这样搭不对,要按照我想的来”,那小伙伴肯定不开心,积木也搭不好呀。

可是如果呢,你能蹲下来,和小伙伴在同一个高度,一起商量怎么搭积木,那这个过程就会变得特别有趣。

我有个邻居阿姨就是幼儿园老师。

有一次我去她家里玩,就看到她在准备第二天上课要用的东西。

我就好奇地凑过去问她:“阿姨,你都要准备啥呀?”阿姨笑着说:“我得想办法让小朋友们能轻松地学会新知识呀。

比如说我们要认识小动物,我不能就光拿图片给他们看,然后告诉他们这个是猫,那个是狗。

我得像小朋友一样去想,怎么才能让他们真的觉得小动物很有趣呢。

”我歪着头问:“那你咋做呢?”阿姨说:“我会把小猫小狗的小玩偶拿出来,让小朋友们摸一摸,感受一下它们的毛是软的还是硬的,还会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让小朋友们猜猜是哪种小动物。

”哇,我听了就觉得阿姨好聪明啊。

这不就是站在孩子的高度吗?就像你要是想给小伙伴分享你最喜欢的糖果,你不能就把糖放在桌子上,说这糖可甜了。

你得打开糖纸,把糖递到小伙伴嘴边,说“尝尝,可好吃了”。

在书里还讲到,站在孩子的高度就得理解孩子的情绪。

这可太重要了。

我记得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个小朋友的小皮球被别的小朋友不小心踢走了。

读《站在孩子的高度》有感

读《站在孩子的高度》有感

读《站在孩子的高度》有感1500字《站在孩子的高度》是一本以儿童教育为主题的书籍,作者文笔犀利、观点新颖,对于家庭教育和教师教育都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建议。

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被作者的观点和概念所打动,也对自己的家庭教育产生了很多的思考。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站在孩子的高度”来阐述他对于教育的理念。

作者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局限了孩子的思维和发展,而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尊重、理解和关爱孩子的特点和发展阶段,帮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和兴趣。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和故事,生动地展示了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虚心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和帮助他们成长。

首先,教育应该是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的兴趣、天赋和性格都不尽相同。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倾向于“标准化”,忽视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这使得很多孩子产生了自卑感和无助感。

而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站在孩子的高度,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理解他们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去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和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他们能够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其次,教育应该是关注孩子的情感和思维发展。

在书中,作者讲述了很多关于孩子情感和思维发展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让我们了解到情感和思维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作者认为,情感和思维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在身心健康、情感稳定的情况下,孩子才能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孩子积极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情商和情感管理能力,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再次,教育应该是与孩子互动和沟通的过程。

书中的案例和故事都强调了教育过程中与孩子的互动和沟通的重要性。

作者鼓励父母和教师要真正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与他们进行真诚而尊重的对话。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亲师关系,让孩子能够真正地接受教育,并在与他人交往中学会相互尊重和倾听。

幼儿园教师专业书籍读书心得《站在孩子的高度》

幼儿园教师专业书籍读书心得《站在孩子的高度》

幼儿园教师专业书籍读书心得《站在孩子的高度》读《站在孩子的高度》这本书啊,就像突然被拉进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童话王国。

你以为你很了解孩子吗?读完这本书才发现,之前自己就像个在孩子世界里乱闯的大笨熊。

在幼儿园里,我们这些老师常常觉得自己是无所不知的“超人”。

可这本书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在我耳边悄悄说:“嘿,你那套可不行,得站在孩子的高度看看。

”就好比孩子看一朵花,那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们能看到花瓣上的小绒毛像一个个迷你的小刺猬,我们呢,可能就只看到了一朵普通的花。

这差距就像天和地,一个在云端幻想,一个在泥里茫然。

书中的很多例子让我笑得不行又深受启发。

孩子为了给小蚂蚁搭个房子,可能会把整个教室都弄乱,在我们眼里那是一片狼藉,可在孩子心中,那是伟大的建筑工程。

我们就像那只守着奶酪的小老鼠,只看到秩序被破坏,却没看到孩子心中那座宏伟的蚂蚁城堡。

以前我觉得孩子的一些想法特别荒诞,就像长了翅膀到处乱飞的气球。

可现在明白,那是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宇宙里的星星还闪亮。

孩子说他想飞到月亮上去和玉兔聊天,我不再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而是充满诗意的幻想。

我们应该像火箭的助推器,助力他们的幻想飞翔,而不是像剪刀,剪断那想象的翅膀。

站在孩子的高度,就像走进了一个缩小版的迷宫。

每一个转角都有惊喜,他们的喜怒哀乐就像多变的天气。

前一秒还在为一颗小糖果笑成一朵花,下一秒可能就因为积木倒了哭得像个小泪人儿。

我们要像气象预报员一样,精准地捕捉这些情绪变化。

这书还让我意识到,我们老师有时候像个蹩脚的翻译。

孩子用他们独特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我们却常常理解错误。

我们得变成最棒的翻译官,把孩子那些看似莫名其妙的话语,准确地翻译成他们内心真实的情感和需求。

当我们真正站在孩子的高度,会发现他们的世界是那么的纯净、美好。

就像一泓清泉,清澈见底,每一颗小石子都充满了故事。

和孩子相处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场奇妙的冒险,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读后感《父亲,是你决定了孩子的高度》

读后感《父亲,是你决定了孩子的高度》

读后感《父亲,是你决定了孩子的高度》读后感一嘿,朋友们!我刚读完《父亲,是你决定了孩子的高度》这本书,心里那叫一个感慨万千呐!书里说的那些事儿,真的让我深有体会。

就比如说,一个好父亲,那可真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明灯啊!可不是随便糊弄一下就行的。

父亲的一举一动,那在孩子眼里都是大事儿。

想想我小时候,我爸总是忙工作,很少陪我。

我当时心里可失落了,总觉得他不在乎我。

现在明白了,他其实也不容易,可在孩子心里,陪伴真的太重要啦!还有啊,父亲的教育方式也能决定孩子能飞多高。

要是整天凶巴巴的,孩子心里得多害怕,哪还有勇气去探索世界?但要是能耐心引导,鼓励孩子去尝试,那孩子就像有了翅膀,能飞得又高又远。

我就在想,等我以后有了孩子,我可得当个好父亲。

多花时间陪孩子,给他满满的爱和支持,让他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能站在更高的地方看世界。

这书真的让我好好反思了一下,父亲这个角色,责任重大啊!读后感二亲人们,我跟你们唠唠我读完《父亲,是你决定了孩子的高度》的感受哈。

刚翻开这书的时候,我还没觉得咋样,可读着读着,哎呀妈呀,句句都戳我心窝子。

你说这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咋就那么大呢?书里讲的那些例子,有的父亲以身作则,孩子也争气;有的父亲不管不顾,孩子就走了弯路。

这差别也太大了!就像我邻居家那小孩,他爸天天喝酒打牌,也不管孩子学习,这孩子现在学习成绩差得要命,还调皮捣蛋。

再看看我表哥家,表哥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运动,他家孩子那叫一个优秀,有礼貌学习还好。

我就琢磨着,以后我要是当爸了,我得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

不能偷懒,不能耍赖,得让孩子觉得他爸靠谱,值得他学习。

而且啊,这父亲还得学会和孩子好好沟通。

不能孩子一犯错就打骂,得听听孩子咋想的,给他讲道理。

不然孩子心里有委屈都不敢说,多可怜呐。

反正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当父亲可不是简单的事儿,得用心,得负责,才能让孩子站得高,看得远。

我可得好好准备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读后感

《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读后感

《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读后感•相关推荐《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读后感1在最后一段时间的工作中学校领导的为我们每个教师推荐了一本教育书籍。

当我看到书的名字的时候《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就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带着热情我开始了对于这本书籍的阅读之旅,一开始我从前面开始阅读,感觉文字很枯燥,但是我的学习热情很高,所以坚持读了几十页,始终是因为枯燥而没有坚持下来。

后来李老师跟我要书,想想没有读完,挺可惜的,于是我决定先看看后面的教书育人的篇目。

这个章节的内容让我有种清新的感觉,也对于之前自己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冲击。

突然发觉自己的教育理念,自己的教育视角是那么的狭隘,总是把目光盯在学生的成绩上面,盯在学生的一些小小的细枝末节错误上面。

其实我们应该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关注孩子本身,关注孩子自身的提升,关注孩子的自身世界,平等尊重的对待每个孩子,从孩子自身的需要出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最为老师应该扬长避短,让每个孩子的优点都能够得到发挥。

教育与我们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同时也是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大事。

就像这本书中谈到对于教育的重视一样。

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强自身素养的提升,不断地学习,更新教育理念,这样自己才不会落伍,才会有长流水。

《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读后感2假期里,有幸拜读了顾明远老先生写的《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一书,感触颇深。

书中精选了数十篇顾明远老先生的教育随笔,内容涵盖: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教书育人、教师发展、童心与教育等方面。

看完之后,令人深思,给人启迪。

书中谈到顾先生在参加成都市“减轻课业负担”的座谈会上,一位小学生发言说到,希望国家定一天“无作业日”,就像“无烟日”“无车日”一样,另一位小学生说到,作业还是要的,但希望老师不要布置那种枯燥的、反复练习的作业。

站在孩子的高度

站在孩子的高度

站在孩子的高度綦江县中山路小学何勇霍姆林斯基曾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每一个孩子都是处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想象,他们有自己独具魅力的表达方式。

怎样促进每一个孩子个性的发展,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作为教者,我们必须站在孩子的高度,尊重每一个不同年龄特征的孩子,创设一种全新的课堂,让他们在愉悦、自信的学习氛围中发展潜力,茁壮成长。

一、尊重孩子,多一份期待。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

在传统教育中,所谓的“师道尊严”根深蒂固,孩子从心理上与教师之间往往存在着距离,甚至是畏惧。

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个性受到抵制,更不必说发展和创新。

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尊重学生,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表现自我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发展。

实践证明,孩子得到尊重,学习心理轻松,信心十足,思维活跃,积极主动;教师尊重孩子,师生关系融洽、民主,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孩子的思想品质、身心健康、文化科学等素质得到愉快地发展,这是教学成功的秘诀。

曾经在一次公开课上看到过这样一个细节:课堂上,教师在学生发言时,轻轻走到学生身边,蹲下身来耐心地倾听。

这一情景让我感动,也倍受启发。

教师给孩子以尊重,孩子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推动自尊,他们就会推动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

记得一次上课时,我惊异地发现一位性格内向、平常说话声音很不的男生竟也颤颤微微地举起了小手,不容思索,我立即把机会给了他。

尽管他的回答不尽完美,但我还是特地表扬了他一番。

没想到从那以后,这位平常不爱表现、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表现越来越出色,成绩也稳步提高,与我的关系也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实习体会:和孩子站在同一样高度

实习体会:和孩子站在同一样高度

实习体会:和孩子站在同一样高度
在我进行教育实习的过程中,我有一个很重要的体会,那就是和孩子们站在同一样高度非常重要。

这意味着不仅仅是身高上的平等,更是指在交流和互动中,尊重孩子们的思想,需求和感受。

我曾经在一所小学的实习中,负责带领一群年龄在8到10岁之间的学生。

一开始,我尝试着以传统的方式教育他们,以我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引导他们学习。

然而,我很快意识到,这种单向的教育方法并不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于是,我决定改变策略,我开始与孩子们进行更多的对话和互动。

我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我也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参与到决策和规划的过程中来。

通过这种改变,我发现孩子们开始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他们变得更加乐于学习,因为他们感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和听到了。

他们也更愿意与我合作,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平等的伙伴,而不仅仅是被指导的对象。

除了尊重孩子们的声音和意见,我还发现与孩子们站在同一样高度还可以帮助建立更强的信任和关系。

当孩子们感受到我真正关心他们,并且认真听取他们的想法时,他们愿意更加开放和诚实地与我交流。

这种互信关系使得教学过程更加顺利和有效。

通过和孩子们站在同一样高度,我不仅仅成为了他们的老师,更成为了他们的朋友和支持者。

我相信这样的关系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潜力,同时也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教育者。

读《站在孩子的高度》有感

读《站在孩子的高度》有感

读《站在孩子的高度》有感引言
简要介绍《站在孩子的高度》及其作者
个人选择阅读这本书的背景和动机
第一部分:作品概述
书籍的出版背景和教育意义
书中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作者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第二部分:教育理念的探讨
站在孩子的高度理解孩子的重要性
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
与孩子建立信任和沟通的桥梁
第三部分:教育方法与实践
书中介绍的具体教育案例和策略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教育方法
这些方法对改善亲子关系的作用
第四部分:书中故事的启发
书中描述的亲子教育故事
这些故事对个人教育观念的影响
从故事中得到的教育智慧和灵感
第五部分:现实意义与应用
《站在孩子的高度》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如何将书中理念应用到实际教育中
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建议
第六部分:个人感悟与反思
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对比个人教育经历与书中理念的差异
对教育本质和目的的新认识
结语
对《站在孩子的高度》的整体评价
书籍对个人教育观念的影响
推荐阅读的理由和期望读者获得的收获
附录
书中的重要观点和引用
相关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参考文献
个人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

实习体会:和孩子站在同一样的高度

实习体会:和孩子站在同一样的高度

实习体会:和孩子站在同一样的高度
小时候的我们,渴望长高再长高,长到可以跟周围的大人站在一样的高度,总觉得这样可以不被忽视,那时候我们还小,却那样害怕被忽略,虽然什么都不懂,但知道那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当我站在孩子们面前时,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十多年前,我也在无忧无虑的奔跑,在欢笑,在撒娇,在享受世间一切的美好。

很难形容现在站的这样高看着这群孩子纯真的笑脸是怎样的感受,那么天真无邪,那样美好。

我的小世界好像幸福的开满了鲜花,还有什么花朵能美得胜过孩子真诚的笑容。

但我知道,孩子们一定更乐意跟我一起奔跑,跟我一起开心。

喜欢跟孩子奔跑,站在一样的高度倾听他们的一切,参与他们的成长和快乐。

风掠过耳际暖暖的,它也在跟我们一起欢舞,那个温馨的下午,我成了孩子中的一员,我是他们的大孩子,没有距离感,跟他们靠的很近很近。

在我看来,师友互动可以在任何时候,只要孩子需要你,那就是最好的时机。

为了教育而教育,为了要求而要求,为了任务而任务,似乎只能建立与孩子间的桥梁,孩子害怕走近。

欣赏我们班的陈老师,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乐意倾听
孩子的心声,低下头,弯下腰跟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

对于那些浮夸、表面公式化的课堂画面,我想这样的画面更能发人深省,那是老师和孩子,也是伙伴和伙伴。

几天的观察和小细节,让我对这个老师很有好感,至少对于尊重孩子她做的很好。

请乐于和孩子站在一样的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站在孩子的高度》有感
《站在孩子的高度》这本书讲了是关于七岁以前的孩子教育,今年我又捡起再读,因为我要面对一大群七岁以前的孩子,我想不能再错过这个教育他们的好方法。

本书三个观点值得好好研究,那就是站在孩子的高度、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孩子的想法,这是家教成功的关键所在。

《站在孩子的高度》这一本书,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影响以及带来的有效促进作用。

我想,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学校与家长共同完成的,所以了解家庭教育,对我们教师学校的教育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这本书以可爱的小外孙女小荷的教育案例为线索,将姥姥自已对早教的理解与实践融入在里面,她一点不苛求小荷学习文化知识,相反她一个劲鼓励小荷玩,她陪着一起玩,姥姥认为孩子在小时候吸收性最强,就要给孩子们最高效的学习方式,玩则是最好的方式,宝宝们通过玩,通过对外界环境的不断探索,来发展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来感知这个未知的美好世界。

读了姥姥的这本书后,我们就能得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保护人性,是育人。

爱因斯坦曾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剩下的就是人性呀!”从这本《站在孩子的高度》的点点滴滴中可以看到刘姥姥对保护小荷的人性做得是如此的到位!她用实际的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教育,如何给孩子自由,如何智慧的爱孩子,如何巧妙地与孩子沟通,如何处理孩子的不良情绪,如何陪孩子一起玩等等。

如果你想让孩子一生幸福,如果你想让自己后半辈子幸福,如果你想整个世界都幸福,那就快来读读这本书吧,相信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刘维隽不仅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中,她从来没有放弃过思考,且能够把教育的命题置于广阔的社会大背景下,放眼世界、着眼未来,开始学习儿童早期教育,并施教于健康快乐的孙女小荷。

用刘姥姥自己的话说:上大学的目的只有一个,未来做位好姥姥。

如果说《序言》的大量篇幅都是客套话,那么关于刘姥姥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介绍,则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和睦幸福的家庭是育儿的最好课堂。

往往成绩优异的孩子都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往往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孩子,他的背后或多或少跟家庭有关。

家庭美满幸福,父母彼此恩爱,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才能快乐成长。

真正爱学习、爱生活的孩子一定是快乐长大的孩子。

读了这本书让我感觉到“听话”教育和“乖孩子”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自我,扭曲了心态,丢失了独创力,凡事都跟在别人后面学,随大流,跟人走。

其实表扬能激励孩子的自信力,有指导性的表扬不但不会宠坏孩子,反而能有效促使他们坚持用努力来提高自己。

大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只需如下几条:欢快有趣充满童心,不吝表扬随时赞赏,绝不批评只作指导。

如果能够始终坚持这三条,您的孩子一定是乐观自信优秀的。

一本好书,带给人一生获益。

“美”来自书香,作为幼教这一行,我们更应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书中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吸取新的教育经验,教育理念,用我们的知识带动家长的全新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