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合集下载

教育发展五年(2020-2025)工作规划

教育发展五年(2020-2025)工作规划

教育发展五年(2020-2025)工作规划前言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

在新时代下,我国教育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切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本文旨在探讨2020-2025年的教育工作规划,并制定一系列可行的目标和措施,以期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宏观目标1.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全民教育公平化、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现代教育制度建设。

2.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素养,努力将教育改革成果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3.面向未来,加快推进新时代智慧教育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的科技含量和效果,实现教育与科技融合。

4.加快环境和安全教育改革,全面夯实健康、安全和绿色发展教育基础。

5.推进学前、义务、普通高中等教育发展,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强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享有公平、优质、可持续的教育。

具体目标和措施一、学前教育目标到202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0%,全国学前班(幼儿园)配置率达到80%以上。

措施1.加快中西部及农村地区学前班(幼儿园)建设,推进乡村幼儿园“双师”制共建共享,提高覆盖面。

2.健全学前教育区域配套政策,确保学前教育资源优先供应,提升学前教育服务质量。

3.推广“二胎政策”,加强园所和家长之间的协作,搭建高效、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平台。

目标到2025年,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阶段实现初步分层,“三级教育”初步被消除。

措施1.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措施,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加大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

2.推进初中阶段分层建设和三级教育的消除,重视学生的多元发展和个性化教育。

3.利用数字教育技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职业教育目标到2025年,职业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高水平“高职+”和“双师型”职业院校实现布局全国。

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3篇)

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3篇)

一)当今我国正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基础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类发展的根本途径,优先发展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正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时期,也是我校抢抓机遇,提升办学水平,树立办学品牌,实现腾飞的最佳时期。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

以争创省级标准化先进学校为契机,和谐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

以“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喜欢、教师自豪”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追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平生发展奠定基础,努力打造特色教育品牌,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位于包括县直小学在内的全部学校前列,成为一所“底蕴深厚、质量上乘、特色鲜明、发展和谐”的知名农村小学。

1、办学思想:依法施教,加强学校管理,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全面实施教师专业化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教育技术,借助老中青教师“传帮带”作用,做好“蓝青工程”,鼓励开辟创新,创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2、办学条件: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人文化工程,精细化管理工程和教师专业化培训工程,为实现“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喜欢、教师自豪”的办学目标创造条件。

3、管理水平: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干部队伍达到“五好”,即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教师“业务精、素质高、能敬业”;加强精细化管理,落实分层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中心小学的龙头作用,以“校内教研”、“校本教研”和“两级督察(县教育局、乡中心校)”为措施,搞好教科研活动,以管理队伍,以教科研促质量。

(一)办学规模学校五年内在保持原有规模的基础上进上步一提档升级,力争在 xx 年末申请晋级“省级标准化建设先进学校”,抓住争创“省级标准化先进学校”建设的有力契机,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力争在五年内使学校规模更上一层楼,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5.03•【字号】穗府办〔2017〕22号•【施行日期】2017.05.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穗府办〔2017〕2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教育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5月3日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目录“十三五”时期是广州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胜阶段。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支撑广州“三中心一体系”战略布局和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根据《广东省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和《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广州教育系统紧紧围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基”的核心理念,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以赴抓改革、提质量、促公平、转作风、惠民生,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服务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坚持协调发展,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

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普及。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00%,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51%,高中毕业生升(大)学率达94.55%,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实现零拒绝。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升全民教育水平 推进教育现代化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升全民教育水平 推进教育现代化

龙源期刊网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升全民教育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作者: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第04期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通过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并正式发布。

在第十四篇第五十九章“推进教育现代化”中,规划纲要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具体规划中,规划纲要除了提出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外,还提出要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

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

推动各类学习资源开放共享,办好开放大学,发展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整合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向全社会提供服务。

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制定国家资历框架,推进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

发展老年教育。

在增强教育改革发展活力中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全面加强体育卫生、心理健康、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创新兴趣和科学素养。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

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改善教师待遇。

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依法保障教育投入。

实行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教育督导,加强社会监督。

建立分类管理、差异化扶持的政策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完善资助体系,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16-03-18)。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出台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出台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出台2021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纲要,这标志着中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纲要明确了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路线图,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教育工作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纲要的出台,是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的指导性文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在2035年前,中国将形成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实现全民素质教育目标,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纲要明确了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即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发展水平跃升,形成全面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教育体系,构建完整的、全面的、开放的、创新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促进全社会教育公平,提高国家综合国力。

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西部和农村教育发展,改善基层教育条件,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将有助于缩小城乡、地区、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方面,规划纲要强调要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激励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还要推动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健全教育质量监测评价机制,持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

在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方面,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

要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实现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增加职业教育资源,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1《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近日,自治区政府印发《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三五”广西教育发展目标、三大主题、八项重点任务、七项教育改革等进行了论证说明。

“十三五”广西教育发展目标既有定性目标,也有定量目标,其中,定量目标主要包括:学前三年毛入园率2020年目标设定为90%,比《广西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目标高20个百分点,比《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高5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2020年目标设定为95%,与《广西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目标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持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2020年目标设定为90%,与《广西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持平;高等教育发展指标到2020年,广西每10万高等教育在校生数目标为2500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目标为40%,与《广西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目标一致,但仍比《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低10个百分点;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比《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10.8年的目标低0.8年。

《规划》明确,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是“十三五”广西教育改革发展的三大核心主题。

“十三五”广西教育发展八项重点任务分别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加快国际化步伐,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规划》提出,“十三五”广西教育发展七项改革主要包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管办评相对分离的教育治理体系。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国家《教育现代化2035》总体目标和战略规划正式正式发布,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中引入“十三五”规划,全面准确把握把握把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十三五期间,将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推进和深化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变革,紧扣学科发展、技术改革、办学运行、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既重视坚实的基底建设,又重视系统的创新研究,注重结果导向,更多地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完善教育现代化建设。

一是提高投入效果,将坚持效玴发展,提高投入水平和效益,提升财政教育投入的结构效应。

规则性投入,加强政府教育投入的质量效果,重点抓好精准资助、校企协作和公共资源分配。

二是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建立健全激励教育发展机制,加大对优秀教育资源的支持力度,逐步形成优质资源公平发放的机制和法规制度,深入探索和实施教育资源共享的集成服务平台。

三是提升教育改革创新,大力促进教育创新,把创新和研究融入教育改革中,以科学研究成果和社会需求为指导,加强科技发展、创新思维、国际交流联系。

同时,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分制和开放教育,拓宽学科资源,实施教育素质测评,提升办学水平。

四是深化人才培养改革,重视发展师资队伍和加强培养工作,优化发展结构,强化继续教育和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人才改革,推进全民参与教育。

五是推动教育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教育管理平台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教育监督监测机制,开展开源教育行动,实施教育普及平台建设,支持教育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教育产业化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强和改进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艺术以及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及服务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陇南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陇南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陇南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9.30•【字号】•【施行日期】2016.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发展规划正文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陇南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陇政办发〔2016〕10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省驻陇南有关单位:《陇南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9月30日陇南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陇南教育标准化建设,更好地服务我市“433”发展战略和“幸福美好新陇南”建设目标,根据国家、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甘肃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陇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一节发展成就“十二五”期间,陇南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教育服务能力、人才支持能力、文化引领能力显著增强,全市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十三五”时期加快实现教育标准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全市在园幼儿人数达到78263人,比2010年增长2.4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3.17%。

小学在校生数19.6万人,小学入学率达到100%。

初中在校生数9.7万人,初中入学率达到90.20%。

高中阶段在校生数8.5万人,毛入学率达到82.37%。

职业教育规模持续扩大,职普学生比例提高到3.9:6.1。

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

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

篇一:《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教育局)》日照市岚山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一、“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办学条件标准化省级和国家级验收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依法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健康、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原则,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切实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步伐。

学前教育抓提升,义务教育抓规范,普通高中抓创新,职业教育抓特色。

确保教育健康发展,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新岚山提供更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任务目标战略总目标“十三五”期间,岚山教育要瞄准学校建设现代化、教育发展特色化、教育管理规范化目标,紧紧围绕学生的终身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凸显各级各类教育的育人功能,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优化教育资源为重要支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教育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具体目标(1)学前教育。

到2020年,全面建立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资源充足、公益普惠、优质高效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使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100%;全区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5%。

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合理确定公共财政对学前教育成本的分担比例,切实做到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保发展;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更加合理。

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规模不断扩大,全区城乡100%的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条件标准,镇(街道)中心幼儿园100%达到省示范幼儿园标准;幼儿园教师数量和质量基本满足,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5%以上,教师资格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加快学前教育现代化水平,幼儿园保教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2)基础教育。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为100%,年度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

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

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

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背景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特别制定了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

目标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推动教育现代化和质量提升,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担当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实现教育公平与优质并重。

重点任务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包括:1. 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和质量: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2. 加强中小学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加大高等教育建设力度: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加强产学研合作。

4. 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加强与产业发展的对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确保教育质量和公平。

措施和政策为实现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包括:1. 加大教育投入: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2. 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学科设置,推进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4. 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教育管理体制。

5.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合作,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总结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13个五年计划

第13个五年计划

第13个五年计划工作目标1.提升内容质量与多样性:在未来的五年中,我们将致力于提升编辑内容的质量与多样性。

这包括深入研究各类话题,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也要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我们将通过定期的编辑培训和知识更新,确保每一位编辑都能提供高质量的内容。

2.优化编辑流程与效率:为了提高编辑效率,我们将优化现有的编辑流程,包括使用更先进的编辑工具和软件,以及改进团队合作模式。

我们将建立更明确的任务分配和进度追踪机制,以确保每个项目都能按时完成,同时也提高编辑团队的工作满意度。

3.拓展读者群体与市场:在未来的五年中,我们计划通过多种方式拓展读者群体和市场。

我们将研究不同读者的需求,提供更多符合他们兴趣的内容,并通过各种营销策略和渠道,吸引更多的读者。

同时,我们也将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扩大市场份额。

工作任务1.深入研究各类话题: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内容,我们将组织编辑团队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包括定期参加相关行业的会议和研讨会,与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以及使用最新的研究工具和资源。

我们也将定期进行内部培训,以确保每一位编辑都有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2.优化编辑流程:我们将对现有的编辑流程进行全面评估,找出瓶颈和改进点。

我们计划引入更先进的编辑工具和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我们也将改进团队合作模式,建立更明确的任务分配和进度追踪机制,以确保每个项目都能按时完成。

3.拓展读者群体: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拓展读者群体。

首先,我们将进行市场调研,了解不同读者的需求和兴趣。

然后,我们将根据这些信息提供更多符合他们兴趣的内容。

最后,我们将通过各种营销策略和渠道,如社交媒体、广告和合作,吸引更多的读者。

4.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我们将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这可能包括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寻找新的收入来源。

我们将成立专门的小组,负责研究和实施这些新的商业模式。

任务措施1.加强内容研发与创新:为了提升内容的质量和多样性,我们将设立专门的内容研发部门,负责追踪热点话题、研究读者需求,并开展内容创新工作。

确定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

确定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

龙源期刊网
确定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
作者:
来源:《决策探索》2017年第03期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是近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指导性文件。

《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全民终身学习机会进一步扩大,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体系制度更加成熟定
型,人才供给和高校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民。

《规划》从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优化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任务。

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提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强化实践动手能力。

创新育人方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

完善教育质量标准、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测制度,构筑质量保障体系。

《规划》还强调要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提供多样化教育产品和服务。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推动“互联网+教育”新业态发展。

统筹推动教育开放,强化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完善中外人文教育机制,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各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各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规范%)
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
生师比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普通高中
特殊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
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小学(台)
初中(台)
普通高中(台)
中等职业学校(台)
建立校园网学校比例
小学(%)
初中(%)
普通高中(%)
中等职业学校(%)
继续教育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
人力资源开发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附件2
各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指标
2014年实际
2015年目标
2018年目标
2020目标
学前教育
在园幼儿数(万人)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九年义务教育
在校生数(万人)
适龄儿童入学率(%)
巩固率(%)
高中阶段教育
在校生(万人)
毛入学率(%)
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万人)
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万人)

教育发展五年(2020-2025)工作规划

教育发展五年(2020-2025)工作规划

教育发展五年(2020-2025)工作规划2000字教育是国家的基础和未来,为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提出了教育发展五年规划(2020-2025)。

本文将针对这个规划,就教育发展方向、目标与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一、教育发展方向1.破解教育领域难点问题。

针对当前学生苛求成绩、教育体系存在的不平衡等问题,提出推动素质教育实施、加强课程规划、深化教育改革等方向。

2.优化教育发展结构。

加强各地区中小学教学、幼儿园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破解教育资金捐赠重点问题,优化城乡教育不平衡发展现象。

3.促进教育公平。

更加注重优质教育资源向基础教育倾斜,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使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更快提升。

二、教育发展目标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通过制订更优化的教育政策和资金分配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投入效益,使得教育资源在广大学生中更为均衡。

2.普及中小学教育。

计划在五年内实现全国范围内初中、高中乃至小学和幼儿园资源覆盖,上学困难家庭更容易获得教育资源。

3.推进国际化教育的应用。

为了适应全球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实施大规模招生、运用信息化技术和线上学习等手段,积极开展全球化教育。

4.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

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在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等方面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5.提高教育质量和学习成果。

经过系统、全面、科学的教育改革和措施落实,实现教育水平快速提升。

通过推广当前最先进的教育技术(VR 和 AR 等),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认知世界,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6.社改革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科技和信息经济快速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

面对习惯性思维和教学方式不变等一些老问题,我们将实施教师培训计划,让中国教育走得更快、更好。

三、教育发展措施1.优化教育政策和资源。

通过多样性、整合性、协同性等方针,使得教育资源在广大学生中或灵活化、流动化、共享化。

积极推进信息化、现代化教育新理念制定与实施,让教育发展跟上时代的发展。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提升全民教育水平 推进教育现代化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提升全民教育水平 推进教育现代化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提升全民教育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作者: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6年第04期新华社受权于3月17日全文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16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

纲要共分为20篇: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发展新体制;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全力实施脱贫攻坚;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在第十四篇“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中,规划纲要提出,把提升人的发展能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水平,着力增强人民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加快建设人力资本强国。

在第五十九章“推进教育现代化”中,规划纲要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

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向中西部和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

科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育布局,努力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基本实现县域校际资源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5%。

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等方式,解决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教师短缺问题。

改善乡村教学环境。

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加强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10.14•【字号】津教委[2014]64号•【施行日期】2014.10.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津教委〔2014〕64号)各高等学校,各区、县教育局:根据国家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市教育系统启动"十三五"教育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现将《天津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各高等学校、各区县教育局要在11月10日以前,将本单位、地区"十三五"教育规划工作方案和组织机构报我委规划处。

2014年10月14日天津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十三五"是我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美丽天津,加快实现城市定位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发展的关键五年。

研究和编制好"十三五"教育专项规划,对于全面完成中长期教育规划目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至关重要。

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要求,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形成学习型社会,率先建成人力资源强市为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谋划,对全市"十三五"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部署安排,制定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市情民情的高水平、高质量规划,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编制原则"十三五"规划的研究编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坚持科学发展。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本文有删减)“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以新理念引领教育现代化(一)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持续向好,教育现代化取得新进展,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进入均衡发展新阶段,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前实现《教育规划纲要》2020年目标,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确立,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显著提升,继续教育持续发展,全民终身学习的态势初步形成。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我国学生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展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表现良好,我国成为国际工程联盟本科教育互认协议成员,一批高校和学科世界排名显著提升。

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

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有所缓解,国家助学制度更加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深入实施,贫困地区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改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加。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职业学校每年输送近1000万名技术技能人才,开展培训上亿人次。

普通本科高校累计输送2000多万名专业人才。

高等学校牵头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产出了一大批服务国家战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成效明显。

教育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教育投入实现历史性突破,2012年首次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生均拨款制度逐步建立,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强区必先强教,教育强则文化盛,教育强则经济兴。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我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以及提升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及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 XX 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才发展规划要求,制定 XX 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一) 取得的主要成绩 XX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

“十二五” 以来, XX 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了学前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职业教育特色化、成人教育终身化的大教育格局。

通过加大投入、学区建设、布局调整等措施优化教育结构和资源,放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教育公平,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将XX 区建设成为“城市核心、文教名区、总部基地、千年商都、宜居城区” 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推进教育现代化取得显著成绩。

近年来,我区先后被认定为全国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示范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 XX 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XX 省教育收费规范区、 XX 省青少年国防教育示范区、 XX 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区; 2013 年 XX 区在全市率先通过 XX 省教育强区复评; 2015 年 XX 区高质量通过 XX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督导评估,在全面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全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独特而宝贵的经验。

1. 教育经费, 优先投入。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我区优先保障并确保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 , 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预算决算中逐年提高、区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全区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见表 1) 。

“十二五” 期间,教育经费累计投入 59. 46 元, 其中教育综合改造二期工程投入 4. 6 亿元,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投入 1. 7 亿元。

2015年,区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达 14. 59 亿元; 落实了教育系统绩效工资制度,使教师工资福利待遇达到“两相当” ; 支付教职员工住房货币补贴、七十岁以上人员住房补差共 2, 247 万元; 足额拨付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 3, 258 万元; 支付教育综合改造和校舍安全工程 1. 3 亿元,安排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 3873 万元。

表 1: 2011-2015 年区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执行情况序号经费情况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说明 1 预算内教育经31. 37% 33. 18%33. 22% 33. 23% 33. 97% 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在预算决算中逐年提高 2 教育财政拨款增幅 11. 87% 21. 80% 17. 21% 2. 35%13. 64% 区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区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9. 68% 15. 56% 12. 28% 1. 28%10. 09 % 3 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元) 3280.8 3431.13 3998.91 4741.12 5420.54 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元) 505.92 639. 01 841. 86 872. 81 1061.58 中学生均教育经费(元) 4503.73 4695.39 5431.50 6753.71 7767.01 中学生均公用经费(元) 553. 45 688.73 883. 84 950. 05 1034.93 2. 办学资源, 均衡优质。

区域教育资源丰富。

2015 年, XX 区共有区属公办中小学、幼儿园 93 所,其中完全中学 12 所、初级中学 10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2 所、中等职业学校 1 所、全日制小学 54 所、特殊教育学校 2 所、公办幼儿园 12 所。

区教育局设有区教师进修学校、区少年宫等 10 个直属事业单位。

我区有民办学历教育学校共 3所,其它民办教育机构 96 个。

有区级社区教育学院 2 所,社区教育学院街道分院 22 个。

区辖在校中小学生 127706 人、在园幼儿 26947 人(见表 2) ,区属教育系统在职教职工 8076 人。

学校硬件发展水平高。

XX 区公办学校生均校舍面积、师生比、班均学生、生均藏书、百生均计算机等指标达到较高水平 (见表 3) ; 中小学各类信息化设备配备覆盖具有较高水平,信息化应用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优化,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

表 3: 2015 年 XX 区办学条件情况统计数据类别学生与教师比班均学生数校舍总面积(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 总藏书(册) 生均藏书(册) 计算机总数 (台) 百生均计算机 (台) 小学 18. 14 40. 46 509888 8. 662275487 38. 63 13846 23. 50 初中 14. 39 43. 50 968651 15. 24 2903077 46 17401 27 高中 13. 88 46. 78 968651 15. 24 2903077 46 17401 27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高。

目前,我区教育系统在职高中、初中及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均为 100%,中小学教师合格学历持续高位提升,高中阶段学校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和在读研究生教师数量较快增长,小学、幼儿园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数量增长迅速,向本科化迈进(见表 4) 。

至 2015 年,区属学校在职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 6 名、全国先进工作者 6 名; 省特级教师16 名、省市级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 7 名、 XX 省 XX 优秀教师 19 名、省中学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52 名; 市优秀专家 1 名,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 203 名; 区级拔尖人才 9 名,区级名校长 15 名、区级名教师 111 名。

现有区级百千万培养对象 345 名、区级教坛新秀 320 名,后备干部 203 名; 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已成为我区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后备力量。

表 4: 2015 年 XX 区公办学校教师学历及职称情况统计表(区属)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幼儿园专任教师人数 3178 1769 1183 194 238 研究生程度人数 28 153 280 37 3 比例(%) 0. 88 8. 65 23.67 19. 07 1. 26 本科学历人数 2114 1554 1085 172 105 比例(%) 66.52 87. 85 91. 72 88. 66 44. 12 学历达标人数 3178 1769 1183 187 238 比例(%) 100 100 100 96. 39 100 高级职称人数 2 215 325 22 0 比例(%) 0. 06 12. 15 27. 47 11. 34 0 中级职称人数 2187 971 565 109 136 比例(%) 68. 82 54. 89 47. 76 56. 19 57. 14 优质均衡发展水平较高。

XX 区不断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布局调整、推进教育综合改造二期工程、更新配置教育设施设备,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等,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规范化学校达标率。

至 2015 年, 66. 7%以上的公办幼儿园达到省级优质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并拥有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幼儿园。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通过了规范化学校验收,建有数量足够,普职结构合理,条件达标规范的高中阶段学校。

目前我区共有 12 所高中,其中 XX 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5 所、省一级学校 10 所、市一级学校 2 所, XX 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1 所。

100%普通高中被评为 XX 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3. 教育质量, 内涵发展。

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优势。

2015 年我区高考本科率达到 56. 3%,创历史新高; 高分段尖子生多,理科总分 660 分以上的有 21 人,文科总分 630 分以上的有 11 人。

五所示范性高中继续发挥出龙头骨干作用,区属各校均大幅超过市预测目标,教育均衡取得较大成效。

中考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2015 年中考 750 分以上优秀生有236 人,占全市该分段考生的 38%。

各科平均分大幅度超出全市平均水平,七科总分 586. 5 分,比全市平均分高出 62. 8 分。

高考中考工作的优秀成绩充分显示了 XX 教育的综合实力,凸显出XX 教育在全市普教系统的排头兵作用。

表 5: 2011-2015 年 XX 区各级学校升学情况统计表年度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数升上初中人数升学率(%) 毕业生数升上高一级学校人数升学率(%)毕业生数考取高校人数考取率(%) 2011年 12701 12701 10013223 12960 98. 01% 9001 840992.07 2012年 11669 11669 10012889 12659 98. 21% 9653 887891.97 2013年11371 11371 10012575 12354 98. 24% 10621 969291.25 2014年11261 11261 10012735 12535 98. 43% 10252 978195.41 2015年 10543 10543 10011946 11762 98. 46% 10055 966396.1 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2015 年我区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为 46. 42%,体质健康达标率为 98. 62%; 学生参加国际赛事获奖43 人次,学生参加学科类竞赛市级以上集体获奖 68 项、个人 772人次; 艺术类竞赛市级以上获奖集体 41 项、个人 1210 人次; 体育类竞赛市级以上获奖集体 131 项、个人 946 人次; 科技类竞赛市级以上集体获奖 182 项、个人 1213 人次。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双证率” 达到 100%。

4. 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普及普惠。

普及教育达到较高水平。

XX 区保障公民依法享受良好教育机会,基本实现公共教育均等化。

至 2015 年,我区 3-6 周岁幼儿入园率已经达到 99. 2%,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达 100%,毕业生升学率 100%; 初中毛入学率 100%,高中毛入学率达到 99. 9%,中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 98. 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