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导学案答案

合集下载

《归去来兮辞》复习教学案答案

《归去来兮辞》复习教学案答案

《归去来兮辞》复习学案(教师版)【复习目标】1、了解《归去来兮辞》及陶渊明相关知识2、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翻译成现代汉语。

3、掌握实词“引、乘”及虚词“而、以”等的用法4、背诵并默写全文(小序除外)【复习重点】目标2、目标4一、了解作者,了解文体,读准字音。

1、关于作者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绝意仕途。

长于诗文辞赋。

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

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作品有(《陶渊明集》)。

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

2、关于文体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

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两)句为一组,(四)句为一小节;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

3、关于文章内容“归去来兮”就是(“回去吧”)的意思,“来”、“兮”都是(语气)助词。

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

本文的叙事线索: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如何度过余生。

4、下面有关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归去来兮辞答案

归去来兮辞答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第一课时三.整体感知开头至“恨晨光之熹微”为第一部分,主要写作者对官场的厌弃和归家时的急切心情。

“乃瞻衡宇”至“感吾生之行休”为第二部分,主要写归家隐居后的家园之乐、田野之乐和劳作之乐。

其余文字为第三部分,主要表达了年寿有限,应顺天应命,不必遑遑追逐的人生态度。

四、重点文言实词训练归去来兮助词,无义既自以心为形役表被动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劝止/挽回觉今是而昨非对/错载欣载奔一边……一边三径就荒接近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举/斜看/使愉快审容膝之易安明白、知道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抬、举景翳翳以将入日光请息交以绝遊断绝悦亲戚之情话以……为悦感吾生之行休将要曷不委心任去留随从、顺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往帝乡不可期期望、期求登东皋以舒啸放聊乘化以归尽姑且第二课时一、自责自悔自醒自恕表达了弃官归田的决心二、1、自安自乐闲适自得之意2、乐天安命,潇洒旷达总结:本文叙事思路: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

4.本文的情感思路:(一)归心似箭,自责自悔:辞官(二)天伦之乐,自安自乐:归途抵家(三)田园之乐,隐居之乐:家园之乐--田野之乐--劳作之乐--出游之乐(四)综述情志,乐天安命:如何度过余生情感线索:悔——乐——达三、(1)对简陋的居处表示满意,“松菊”喻高洁志趣(2)有淡泊明志之意(3)出则无心归则有意,正是作者出仕和辞官情形的写照。

(4)“孤松”示孤高坚贞之志,托物言志。

2、陶渊明以旷达的心境和超然态度对待生死天命。

此句是诗人对“归去来兮”哲理性归结。

“不为五斗米折腰,乐夫天命”是他追求的最高境界。

结合他生活的时代背景,正是他积极人生的表现。

官场的庸俗污浊使他难以保存社会理想和人格价值;田园生活的质朴自由,使作者看到在大自然中才是生命正途。

(明确:“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

(完整版)《归去来兮辞》导学案定稿答案版

(完整版)《归去来兮辞》导学案定稿答案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音并准确翻译。

2、掌握本文出现的实虚词、通假字及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学习重、难点】1、积累重要实词与句式。

2、正确翻译文中重点词句。

【自主学习】1、结合课下注释,试着翻译本文,用红色笔标出不懂的地方。

2、给下列字注音(并写出自己比较生疏的字)一稔( ) 轻飏()熹( )微眄()流憩( ) 出岫()翳翳( )棹( )曷()遑遑( )耘耔()东皋( )答案:一稔(rěn )轻飏(yánɡ)熹(xī)微眄(miǎn)流憩(qì)出岫(xiù )翳翳(yì) 棹(zhào)曷(hé)遑遑(huánɡ) 耘耔 (zǐ) 东皋(ɡāo )3、.朗读指导(请同学们试着有感情的诵读全文)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读时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降调,疑问句读升调)和停顿。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二二顿读,如“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六字句以一二一二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4、找出本文的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5、用心研读学习“序”,你从序文中,发现了什么?(可以学习小组合作)比如:a、掌握了序文中的哪些重点字词句。

b、从序文中我们可以了解陶潜辞官归隐有哪些原因?【答案】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

②“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饥冻可能更难以忍受。

③“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

C、(你发现了……)【合作探究】一、序文中你的发现:二、学习小组解决文言字词句并翻译正文部分,互相纠正、解答、质疑。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答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答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一、读准字音。

惆怅chóuchànɡ轻飏(yáng)熹xī微樽zūn 觞(shāng)眄miǎn庭柯kē矫jiǎo首岫xiù翳翳yì盘桓huán 棹zhào 窈窕yǎo tiǎo 皋ɡāo 流憩(qì)曷(hé)二、学习第一节1、重点字词芜:荒芜。

胡:为什么。

疑问代词。

以心为形役:以,让,介词;心为形役,心志被形体所役使。

奚:何,为什么,疑问代词。

惆怅:失意的样子。

悟:领悟,认识到。

谏:劝止,挽回。

来者:指未来的事情。

追:来得及弥补。

其:无实义,置句中起调整音节作用。

遥遥:漂荡。

飏:飘扬。

形容船驶行轻快。

征夫:行人而非征兵之人。

恨:遗憾。

熹微:微明,天未大亮。

2、知识要点⑴迷途:名作动步入迷途⑴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为”表被动。

3、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答:这一段写了弃官归田的原因和弃官回家路途中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因误入官场而自责、因能及时醒悟而自慰以及归途中无比欢快的心情。

4、谈谈你对这一段中“觉今是而昨非”一句的理解。

答:昨日之“非”,今天之“是”,陶渊明算是彻悟,一了百了。

故一个“觉”字,真有一种迷途知返的味道。

陶渊明率性而行,鄙弃官场,向往田园,做了千古的榜样,可千百年来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5、翻译句子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觉悟到过去做错已不可挽回,但坚信未来的事情尚可补追。

三、学习第二节1、重点字词瞻:望见,看见。

载:语助词,一边···一边···。

就:接近。

眄:斜视。

庭柯:庭院中的树木怡颜:使脸上现出愉快的神色。

寄傲:寄托傲世的情绪。

审:明白,深知。

容膝:形容居室狭小,仅能容膝。

流憩:周游和休息。

矫首:抬起头。

遐观:远望。

无心:无意。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带答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带答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带答案临淄区英才中学导学案班级_____姓名_________ 科目:语文主备:审核:日期:课题:归去来兮辞【学习目标】1、我要了解陶渊明及其创作;了解“辞”的文体特点。

2、我要培养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掌握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及典型的文言句式。

3、我要理解陶渊明在本文中表达的思想,学习陶渊明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学习指导学习内容与过程纠错笔记【导入语】【重难点提示、解析】1.落实具体的文言知识及涵咏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学习难点:体味作者在本文中表达的思想。

预习学法指导:【自研自探】【自学自读】阅读课本默读—朗读速读—精读预习案宋朝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有这样一句话“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明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志。

周敦颐的这一思想明显地受到了晋朝陶渊明的影响。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就是明证。

陶渊明,这个“不为五斗米而折腰”铁骨铮铮的汉子,影响了不知多少封建士大夫。

钟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抖落了满身的污浊之气,愤愤弃官归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共同倾听来自遥远的声音——“归去来兮辞”。

第一步:独学知识点一:下列词语每个写三遍并给加点字注音荒芜奚惆怅已往不谏实迷途今是昨非轻飏熹微瞻衡宇僮仆壶觞自酌眄庭柯怡颜寄傲流憩矫首遐观出岫景翳翳盘桓西畴【知识链接】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自主质疑】【独立释疑】C层只完成带*的题目A层必做题【自主解疑】写下你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合作解疑】棹孤舟窈窕寻壑曷遑遑植杖耘耔东皋舒啸乘化知识点二:你能介绍本文的作者陶渊明吗?知识点三:你能介绍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吗?第二步:合作探究(对学、群学)合作探究一:你能通过读小序了解到什么?你能把小序里的重点字词找出来并写出来吗?【对学】独学任务完成的同学先交流研讨。

归去来兮辞并序 学案答案

归去来兮辞并序 学案答案

《归去来兮辞》学案答案三、字音字形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怅然( ) 一稔( ) 轻飏( )熹微( ) 眄庭柯( ) 流憩( )出岫( ) 翳翳( ) 盘桓( )棹孤舟( ) 寻壑( ) 耘耔( )参考答案:chàng rěn yáng xīmiǎn qìxiùyìhuán zhào hèzǐ四、整体感知梳理结构层次(一)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

(1)“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做官;(2)“觉今是而昨非”——认为以前所为是错的。

(二)归家之后的情状。

(1)心情愉快——小舟轻飏,和风吹衣;(2)归心似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3)家人欢迎——“童仆欢迎,稚子候门”;(4)修身养性——饮酒、游园、观景。

(三)回归田园的愉快生活。

(1)远离官场,享受天伦;(2)读书抚琴,颐养天年;(3)驾车乘舟,寻幽探胜。

(四)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

(1)人生苦短,淡薄名利;(2)乐天安命,顺其自然。

一、本文在序和第1段中都对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作了交代,其归隐的原因是什么?明确:作者在序文中提到的辞官原因有四点: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三是“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四是“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奔程氏妹丧显然只是表层原因,结合全文看,另外三点才是陶渊明辞官的根本原因。

二、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和你所掌握的古诗文有何相通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

三、有人认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

你的看法如何?作者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之句收束全文,乐天安命,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这是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之最完美的答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之最完美的答案

《归去来兮辞》答案(一)1.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号,世称,入刘宋后改名潜。

(朝代)末期诗人、辞赋家。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

1、诵读课文,识字记音。

憩.()芜.()眄.()盘桓.()窈窕..()()壑.()飏.()遐.()观岫.()耘耔..()()一稔.()壶觞.()翳翳.()畴.()皋.()心惮.()熹.微()庭柯.()棹.()孤舟樽.()奚.()靡.途()惆怅..()1.本文叙事思路: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

2.本文的情感思路:归心似箭,自责自悔:辞官天伦之乐,自安自乐:归途抵家田园之乐,隐居之乐:家园之乐--田野之乐--劳作之乐--出游之乐综述情志,乐天安命:如何度过余生1.解析:选C膝应读xī,棹应读zhào2.解析:选D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A项,①助词,无实义;②语气词,表选择B项,①连词,可译为“而”;②介词,“把”C项,①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助词,“的”(二)1.C2.D3.D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词类活用:1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2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3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4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5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6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一、解读本文涉及到的几个典故1.会有四方之事:意思是恰逢奉使之事,出自《论语•子路》:“使于四方。

”这里指陶渊明为建威参军时自江陵出使京都建康这件事。

2.眷然有归欤之情:“归欤”,回去吧!语本《论语•公冶长》。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本句的意思是,认识到过去的错误虽不可挽救,而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谏,止,此处解释为挽救。

河南省博爱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五导学案:4归去来兮辞含答案

河南省博爱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五导学案:4归去来兮辞含答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陶渊明及山水田园诗派的有关知识,从作品中感受作者的精神世界及创作风格。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3.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预习导学】一、背景知识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

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二、文学常识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

后世称靖节先生。

有《陶渊明集》。

作品题材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抒发厌恶官场、洁身自好的情怀.如《归园田居》、《饮酒》、《移居》等;另一类为咏怀诗,如《泳荆轲》、《读山海精。

精卫填微木》等,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首推《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称著文史。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 陶渊明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弱),其二是淡,其三是远.三、字音字形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怅然() 一稔( )轻飏( )熹微()眄庭柯()流憩()出岫( ) 翳翳()盘桓( )棹孤舟() 寻壑() 耘耔( )参考答案:chàng rěn yáng xīmiǎn qìxiùyìhuán zhàohèzǐ四、整体感知梳理结构层次(一)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1)“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做官;(2)“觉今是而昨非”—-认为以前所为是错的。

归去来兮辞答案

归去来兮辞答案

《归去来兮辞》教学案答案基础梳理1.识记字音轻飏.(yáng )熹.微( xī)流憩.(qì)翳翳.( yì)东皋(...g.ā.o.).耘耔(zǐ)2、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3、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风波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幼稚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遗憾。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4、词类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名词用作动词,维持)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使愉快)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5、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顺承)6、文言句式:(1)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

归去来兮辞答案

归去来兮辞答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答案第一课时第一部分(第1段)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

第二部分(第2、3段)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

第三部分(第4段)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

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三是“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四是“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a.眷恋家乡;b.质性自然;c.在官场感到受拘束;d.违背平生志向;e.妹妹新亡、奔丧第二课时1、“田园将芜”、“心为形役”、“不谏”、“可追”。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课外补充的这首诗,陶渊明曾有这样两句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和“池鱼”恰反映出他“心为形役”的痛苦。

2、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3、“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4、“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明确:表达了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

初进家门——居室之乐——庭园之乐——户外之乐。

第三课时:1、(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4课 《归去来兮辞 并序》导学案(附答案)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4课  《归去来兮辞 并序》导学案(附答案)

第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1.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

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2.通过诵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字词,理解文章的情感。

3.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高洁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金句银段1.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

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

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

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2.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带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

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

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3.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

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游鱼,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时文快递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节选)朱自清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

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统编版】10.2《归去来兮辞》导学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统编版】10.2《归去来兮辞》导学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培养文言文的语感。

2、掌握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掌握一些文言特殊现象的基本规律3、思考陶渊明的选择,理解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把握形象特点。

学习重难点重点:积累文中重要文言文知识。

难点:积累作家作品知识,文言文知识等相关知识。

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本文是一篇述志作品,作者通过叙述自己弃官归隐后路上的心情、回家后的生活情趣和感受,表达了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乡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显示了归隐的决心。

二、导学基础知识(一)写作背景: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士族家庭,因生活所迫开始出仕,做了几任小官,但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东晋义熙元年(405),他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便弃官归田,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据《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县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低声下气地服事乡里小人!”于是,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三、总体感知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描述作者迷途知返和辞官归田的决心,表达了作者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思想感情。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回归田园之乐。

第三部分:(第4段)抒发自己决心归隐、不再犹豫的坚毅情怀。

四、导读理解1.“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有什么深刻内涵?既有作者对久违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有恨自己没早些归来的感叹,同时“松菊犹存”更是喻指自己高洁的品格仍在。

归去来兮辞练习1[1]

归去来兮辞练习1[1]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浔阳(xún)荒芜(wǔ)惆怅(zhànɡ)耘耔(zǐ)B、熹微(xī)稚子(zhì)盈樽(zūn)眄庭柯(miǎn)C、怡颜(yí)容膝(xī)流憩(qì)遐观(xiá)D、出岫(xiù)西畴(chóu)船棹(zhào)遑遑(huánɡ)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眷然有归欤之情依恋的样子情在骏奔骑着快马奔跑B、非矫厉所得勉强克制眄庭柯以怡颜欢颜,高兴表现在脸上C、当敛裳宵逝收拾衣物悟已往之不谏不能挽回D、倚南窗以寄傲寄托自足自得的心情策扶老以流憩拐杖3、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舟遥遥以轻飏③农人告余以春及④家叔以余贫苦A、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B、乐夫天命复奚疑?C、曷不委心任去留?D、复驾言兮焉求?5、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既自以心为形役。

A、农人告余以春及。

B、遂见用于小邑。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6、选出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A、足以极视听之娱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C、感吾生之行休D、悦亲戚之情话7、下面有关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影响很大。

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

他被看作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C、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去来兮辞并序》导学案(二)答案
【学习目标】
1.把握文中序文及第一自然段出现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2.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3.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预习案
一、解释下列字词。

1、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就,接近)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引,举起、端起;眄,斜视)
3、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知道)
4、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流,周游;憩,休息)
5、时矫首而遐观(矫,举;遐观,远望)
6、云无心以出岫(岫,有洞穴的山,这里泛指山峰)
7、景翳翳以将入(翳翳,阴暗的样子)
8、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
9、曷不委心任去留(曷,为什么;委,随从、顺从)
10、帝乡不可期(期,期望,期求)
11、怀良辰以孤往(怀,留恋、爱惜)
12、或植杖而耘耔(植,立、拄着;耘,除草;耔,培苗)
1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之,动词,到…去)
14、乐夫天命复奚疑(奚,为什么)
二、找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策扶老以流憩。

2、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拐杖。

古义:家中亲属,父母为“亲”,与父母有关的亲属为“戚”。

今义:帮助老人。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3、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深远曲折的样子。

今义:女子秀美文静的样子。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靠着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情怀,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容易使人安乐。

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云气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儿飞倦了也知道飞回巢中。

3、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阳光黯淡,太阳快要下山了,(我还)手抚着孤松,流连徘徊(不愿离去)。

4、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我羡慕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一生将要结束。

四、翻译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并归纳大意。

第二段:写作者初归田园后的生活意趣。

作者从“室中之乐”写到“园中之乐”,创造了一个安乐闲适、自由自在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情怀。

第三段:写作者回归田园后的生活方式,把笔触从居室和庭园延伸到郊原和山溪之间。

第四段:抒发自己决心归隐、不再犹豫的坚毅情怀,乐天安命,心安理得。

探究案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乃瞻衡宇。

(“衡”通“横”,与“纵”相对,横木为门,形容房屋简陋。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2、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3、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
4、或棹孤舟(棹,名词用作动词,用浆划)
5、眄庭柯以怡颜(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6、悦亲戚之情话(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悦)
7、乐琴书以消忧(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琴、书:都为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8、善万物之得时(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喜好、羡慕)
三、一词多义
1、引:
①引壶觞以自酌(动词,举起、端起)
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引来)
③左右或引相如去(动词,牵、拉)
④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动词,延请)
2、策:
①策扶老以流憩(动词,拄着)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名词,马鞭子)
③退而论书策(名词,古代写字用的竹简)
④蒙故业,因遗策(名词,策略、政策)
3、委:
①曷不委心任去留(从此,随从、顺从)
②花钿委地无人收(动词,丢弃、散落)
③委命下吏(动词,交付、委托)
4、行:
①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副词,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动词,行走)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名词,行为)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动词,实行、履行)
⑤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动词,流行、流通)
5、就:
①三径就荒(动词,接近)
②金就砺则利(动词,靠近、接近)
③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动词,成就)
④荆轲遂就车而去(动词,上)
6、矫:
①时矫首而遐观(动词,举)
②矫王命以杀之(动词,假托)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句子。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固定句式,“载…载…”,相当于一边…一边…。

终于看见了自家的房子,我一边高兴,一边奔跑。

2、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宾语前置,“焉求”应为“求焉”,外界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呢3、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状语后置局,“告余以春及”应为“以春及告余”,“有事于西畴”应为“于西畴有事”。

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去西边的田里耕作。

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宾语前置句,“何之”应为“之何”,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
5、乐夫天命复奚疑!
宾语前置句,“奚疑”应为“疑奚”,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五、细读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主要写作者归去之乐,有人认为这乐的背后掩藏着其心灵深处的悲哀。

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见解
联系作者自身的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是可以这样理解的。

一方面,陶渊明年轻时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思想中灌注着“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有“大济苍生”之志。

但东晋士族门阀观念相当严重,陶渊明非士族出身,客观上限制了他的求官之途。

另一方面,东晋末期,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正直之士做官很难得到重用,于是他也像当时的许多士大夫一样,厌弃仕途,隐遁山林,在自然中寻找精神的慰藉。

欲伸志而不能,内心的悲哀自然是难以避免的。

同时,就文章看,陶渊明的归去之乐始终伴随着生存之限,于是在自我陶醉的同时,他也不断进行自我安慰,这从文中的个别句中可以看出。

例如:“世与我而相违,复驾兮焉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乐夫天命复奚疑!”这些都写了作者的内心的悲哀,“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两句也透露出相同的消息。

但是,他在作品中把来自自然的快乐表达得如此率真,不能不说他的确有“质性自然”“性本爱丘山”的一面。

2、有人说陶渊明弃官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选择,也有人说他的选择是勇敢高洁的,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这种弃官归隐的人生选择的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赞赏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