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更名之我见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之我见
引 言
从人们的生活水平 中已经不难看 出,中国 的经济势头发展之迅猛 , 这就使得人们的生活环 境标准也在大幅度提高 , 居住环境逐渐成了重 中 之重。建筑业也变得逐渐走向正轨, 企业如何在 激烈的建筑市场 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建造出优质 的建筑工程 , 么又如何控制呢?那就是质量控 那
() 4组织准备。建立项 目组织机构及质量保 或构 筑 物 。 1应具备三个必备条件: 、 、 人员 材料 机械 1 人员 的因素 . 1 证体系;对项 目 参与人员分层次进行培训教育 , 23检查 方 式 . 施工中的检查方式: 栋合格或优质 的建筑是 由建 筑材料 、 建 提高其质量意识和素质 ; 建立与保证质量有关 的 筑机械设备及参建人共 同完成的。 抓好项 目 质量 岗位责任制等 。 ( )施工中承建 的项 目部 自检 以自检员为 1 管理 , 必须选聘好 的项 目 经理 , 因为项 目经理是 () 5现场准备。 应建立测量控制网、 水准点标 主 , 施工班子其他成员为辅 , 对每个施工段 的施 “ , 生 材料 、 形成合格品或 第一责任人, 是项 目的主要决策层。而项 目班子 桩 ;五通一平 ”生产、 活临时设施等 的准备 ; 工工序所涉及的操作方法、 特别对施工中重要 是技术 、 质量 的管理执行者 , 是执行质量管理的 组织机具 、 材料进场 ; 拟定有关试验、 试制和技术 半成品的时间进行细致检查 , 部位和薄弱环节事先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 对施 骨干力量 。 相互配合、 相互督促、 先知先觉及时发 进步项 目 Ⅱ 计戈 等。 , 现质量 问题 。 及时提 出可行性研究对策, 去解决 1 _事中质量控制 .2 3 工 中的违章作业及不符合要求的给予及 时纠正。 合格后方可 问题 , 决不能因怕影 响施工进度而盲 目 忽视或闭 () 1全面控制实施过程 重点控制工序或工 工序的质量交接检查必需认真仔细 , 下道工序施工 , 对隐蔽工程检查与验收更是细中 而不见 , 从而导致工程质量事故 , 造成不可弥补 作质量。 () 2 工序交接有检查 ; 质量预控有对策 ; 目 之细 , 项 这是预防质量隐患和事故发生的关键。 的人员伤亡 和经济损失 。 () 2监理、 甲方代表 的检查, 这是业主委托监 1 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 2 实施有方案 ; 目 项 保证措施有交底。 对工 程所 需材料及半 成品进行质量 控制 。 () 3动态控制有方法; 配置材料有试验 ; 隐蔽 理部门对施工项 目 的建筑工程实行监管 , 是检查 如针对钢筋 、 水泥、 砂石等原材料进行分批检查 , 工程有验收 ; 项目变更有手续 ; 质量处理有复查 ; 施工项 目质量。 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以书面 质量文件有档案。 形式下达施工单位整改 , 工单位整改合格后 待施 材料进场必需有出厂合格证 , 还要有对应材料 的 行使质控有否决 ; 复试报告 , 未检验的材料及复试不合格的材料不 ( ) 质量控制流程明确后 , 4 工程 进一步完善 方可进行下道工程的施工 。 质量监督组织, 抓好质量检验、 落实检验方法。 质 3结论 准 用 于工 程 。 操作者的 自 、 检 班组内的互检、 工程项 目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全过程和全 对于半成品进场时需 具备 出厂合格证及复 量检验方法包括 : 质检员的巡检 , 配合业 体成员参与的质量控制 , 以及 是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 试检验合格报告 , 进厂后还应对半成品进行有效 各工序间的交接检 、 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良好的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的保护, 避免不必要的损耗和损坏。 主、 、 监理 设计及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查。 13 .对施工机械的控制 1. .3事后质量控制 ’ 3 和控制是达到合格或优质建筑的基本保证 , 要提 高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狠抓质量控制。 在现代的施工企业 ,因为机械的协 助可 以 () 1对分部工程、 隐蔽工程组织验收。
哈工程更名之我见
哈工程更名之我见哈工程更名之我见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工信部直属的“国防七校”之一,以“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深海工程、核动核电)为办学特色,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哈军工,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陈赓大将为首任院长兼政委。
由于历史和政治因素,哈军工响应中央军委决定,按照“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原则于1960~1962年进行第一次分建和改建,炮兵工程系(现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系(现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系(现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防化兵工程系(现解放军防化兵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现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一部分、西北工业大学一部分)纷纷迁出,之后学校又陆续成立原子工程系、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
1966年,文革爆发。
4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退出部队序列。
七十年代学校被林彪集团肢解,导弹工程系(1966年改建为火箭工程系)、电子工程系、1966年新建的计算机系以及基础课部和院机关划归第七机械工业部迁往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
1978年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重回军队序列;把空军工程系划归第三机械工业部,迁往西安,并入西北工业大学;原子工程系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迁往重庆,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有关专业,组建重庆工业大学,原子工程系最终还是留在了哈尔滨与海军工程系组成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划归第六机械工业部,拟迁武汉,后留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哈尔滨工程大学;风洞实验室改为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的一个研究所,现为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从哈船院到哈工程,忍辱负重二十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成立于1970年,哈军工主体南迁后,由留驻原址的海军工程系和其它部分院系的教师(哈军工近一半的师资力量)组建,1978年被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大工至善大学至真——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
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院校巡礼 Institutions Parade学校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获批建立研究生院;2007年,由原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海军四方共建;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国际化进程,坚持“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可靠顶用”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乐于探索、务实笃行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
近年来,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际无人水下机器人大赛等国际国内各类赛事中获得国际和国家级奖逾千项,“E 唯”机器人创新团队、“创翼”创新团队获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大学生创业联盟连续五年获“全国十佳KAB 创业俱乐部”。
2011年成立创业教育学院。
学校被授予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当面聆听总书记教诲工程学子这样说
当面聆听总书记教诲工程学子这样说作者:哈尔滨工程大学团委来源:《新青年》2023年第10期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哈尔滨工程大学要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
年轻一代成为奋力拼搏、振兴中华的一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充满希望。
青年学子要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1970年以哈军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属“国防七子”高校之一。
2023年9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和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察看教学科研成果展示,并发表重要讲话。
瞬间铸就永恒。
这成为哈工程人最为激动、自豪、难忘的一段历史。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哈尔滨工程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时,祝嘉鸿、薛超、诸葛运恒就站在被接见的人群之中,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他们依然心潮澎湃。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反应堆工程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祝嘉鸿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哈尔滨工程大学时强调,“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备受鼓舞,我一定要用自己所学科技知识,为祖国的国防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核反应堆工程课题组专注于核能与核动力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与难点突破。
我从攻读硕士期间开始对核动力工程测试技术进行学习与积累,当我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我国这一领域存在短板时,毅然选择硕博连读,对这一技术进行更深层次探索。
从开始的文献阅读与综述分析,到超声波传播特性理论研究,再到技术与工程中的需求进行结合,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产学研用之间的转化。
在学院与课题组的支持下,通过将原创的核心测试技术与不同工程中的需求进行学科交叉研发了多型号样机,并在国家超一流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
【最新推荐】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实用word文档 (2页)
【最新推荐】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一、学校简介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
学校是入选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进入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工程、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著名的“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委。
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学校占地面积125.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13万平方米。
学校现设有船舶工程学院、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水声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国家保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合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防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业教育学院等20个学院,以及外语系、体育部、工程训练中心等3个教学系、部、中心;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
学校具有“三海一核”领域主体学科特色鲜明、相关学科支撑配套、专业结构布局合理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
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本科招生专业5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
二、人才引进相关支持政策详见附件2三、应聘人员提供的材料1.工作简历,并说明本人意愿要求及对应聘岗位的工作设想;2.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证书原件及复印件;3.科研成果、主要论文的佐证材料原件及复印件;4.本人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
改名后反而变郁闷的十五所高校
改名后反而变郁闷的十五所高校(组图)2011-05-16 08:49 凤凰网教育近10年来,全国1000所公办高校近半更改校名。
部分更改后的校名让考生家长犯晕,填报高考志愿不知道该选什么学校。
南方冶金学院-->江西理工大学。
点评:南方冶金学院本想改名为南方工业大学或者南方理工大学,被教育部否决了,说是不能带有与实际不符的区域性名字。
得南方之名,失大学、得大学之名,失南方。
华东地质学院-->东华理工学院-->东华理工大学。
点评:华东地质学院改名的时候也是遇到这样的难题,想升大学则必然华东两字不保,委曲求全,改成“东华”,不知何意?后据了解,该校前任院长周文斌说要华东要不到理工,要理工要不到华东,所以就叫东华。
当时被选的校名有“南方工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南华工业大学”。
如今该校很多学生对“东华”这个名字十分不喜欢,觉得像民办大学,不过大家要“理解”校领导的“苦心”,毕竟为了“大学”啊!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合并-->温州大学。
点评:外人一听还好,但是温州本地人谁不知道温州大学是所贵族学校,全国少有的名叫“大学”却是专科的末流大学。
温州师范学院是好歹是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历史也比温州大学悠久。
但是温州大学面临要被摘掉“大学”的危机,温州师范学院希望升格“大学”的关头,上演了“以弱吞强”的好戏。
后来原温州师范学院的毕业生为文凭上是“温州大学”而不是“温州师范学院”而感到苦恼。
甘肃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
点评:同样道理,得甘肃之名,失理工,得理工之名,失甘肃。
西北轻工业学院-->陕西科技大学。
点评:不喝“西北”风了,咱科技了!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北华大学。
点评:没实力叫“华北大学”啊!只好愁合着用!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江苏科技大学。
点评:本来是以船舶制造为其特色的高校,这从其原来的校名中可以一望而知,但如今改为了“江苏科技大学”,谁还能看出它的专业特色是什么?吉林工学院-->长春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
一 艘深潜救 生艇 、 鱼 雷弹道 跟踪定位和 导 引系统 、 新一 代 组 合导航 系统 、 各型
舰船减摇鳍 、 中国第一 台海底地 貌测绘 用 条带测 深仪 、 智能水 下 机 器 人 等 ,这
些 重 大科研 成果推动 了 中国海 军 装备现 代 化水 平 的提高 , 缩短 了 中国舰船科
技水平和世 界 先进 水平 的差距 。 学校 已 成 为 中国海军 先进 技术装备 的研 制基
校之 一 。
哈尔滨 工 程 大 学是 一 所 具 有鲜 明船海特 色 的全 国 重 点 大学 ,在船舶 与海洋
工 程 等领域具有雄厚 的教学和科研 实力 ,现 已 成为培养 中国船舶工 业 、 海军 装
备技术 、 海洋开 发和核能应 用等领域高级专 门技术人 才的重 要 基 地 。 近 年来已
取得重大科研 成果近 干项 ,包括洲际 导弹发射海上 落点水声测量 系统 、 中国第
地及 中国发展 海洋高技术 的一 支重 要 力量 。
学校重视开 展 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
,已
与美、
日、
法 德 意 、
、
、
加 、 俄等
30
多
个 国 家 1 8 0 多所 有 影 响 的大 学 和 科 研 机 构 建 立 了 广 泛 的交 流 与 合作 关 系 , 互
派 学 者教授 访 问、 讲 学 、 合作研 究 ,扩 大 了 学校 在 国际 上 的影 响 促 , 进 了 学 校 教
学 、 科 研 水 平 的提 高 。
。
. 。
面 向 2 1 世 纪 ,学校坚 持 以特 色求发展 的方 针 ,确立 了依 托船舶 、 立 足 国防 、
面 向国 民经 济建 设 主 战场 的发展 战 略取 向和 ” 三 海 一 核 ” 服 务 主 体 的定位 突 ,
感谢哈工大改变了我
度 的校 园主 持人 大 赛 和十 佳 歌手 大 赛 等品 牌 节 目。媒 体技 术
与 艺 术系 、管 理学 院 和人 文学 院经 常 会组 织拍 摄学 生 D V,并 在
_
豳
r ,
:
、
■_臁 曩
_
。
宾。印 象 中 ,我 曾 不止 一 次 来到 过 这 座城 市 ,但 我
内意 义不 同 ,因为 我要 在 这 里度 过 人 生 中最 重 要 的 乜 四年 ,也 许更 久 。 许
工大 的 那段 日子 ,我 是极 其 不适 应 的 ,我 相 信 大部
鄂是不 太 容 易快 速 适应 新 生 活的 ,再加 上 每 天繁 重
等待的青春 ……”,罗大佑的这首 《 光阴的故事 》
金曲 中 的经 典 ,然 而 这首 歌 之 于我 以 及每 个 哈 工 大
寺殊 的意 义 还在 于 ,我 们 是 在这 样 的 旋律 中结 束 的
这样的情况到了大二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 ,因为我的专业是软
件 工程 ,随 着专 业 课 学 习的 不断 深 人 ,我 发 现很 多学 习 内容 是
大 一 的时 候 曾经 常 听到 这样 一 种 说 法 ,哈 工大 的 食堂 全 国
有 的 人选 择 了 离 开 ,继 续 他 们 真 正 的 高 四 生 活 。
当时 的 哈 工 大 有 这 种 想 法 的 入不 在 少 数 ,而 最 后
也确 实 大 有 人 在 ,他 们 之 中有 的 最 终 去 了dem ra
香 的芬 芳 ……
12 年兴建的校部楼 ,当年这曾是哈工大的学 生宿舍 ,现在是 99
哈工程 近代史
哈工程近代史
哈工程,全称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我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之一。
哈工程的建校和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缩影,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远的影响力。
哈工程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3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学院,后来改称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再后来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这个学校的建立与我国的国防建设、工程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一直以来承担着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
哈工程在我国的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是因为其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卓越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在国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哈工程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己任,为我国的工程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无论是船舶工程、核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哈工程的学子们都在为我国的工程事业不断努力奋斗。
除了在工程技术领域的贡献,哈工程在国防事业中的地位也不容忽视。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后勤保障单位,哈工程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哈工程的学子们,无论是在技术研发、装备维护、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增添了强大的后盾。
总的来说,哈工程作为我国近代史上的一部分,不仅是一所重要的高等学府,更是我国工程技术和国防事业的重要支柱。
通过哈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历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我国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也能深刻感受到我国国防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希望哈工程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继续发扬工程技术精神,为我国的工程事业和国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防建设注入更多的力量和活力。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世称“哈军工”),陈赓大将为首任校长,1966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1970年文革期间哈军工被肢解,以海军系、原子系、导弹系战术导弹分部及其它各系部留守教师为基础重新组建而成,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校原隶属于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信部(由原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等合并)是“国防七校”、“东北五校”之一,是我国“三海一核”领域最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唯一获奖院校。
学校是国家“首批27所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56所研究生院”、“1959年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64所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联盟”、“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大学联盟”牵头高校,是“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创始成员之一,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计划,学校由国防科工委、海军、教育部、黑龙江省四方重点共建。
学校现有教职工3083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人,博士生导师406人 (不含兼职),院士16人(全职+共享+外籍),973首席科学家12人,千人5人,长江学者10人。
学校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科研机构21个,包含: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14个。
学科专业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11个,“十二五”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个、一级学科11个。
学校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军工特色的国防工业高校,与海军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渊源于1953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以哈军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成立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船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
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被教育部、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是海军在东北地区唯一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依托高校;是国防科工委、教育部、海军、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四方共建高校。
哈尔滨工程大学一直隶属于国家船舶工业主管部门,是我国船舶工业领域相关学科门类最为齐全、与行业联系最为紧密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专业按照船舶工业系统企业和研究所技术需求设置,是国内唯一举全校之力服务于船舶工业、海洋开发、海军装备建设的重点高校。
学校设有教育部批准的研究生院,“现代舰船与深海工程”学科群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和导航制导与控制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学校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及150多个科研实验室,拥有水声技术和水下机器人技术2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深海工程科学与技术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多体船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高层次创新基地。
“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
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发了我国第一条试验潜艇、水翼艇、气垫船、深潜救生艇、双工型载人潜水器、动力定位型母船等高技术装备,参加了包括航母、核潜艇在内的绝大部分海军舰艇装备的研制工作,中组部、总装备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学校“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和“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我国深海油气开发核心装备3000米半潜式钻井平台、3000米起重铺管船的设计研发单位之一,是“深海空间站工程”六个系统中三个系统的牵头单位,是“蛟龙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水下导航定位系统国产化的装备提供方,为我国首条三体搜救艇、万箱集装箱船、自升式钻井平台等新船型开发及深海工程装备研发提供了全面的基础技术支撑。
哈工程参观读后感
哈工程参观读后感前几天去参观了哈尔滨工程大学,那可真是一次超酷的体验,感觉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宝藏的神秘宝箱。
刚踏入校园,我就被那股浓浓的学术氛围给包围了。
校园里的建筑风格特别有特色,有些楼看起来就像是有着无数故事的老爷爷,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学校的变迁和发展。
走到船舶博物馆的时候,我就像个好奇的小探险家,眼睛都不够用了。
那些各式各样的船舶模型,从小小的古代帆船到巨大的现代战舰,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我站在一艘超级大的战舰模型前,想象着它在大海上乘风破浪的样子,就觉得人类可真了不起,能造出这么厉害的东西。
这战舰就像海上的巨兽,带着满满的力量感。
旁边还有介绍船舶制造的知识展板,我才知道原来造船有这么多的学问,什么材料啊、设计原理啊,感觉每一个小细节都是科学家们智慧的结晶。
再说说哈工程的实验室,那里面的设备可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虽然好多我都不太懂,但是看着那些精密的仪器,就像在看科幻电影里的未来科技一样。
那些在实验室里忙碌的学长学姐们,就像一群超级英雄,在自己的科研小天地里努力钻研。
我凑到一个正在做实验的小组旁边,他们在研究一个关于水下机器人的项目。
那小机器人长得有点像个小螃蟹,但是动作可灵活了。
他们一边操作一边讨论着数据,那认真的样子让我特别佩服。
我想,这就是大学的魅力吧,大家都在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探索未知的世界而努力。
在校园里还看到好多学生组织的活动,有科技比赛的宣传,还有一些文化交流的小摊位。
感觉哈工程的同学们不仅学习厉害,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这就跟我想象中的大学不太一样,以前以为大学就是整天闷在教室里学习,现在才知道原来还可以这么有活力。
这次参观哈工程,就像给我打了一针兴奋剂,让我对大学充满了向往。
我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像这里的学长学姐们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做出一些厉害的事情。
这所大学就像一座灯塔,为像我这样正在探索未来方向的人照亮了道路,我可得加把劲儿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啦!。
2023年度高校更名 公示
2023年度高校更名公示
2023年有多所高校公示更名,具体如下:
1.上海体育学院更名为上海体育大学。
2.海南医学院申报更名为海南医科大学。
3.安徽科技学院、浙江科技学院分别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4.安徽省内高校还有皖南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艺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信息
工程学院、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申请更名,其中安徽艺术学院申请更名为安徽传媒学院,皖南医学院申请更名为皖南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申请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蚌埠医学院申请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
5.浙江省内高校还有浙江科技学院申请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温州理工学院申请更名为温州大学,浙江
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申请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申请更名为湖州师范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申请更名为绍兴大学。
此外,2023年还有其他省份的高校公示更名,具体更名情况以各省份教育部门和高校官方公示为准。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更名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和评估程序,最终结果还需等待相关部门的正式公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人才实力
杨士莪中国工程院院士 1. 杨士莪中国工程院院士 军用水声电子专家 2.廖振鹏 廖振鹏中国工程院院士 2.廖振鹏中国工程院院士 波动理论专家 徐玉如中国工程院院士 3. 徐玉如中国工程院院士 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专家 王仲奇中国工程院院士 4. 王仲奇中国工程院院士 热力叶轮机械专家 孙玉发中国工程院院士 5. 孙玉发中国工程院院士 舰船核动力、 舰船核动力、核反应堆工程专家 闻雪友中国工程院院士 6. 闻雪友中国工程院院士 舰船燃气轮机专家 于俊崇中国工程院院士 7. 于俊崇中国工程院院士 舰船核动力、 舰船核动力、核反应堆工程专家 邢球痕中国科学院院士 8. 邢球痕中国科学院院士 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 9. 陆 埮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能核物理 专家
学校占地面积3500亩 建筑面积200 学校占地面积3500亩,建筑面积200 3500 万平方米。现设有船舶工程学院、 万平方米。现设有船舶工程学院、 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动力与能源 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 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水声工程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机 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学院、 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化学工 经济管理学院、 程学院、理学院、 程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际合作 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防教 育学院、软件学院、 育学院、软件学院、国家保密学院 等18个学院,以及外语系、体育部、 18个学院,以及外语系、体育部、 个学院 工程训练中心、 工程训练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研究部等4个教学系、 中心, 学研究部等4个教学系、部、中心, 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 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 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 研和教学实验室, 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 实验室5个(另有2个参建、4个筹建, 实验室5 另有2个参建、 个筹建, 单体建筑面积超过64000平米( 64000平米 单体建筑面积超过64000平米(含闷 顶藏书室及地下一层阅览室), ),另 顶藏书室及地下一层阅览室),另 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 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
8所学院拟更名大学的好处有什么
8所学院拟更名大学的好处有什么8所学院拟更名大学的好处具体有什么学院和大学有一个根本的区别,第一点是学院的规模赶不上大学,大学可以有更大的招生规模。
学院的顶尖人才的数量也比不上大学,升级为大学以后可以引进更多的顶尖人才来帮助学校的发展。
学院的支持力度没有大学高,升级为大学以后,当地政府、省教育厅或者国家对学校,不管在政策方面,还是资金方面,都会有更大的支持力度。
因此学校更名升级为大学,顺便取了一个“高大上”的大学名称,优势自然很明显。
每年都有大学更名吗大学更名是不受时间限制的。
国家教育部对高校名称进行了规范限制,学院升为大学必须具备七个条件:①100名以上正教授;②8000名本科在校生;③三大学科门类,每门有三个以上专业;④有10个以上硕士研究点;⑤国家基金项目获奖20项以上;⑥教师中硕士博士比例占42%以上;⑦科研课题经费在600-2000万元。
国家还有一个规则就是“拥有硕士点五年以上”。
学院和大学有什么不同人数规模不同:大学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以上,在校研究生的数量不能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而学院则要求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在5000人以上。
学科设置不同:大学和学院在专业设置、学科门类等方面都有很多不同。
对于大学来说,在学科门类中,学院应该有1个以上作为主要学科,而大学则要求有3个以上。
师资队伍不同:学院在建校初期专任教师总数不能少于28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不能低于30%,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教师不能低于30%,而有正教授职务的教师不能少于10人。
而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应该在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应达到2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老师应不低于400人,具有正教授职务的老师应不低于100人。
大学和学院哪个好综合来说,大学要比学院好一些,名称带“大学”两字的院校一般为国内一流院校。
国内的211工程重点大学,除了少数艺术类院校之外,其余都是以“大学”来命名的。
参观哈工程观后感
参观哈工程观后感首先,我想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历史与文化说起。
哈尔滨工业大学于1920年由哈尔滨市政府创办,是中国最早的一批以工科为主的大学之一,也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支持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也正是哈工程师们的精神象征。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园里,我看到了无数以工科为荣的标志,这让我深深感受到这所学校对工程师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优势。
学校设有28个学院,拥有本科、硕士、博士等多个学历层次,专业齐全,涵盖了工程、理学、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学校还设有一流的教学科研机构,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了实践丰富的学习环境。
在哈工程师的培养方面,学校秉承“求是、创新、作为、担当”的校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机会,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工程师和科研人才。
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哈工程在科研领域的一些成果,比如在人工智能、材料科学、能源环保等方面都有非常优秀的研究成果,这让我对未来科技的发展充满信心。
除了教学科研方面的优势,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学生管理和校园文化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学校美丽的校园风光和热爱学习的学子们,他们在校园里勤奋学习、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展现了新时代哈工程师的风采。
学校还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各种俱乐部、社团和志愿者团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培养,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这里收获真正的知识和友情。
参观哈尔滨工业大学,让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新的思考。
作为一名大四学生,我即将面临毕业和步入社会的考验,但是参观哈工程让我看到了一种新的未来。
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群优秀的学子,在这里,我看到了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种创新和担当的精神。
我想,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我也要向哈工程师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大学英语教学革新之我见
育 的“ 华而不实” 所谓“ 是指作 为学 生的第二种语 言 , , 华” 它
有 一 层 神秘 而 美 丽 的 光 环 ;不 实 ” “ 则是 说 纵 然 如 此 ,但 学 生
所以 , 中学的英语也被称 为“ 无声 的英语 ” 这是一种广 泛存 ,
并不会倾其所 能去学习这 门和专业关系不大的课程 。所 以, 英语 教育很难“ 名副其实” 。这不难理解 。在大学生临近毕业 进行双向选择时 , 论就读学 校的英语课质 量如何 , 无 无论学
有 高校英语 教育 的改革 创新 开展 十分必要 , 可如果按 此前
进, 将很难在短时期实现预定 的 目标 , 这就需要变革。 这种变
革不是单方面 的, 它要求 整个英语教育量体裁衣形成一个完
备的体系。
值 的通行证。 高校的英语教育有 了深度 , 广度的深层完善, 给 在校学生寻找到一个英语学 习的基地 , 它提高了 中国高等人
下面有些学生却 如 同“ 鸭子听雷 ” 课堂时 间是短暂的 , , 其结
作者简介 : (98 )女 , 江哈 尔滨人 , , 士研 究生 , 事文 学与教学法研 究。 史妍 17一 , 黑龙 讲师 硕 从
才 的综合水平 , 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育活动。
一
二 、 学英 语教 学现 状的成 因 大
改革实现 的第一个环节是学生必须 主动接受英语教育 , 这是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的艰 巨任务 习惯 了背诵诗文辞 赋, 被丰富词藻 陶醉 , 有着深厚汉语底蕴的 中国学生 , A C 从 B 开始就难免感觉到英语 的枯燥 。固然 , 每一种语 言都是一个
摘
要: 几十年来英语教 学终 于在一定程度上达到 了普及。在 英语教 学遍地开花之时 , 大学英语教 学也步入 了它
哈尔滨工程大学历任校长简介及历史沿革
哈尔滨工程大学历任校长简介及历史沿革哈尔滨工程大学简单介绍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始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现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黑龙江省政府四方共建。
学校是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建设、教育部"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国家"111计划"重点建设院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总政治部"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和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等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哈尔滨工程大学历史沿革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1978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
1994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1996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预审,成为国家"211工程"的首批建设学校之一。
2002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试办研究生院;2002年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我校启动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2002年国防科工委、黑龙江省政府确定我校实施重点共建。
哈尔滨工程大学设置极其所有专业哈尔滨工程大学设有船舶工程学院、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水声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国家保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合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防教育学院等学院,外语系、体育部、工程训练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等教学单位。
写给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自荐信范文
写给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自荐信范文尊敬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招生办老师:您好!我是[你的名字],一个对哈尔滨工程大学充满无限向往的热血青年。
当我提起笔(其实是敲起键盘啦,但这感觉就像提起笔一样郑重)写这封自荐信的时候,我的心已经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飞奔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那充满魅力的校园里。
您知道吗?我第一次听到哈尔滨工程大学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像发现了一个神秘而又超级酷炫的宝藏。
我开始在网上各种搜索关于它的信息,越了解就越着迷。
就好像我本来只是在知识的海洋里瞎扑腾,突然看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这一座闪耀的灯塔,然后就一门心思地朝着它游去了。
我觉得我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特别有缘分。
我对船舶、海洋工程这些东西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虽然可能是我自己这么觉得啦)。
每次看到那些在大海上航行的巨轮,就像看到了一个个海上的巨人,我就特别好奇它们是怎么被造出来的,怎么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那么稳当。
哈尔滨工程大学在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这些方面那可是相当厉害啊,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称霸一样。
我就特别想跑到这个“高手”的身边,跟着它学本事,说不定以后我也能成为船舶界或者海洋工程领域的小能手呢。
说到我的学习,我不敢说自己是那种超级学霸,但我绝对是一个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小饿狼”。
我特别喜欢钻研一些科学问题,有时候为了一道数学题或者物理题,我能像个侦探一样绞尽脑汁地寻找答案。
我觉得这种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和哈尔滨工程大学那种严谨的治学态度特别合拍。
我也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虽然有时候成绩不是最拔尖的,但我从每次的比赛中都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就像在冒险中捡到了珍贵的宝藏。
这些经历让我变得更勇敢,更敢于挑战困难,我想这也是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习和生活需要的品质吧。
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喜欢团队合作。
我觉得一群人朝着一个目标努力的时候,就像一群超级英雄在拯救世界一样带劲。
在学校的小组项目里,我总是能和小伙伴们打成一片。
我们一起讨论方案,有时候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但最后总能找到最好的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工程更名之我见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工信部直属的“国防七校”之一,以“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深海工程、核动核电)为办学特色,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哈军工,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陈赓大将为首任院长兼政委。
由于历史和政治因素,哈军工响应中央军委决定,按照“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原则于1960~1962年进行第一次分建和改建,炮兵工程系(现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系(现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系(现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防化兵工程系(现解放军防化兵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现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一部分、西北工业大学一部分)纷纷迁出,之后学校又陆续成立原子工程系、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
1966年,文革爆发。
4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退出部队序列。
七十年代学校被林彪集团肢解,导弹工程系(1966年改建为火箭工程系)、电子工程系、1966年新建的计算机系以及基础课部和院机关划归第七机械工业部迁往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
1978年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重回军队序列;把空军工程系划归第三机械工业部,迁往西安,并入西北工业大学;原子工程系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迁往重庆,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有关专业,组建重庆工业大学,原子工程系最终还是留在了哈尔滨与海军工程系组成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划归第六机械工业部,拟迁武汉,后留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哈尔滨工程大学;风洞实验室改为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的一个研究所,现为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从哈船院到哈工程,忍辱负重二十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成立于1970年,哈军工主体南迁后,由留驻原址的海军工程系和其它部分院系的教师(哈军工近一半的师资力量)组建,1978年被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据我的老师回忆,当年更名期间学校还曾短暂地使用过“哈尔滨船舶大学”的名号,然而最终校方却决定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其原因一为遵从老校友根据哈尔滨工程学院(哈军工退出军队序列后的名字)而来的建议,二也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铺好了路。
当时的校方领导有着清醒的认识,在船舶行业不景气的年代,一所名为船舶的大学很难有所发展,再加上其时正值高校改名潮和扩建潮,由船舶工程学院变为工程大学不仅让学校摆脱了学院的尾巴,更为其他非航海的院系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学校成为一所既有办学特色又能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然而学校唯一没有考虑到的是,哈工程这个名字和哈工大实在是太过于相像了,以至于二十年来造成了无数的误会,由于哈工大从未更名(南迁重庆太过短暂)并一直名声在外,加上近几年加入改名行列的高校越来越多,其中,自然会混进一些“傍名校”的弱校,或是只为招揽生源莫名其妙改名的。
新更名的哈工程就这样面临了无法打开局面的窘境,莫名其妙的活在了哈工大的阴影下。
二十年来,工程学子从当初被认为是工大的莫名其妙和愤怒变成如今的无奈尴尬与窃喜,其中究竟失去了什么,不言自明。
一方面哈工程的科研成果多次被报道为哈工大所有,另一方面,哈理工的黑锅也要哈工程来一起背,是以哈工程被网友评为高校改名最sb篇之榜首多年,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告诉所有人,哈工程这个名字是极为失败的。
这一点笔者是赞同的,哈工程这个名字改的确实不成功,它只考虑了学校的传承和自身因素,却忘记了环顾四周放眼中国,受制于人实乃自作自受。
哈工程应该吸取教训。
二、哈工程改名法则虽然哈尔滨工程大学这个名字改的不很成功,但不得不说,它确实是按照其自身的更名规则设计得来,那么哈工程的更名规则是什么呢?历史上几次更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学院这一次改名实属迫于无奈,改名也并非校方决定,而是又中央军委决定,自此哈军工退出历史舞台。
学校退出军队序列,“中国人民解放军”自然不能再用,“军事”也用不得了,只好在前面冠以地名哈尔滨,但是学校性质并没有变——工程大学。
2.哈尔滨工程学院——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这一次更名的原因是学校分建,留守部分以海军系全建制为基础,空军系、导弹系、原子系、计算机系等部分专业、教师以及文革中“政治上不合格”干部教师共1500余人组成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院主体(院直领导机关、4个系及基层单位)内迁到长沙组建长沙工学院,1978年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重回军队序列。
哈尔滨工程学院这次改名,其实质为将校名更名为其中一个系的名字,原因是学校只有海军工程系全建制的保留了下来,其他系主体全部南迁,虽有个别教职员工留任,但却可以说是名亡实也亡。
换句话说,这不是更名,而是由于分建而缩名。
3.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1994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由于这正是笔者出生的年份,相关资料又不常见(哈船院改名较之哈军工分建实在不值一提),笔者并未找到太多关于此次更名的原因,但是查询哈工程的简介我们仍不难发现当初校方领导更名的初衷。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名城哈尔滨。
学校现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管、文、法、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学校和国家55所建有研究生院的重点高校之一。
(值得玩味的是,这一段简介居然从百度百科中消失了,可惜别的网站上还是到处都是,笔者不愿妄加揣测哈工程改名是否"蓄谋已久",但这样“吃了吐”的行为究竟意味着什么,还是让时间给大家答案吧。
)随着学校新专业的纷纷成立与发展,船舶工程学院已经越来越无法代表这所学校的全部,而当时又正值高校改名热潮,各大“学院”纷纷更名为“大学”,于是学校索性去掉船舶,改学院为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就此问世。
据考证哈尔滨工程大学这一校名来自于军工老校友的建议,老学长认为学校既然逐步发展了其他院系而非只船舶一家,何不复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再加上时值学院变大学潮,就该变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所以说这一次的更名,本质其实是复名,恢复学校当年的名称罢了。
由此可见学校的更名法则是:退出军队改名、分建缩名、扩建复名,虽然相对频繁,但每一次的更名也都并非无的放矢。
然而老学长的出发点虽然不错,但是显然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没有考虑到学校更名后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的就是学校简称与哈工大难以区分的问题。
哈尔滨工程学院时期有没有这种问题我并不清楚,但想来应该是没有的,原因如下。
其一,哈尔滨工程学院存在时间并不长,1966~1970,四五年时间而已期间还经历了高考取消;而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名至今已二十余年,该出现的问题都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问题。
其二,学校虽然当时名字也叫哈工程,但实际上它是由哈军工直接更名而来,其本质仍为哈军工,故用哈军工作为简称可谓实至名归毫无争议,没什么必要自称为哈工程,更没有可能被别人简称为哈工大;而现如今的哈工程是不敢自称为哈军工的,毕竟哈军工的院直领导机关都迁去了长沙变成了如今的国防科大,所以只好简称为哈工程,由于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名同带“哈”、“工”、“大”,被混淆也是在所难免的事了。
其三,当时中国大学才有多少所?现如今又有多少所?况且建国后虽然也经历了一场改名潮,但是却不存在谁山寨谁的情况。
如今山寨学校野鸡大学遍地,哈工程被误认为哈工大的山寨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的体现罢了。
其四,七十年代正值文革动荡年代,且不论工作岗位少,工作压力和竞争小这种事,高考都取消了,学校也停课了,谁会在意你叫什么呢?毕竟当时全国人民都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批斗事业当中,知识分子可谓饱受迫害。
而如今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加剧自不必说。
毕业于什么大学就成为了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这个时候学校牌子、知名度与区分度也就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软实力。
结果几十年前没有出现的问题如今却变成了难以解决的矛盾中心,搞的工程学子尴尬不已。
那么是否真的到了再次改名的时候了呢?三、哈工程应该改什么名哈工程这个名字确实不好,这是事实。
但是哈工程要改成什么名字才够好?贴吧里有一位叫“韩影宫特委”的同志,虽然他大肆鼓吹哈工程的变相抹黑行为让人不忍直视,然而在改名方面,笔者和此人还是有颇多共同见解,在此笔者就整理并分析一下网络上出现的各种呼声和思路。
第一种思路:让简称变成哈军工,这样虽然有些心虚并且貌似不够名正言顺,但哈军工的牌子的确有足够的影响力,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趁着老校友都还健在!)不过可操作性却基本没有,因为军字似乎不是那么容易就带上的。
第二种思路:让去掉哈尔滨,改加国字头,如中国工程大学。
这是笔者认为最理想的方案。
然而这一方案的可操作性比第一条更低,中国二字基本已经不允许再随便加到学校前面了,哈工程在哈尔滨这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地方想得到特批,恐怕可能性是微乎其微。
笔者不禁感叹,东华大学为何放弃中国纺织大学的名号?真是自毁长城啊!你不要给我们如何?(p.s.也有呼声改叫中国舰船大学,这样似乎既突出了学科特色又省得学校其他学科被舰船的光环抹杀,但实际上笔者认为“工程”二字乃是校魂,万万丢不得的!)第三种思路:加上国防,变为国防工程大学。
这种思路在网上呼声颇高,似乎也颇为合理,毕竟哈尔滨工程学院是分建为了国防科大和哈工程,现在哈工程改为“国防工大”,似乎就和国防科大从异姓兄弟做回了同姓兄弟。
但是虽然前有“广东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等为例,笔者仍然不认为哈工程有机会可以做到。
也就是说,若想冠以国防,恐怕只能重回军队序列,奈何工程学子虽有心报国,但此路却基本不通。
第四种思路:这一种是笔者最为反感的思路,即更名为船舶科技大学,持此论调者认为船舶科技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类似,无甚不妥,但这一论调根本经不起半点推敲。
首先科技大学遍地都是,哈工程放着中国第一的工程大学不做,去趟科技大学这趟浑水,能趟出什么来?其次,船舶科技所能覆盖的专业面比之电子科技可谓窄了太多,电子科技偏理论,其含义包括:电子技术应用、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及信息、光电子材料等领域,这些恐怕就足以覆盖各类工科院校的大半专业,而船舶二字,恐怕只能覆盖“三海”,连那“一核”都盖不进去。
持此种论调者还说:船舶来代表哈工程的特色专业,科技来代表其他专业,这更是无稽之谈。
“船舶科技”,从语文的角度来讲,“船舶”是“科技”的修饰词语,船舶科技是关于船舶的科技,而并不是所谓的并列关系——“船舶”和“科技”。
第五种思路:校方的思路,哈尔滨船舶工程大学or哈尔滨船舶海洋大学。
船舶工程大学暂且不表,哈尔滨船舶海洋大学真不知是谁想出来的奇怪名字。
海洋大学一般都是与水产分不开关系的学校更名而来,而且多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