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常规体位的标准及规范 PPT

合集下载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ppt课件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ppt课件
5. 轴方向 X 线束(中心线)与被检者的组织、 器官长轴平行或近似平行的摄影方向称 为轴方向。
精品课件
13
二、 摄影步骤
1、X线摄影机性能了解
在投照前,必须彻底了解机器的性能及其 使用方法;并应充分熟悉机器的最高使用限 度及其规格表(包括最高千伏、毫安和最长 时间的相互关系),以免超过机器的最高使 用量而致损坏。
人体直立,两眼向前方平视,两下肢并 拢,足尖向前,两上肢下垂至躯干两侧, 掌心向前。(在摄影工作和阅拍片时,无 论被检者处于何种体位,都依标准姿势作 为定位的依据。)
精品课件
2
(二)解剖学的基准线
1 . 垂直线 与人体水平线垂直的线。 2 . 水平线 人体直立下,与地面平行的线。 3 . 正中线 将人体左右等分的线。 4 . 矢状线 与水平线相交,与正中线平行的线。 5 . 前额线 于矢状线垂直相交,将人体前后分
8
(4)左后斜位:被检者身体左侧
后倾斜,背侧朝向板面或台 面;右侧远离板面或台面, 使冠状面与台面形成一定角 度。
『如:腰椎双斜位摄影体位,采用左右斜位。』
精品课件
9
7. 屈、伸位:四肢关节沿冠状轴活动,形成
关节的骨与骨之间的角度减小 和两骨相互接近时体位为屈曲 位; 相反关节的角度增大,使 关节组成骨远离或平直,为伸 直位。
精品课件
6
⑵ 左前斜位 :被检者身体左侧朝
前倾斜紧贴板面或台面。右侧 远离板面或台面,冠状面与板 面或台面倾°斜一定角度。如: 胸部第二斜位,倾斜60°观察 心脏影像。
精品课件
7
(3)右后斜位:被检者身体右侧
后倾斜,背侧朝向板面或台 面;左侧远离板面或台面, 使冠状面与台面形成一定角 度。
精品课件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下肢ppt课件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下肢ppt课件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膝关节侧位影像。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 【注意事项】 为使股骨内外髁保持投影重叠,可将小腿用棉垫 或沙袋垫高。 【评价标准】 1.股骨内外髁重迭; 2.股骨与髌骨分离,髌股关节间隙清晰。 【质控要点】 1.身体侧卧股骨下垫棉垫使股骨与胶片成6o角; 2.跟骨下垫高使胫骨平行胶片; 3.中心垂直通过髌骨下缘。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髋关节水平侧位
➢ 体 位:仰卧,臀部垫高,探测器侧立于髂骨 嵴外上方,与身体正中矢状面约成45°角。对 侧大腿抬起,膝部弯曲固定,保持身体稳定。 胶片上缘超过髂骨嵴,下缘超过大粗隆。
➢ 中心线经股骨内侧中点,与探测器垂直,呈 水平方向射入探测器中心。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 中心线:经股骨中点垂直射入探测器中心。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股骨及两端关节 正位影像 。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股骨侧位
➢ 体 位:侧卧,大腿外侧贴紧床面,股骨矢状 面与床面平行。对侧臀部垫起,膝部弯曲上抬, 足踏床面,保持身体稳定。
➢ 中心线:经股骨所包括部分的中点垂直射入。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跟骨侧位
➢ 体 位:坐位或侧卧,足跟外侧紧贴探测器,胶片
后缘包括跟骨后部,下缘包括足底部 。
➢ 中心线:经跟骨内侧面中点垂直射入。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显示部位: 跟骨及距跟关 节、跟骰关节 侧位影像 。
第四节 骨骼系统摄影
跟骨轴位
➢ 体 位:仰卧或坐位,下肢伸直,跟骨紧贴探测 器,足矢状面垂直于探测器。对侧膝部弯曲,脚 踏床面,支撑身体稳定。用布带将被检侧足尖向 后拉,使踝关节背屈 。

普通X线摄影体位显示标准

普通X线摄影体位显示标准

普通X线摄影体位显示标准普通X线摄影体位显示标准一.胸部后前位:1、包括胸廓、全部肺野及两侧肋膈角;2、两侧胸锁关节对称,肩胛骨位于肺野外方;3肺野密度适中,肺尖显示在锁骨上方,纵膈内1-4胸椎显示清晰;4、肺门位于肺内带中部,肺纹理由肺门呈放射状伸向肺野,层次清晰;5、肺纹理、肋骨、膈肌及心脏边缘锐利;6、心脏居中偏左;7、高千伏显示层次丰富、与肋骨纵膈与心脏等重叠肺组织显示清晰,气管和支气管的形态和管壁显示良好,心脏及大血管边界较锐利。

二.胸部侧位片:1、胸片包括肺尖膈肌及前后胸壁;2、胸骨及胸椎呈侧位缘;3、从颈部到气管分叉部,能连续追踪到气管影像;4、心脏大血管居中偏前;5、心前、后间隙肺野清晰,食管显影时位于心影后方。

三.手正位:显示第2-5掌、指骨正位影像,拇指的掌、指骨斜位像。

四.手斜位:显示第2-5掌、指骨斜位像。

五.腕关节正位:1、显示腕骨、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桡骨远端的正位影像;2、腕桡关节面清晰。

六.腕关节侧位:1、显示腕骨、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桡骨远端的侧位影像;2、腕骨重叠较多,月骨显示较为清晰。

七.尺桡骨正位:显示尺、桡骨正位影像。

八.尺桡骨侧位:显示尺、桡骨侧位影像。

九.肘关节正位:显示肘关节正位影像,关节间隙清晰。

十.肘关节侧位:1、显示肘关节侧位影像;2、关节间隙清晰;3、肱骨两髁影像相重叠。

十一、肱骨正位:显示肱骨正位影像。

十二、肱骨侧位:显示肱骨侧位影像。

十三肩关节正位:显示肩关节正位影像,关节间隙显示清晰。

十四、肩胛骨正位:显示肩胛骨正位影像。

十五、锁骨正位:1、显示锁骨正位影像;2、肩锁关节及胸锁关节影像显示清晰。

十六、足正位:显示趾骨、跖骨及部分跗骨正位影像。

、十七、足斜位:显示足部诸骨斜位影像。

十八、跟骨侧位:1、显示跟骨侧位影像;2、跟骨形态、骨质,跟骨关节、跟距关节。

十九、踝关节正位:1、显示踝关节正位影像;2、关节间隙清晰。

二十、踝关节侧位:1,显示踝关节侧位影像;2、踝关节诸骨影像显示清晰。

X线拍摄常用体位

X线拍摄常用体位

1.胸部后前位片检查胶片尺寸:14Ⅹ17.根据身高大小灵活选用。

投照体位:患者背向球管站立于平板面前,前胸紧贴平板,双手背放在髂骨上,肩部下垂、上臂内旋(拉开肩胛骨),头稍后仰,下颌置平板上缘之上。

中心线:对准胸5水平射入胶片,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正位像,包括两侧胸廓、肺野、肋膈角、纵隔、心脏及横膈。

2.胸部侧位检查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立平板前,患侧紧贴平板,两臂屈肘高举、交叉抱头、前、后胸壁置于平板内缘,上缘包括颈7。

中心线:经胸5高度胸壁前后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侧位片像、主要观察心脏后方肺组织,前肋膈角,结合正位确定病变部位,对纵隔显示较好。

3.心脏正位片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同胸片正位片。

中心线:对准胸6水平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胶位片距:180-200cm(远达、减少放大)。

4、右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右肩紧贴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45~550角,左手高举抱头,右肘弯曲、平板上缘达右肩部上2.0cm。

中心线:经左腋后线胸5-6高度垂直射入,曝光前服钡剂两口,待服第2口钡后闭气曝光。

距离:150cm.5.左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左肩贴近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55-650角,右手高举抱头,左肘弯曲,平板上缘超过左肩1.5cm.中心线:经右腋后线相当于胸5-6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距离150cm。

6.腹部仰卧位前后位(正位)14Ⅹ17平板投照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并与台面中心线重合,平板下缘超出耻骨联合下5cm。

中心线:经剑突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曝光。

距离:90cm..7、腹部站立前后位胶片:平板立前后位片体位:患者面向球管站立于平板前,腰背部紧贴平板,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垂直25并重合于平板中心线,两手放于两侧,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呼吸系统PPT课件

标准放射x线拍摄体位呼吸系统PPT课件

第五节 呼吸系统摄影
第五节 呼吸系统摄影
第五节 呼吸系统摄影
3.肺半卧前后位
• 体位:患者于床上摆位后,探测器放置背 后,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长轴正中线 重合,并垂直于探测器面。两手臂肘部尽 量弯曲内旋。探测器应包括肺尖、胸壁、 双下膈肌及膈肋角等部位
第五节 呼吸系统摄影
3.肺半卧前后位
• 中心线:经两侧乳头连线中点垂直探测器 面射入。深吸气,屏气后曝光。
第五节 呼吸系统摄影
5.肺部站立侧位
• 中心线:经肩胛骨下角,腋中线处水平射 入。深吸气屏气后曝光。
• 显示部位:显示胸骨、胸椎侧位像及双肺、 双肺门、双膈肌、双侧肋骨的重叠像。
第五节 呼吸系统摄影
第五节 呼吸系统摄影
第五节 呼吸系统摄影
• 【注意事项】 1.进行病人呼吸屏气的训练。 2.去除胸部一切可能产生伪影的衣、物。 3.重症病人及婴幼儿可采取侧卧位或仰卧水平侧 位摄影。 【评价标准】 1.胸椎4以下椎体呈“四方块”侧影,后肋基本 重迭,两侧肺门重选,前后肋隔角显示; 2.从颈部至气管分叉部能连续追踪到气管影; 3.心脏、主动脉、降主动脉阴影明确; 4.胸骨呈侧位投影。 【质控要点】 1.两手臂上举,两手抱头,眼平视,收腹; 2.前胸壁和后胸背垂直胶片; 3.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第五胸椎达胶片。
6.肺仰卧侧位
• 中心线:经肩胛骨下角,腋中线处,水平 射入探测器中心。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 显示部位:显示胸部侧位影像,类似于站 立侧位。
第五节 呼吸系统摄影
第五节 呼吸系统摄影
7.肺站立前凸位(前弓位)
• A.前后位: • 体位:患者站立于摄影架前30cm处,背朝向摄影
架,肩部紧贴摄影架面板或探测器面。探测器横 放(摄双侧),上缘超过锁骨6~7cm。两手背放 在髂部,肘部弯曲向内旋。身体后仰,头稍前倾, 胸部前凸,身体正中矢状面与面板(或探测器) 正中线重合并垂直。胸部冠状面与探测器面成 45°角。

X线拍摄常用体位

X线拍摄常用体位

X线拍摄常用体位Work hard in everything, everything follows fate!1.胸部后前位片检查胶片尺寸:14Ⅹ17.根据身高大小灵活选用..投照体位:患者背向球管站立于平板面前;前胸紧贴平板;双手背放在髂骨上;肩部下垂、上臂内旋拉开肩胛骨;头稍后仰;下颌置平板上缘之上..中心线:对准胸5水平射入胶片;深吸气后闭气曝光..显示:胸部正位像;包括两侧胸廓、肺野、肋膈角、纵隔、心脏及横膈..2.胸部侧位检查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立平板前;患侧紧贴平板;两臂屈肘高举、交叉抱头、前、后胸壁置于平板内缘;上缘包括颈7..中心线:经胸5高度胸壁前后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显示:胸部侧位片像、主要观察心脏后方肺组织;前肋膈角;结合正位确定病变部位;对纵隔显示较好..3.心脏正位片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同胸片正位片..中心线:对准胸6水平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胶位片距:180-200cm远达、减少放大..4、右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右肩紧贴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45~550角;左手高举抱头;右肘弯曲、平板上缘达右肩部上2.0cm..中心线:经左腋后线胸5-6高度垂直射入;曝光前服钡剂两口;待服第2口钡后闭气曝光..5.左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左肩贴近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55-650角;右手高举抱头;左肘弯曲;平板上缘超过左肩1.5cm.中心线:经右腋后线相当于胸5-6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距离150cm..6.腹部仰卧位前后位正位14Ⅹ17平板投照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并与台面中心线重合;平板下缘超出耻骨联合下5cm..中心线:经剑突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曝光..距离:90cm..7、腹部站立前后位胶片:平板立前后位片体位:患者面向球管站立于平板前;腰背部紧贴平板;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垂直25并重合于平板中心线;两手放于两侧;下缘包括耻骨联合..中心线:垂直于平板中心;深呼气后曝光..胶片距:90cm8、骨盆前后位片胶片:平板..体位:患者仰卧摄影床;正中矢状面与床面垂直;并置于正中线上;下至伸直足尖向上并拢;两侧髂前上棘与床面平行;下缘包括坐骨..中心线:经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心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平静呼吸曝光..9、腰椎前后位片胶片:平板体位:患者仰卧摄影床;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正中线重合;双髋、膝关节屈曲;足平踏床面;上肢置于身旁;平板上缘包括胸12椎体;下缘包括骶椎..中心线:对准腰3脐上2.5-3cm垂直射入;深呼气后闭气曝光..胶片距:90cm10.腰椎侧位片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卧摄影台;两上臂屈曲;向前上举起;抱于头的两侧、髋、膝屈曲;冠状面垂直;棘突后缘置台中线外5cm处;上包胸12;下包上部骶骨..中心线:对准:腰3垂直或者向足侧倾斜5-100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胶片距:90cm.11.腰椎斜位片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仰卧摄影台;身体平直..然后对侧抬高被检侧在下;身体冠状面与台面呈450角;髋膝屈曲支撑身体;棘突后缘垂直于胶片中线外约4cm处;上包胸12;下包部分骶骨..中心线:对准:腰3垂直射入;平静呼吸闭气曝光..12.胸椎前后位正位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仰卧摄影摄影床;正中矢状面垂直并对准剑突颈静脉切迹;臂下垂置身旁;下肢伸直;上包颈7;下包腰1..中心线:对准胸6胸骨柄切迹至剑突的中点垂直射入;平静呼吸闭气曝光..13.胸椎侧位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卧摄影床;臂屈曲抱头;膝髋屈曲;冠状面垂直床面;棘突垂线距台面中线外5cm;上包颈7、下包腰1..中心线:对准胸7垂直射入;膈上胸椎深吸气后闭气曝光..膈下胸椎时深呼气后闭气曝光..14.颈椎前后位片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站立平板前;正中失状面垂直台面;且与台中线垂直.. 27头稍向上仰;听鼻线垂直台面;上包对耳孔;下包颈颈静脉切迹..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0甲状软骨平面射入;平静呼吸闭气曝光..15.颈椎侧位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立平板前;下颌上仰听鼻线与冠状面垂直;两肩尺量下垂;片盒长轴与矢状面平行;上包对耳孔;下至胸骨切迹..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处;颈前后缘中点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16.颈椎斜位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俯卧;右前斜时面向左侧旋转;左侧台高;头和身保持统一解剖位置..中心线:向足侧倾角100经甲状软骨平面射入;平静呼吸闭气曝光..17.髋关节前后位正位胶片:平板体位: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患侧股骨沟置台面中心;;平板中线射入..中心线: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下5cm为入射点;垂直射入..造影检查部位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常规需要了解病史;临床诊断及检查目的..造影检查前的准备:查对姓名;床号等;造影剂名称;浓度;准备好造影用具及压迫器等..造影前拍腹部平片胸10-耻骨联合一张..注射造影剂前令患者解小便;以及压迫..查对药品;浓度、剂量、常用者为泛影葡胺成人用量20-40mg步骤:患者仰卧屈膝;腹部放松;压迫球置耻骨联合上2cm;加压注意压力不要过大;讲清道理;力争患者配合..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快速;一般选择肘静脉;此过程中密切注意病人有无不良反应..注射完后;根据需要可选5、7、15、30分钟各点片一张;此过程医师需要在场;每片过目;显影满意后即可终止检查;也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时间..将药品、剂量、拍片时间记于申请单背面..肾盂、肾盏显影良好后;拍全尿路片..特殊情况;应由当班医生决定;是否加照输尿管片;斜位或侧位片..2、逆行肾盂造影一、膀胱镜检查;输尿管插管由泌尿科操作..二、注射造影剂之前;常规拍腹部平片;明确导管头端所在位置以脊柱为标志描述..三、注入造影剂之前应排气气泡形成假象;缓慢注入;压力不可过高或过量5-10ml;以免剧痛或溢流;影响胶片质量..摄完一张胶片后;立即观察;如不满意;可即时补充注药或换位拍片..四、记录两侧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3、食道钡餐检查一、患者准备:1、吞咽困难者;查前四小时禁饮食..2、疑有喷门病变者;检查当日禁饮食..3、除去有碍透视的衣物及饰品..二、医生准备1、了解病史;尤其是吞咽困难的程度..2、明确检查目的及要求..3、调好钡剂膏状或糊糊状;编码及日期..4、讲明要求;力争配合;消除恐惧..5、调整拍片条件..三、检查方法:1、先作胸腹部透视;注意纵隔、心脏、两肺、横隔及胃泡情况..2、透视与拍片相结合..3、患者口含钡剂站立于造影机上;嘱多次吞钡;注意观察:①钡剂延咽部通过的情况;咽部大小;充盈的对称情况及特征..梨状隐窝的排空情况;多轴位观察..观察钡剂沿胸段食道通过情况;食道的位置、压迹、舒张度、外形改变等..喷门区情况:裂孔随呼吸的变化、膈壶腹段的走形、钡剂入胃的形态、方向及方式..食道各段要正、侧、斜多轴位观察其形状、位置、食道壁有无压迹、轮廓;柔软度及黏膜皱襞等改变..可疑区可再吞钡重复观察;也可大量吞咽稀钡液、呃气等..观察食道充盈情况可取卧位观察..需观察管壁及胃泡时、可服发泡剂;如小苏打3-4g;再服枸橼酸2-3g..检查过程中;发现可疑;药片片拍片时要注意解剖标志4、胃肠道钡餐一、查前准备:1、钡剂准备:调制钡剂稀糊状;编排号码;给好机器条件..2.扼要了解病史;症状、临床诊断及检查及检查重点要求;有关体征如包块的部位、大小等;作到心中有数;重点观察..若有出血史;应在出血停止五天后为妥..3.了解病人空腹状况;未准备好者可暂缓检查;以免影响准确性..4、去除腰腹部的饰物等..5、准备一包产气粉成品;用10ml温开水咽下..二、检查步骤:透视与拍片相结合..1.嘱患者咽钡一口;放倒检查床令患者左右翻滚2-3次;仰卧位观察胃黏膜及胃壁情况..2.令患者再服钡2-3口;观察胃底充盈度及食道钡剂通行状况..3.府卧位观察胃底黏膜像、胃体及胃窦部充盈像..4.立位并左右斜位观察胃全貌..三: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1、常规胸腹部透视:观察心、肺、纵隔及腹部胃有无潴留有无异常..①膈下有无游离气体、肠道气液平面;结合病史、症状符合空腔脏器穿孔者;钡餐检查是禁忌症..②有无钙化及肿块影;肝脾情况..③胃泡大小、形态有无液平及肿块..④胃肠道有无异常高密度影..⑤以10ml温开水口服产气粉一包成品;大约3g..2、常规造影检查:让患者含一口稀钡约15ml..食道:吞咽一口稀钡;正位自颈段食管下咽部观察钡头;转动体位;多轴位观察..右前斜观察胸腹段;了解钡剂通过情况;管壁、管腔轮廓;舒张度、蠕动、粘膜皱襞等..疑有病变者、待胃、十二指肠查完后;再用稠钡剂作重点检查及拍片..钡剂通过贲门入胃的情况:正常者钡剂入贲门后基本沿胃小弯缘下降散开;贲门黏膜皱襞呈星芒状..若潴留液多时;钡剂呈“飘雪花”状下降;若幽门梗阻胃内残留多时;钡较乱不易附着于黏膜面;勿勉强行检查;应下胃管抽出;再做..注意:“钡流”异常:如贲门部肿块;钡从胃底大弯侧呈分流状或喷射状;贲门狭窄时通过受限;上方食道扩张;钡逆流等..胃:钡剂入胃后沿胃小弯散开;此时把床放在水平位;嘱病人翻滚2-3次;使胃黏膜均匀涂抹;观察胃黏膜正常胃小弯侧黏膜呈与胃小弯平行规则的纵行皱襞、大弯侧稍粗大不规则弯曲或呈锯齿状、胃窦部黏膜呈横、纵行至幽门管呈收集状;钡剂未进入十二指肠前;尽快拍摄黏膜像..再次喝钡两口约30ml;俯卧位观察胃体及胃窦部充盈像;重点观察蠕动波;胃壁柔软度;龛影;充盈缺损等;变换至仰卧位;再次观察胃体、胃窦黏膜以及胃底充盈状况..需看胃窦黏膜;可右侧抬高..注意:此段时间要快;避免十二指肠药物重叠;难以观察..站立喝钡;观察胃全貌;发现问题;重复再次观察..十二指肠:俯卧位十二指肠充盈;观察其蠕动、轮廓分布及走形情况..小肠:可采用连续喝钡;每次间隔5-10分钟;喝钡约300ml;再次观察小肠的充盈、分布、走行、动度;变换体位可观察黏膜状况..5、钡剂灌肠检查①术前准备:检查前2-3天进流食..检查前一天多饮水;术前一晚服缓泻剂番泻叶50g泡水或酚酞0.2g..检查前12小时禁饮食..习惯性便秘或服缓泻剂无效者;于检查前作温水灌肠;直至无粪便排出..②钡剂的配置:70%-80%;250ml钡200g+水200-240ml+食用胶若干;双球囊注气约500-800ml.③方法及步逐:肛门插管;先用液体石蜡油涂抹导管头端;令病人放松;左侧卧位;张口呼吸;从肛门插入;深约10-15cm;变换为仰卧位;头低足高约10-15度..慢慢注入钡剂;乙状结肠充盈后夹管;转动体位观察肠曲..连续灌钡至钡头到达结肠脾屈;注气500-800ml;并嘱患者左侧抬高;利用气体促使钡剂充盈结肠肝曲及升、盲结肠拔管..床位放平;转动病人;使要观察的结肠气钡分布均匀;多轴位观察; 重点观察肠壁的分布、柔软度;黏膜状况等;并进行必要的点片..如行低张造影者;检查前肌肉注射654-210-20ml;步逐同前..T形管造影病人准备:术前作碘过敏试验;阴性者可做..准备20ml注射器一支;50ml注射器一支;76%泛影葡胺10-20ml..给病人讲述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造影剂准备:抽取76%泛影葡胺10ml+生理盐水30ml;即19%泛影葡胺40ml..。

X线检查体位和摄影方向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X线检查体位和摄影方向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X线检查体位和摄影方向的基本概念
手掌侧 手背侧 足背侧 足底侧
第16页/共58页
X线检查体位和摄影方向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体位
体位系指X线检查时被检者身体的姿势 一 基本体位
立位 被检者的身体直立,垂直轴与地面垂直。 坐位 被检者的身体呈坐的姿势。躯干部分后仰时称为半坐位(半卧位)
第17页/共58页
第33页/共58页
矢状方向
A-P
P -A
第34页/共58页
冠状方向
L
R
左、右方向(right left;R-L)
右侧位
右、左方向(right left;R-L)
左侧位
第35页/共58页
背腹第二斜方向(D-V2)
背腹第一斜方向(D-V1)
R
L
腹背第一斜方向(V-D1)
腹背第二斜方向(V-D2)
第36页/共58页
• 正中矢状面 将头颅纵向分为左、右均等的两部分的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虽 不位于正中,但与其平行的面,均称为矢状面。
• 解剖学水平面 经颅骨听眶线,将头颅分成上、下两部分的水平断面,称为解剖 学水平面。
3. 耳垂额状面 沿外耳孔作解剖学水平面垂直线,将头颅分作前后两部分的冠状断 面,称为耳垂额状面。
四肢关节沿冠状轴活动,形成关节的骨与之间的角度减小和两骨相 互接近时体位称为屈曲位;相反关节的角度增大,使关节组成骨远 离或平直,称为伸直位。
第27页/共58页
X线检查体位和摄影方向的基本概念屈Βιβλιοθήκη 伸第28页/共58页
2 内旋、外旋位 四肢骨以自身的纵轴为轴心做旋转运动,向内做旋转称为同旋位,向外 做旋转,称为外旋位。
根据人体的标准姿势,对人体各部位所在的方向和所处位置的称谓, 常用解剖学方位术语来描述。

X线摄片部位及临床意义(共49张PPT)

X线摄片部位及临床意义(共49张PPT)
❖ 手斜位(前后):用于观察手部轻松度外伤 和骨质的病变,主要检查第四、第五掌指骨 的斜位影像。
❖ 拇指正侧位:用于观察拇指及其关节、软组 织的外伤和异物情况。
1.1 四肢摄影---腕关节
常规拍腕关节正侧位 腕关节正位:用于观察腕骨、
掌骨近端、尺桡骨远端的骨 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情 况。观察小儿发肓情况,了 解骨龄,需摄双侧腕关节。
腹部---腹部平片(卧位)
❖ 用于观察尿路或腹腔脏 器有无结石、钙化及腹 部包块和异物存留等情 况。
2、X线造影检查介绍
❖ 概念:在不能产生X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内介入 不透X线的造影剂,使器官形态或功能得以在 X线下显示以利于疾病的诊断。
❖ 常用造影剂:消化道用钡剂、子宫输卵管用 的碘油、静脉用的复方泛影葡胺、碘海醇等 等。
❖ 临床应用: 疾病检查 随访复查 健康普查
胸部---胸部正位(后前位)
❖ 摄片目的 用于观察胸部 的主见变情况和用于体 检。
❖ 主要指心肺情况:支气 管炎、肺炎、肺结核、 肺肿瘤、胸膜病变,胸 腔积液、心脏形态改变、 肋骨情况等等。
胸部---胸部侧位
临床应用: 疾病检查 随访复查 健康普查
用于观察上颌窦、额窦、前及后组筛窦、上颌骨等的骨质和形态情况。 胃及十二指肠低张双对比造影 骶尾骨侧位 :摄片目的 用于观察骶骨和尾骨侧位的形态情况。
全身各部位常规拍片体位
胸部
胸部正(侧)位 胸部正斜(肋骨切线)位
腹部
腹部立位 腹部平片(卧位)
头部 头颅正侧位
面骨大瓦氏位
颧弓斜位及轴位 鼻骨侧位 颞颌关节张闭口位 脊柱 颈椎正侧(双斜)位 胸椎正侧位
腰椎正侧位
骶尾椎正侧位
鼻副窦 鼻窦瓦氏位+柯氏位

X线摄影体位方向

X线摄影体位方向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
❖ 一、摄影体位方向 ❖ 二、摄影步骤 ❖ 三、十字定位投照法
.
(一)、解剖学姿势
❖ 人体直立、两眼向前方平视,两下肢并拢, 足尖向前,两上肢下垂至躯干两侧,掌心向 前。(在摄影工作和阅片、拍片时,无论被 检者处于何种体位,都应依照标准解剖学姿 势作为定位的依据。)
❖ 摆位置 根据摄影部位和检查目的,用标准位 置摆放好,通常将检查部位放置与暗盒中心, 并以最舒适的位置投照,尽量减少被检者的 痛苦
.
❖ 曝光机后期处理 以上步骤完成后,调节校 正控制台上各种曝光条件,然后曝光,投照 完毕后对图像进行黑白、对比度等图像后处 理,根据被检部位等正确裁剪图像大小,并 做好左右标记,最后保存发送至报告台。
❖ 听眦线(OMBL) 外耳孔中点与眼外眦的连线 ❖ 听鼻线 鼻前棘与外耳孔中点的连线 ❖ 听眉线(SML) 外耳孔点与听眶线垂直的
线。
.
(四)、摄影体位
❖ 包括:立位、坐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斜位 ❖ 右前斜位:被检者身体右侧朝前倾斜紧贴探测器,射线从左
.
(五)、摄影方向
❖ 矢状方向:前后位(AP);前后位(VD);背腹像 (DV)
❖ 冠状方向:左右向(LR);右左向(RL) ❖ 斜方向:背腹斜方向;腹背斜方向。从足侧向头侧
倾斜角度称为头侧倾斜;反之则为向足斜位。 ❖ 水平方向:X线束与地面平行呈水平方向射入被检
部位时,摄影方向称为水平方向。 ❖ 轴方向: X线束与被检者的组织,器官长轴平行或
.
(二)、解剖学的基准线
❖ 垂直线 与人体水平线垂直的线 ❖ 水平线 人体直立下,与地面平行的线 ❖ 正中线 将人体左右等分的线 ❖ 矢状线 与水平线相交,与正中线平行的线 ❖ 前额线 与矢状线垂直相交,将人体前后分开

x线常规体位的标准及规范ppt课件

x线常规体位的标准及规范ppt课件

腕关节正位
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
腕关节侧位
桡骨茎突连线中点
摄影距离cm 75~100 75~100 75~100 75~100 75~100 75~100
管电压kv 45-50 45-50 50-60 50-60 45-50 45-50
精选版课件ppt
44
部位
中心线
肘关节正位 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中点
肘关节侧位
精选版课件ppt
32
膝关节侧位
➢ 被检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 靠近台面,对侧下肢向前上方弯 曲
➢ 被检侧膝部稍弯(使大腿长轴与 小腿长轴成120°夹角)
➢ 膝部外侧紧靠暗盒,髌骨下缘置 于暗盒中心
➢ 暗盒前缘包括皮肤,髌骨与暗盒 垂直使股骨内外侧髁相互重叠
精选版课件ppt
33
• 中心线:对准胫骨上端 ,与暗盒垂直
➢ 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准照射野中 线并垂直于暗盒
➢课件ppt
7
• 照射野:上缘超过外耳孔,下 缘平胸骨柄切迹,两侧含颈部 软组织。
• 中心线:向头端倾斜10°经甲 状软骨摄入暗盒,或x线球管不 倾斜,对准胸骨颈切迹与暗盒 垂直。
• 摄影距离:75~100cm;
• 管电压:65~75kv.
精选版课件ppt
18
足正位
➢ 被检者坐于摄影台上, ➢ 被检侧膝部屈曲、对侧伸直,
使足底部紧靠暗盒, ➢ 暗盒上包足趾,下包足跟,将
第三跖骨基底部置于暗盆中心 ➢ 暗盒长轴与足部长轴平行。
精选版课件ppt
19
• 中心线:对准第三跖骨 基底部,与暗盒垂直
• 或对准第三跖骨基底部 ,向足跟部倾斜15°射 入暗盒,可使足部伸直 ,胫腓骨后移,以显示 关节间隙

普通X线摄影体位显示标准

普通X线摄影体位显示标准

普通X线摄影体位显示标准一.胸部后前位:1、包括胸廓、全部肺野及两侧肋膈角;2、两侧胸锁关节对称,肩胛骨位于肺野外方;3肺野密度适中,肺尖显示在锁骨上方,纵膈内1-4胸椎显示清晰;4、肺门位于肺内带中部,肺纹理由肺门呈放射状伸向肺野,层次清晰;5、肺纹理、肋骨、膈肌及心脏边缘锐利;6、心脏居中偏左;7、高千伏显示层次丰富、与肋骨纵膈与心脏等重叠肺组织显示清晰,气管和支气管的形态和管壁显示良好,心脏及大血管边界较锐利。

二.胸部侧位片:1、胸片包括肺尖膈肌及前后胸壁;2、胸骨及胸椎呈侧位缘;3、从颈部到气管分叉部,能连续追踪到气管影像;4、心脏大血管居中偏前;5、心前、后间隙肺野清晰,食管显影时位于心影后方。

三.手正位:显示第2-5掌、指骨正位影像,拇指的掌、指骨斜位像。

四.手斜位:显示第2-5掌、指骨斜位像。

五.腕关节正位:1、显示腕骨、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桡骨远端的正位影像;2、腕桡关节面清晰。

六.腕关节侧位:1、显示腕骨、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桡骨远端的侧位影像;2、腕骨重叠较多,月骨显示较为清晰。

七.尺桡骨正位:显示尺、桡骨正位影像。

八.尺桡骨侧位:显示尺、桡骨侧位影像。

九.肘关节正位:显示肘关节正位影像,关节间隙清晰。

十.肘关节侧位:1、显示肘关节侧位影像;2、关节间隙清晰;3、肱骨两髁影像相重叠。

十一、肱骨正位:显示肱骨正位影像。

十二、肱骨侧位:显示肱骨侧位影像。

十三肩关节正位:显示肩关节正位影像,关节间隙显示清晰。

十四、肩胛骨正位:显示肩胛骨正位影像。

十五、锁骨正位:1、显示锁骨正位影像;2、肩锁关节及胸锁关节影像显示清晰。

十六、足正位:显示趾骨、跖骨及部分跗骨正位影像。

、十七、足斜位:显示足部xx斜位影像。

十八、跟骨侧位:1、显示跟骨侧位影像;2、跟骨形态、骨质,跟骨关节、跟距关节。

十九、踝关节正位:1、显示踝关节正位影像;2、关节间隙清晰。

二十、踝关节侧位:1,显示踝关节侧位影像;2、踝关节xx影像显示清晰。

X线摄影体位

X线摄影体位

胸锁关节后前斜位摄影体位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手放于身旁。

身体正中面或脊柱对暗盒或台面中线。

下颌前伸,支撑头部,使肢体更靠近暗盒。

胸锁关节放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向被检侧(左或右)倾斜15”~20”角,经第3胸椎左或右侧射至暗盒中心;左右两侧分别摄影,暗盒用铅橡皮遮挡。

用途常规位置。

胸锁关节侧位摄影体位患者侧立于摄片架前,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头稍向后仰,两臂在背后交叉,胸部向前挺出,两肩尽量后倾.胸骨颈切迹对暗盒中心。

中心线对准胸锁关节,与暗盒垂直。

用途常规位置。

膈上肋骨后前位摄影体位患者站立于摄片架前,面向暗盒,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身体正中面或脊柱对暗盒中线。

头稍抬高。

暗盒上缘超出肩部,下颌置于暗盒上缘,使胸部更能靠近暗盒。

两肘弯曲,手背放于髋部,两臂和肩部尽量内转,使肩胛骨影像不与肋骨重叠.中心线对准第4胸椎,与暗盒垂直。

用途常规位置。

膈上肋骨前后位摄影体位患者站立于摄片架前,背向暗盒,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两手上举抱头,然后将身体向被检测转45o角,使被检侧腋背部紧靠暗企。

将脊柱至胸腔外侧缘的中点对暗盒中线,暗盒上缘须超过肩部。

中心线对准胸骨颈切迹,通过第2胸椎间隙,与暗盒垂直。

用途用以检查腋部肋骨的病变或外伤。

膈上肋骨前后斜位摄影体位患者站立于摄片架前,背向暗盒,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两手上举抱头,然后将身体向被检侧转45o角,使被检侧腋背部紧靠暗盒。

将脊柱至胸腔外缘的中点对暗盒中线,暗盒上缘超过肩部。

中心线对准胸骨颈切迹,通过第2胸椎间隙,与暗盒垂直。

用途用以检查腋部肋骨的病变或外伤。

膈上肋骨后前斜位摄影体位患者站立于摄片架前.面向暗盒,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两手上举抱头,或将健侧手臂上举,被检侧肘部弯曲,手腕放于髋部,手臂及肩部尽量内转。

然后将身体向被检侧转45o角,使被检侧的胸腋部靠近暗盒,并将脊柱至胸腔外侧缘中点对暗盘中线,暗盒上缘须超出肩部。

中心线对准第3胸椎,通过胸骨颈切迹,与暗盒垂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准照射野 中线并平心于暗盒平面
头稍后仰,颈部置于照射野 中线
9
• 照射野:上缘超过外 耳孔2cm,下缘平胸 骨柄切迹,前后含颈 部软组织。
• 中心线:经下颌角向 下2cm处(甲状软骨 平面,颈部前后缘中 间)垂直摄入暗盒
• 摄影距离:180cm;
• 管电压:65~75kv.
X线常见体位 摆放标准及操作规范
(一)
新疆自治区中医院影像中心 王伟 技师 楼俭茹 副主任医师
1
常见体位
• 胸部正侧位 • 颈椎正侧位 • 腰椎正侧位 • 手正斜位 • 足正斜位
• 肘关节正侧位 • 腕关节正侧位 • 膝关节正侧位 • 胫腓骨正侧位 • 踝关节正侧位
参考文献: 邹 仲 主编:《X线检查技术学》,198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秦维昌主编:《医学影像技术学-X线摄影技术卷》,201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5
• 照射野:上缘平第七颈 椎,下缘平十二胸椎, 含前后胸壁
• 中心线:对准腋中线第 六胸椎水平垂直摄入暗 盒
• 摄影距离:180cm
• 管电压:125kv
.
6
颈椎正位
受检者仰卧在摄影床上或站立 于摄影架前,双上肢至于体侧
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准照射野中 线并垂直于暗盒
头稍后仰,使听鼻线垂直于暗 盒
掌面于暗盒约成45° 手指均匀分开且稍弯曲各指
尖触及暗盒 第3掌骨头置于暗盒中心。
17
• 中心线:对准第3掌骨 头垂直射入暗盒。
• 摄影距离:75~100cm • 管电压:45~50kv
18
足正位
被检者坐于摄影台上, 被检侧膝部屈曲、对侧伸直,
使足底部紧靠暗盒, 暗盒上包足趾,下包足跟,将
• 中心线:经第六胸椎水平垂 直摄入暗盒
• 摄影距离:
肺部摄影:150-180cm
心脏摄影:200cm
• 管电压110-125kv
.
4
胸部侧位
受检者侧立于胸片架前,被检 侧靠近面板
双臂上举交叉抱肘或抓固定器, 使两肩尽量不与肺野重叠
身体矢状面与摄片架面板平行, 身体长轴中心线对准照射野中 心线
7
• 照射野:上缘超过外耳孔,下 缘平胸骨柄切迹,两侧含颈部 软组织。
• 中心线:向头端倾斜10°经甲 状软骨摄入暗盒,或x线球管不 倾斜,对准胸骨颈切迹与暗盒 垂直。
• 摄影距离:75~100cm; • 管电压:65~75kv.
8
颈椎侧位
受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右 侧靠近摄片架;双上肢尽量 下垂
12
腰椎侧位
受检者侧卧在摄影床上 身体正中矢状面平行于床面 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
双上肢抱头。
13
• 照射野:上缘包括第 11胸椎、下缘包括上 部骶椎
• 中心线:经第3腰椎 (相当于脐上3cm处) 垂直摄入暗盒
• 摄影距离:75~100cm • 管电压:80~90kv.
14
手正位
受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 检侧肩部放低,上肢平直
伸向摄影床,掌心向上, 腕部用棉垫固定
尺骨鹰嘴置于照射视野中心
23
• 照射野:包括肱骨远端 尺桡骨近端及两侧软组 织
• 中心线:对准肱骨内外 上髁连线中点垂直射入 暗盒
• 摄影距离:75~100cm; • 管电压:50~60kv。
24
肘关节侧位
2
胸部正位
受检者面向并紧靠胸片架站立, 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准照射野中线, 并垂直胸片架面板
头稍后仰,前身下颌至于立体摄 影架颌拖上,使胸骨柄尽量贴近 胸片架
两手背分别置于髋部侧后,肘部 弯曲内旋,肩部下垂,锁骨成水 平位
3
• 照射野:上缘超出双肩峰 3cm,两侧含胸壁,下至第 12胸椎
29
• 照射野:包括尺桡骨 远端和掌骨近端
• 中心线:对准桡骨茎 突连线中点垂直射入 暗盒
• 摄影距离:75~100cm • 管电压:45~50kv
30
膝关节正位
被检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 下肢伸直,足尖向上,
受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 被检侧手掌向下,平放于暗
盒上 手指伸直自然分开 第3掌骨头置于暗盒中心
15
• 中心线:对准第3掌骨 头垂直射入暗盒。
• 若同时摄取双手,中 心线经双手间的中点 射入暗盒中心。
• 摄影距离:75~100cm • 管电压:45~50kv。
16
手斜位
受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 被检侧手掌向下,桡侧抬高,
27
• 照射野:包括尺桡骨远端 和掌骨近端。
• 中心线:对准尺桡骨茎突 连线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若同时摄取双腕关节,中 心线经双腕关节间的中点 射入暗盒中心。
• 摄影距离:75~100cm。 • 管电压:45~50kv。
28
腕关节侧位
受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 肘部弯曲,手掌侧立,使腕
关节呈侧位; 腕部中心置于照射野中心。
第三跖骨基底部置于暗盆中心 暗盒长轴与足部长轴平行。
19
• 中心线:对准第三跖骨 基底部,与暗盒垂直
• 或对准第三跖骨基底部 ,向足跟部倾斜15°射 入暗盒,可使足部伸直 ,胫腓骨后移,以显示 关节间隙
• 摄影距离:75~100cm • 管电压:50~60kv
20
足斜位
被检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 对侧下肢伸直,被检侧膝部弯
曲,足底部紧靠暗盒。 暗盒上缘包括足趾,下缘包括
足跟。将第三跖骨基底部置于 暗盒中心,使暗盒长轴线与足 部长轴平行。 被检侧下肢向对侧倾斜,使足 底与暗盒约30~45°角。
21
• 中心线:对准第三跖骨 基底部,与暗盒垂直
• 摄影距离:75~100cm • 管电压:50~60kv
22
肘关节正位
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台旁 被检臂前伸,肘部弯曲
成90°,放于暗盒上 手掌面对被检者,拇指
向上,肩与肘平行
25
• 中心线:对准肘关节中 心与胶片垂直。
• 摄影距离:75~100cm • 管电压:50~60kv。
26
腕关节正位
受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 肘部弯曲,前臂伸直,掌面向
下呈半握拳状 腕部置于照射野中心
.
10Βιβλιοθήκη 腰椎正位 受检者仰卧在摄影床上 身体正中矢状面对准照射
野中线并垂直于床面 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
使腰部靠近床面
11
• 照射野:上缘包括第11 胸椎、下缘包括上部骶 椎、左右包括腰大肌。
• 中心线:经第3腰椎(相 当于脐上3cm处)垂直摄 入暗盒。
• 摄影距离:75~100cm; • 管电压:75~85k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