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矿产资源概况

合集下载

河南煤化鹤煤集团概况[河南煤化鹤煤三矿-550m—-800m水平补充地质勘探设计]

河南煤化鹤煤集团概况[河南煤化鹤煤三矿-550m—-800m水平补充地质勘探设计]

河南煤化鹤煤集团概况[河南煤化鹤煤三矿-550m—-800m水平补充地质勘探设计][关键词]煤矿补充勘探设计一、矿井现状河南煤化鹤煤三矿位于鹤壁煤田中部:南至F16和F20断层所形成的狭窄地段与五矿分界,北至F3断层与贾家地堑分界,西至二1煤露头和F11断层,东至-800等高线。

该井田于1955年10月由原中南煤田地质局127勘探队提交《教场井田地质精查报告》。

1956年6月开始建井,1958年12月移交生产。

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2022年核定生产能力125万吨,目前实际生产能力160万吨。

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双翼开拓,采用走向长臂倾斜分层全部垮落式采煤方法。

该矿第二水平(-291)以上已经开采结束,第三水平(-291—-550)为生产水平,已基本回采结束。

目前正向深部开拓延伸(-550以下),原报告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生产的需要,急需对-550m—-800m水平进行补充地质勘探。

补勘区范围:东南至F40-1断层与五矿分界,北至F3断层与贾家地堑分界,西(浅部)至-550等高线,东(深部)至F40断层和-800二、勘探目的为确保安全生产,合理回收煤炭资源,根据原煤炭工业部1984年颁发《矿井地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本区需进行补充勘探,目的是提高对煤层、构造瓦斯等的控制程度,以满足矿井开拓延深设计及生产的要求。

三、补充勘探的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根据原煤炭工业部1984年颁发《矿井地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结合《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22年)对勘探工作程度的要求和河南煤化集团鹤煤公司三矿的意见,结合本区地质情况,本次补充勘探的对象主要为二1煤层,以矿井深部作为勘探的重点,确定本次补充勘探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地质任务是:1、边界控制:进一步控制边界断层构造线、-800米二1煤底板等高线等的平面位置。

2、查明落差大于和等于20米的断层,并对小断层的发育程度作出评价。

对褶曲的形态和轴部位置进一步加以控制。

鹤煤三矿

鹤煤三矿

目录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二章采区地质概况第三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第四章采区设计方案第五章采煤工艺第六章采区生产系统第七章采区施工设计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九章采区技术经济措施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井田地质概况一.交通位置鹤壁三矿位于鹤壁煤田中部,南距鹤壁市中心4.4km,距京广铁路汤阴车站21km鹤铁路支线从本矿工业广场穿过,距鹤壁北站1千米,鹤壁集至汤阴公路从本矿东北穿过,公路及铁路交通方便。

交通位置图详见图1-1。

二.地形地貌本区处于太行山及华北平原过度地带,地势东高西低,区内呈低缓丘陵地貌,最高为黄牛坡北岭,海拔+247m,最低为酉河河谷,海拔+140m,沟谷大致南北走向。

三.地表水区内有两条小河经过,汤泉河位于本井田南翼,发源于北圣沟村角的汤泉,向东流经较场,罗村而流出井田,平均流量0.3~0.4m3/s,洪水期最大流量25.44m3/s , 河流经鹤壁集,马驹河村,位于井田北部边界,水源来源于一矿井下排水和鹤壁集工业废水,常年有水,平时流量很小。

四.气象及地震本区属北温带大陆干旱性气候,根据有关气象资料,1958年以来,鹤壁矿区气候温和,光热资源充足,年日照时日数为2331.6h左右,日照率53.2%,年平均气温为15.3℃,最高气温42.3℃,最低气温-15.5℃年平均相对温湿度60%,平均绝对湿度为11.63mpa。

年均降雨量673.65 mm多集中在7、8月,年降雨量最大值1394.1mm,最小值266.6 mm,年平均降雨量679.8 mm,年最大蒸发量为mm 2695.0mm,年最小蒸发量1859.3 mm 年平均蒸发量为2264.1 mm。

年主导风向为南北向,平均风速3.4m/s最大风速23m/s。

冻土深度一般为0.3-0.4m.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鹤壁市地震动峰值为0.2g对应的基本烈度为Ⅷ度。

鹤壁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矿山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鹤壁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矿山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鹤壁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矿山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文章通过分析鹤壁市矿山的地质环境背景,包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介绍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现状,并对矿山环境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标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矿山环境变化趋势1区域概况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

地理坐标东径113°59′--114°45′,北纬35°26′--36°02′。

北与安阳市郊区、安阳县为邻,西和林州市、辉县市搭界,东与内黄县、滑县毗连,南和卫辉县、延津县接壤。

南北长67公里,东西宽69公里,总面积2182km2。

鹤壁市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54.2mm,年最大降雨量1392.8 mm(1963年),最小降雨量266.6 mm。

年平均气温13.1℃—15.5℃,多年平均无霜期220天。

鹤壁市位于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的交接过渡地带。

总的地势为西高东低,由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地貌类型组成,其中低山区位于本市西部太行山东麓,为侵蚀、剥蚀低山区,最高海拔950m(纣王殿),一般相对高差150—400m。

丘陵岗地主要分布京广铁路以西,地面高程一般在100m—300m之间,相对高差70m—80m。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鹤壁市境内的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分布广,全市已发现矿种有33多种,其中查明的资源有11种,产地34处,其中大型矿床7处,中型矿床5处,小型矿床22处。

煤、水泥用灰岩、化工灰岩、水泥用石英砂岩、花岗石、白云岩等勘查程度较高,查明的资源储量较大,在矿产开发利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属鹤壁市的优势矿产。

市内短缺的劣势矿产有:磷矿、硫铁矿、富铁矿等。

全市拥有各类开采矿山193个,其中大型矿山企业5个,中型矿山企业40个,小型矿山企业148个。

矿业开采总产值为28.3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总值(164.23亿元)的17.24%,其中煤矿开采总产值为22.07亿元,占整个矿业开采总产值的77.96%。

鹤壁发展前景

鹤壁发展前景

鹤壁发展前景鹤壁市是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豫东南地区,北连南阳市,南临安阳市,西接新乡市,东濒黄河,地域位置优越。

鹤壁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铁矿石、铁矿粉、石灰石、石墨、金矿等,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优势。

在制造业方面,鹤壁市有多个主要工业园区,如鹤山工业园区、淇滨工业园区等。

这些园区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鹤壁市在建设“两化”融合示范区、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区、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园区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望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旅游业方面,鹤壁市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铜锣湾国家地质公园、嵩阳洞、鹤壁古城等。

这些景点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同时,鹤壁市还举办了一系列的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如郑裕彤文化节、鹤壁猜灯谜大会等,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教育方面,鹤壁市拥有多所高等学府,如鹤壁学院、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等。

这些学校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外,鹤壁市还积极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在交通方面,鹤壁市位于京广铁路主线沿线,拥有较为便捷的铁路交通。

同时,市区内还有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如京港澳高速公路、鹤壁与新乡相连的高速公路等,为企业和人员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鹤壁市作为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在区位、资源和交通等方面都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近年来,鹤壁市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

同时,鹤壁市还着力发展旅游、教育和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综上所述,鹤壁市在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水平等多方面的努力,鹤壁市有望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文化旅游中心。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鹤壁市将会迎来更加繁荣和美好的未来。

鹤壁矿区地质概况

鹤壁矿区地质概况

鹤壁矿区地质概况鹤壁矿区地质概况一、地理、交通位置鹤壁矿区位于河南省北部,东径113°59′23〃—114°45′12〃,北纬35°26′00〃—36°02′54〃。

东与安阳市的内黄、滑县连接,南与新乡市的延津县、卫辉市毗邻,西邻安阳市的林州市,北接安阳市的安阳县、汤阴县。

现辖三区(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两县(浚县、淇县),全市14面积2182平方公里。

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鹤濮高速公路、壶台公路从境内中部穿过,交通非常方便。

二、地形地貌鹤壁矿区地势总体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地表被第四及第三系地层所覆盖,井田南部及东部分布着起伏较小的低缓丘陵。

丘顶多为第三系粘土或砾岩组成,在丘岗之间发育了冲沟坳地和平坦谷地。

此外,在井田北部铁路两侧分布有连片的芦苇沼泽地。

三、地层鹤壁为华北地层区,京广铁路以西为基岩分布区,广泛分布寒武系、奥陶系、第三系等地层,太古界、震旦系、石炭系、第四系分布较少。

京广铁路以东大面积第四系分布,寒武系、第三系零星出露。

大地构造处于新华夏系华北坳陷之西部和太行山隆起的东南边缘,其特征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

区内岩浆岩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元古代有一些伟晶岩、细晶岩、辉绿岩、角闪闪长岩、角闪钠长岩,燕山期为中性侵入岩,喜山期为基性、超基性喷出岩和侵入岩。

现将被钻孔揭露的地层由老至新叙述如下:(一)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马家沟组灰岩为含煤建造沉积之基底。

井田内无出露,西山出露良好,研究较细。

其岩性可分七个岩性段,其中第一段为贾旺页岩,第二、第四、第六段为角砾状灰岩,第三、第五、第七段为灰~深灰色中厚层~巨厚层之纯质石灰岩,含角石及松旋螺等化石,全厚450米左右。

(二)石炭系(C)1.中统本溪群(C2)底部为浅灰紫色鲕状豆状铝质泥岩;下部为灰色泥岩及砂质泥岩,中夹透镜状灰岩;中部为灰色细—巨粒硅质胶结的石英砂岩;上部为深灰及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含铝质,具鲕状结构,产植物化石碎片,偶夹薄煤。

八矿矿井基本概况

八矿矿井基本概况

第二章煤矿基本概况第一节自然属性一、地理位置、企业性质、隶属关系、地形地貌、交通情况八矿位于鹤壁市山城鹿楼乡,北起小庄村,地到柴厂村,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5°50′16″~35°53′00″,东径114°11′09″~114°12′42″。

企业性质:股份制,隶属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八矿位于鹤壁市山城区南部,地势总体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地面高程+125m~+198m。

地表被第四及第三系粘土或砾岩组成,在丘岗之间发育了冲沟坳地和平坦谷地。

此外,在井田北部铁路两侧分布有连片的芦苇沼泽地。

本矿铁路向北可直达汤鹤线,汤鹤线在汤阴与京广线接轨,铁路运输方便。

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新市区到九矿的大白线二级公路从本井田内通过,本矿至新市区16㎞。

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均从新市区经过,交通十分便利。

此外尚有汤(阴)鹤(壁)公路、路等。

二、井田位置、边界范围、拐点坐标、井田面积、相邻矿井边界关系相邻矿井边界关系:西北以F45断层与鹿楼乡小庄桥煤矿为界,北以张庄向斜轴与六矿为邻;南以F53-1和F49分别与柴厂矿和十矿为界;西至二1煤层露头线;深部边界原为-400米等高线,本次修编报告将深部边界扩大至-800米等高线。

井田面积:7.9954平方公里。

边界范围拐点坐标:点号X坐标Y坐标点号X坐标Y坐标1 3972125.00 38516460.00 24 3967745.00 38516978.002 3972120.00 38516597.00 25 3967875.00 38517100.003 3971940.00 38516940.00 26 3968370.00 38517550.004 3971770.00 38517122.00 27 3968450.00 38517670.005 3971635.00 38517190.00 28 3968500.00 38517800.006 3971490.00 38517215.00 29 3968330.00 38517975.007 3971405.00 38517260.00 30 3968120.00 38518010.008 3971155.00 38517195.00 31 3967675.00 38517955.009 3971060.00 38517217.00 32 3967753.00 38518124.0010 3970580.00 38517070.00 S16 3968057.00 38518855.0011 3970395.00 38516945.00 S17 3968478.00 38518922.00 K1 3970262.00 38516882.00 S18 3968897.00 38518813.00 K2 3970262.00 38517220.00 S19 3969219.00 38518937.00 K3 3970150.00 38517266.00 S20 3969462.00 38518707.00 K4 3969920.00 38517240.00 S21 3970123.00 38518663.00 K5 3969960.00 38517340.00 S22 3970582.00 38518790.00 K6 3969570.00 38517342.00 S23 3971925.00 38519130.00 K7 3969460.00 38517258.00 S24 3972510.00 38519130.00 K8 3969400.00 38517334.00 48 3972375.00 38517605.00 K9 3968900.00 38517252.00 49 3972642.00 38516940.0018 3968915.00 38517110.00 50 3972564.00 38516822.0019 3968575.00 38517000.00 51 3972646.00 38516730.0020 3968345.00 38516895.00 52 3972648.00 38516626.0021 3968200.00 38516870.00 53 3972620.00 38516550.0022 3968075.00 38516875.00 54 3972270.00 38516575.0023 3967900.00 38516910.00三、井田地质情况、地层、含煤地层构造地层八矿井田为全掩盖区,地表为第四系及第三系。

鹤壁介绍

鹤壁介绍

鹤壁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四季 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春季多风少 雨,夏季湿润炎热,秋季秋高气爽,冬季 寒冷多雾。年平均气温14.2-15.5℃ ,年降 水量349.2-970.1mm,年日照时数1787.2-2566.7小时。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以上天数的比例达到81.4%,饮用水源地水 质达标率保持100%。
旅游风光

淇河风光引人入胜,沿岸有秀美多姿的鸡冠山、 玄天洞石塔、白龙庙瀑布等,天然太极图闻名遐 迩。位于淇河之滨的黑山上有金山嘉祐禅寺,为 佛教圣地,流传有"白蛇闹许仙"故事,为戏剧 《白蛇传》的源本。淇滨区许家沟为淇河优美地 段之一,明代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罗贯中晚年 隐居在这里,完成了巨著《三国志通俗演义》和 《水浒全传》。五岩山有东魏石窟。唐代名医孙 思邈曾在五岩山上隐居行医,采药炼丹,补修 《千金翼方》、《千金要方》等中华药典"孙真人 洞"至今尚存。尤其是上峪地幔现象,已被专家认 定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稀有的一大景观。
农业特产

鹤壁土地肥沃,盛产粮食、棉花、 油料。土特产品甚多,著名的有"淇河 三珍"(鲫鱼、缠丝鸭蛋、冬凌草)。 此外,淇滨区有柿子、核桃、香椿、 龙宫花卉,浚县有小河白菜、大碾萝卜、 园上大蒜、善堂大枣、王桥豆腐、五 香花生米,淇县有无核枣,木鱼石等。
名胜古迹
浚县大伾、浮丘两山是今河南省旅游胜 地。大伾山有大石佛、天宁寺、太平兴国 寺、天齐庙、禹王庙、孔庙、吕祖祠等。 《尚书· 禹贡》载,禹疏"东过洛汭、至于大 伾"。东汉光武帝在山上筑坛祭天,魏文帝 曹丕写《黎阳作》,唐洪经纶、高尚志, 明卢象升、王阳明,清王铎、程芳等曾登 临,赋诗题词。浮丘山有唐千佛寺石窟、 明碧霞宫等,设在碧霞宫内的博物馆,藏 有许多稀世珍宝。

鹤壁四矿

鹤壁四矿

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 矿区概述1.1.1 交通位置河南煤业化工集团鹤壁中泰矿业有限公司(原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四矿)位于鹤壁矿区北部,西邻九矿和安阳王家岭煤矿,南邻安阳贺驼煤矿。

井田南距鹤壁市区13km,东北距安阳市16km。

本矿井田位于南浅部,行政地域跨鹤壁和安阳两市。

地理坐标为东经114°6′24″~114°9′34″,北纬35°49′19″~5°52′59″。

图1-1 鹤壁中泰矿交通位置示意图东北距京广铁路安阳车站约14km,东南距京广铁路汤阴车站约15km,东北、东南距(北)京珠(海)高速公路安阳南站、汤阴站分别为19、20km。

北距安(阳)李(珍)铁路和安(阳)水(冶)公路约8km,南距汤鹤铁路鹤壁车站12km,西邻鹤壁矿区专用铁路1km。

安鹤公路和汤鹤公路横穿井田,井田内简易公路较为发达,交通尚属方便。

1.1.2 地形地势本矿区属山区向平原过渡的低山丘陵地貌,相对高差50~60m,地面标高126.50~227.70m,海拨高程为178m~240m之间。

1.1.3 河流龙宫井田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仅有数条季节性溪流。

1.1.4 气象及地震气象: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干旱季风气候,夏热冬冷,四季分明。

据鹤壁市气象站1958年~2000年观测资料:最高气温42.3℃(1967年6月4日),最低-15.5℃(1967年1月15日);年平均最高气温15.3℃(1961年),年平均最低气温13.1℃(1964年),平均气温14.2℃。

年最大降水量1394.1mm(1963年),年最小降水量266.6mm(1965年),年平均降水量683.2mm;六、七、八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

最大蒸发量2695.0mm(1965年),最小蒸发量1637.40mm(1990年),年平均蒸发量2328.3mm。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43%。

每年八月至来年二月多刮北风,最大风速23m/s,每年三月至七月多刮南风,最大风速14 m/s。

河南省鹤壁地区冶镁白云岩矿特征

河南省鹤壁地区冶镁白云岩矿特征
物成 分 矿石 的矿物 成 分简 单 , 主 要有 白云石 组成 , 少 量 的
作者简介 : 张磊 ( 1 9 7 4 一 ) , 男( 汉族 ) , 河南延津人 , 工程师 , 现从事矿产资源管理及地质勘查工作 。
2 0 1 6 年第 l 2 期
西 部探 矿工 程
剖面上矿体 呈层状 、 似层状 , 产状严格受 围岩控 制, 总体近水平 , 矿体倾 向北东 , 倾角 5 o -1 0 。 , 与地层产 状一致。矿体厚度 7 . 2 0  ̄5 5 . 2 5 m, 平均 2 8 . 5 0 m( 见表 1 、
图1 ) 。
鹤壁 地 区冶 镁 白云 岩矿 含 矿层 位 的 主要矿 化 岩性
中图 分类 号 : P 6 1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o 0 4 — 5 7 1 6 ( 2 0 1 6 ) 1 2 — 0 1 6 6 — 0 3
矿体位于河南省鹤壁市西部 山区 , 大地构造位置
处 于 太 行 山 区东 南 缘 。本 地 区 寒 武 系 、 奥 陶 系碳 酸 盐 岩广布 , 层 位 稳定 , 产 状 平缓 , 露 头 良好 , 地质 研 究程 度 高, 是 开 展碳 酸 盐 岩 地 区找矿 的较 理 想 地 区 。矿 区面
Au 0 . 0 0 0 5 、 V0 . 8 、 Br 1 . 4 6 p p m。
2 . 2 . 4 矿 石 的结 构构 造
2 . 2 . 4 . 1 矿 石结 构
矿 石 中 含 量 Mg O最 大 值 为 2 1 . 7 4 %, 最 小 值 为
1 6 . 8 %, 平均值为 2 O . 5 2 %。C a O含量最大值为 4 6 . 5 9 %,
最 小值 为 2 8 . 9 1 %, 平 均值 为 3 O . 9 7 %。 矿 石 以鲕粒 结构 为 主 , 少 量 的中细 晶结构 。

鹤壁年经济形势及房地产现状分析

鹤壁年经济形势及房地产现状分析

鹤壁年经济形势及房地产现状分析鹤壁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经济以工业为主,涉及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等行业。

本文将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析鹤壁市的经济形势及房地产现状。

一、宏观层面经济形势分析1.2019年GDP鹤壁市2019年GDP为1581.3亿元,同比增长6.1%。

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693.2亿元,同比增长6.4%。

2.总人口截至2021年,鹤壁市总人口约为320万左右。

3.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上,鹤壁市以工业为主,占到GDP的近50%。

其他行业包括:服务业、农业、建筑业等。

4.城市建设鹤壁市城市建设不断提升,2019年新建、改扩建公共交通、公园、文化设施等城市配套设施,使城市环境更加美好,市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

5.投资鹤壁市吸引外商投资逐年增长,2019年吸引外商投资达到45.2亿元,同比增长30.1%。

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能源和矿业、房地产等行业。

6.经济优势鹤壁市经济优势主要在工业、房地产等行业。

鹤壁市拥有庞大的钢铁资源,该市拥有沉淀红土、高岭土等丰富矿产资源,并且其航运业、道路运输和电力供应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此外,对于房地产业的扶持也是不断的加强,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将鹤壁看作是一座投资价值极高的城市。

二、微观层面房地产现状分析1.房价状况目前,鹤壁市的房价处于稳定上涨的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鹤壁市不断加强对于房地产的管控力度,需求上扶持政策不断推出,同时限购措施也日趋明确,这些都能够保障房价的增值。

2.租售市场鹤壁市的租售市场主要以散居为主,并且越来越多的高端楼盘正在不断地地出现。

鹤壁市在楼盘的规划设计上借鉴了很多发达地区的经验,因此新盘所供应的各项设施和服务都十分完备,被购房者广泛认可。

3.购房者对鹤壁市房产的关注度由于鹤壁地理位置良好,环境优美,城市化进程迅速,再加上政府不断对于房地产的加强扶持,因此引起越来越多购房者的关注。

综上所述,鹤壁市的经济形势在不断提升,同时房地产行业也在不断拓展,买房市场在提振经济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鹤壁的气候类型及自然资源简介

鹤壁的气候类型及自然资源简介

气候资源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

春季多风少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多雾。

年平均气温14.2-15.5℃,年降水量349.2-970.1mm,年日照时数1787.2--2566.7小时。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上天数的比例达到81.4%,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鹤壁市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属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

矿产资源具有地域组合良好、品位高、易开发的特点。

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煤炭、瓦斯气、水泥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耐火粘土等30多种。

煤炭探明储量16亿吨,金属镁的主要原料白云岩约10亿吨,水泥灰岩矿床储量为50亿吨。

鹤壁市土地肥沃,盛产粮食、棉花、油料。

土特产品甚多,著名的有"淇河三珍"(鲫鱼、缠丝鸭蛋、冬凌草)。

此外,淇滨区有柿子、核桃、香椿、龙宫花卉,浚县有小河白菜、大碾萝卜、园上大蒜、善堂大枣、王桥豆腐、五香花生米,淇县有无核枣,木鱼石等。

鹤壁旅游资源丰厚,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悠悠淇河水,巍巍太行山,风景优美、秀丽壮观。

浚县、淇县为国家、省历史文化名城,素以名胜古迹著称,自古至今,天下名人学士和游客前来览胜者,代不乏人。

浚县大伾、浮丘两山是今河南省对外旅游胜地。

大伾山有大石佛、天宁寺、太平兴国寺、天齐庙、禹王庙、孔庙、吕祖祠等。

《尚书·禹贡》载,禹疏"东过洛汭、至于大伾"。

东汉光武帝在山上筑坛祭天,魏文帝曹丕写《黎阳作》,唐洪经纶、高尚志,明卢象升、王阳明,清王铎、程芳等曾登临,赋诗题词。

浮丘山有唐千佛寺石窟、明碧霞宫等,设在碧霞宫内的博物馆,藏有许多稀世珍宝。

据传,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鬼谷子曾在淇县云梦山隐居讲学,在水帘洞开办中国第一座古代军校,培养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纵横家、军事家。

现有孙膑洞、毛遂洞、舍身台等。

鹤壁市金属镁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鹤壁市金属镁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鹤壁市金属镁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作为常用金属中最轻的一种,镁主要运用在铝合金生产、压铸生产、炼钢脱硫三个领域中。

镁作为合金元素能起到提高铝的机械强度,改善机械加工以及耐碱腐蚀性能的作用,还有加工性能好、质量轻、韧性大、屏蔽性能好、抗震减噪等优点。

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军民工业用品、3C产品等军用工业之中运用普遍。

一、鹤壁市金属镁产业发展的现状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已经发现的白云岩质量好,储量大。

金属镁产业发展状况良好,在鹤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个项目中处于重要地位。

1.鹤壁市金属镁产业已形成基本的产业基础。

鹤壁市金属镁产业在上世纪80年代起步,如今产业基础良好,在金属镁产业的多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其中,镁粉(屑、粒)和镁牺牲阳极的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0%和40%以上,该产品在生产与出口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

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与发展,鹤壁市金属镁产业已经形成了较高质量的产业基础,为今后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2.鹤壁市金属镁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规模。

鹤壁市金属镁产业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前进,发展生产了镁锭、镁粉、挤压型材、镁合金压铸汽车零部件等多种产品,众多高端金属镁产品促进了优化产品结构的进程,不再从事单一的原镁生产,使产品结构更加合理高效。

另外,通过产业整顿,鹤壁市金属镁产业终于改变了众多小企业各自为政的现象,实现了关停小企业发展大企业,向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目标,更加重视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促进了当地金属镁产业发展。

3.鹤壁市金属镁产业正在形成较长的产业链。

产业链条长是鹤壁市金属镁工业的又一特征。

如今,鹤壁市已经至少有19家金属镁深加工企业,改变了单一原镁生产的现象,开发了众多下游产品,并积极的投入生产,从而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带来了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

深埋于山体之中的白云岩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加工变成一系列质量优质的汽车、发动机、自行车零部件,是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一条完整高效的产业链条。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鹤壁市为例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鹤壁市为例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鹤壁市为例摘要: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科学评价土地适宜性和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对保障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独立评价且有各自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文以河南省鹤壁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生态、环境、灾害、区位和矿产资源 8 个单项资源环境要素评价,综合分析影响土地生产力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运用多因子综合权重叠加模型及GIS技术对土地做出适宜性分析,得到该区域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研判未来变化趋势和重大风险,提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应对策略,更好的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适宜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1、评价区域概况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式变化,西北部山地、中部丘陵地、东部平原和东南部泊洼地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15.2%、29.6%、52.8%、2.4%。

土地利用地域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土地总面积2140.44平方公里,类型多样,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等均有分布。

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淇河、卫河、羑河、汤河等,拥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和盘石头水库、夺丰水库等多座大、中、小型水库,在保障和调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但全市水资源短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5853万m3,人均水资源量216m3,仅为河南省人均水资源量的58.4%。

2020年全市总人口156.60万人,城镇化率60.98%,地区生产总值980.9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6万元。

2评价过程2.1研究思路综合考虑评价数据以30m×30m栅格为基本单元进行分项评价,按照评价对象和尺度差异遴选评价指标,分别开展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生态、环境、灾害、区位和矿产资源的单项资源环境要素评价。

鹤壁淇县地质报告

鹤壁淇县地质报告

鹤壁淇县地质报告1. 引言本文是关于鹤壁淇县地质状况的报告。

通过对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地质历史、地质灾害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提供对淇县地质情况的全面了解,以便在城市规划、资源开发和灾害防治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

2. 地质概况2.1. 地理位置淇县位于河南省鹤壁市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15°,北纬35°30’-36°。

东临浚县,南与汤阴县相邻,西界平顶山市,北毗邓州市。

淇县地形起伏较大,地貌以中低山丘陵为主,盆地和平原面积较小。

2.2. 地质构造淇县地处中国北方地质构造活动带,受华北克拉通运动影响较大。

区域构造以南北走向的渭河断陷和东西走向的卧龙山断裂为主要特征。

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包括褶皱、断层、蚀变岩等。

2.3. 地质岩性主要岩性包括花岗岩、石英岩、页岩、灰岩等。

其中,花岗岩和石英岩比较常见,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稳定性,适合作为建筑材料和路基材料。

页岩和灰岩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对于资源开发具有较大潜力。

3. 地质历史3.1. 古生代淇县地区的古生代地质遗迹较少,主要以晚奥陶世的沉积岩为主。

晚奥陶世是该地区地壳发育的早期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了部分变质岩和火山岩。

3.2. 中生代中生代是淇县地质演化中的重要阶段。

白垩纪时期,该地区经历了一系列构造抬升和沉积作用,形成了丰富的地质现象。

其中包括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土壤的埋藏和红层地层的形成。

3.3. 新生代晚新生代是淇县地质发展的最新阶段。

在这个时期,地壳发生了明显的抬升和沉降,形成了现今的地貌特征。

此外,新生代还形成了丰富的煤矿资源和矿物资源。

4. 地质灾害4.1. 地震淇县地处地震带域内,地震灾害可能造成重大影响。

据历史记录,该地区发生过多次地震,其中有些地震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地震的研究和预测对于地震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4.2. 地层滑塌由于地质构造复杂,淇县地区常发生地层滑塌灾害。

中华历史文化名城 豫北中原重镇

中华历史文化名城 豫北中原重镇

中华历史文化名城豫北中原重镇——鹤壁鹤壁地理位子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

地理坐标东经113度59分--114度45分,北纬35度26分--36度02分。

南北长67公里,东西宽69公里,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13平方公里。

北与安阳市郊区、安阳县为邻,西和林州市、辉县市搭界,东与内黄县、滑县毗连,南和卫辉县、延津县接壤。

鹤壁豫北中原重镇概况: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辖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和鹤壁经济开发区,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

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壁至濮阳高速公路、山西至濮阳等干线公路横穿东西。

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山西中南部运煤铁路通道、鹤壁至山西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届时鹤壁将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双十字”大交通格局。

鹤壁矿产资源丰富,水、电资源充裕。

鹤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春秋战国时期的卫国、赵国均定都于此。

穿境而过的淇河被誉为“诗河”、“史河”、“生态河”,《诗经》中有39篇专门描绘了淇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的大伾山融儒、释、道文化于一体,文物古迹荟萃,开凿于1600多年前、高22.3米的北魏大石佛,为全国最早、北方最大。

淇县古称朝歌,是殷商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境内的云梦山云蒸霞蔚,风景怡人,被誉为“中华第一古军校”,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军事家鬼谷子王禅曾在此授徒讲学,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名士都出自他的门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鹤壁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抓好煤电化材一体化、食品工业、汽车及零部件、金属镁精深加工、数码电子等战略支撑产业和新兴先导产业,加快构建新型产业基础。

规划建设了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3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已建成28.2平方公里。

现代化工、食品、汽车零部件、金属镁、数码电子等产业被列入河南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成为全省重要的现代化工基地、镁深加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食品产业集群。

鹤壁市矿产资源概况

鹤壁市矿产资源概况

鹤壁市矿产资源概况鹤壁市地处太行山隆起的东南侧,西部为太行山,东部为华北平原。

西太行山基岩分布区,广泛出露寒武系、奥陶系浅海—滨海相地层,赋存丰富水泥灰岩、建筑石料灰岩、白云岩、化工灰岩等矿产资源。

山前有零星的石系地层出露,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的含煤建造,还有被新生界覆盖的二叠系陆含煤地层,赋存丰富的煤炭资源及耐火粘土、山西式铁矿等矿产资源。

另外有煤层气、地热水(含CO2气)、石英砂岩、铸型砂、膨润土、紫色页岩、武岩、花岗石、矿泉水、木鱼石、钾长石、重晶石等矿产资源分布。

(一)能源矿产1、煤(含煤层气)(1)煤层特征煤炭资源分布于西部山前地带。

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西组,倾向东或南东,倾角一般20°左右,煤系地层总厚度200—300米。

层主要赋存在太原组底部和山西组下部,煤厚分别为0.7—3.2米、5—12米构造形态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局部伴有较平缓的褶皱,断层走向多为北东向比较大的断层往往构成各井田或勘探区的自然边界。

①上石炭统太原组(C3t)煤层特征岩性由砂岩、泥岩、灰岩和煤层组成。

一般石灰岩6—9层,其中C3L、C3L8两层灰岩最为稳定,是区域煤层对比的重要标志层。

煤系地层厚度120 140米,是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含煤建造。

一般含煤9—12层,但只有C3L2灰下面三层煤较稳定,分布广,—11煤厚度1.8—3.2米,—21煤厚度0.61—1.米,—22煤厚度0.7—1.19米,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

②下二叠统山西组(P1s)煤层特征岩性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组成,为一套内陆湖沼相的含煤建造煤系地层厚度79—155米,含煤1—2层,其中二1煤是本区最有工业价值的层。

二1煤距—22煤130米左右,煤层稳定,厚度大,一般5—8米,最厚可12.26米。

沿走向的变化是南部较北部厚,沿倾向的变化是东部较西部厚。

下部含有较稳定的夹石一层,厚度 0.5米左右。

(2)煤质特征由于煤层在含煤岩系中的位臵不同以及岩浆活动的影响等因素,太原组变质程度要深于山西组煤层。

鹤壁的发展前景

鹤壁的发展前景

鹤壁的发展前景鹤壁位于河南省南部,是河南省重点支持的中等城市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鹤壁市政府的积极努力,鹤壁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鹤壁地理位置优越。

鹤壁位于豫、鄂、鲁三省交界处,地处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京广铁路、郑安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线路纵横交错,使得鹤壁成为各个省市之间的重要节点城市。

同时,鹤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为鹤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其次,鹤壁市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目前,鹤壁的主要产业包括煤炭、化工、建材等。

但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调整的要求,鹤壁市政府加大了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的发展。

同时,鹤壁市还积极引进外资,招商引资,加大产业链的建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再次,鹤壁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鹤壁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市内有许多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如老君山、九龙山、夏禹祠等,受到了许多游客的青睐。

鹤壁市政府也加大了文化旅游的推广力度,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旅游推介活动,提高了鹤壁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未来,随着交通的便利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鹤壁的文化旅游业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支撑鹤壁经济的重要绿色产业。

最后,鹤壁市政府还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环境改善。

鹤壁作为国家卫生城市,市政府注重市容市貌的提升和保护环境的改善。

鹤壁市还加大了人居环境建设的力度,加大了居民住房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

通过提升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质量,鹤壁有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

总的来说,鹤壁作为河南省的中等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基础。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的推动下,鹤壁的经济前景非常广阔。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鹤壁将会成为一个繁荣富裕的现代化城市。

鹤壁产业调研报告

鹤壁产业调研报告

鹤壁产业调研报告鹤壁产业调研报告一、引言鹤壁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河南省的重要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

近年来,鹤壁市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鹤壁市的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产业现状分析1. 主导产业:鹤壁市的主导产业是煤炭、化工和建材。

煤炭是该市的重要资源优势,化工和建材产业是其主要的支柱产业。

2. 煤炭产业:鹤壁市的煤炭产量居全省前列,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受环保政策的限制,煤炭行业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3. 化工产业:鹤壁市的化工产业拥有良好的基础,主要以煤炭为原料加工生产化工产品。

随着环保等政策的推进,化工产业也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4. 建材产业:鹤壁市的建材产业发展迅猛,主要产品包括水泥、玻璃等。

该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建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产业发展潜力1. 新能源产业:鹤壁市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资源。

开发新能源产业,将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2. 高端装备制造:鹤壁市在装备制造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和市场基础,可进一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3. 旅游业:鹤壁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世界文化遗产——云台山等。

通过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和推广,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建议1. 制定产业转型升级方案:针对煤炭和化工产业的环保压力,鹤壁市应制定相应的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引导企业转型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

2. 加大技术创新支持:鹤壁市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

3. 加强产业间的协同发展:鹤壁市的各产业之间应加强合作,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4. 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鹤壁市应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鹤壁市矿产资源概况

鹤壁市矿产资源概况

鹤壁市矿产资源概况鹤壁市地处太行山隆起的东南侧,西部为太行山,东部为华北平原。

西太行山基岩分布区,广泛出露寒武系、奥陶系浅海—滨海相地层,赋存丰富水泥灰岩、建筑石料灰岩、白云岩、化工灰岩等矿产资源。

山前有零星的石系地层出露,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的含煤建造,还有被新生界覆盖的二叠系陆含煤地层,赋存丰富的煤炭资源及耐火粘土、山西式铁矿等矿产资源。

另外有煤层气、地热水(含CO2气)、石英砂岩、铸型砂、膨润土、紫色页岩、武岩、花岗石、矿泉水、木鱼石、钾长石、重晶石等矿产资源分布。

(一)能源矿产1、煤(含煤层气)(1)煤层特征煤炭资源分布于西部山前地带。

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西组,倾向东或南东,倾角一般20°左右,煤系地层总厚度200—300米。

层主要赋存在太原组底部和山西组下部,煤厚分别为0.7—3.2米、5—12米构造形态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局部伴有较平缓的褶皱,断层走向多为北东向比较大的断层往往构成各井田或勘探区的自然边界。

①上石炭统太原组(C3t)煤层特征岩性由砂岩、泥岩、灰岩和煤层组成。

一般石灰岩6—9层,其中C3L、C3L8两层灰岩最为稳定,是区域煤层对比的重要标志层。

煤系地层厚度120 140米,是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含煤建造。

一般含煤9—12层,但只有C3L2灰下面三层煤较稳定,分布广,—11煤厚度1.8—3.2米,—21煤厚度0.61—1.米,—22煤厚度0.7—1.19米,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

②下二叠统山西组(P1s)煤层特征岩性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组成,为一套内陆湖沼相的含煤建造煤系地层厚度79—155米,含煤1—2层,其中二1煤是本区最有工业价值的层。

二1煤距—22煤130米左右,煤层稳定,厚度大,一般5—8米,最厚可12.26米。

沿走向的变化是南部较北部厚,沿倾向的变化是东部较西部厚。

下部含有较稳定的夹石一层,厚度 0.5米左右。

(2)煤质特征由于煤层在含煤岩系中的位臵不同以及岩浆活动的影响等因素,太原组变质程度要深于山西组煤层。

河南18个地级市介绍之——鹤壁篇

河南18个地级市介绍之——鹤壁篇

河南18个地级市介绍之——鹤壁篇
辖区:
鹤壁,河南省地级市,下辖3个区2个县,分别是: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浚县、淇县。

全市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163.99万人。

位置:
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北与安阳市、安阳县为邻,西和林州市、辉县市搭界,东与内黄县、滑县毗连,南和卫辉市、延津县接壤。

政治: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首批智慧城市。

是历史“智慧”人物鬼谷子所在地。

经济:
鹤壁4个产业集聚区和3个特色产业园区的现代化学工业、食品、汽车零部件、金属镁、数码电子等产业被列入河南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工基地、镁加工基地和食品产业集群。

旅游:
著名景点有:浚县古城、伾山大佛、云梦山、纣王墓、华夏南路
樱花等。

大学:
主要学府有: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鹤壁煤业技师学院等。

交通:
鹤壁交通极为便利,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京港高速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我国最繁忙的国道107国道纵贯全境南北,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傍城区而过。

资源:
鹤壁市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属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

矿产资源具有地域好、品位高、易开发的特点。

特产:
鹤壁子馍、榆皮饸饹面、吴二锅花生米、浚县八大碗、王桥豆腐皮、角场营元宵、黎阳贡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鹤壁市矿产资源概况鹤壁市地处太行山隆起的东南侧,西部为太行山,东部为华北平原。

西部太行山基岩分布区,广泛出露寒武系、奥陶系浅海—滨海相地层,赋存丰富的水泥灰岩、建筑石料灰岩、白云岩、化工灰岩等矿产资源。

山前有零星的石炭系地层出露,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的含煤建造,还有被新生界覆盖的二叠系陆相含煤地层,赋存丰富的煤炭资源及耐火粘土、山西式铁矿等矿产资源。

另外还有煤层气、地热水(含CO2气)、石英砂岩、铸型砂、膨润土、紫色页岩、玄武岩、花岗石、矿泉水、木鱼石、钾长石、重晶石等矿产资源分布。

(一)能源矿产1、煤(含煤层气)(1)煤层特征煤炭资源分布于西部山前地带。

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倾向东或南东,倾角一般20°左右,煤系地层总厚度200—300米。

煤层主要赋存在太原组底部和山西组下部,煤厚分别为0.7—3.2米、5—12米。

构造形态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局部伴有较平缓的褶皱,断层走向多为北东向,比较大的断层往往构成各井田或勘探区的自然边界。

①上石炭统太原组(C3t)煤层特征岩性由砂岩、泥岩、灰岩和煤层组成。

一般石灰岩6—9层,其中C3L2、C3L8两层灰岩最为稳定,是区域煤层对比的重要标志层。

煤系地层厚度120—140米,是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含煤建造。

一般含煤9—12层,但只有C3L2灰岩下面三层煤较稳定,分布广,—11煤厚度1.8—3.2米,—21煤厚度0.61—1.09米,—22煤厚度0.7—1.19米,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

②下二叠统山西组(P1s)煤层特征岩性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组成,为一套内陆湖沼相的含煤建造。

煤系地层厚度79—155米,含煤1—2层,其中二1煤是本区最有工业价值的煤层。

二1煤距—22煤130米左右,煤层稳定,厚度大,一般5—8米,最厚可达12.26米。

沿走向的变化是南部较北部厚,沿倾向的变化是东部较西部厚。

靠下部含有较稳定的夹石一层,厚度 0.5米左右。

(2)煤质特征由于煤层在含煤岩系中的位置不同以及岩浆活动的影响等因素,太原组煤变质程度要深于山西组煤层。

山西组二1煤牌号为贫煤,灰分一般均在20%以下,硫分含量一般均不超过1%,属中—低灰、低硫煤种,为优质动力用煤和民用煤。

太原组一煤牌号为贫煤—无烟煤,属于中—低灰、富硫煤种,硫含量一般均在2.5%以上,可作动力和民用煤。

(3)储量自1954年以来,已先后有中南煤田127队、125队、鹤壁矿务局等单位探明资源储量11.92亿吨,截止2006年底保有探明资源储量8.68亿吨。

(4)煤层气煤层中含煤层气,鹤壁矿区多属高沼矿井,按吨煤瓦斯含量11立方米计算,保有煤炭探明资源储量8.68亿吨,含有瓦斯储量95.48亿立方米。

2、地热水(含CO2气)地热水资源分布在新市区至淇县之间,即汤阴地堑范围内。

该区由于盖层沉积较厚,热导性好,地热增温梯度在2.3—3度/100米之间。

在这样地热背景条件下,深部地下水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具有较高的静水压力,运动滞缓,水循环条件大大减弱,使大气降水不能直接补给。

另外新市区至淇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深大断裂和青羊口大断裂之间,岩浆热源沿二断裂上升影响该区,综合各种地质因素,具备地下水储热条件,可形成地下热水。

淇县已施工两眼地热井,其中安阳钢铁厂农场地热井(北阳乡)含热水地层为下第三系砂岩,井深1005米,涌水量10m3/h,水温40℃,水化学类型为C1—Na型,矿化度2.5g/L。

淇县休闲中心地热井含水地层为下第三系砂岩,井深1200米,水温50℃,水化学类型为SO4—Na型,矿化度4.5g/L。

鹤壁新区已施工地热井2眼,1号地热井位于市政府家属院,井深1146米,含水层为下第三系砂岩及砂砾岩,井底水温41℃,井口水温31℃,自喷净水量190m3/d,水化学类型为HCO3—Mg·Na型,矿化度7.9g/L,当井内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产生水气混合物(H2S 60%、CO2 40%)。

2号地热井位于新市区供热二站院内,井深3276米,出水量1847m3/d,并同时产出气体27705m3/d,井口水温74℃,水气比为15m3/m3。

气体中CO2含量占82.44%,甲烷含量占17.56%。

据推测,有开采价值的地下热水储量为4.2亿m3,CO2和甲烷储量为46亿m3。

水化学类型为HCO3—K·Na型。

热水中总溶解固体含量为3743.86mg/L,远超过矿泉水标准。

热水中含编硅酸、氟、偏硼酸达到命名热矿泉水标准。

含锶、锂达到饮用矿泉水标准。

(二)建筑材料矿产1、水泥灰岩及建筑石料灰岩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东部浚县屯子、白寺、同山一带有少量分布,矿层赋存于中奥陶上马家沟组、下马家沟组灰岩及中寒武统张夏组鲕状灰岩中。

层位稳定,厚度大,CaO含量49—53%,矿层大部分裸露于地表,便于露天开采,属于浅海相沉积的水泥灰岩和建筑石料灰岩矿床。

预计水泥灰岩资源储量约8.3亿吨,已勘探3处,探明基础储量3.05亿吨,保有基础储量2.96亿吨。

建筑石料灰岩资源量约10亿吨。

2、水泥粘土主要分布在山前地带,矿层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黄土及中更新统离石黄土中。

矿层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自然排水条件良好,具备较好的露天开采条件。

矿石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方解石、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等,化学成分为SiO2、Al2O3、Fe2O3、Na2O、K2O等,硅酸率3.40—4.00,铝氧率2.5—3.0。

水泥粘土矿预查产地8处,资源储量8500万吨。

其中勘探1处,已探明基础储量1800万吨,保有基础储量1800万吨。

3、石英砂岩分布在淇县天桥岭一带,矿层赋存于震旦系石英岩状砂岩中。

矿层裸露于地表,具备良好的露天开采条件。

矿石矿物成分主要由石英和硅质胶结物组成。

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含量占98%以上。

石英砂岩矿产地1处,探明基础储量886万吨,保有基础储量850万吨。

预查资源量4000余万吨。

4、花岗石分布在淇县北阳乡北窑村以北至大水头一带,矿体由两条大致为340°左右方向的角闪闪长岩、角闪钠长岩岩墙产出。

脉体长分别为2300米、1300米,宽30—70米。

矿脉产在太古界片麻岩、片岩中,产出时代为元古代。

角闪闪长岩抗压强度1315—1508kg/cm2,吸水率0.89—0.57%,光泽度100度;角闪钠长岩抗压强度1785—2147kg/cm2,吸水率0.60—1.31%,光泽度86.2度。

矿石质量符合工业指标要求。

花岗石矿产地1处,资源储量366.47万m3。

其中普查资源量240.86万m3,保有普查资源量183万m3,远景资源量125.61万m3,保有资源量45.79万m3。

5、玄武岩主要分布在黑山(蔡庄)、黑山头、浮山等地,为第三纪晚期形成的火山熔岩矿床。

矿体为似层状、磨菇状,呈岩被、岩盖产出,覆盖在上第三系鹤壁组或庞村组之上。

出露面积分别为 0.6、0.073、0.72km2,可采厚度6—49米。

矿体裸露于地表,具备良好的露天开采条件。

矿物成分主要由橄榄石、辉石、斜长石组成。

化学成分由SiO2(43.78—46.38%),Al2O2(13.04—14.15%)、Fe2O3 (11.15—12.95%)、CaO(8.50—10.27%)、MgO(5.61—10.34%)、TiO2(2.10—2.68%)、K2O(0.45—2.45%)、Na2O(2.35—6.00%)等组成。

其物理性能:抗压强度大,垂直2938.3—3672.9kg/cm2,水平3241.9—3379kg/cm2,属坚硬矿石。

压碎值25.6%、冲击值18.3%、磨耗值25.8%、粘结力3—4级。

矿石质量符合生产岩棉和高等级公路层面用石料的技术要求。

玄武岩矿主要产地3处,资源储量4212.85万吨。

其中已探明基础储量2048.78万吨,保有基础储量1521.78万吨。

6、砖瓦粘土分布在东部平原及西部山前丘陵地带,矿层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黄土及中更新统离石黄土中。

矿石矿物成分由石英、长石、方解石、高岭土、伊利石、蒙脱石等组成。

化学成分SiO2(57.6—71.5%)、Al2O3(10.76—13.98%)、Fe2O3(4.8—5.23%)、Na2O+K2O(1.41—4.16%)、SO3(0.042—0.11%)。

液限25.5—34.2%,塑限16—21%,塑性指数9.3—15。

矿石质量符合生产砖瓦用粘土的技术要求。

砖瓦粘土矿产地16处,预查资源量18184万m3,保有资源量12531万m3。

为保护耕地,全部禁止用砖瓦粘土烧砖,转用新型材料制砖。

7、紫色页岩主要分布在盘石头、淇县西部山区、浚县善化山等地,矿层赋存于中寒武统紫色页岩中。

矿层可采厚度20—30米,裸露于地表,便于露天开采。

矿石矿物成分由石英、长石、方解石、云母、铁、泥质组成。

化学成分SiO2(54.44—58.14%)、Al2O3(15.26—16.13%)、Fe2O3(7.10—7.12%)、TiO2(0.91—0.98%)、CaO(3.98—4.46%)、MgO(1.54—2.20%)、K2O(4.54—5.22%)、Na2O(0.39—1.16%)、SO3(0.038%)、烧失量7.98—9.90%。

矿石质量达到一般陶瓷用页岩工业要求。

预查资源量747万吨,保有资源量700万吨。

(三)冶金及辅助原料矿产1、白云岩分布在西部山区,东部善化山有少量出露,矿层赋存于下奥陶统厚层—巨厚层状白云岩及中寒武统张夏组上段鲕状白云岩中。

可采厚度10—30米,绝大部分裸露于地表,便于露天开采。

矿石矿物成分主要由白云石及少量方解石组成。

化学成分MgO(20.1—21.20%)、CaO(29.26—32.33%)、SiO2(0.32—2.46%)、Fe2O3(0.21—0.46%)、K2O+Na2O(0.058—0.492%)。

符合生产熔剂、耐火材料、金属镁用白云岩 一般工业要求。

白云岩矿产地10处,资源储量约31615万吨,已探明基础储量3268万吨,保有基础储量3056万吨。

2、耐火粘土分布在西部山前梨林头、姬家山、崔村沟、砂锅窑、大峪一带,矿层赋存于石炭系本溪组及太原组铝质泥岩中。

矿层厚度1.5—12.22米,矿石为灰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

自然类型为高岭土质粘土和粉砂质粘土,工业类型为半软质粘土和硬质粘土。

矿石矿物成分以高岭石为主,其它还有迪开石、水云母、石英、电气石、锆石、金红石等。

化学成分Al2O3(20—40%)、SiO2(22.98—70.16%)、Fe2O3(0.41—2.87%)、TiO2(1.37— 1.56%)、CaO(0.2—0.39%)、MgO(0.12—0.45%),烧失量(8.63—18.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