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春华--建筑设备教学课件》第七章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第一节二

合集下载

《祝春华--建筑设备教学课件》

《祝春华--建筑设备教学课件》
第二章 建筑排水
第一节 建筑排水系统概述 第二节 建筑排水常用管材、附件及卫生器具 第三节 建筑排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第四节 建筑排水系统计算 第五节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ppt课件
1
学习要求
1、掌握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熟悉系统各 组成部分的功能、作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掌握建筑排水系统常用管材、附件、卫生器具 及卫生间的布置要求;
3、了解雨水系统的类型及组成;
4、了解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特点;
5、了解排水管道的布置原则;
ppt课件
2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第二节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第二节
安全电流
人体可承受的安全电流范围有限 ,一般为30mA以下,超过此范 围可能导致触电危险。
电器的安全使用
定期检查
对电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无损坏、无老化,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 故。
正确使用
严格按照电器设备的操作说明使用,避免超载、过热等不安全使用行为。
触电的预防与急救
预防措施
加强电器设备的接地保护、安装漏电 保护器、教育用户正确使用电器等, 以降低触电风险。
接地装置
将电流引入大地的设备,通常由接 地极和接地线组成。
防雷系统的接地
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系统效果的 重要指标,越小表示接地效果越
好。
接地方式
包括独立接地和共用接地两种方 式,根据建筑物特点和雷电环境
选择。
接地材料
选择合适的接地材料,如铜、钢 材等,以保证良好的导电性能和
耐腐蚀性。
防雷设备的安装与维护
公众缺乏对防雷与安全用电的足够认 识,这可能导致在雷雨天气或使用电 器设备时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提高 公众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渠道,如 媒体、社交平台和公共宣传活动,向 公众普及防雷与安全用电的知识,包 括雷电教育
学校是培养孩子们安全意识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学校的课 程中加入防雷与安全用电的教育内容,有助于从小培养孩子 们的安全意识。
急救方法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迅速切断电源 ,采用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同时及 时就医,以保障伤者生命安全。
04
雷电天气下的安全用电
雷电天气下的用电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室外天线和引入室内的电力线
在雷电天气下,应避免使用室外天线和引入室内的电力线,以免引雷 入室造成危险。
拔掉电器设备的电源插头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第一节幻灯片PPT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第一节幻灯片PPT
第七章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
建筑电气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第 一节幻灯片PPT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第七章第1页
第七章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
C.高层建筑暗装避雷网的安装
建筑电气
暗装避雷网是利用建筑物屋面板内钢筋作为 接闪装置。
(2)接地线
接地线是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 体的连接导体,是接地体与接地体之间的连接 导体。接地线应与水平接地体的截面相同。
2021/5/13
第七章第14页
第七章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
建筑电气
(3)基础接地体
高层建筑中,常常利用柱子和基础内的钢
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体。
设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桩基和基础内的钢
建筑电气
2021/5/13
明敷引下线与断接卡(细部)
第七章第7页
第七章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
建筑电气
2021/5/13
暗敷引下线与断接卡
第七章第8页
第七章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
建筑电气
2021/5/13
暗敷引下线与断接卡(细部)
第七章第9页
第七章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
建筑电气
2021/5/13
2021/5/13
第七章第16页
第七章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
建筑电气
人工垂直接地极与水平接地母线的焊接
2021/5/13
第七章第17页
第七章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
建筑电气
电解离子接地极与接地母线的连接
2021/5/13
第七章第18页
第七章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

建筑防雷培训教材模板ppt

建筑防雷培训教材模板ppt
通常认为球雷是一个炽热的等离子体,温度极高,并发生紫 色或红色的发光球体,直径在10~20cm以上。球雷常沿地面滚 动或在空气中飘动,能通过烟囱、门、窗或其他缝隙进入建筑物 内部,或无声消失,或伤害人身和破坏物体,甚至发生剧烈的爆 炸,引起严重的后果。
图2 直击雷和感应雷示意图
接收天线
SPD 避雷器 浪涌电压 直接雷击或感应雷击,电磁辐射
2、雷电的电效应 (1)雷电反击 反击—避雷装置和被保护设备之间发生放电叫反击(逆闪烁)
地上电位— ukLddLitiLRch
地下—— ud iLRch
一般情况下地上部分大于等于5m,地下部分大于等于3m。
(2)高电位引入
雷电过电压或大气过电压—主要以行波的形式传输。
(3)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雷电流—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在接地体上产生较大
的电位—产生接触和跨步电压。
(4)雷电的磁效应 在雷电流通过的周围,将有强大的电磁场产生,使附近
的导体或金属结构以及电力装置中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 可达几十万伏,足以破坏一般电气设备的绝缘;在金属结 构回路中,接触不良或有空隙的地方,将产生火花放电, 引起爆炸或火灾。
第二节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雷电发生具有许多不可预知性,对于 雷电的防范,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后果进行分类,不同防 雷分类的建筑物,对雷击的防范措施要求不同。 一 雷暴日
第七章 建筑防雷
绪言: 雷电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地球上任何时候都有雷电
活动。 据统计,地球上每天发生800余万次的电闪雷鸣,几乎每
秒有100次,每年因为雷击导致直接经济损失约10亿美元, 3000以上的人员死亡。雷电以其巨大的破坏力给人类和社会 带来了灾难。
有效的防止雷电对建筑或设备的灾害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内 容,也是学习建筑供配电的重要内容。本章主要讨论建筑防 雷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措施。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培训讲座PPT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培训讲座PPT

雷电对电气设备的危害
总结词
雷电对电气设备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两个方面。
详细描述
直接雷击是指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设备或线路,造成设备损坏或引起火灾。感应雷击是指雷电放电时,在附近 的导体上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使设备受到损坏。雷电对电气设备的危害还表现在高电位反击和地电位升高, 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防雷接地系统的原理
01
当雷电击中建筑物或附近时,接 闪器将雷电接收并将其通过引下 线引入接地装置。
02
接地装置将雷电电流引入地下土 壤,并通过大地散流,从而避免 雷电对建筑物、设备和人员的危 害。
02
防雷接地系统的安装与维护
防雷接地系统的安装
01
防雷接地系统的安装是 确保建筑物和设备免受 雷电危害的重要措施。
智能建筑的需求增长
随着智能建筑的普及,对建筑内的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系统的要求 将更加严格和复杂。
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增强
加强国际间的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技术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 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挑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防雷接地系统可以保护电子设 备免受雷电的电磁脉冲和过电 压的危害,从而保证设备的正 常运行。
在电子设备中,应选择合适的 防雷接地系统和采取相应的防 护措施,以确保设备的安全。
06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的未来 发展
防雷接地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监测
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 实时监测雷电活动和接地 系统状态,提高预警和防 范能力。
电力系统是易受雷电攻击的设施之一,因此防雷接地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
防雷接地系统可以保护电力设施免受雷电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 正常运行。

建筑物防雷PPT课件

建筑物防雷PPT课件
•直击雷 •闪电感应 •闪电电涌侵入
第5页/共57页
雷电过电压的基本形式
• 直击雷:闪击直接击于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外部防
雷装置上, 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 闪电感应(感应雷):闪电放电时, 在附近导体上产生
的雷电静电感应和雷电电磁感应, 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 生火花放电。
• 闪电电涌侵入(高电位侵入):由于雷电对架空线 路、电缆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 雷电波,即闪电 电涌, 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 危及人身安全 或损坏设备。
第47页/共57页
第48页/共57页
接闪杆(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及计算
第49页/共57页
第50页/共57页
第51页/共57页
第52页/共57页
第53页/共57页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计算
• 附录D 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第54页/共57页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计算
第55页/共57页
• 某厂一座30m高的水 塔旁边,建有一水泵 房(属第三类防雷建 筑物),尺寸如图 (7-8)所示。水塔上 装有一支高2m的避雷 针,试问此针能否保 证这一水泵房。
第22页/共57页
第23页/共57页
第24页/共57页
第25页/共57页
第26页/共57页
第27页/共57页
2.建筑物防雷系统
1)接闪器 2)防雷引下线 3)接地装置
第28页/共57页
接闪器
• 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组成。
• 注: 以前, 接闪杆称为避雷针, 接闪带称为避雷带, 接闪线 称为避雷线, 接闪网称为避雷网。
避雷针
2m
水泵房
6m

第七章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第二节

第七章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第二节

2020/1/29
第七章第二节第1页
第七章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
建筑电气
绕建筑物一周埋设,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施 工后达不到要求时,可增设接地极。
(4)施工采用国家标准图集D562,D563,并应 与土建密切配合。
二、防雷平面图和立面图
1.接闪器、引下线的设置
下页图 (a)、(b)、(c)可知,该住宅建筑设置 的接闪器为避雷带,避雷带沿屋面四周女儿墙敷设, 支持卡子间距为1 m。在西面和东面墙上分别敷设 两根引下线(25×4扁钢),与埋于地下的接地体连 接,引下线在距地面1.8 m处设置引下线断接卡子。 引下线支架间距1.5 m。
第七章第二节第7页
第七章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
建筑电气
避雷带及引下线的连接均用搭接焊接,搭接
长b)所示。
2020/1/29
第七章第二节第8页
第七章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
三、接地平面图
建筑电气
1.接地装置的设置
下页图知,接地体沿建筑物基础四周埋设, 埋设深度在地平面以下1.65 m,在一0.68 m开 始向外,距基础中心距离为0.65 m.
建筑电气
2020/1/29
第七章第二节第10页
第七章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
建筑电气
2020/1/29
第七章第二节第11页
2.接地装置的安装
建筑接地体为水平接地体,在土建基础工程 完工未进行回填土之前,将扁钢接地体敷设好。 并在与引下线连接处,引出一根扁钢,做好与引 下线连接的准备工作。扁钢连接应焊接牢固,形 成一个环形闭合的电气通路,实测接地电阻达到 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回填土。
2020/1/29
第七章第二节第9页
第七章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

《祝春华-建筑设备教学课件》第二章变配电工程第一节

《祝春华-建筑设备教学课件》第二章变配电工程第一节

案例分析
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包 括工程概况、设计思路、 施工过程、遇到的问题及 解决方案等。
案例总结
总结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为 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一
设备故障或异常。解决方案:定 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及时发现并
处理故障或异常情况。
问题二
操作不规范或错误。解决方案:加 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操 作人员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和技能。
问题三
安全措施不到位。解决方案:加强 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 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安全措 施得到有效执行。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安全措施
在操作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 施,如穿戴防护服、使用绝缘工具等, 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操作规范
遵循相关操作规范和标准,确保操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记录与报告
及时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编写完整 的操作报告,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实际案例分析
01
02
03
案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 例,如某建筑物的变配电 工程,以便进行分析和讨 论。
03
变压器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一次 绕组和二次绕组的相对位置变化,实现电压、电流 和阻抗的变换。
当交流电源输入到一次绕组时,会在绕组中产生交 变电流,从而产生交变磁场。这个磁场会感应到二 次绕组,从而在二次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通过改变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的匝数比,可以改变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实现电压的变换。
《祝春华-建筑设备教学课件 》第二章变配电工程第一节

CONTENCT

建筑防雷与安全用电ppt

建筑防雷与安全用电ppt

致的事故。
推广新型防雷和电气火灾防范技术
引进新技术
积极引进新型防雷和电气火灾防范技术,提高建筑物的电气安全水平。
实施技术改造
对现有建筑物进行电气安全技术改造,提高其防雷和电气火灾防范能力。
安全管理与监控
建立电气安全管理与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
THANKS
02
安全用电常识
安全用电的意义
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01
正确使用电力可以减少火灾、触电等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生
命和财产安全。
提高生活质量
02
安全、合理地利用电力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更加
便利和舒适。
促进经济发展
03
电力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安全用电能够保障各项
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触电的危害与方式
合理布线
供电线路应避免跨越防雷分区,并采取 屏蔽、接地等措施,减小电磁感应危害 。
定期检测和维护
应对防雷装置和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测 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05
建筑防雷与安全用电案例分析
某高层建筑的防雷设计与施工
防雷设计
01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面积、结构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防雷方
案设计,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
性,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同时,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演练,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06
建筑防雷与安全用电建议与展望
提高防雷装置的可靠性
1 2
定期检查与维护
防雷装置应定期进行检查、测试和维修,确保 其工作正常,有效防止雷电侵袭。
更新老旧设备
对于老旧或损坏的防雷设备,应及时更新,采 用更先进、更可靠的技术和设备。

第七章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第一节(一)

第七章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第一节(一)
2010年5月10日 年 月 日 第七章第7页 第七章第 页
第七章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
建筑电气
1.接闪器 1.接闪器 接闪器是专门用来引导雷击的金属导体. 接闪器是专门用来引导雷击的金属导体.可 分为避雷针,避雷带( 避雷网以及兼作接闪 分为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兼作接闪 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如金属烟囱,风管) 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如金属烟囱,风管)等. 所有接闪器都必须经过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 置相连接. 置相连接. (1)避雷针 避雷针是安装在建筑物突出部位或独立装设 的针形导体. 引雷针 的针形导体.是"引雷针" . 1)避雷针材料 避雷针通常采用镀锌圆钢或镀锌钢管制成. 避雷针通常采用镀锌圆钢或镀锌钢管制成.
2010年5月10日 年 月 日 第七章第12页 第七章第 页

第七章 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
建筑电气
避雷带,网可以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钢, 避雷带,网可以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钢,圆钢 直径不应小于8 mm;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 直径不应小于8 mm;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48 mm2, 其厚度不得小于4 mm;装设在烟囱顶端的避雷环, 其厚度不得小于4 mm;装设在烟囱顶端的避雷环, 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 mm; 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 mm;扁钢截面积不得小 其厚度不得小于4 mm. 于100 mm2,其厚度不得小于4 mm. 避雷网也可做成笼式避雷网,简称为避雷笼. 避雷网也可做成笼式避雷网,简称为避雷笼. 避雷笼是用来笼罩整个建筑物的金属笼. 避雷笼是用来笼罩整个建筑物的金属笼.根据电 学中的Faraday笼的原理, Faraday笼的原理 学中的Faraday笼的原理,对于雷电它起到均压和 屏蔽的作用,任凭接闪时笼网上出现多高的电压, 屏蔽的作用,任凭接闪时笼网上出现多高的电压, 笼内空间的电场强度为零,笼内各处电位相等, 笼内空间的电场强度为零,笼内各处电位相等, 形成一个等电位体, 形成一个等电位体,因此笼内人身和设备都是安 全的. 全的.

建筑物的防雷与安全用电》电子教案

建筑物的防雷与安全用电》电子教案

建筑物的防雷与安全用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雷电的基本知识,知道雷电对建筑物的影响。

2. 掌握建筑物的防雷措施,提高学生的防雷意识。

3. 让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学会正确使用电器设备。

4. 培养学生遵守用电安全规范,预防电器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教学内容1. 雷电的基本知识:雷电的形成、雷电的种类、雷电的能量等。

2. 雷电对建筑物的影响: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等。

3.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避雷针、避雷带、防雷接地等。

4. 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等。

5.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开关、插座、电线、电缆等。

6. 用电安全规范:定期检查电器设备、使用合格电器产品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雷电知识、防雷措施和安全用电原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电器安全事故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遵守用电安全规范。

四、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电器设备模型、示意图等教学道具。

3. 安全用电宣传材料、挂图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雷电知识、防雷措施和安全用电原则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分析电器安全事故原因的能力。

3. 实践操作:检查学生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遵守用电安全规范的情况。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雷电现象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建筑物的防雷与安全用电主题。

2. 讲解雷电知识:介绍雷电的形成、种类和能量,使学生了解雷电对建筑物的影响。

3. 讲解防雷措施:讲解避雷针、避雷带、防雷接地的作用和原理,强调建筑物防雷的重要性。

4. 安全用电原则:教育学生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提高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5.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教授开关、插座、电线、电缆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醒学生注意用电安全。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雷电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防雷措施。

建筑设备课件:建筑电气(七)-

建筑设备课件:建筑电气(七)-

安裝形式分為垂直接地體和水準接地體。一般垂直接地體
長度在2.59.6所示。
接地裝置最小規格表9.6
名稱
圓鋼直徑㎜ 鋼管直徑㎜
截面㎜2 扁鋼
厚度㎜ 角鋼厚度㎜ 鋼管壁厚㎜ 鍍鋅鋼絞線㎜2
接閃器
避雷針
針長m 煙 煙囪 避雷 1以 1~ 囪 上 網帶 下 2上
稱側雷擊。
為防止側雷擊,將建築物外
牆圈梁內敷設圓鋼與引下線連接
成環形導體,稱均壓環。
測試點
外牆的金屬導體與附近的均 壓環連接,可以有效防止側雷擊。接(基地礎體筋)
避雷帶(網) 均壓環 (梁筋)
接地線 (地梁筋)
防雷裝置
2.引下線 為便於測量接地電阻,在引下線距地1.8m處裝設斷接卡
子(接地電阻測試點),並在引下線地上1.7m至地下0.3m 的一段加裝塑膠管(或竹管)保護。
12
16
2 0
-
8
20 25 - - -
- - - - 48
- -- - 4
- -- - -
- -- - -
- - - 35 -
煙囪 頂上 避雷 環
12
100
4 -
引下線
裝在 一般 處所
埋地
8 12
-48 100 44 --- 25
接地體
水準 垂直
埋地 埋地
10 10 -100 4-4 - 3.5 --
電磁感應是當雷電流通過金屬導體入地時,形成迅速變 化的強大磁場,在附近的金屬導體內感應出電勢,而在導 體回路的缺口處引起火花,發生火災。
雷電的破壞作用
3)雷電波侵入
架空線路在直接受到雷擊或因附近落雷而感應出過電壓 時,如果在中途不能使大量電荷入地,就會侵入建築物內, 破壞建築物和電氣設備。

《建筑物的防雷与安全用电》电子教案

《建筑物的防雷与安全用电》电子教案

建筑物的防雷与安全用电课题引入:1、请观看下面图片反映的自然现象云层对云层闪电云层对地闪电2、造成的危害举例配电柜被损坏厂房被击毁建筑物被烧毁人员被击伤第六章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主要内容:一、雷电的基本知识二、建筑防雷装置和防护方法三、建筑防雷分级及要求学习目标:1、了解雷电的形式和危害2、熟悉常用防雷装置的构成及相关知识3、初步掌握建筑防雷平面图的识读4、了解我国对建筑防雷的要求和措施教学重点:三种防雷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及特征要求教学难点:电磁感觉雷和静电感觉雷的防护机理课时安排:2学时适用班级:12工民建教学过程:第一节建筑物的防雷一、雷电的基本知识雷电是在云层之间或云层和大地之间发生放电的一种季节性的自然现象。

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掌握与利用雷电,仍处于防范其造成灾害的阶段。

在雷雨季节时,地面的气温变化很不均,当气温升高时,会形成一股上升的气流。

这种上升的气流,因含有大量的水蒸汽,在受到高空中高速低温气流的吹袭,会凝结并分裂为一些小水滴和较大的水滴。

它们带有不同的电荷。

形成机理浅析:较大的水滴带有正电,并以雨的形式降落到地面,而较小的水滴带有负电,仍飘浮在空中,而且有时会被气流携走,于是云就由于电荷的分离,形成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

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便冲破空气的绝缘,形成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进而发出强烈的光和声,这就是人们常见的雷电。

雷云层和大地接近时,使地面也感应出相反电荷。

1、雷电云图2、雷电形成图3、雷云放电演示流光放电梯级下行先导上行先导回击后续闪击4、雷电活动规律雷电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

地球上任何时候都有雷电在活动。

据统计,每秒钟造就1800阵雷雨,往往伴随600次闪电,其中就有100个炸雷击落地面,造成建筑物破坏,毙伤人、畜等。

因此,了解雷电生发生的规律,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和自救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雷电活动从季节来讲以夏季最活跃,冬季最少。

从地区分布来讲是赤道附近最活跃,并随着纬度升高而减少,极地最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多根专设引下线时,为了便于测量接地 电阻以及检查引下线、接地线连接状况,宜在各 引下线上于距地面0.3 m至1.8 m之间设置断接卡。 断接卡应有保护措施。
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等自然引下线并 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
29.10.2020
a
4
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适当地点设 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体 和做等电位连接用。当仅利用钢筋做引下线并采 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 上距地面不低于0.3 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采用埋 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 与连接板焊接。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
人工接地体即直接打入地下专作接地用的 经加工的各种型钢或钢管等。按其敷设方式可 分为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
埋入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 钢管或圆钢。
29.10.2020
a
13
埋入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 或圆钢。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 mm;扁钢截面积不应 小于100 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 mm。角钢厚度 不应小于4 mm;钢管壁厚不应小于3.5 mm。
29.10明测试卡。
29.10.2020
a
10
暗敷引下线,暗装测试盒。(施工中)
29.10.2020
a
11
暗敷引下线,暗装测试盒。
29.10.2020
a
12
指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 金属导体。接地体分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 两种。
自然接地体即兼作接地用的直接与大地接 触的各种金属构件,如建筑物的钢结构、行车 钢轨、埋地的金属管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管 道除外)等。
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 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但其圆钢直 径不应小于10 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80 mm2。明 敷的引下线应镀锌,焊接处应涂防腐漆。
29.10.2020
a
3
引下线还可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等作 自然引下线。
(3)断接卡
设置断接卡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运行、维护 和检测接地电阻。
29.10.2020
a
1
C.高层建筑暗装避雷网的安装
暗装避雷网是利用建筑物屋面板内钢筋作为 接闪装置。
建筑物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可将结构 圈梁钢筋与柱内充当引下线的钢筋进行连接(焊接) 作为均压环。当建筑物为砖混结构但有钢筋混凝 土组合柱和圈梁时,均压环做法同钢筋混凝土结 构。没有组合柱和圈梁的建筑物,应每3层在建筑 物外墙内敷设一圈12 mm镀锌圆钢作为均压环,并 与防雷装置的所有引下线连接,
29.10.2020
a
16
人工垂直接地极与水平接地母线的焊接
29.10.2020
a
17
电解离子接地极与接地母线的连接
29.10.2020
a
18
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
29.10.2020
a
19
②暗装 暗装避雷网是利用建筑物内的钢筋做避雷网,
它较明装避雷网美观,尤其是在工业厂房和高层 建筑中应用较多。
A.用建筑物V形折板内钢筋做避雷网
建筑物有防雷要求时,可利用V形折板内钢 筋做避雷网。
B.用女儿墙压顶钢筋做暗装避雷带
女儿墙上压顶为现浇混凝土时,可利用压顶 板内的通长钢筋作为建筑物的暗装避雷带;当女 儿墙上压顶为预制混凝土板时,就在顶板上预埋 支架设避雷带。
3.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是接地体(或称接地极)和接地线的 合称,它的作用是把引下线引下的雷电流迅速流 散到大地土壤中去。
(1)接地体
29.10.2020
a
5
29.10.2020
明敷引下线与a断接卡
6
明敷引下线与断接卡(细部)
29.10.2020
a
7
暗敷引下线与断接卡
29.10.2020
a
8
暗敷引下线与断接卡(细部)
29.10.2020
a
14
(3)基础接地体
高层建筑中,常常利用柱子和基础内的钢 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体。
设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桩基和基础内的钢 筋作为接地体时,称为基础接地体。利用基础 接地体的接地方式称为基础接地。
基础接地体可分为以下两类:
①自然基础接地体:利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中的 钢筋或混凝土基础中的金属结构作为接地体时, 称为自然基础接地体。
②人工基础接地体:把人工接地体敷设在没有
钢筋的混凝土基础内时,这种接地体称为人工
基础接地体。
29.10.2020
a
15
有时候,在混凝土基础内虽有钢筋但由于不 能满足利用钢筋作为自然基础接地体的要求,可 在这种钢筋混凝土基础内加设人工接地体的情况, 加入的人工接地体也称为人工基础接地体。
必须说明的是,不仅仅是防雷装置的接闪器 需要接地,电气工程中的很多电气设备为了正常 工作和安全运行,其中性点或金属构架、外壳都 必须接地,即必须配备相应的接地装置,这种接 地装置的组成与防雷装置的是一样的。
2.引下线
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29.10.2020
a
2
(1)引下线材料
采用圆钢时,直径不应小于8 mm;采用扁钢 时,其截面不应小于48 mm2,厚度不应小于4 mm。
烟囱上安装的引下线,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 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 mm2,厚度不应小于4 mm。
(2)引下线安装
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 m。人工垂 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人工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宜 为5 m,当受地方限制可适当减小。人工接地体 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 m。
(2)接地线
接地线是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 体的连接导体,是接地体与接地体之间的连接 导体。接地线应与水平接地体的截面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