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由于翻译的语言科学研究范式愈演愈
功能派翻译理论
功能派翻译理论功能派翻译理论一·主要观点:1.理想的翻译应该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2·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即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此外,翻译还应遵循“语内连贯法则”(the intratextual coherence rule)和“语际连贯法则”(the intertextual coherence rule),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入语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有时称作“忠实法则”(the fidelity rule)。
3·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把翻译看作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肢体语言等复合信息传递物(message-transmitter compounds)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迁移,用“翻译行为”(translatorial action)来代替翻译(translation) 将翻译分为工具翻译(instrumental translation)和纪实翻译(documentary translation),工具翻译的目的是在译语文化中实现新的交际功能,而纪实翻译是对作者和源语文本的读者之间的交际所做的记录二·代表人物,代表作及突出观点:1. 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的翻译标准的功能分类说(the 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中首次提出翻译功能论(functional approach),把“功能类型”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
《翻译的语言学派》
总 论
西方翻译的两大翻译学派——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贯穿了整个西方翻译史。翻译的语言学派又被称作“翻译科学派”。1959年雅可布逊发表他的著名论文《翻译的语言观》开始到1972年结束。西方译论的一大特点即与语言学同步发展 。
精选课件
一、布拉格学派与雅可布逊
成立:1926年10月6日,布拉格语方学会(The Linguistic Circle of Prague)召开第一次会议,布拉格卡罗林大学的英语语言和文学教授维伦·马泰休斯宣布了该学会的成立,也标志着布拉格语言学派的诞生。布拉格语言学派是继索绪尔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其突出的贡献是创建了音位学.由于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成分的区分功能,所以又常被称作功能主义者或功能语法学派。
精选课件
(4)语意走失的四个方面: a.原文内容涉及到本国特有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习俗,译文意思就必然走失; b.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证明音、语法、词汇体系和运用方式,各种语言对世界上各种事物和概念的分类方法也不同。各种语言的词句很难在文体、感情色彩、抽象程度、评价尺度等四个方面完全对应;
精选课件
卡的“等值”翻译理论的意义
(一)从某一侧面反映翻译的本质在于确立“等值”关系;(二)等值关系确立并非静态地而是动态地把握;(三)对于从翻译学角度探讨双语转换机制的建立具有借鉴作用;(四)区别了翻译和转换两个概念。
精选课件
纽马克简介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 ,1916-)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他后来提出了著名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法,20世纪90年代又提出“关联翻译法”,标志着他的翻译理论渐趋系统和完善。 纽马克的作品:论文 《翻译问题探讨》《交际性和语义性翻译》《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翻译理念经与方法的某些问题》《专业翻译教学》《著作:翻译问题探索》《翻译教程》《论翻译》《翻译短译》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荟萃知识]
专业知识
16
目的论(skopos theory)
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试图弥合翻译理论与实践的 断裂,他提出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将翻译研究从原文 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在与老师莱斯合著的《普通翻 译理论原理》一书中对该理论的基本架构进行阐述。
•功能学派有时也被称为目的学派。“skopos”一词来自希 腊语,指行为的目标、功能或意图。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 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 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 居于首位,即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22
诺德在学术思想上深受其师莱斯的文本类型学的影响, 积极倡导弗米尔的目的论,认同藿茨-塔里曼的翻译 行为理论。诺德将“忠诚”这一道德范畴的概念引入 功能主义的理论框架,主要针对当时曼塔里的学术观 点,希望以此纠正翻译理论中的偏激倾向。曼塔里在 理论阐述中甚至避免使用“translation"一词,而是 杜撰出“translation action"取而代之。表示各种 各样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专业知识
1
语文学派 文艺学派 阐释学派
西方翻译 流派
对等学派
语言学派 功能学派 认知学派
文化学派
翻译研究学派(多元系统概论、规范理论、操纵理论) 结构主义翻译理论学派 后殖民主义理论学派 女性主义学派
专业知识
2
目录
一、发展背景 二、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三、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界的影响 四、功能对等理论与功能翻译理论 五、文化学派与功能翻译理论学派
专业知识
20
• 翻译行为论和目的论有颇多相通之处,弗米尔后 来也将二者相融合。不过曼塔里的方法和概念模 式显然比目的论更为激进,她把翻译看作包括文 本、图片、声音、肢体语言等复合信息传递物 (message-transmitter compounds)在不同文化之 间的迁移,用“翻译行为”(translatorial action)来代替翻译(translation),将改编、编 译、编辑和资料查询都包括在内,同时在理论中 大量借鉴商业和管理学术语。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马梦琪一、功能派翻译理论如果我们谈论当代德国的翻译学派,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翻译的功能学派,也就是深具德国特色的翻译目的派。
这是20世界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派,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单靠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的所有问题。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文本的功能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预期。
翻译功能学派代表人物有、·威等。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
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
在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ugeneA.Nida)的对等理论。
1964年奈达提出了翻译过程三阶段的模式:分析、转换和重组。
他还详尽地论述了自己提出的与形式对等相对立的“动态对等”概念,指出:“动态对等是指译文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
”虽然在80年代奈达又修正了“动态对等”论并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兼顾,但是奈达在解释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
可见,尽管奈达主张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并把这种翻译方法叫做社会语言学方法,却依然是把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然而,20世纪60-70年代的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
随着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
出于对这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
(完整word版)浅谈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翻译是人类文化交流最悠久的活动之一,有翻译实践就必然有对翻译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这些探索逐渐形成系统、科学的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古今中外的翻译历史中,不同学者从各自独特的角度对翻译有或深或浅的认识。
特别是二战以后,翻译理论工作者将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对比文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翻译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发展历史20世纪后期,特别是最后20年间,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翻译理论研究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其是西方,各种新理论层出不穷,不断涌现,翻译理论家开始打破学科壁垒,纷纷以其他学科的各种理论为依托,建立了各种翻译理论模式,形成了各种翻译研究流派。
但是,由于翻译活动自身的复杂性,理论与理论之间的互相渗透性,而且各种模式之间常常互相借鉴,彼此参照,因此,翻译研究流派其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存在。
国外的翻译研究,在西方有文献记载的历史可以远溯至古罗马时期的西塞罗、贺拉斯等人的相关著述。
然而在这漫长的两千余年的时间里,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前,除个别学者如德国的洪堡、本雅明外,翻译研究者的关注焦点始终没有跳出“怎么译”这三个字。
也就是说,在这两千余年的时间里,西方的翻译研究者所关注的一直就是“直译”还是“意译”、“可译”还是“不可译”、“以散文译诗”还是“以诗译诗”这样一些与翻译行为直接有关的具体问题,他们的理论则多出自论者自身翻译实践的经验体会。
20世纪是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得到巨大发展的时期。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翻译学者开始从科学的、现代语言学的视角来讨论翻译问题,他们运用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等现代语言学理论,对翻译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研究,开拓出翻译研究的崭新领域。
翻译研究的这一语言学转向是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次质的突破和飞跃,以至于在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初,翻译甚至被纳入语言学范畴,被当作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语义学的一个分支。
最新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马梦琪一、功能派翻译理论如果我们谈论当代德国的翻译学派,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翻译的功能学派,也就是深具德国特色的翻译目的派。
这是20世界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派,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单靠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的所有问题。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文本的功能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预期。
翻译功能学派代表人物有赖斯、汉斯·威密尔等。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
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
在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ugene A.Nida)的对等理论。
1964年奈达提出了翻译过程三阶段的模式:分析、转换和重组。
他还详尽地论述了自己提出的与形式对等相对立的“动态对等”概念,指出:“动态对等是指译文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
”虽然在80年代奈达又修正了“动态对等”论并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兼顾,但是奈达在解释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
可见,尽管奈达主张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并把这种翻译方法叫做社会语言学方法,却依然是把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然而,20世纪60-70年代的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
随着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
出于对这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
4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由于翻译的语言科学研究范式愈演愈
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它摆脱了 传统的对等、转换等语言学的翻译研究方法,运用功能和交 际方法来分析、研究翻译。其代表人物有:
凯瑟琳娜· 莱斯(Katharina Reiss),提出了文本类型理论;
汉斯· 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
(Skopostheorie);
① ②
A TT is determined by its skopos. 目的语文本由其目的而决定。 A TT is an offer of information in a target culture and TL concerning an offer of information in a source culture and SL. 目的 语文本是为目的语文化提供信息,目的语语言涉及的是原语文化和 语言提供的信息。 A TT does not initiate an offer of information in a clearly reversible way. 译文文本不会以一种反向的方式为原文文本提供信息。 A TT must generally coherent. 译文文本必须通篇在语义上保持连 贯。 A TT must be coherent with the ST. 译文文本必须与原文文本在语 义上保持连贯。
他们并非参与每一个翻译过程,有时一个人可以同时担任几个不同 的角色。
译文是谁委托的涉及运用什么方法来产生合适的译文。
所委托的译者、行为甚至价格,对目的论来说都非常重 要。委托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如果是他人 (出版社、编辑、第三方),委托的细节通常非常具体, 包括翻译的目的、完成日期、价格等。委托包括两个方 面:委托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条件。译者是根据委托人 的委托进行翻译的。
功能翻译学派讲解
•
Basic underlying rules of skopo theory
• • • • • a. A translatum (or TT) is determined by its skopos b. A TT is an offer of information in a target culture and TL concerning an offer of information in a source culture and SL. c. A TT does not initiate an offer of information in a clearly reversible way. d. A TT must be internally coherent. e. A TT must be coherent with the ST. f. The five rules above stand in hierarchical order, with the skopos rule predominating.
功能翻译理论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 • • •
1.功能翻译形成的背景 2.功能翻译的代表人物 3功能翻译的形成与发展 4.功能学派翻译实例
功能翻译形成的背景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译学界深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形成了以纽 伯特(A. Neubert)、卡德(O. Kade)为代表的莱比锡派(the Leipzig School)和以威 尔斯(W. Wilss)为代表的萨尔派(the Saarbrucken School)。前者立足于转换生成 语法,后者是奈达学说的追随者,主张建立翻译科学。“对等”成为翻译研 究的中心,各种借鉴语言学理论的翻译对等论应运而生,但大都不过是对等 形式的重新组合。这种语言科学研究范式愈演愈烈,后来致使翻译沦为语言 学的附属品,极大地束缚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同时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也 令译者感到不满。 功能派翻译理论就在这时兴起并逐步深化。它针对翻译语言学派中的薄弱 环节,广泛借鉴交际理论、行动理论、信息论、语篇语言学和接受美学的思 想,将研究的视线从源语文本转向目标文本,成为当代德国译学界影响最大 、最活跃的学派。 它是以目的论(Skopostheory)为核心的 强调文本和翻译功能的一种翻译流派.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全解
针对翻译研究中对等理论的薄弱环节,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于上 世纪70年代后期而生,它是以目的论( Skopostheory) 为核心的 强调文本和翻译功能的一种翻译流派, 它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 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及侧重形式的翻译理 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 。 功能目的翻译论旨在于翻译应该基于以译文和译文读者的反应 来进行翻译,而不是依据传统理论中的翻译应以原文和原文读 者的反应进行 。可以说,目的论摆脱了传统翻译理论,从另一 个新的角度来进行翻译研究.
早期理论:
主要围绕对等概念展开,她认为翻译追求的对等应该是语 篇层面的对等,而非词、句的对等,所以主张将翻译策略 和语言功能、语篇类型以及文章体裁结合起来考察。作为 长期从事翻译培训的教师,莱斯的功能研究法起初是为了 使译本评估系统化,提出将文本功能作为翻译批评的标准, 从原文和译文二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
在论文《翻译的抉择:类型、体裁及文本的个性》一文中,莱 斯在语篇类型学的基础上,细致地分析了翻译过程的步骤,以 及语篇类型和体裁对翻译交际中出现的变化所起的作用。她把 翻译过程分为 分析阶段要明确原文的功能类型(text type)和文本体裁 (text variety),然后进行文本外部语言分析。 重述阶段是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组织目标文本的结构,文本 功能决定一般翻译方法,体裁语言和篇章结构。文章还提议建 立翻译类型学。
后期理论:
在自身翻译实践的启发下,她认识到在翻译实际中不可能实现 真正的对等,在有些情光转向翻译的目的,并和弗 米尔一起成为翻译研究目的论的倡导者。
• 莱斯反对莱比锡学派学者卡德含混的语篇概念,她 借鉴了卡尔·比勒对语言功能的三分法,将语篇类 型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三种类型,并指出 语篇类型决定具体的翻译方法。一篇文章可能同时 具备几种功能,但总有一种处于主导地位,能否传 达原文的主导功能是评判译文的重要因素。 •同时,她认为目标文本的形态首先应该由目标语境 中所要求的功能和目的决定,目的随接受者的不同 而改变。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简述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诞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形成这一理论有三个杰出贡献者:Katharine Reiss, Hans J. Vermeer and Christiane Nord。
根据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学术报告和出版的专著,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的要点简述如下:1、分析概念段(conceptual paragraph,具有明确主题意义一个或多个自然段)和句子的修辞功能,使修辞功能的形式重现,从形式的等同中求得功能的等值,意义的等值,这种翻译叫做功能翻译。
翻译应该是在修辞功能等值的前提下,遵守“信、达、X”规范;文体不同,翻译的目的不一样,X不一样。
(张梅岗,《中国科技翻译》,1994,(3);刘重德,《三湘译论》,湖南出版社,1995;周笃宝,《中国翻译》,2000,(2))2、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强调修辞形式等同和功能等值的一致性,修辞是手段,是形式;功能是修辞产生的结果或达到的目的,是内容的总和。
修辞包括概念段内和句内的修辞,即语言语境的修辞,也包括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语用语境的修辞。
(《科技英语修辞》,1998)换句话说,在概念段和句子中,语义、语法和语用三者合为一体表达修辞功能。
3、功能是靠结构(structures)来体现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四种符号元素(词、词标识、词序和语调)构成。
语言结构(constructions)的认知图式与其他认知领域的认知图式类似,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构成语言因果网络。
概念段贯穿了一条主题链,或称因果键。
这条因果键是命题或语言事件构成的,也是它们的概念化的参考点。
(《中国翻译》,1998,(5)此文已被美国Colby Information Center of Science & Culture收录,网上转载。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
5
针对翻译研究中对等理论的薄弱环节,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于上 世纪70年代后期而生,它是以目的论( Skopostheory) 为核心的 强调文本和翻译功能的一种翻译流派, 它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 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及侧重形式的翻译理 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 。
功能目的翻译论旨在于翻译应该基于以译文和译文读者的反应 来进行翻译,而不是依据传统理论中的翻译应以原文和原文读 者的反应进行 。可以说,目的论摆脱了传统翻译理论,从另一 个新的角度来进行翻译研究.
•但是奈达的理论过于注重内容而忽视了形式英国学者皮特 ·纽马克针对他的不足提出 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两种方法。前者致力于重新组织译文的语言结构使译文语句明 白流畅,符合译文规范,突出信息产生的效果;后者则强调译文要接近原文的形式。
• 卡特福德运用韩礼德的理论对翻译的不同层次进行了描写研究,提出了翻译是用一种 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 并指出对等是翻 译研究和实践的中心问题,这些观点在译学界也影响很大。
后期理论:
在自身翻译实践的启发下,她认识到在翻译实际中不可能实现 真正的对等,在有些情况下,对等甚至也并非是人们所期望达 到的效果。于是她逐渐将研究的目光转向翻译的目的,并和弗 米尔一起成为翻译研究目的论的倡导者。
.
11
• 莱斯反对莱比锡学派学者卡德含混的语篇概念,她 借鉴了卡尔·比勒对语言功能的三分法,将语篇类 型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三种类型,并指出 语篇类型决定具体的翻译方法。一篇文章可能同时 具备几种功能,但总有一种处于主导地位,能否传 达原文的主导功能是评判译文的重要因素。 •同时,她认为目标文本的形态首先应该由目标语境 中所要求的功能和目的决定,目的随接受者的不同 而改变。
翻译批评:浅述功能派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概述姓名:常首鸣班级:08级外应2班学号:2008142摘要: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德国。
它既继承了传统译论的合理的成分,又突破了其束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为整个翻译界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发展思路。
本文简要介绍功能学派的四位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并对功能派翻译理论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翻译行为理论,功能,忠诚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翻译早在公元前就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从罗马帝国的翻译家们对“词对词”翻译与“意义对意义”翻译展开辩论至今,翻译理论领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功能派翻译理论虽然直到20 世纪70 年代在德国才首先产,可综观历史,翻译的功能观却在翻译实践中早为有所表现。
可是,无论中外,翻译的标准往往更多强调的是译文与原文本字面上严格忠实,因此在翻译的意图、目的和译本所起到的实际效果之间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距离,这样翻译活动的执行者就常常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然而,从20 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被圈定在语言范围之内,翻译理论家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随着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
此时, 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活动成为一种必然,功能派翻译理论就是这样一种尝试。
二、功能派主要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将翻译定义从翻译即把原语文本一一对应地转换为目的语的观点中解放出来,扩展到翻译行为,把翻译研究纳入跨文化交际研究,指出翻译涉及跨文化的一切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转换。
功能派理论中对等原则的位置与语言学派大相径庭。
对等原则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基础,而功能派只将其视作特定情况下采用的原则。
功能主义理论是以目的论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更符合翻译实践。
德国素有研究功能翻译理论的传统,凯瑟琳·赖斯( Katharina Reiss ) 、弗米尔( Hans. Vermeer ) 、曼特瑞( Justa Holz Manttari ) 、诺德( Christiane Nord )为其代表人物,他们为功能派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试论翻译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
试论翻译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一、概述翻译研究历来是语言学和文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其目的在于揭示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转换规律,探究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信息传达机制。
随着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学范式,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和交际功能,认为语言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使用的,具有表达意义、建立关系、传递信息等多种功能。
这一理论框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使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选择、意义转换和文化传递等问题。
在翻译研究中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可以更加系统地探讨翻译的本质和规律。
这一模式关注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因素,强调翻译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因此需要考虑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差异、交际需求以及读者的接受度等因素。
系统功能语言学还关注翻译过程中的意义生成和传递机制,通过分析语言结构、词汇选择以及语篇组织等方面的变化,揭示翻译过程中的信息转换和意义重构过程。
本文旨在探讨翻译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通过分析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实践,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也将关注该模式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在提高翻译质量、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1. 翻译研究的重要性及现状翻译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它不仅关乎语言的转换,更涉及到文化、社会、历史等多个层面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深入,翻译作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翻译研究对于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进而推动文化的多样性与和谐发展。
翻译研究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起着关键作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投资、科技合作等领域都需要翻译作为支撑。
翻译研究能够提升翻译质量,为跨国合作提供有力的语言保障,进而推动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
翻译理论导读之二: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在此基础上,执教芬兰的德国学者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她的学术观点集中体现在1984年发表的《翻译行为——理论与方法》一书中。这一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翻译过程中的行为及参与者的角色予以细致的分析,主要包括:发起人/客户(the initiator/client)、委托人(the commissioner)、原文作者(the ST producer)、译者(the TT producer)、译本使用者(the TT user)及译本接受者(the TT receiver),他们并非参与每一个翻译过程,有时一个人可以同时担任几个不同的角色。翻译行为论和目的论有颇多相通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相融合。不过曼塔里的方法和概念模式显然比目的论更为激进,她把翻译看作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肢体语言等复合信息传递物(message-transmitter compounds)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迁移,用“翻译行为”(translatorial action)来代替翻译(translation),将改编、编译、编辑和资料查询都包括在内,同时在理论中大量借鉴商业和管理学术语。
翻译的语言学派
3. 语义翻译semantic 和交际communicative翻译 其翻译理论的核心所在 语义翻译:集逐词翻译、直译和忠实翻译的 优势,指在目的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 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 文的上下文意义。 交际翻译:集归化、意译、地道的翻译的优势, 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 等同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 二者的区别:
3. 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等。
8
首次提出了翻译中的对等概念。 在语际翻译中,我们所关注的不仅是符号与符号 之间的对应(即逐词对应),而且也关注符号与 符号组合的对等。 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符号的对等信息,因此 他把翻译定义为: 用另一种语言的语符解释语言符号 他认为双语符号之间不存在完全对等的关系,对 等关系存在于符号所承载的信息,因此语际翻译 不是符号转换。而是信息转换。
1. 语言意义: 他从语言意义入手将翻译定义为“把一种语言中某一语言单或 片段,即文本或文本的一部分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 行为”
13
纽马克把意义归纳为以下三种:
a. 认知意义(cognitive meaning) b. 交际意义(communicative meaning) c. 关联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 每一种意义又包含更加细微的意义变体,他进而把 这些意义类型及变体层次概括为四种: a. 语言学意义 (linguistic meaning),包括同义 词和阐释意义,翻译最能体现这种意义。 b. 所指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
a. 文本所体现出的作者个人的风格和个人习语;
b. 题材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 本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
c. 表达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特有的内容的词汇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概述-最新年精选文档
德国功能派翻译(fānyì)理论概述20世纪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
应运而生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当时(dàngshí)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功能派翻译理论是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汉斯?费米尔、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克里斯蒂安?诺德等提出的翻译理论。
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费米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中首次提出翻译功能论,把“功能类型”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
赖斯的学生费米尔则进一步打破了对等理论的局限,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提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活动的第一准则,创立了目的论。
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
费米尔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而“任何行为都具有目的”,“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
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1]。
曼塔利发展了费米尔的目的论,指出“翻译是一种用于达到特别目的的复杂行为”。
曼塔利翻译理论的研究对象涵盖所有的跨文化转换形式,“翻译”一词在曼塔利的理论中也已脱离了传统的内涵。
她提出区别“翻译”和“翻译行为”。
翻译行为指为实现信息(xìnxī)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设计的信息传递过程;而翻译只是一种文本形式上的跨文化转换活动,翻译是翻译行为的具体操作。
此外,她还强调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诺德作为第二代目的论的代表(dàibiǎo)继承和发展了第一代目的论者的理论。
功能翻译学派
functionality plus loyalty
• 功能指的是译文在译语环境中按照预定的方式运 作的因 素(为实现译文预期功能,进行必要的调 整,包括改写甚 至删减) • 忠实法则”(the fidelity rule)指的是译者、原文作者、译文 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 忠诚原则限制了译本的功能范围,强化了译者和客户之间 对翻译任务的协商 • 诺德提出的功能加忠诚模式其实走的是折中路线,貌似完 备,但在实际运作中,尤其当原文目的和译本目的不相同 时,要做到忠诚于各方,难上加难。更何况诺德深受莱斯 的影响,使用语篇分析的模式,这无疑使她最终不能走出 对等的局限。
•
Basic underlying rules of skopo theory
• • • • • a. A translatum (or TT) is determined by its skopos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T is an offer of information in a target culture and TL concerning an offer of information in a source culture and SL. c. A TT does not initiate an offer of information in a clearly reversible way. d. A TT must be internally coherent. e. A TT must be coherent with the ST. f. The five rules above stand in hierarchical order, with the skopos rule predominating.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通用课件
翻译功能是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翻译过程中译文所应发挥的作用。
详细描述
根据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的过程。因此,翻 译功能强调译文在目标语文化中的预期作用和效果,包括信息传递、表达思想、诱导行动等方面。
翻译目的
总结词
翻译目的是功能学派翻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或 目的。
当前
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和应用,成为翻译研 究的重要流派之一。
核心观点与原则
翻译目的论
翻译的目的是决定翻译过程的首要因素,强调译文在 目标文化中的功能。
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
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确保译文 在目标文化中的功能。
忠实与自由度
译文应忠实于原文,但允许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 和改写。
案例二:商务翻译中的目的论应用
总结词
商务翻译中,目的论强调根据翻译的目的和受众需求选 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详细描述
商务翻译中,目的论强调根据翻译的目的和受众需求选 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案例三:法律翻译中的翻译纲要制定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法律翻译中,制定翻译纲要对于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一致 性至关重要。
05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的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一:文学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总结词
文学翻译中,功能对等要求译文在语言 风格、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上与原文保 持一致,以传达原文的艺术效果。
VS
详细描述
在文学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应 尽可能地再现原文的语义、语用和语篇等 层面的信息,以使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够 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例如,在翻 译诗歌时,需要保持诗歌的韵律、节奏和 意象,以传达原诗的意境和美感。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产⽣背景20世纪六七⼗年代,德国译学界深受结构主义语⾔学的影响,形成了以扭伯特(A.Neubert)卡德(O.Kade)为代表的莱⽐锡学派(the Leipzig School)和以威尔斯(W.Wilss)为代表的萨尔派(the Saarbrucken School)。
前者⽴⾜于转换⽣成语法,在翻译中严格区分不变的认知因素和可变的认知因素;后者是奈达学说的追随者,主张建⽴翻译科学。
“对等”成为了翻译研究的中⼼,各种借鉴语⾔学理论的翻译对等论应运⽽⽣,但⼤都不过是对等形式的重新组合。
这种语⾔学科学研究愈演愈烈,后来致使翻译沦为了语⾔学的附属品,极⼤地束缚了这⼀学科的发展,同时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也令越来越多的译者感到了不满,功能派翻译理论就是这时兴起并逐步深化。
它针对翻译学研学派中的薄弱环节,⼴泛借鉴交际理论,⾏动理论,信息论,语篇语⾔学,美学思想,将研究视线从源语⽂本转向⽬标与⽂本,成为当代德国译学界影响最⼤,最活跃的学派。
⼆、概述功能翻译理论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德国,它是以⽬的论(skopos theory)为核⼼,强调问题和翻译功能的⼀种流派。
他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转向:从原来站主导地位的语⾔学流派的注重形式的翻译观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化因素的翻译观。
这种转向得益于交际理论、⾏为理论、话语语⾔学、语篇学说以及⽂学研究中趋向于接受理论的⼀系列研究活动。
功能翻译理论的形成⼤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个阶段是以卡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 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书为标志的,书中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雏形。
第⼆个阶段是赖斯的学⽣汉斯·弗⽶尔(Hans Vermeer)创⽴的功能翻译理论的核⼼理论:翻译的⽬的论。
第三个阶段,在弗⽶尔的“⽬的论”的基础上贾斯塔·霍茨·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进⼀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提出了翻译⾏为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 A TT must generally coherent. 译文文本必须通篇在语义上保持连 贯。
4、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 由于翻译的语言科学研究范式愈演愈烈,致使翻译沦为语 言学的附属品,极大地束缚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同时理论 和实践的严重脱节也令越来越多的译者感到不满,功能派
翻译理论就在这时兴起并逐步深化。 ➢ 功能派翻译理论针对翻译语言学派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借
鉴交际理论、行动理论、信息论、语篇语言学和接受美学 的思想,将研究的视线从原语文本转向目标文本,成为当 代德国译学界影响最大、最活跃的学派。 ➢ 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目标语转向推翻了原文的权威地位,使 译者摆脱对等论的羁绊,在翻译理论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在翻译教学与译员培训方面成就突出,并在商业文本及 政治文本翻译中取得较大成功 。
弗米尔认为:1)翻译“目的”成为翻译功能,原文 和译文的互动由翻译的目的来决定;2)翻译的目的根据 接受者不同,而会有所不同。译者应该用最适当的翻译 策略来达到目的语文本意欲达到的目的。生成目)分成三个层面 :在讨 论翻译过程时,它指过程中的目标;讨论结果时,它指 译本的功能;讨论翻译形式时,它指形式的意图。
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在现代语言学以及接 受美学的启发和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将翻译研究从原文 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目的论影响深远,功能学派因此 有时也被称为目的学派。
翻译目的论的定义:在目的语背景下,为目的语的目 的和目的语环境读者,产生一个文本。(Produce a text at target setting for a target purpose and target addressee in target circumstances.)
弗米尔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 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 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即是说译文取决 于翻译的目的。
弗米尔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三个总体原则: 目的原则(skopos rule)
译者的目的 译文的交际目的 使用某种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
⑤ A TT must be coherent with the ST. 译文文本必须与原文文本在语 义上保持连贯。
⑥ The five rules above stand in hierarchical order with the skopos rule predominating. 上五条原则按照等级序列来排列,目的论居于 主导地位。
翻译还应遵循“语内连贯法则”(the intratextual coherence rule)和“语际连贯法则”(the intertextual rule), 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入语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 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有时称作 “忠实法则”(the fidelity rule)。这些法则呈等级排列,这 样,原文的中心地位就被瓦解,“对等”不再是评判翻译 的标准,取而代之的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 (adequacy)。
理论; 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ane Nord),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观
点。
这四位学者的功能翻译观点一起又被称为翻译的目的论理论, 其产生标志着语言学统治的翻译理论的结束。
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
德国翻译功能学派早期重要的创建者之一,毕业于海德 堡大学翻译学院,长期在高校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工作。她在 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Moglichkeiten und Grenzen der Ubersetzungskritik,1971)一书中把功能范畴 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 发展了以原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 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它摆脱了 传统的对等、转换等语言学的翻译研究方法,运用功能和交 际方法来分析、研究翻译。其代表人物有: 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提出了文本类型理论; 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
(Skopostheorie); 贾斯塔-霍茨一曼塔里(Justa Holz-Mabttari),阐发了行为
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 忠实原则 (fidelity rule)
弗米尔将翻译行为的基本模式总结为:
① A TT is determined by its skopos. 目的语文本由其目的而决定。
② A TT is an offer of information in a target culture and TL concerning an offer of information in a source culture and SL. 目的 语文本是为目的语文化提供信息,目的语语言涉及的是原语文化和 语言提供的信息。
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 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并把这样的翻译称为综合性交际翻 译(integral 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应该优先考虑译本 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
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
德国翻译目的论重要创始人,杰出的语言学家,熟谙十多 种语言。他曾先后任德国梅因茨大学和海德堡大学翻译学院 教授,长期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工作。主要著作包括《翻译理 论论文集》(Aufsaeze zur Translationstheorie, 1983)、 《普通翻译理论原理》(Grundlegung einer allgemeinen Translationstheorie, 与莱斯合著,1984)、《翻译目的理 论——论文集》(Skopos und TranslationsauftragAufsaetze, 1989)、《翻译目的理论:正论与反论》(A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 :Som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199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