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标杆法与标准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成本估算的五种基本方法

成本估算的五种基本方法

成本估算的五种基本方法成本估算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存发展。

成本估算的准确性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介绍五种基本的成本估算方法。

一、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以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来评估企业的成本水平。

标准成本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的成本。

标准成本法的优点是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二、历史成本法历史成本法是指以过去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来估算未来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变化较小的情况下。

历史成本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缺点是无法考虑到未来的变化和风险。

三、边际成本法边际成本法是指在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或服务时,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量所需的成本。

边际成本法的优点是可以帮助企业决定生产的最优数量,从而提高效益。

四、活动成本法活动成本法是指将企业的成本分解为各项活动的成本,然后根据活动的实际情况来估算成本。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浪费,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五、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是指在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售价后,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目标成本。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目标成本法可能会导致企业降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综上所述,成本估算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同的成本估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成本估算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保持竞争力。

标准成本法 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法 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法差异分析标准成本法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来分析成本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差异分析是标准成本法的核心内容,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首先,差异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可以清楚地看出哪些方面存在问题,比如材料成本偏差、人工成本偏差、制造成本偏差等。

这些差异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原材料的浪费、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操作不当等。

其次,差异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找出问题的原因。

一旦发现了成本偏差,企业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原因。

可能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生产效率低下等原因导致的。

通过差异分析,企业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避免将问题简单地归咎于运气不佳或者其他不可控因素。

最后,差异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一旦发现了问题及其原因,企业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比如,针对材料成本偏差,可以通过加强原材料的管理和控制,减少浪费;针对人工成本偏差,可以通过提高员工的技能和培训,提高生产效率。

只有及时采取措施,才能有效地改进问题,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总之,标准成本法差异分析是管理会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只有不断地进行差异分析,不断地改进问题,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标准成本法差异分析,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自身的管理会计体系,提高经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成本法的异同

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成本法的异同

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成本法的异同标准成本法与固定成本法相同:(1)都是预先设定目标成本并预先控制成本;(2)全部根据目标成本控制成本。

(3)进行成本差异的过程中和事后分析,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反馈以改进工作因此,两者都能在控制成本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标准成本法与固定成本法之间的差异:1。

设定目标成本的基础不同1。

固定成本法定额成本以当前定额和计划单位成本及分项成本(即原材料成本、生产工资成本和制造成本)为基础2。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的制定比较灵活,通常包括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的制定通常从三个方面着手: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成本然而,与定额法不同,直接材料成本包括两个方面:标准剂量和标准单位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包括标准用法和工资率(支付小时工资时);制造成本分为可变制造成本和固定制造成本,固定制造成本根据标准使用和标准分配率计算。

2。

目标成本所基于的配额的稳定性是不同的1。

配额方法由于定额成本所依据的消耗定额是现行定额,是当时生产技术条件下企业在各种消耗项目中应达到的标准,因此,当生产技术发生变化时,应修订现行定额。

换句话说,配额方法下的配额可能会发生变化,应设计一套配额变化计算方法来计算配额变化的趋势和数量例如,根据新配额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与根据旧配额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的比率用于确定计算配额变化差异的系数2。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是在有效运作条件下的一种目标成本,也称为到期成本。

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约束性,一般固定在一个会计年度,因此不需要设计相应的方法来计算其方差3。

揭示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之间差异的不同方法1。

配额方法与定额的差额是指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偏离现行定额或预算的数额。

配额方法下的差异由每个领料或加工部分显示,并由差异证书反映。

例如,计算原材料与定额的差异有三种方法:定额法、切割会计法和存货法,其中定额法下的差异凭证包括超额领料单和替代材料领料单等。

成本确认方法

成本确认方法

成本确认方法成本确认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决策和控制的重要环节。

本文介绍了成本确认的方法,包括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成本确认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本确认方法》篇1一、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一种传统的成本确认方法,它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确认依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但缺点是无法反映潜在成本和未来成本,无法为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二、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作为确认依据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潜在成本和未来成本,为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但缺点是需要定期更新标准成本,且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三、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作为成本确认的基本单位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提供更为精细的成本信息,但缺点是实施成本高,需要对作业进行精确的跟踪和记录。

四、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预期目标成本作为确认依据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激励管理人员为实现目标成本而努力,但缺点是目标成本可能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从而导致成本确认不准确。

综上所述,各种成本确认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

《成本确认方法》篇2成本确认方法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的方法。

成本确认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指将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方法。

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制造费用等。

直接成本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不能反映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影响。

2. 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是指将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方法。

间接成本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间接制造费用等。

间接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影响,缺点是分配过程较为复杂,容易产生误差。

成本标杆法与标准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成本标杆法与标准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成本标杆法与标准成本法的比较分析1. 引言在管理会计领域,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成本控制的目标是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合理、可控,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在成本控制中,成本标杆法和标准成本法是常用的两种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企业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成本控制方法。

2. 成本标杆法2.1 定义与原理成本标杆法是一种以某一特定时间段和特定条件下企业的成本水平为基准进行比较的方法。

它通过与过去的成本数据进行对比,帮助企业发现已经实施的成本控制行动是否有效,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指导。

2.2 优点•易于实施和操作:成本标杆法可以通过简单的比较计算得到,不需要复杂的数学模型或软件支持。

•直观有效:通过对比实际成本和标杆成本的差异,可以直观地了解企业的成本控制情况。

•有利于持续改善:成本标杆法可以通过定期比较,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成本控制措施。

2.3 缺点•可能存在过时性:成本标杆法仅仅是对过去成本数据的比较,不能充分考虑当前环境变化对成本的影响,因此可能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

•没有考虑业务差异:不同企业的业务模式、产品结构等可能存在差异,而成本标杆法并没有对这些差异进行考虑。

3. 标准成本法3.1 定义与原理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事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准进行成本控制的方法。

它通过建立成本标准,使得企业可以在生产过程中监控和控制成本,并对成本偏差进行分析和管理。

3.2 优点•强调前瞻性和实时性:标准成本法通过事先制定标准成本,并实时监控和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

•考虑因素全面:标准成本法通过制定标准成本,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间接费用等,更全面地进行成本控制。

•有利于成本绩效评价:标准成本法可以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对企业的成本绩效进行评价和激励。

3.3 缺点•实施难度较高:标准成本法需要建立复杂的标准成本体系,涉及到各种成本要素的确定和计算,实施难度较高。

作业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

标题:深度剖析:作业成本法、计划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一、介绍作业成本法、计划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三种成本核算方法。

它们在不同的场景下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性,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和决策制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三种成本法的内涵、应用以及它们在实际经营中的意义。

二、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针对不同产品或服务进行成本分配的方法,它强调将成本与具体的生产活动或作业相关联,以便更准确地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按照成本对象(如产品、订单或部门)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和分配,通过对各项作业成本进行分析和核算,进而实现对产品成本的准确控制和管理。

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根据具体的作业需求,对成本进行精细化的分析和核算,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三、计划成本法计划成本法是一种以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为基准,对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的方法。

在计划成本法中,企业制定具体的成本计划和预算,然后根据预算对实际生产活动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偏差,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管理。

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促使企业在预算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通过计划成本法,企业可以有效地监控成本的发生和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四、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标准成本作为基准,对实际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

在标准成本法中,企业确定产品生产的标准成本,然后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成本差异的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和改进。

标准成本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通过标准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成本的实际发生情况,及时分析成本差异并找出原因,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

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

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
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是两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们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

本文将对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进行详细介绍,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首先,定额法是一种以工作量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方法。

它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所
需的各种资源和工时进行测算,确定每个产品或服务所需的标准工时和成本。

定额法的优点是能够精确地核算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然而,定额法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比如对于变动成本的核算较为困难,而且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标准,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

与定额法相比,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成本为基础的核算方法。

它通过对生产过
程中的各种成本进行预算和核算,确定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全面地考虑到各种成本因素,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

然而,标准成本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变动成本的处理较为困难,而且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标准,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

在实际应用中,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

定额法适用于生产过
程稳定、工序明确的企业,能够精确地核算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而标准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成本结构多样的企业,能够全面地考虑各种成本因素。

因此,企业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综上所述,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都是重要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
适用于不同的企业情况。

企业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并不断优化和完善成本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定额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区别

定额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区别

定额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区别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的产生背景标准成本是早期管理会计的主要支柱之一。

美国工业在南北战争以后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工厂发展成为生产多种产品的大企业。

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许多工厂的产量大大低于额定生产能力。

为了改进管理,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进行了各种实验,他们努力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应用于生产管理,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因此而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他们首先改革了工资制度和成本计算方法,以预先设定的科学标准为基础,发展奖励计件工资制度,采用标准人工成本的概念。

在此之后,又把标准人工成本概念引申到标准材料成本和标准制造费用等。

最初的标准成本是独立于会计系统之外的一种计算工作。

1919年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成立,对推广标准成本曾起了很大的作用。

1920年~1930年,美国会计学界经过长期争论,才把标准成本纳入了会计系统,从此出现了真正的标准成本会计制度。

标准成本法的含义标准成本一词准确地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计算出来的。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它又被称为“成本标准”;另一种含义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实际产品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出来的,即: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是目标成本的一种目标成本是一种预计成本,是指产品、劳务、工程工程等在生产经营活动前,根据预定的目标所预先制定的成本。

这种预计成本与目标管理的方法结合起来,就称为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一般指单位成本而言,它一般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和估计成本等,而标准成本相对来讲是一种较科学的目标成本。

计划成本是根据计划消耗定额计算的,表示计划期预定成本;定额成本是根据目前使用的定额计算的。

企业应通过各项措施,有步骤地降低现行定额,以求达到计划中所规定的成本水平。

常见的成本分析方法

常见的成本分析方法

常见的成本分析方法成本分析是一种管理工具,用于分析和评估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驱动因素。

通过对成本进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其经营状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成本分析方法,包括:标准成本法、差异成本法、边际成本法和活动基本成本法。

1.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标准成本为基准来衡量和评估实际成本的方法。

它通过制定标准成本,然后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以确定成本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

标准成本法有助于企业确定成本的波动范围,并通过监控和控制成本差异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标准成本法的步骤如下: - 制定标准成本: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确定每个成本项的标准成本。

- 计算实际成本: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计算每个成本项的实际成本。

- 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计算成本的差异。

- 分析成本差异:通过比较成本的差异,分析其原因,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成本效益。

2. 差异成本法差异成本法是一种以成本差异为基础的成本分析方法。

该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活动或产品之间的成本差异,确定成本差异的原因,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差异成本法适用于评估不同产品、不同生产线或不同区域之间的成本差异。

差异成本法的步骤如下: - 确定成本差异的要素:根据具体需求,确定需要比较的成本要素,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 计算成本差异: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计算不同产品或不同活动之间的成本差异。

- 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通过比较成本差异的大小和方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成本效益。

3. 边际成本法边际成本法是一种以边际成本为基准的成本分析方法。

边际成本是指企业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时所产生的额外成本。

边际成本法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确定最优产量和最优资源配置,从而实现最大化利润。

边际成本法的步骤如下:- 计算边际成本:通过分析每个产量级别的成本变化,计算出每个单位产量的边际成本。

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的比较分析

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的比较分析

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的比较分析摘要:在现代企业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已成为影响到企业竞争力大小、生存发展潜力高低的重要问题。

文章就目前我国工业企业中已应用的标准成本法和定额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简述两种方法基本原理,分析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探讨在应用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的方式。

关键词:标准成本法;定额法;成本核算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伴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企业具备竞争优势才能脱颖而出,最重要的是成本领先,成本控制是核心。

单纯依靠传统方法已不能满足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内部管理的需要,所以应遵循“不同目的,不同成本”的要求,采用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以科学降低成本。

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在有些企业中已经实施。

两种方法的功能与实施环节基本相同,且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1 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基本原理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制度)并不单纯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而是一种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由一个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及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组成的系统。

标准成本的制定和分析过程也是企业内部各部门管理水平的检查过程、员工积极性的激励过程和企业业绩的评价过程,其建立在责任成本基础之上,是整个企业经营战略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目标成本的控制手段之一,实现成本计算、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有机结合。

定额法需要以事先制定的定额成本为基础,生产费用发生时,计算实际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及时反馈信息给管理者,以达到控制生产费用的目的,并根据定额及差异额进行产品实际成本计算的成本计算与控制方法。

定额法的应用不受生产特点影响,仅为加强成本控制,及时揭露成本计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而采用。

定额法可以将产品成本的计划工作、核算工作和分析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事前、事中、事后反映和监督融为一体。

2 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的比较2.1 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的联系①实施功能和目的相同。

定额法与标准成本法

定额法与标准成本法

定额法与标准成本法
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是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它们在实际应用中
各有优势和局限性。

本文将对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情况,以便企业在成本管理中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法。

首先,定额法是根据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按照一定的标准工时和标准工资,计算出产品的生产成本。

这种方法以时间为基础,通过设定标准工时和标准工资来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的特点。

但是,定额法忽视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变动因素,容易导致成本计算的不准确性。

其次,标准成本法是根据产品的标准成本,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
异来进行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法以成本为基础,通过设定标准成本来进行成本控制和分析,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但是,标准成本法需要不断调整标准成本,以适应实际生产情况,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复杂。

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各有优势和劣势,企业在选择成本管理方法时需要根据自
身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在生产过程相对稳定、变动因素较少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定额法,通过设定标准工时和标准工资来进行成本控制。

而在生产过程变动较大、需要灵活应对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标准成本法,通过不断调整标准成本来适应实际生产情况。

总之,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都是企业成本管理中常用的方法,它们各有特点,
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企业在选择成本管理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以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和管理。

价格计算评估方法

价格计算评估方法

价格计算评估方法价格计算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企业而言,准确和有效的价格计算评估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关键。

价格计算评估方法通常分为成本导向和市场导向两个方向,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方向的主要方法。

一、成本导向方法成本导向方法是以企业的成本为基础,确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主要包括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差异成本法。

1.全成本法:全成本法是指将产品的所有成本都包括在产品价格中,即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计算在内。

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直接劳动、直接费用等,间接成本包括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全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考虑了企业的全部成本,对利润的计算相对准确。

但是缺点是不易确定合理的利润率,有可能定价过高或过低。

2.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以企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确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标准成本是根据过去经验和统计数据得出的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平均成本。

标准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控制和管理成本,确保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但是缺点是标准成本可能与实际成本存在差异,导致定价不准确。

3.差异成本法:差异成本法是指通过比较不同生产量的产品之间的成本差异,确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差异成本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品与生产另一单位产品之间的成本差异,包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

差异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能够针对不同的生产量确定不同的产品价格,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但是缺点是需要准确估计各种成本的变化规律,否则会导致定价不准确。

二、市场导向方法市场导向方法是以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为基础,确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主要包括市场需求法、竞争导向法和价值导向法。

1.市场需求法:市场需求法是指通过调查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购买意愿,确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通过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了解市场需求量和价格敏感度,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价策略。

市场需求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价格,提高销售量和市场份额。

但是缺点是需要准确的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否则有可能导致价格过高或过低。

2.竞争导向法:竞争导向法是指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和市场地位,确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企业管理中比较常见的四种成本核算方法。

这些方法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式,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目标成本法是指在确定产品或服务售价之前,先确定一个目标成本,然后再根据目标成本来确定售价和生产成本。

目标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促使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更加关注成本控制,从而确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缺点是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成本控制过度而影响产品质量。

标准成本法是指将企业的成本分解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部分,并确定相应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提供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比较,以及对成本构成的分析和控制。

缺点是标准成本法只适用于规模较大、生产过程稳定的企业。

变动成本法是指将企业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动的,变动成本则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动。

变动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帮助企业了解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成本构成,从而制定更为灵活的生产计划和成本控制措施。

缺点是无法考虑到企业的全面成本,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作业成本法是指将企业的成本分解为各个生产过程或工序的成本,以反映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加准确地衡量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从而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售价和生产计划。

缺点是作业成本法需要较为复杂的计算和记录程序,对企业的人力和时间投入要求较高。

以上四种成本核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企业在选择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同时,企业还应关注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从设计、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入手,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在成本中的方法与工具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在成本中的方法与工具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在成本中的方法与工具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需要更加精确和有效地管理成本,以实现利润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过程中。

本文将探讨成本管理管理制度在成本中所采用的方法与工具。

一、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成本管理管理制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即在特定条件下所需的理想成本水平,来评估实际成本的差异。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识别和分析成本差异,并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来进行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法不仅可以用于制定预算和计划,还可以用于监控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二、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成本管理管理制度中另一种常用的方法。

它通过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来分析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固定成本是企业在特定时期内不受产量变化影响的成本,而变动成本则随着产量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企业可以利用变动成本法来评估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弹性和敏感性,从而制定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

三、差异分析法差异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来分析成本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成本的具体变动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差异分析法通常以成本差异的正负、原因和影响为基础,通过分析差异的具体原因,为企业制定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四、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分配给各个产品或服务的方法。

它通过将成本与各个作业活动相关联,然后按照各个作业活动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程度进行成本分配。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各个作业活动对成本的贡献程度,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

在成本管理管理制度中,还有一些常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如成本分析、成本核算和成本预测等。

这些工具可以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和数据,为企业制定成本控制策略和决策提供支持。

总之,成本管理管理制度在成本中采用的方法与工具都旨在帮助企业更加精确地了解和掌握成本情况,从而实现成本的控制和决策的有效性。

标准成本法与差异分析技巧

标准成本法与差异分析技巧

标准成本法与差异分析技巧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财务管理领域中的两大利器——标准成本法和差异分析技巧。

这两个工具在企业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企业成本的控制和分析,能够帮助企业高效经营,提高盈利能力。

标准成本法
先说说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它通过设定标准成本来评估实际成本的表现。

标准成本可以分为标准定额和标准价格两部分。

标准定额是指单位产品或单位服务所需的标准成本数量,而标准价格则是指单位成本的标准价格。

通过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标准成本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准确的成本预测,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预算和计划。

标准成本法也有助于激励员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效益的提升。

差异分析技巧
差异分析技巧则是在标准成本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主要是通过分析各项成本之间的差异,找出成本超支或节约的原因,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一般来说,差异分析可以分为成本差异分析和收入差异分析两种。

成本差异分析主要关注实际发生的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而收入差异分析则是关注实际销售收入与预算销售收入之间的差异。

通过差异分析,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业绩表现。

标准成本法和差异分析技巧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利器。

通过合理运用这两种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成本控制,提高经营效率,增强竞争力。

因此,建议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重视标准成本法和差异分析技巧的运用,从而实现稳健可持续的发展。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更美好的经营成果吧!。

成本管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成本管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成本管理方法的比较分析应当说,成本管理方法包括的内容非常庞杂,但其核心内容是目标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责任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任何一种成本管理方法都有它不行否认的优点和缺点,任何一种成本管理方法都不能“胜任"一个企业甚至企业的某个环节的成本管理的“重任”。

下面对四种主要成本管理方法的利弊做一个简洁的比较分析。

总的来看,在目标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责任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等四种方法中,目标成本管理是依据预先确定的成本目标进行的企业管理。

标准成本管理是与科学管理相结合而产生的,它并非是一种单纯的成本核算方法,而是以成本方案、掌握、计算和分析相结合的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掌握系统。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转变了传统的以产品为成本管理中心的观念。

责任成本法是企业分权管理的必定结果,它以各责任成本中心为主体,以责、权、利相统一的机制为基础,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成本掌握系统。

详细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比较:1在主要特征方面目标成本法: 以市场信息为基础,进行成本“筑入"。

标准成本法: 组织成本差异的核算。

责任成本法:分权管理,使责权利相结合。

作业成本法:选择紧密联系的成本基础安排间接费用。

2在实施基础方面目标成本法: 实施范围广,一般企业都可实施。

标准成本法: 在基础材料齐备、基础工作扎实的产品生产企业较易实施。

责任成本法: 确认费用要素,具有可控性,给予责任单位以责权利,并进行相应的考评。

作业成本法:由于作业活动引起的间接费用数额较大,且无法采纳其他单一安排基础.3在职能作用方面目标成本法:从工程学、技术的层面去把握成本信息,用工程学的方法对成本进行猜测和掌握。

标准成本法: 事先制定标准成本,进行事前掌握;实际与标准的比较与改进,事中掌握,揭示差异,奖惩考核事后掌握。

责任成本法: 通过责任单位与责任预算相结合,组织开展掌握考核,将成本与当期绩效挂钩,促进全员成本掌握。

作业成本法:通过对间接费用的分析及安排基础选择,促使企业管理人员想方设法掌握成本,并重视产销平衡。

实际成本法、计划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实际成本法、计划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通常来讲,存货发出时有两种成本计价方式:实际成本计价法和计划成本计价法。

前者又包括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五种计价方法,后者包括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

计划成本法的优点是:可以简化会计处理工作,有利于考核采购部门的业绩。

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

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

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虽然计划成本的高低可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对发生和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无影响,但如果计划成本脱离实际成本太多,则无法随时通过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考核采购部门的成果。

所以在制定计划成本时,应尽可能使计划成本接近实际成本。

可由企业的采购部门联合财会等有关部门参照同类存货以往实际成本,并根据物价涨幅等相关因素共同研究制定。

当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发生重大差异时,应作调整。

然而,标准成本是根据比较周密精确的调查及技术经济分析后测定的一种产品预计成本。

一般在企业中可按零部件及生产阶段的不同分别对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进行测定。

标准成本的制订可根据所依据的生产经营条件的不同分为理想标准成本(理论上达到最完善的生产经营条件的应达到的标准成本水平)、正常标准成本等。

标准成本法要发挥优势的一个前提就是: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小,或者差异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波动。

如果差异波动很大,则标准成本的有点根本无从谈起。

根据管理的需要来选择成本方法。

企业选择何种成本核算方法,是与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的运作特点相关的。

比如,企业是PC制造,由于零部件产品价格呈现不断下降趋势,采用标准成本可能需要不断调整零部件价格。

定额法与标准成本法之比较

定额法与标准成本法之比较

定额法与标准成本法之比较定额法与标准成本法都属于成本计算方法,两者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实施环节,都要事先制订产品的目标成本(即定额成本和标准成本)作为产品应该发生的成本,并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

在此基础上,将实际消耗水平与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脱离目标成本的差异,分析发生差异的原因,采取措施,挖掘潜力,降低成本。

但是两种方法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制订目标成本的依据不同1.定额法。

定额成本是按现行定额以及计划单位成本、分成本项目(即原材料费用、生产工资费用和制造费用)来制订的。

2.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的制订比较灵活,通常有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现行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的制订,通常从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方面着手进行。

但与定额法不同的是,直接材料成本包括标准用量和标准单位成本两方面;直接人工成本包括标准用量和工资率两方面(计时工资时);制造费用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部分,都是按标准用量和标准分配率来计算。

二、制订目标成本所依据的定额的稳定性不同1.定额法。

由于定额成本所依据的消耗定额就是现行定额,是企业在当时生产技术条件下,在各项消耗上应达到的标准,所以任何一项生产技术有所变化时,现行定额都应予以修订。

也就是说,定额法下的定额是可能变化的,应设计一套定额变动计算方法,以计算定额变动的趋势和金额。

如:以按新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费用与按旧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费用之比确定系数的方法,来计算定额变动的差异。

2.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是有效经营条件下发生的一种目标成本,也叫“应该成本”。

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约束性,一般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也不用设计相应方法来计算其变动差异。

三、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差异的揭示方法不同1.定额法。

脱离定额的差异是指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脱离现行定额或预算的数额。

定额法下的差异是通过每一笔领料或加工零件来揭示并通过差异凭证来反映。

成本标杆法与标准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成本标杆法与标准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成本标杆法与标准成本法的比较分析[摘要] 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当今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关注其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以追求更高额的经济利润,本文将成本标杆法与标准成本法两种成本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企业管理者选择成本管理方法时提供参考与依据。

[关键词] 标杆法标准成本法成本管理在科技日新月异,全球一体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想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何利用其成本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面对新的经营环境,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开始认识到加强成本控制的紧迫性,而成本标杆法与标准成本法也就在此时孕育而生,并得到广泛的认可。

成本标杆法与标准成本法都是有效进行成本管理的方法,笔者在这里拟将两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定义及内涵的不同标杆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初,其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泰勒所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

同时对于企业在成本管理活动中实施标杆法可以理解为公司根据自己在市场上的定位,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业最畅销产品的成本信息,探索其成本结构并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产品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身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进入一流公司的行列。

其核心是向业内外最优秀的企业学习,达到模仿创新的目的。

标准成本法又称标准成本制度或标准成本系统,是包括制定标准成本,分析和计算成本差异以及处理成本差异三个方面组成的完整系统。

起源于美国,也是伴随着泰勒的标准化作业管理理论产生,它是通过对各项成本的细化分析,设定相应的成本标准,运用标准,与实际的对比揭示差异、衡量分析绩效,实施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着力于改善成本,并运用产品标准成本服务于经营决策的成本管理体系。

二、成本标准制定不同成本标杆法下,企业生产所采用的产品标准成本,是企业通过对国内外的最畅销产品的样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测试,并对其每个零部件进行分析、寻价、核价,并对整机信息进行全面比较,分别按部件种类、按材料种类、按零部件数量和零部件重量进行专项比较,分析每种样机的材料成本、毛利,最终以此为标准来确定本企业的产品材料成本。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标杆法与标准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摘要] 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当今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关注其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以追求更高额的经济利润,本文将成本标杆法与标准成本法两种成本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企业管理者选择成本管理方法时提供参考与依据。

[关键词] 标杆法标准成本法成本管理
在科技日新月异,全球一体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想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何利用其成本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面对新的经营环境,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开始认识到加强成本控制的紧迫性,而成本标杆法与标准成本法也就在此时孕育而生,并得到广泛的认可。

成本标杆法与标准成本法都是有效进行成本管理的方法,笔者在这里拟将两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定义及内涵的不同
标杆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初,其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泰勒所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

同时对于企业在成本管理活动中实施标杆法可以理解为公司根据自己在市场上的定位,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业最畅销产品的成本信息,探索其成本结构并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产品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身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进入一流公司的行列。

其核心是向业内外最优秀的企业学习,达到模仿创新的目的。

标准成本法又称标准成本制度或标准成本系统,是包括制定标准成本,分析和计算成本差异以及处理成本差异三个方面组成的完整系统。

起源于美国,也是伴随着泰勒的标准化作业管理理论产生,它是通过对各项成本的细化分析,设定相应的成本标准,运用标准,与实际的对比揭示差异、衡量分析绩效,实施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着力于改善成本,并运用产品标准成本服务于经营决策的成本管理体系。

二、成本标准制定不同
成本标杆法下,企业生产所采用的产品标准成本,是企业通过对国内外的最畅销产品的样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测试,并对其每个零部件进行分析、寻价、核价,并对整机信息进行全面比较,分别按部件种类、按材料种类、按零部件数量和零部件重量进行专项比较,分析每种样机的材料成本、毛利,最终以此为标准来确定本企业的产品材料成本。

标准成本法下的产品标准成本是依据各生产流程的操作规范,利用健全的生产、工程、技术测定(包括时间及动作研究、统计分析、工程实验等方法),对各成本中心及产品订立合理、科学的数量化标准,再将数量化标准金额化,作为成本绩效衡量与标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

它是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制定的,在正常的生产经营,合理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下可以达到的成本。

三、成本信息适用周期不同
企业管理者进行生产经营和成本管理的重要依据,来自于成本计
算得出的成本信息。

而不同的成本信息可以为企业不同时期的决策提供支持。

而根据涉及时间的长短,企业的决策可以分为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

成本标杆法是企业与同行业中强大的对手进行成本比较的持续过程,是企业掌握竞争对手信息,做到知己知彼的有效手段。

在这个持续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同优秀企业的成本信息及其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标杆,树立标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它可以作为企业长期的成本战略,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提供支持。

标准成本法提供的标准成本适用于企业的短期计划与控制。

标准成本是企业在生产之前对产品所耗费的材料、人工及费用进行科学合理化的计算,再与实际的产品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减少差异,优化产品成本。

企业一般在年初制定或修改标准成本,一旦制定就很少变动,很少用来规划超过一年以上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当今产品越来越细分,标准成本法所制定的成本标准越来越多,如果制定的标准过多,而且经常更新,那么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得不偿失,因此也限制了标准成本法的功能。

标准成本制度同变动成本法配合使用,对企业进行量本利分析有所帮助,并可预测企业成本、业务量和利润。

但如果在使用标准成本法时,仅仅关注降低成本而不关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一味想要压低成本,反而会导致企业各部门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影响到企业整体的利益,不利于企业从全局出发做出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决策。

四、降低成本的方式不同
影响产品的成本关键因素是工艺成本、设计成本和采购成本,据大量资料显示,产品成本的80%早在设计时就已经决定了,因此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成本问题是降低成本最为关键的方法,而采购成本的操作的不透明,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产品成本,而降低产品工艺成本的最有效手段即是工艺创新。

成本标杆法,通过对同行业最畅销产品的成本结构进行详细分析,来为自己的产品成本定价,同时学习别人先进的制造工艺,并从源头上杜绝了虚假成本,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标准成本法则是通过对实际运作中产生的误差进行纠正,通过对差异的细化分析,反映出生产过程中是否有浪费或低效率的程序,并对其进行改正从而降低成本。

它只能为企业优化产品生产程序,从而降低成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产品成本过高的问题。

通过对成本标杆法及标准成本制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成本标杆法所具有的优势,但是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比较复杂,既有标准成本法实施的环境,也有成本标杆法存在的空间,而且对于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更是相差甚远,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及经营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管理方法,才能在竞争中居于前列。

参考文献:
[1]孔杰程寨华:标杆管理理论述评[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
[2]王玲:谈制造型企业实施成本标杆活动[J].上海商业,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