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智力资本研究

合集下载

企业智力资本与市场价值实证研究

企业智力资本与市场价值实证研究

本 文主要研 究企 业智力 资本 与企业 市场 代替 了土地、 资本和 劳动力这些传统 的生 用其拥有 的智力资本提供一 定的依据 。
价值之 间的关系,运用 多元 回归分析 法, 产要素 , 成 为 当今 以知 识 为 基 础 经 济 的 战 对 我 国依 赖智 力资本较 高的三个行 业共 略 性 资 源 。 如 今 公 司 的 市 场 价 值 不仅 取 决
素 可 以改 变 这 种 相 关 性 ? 智 力 资 本 乘 数 是 建立 良好 的客户关系 以降低成 本和增加
关键 词: 智 力资本 ; 智 力资本乘数 ; 企
业市 场 价 值
中图分类号: F 2 7 文献标识码 : A 原标题 : 企业智力资本与企业市场价
值 的 实证 研 究 收 录 日期 : 2 0 1 2年 1 1月 5 日
从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人才 或向专家 寻求 帮助来开展工作 。 通过 助式 福 利 计 划 是 一 个 持 续 不 断 的过 程 ,
这 两种方 式来应对 企业专业 人 员不足 的 员 工 需求 调 查 到福 利 套 餐 的 设 计 及 选 择 , [ 1 ] 郑远强. 我 国人 力资本效益 实证分析
资本 对 企 业市 场 价 值 的 影 响 。
二、 企业智力资本 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 一) 研究假设 。 智力资本有两种方式
同 时还 取 决 于 公 司 的智 参与 了价值创造, 1 4 8家上 市公 司进行 实证分析 , 探 索智力 于 它 的财 务 价 值 , 即直接创造价值 与间接
式福 利是一个 相对较新 的概 念和 事物 , 企 的设计到物 资采购 、 福利分配等是一个持 其无法体现出福利 的激励功能 , 在这种情 业要想将其 引入以升级企业 的福 利模 式, 续的过程 。 这个过程 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 况 下 自助 式福 利 应 运 而 生 , 受 到 了 理 论 界

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社会文化探析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刘秀春【摘 要】智力资本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备受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本文对智力资本及其构成要素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评析,以期为智力资本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力资本 构成要素 总结二十世纪中期以后,产业发展形态从资本密集型逐渐发展为知识密集型,技术、知识、专利等知识要素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一、智力资本的概念西尼尔(Senior)于1836年最早提出狭义的智力资本概念,其含义仅包括人的知识和技能。

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于1969年正式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认为智力资本是企业成员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形成的一种动态过程。

(一)知识观斯图尔特(1997)认为智力资本是用于创造财富的知识、经验、信息和知识产权等。

加拿大管理会计师协会(1998)认为智力资本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管理过程、智力产权等资产负债表项目。

Huge.Mac.Donald(1999)认为智力资本是组织中具有差别优势的知识,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李冬伟(2010)认为智力资本是知识经过价值创造、实现、提升等阶段转化为企业利润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二)资源观Hudson(1993)认为智力资本经过组织环境的整合创造价值,是教育、经验、遗传基因和态度等无形资产的综合。

Karl Erik Sveiby(1997)认为智力资本是一种基于知识无限性的无形资产。

Annie Brooking(1998)认为“企业=有形资产+智力资本”,所以智力资本是企业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

(三)能力观Sveiby.K.E (1986)认为智力资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Stewart(1994)认为智力资本包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种能力。

NahaPie & Ghoshal(2001)认为智力资本是一种能使团体组织成员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知识能力。

二、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是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采用不同的划分基础,对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与智力资本关系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与智力资本关系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与智力资本关系研究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对企业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的概念与渊源进行了阐述,其次对企业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总结,以期对企业的发展和对相关资本的投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智力资本企业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的概念与渊源(一)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将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投入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一种资源总称,劳动者的知识和能力既包括天生的能力,又包括通过后天培养获得的才能,具体形式表现为科研能力、生产能力和资源管理能力。

科研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创新能力,它是指企业的科研人员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研发出指导实践的工具的能力;生产能力是企业的生产人员将自身的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起来,生产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资源管理能力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管理和调整以使企业的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的能力。

其中科研能力和资源管理能力相对于生产能力而言,是更加高级的人力资本形式。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本的理解也不同。

从生产的历史发展观来看,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角度概念出发,人力资本是能给企业带来剩余价值的生产要素资源;从投资的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也可看作对物的投资,对其投入一定的资本后也会有相应的回报。

人力资本具有以下特征:流动性特征,即人力资本会随着其个体的流动而流动;产权特征,主要是指人力资本与个体是无法分离的。

(二)知识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企业创造利润的过程中不可或缺。

对于知识资本的概念,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提出它是一种知识性活动,是企业的动态而非静态资本。

托马斯认为知识资本不仅仅是企业所拥有的重要资本,而且对于国家及各种组织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对于企业而言,知识资本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个方面,要使其发挥作用为企业创造利润,则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只能为某一企业所使用、其他资源无法完全替代、其形成过程具有不可模仿性、存在移动障碍和成本。

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综述

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综述

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综述尉玉芬(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5)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

国内外关于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的相关研究的普遍性结论是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性,但是智力资本的不同结构维度对企业价值的贡献性存在差异。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全行业的研究、或者区分不同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

关键词:智力资本;企业价值;相关性智力资本从其产生之初,似乎就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专利。

的确,人们刚开始认识智力资本时习惯将其与人的知识和技能等同起来,所以早期很多学者都是研究人力资本对价值创造的促进作用。

1智力资本的内涵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 K Gal-b mint h)首次提出了智力资本一词。

他强调,智力资本不再是“作为纯粹的智力”的含义,而是体现为一种智力性活动,智力资本在本质上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无形资产,而且还是有效利用知识的过程,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

然而他并没有给智力资本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也没有界定智力资本的内涵要素。

K E.S vei by (1989)定义了狭义的智力资本,即财务报告上不能显示的隐藏部分。

An ni eBro o k in g(1996)将智力资本定义为“对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和”。

这两位学者将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等同起来。

还有不少学者从知识的角度来定义智力资本。

Ed vi n s〇n(1997)认为智力资本是对知识、经验、组织技术、顾客关系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让组织在市场上享有竞争优势。

Bell (1997)也认为智力资本是组织中的知识资源,包括组织用以创造竞争优势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心智模式。

国内学者对智力资本的研究从90年代才开始的。

学者李忠斌(2000)认为,智力资本是突出高科技特征且具有独占性的、全新型(新理念、诀窍、管理技术、专利技术和新成果、新产品等)、扩张型的价值资本。

高新技术企业智力资本构成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智力资本构成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始阶段 ,因而学术 上并 没有 一个 对智 力资本 公认 的定 义 。 1 力资本 构成 是形 成人 力 资本 、结构 资本 和创 新资 本 的主要 条 件 ,信 息资 本在 智 力资 本运 营 中起 着桥梁 和催 化 的作用 ,它是保 证
目前 对 智 力资 本 的 构 成有 两 因素 、三 因 素 、 四 因素 和 五 因素 人 力资 本 、创 新资本 和 结构 资本 的有 效互 动和 匹配 所创 造 出的智 力 三 种观 点 。B o k g e l 9 8 ̄ 出智 力资 本 包涵 人 力资 本 以及 资 本 的价值 实现 ,高新技 术企 业没 有 强有 力 的信 息 资本 ,没 有必 要 ro i ta( 9 ) n 1 结 构资 本 即两 因素观 ;H b r 19 ) u et 9 6最早 提 出了 智力 资本 的构 成层 的 营销 网络 和相 应 的客 户忠诚 ,即便是 具 有价值 的 智力 资本也 难 以 (
二 、高新技术企业智力资本 的构成
作 为一 种看 不见 的无形 资产 ,智力 资本 的界 定和 构成 是 这一 领 枢 环节 ,建 立在 人 力资 本 、信 息 资本 和结 构资 本共 同作 用 的基础 之 域 学者 的研 究重 点。 由于 对智 力资本 的 研究 在世 界范 围 内仍处 于初 上 ,不 会 自发形 成 。是 它们 之 问的相 互交 融和 结合 促进 了创 新工 作
在高 新技 术企 业充 满风 险 和艰 辛 的路途 中 ,只有 一流 的高 素质
的领 导 团队 的团结 一致 、不断 创新 才能 保证 企业 的发 展 ,风险 投资
面值 与市值 差 异 的6 %可 由智 力资本 及企 业特 有 的无形 资产 解释 。 0
家在 定 性评价 高新 技术 企 业包 括 网络公 司 时 ,总是要 重点 考察 企业

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研究

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研究

( ) 力 资本 对 企 业 成 长 性 的 一 人
影 响
是 组 织 的 无 形 资产 。他 们 认 为 智 力 资
本 是 一 种 以 员 工 和 组 织 的 技 能 和 知 识 为 基 础 的 资 产 , 是 相 对 于 有 形 资 它
对 于 现 代 企 业 而 言 , 力 资 本 作 人 为 企 业 宝 贵 的 资 源 , 企 业 成 长 过 程 存 中 具 有 重 要 性 影 响 和 基 础 性 作 用 。企
力 资 本 的 概 念 。 一 般 认 为 , 力 资 本 智 是 一 个 组 织 中 每 一 个 人 所 知 道 的 每

件 事 的 加 总 之 和 ,一 定 意 义 上 , 智 力 资 本 是 能 够 用 来 创 造 财 富 的 智 力
材料 , 括知识 、 识产权 、 验 、 包 知 经 商
业 通 过 加 强 企 业 员 丁 的 教 育 和 培
6 5
产 提 卅 来 的 , 要 是 对 组 织 的 无 形 资 主
Co mmeca Ac o n ig2 1 ・ 1 ri c u t 0 4・ l n 1 0期

一 观 点 GU i AN D A
训 , 加 人 力 资 本 投 资 , 富 员 工 的 增 丰 知识 . 高员 工 的 整体 知识 素 质 , 提 培 养 知 识 创 新 的 人 才 . 可 以 大 幅 提 高
要 素
能 够 借 以为 企业 创 造 价值 、 成 竞 争 形
优 势 的 无 形 资 产 , 存 在 以 企 业 所 拥 其 有 的 知 识 为 载 体 , 实 质 是 企 业 将 资 其 源转 换 为价 值 的能力 。
营 销 渠 道 、 客 忠 诚 、 业 信 誉 等 经 顾 企 营 性 资 产 。冈 为 客 户 资 本 一 般 直 接 与 企 业 的 产 品 市场 占 有 率 、 } 群 的 多 肖费 寡 、 润 的 大 小 关 联 , 以 在 企 业 中 利 所 比 较 受 重 视 , 企 业 客 户 资 本 的 多 少 但

企业智力资本开发探析

企业智力资本开发探析
发是 解 决 这 些 问题 最 有 效 的 手段 。
Hale Waihona Puke 智力资本开发是指在系统全面地分析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 和
自身条 件 的 基 础上 , 通过 有 效 发 挥 企业 已有 智 力 资本 、 不断 增 值并
藏价值 占公 司市值 比例 的研究发现,其 中有四家公 司的比例超过 8 %。 0 智力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 中所起 的巨大作用 , 引起了理
论 界 和 企 业 界 的广 泛 关 注 。 文基 于 国内 外研 究 现 状 , 目前 我 国 本 对 企业 智 力 资 本 开发 存 在 问题 及 对 策进 行 探 讨 。

创造新 的智力资本 ,从而为企业 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 内在驱动力 , 在企业 内实施 的一系列系统 的动态的战略管理活动 。

是 企 业 人 力 资 本投 资 不 足 , 力 资 本增 值 程度 低 。 日本 有 人 据
关 资料 统 计 , 工 文 化 水平 每 提 高 一 个等 级 , 术 革 新 者 的人 数 就 员 技
增加 6 员工提 出革新建议一 般能降低成 本 1%- 5 而受 过 %, 0 1%,
良好 教育 和 培 训 的 管理 人 员 , 因创 造 和运 用 现 代 管 理技 术 , 有 可 则
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 的研究动向和成果。我国要积极组织
是体现在员工身上的知识 、 技能和能力 , 即人力资本 ; 是体 现 二
能降低成本 3 %。 0 9 2 世纪 9 0年代美国企业调查统计分析认为, 对
员 工 培训 每 投 入 1 美元 就能 得 到 5 0美元 的经 济 收 益 。
为组 织 结 构 、 章 制 度 、 产 权 、 织 文 化上 的结 构 资 本 ; 是 体 规 知识 组 三

智力资本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

智力资本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

智力资本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企业创新已经成为获取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并且追求创新的绩效。

研究表明,智力资本对于企业的创新绩效有着显著影响。

本文将探讨智力资本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并提供相应的研究结果支持。

什么是智力资本?智力资本是企业内部的知识和经验的累积,是企业员工的智力和能力的体现。

它包括了员工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智力资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持续创新,并取得良好的创新绩效。

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知识共享和协作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知识共享和协作。

在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企业中,员工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共享知识,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其内部的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发生。

研究表明,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和协作程度越高,其创新绩效也越好。

人才招募与留住智力资本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才招募和留住。

拥有优秀的人才是企业取得创新绩效的关键。

通过吸引和留住具有高智力资本的员工,企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更好的创新绩效。

研究表明,智力资本高的员工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学习和发展智力资本还包括了员工的学习和发展能力。

对于一个追求创新的企业来说,不断学习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企业可以帮助员工不断增加其智力资本,并将其应用于工作中。

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注重学习和发展的文化可以显著提高其创新绩效。

智力资本和创新绩效的研究方法研究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可以通过深入访谈和观察来了解企业内部的智力资本的构成和运作机制。

定量研究方法则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来验证智力资本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通常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并使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实证研究的案例分析最近的一项研究通过对多家公司的案例分析,来探讨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智力资本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

智力资本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

智力资本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智力资本是指不同形式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智慧等在企业内部或外部所形成的资源。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所拥有的智力资本是企业能否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通过合理的利用和管理智力资本,可以在市场上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

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智力资本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

企业所拥有的智力资本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来源。

企业可以通过聘用具备高水平技能和知识的人才,不断引进新技术和知识,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推动产品的创新。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不断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进而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企业创新。

其次,智力资本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

通过合理的利用和管理智力资本,企业可以提高其研发效率,推动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上市,促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例如,拥有优秀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研发设备,可以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同时,拥有高水平人才以及良好的技术和知识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产品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新绩效。

最后,对于企业的创新绩效来说,智力资本的保护和管理同样至关重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智慧已经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

因此,企业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其智力资本。

例如,加强知识和技术的保密工作,合理配置财务和人力资源,制定科学的智力资本管理制度等。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企业的智力资本,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

总之,智力资本是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并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合理的管理和利用智力资本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创新绩效。

可持续发展导向下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作用机理研究

可持续发展导向下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作用机理研究
( ) 一 有助于企业形成持 续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知识经 济时代
的到来 , 如物质 、 诸 货币 、 硬件等在企业家 眼里不再是渴求的资源 ,
对智 力资本的阐述最早可追溯到 13 年 , 86 西尼尔把智力 资本
认 同为人力 资本提 了出来 ,他认为智力资本是指个 人所拥有 的知 识和技 能。 随后 , 尔布雷斯在其基础上对智力资本的概念进行 了 加 发展 和延伸 , 他认 为智力资本不仅仅是纯知识形态的知识 , 还应该
从定性的角度来看 , 企业价值是企业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 、 获利能力 和竞 争优势持续时 间的综合表现 ,它不仅反 映了企业 已 有资产的获利 能力 , 而且还体现了企业对经营环境的适 应能力 ; 而 从定量的角度来说 ,企业价值则被定义为企业在未来能够产生 的 现金 流入量 的折现值之和 。 在知识经济时代 , 企业价值 的构成发生
业追求 的新 的价值增长点 ,对企业的可持 续发展和长足进步有着 举足轻重 的作用 。 如何深入挖掘智力资本 , 使其 在激烈 的竞争 中为 企业带来价值增值 , 是众 多企业追寻和探索的 目标。 但就企业管理
的现实而 言 , 许多企业 只注重人才 的引进 、 资本优化 、 理升级等 管 基础层面 , 而忽视 了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 , 使得智力资本未能充分
他们从各 自不同的研究 角度对智力资本 的概念进行 了界定。在综 合和借鉴专家学者科学解释智力 资本概念 的基础上 ,本文以企业 可持续发展为着力 点 , 以企业价值 为视角 , 把智力资本 定义为 : 智
力资本是 一种无形 资产 ,是在账 面上未完全体现但却可以被运用 并通过 内外 因素 的影 响为企业带来更 多剩余价值 的一种 资本 , 这 种 资本最重要 的特性是能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带来竞争优 势, 能为企业未来创造价值 。 智力资本 由人力资本 、 组织结构资本 、 关 系资本 三大部分构成 , 具有无形性 、 高度风险性 、 累积性 、 高风险

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吴 琴
( 海军工程大学装备经济管理 系, 湖北 武汉 4 3 0 0 3 3 )

要: 从 定性 、 定 量两个角度分别综述 国 内外 智力资本 内涵研 究概 况, 综述 国内外智力资本计量模型和综述 国内外 智力资本综
合 评 价 指 标 体 系研 究概 况 。
关键词 : 智力资本 ; 内涵 ; 计量模型 ; 综合 评 价指 标 体 系
本形式。 他认为 , 智力资本不仅仅是纯知识形态的知识 , 而且还包括相 纳哈帕特和赫歇尔( N a h a p i e t &C h o s h a 1 ) Ⅱ 酱 出, 智力资本是指一 应的智力活动 , 即智力资本不仅仅是静态的无形资产 , 而且还是有效 种社会团体( 如组织、 知识社群与专业人员等 ) 的知识与知识能力 , 它 利用知识的过程 、 实现 目标的手 。 能够使 人们获得做事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最 早 给 智力 资本 下 定 义 的是 美 国学 者 托 马斯 ・ 斯 图 尔特 美 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的乌尔里奇 D a v e U l r i c h ) 0 4  ̄ 授认为 , 一 ( T h o ma s ・ A・ S t e w a r t ) m 。2 0 世纪 9 0年代 , 他在美国财富杂志上发表了 家企业 的智力资本就是其成员的能力( C o m p e t e n c e ) 与认同感 ( C o m — 系列关于智力资本的文章, 认为智力资本是—个组织中每—个人所 m i t m e n t ) 的乘积 , 用公式表示 , 即“ 智力资本 =能力 认同感 ” 。 公式 中 知道 的每一件 事 的加 总之 和 ,是能够 被用来 创造财 富 的智力材 用乘号而不用加号 , 意在强调组织 中的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的相互关 料——知识 、 知识产权 、 经验等。 他将智力资本定义为 , ‘ 司中所有成 联 和相 互影 响 。 员所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事物之和” 目 。并指出, 约翰森( J o h n s o n ) 耿 为, 智力资本是一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无形 企业的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企业 的人力资本、 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 资产 , 它附着在传统会计科 目中。 者之 中的整体价值。 曾科瓦斯基( D z i n k o w s k i )  ̄  ̄ 出, 智力资本是公司拥有的资本或 胡德森 ( Hu d s o n ) 认为 , 智力资本是 4种无形资产的综合 , 包括 以知识为主的资产总和。 基因遗传 、 教育 、 经验及对生活工作 的态度 , 并且通过组织环境( 文化 、 1 . 2 国内智力资本内涵研究概况。国内对智力资本的研究很不规范, 制度等) 的整合 , 可以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 要强化智力资本的产生和 但可以大致将其分为 3 类旧: 1 ) 对 国外智力资本理论的介绍 、 评述和初 使用 , 应重视企业的沟通网络 、 组织 网络的建设, 营造 恰当的环境以保 步应用 ; 2 ) 在不同场合下 自发运用了“ 智力资本” 这一名词 ; 3 ) 提出了 证 企 业 的创 造 陛。 些与智力资本思想相吻合 , 或者相接近的概念和理论。 胡伯特( Hu b e  ̄s L 0 n g e ) 畔簪 智力资本定义为: 雇员资本( E m p l o y — 国内关 于智力资本 内涵的研究 ,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 例如: 张小 e e C a p i t a 1 ) 、 组织 ̄ (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C a p i t a 1 ) 和外部关系 ̄ ( E x t e r - 红认为智力资本的表现形式分为四个层次 : 第一层是人力资本 , 第二 n a l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 的总 和 。 层是智力成果, 第三层是知识产权 , 第 四层是智力资产 李冬琴认为, 英 国的安妮 ・ 布鲁金 ( A n n i e B r o o k i n g )  ̄ 智力资本简单地归为 智力资本的定义分 为三种 : 基于知识的定义 、 基于价值 的定义和基于 “ 使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 , 并把智力资本的意义体现 无形资产的定义明 ; 王文华把智力资本看作是企业的核心能力 , 是各 在—个简洁的公式中, 即“ 企业 = 有形资产 + 智力资本” 。它具体包括 种知识元素在特定企业中被有效整合后 , 所表现出的能够用于创造财 市场资产 、 知识产权资产、 人才资产 、 基础机构资产四大类。 富 的企业 能力 ∞ ; 加拿大 Mc Ma s t e r 大学商学 院的尼克 ・ 邦提斯 ( N i c k B o n t i s ) V  ̄ 士 综合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 , 智力资本研究的出发点 , 就是将企业看 也认为 , 智力资本是企业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 , 并认为企业 作—个由各种资源组成的复杂系统 , 其基本前提就是把企业视为类似 的专业技能 、 知识以及企业中的学习能力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他 于“ 人” 的有机体 , 把企业的核心器官理解为一个能系统思维的大脑。

价值链视角下的智力资本计量研究——以软件业上市公司为例

价值链视角下的智力资本计量研究——以软件业上市公司为例
1 .基 于 价 值 链 视 角 的智 力 资 本 计 量 模 型 构 建 。价 值 链 概
人力资本 (1 B)
员工态度 (2 c)
员工离职率 (7 D) 员工满意度 (8 D) 员工缺勤率 (9 D) 高学历人员应聘比例 (I ) DO 企业 吸引并培养 人 薪酬政策水平( I) D 1
等 四项 辅 助 活 动 。 但 是 企 业 的 业 务 流 程 中 , 不 是 每 个 环 节 都 并 能 形 成 企 业 的竞 争 优 势 , 有 形成 了企 业 竞 争优 势 的 价 值 链 环 只 节 才 是 企 业 价 值 创 造 的关 键 点 。根 据 迈 克 尔 ・ 波特 提 出 企 业 价
二 级 指标 三 级 指 标 四 级指 标 专业 人 员 比例 ( 1 D) 员工 相对报酬 率(2 D) 员工专业能力 ( 1 人均培训 费用 (3 C) D) 学历水平 (4 D) 人 均 从 业 年 限 ( 5 D) 员 工 对 企 业 的 认 可程 度 (6 D)
种 独 特 的 计 量 思路 。根 据 研 究 视 角 的 不 同 , 文 将 这 些 有 代 本
表性 的计量方法和模 型划 分为整体法、 战略法和财 务报表补充 法 。这些研究视角下提 出的计量模型满足 了计量企业整 体智力
资本价值 、 指导企业发展 战略以及为财务报表信息做补充等计
量 目的。但是这些计量模型 没有对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进行考 察, 在分析 企业整 体或企业 各部分 智力资本价值 大小 时, 也没 有体现该部 分智力 资本对企业价值创造 的贡献 , 而是直接将智 力 资本 的存量价 值当成其全部价值 , 从而造 成不准确的智力资 本计量结果 。本文认 为有必要 引入新的研究视角 , 根据智力资 本 在企业价 值增值过 程中发挥 的作用 ,计量企业智 力资本价 值 。本文 以企业 价值 链为研究视角 , 通过智力资本在企业价值 链和价值增值 中发挥的作用构造智力资本价值 计量模型 。 三、 智力资本计 量模型构建和指标体系设计

智力资本内涵及构成研究综述

智力资本内涵及构成研究综述

芮 明杰等认 为, 从广 义的角度 看, 智力资本是企业 内所有
本。它不仅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的关键所在, 也是企业未 因知 识 和 智 力 的 积 累 而 形 成 的 资 源 , 专 利 、 章 制 度 、 标 、 如 规 商 来创新和价值增长主要驱动因素。近年来, 智力资本的研究视 诀窍、 经验、 价值体系等等 。 景莉 (0 6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解释 20)
企业 在 市 场 上获 得 竞 争 优 势 的事 物 之 和 , 包 括 知 识 、 息 、 即 信 知 提 出了 不 同 的分 类 方 法 。 总 体 看 来 可 以 被 归 纳 为 以下 三 个 方 识产 权 和经 验等 。他 强 调 , 力 资本 的术 语 早 期 用 于 描述 个 人 面: 二模式 ” 智 “ 结构, 三模式 ” “ 结构和“ 四模式 ” 结构 。
财经纵横
智 力 资本 内涵及 构成 研 究综述
杨 东方
( 北京航 空航天 大学, 北京 1 09 ) 0 1 1
【 摘
要】 本文在强调 智力 资本是企业竞争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这一客观事 实的基础 上, 对智 力资本的概念 及结构进行 了综
述, 并指 出 了今 后 研 究 方 向。
【 关键词】 智力资本; 竞争优 势
识。关于智力资本的概 念, 本文更倾 向于美国学者斯 图尔特的
美 国经 济 学 家 加 尔 布 雷 斯 (a b an h 16 ) 富 了西 尼 观 点 , G lr it ,9 9 丰 即智 力 资本 是 公 司 中所 有 成 员所 知 晓 的 能 为企 业 在 市 场
尔概念的 内容 , 他将智力资本界定为 : 不仅 是纯知识形态的知 上获 得竞争优势的资源之和 。凡是能用来创造财富的知识、 信 识, 还应包括相应 的智力活动, 即智力资本不仅是静态资本, 而 息及 经验等都是智力 资本 ; 员工 的技 能和知识 、 用户忠诚度 以 且还是有效利用知识的过程, 是一种实现 目标的手段 。 系统给 出智力资本内涵的学者 ,O世纪 9 2 O年代他通过一系列

智力资本的识别与优化研究

智力资本的识别与优化研究
们 借 鉴 了 波特 的传 统价 值 链 理 论 ,按 照 企 业 的 内 部运 作 流 程 对 人 “ 础 设施 ” ,或 者 说 是 “ 识平 台 ” 。结 构 资 本 的 另一 部 分 与 基 知
造 的 价值 是 智 力资 本 在 各职 能活 动 中共 同作 用 的 结 果 。 因此 ,我 企业 的技术 、知识 产权有 关 ,它主 要体 现在企 业的各职 能活动 中 ,如企 业制 定 的技 术 战 略 ;研发 和 生 产 过 程 中 所创 造 的专 利 、

企业智力资本 的识别
由 于 智 力资 本 与 企 业价 值 联 系 的 紧 密性 ,智 力 资 本 将 渗入 到 价 值 活 动 时 ,才 有 存在 的基 础 。 结 构 资 本 的一 部 分 可 以归 纳 为企
传统 价 值 链 的 各个 环 节 ,并 且 通 过 单个 或 组 合 的价 值 活 动 来 获取 业 一 整 套 的 能 力 与 系统 。是 使 企 业 得 以运 行 的流 程 、工作 方式 、
仓精技长 业种 术 索 专
钡 导能 力 创 新能 力
协 调能 自
圈作 烈
生产 能
臂销 能 力

服务 \ 网络
营 略 销战
供应 铸
企 l 业形象
客 户 关系
中信流 的 息
营 体 服 信 \ 销 系 务誉
商 标 、品牌
和评估的 目的在于为智力资本及其价值创造的纵 向比较和横向比
较 提 供 一 个参 考 尺 度 ,便 于企 业 进 行 实 际 的 智 力 资本 优 化 ,最 终
实现 企 业价 值创 造 。

战制 研 物果 生 市营 略定 资驹 产 场销

智力资本的内涵及产权属性探讨

智力资本的内涵及产权属性探讨

智力资本的内涵及产权属性探讨知识经济背景下,只有智力资本才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智力资本应该基于核心能力来定义,包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市场资本。

人力资本所有权天然属于个人自己,使用权归属企业;而组织资本和市场资本产权归属企业共有。

标签:核心能力智力资本产权一、智力资本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这一概念是哈默和普哈拉德(Hamel & Prahalad)于1990年提出的,他们将核心能力定义为:能使企业提供附加价值给客户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

哈默和普哈拉德在对众多全球性领先企业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时发现,这些企业成功的基础是它们拥有各具特色的技能和技术,这些独特的技能和技术为客户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并为企业提供了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核心能力备受管理层的重视,而产品和市场战略只被看作是企业生命中相对短暂的表面现象,企业核心能力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独特本质。

企业的核心能力要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应当满足四个条件,即应当是有价值的、应当是异质的、应当是不能完全仿制的、应当是很难替代的。

尽管智力资本的定义还没有完全统一,但智力资本才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得到了学者的一致认同。

首先,智力资本具有巨大的价值创造潜力。

因为智力资本具有使用机会成本低、规模报酬递增、可以在企业内部复制和共享等优点。

其次,智力资本往往具有稀缺性。

智力资本不能象其他有形资产那样能够从外部市场获得,只能在内部经过长时间积累而逐步培育,一旦培育成功,其他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加以复制。

再次,智力资本难以模仿和难以替代。

智力资本只能在企业内部经过独特的历史路径、通过无数的大小决策而逐步形成,因此这些智力资本往往具有路径依赖性、社会复杂性和原因模糊性,其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或模仿成本相当高,有些甚至根本无法模仿。

因此,在西方经济学家看来,只有智力资本才具备创造持续竞争力的潜力,只有智力资本才是企业的核心能力。

企业并购后的智力资本整合研究

企业并购后的智力资本整合研究

关键词 : 并购; 智力资本; 整合
K e wor :M &A:n el cu a ia ;ne ain y ds It l t a c p t itg to e l l r
▲- , ● l● ●● ●+
中图分类号 :2 2 F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 4 1 (0 2 0 — 13 O 10 — 3 1 2 1 )7 0 0 一 1
本 、 构 资 本 和 绩 效 资 本 进 行 细 分 , 智 力 资 本 构 成 与 企 业 的 职 能 全 面 、 结 将 系统 地 对 并 购 企 业 智 力 资 本 整 合 绩 效 进 行 评 价 , 传 统 平 衡 在 活 动 建 立 联 系 , 建 了企 业 智 力 资本 价 值 链 ( 图 2) 构 如 。 计 分 卡 的基 础 上 , 建 了企 业 并 购 整 合 计 分 卡 , 含 五 个 维 度 , 别 构 包 分
营销战略 供应链 企业形最 服务网络 \
是 : 务 维 度 、 业 内 部 流 程 维 度 、 场 维 度 、 新 与学 习维 度 , 财 企 市 创 以及 人 力 资 源维 度 。
参考文献 :
【] C‘ ap sah D’ Jmi n Ma aigA q it n:raigVa e 1 P。 H selg , B。e s . ngn c usi C et l o io n u
O 引 言 3 并购企业智力资本整合机制 并购 是 企 业价 值 提炼 和 提升 价 值 创 造 潜 能 的一 种 有 效 手 段 。 企 31智 力 资本 转移 智力 资 本 具 有 “ 径依 赖 性 ”和 长期 累 积 . 路 业 并 购 后 的智 力 资本 整 合模 型 ( 图 1 由 四个 相 互 联 系 、 态 影 响 性 , 开 特 定 的企 业 环 境 其 价 值 会 大打 折 扣甚 至 消失 , 营 销 网络 、 如 ) 动 离 如 的 内 容构 成 。 企 业 品 牌 、 织 文化 等 。 组 32智 力 资本 互 补 智力 资 本 的 企 业 独 特 性 和 异 质 性 构 成 了互 . 智 力 资 本 整 合 补 的基 础 , 补 型智 力 资 本 是 企 业 战 略 性 并 购 的 根 本 推 动力 。 互 的 影 响 因 素 33智 力 资本 替 代 如 果 并 购 双 方 存 在 两 类 智 力 资 本 ,涉 及 到 . 智 力 资 本 的 选 择 使 用 问题 。 在 并 购 整 合 中智 力 资 本 的 替 代 应 考 虑 以下 三原 则 : 是资源的需求状况 :

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iaNe e h oo i sa d P o u t h n w T c n lge n rd cs
财 经 与 管 理
智力 资本理论 研究综述
胡延杰 薛 岩 晗
( 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 , 北京 102 ) 0 0 9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智力资本逐 渐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动力。本 文从智力资本的内涵、 构成以及 智力资本的运营过程的 管 理 进行 理 论 研 究 综 述 , 此 为后 续 研 究 提供 理 论 支持 。 借 关 键 词 : 力资 本 ; 力 资本 概 念 与 分 类 ; 力 资本 管理 智 智 智 智力资 本是实 现组织战略 、提升组织竞 争 力、 增加组织价值 、 维持组织可持续发展 的核 心 力量 , 是组织价值递增 的源泉。智力资本管理是 知识 经济 时代组 织价值增长的重要源 泉,因此 也是新 时代 组织 管理的重要 内容之一 。智力 资 本决定 着核 心竞争 力 的维 护和 更新 的 实现 程 度 ,成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和 未来 创 新 和 利 润增 长 的关 键 。 1智 力 资 本 的 构成 由于研究 的出发点 和 目的不同 ,目前关 于 智 力资本 的分类或构成模型有很多种 : 11 . 智力资本两 因素结构。 E vnsn和 S lvn认 为 (9 6 , 业 智 d iso ul a i 19 ) 企 力资本是人力资源和结构性资本 的藕 合。人力 资源是指组织中所有与人有关 的方面 ,包 括企 业的所有 者 、 雇员 、 合伙人 、 供应 商以及所有 将 自己的能力 、 诀窍和技 能带到企业的个人。他们 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是 以潜含 、未编码 的形式 存在, 为个人所拥 有。结构资本是指不依附于 并 企业人力资源而存在 的所有其 他能力 ,包括有 形和无形的因素 。其 中无形部分包括 企业 的信 息技术 、 用户数据 、 经营流程 、 略计划 、 战 企业文 化等; 有形部 分则包括财务 资产 、 设施 等企业 资 产表中有价值的所有项 目。结 构资本能够把个 人 的专有知识转化为集体拥 有的财富 ,即人力 资源的知识和技能需要通过结构 资本 的转化才 能被组织利用 。 dis n还强调 , E vns o 智力 资本 的核 心主要是指特定人才和技术组 合所拥有的创新 能力和这种能力的持久性 。 12智力资本三因素结构 . E vnsn 19) d iso (9 7根据市 场价 值与账 面 价值 差异的不同成因 , 将智力资本划分 为人 力资本 、 顾客资本与结构资本 。其 中人力资本指组织成 员个人的能力 、 知识 、 技术 、 经验等 的总和 ; 顾客 资本指组织的所有关键关 系的总和 ,包括组织 与顾客 、 供应商 、 上下游 企业及 网络成员等利益 相关者之间的关 系;结构资本是人 力资本具体 化与权力化 的支持性结构 ,包括 用来传达和储 存智力资料的基础结构 、 信息技术 系统 、 专利数 据库 、 商标 和版权 等 , 简而 言之 , 结构资本 就是 指组织成 员无法带走 的组织 内部稳 定存在的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智力资本研究作者:李浩来源:《商情》2010年第31期[摘要]智力资本作为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能够发挥作用的知识,包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

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支持平台和运营结果不应被笼统地归入智力资本。

企业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物质资本相比,具有五个明显不同的特性:依附性、价值的隐含性、收益递增性、多次使用性和损耗的特殊性。

[关键词]智力资本知识管理人力资本知识经济作为一种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对经济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许多新知识、新思维和新概念不断涌现出来,智力资本理论便是其中之一。

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作为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能够发挥作用的知识,其增值、管理及价值实现问题已经受到企业管理者和管理理论界的广泛重视,而近年来创造奇迹的跨国公司,其核心竞争力都来源于智力资本。

1 企业智力资本界定的文献综述最早智力资本是作为人力资本的同义词由西尼尔(Senior)于1836年提出,他认为智力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

加尔布雷斯(Calbrainth)1969年发展了智力资本这一概念,他认为智力资本不仅仅是纯知识形态的知识,而还包括相应的智力活动,即智力资本不仅仅是静态的无形资产,而且还是有效利用知识的过程,一个实现目标手段。

美国学者斯蒂沃特(Stewart)以敏锐的历史洞察力,推动了智力资本理论思潮。

1991年他在其经典性的论文《智力资本:如何成为美国最有价值的资产》中提出了智力资本概念,同年指出智力资本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资产,进而在1994年又进一步论证智力资本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

斯蒂沃特将长期以来被大家忽视的智力资本及其重要性揭示出来,他反复强调智力资本虽然常常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但却是企业、组织和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产。

他认为智力资本是一个组织中每一个人所知道的每一件事的加总之和,它给予组织竞争的优势,在一定意义上,智力资本是能够被用来创造财富的智力材料——知识、知识产权、经验等。

在此基础上,斯蒂沃特进一步解释说:“智力资本是被组合起来的有用的知识”。

克莱恩和普如萨克(Klein and Prusak)给了智力资本一个比较抽象又可以把握的定义,他们认为,智力资本是这样一种智力资源,可以规范化、可以被掌握并施加影响以产生更高价值的资本。

智力资本是封装的有用的知识。

斯维比(Sveiby)提出智力资本是企业一种以相对无限的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而爱德文森和沙利文(Edvinson and Sullivin)指出,智力资本是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距,而这恰恰是微软这种知识型企业在股票市场上持续被看好的真正原因。

我国学者对智力资本的界定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王勇,许庆瑞认为,智力资本是一种组织现象,是各种知识元素在特定企业中被有效整合后所表现出的能够用于创造财富的企业能力。

各种知识元素是企业智力资本存在的前提,但它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智力资本,而是以一种潜在的智力资本形态存在。

因此,获取、构建和提升企业的智力资本,不仅是企业获取、创造知识的过程,更是围绕企业战略,使用企业知识元素的过程。

袁庆宏认为,智力资本是组织中一种潜在的应用知识与技能创造价值的能力。

表1简单归纳了目前国内外对智力资本界定的观点。

表1 国内外对智力资本的界定可见,前人对智力资本界定已经作了较多研究,这些观点可以被归纳为广义说、中观说和狭义说。

广义说(支持者包括Sveiby, Annie Brooking等)认为,智力资本就是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具体包括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产以及基础结构资产。

中观说(支持者包括Stewart, Klein等)认为,智力资本作为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能够发挥作用的知识,包括人力资本(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和结构资本(企业内部的工作方式、习惯、流程;企业的经验性知识、制度性知识;商业秘密与专有技术;企业的客户关系;企业文化;商誉等)。

也有的研究者将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中的客户知识、客户关系等剥离出归为客户资本,从而提出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构成。

不论将智力资本两分还是三分,中观说的支持者认为知识产权不应被包含于智力资本内,这也是中观说与广义说的差别。

狭义说(支持者包括Senior等)认为,智力资本就是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智力资本等同于人力资本。

狭义说是一种早期观点,现代研究者基本不认同这种观点。

2 企业智力资本的内涵剖析通过对企业智力资本界定相关研究的分析,本文认为,智力资本的实质就是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能够发挥作用的知识。

本文基本认同中观说,认为企业智力资本应该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

但本文对结构资本的界定与前人有所不同。

斯蒂沃特等人认为,结构资本是使人力资本得到充分发挥的基础,是企业个人能够更好地工作所依赖的企业组织结构上的条件,是组织所具有满足市场需要的能力,其中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专利、商标和技术系统,也包括使个人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组织制度、企业文化,还包括多年积累的企业形象和商誉等。

可见,前人对结构资本的界定即包括企业的结构性知识,又包括有利于企业知识资源发挥作用的支持平台,这种界定太过宽泛。

既然“智力资本是被组合起来的有用的知识”,而企业知识的载体包括人、知识库、产品或工具、制度流程以及运营网络,那么像商誉等只能算是企业知识资源发挥作用的结果,而企业文化等则是知识资源发挥作用的支持平台,不能都笼统的归入智力资本,造成智力资本无所不包,范围过于宽泛,不利于将智力资本这一企业拥有的最重要的资源提炼出来,强化对企业智力资本的管理和运用,实现智力资本的价值。

而企业的客户(包括顾客和供应商、合作伙伴等)无疑可以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是企业拥有的重要资源。

本文认为客户关系不应是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智力资本应包括企业掌握的关于与企业有交易关系和合作关系的其他企业和个人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分别属于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

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只能算是企业拥有的一种资源,而客户拥有的知识作为企业的外部知识,是企业智力资本的潜在来源。

更进一步说,智力资本的这个概念不是凭空而来的,智力资本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探索过程中提出来的。

知识观是被广泛接受的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认为为企业提供独特性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是一个知识群,企业核心竞争力根源是组织中独特的累积性的知识,特别是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知识资源的学问。

一些学者更进一步指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知识的协调和有机结合,是知识的高效率运用。

企业的知识资源进入企业的业务流程中,在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循环运营,转化为企业的智力资本。

理解智力资本中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的内涵和相互关系,是掌握和应用智力资本的关键。

从一个企业的角度看,群体的技能、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领导能力、企业管理技能等,都是通过其员工的知识和技能集中体现的。

人力资本就是指企业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经验和学习能力等。

但企业人力资本不等同于单个员工的知识技能,而是企业中每个人知识和能力的总和。

这些知识、技能、观念等是不依附于企业的个人能够带走的资源。

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越高,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也就越高。

结构资本即企业组织结构中蕴含的知识资源,包括文件和知识库中的知识、产品和工具中嵌入的知识、制度和流程中的知识、企业运营网络中蕴含的知识。

有人形容结构资本是“晚上不回家的知识”,这是因为人力资本是可以流动的,人力资本流出企业会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如何使人力资本固化为企业结构资本,是企业智力资本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可以相互转化(如图1),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学习等方式,吸收结构资本,也可以通过知识创新和知识显性化,使人力资本转化为结构资本。

3企业智力资本的特性分析企业智力资本既有与其他资源相同的性质,又有其自己的特性。

通过智力资本的性质和特性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智力资本内涵的认识。

3.1企业智力资本的一般性质企业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物质资本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如累积性、流动性、收益具有高风险性。

(1)累积性资本都是可以积累的,智力资本也不例外。

企业可以通过外部知识获取和内部知识创新等方式,实现企业智力资本的增值。

智力资本这种可以不断累积的性质,说明企业可以采取措施促进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智力资本的增加。

(2)流动性与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智力资本不仅表现为静态的知识资源,更是在企业业务流程中、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循环流动着。

智力资本也只有在循环流动中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静止的知识资源是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

智力资本的流动性说明,企业必须要采取措施,激活处于沉没状态的知识资源,使其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转化为智力资本。

(3)收益具有高风险性由于各种不确定性的存在,企业的经营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风险。

排除其他各种各样的风险,而仅仅从资产流失可能性的角度来看,各种资产都有流失的风险。

智力资本也不例外,企业利用智力资本获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智力资本依赖于人的大脑而存在,智力资本的使用程度取决于企业智力资本的拥有者——技术人员的工作态度,而不是完全依赖于企业所有者或经营者,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可能会使智力资本的回报率低于期望值。

人才的流动性也使得智力资本易于流失。

企业要获得智力资本需要一定的付出,而一旦出现人才的流失,将会使企业在智力资本上的回报率成为负值。

我国很多国有企业人才流失,是引起企业效益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3.2企业智力资本的特性企业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物质资本相比,又具有明显不同的特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依附性智力资本的依附性指企业智力资本都是有载体的,都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如人脑,产品和工具、文档和知识库、制度和流程、运营网络等。

智力资本不能离开载体独立存在,可以说没有智力资本的载体,也就没有智力资本。

而且智力资本在不同载体中的依附程度也不同,有些载体(如人脑、产品、工具、知识库等)中的智力资本比较容易被表达和提取,比较容易在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运用。

而另一些载体(如制度和流程、运营网络等)中的智力资本不容易显性化、不同意表达和提取,因而也被运用于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

可见智力资本的依附性影响其被运用的程度。

(2)价值的隐含性智力资本具有价值的隐含性。

在传统资产负债表上所列出的资产项目,一般都有确切的账面价值及其比较准确的市场价值。

而智力资本的价值是多少,现在既没有在资产负债表上表示出来,也没有准确的市场价值,因此其价值的大小很难确定。

一般来讲,企业整体价值是企业将来获利能力的折现,企业整体价值高于资产负债表账面有形资产价值的差额,就是企业的智力资本价值。

在上述企业价值的确定方法中,企业的获利能力是基于一定条件而估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