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复习

合集下载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如下:1. 道德的本质和作用:- 道德的本质是以人的自觉行为为基础,以社会共同利益为导向的规范行为准则。

- 道德在社会中起到规范行为、促进和谐、维护公正等作用。

2. 理解道德行为:- 道德准则:道德准则是人们在行为中遵循的基本原则,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等。

- 道德感情:道德感情是人们在道德行为中体会到的喜悦、羞耻、内疚等情感体验。

3. 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指公众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服从和维护,如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环境等。

4. 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指在家庭生活中应积极培养的品质和行为,如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家人等。

5.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观念,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

- 时代精神是指一个时代所代表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如创新精神、责任精神等。

6. 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是指国家依法治理的原则和制度机制。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信念、道德和行为准则,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

7. 法律与法治:- 法律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强制性规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具体表现。

- 法治是依法治理的理念和原则,要求全体人民都要遵守法律、尊重法律。

8. 公民权利和义务:- 公民权利是国家赋予公民的合法权益,如人身自由、选举权等。

- 公民义务是公民应履行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如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等。

9. 法治与个人行为:- 法律对个人行为的规范和限制,包括刑法、民法等不同领域的法律规定。

- 个人应当树立守法意识,自觉遵守法律、遵循道德行为。

以上是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背知识点

九上道德与法治必备100题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2.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4.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6.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7.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8、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9.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10.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11、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2、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中国人民某幸福,为中华民族某兴1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兴国之要②根本要求、首要、第一、关键四项基本原则:①立国之本②政治基石改革开放:①强国之路②活力源泉1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7、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18、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同步、同等富裕;19、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20、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21、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追求的目标:强国富民22、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4、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7、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28、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29、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30、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一根三基”3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3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35、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36、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37、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38、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39、法治的要求:良法之治、善治;40、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41、厉行法治原因: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4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43、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44、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45、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制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4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7、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48、政府权力的来源:人民49、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50、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5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5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5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54、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55、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56、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是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不竭精神动力;57、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58、中华民族精神特点: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5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60、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6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6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6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64、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6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66、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67、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68、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69、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70、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71、基本政治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7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73、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74、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75、国家安全和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76、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77、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78、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7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80、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8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82、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83、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8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85、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进入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86、从2020年到2035年奋斗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87、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奋斗目标,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88、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89、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90、做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91、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92、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93、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4、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95、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96、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97、五十六个民族和谐相处,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98、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99、建设法治国家的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00、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必背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必背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1.改革开放的作用(1)使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使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提高。

(3)使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四个尊重)2、改革开放的意义?(1)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4)改革开放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性,解放社会生产力,使人民幸福。

3.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4)过去40年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5)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4.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1)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5.中国腾飞的表现(1)政治:港澳台回归(2)经济: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

(3)科技,教育,文化都取得显著发展。

(4)民生:就业扩大,人民收入增长,家庭财产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扶贫工作取得系列成就。

(5)世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6.中国腾飞的原因(1)政治:坚持中特,坚持中共领导,实行了改革开放。

(2)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3)文化:坚持中特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文化自信(4)人民: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一、富强与创新1.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 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改革开放的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 走向共同富裕-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

-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 我国的科技创新现状- 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卷 知识复习提纲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卷 知识复习提纲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卷知识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和法律的定义及特点-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及区别- 道德对法律的制约和引导作用- 法律对道德的保护和规范作用第二单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及分类- 公民的基本权利:生存权、教育权、劳动权- 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法律、奉献社会、维护公共秩序- 公民的责任与权利的平衡第三单元:公民的法律意识与法制教育- 公民的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 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公民参与法制建设的途径:守法、执法、学法、用法第四单元:家庭与法律- 家庭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家庭成员间关系的法律保护- 强化家庭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和方法第五单元:学校与法律- 学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学校中的法律教育与管理-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学生违法行为的处理及法律责任第六单元:社会与法律- 社会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社会治理的法律保障- 公民在社会中的法律权益及维护方法- 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方式第七单元:网络与法律- 互联网的特点和作用- 互联网时代的法律问题和风险- 互联网法治与个人网络安全- 公民在网络空间中的权益保护及责任意识第八单元:法律与公民安全- 公民安全的重要性及法律保障- 公民在安全中的权益和义务- 公民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知识的应用第九单元:法律与经济- 法律在经济领域的作用和重要性- 公民的经济权益和义务- 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问题和风险- 经济领域中的法治建设和公民责任第十单元: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公民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地位和权益- 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的培养- 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和使命注意:以上提纲仅供参考,具体复习内容可以根据教材来确定,重点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案例分析。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归纳:
法律和法治: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法治的基本原则:平等、公正、公平、公开。

法律的来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权利:言论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教育权等。

公民的义务: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关心环境、履行纳税义务等。

社会公平与正义:
社会公平:机会公平、财富公平、教育公平等。

正义的原则:平等正义、功利正义、需要正义等。

道德与个人行为:
道德的定义和作用:指导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

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勤奋努力等。

青少年与法律:
青少年的法律责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限制行为能力、刑事责任等。

青少年的权益保护:受国家法律保护,应得到儿童权益的尊重和保障。

罪与罚:
罪的概念和分类:刑事犯罪、民事侵权等。

刑罚的种类和目的:惩罚、教育改造、恢复纪律等。

以上仅是对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部分归纳,具体的教材和课程安排可能会有所不同。

建议您根据教材和老师的指导,深入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准备。

部编版九上道德与法治全册基础知识梳理

部编版九上道德与法治全册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速查一基本、根本、根基类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5.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6.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8.在我国,塑造现代化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

9.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0.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12.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1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1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二目的、目标类1.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提纲

一、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道德和法律的定义和特点-道德:指人们为了规范社会行为而遵守的一种行为准则,具有普遍性和主观性。

-法律:国家制定的强制性规则,具有时效性和客观性。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区别:道德是自觉遵循的准则,法律是强制性规则;道德在精神上约束,法律在行为上规范。

二、宪法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宪法的意义和特点-宪法是一部国家的基本法律,是国家政治制度的总章程。

-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2.公民的基本权利-生命权、人身自由、财产权等个人权利。

-政治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等。

3.公民的基本义务-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如纳税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等义务。

三、法律的意义和作用1.法律的定义和特点-法律是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社会行为准则。

-法律的特点包括普遍性、时效性、强制性和平等性。

2.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四、公民参与和管理国家事务1.公民的政治参与-了解国家的决策过程和机构,参与社会组织和公民团体的活动。

-积极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

2.公民对国家行为的监督和批评-公民有权批评和监督国家行为,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

五、道德与法治教育1.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

-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遵守道德准则和法律规定。

2.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法律意识。

-借助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活动,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和法律意识。

以上提纲可以用于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深入讲解和学生的参与讨论,可以加强学生对道德和法律的认识,培养其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

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提出背景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b.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形成是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2.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内涵a. 坚持依法治国,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b. 坚持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c.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统一二、宪法1. 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a. 法律的最高法律地位b. 国家的根本大法c. 国家的根本法律原则2.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a.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b. 宪法的作用和意义c. 宪法的保障作用三、法律1. 法律的定义和特征a. 法律的含义b. 法律的特征2. 法律的种类和功能a. 行政法律b. 刑事法律c. 民事法律d. 法律的社会功能四、法治1. 法治的含义和基本要求a. 法治的内涵和特征b. 法治的基本要求2. 法治的实现途径a. 建设法治国家b. 推进依法治国五、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 公民的基本权利a. 公民的人身权利b. 公民的政治权利c. 公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2. 公民的基本义务a. 公民的基本法定义务b. 公民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六、国家的权力机关和权力制约1. 国家的权力机关a. 国家权力机关的种类b. 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责和作用2. 权力制约和监督a. 权力制约的方式和途径b. 国家权力监督的形式和机制七、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1. 法律意识的培养a. 法律教育的重要性b. 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和方法2. 法治精神的内涵和要求a. 法治精神的内涵b. 法治精神的要求和实践八、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1. 了解法治知识,培养法治意识a. 了解法治知识的必要性b. 培养法治意识的意义和价值2. 增强法律意识,促进全面发展a. 增强法律意识对学生的重要意义b. 法治精神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九、总结1.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背知识点2. 学习《道德与法治》对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有着重要意义结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中学九年级上册的一门重要课程,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宪法和法律等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基础知识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基础知识复习
9.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10.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问答题梳理】
1.改革开放的作用:
(1)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义)
(2)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9.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10.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问答题梳理】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意义)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一句话必背】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我国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第三课:创新驱动发展
【一句话必背】
1.民主在价值上的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2.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3.人民民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主要知识点总复习-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主要知识点总复习-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九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核心观点必背】1.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5.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7.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8.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9.党和政府坚持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

10.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1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2.“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1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4.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5.改革创新精神: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知识点必背】★1、改革开放的重要性: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注意】“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兴国之要、根本要求、首要任务、中心工作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富民之路现代化强国。

★3、有关中国共产党的语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道德与法治是九年级上学期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帮助学生了解道德和法律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下面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道德与法律1.道德的基本概念:道德是人们根据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对行为的好坏、善恶和正当与否进行评判的一种精神品质。

2.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基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价值观的变化和人们的需要,道德行为有其时代性,要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判断。

3.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公布、实施和维护的,通过强制力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一种制度。

4.遵守法律的意义:遵守法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5.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6.不守法律的后果: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会造成社会纷争和矛盾,严重的会破坏社会秩序。

7.自觉守法、自愿作为:守法应该是人们的自觉行为,要自愿遵守法律,理解法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第二单元:国家与公民1.国家的基本概念:国家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政治实体,具有社会政治组织、领土和主权等特征。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有言论信仰、人身自由、政治权利、平等权利等权利;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爱护公共财产、有爱国情怀等义务。

4.公民的权利保障:国家通过宪法和相关法律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并设立相关机构负责保障和监察。

5.公民参与国家事务:公民可以通过选举和被选举参与国家事务,并通过舆论监督等方式行使监督权。

6.尊重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尊重公民权利可以使国家和社会更加公正、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第三单元:中华文明与法治思想1.中国法制的历史渊源:中国的法治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法制度和君父制。

2.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文明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3.道家的法治思想: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倡导有序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知识点目录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知识点道德与法制知识点九年级道德与法制知识点九年级道德与法制知识点总结道德与法制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知识点守望精神家园1.中国各族人民如何创造了中华文化?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特点是什么?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作用、重要性)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什么是文化自信?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的来源是什么?(什么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7.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重要性)是什么?我们如何增强文化自信?①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汇编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汇编

基本国策:
战略:
治国方略:
P47
14、五.大.建.设.:
P112
解决 PRED 问题主要体现了
建设。
15、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P80 或九社下 P109
16、环.境.问.题.包括
九社下 P106
17、我国主要的生.态.破.坏.问.题.是
九社下 P106
18、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原因 补充在 P7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P114 (2)其他主要原因:①经济方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②政治方面: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③文化 方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坚 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 策;⑤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等。
«中国腾飞的表现(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P3 第 4 段或 P6-P8 或 P112 概述: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分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建设: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高铁
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等。政治建设: 完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等。文化建设: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中国神威太湖之光蝉联全球最快超 级计算机;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G20 杭州峰会等国际盛会 等。社会建设:完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医疗基本保险制度;健全保 障性住房等。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生命修复 工程,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应对雾霾天 气,皆取得显著成效等。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一、改革开放促发展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追求强国富民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有哪些?(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4.我国是怎样推进改革开放的?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5.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6.改革开放有哪些重要意义?(1)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二、中国腾飞谱新篇1.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基础知识梳理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速查一基本、根本、根基类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5.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6.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8.在我国,塑造现代化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

9.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0.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12.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1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1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二目的、目标类1.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道德与法治是中学九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接触法律和道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和法制观念意识。

在这门课程中,包括了大量的知识点,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

一、宪法和法律基本知识1.了解宪法的概念、内容和作用;2.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种类和法律的作用;3.了解我国现行的宪法和法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4.了解程序法的基本概念和种类,了解起诉、审判、执行、仲裁等程序的基本概念和要求。

二、法律权利和义务1.了解法律权利、义务的概念和种类;2.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了解未成年人的特殊权益和义务;4.了解具体的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内容和范围。

三、道德与法治概念1.了解道德和法律的概念、特点和关系;2.了解人伦和法律的根源,懂得人伦思想是法治的基础;3.了解道德与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人身权利1.了解人身权利的概念和种类;2.了解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3.了解公民的相关权利保护措施;4.了解公民的人身权利保护的群体。

五、民主与法治1.了解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和作用;2.了解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3.了解并参与学校和社区管理的民主制度和程序。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2.了解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七、依法维权1.了解什么是依法维权;2.了解依法维权的主要途径和方法;3.了解如何依法维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八、纠纷调解1.了解纠纷调解的概念和作用;2.了解纠纷调解的基本程序和方法;3.积极参与纠纷调解,通过协商化解矛盾。

九、消费者权益保护1.了解什么是消费者权益;2.了解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的内容和要求;3.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知识点总结,这门课程不仅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道德素养,使他们成为懂得维权,懂得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公民。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必背知识点

一、公民道德建设1. 公民道德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公民道德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范,包括尊重他人、守法守纪、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公民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排队等待、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等,体现出文明礼貌和社会责任。

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为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政治权利等,而义务则包括守法守纪、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等。

公民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同时也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3. 公民的心理行为特征公民的心理行为特征包括责任感、爱国心、正义感等。

公民应当具备对社会负责的心态,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时要有独立自主、自尊自信的精神品质。

4. 掌握公民道德提升方法提升公民道德需要从自身入手,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也要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学习优秀榜样等方式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公民素养。

二、法律基础知识1. 宪法的作用和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是国家和公民行为的根本准绳。

2. 法律的概念和作用法律是国家行使权力的工具,是一种以国家意志为内容的强制性规范。

法律的主要作用是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推动社会发展等。

3. 法治社会的内涵和特征法治社会是一个以法律为准绳、以法治为保障、以法律为保护的社会。

法治社会的特征包括政府和公民一律受法律约束、权利平等、法律公正等。

4. 学会运用法律常识公民应当了解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如合同法、用户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等,以免在日常生活中遭遇法律纠纷时不知所措。

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法律问题时要及时求助于司法机关。

三、我国法治建设1. 我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包括立法机构的有效运作、民主法制的建设、司法体系的不断完善等。

我国还致力于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和法治文化,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复习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改革开放的作用:(1)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意义)(2)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2.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中国腾飞的证明)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中国腾飞的表现:(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

(2)人民收入较快增长,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4.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②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③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5.我国应该如何(怎样)全面深化改革?①以人民为中心,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促进区域协调,推动城乡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

③不断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6.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1)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7.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做法):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②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细节必记: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我国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形成了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6.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7.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8.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成果。

9.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10.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我国为什么需要创新发展?(创新对国家的重要性)(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心。

(3)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我国的科技现状?(科技国情)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不足: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4.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克争的决定性因素。

(2)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5.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角度: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

③完善创新制度保障,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企业角度: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

企业不能跟着别人走,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青少年角度: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②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

③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④注重实践,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小活动。

6.如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①国家:加快实施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企业:企业不能跟着别人走,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③个人:积极弘扬创新精神,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7.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我国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细节必记:1.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5.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把建设重心转移到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6.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7.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8.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9.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10.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第三课创新驱动发展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①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②有助于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3.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有哪些?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基本政治制度)4.民主选举的原则、要求?①原则: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②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5.民主决策的要求、制度保障?①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

②制度保障: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6.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②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7.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2)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3)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8.我们应该怎样增强民主意识?(1)自觉增强宪法意识,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协商的民主态度。

(3)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细节必记:1.民主在价值上的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2.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3.人民民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5.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6.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7.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是选举民主、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协商民主。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9.我国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方式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意义)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①实行良法之治。

②实行善治。

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法治国家?(要求)①建设法治中国,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要求)①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②政府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③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5.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十六字方针)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6.怎样厉行法治\建设法治社会?(要求)①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④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7.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细节必记:1.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5.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6.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7.政府的作用:管理、服务。

政府的权力来源:人民。

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8.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9.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